第181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行仙途、都市夢探、甜妻來襲,總裁霸道寵、邪神桃花劫、末世穿書文之女配、龍臨異世、相公種田忙:帶著系統去重生、混是一條路、真靈九變、超度
對于這點,李林還是很贊同,距離上次攻擊已經過去很長時間,敵人也沒有再次發動攻擊,這很明顯就是敵人丟失了攻擊目標,或者出現了其他意外,否則他們可不會停止攻擊,這就給自己留下了緩沖時間。 盡管李林不知道物質宇宙中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但這不妨礙他對下一步主神空間的發展方針做出抉擇“整理以往探索過的次元空間,對已經失去進一步探索價值的次元空間進行標注,留作下一步實驗的目標,同時搜索新的次元空間,新的次元空間價值需要達到第三等級。統計輪回者數量,精英輪回者數量,準備加緊時間投入,提高人類社會工作效率,加強技術的探索和吸收,增強人類大腦思維能力增強工作的投入……” 李林不停地發布著新的命令,這些命令都是在高等文明的巨大潛在威脅下做出的,敵人已經出現,這次是借助敵人對己方不夠了解,借助剛剛學會的“命運之觸”,靠著宇宙意志的影響才逃脫,但下次敵人肯定會做出針對性應對,這種手段想要再次發揮作用就很困難了,作為科技型文明,實事求是,總結問題,找到解決方案,是通用的做法,這個高等文明的敵人,一定會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失敗的原因,并且進行改進。 現在只能借助己方再次進入戰爭迷霧的有利條件,敵人想要再次搜索到己方的存在,會消耗巨大時間,只要不在物質宇宙中暴露空間坐標,敵人除非掌握了新的空間搜索技術,否則沒有辦法找到永恒堡壘的存在,敵人發展出新的空間搜索技術,找到永恒堡壘在無盡虛空中的空間坐標,這段時間就是留給主神空間最后發展的時間。 如果不能加快速度,爭分奪秒地進行發展,讓主神空間有正面對抗的能力,這種被動防御肯定是無法堅持的,最后只能被徹底擊敗,也許諾亞系統仍然會變成最初的形態逃走,但擁有這個系統的李林和人類,都會被消滅。 在李林頒布的各種戰略決策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整理次元空間這一項上,他目前大多數規則的掌握,都是從次元空間中得到或者學習到的,最重要的包括對空間意志的了解和接觸,對精神海洋的認知,空間規則的掌握,時間規則的了解,以及對命運規則的運用,這些涉及到一個世界最底層規則的掌握和熟悉,都來自對次元空間的探索,本源宇宙的物質規則太過牢固,在人類自己沒有進行足夠探索和研究之前,他的認知和了解只能在表面上,大多數掌握的底層規則,都只能在次元空間中進行運用。 當前人類在現實世界中的科技樹,還僅僅停留在認識規律,利用規律上面,對于掌控規律,改變規律,還沒有做到,就算吸收了炎星人,對方也只是在光速飛船,以及通訊方式上,有了更進一層的進步,仍然達不到改變規則的地步,否則他們不會這么容易投降。 、 光速飛船,已經是物質宇宙中常規通行方式的頂點,再進一步就要掌握空間規則,空間跳躍,空間定位,虛空鎖定,才能實現交通方式的根本變革,這也是從一個中等文明踏入高等文明的真正標志。 以往三個高級智能,藍澤,紅炎,以及黃柏,他們資料記憶中,關于高等文明的具體部分都被進行偽造,高等文明作為這個宇宙中代表最高序列的力量層次,是不會隨意讓自己的詳細資料泄露出去的。 這和所謂的強者心態無關,并非是強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無視一切,無所畏懼,反而是越強越對這個宇宙感到敬畏,做事更會謹慎。 因為他們更加接近這個宇宙的本質,就好比細菌們如果有意識的話,應該不會擔心天災,它們的生命周期等不到一場天災降臨,而人類就對天災畏懼,每日求神拜佛,保佑平安,因為在他們相對漫長的生命中,天災的降臨,可以輕易奪取他們的性命。 這些高等文明們,知道自己的文明周期可以延續到宇宙輪回,也更對此感到畏懼,才會追求各種超脫的可能性,同樣盡力減少己方意外滅亡的幾率,那么封鎖自己文明等級的詳細資料,避免讓后來文明追趕,就成了必要策略。 這些東西,李林已經從剛剛這一場與高等文明的交手中領悟了出來,也明白雙方在根本立場上無法調和,對方將自己占有的諾亞系統視為超等文明種子,要進行搶奪,這是無法共享的,也沒有談判的空間,在某種程度上,自己借助這個諾亞系統,知道的東西,比這些高等文明更多。 最起碼他明白當下所在的這個宇宙,只不過是一個本源世界,就算超脫這個本源世界的輪回,外面還有更大的牢籠,本源世界也不止一個,其數目未知。本源世界的形成,是從最初意志中分裂出來的本源意志,結合了天文數字的物質形成的。 經過如此長時間的探索,他對當前整個世界架構已經較為清晰的了解,也做出了大膽的猜想和推測,那就是三級架構,從最初世界到本源世界,再到次元空間,這三級架構足夠穩固和簡潔,形成整個空間,相輔相成,不停地往復循環,生靈的超脫就是一級級的上升,直到融入最初意志,實現不朽。 所謂的融入,自然不是被最初意志完全吸收,而是能夠在下一個輪回中脫離出來,帶著意識和記憶烙印,重新在新的世界中生存,繼續維持著生命的意義,完全超脫是不可能的,智慧生物終究需要一個空間和時間組成的世界來生存,從中獲取樂趣和生存的意義,最重要的就是維持意識的完整,核心記憶,自我認知的不缺失,這才是超脫的意義所在,否則單純為了超脫而超脫,最后只是落得一片虛妄,世界再小,只要心還在,意識還在,就是自由的,否則所在的地方再廣大,意識不再,記憶不存,生存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更不用說所謂的超脫整個宇宙,不被宇宙容納,那就意味著徹底的消失,沒有容納意識存在的空間,這一切也就變得沒有意義。 這些感悟和知識,都是李林在使用這個諾亞系統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出來,并非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這個系統的制造者,追求的就是超脫第一等級的空間,能夠不被最初空間的輪回所磨滅,本宇宙的高等文明,是在追尋超脫本源世界,在尋求超脫第二等級的空間,能夠不被本宇宙的輪回而磨滅。 李林當前所在的宇宙,以人類視角來看,宇宙有一百五十億光年左右的觀測范圍,這并非這個宇宙的真實大小,而是在人類觀測條件下,人類認知中的宇宙大小,這也意味著這個宇宙已經有一百五十億年左右的壽命,剩下的時間還有多少,人類并不知曉,但人類可以知道太陽的剩余壽命,太陽至少還有一百億年的時間。 那么當太陽熄滅時,已有大多數的恒星都會走入老年階段,恒星會老去,但卻很難再有新生的恒星出現,當所有恒星熄滅,整個宇宙進入死寂,這個時候就是宇宙進入輪回的最后時刻,以人類以往科學的猜想,大多是寄希望于宇宙向內收縮,收縮到極致時,再重演一次大爆炸的景象,進而實現物質和能量的重新循環。 這個循環的出現,必然意味著這個宇宙中所有文明種族無一可逃,在這種輪回的過程中,根據這個宇宙的規則,意識必須依賴物質的存在,在所有物質被粉碎,所有物資不復存在,重新開始演化時,任何意識產物都會隨之消失,這是無可抵御的物質規則,任何文明只要無法打破這個規則,就只能在這種輪回中徹底消亡。 這種結局,任何一個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文明都可以預見到,高等文明在發展到近乎極致的情況下,已經不需要追尋這個物質宇宙的其他利益,比如資源,生存空間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科技來解決,文明個體的增長數量是有極限的,當個體的壽命可以被無限延長時,生育的積極性和必要性會降低到極致,沒有人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繁殖下一代,而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個體的享受上,在目前的人類社會中已經出現了這種跡象,以至于工業化生產人類在這種背景下成為了必要。 高等文明們此時追求的唯一目標,就是逃過這種輪回,他們可以采取的各種手段,李林目前還不知道,但他知道,大多數肯定是無效的,因為他明白諾亞系統的制造者,是走上了物質和精神雙重極致發展的道路,單純在物質科技上的發展,是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否則諾亞系統也不需要出現,系統制造者們也不需要費力地去追尋更多的道路。 這些高等文明唯一的機會就是在目前宇宙剩下的時間內,找到精神規則的探索之路,而從之前的對決中,對方明顯對這方面的探索還處于最初級的地步,盡管不能說他們對與精神規則是一無所知,但相比他們在物質科技上的成就,差距實在太大,用天淵之別形容絲毫也不為過。 他們肯定會意識到這點,能夠發展到這種程度的文明,肯定不缺少總結和歸納,但對精神規則的探索,是存在巨大障礙的,最大的障礙就是這個宇宙本身,物質至上的規則,約束了一切本宇宙的文明生物對精神規則的探索,當然,這種物質至上的規則,保證了大多數文明生物社會,只要能夠最終存活下來,就必然會讓絕大多數個體都得到較為平等的待遇,而不是被少數強大者統治,物質至上,就意味著同樣物理構造的種族生物,不會在個體上產生無法超越的差距,智慧上的差距,不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差距,這種根本意義上的物理結構平等,保證了任何一個種族文明社會的最終形態,都會是一個利益相對均衡分配的形態,才能激發出文明種族的最大創造力,在這場宇宙文明中競爭到最后。 第四百五十三章覺悟(下) “主神空間當前概況: 精神力提供者:七百六十五億……; 輪回者數量:一千六百五十萬……; 精英輪回者:十二萬……; 次元空間數量: 一級次元空間:一萬六千個; 二級次元空間:六百五十個; 三級次元空間:四十五個; 四級次元空間:一個; 備注:次元空間劃分標準:低于地球范圍的次元空間為一級,約等于太陽系范圍的次元空間為二級,約等于銀河系范圍的次元空間為三級,擁有一個銀河系以上范圍的次元空間為四級。五級以上范圍未知?!?/br> “科技狀況: 能源:基礎能源為核聚變,高級為正反物質湮滅發生技術。 動力:曲率引擎,黑洞引擎,常規巡航速度可以達到光速。 生產工具:以高級智能機器人為代表,可以代替人類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替代率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 “規則掌握狀況: 空間規則:空間跳躍,空間鎖定,空間投放…… 時間規則:時光回溯,穿越歷史(初步了解) 命運規則:命運之觸,意識復生……” 李林快速掃視著系統屏幕上出現的內容,點了點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整個主神空間,如果按照當下人類的觀點來看,已經不亞于一個神的存在,和那些傳說中的主神空間幾乎沒有區別了,兩者能夠實現的功能相差無幾。 一個普通人可能要的一切基本上都能在現在這個主神空間得到實現,只要他的付出達到要求。 長生不老,借助基因科技和更多生化技術,基本壽命就在千年以上,再加上意識轉生和克隆身體,更是可以不停地生存下去,只要中間不發生導致意識徹底消散的意外。 復活死去的人,這也不是太難,他完全可以做到從本源意志中提取一個死去人的意識體,然后制造好一個軀體進行復活,這種能力在他最初使用意識載體的時候,就有所了解,給一個次元意志體打上他的烙印時有了深入認識,到現在早已可以做到在本源意志中,定位到一個特定人的意識,畢竟在精神海洋是沒有距離概念的,盡管看似無邊無垠,卻可以瞬息到達,只要有能力從浩瀚的精神海洋中識別出一個特定意識體,就能夠在瞬間將其帶出。 他能做到這種神跡一般的能力,也是因為這個宇宙是物質至上,其本源意志沒有主動意識,只是按照固定規律在運轉,不會對他這種行為進行任何有意識的阻撓。 不像其他幻想空間,其空間意志體有著自我意識,那時候想從它們手中奪取個體意識就困難太多,得不到這些空間意志體的允許,做這種行為,就等同于虎口奪食。 至于其他人類的欲望,各種生理需求,諸如美食華服,帥哥美女等需求,只要憑借一些先進技術就可以制造出來,完全沒有難度。當然更高級的心理需要,所謂幸福和愛情等,完全是個人的精神需要,不可能進行滿足,只能看個人的行為。 如果追求強大的力量,可以提供意識載體,只要通過最嚴酷的試煉,能夠在各種極端條件下擁有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就可以擁有這些力量,意識載體的力量上限是近乎無窮,根據系統的后期解釋,理論上可以容納整個本源世界的綜合力量。 想要擁有力量的確需要強大的心靈,這倒不是玄虛,而是一個沒有強大心靈的人,被情緒輕易cao控的人,其在力量使用上的效率會大大降低,在很多不需要使用力量的地方,容易盲目使用力量,不需要用力量解決的問題,也用力量解決,注定是違背整個主神空間宗旨的,這些強大力量都來自于主神空間的積累,是不可能隨意浪費的,就好像一個國家再強大,其武器的動用,也要在必要時刻才能動用,而不是隨意揮霍。 發展到這一步,對于人類而言,主神空間已經名符其實,人類傳聞中的大多數神明,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傳說中的神明,除了少數幾個有開天辟地能力的,其他神明可以做到的事情,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遠遠不如現在的主神空間。 至少神明賦予凡人長生,無一不是要求種種條件,或者施加太多陷阱,自古以來,求仙者無數,但傳說中能夠成仙者億萬中無一,更退一步,能百年平安之人都少之又少,而現在千年壽命也不過是一項基本的福利,當然想要與日月同輝也能做到,不過就要時刻努力,保證每次千年壽命中對主神空間的貢獻度可以超過轉生的最低要求。 現在的主神空間,有太多的辦法,可以刺激人類的發展,輪回者的門檻也大大提高,上千億人中,能夠成為輪回者的現在只有一千多萬,達到了萬分之一的篩選比例,與此對應的,輪回者的素質也大大提高,精神潛力普遍在藍色以上,經過百年的篩選培養,紫色已經占據相當高的比率,一般可以占據一半以上,這對以往人類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跡。不過相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來說,這并不夸張。 現代人的普遍素質,比起古代人的確強出太多,否則也不會是個人穿越回古代,就認為有造反的本事,實際上卻忽視了真正造反需要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心的把握,自古造反成功的,就沒有單純靠先進科技的,反而人心掌控占據更大比重。 而對于永恒帝國的民眾來說,一百多年前的祖宗們,就是不折不扣的古人,這些古代地球人的許多做法,在現在看來同樣是可笑的,為了一點點資源就肆意浪費寶貴的人命,為了一些現在看來毫無意義的宗教信仰就去拼命,卻不愿把拼命的能力用于建設和勞動上,去獲得更好的生活。四分五裂,自相殘殺,不懂得團結合作是一個文明成功的必要基礎,不能將內耗控制在一定程度的組織,注定難以持久發展,任何一個當代民眾都可以舉出無數案例來說明他們祖宗的愚蠢,一如他們的祖宗嘲笑更老的祖宗一般。 除了這些,對與輪回者在滿足了長生等需要之后,其他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比如回到古代當皇帝,或者開后宮,或者是成為皇后貴婦玩宮斗之類的愿望,在無數次元空間被探索出來之后,都不是沒有希望。 這些都是為了刺激人類的發展欲望,在失去內部競爭之后,在外部競爭威脅不明顯的情況下,唯有利用人類層出不窮的欲望,才能夠讓人類源源不斷地保持發展的源動力,讓大多數個體在滿足了大量基本需要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各個崗位上進行主動創新,努力工作。 盡管人類仍然免不了種種本性帶來的惡習,比如好逸惡勞,畏懼困難,得過且過等,但在各種正面刺激下,這些無法避免的惡習能夠被抑制在很小的范圍中,人類社會整體的局面是積極向上的,而不是簡單的裝點門面。 在許多人的眼里,目前的社會就是大同社會,那些傳說中的理論已經成為現實,現在一些社會理論的改進,已經從共產主義的實現轉化到如何實現人類的長久生存,畢竟人類內部已經消弭了一切激烈斗爭的可能性,人類面對的威脅,不再是資源和內部威脅,而是來自于對茫茫宇宙的未知,這一百多年的歷史,也證明了宇宙的威脅無處不在,一個文明在解決了自身文明內部的種種問題之后,面臨的就是在宇宙中的生存問題。 宇宙社會學,宇宙文明起源,宇宙戰爭論等許多學說在已有的一些案例基礎上開始興起,從最初的世界末日起源,到對兩個異類文明的征服,剛剛過去的高等文明戰爭還沒有列入,但不久之后也會成為研究題材。 總而言之,目前的主神空間在人類看來已經極為強大,但在李林的角度來看,還遠遠不夠,不說別的,近在咫尺的高等文明威脅,只不過剛剛散去,能夠逃過一劫,雖然不能歸于運氣成分,但最少也不是靠自身實力生存下來的。 來自高等文明的威脅非常強,永恒堡壘不過是短時間內有了喘息的機會,想要在下次的對抗中繼續存活,甚至進行逆轉,就要抓住這個喘息的機會,抓緊時間發展。 現在李林已經發布了下一步的針對性布置,如果僅僅從科技發展來說,和高等文明的發展差距實在太大,尤其是科技樹,就算是得到了先進科技,也不是立刻就可以學會使用的。往往一個新理念的出現,就會顛覆一大批人的思考方式,無論是量子論的興起,還是相對論的出現,都說明了科學進步的復雜性。就拿現在來說,雖然炎星人已經徹底歸附,成為永恒帝國文明中的一員,但他們的科技,經過近百年的時間,人類還遠沒有消化吸收完全。 高等文明可能發展了億萬年,人類文明史只不過萬年不到,差距太大,就算能夠從各個次元空間得到科技引進,也難以在短時間內追上,但科技發展這一條路,人類必須要走,而且要堅定走下去,這是這個本源世界的根本,物質決定意識可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只有在物質上的研究達到了極致,才能真正涉足精神領域。 目前李林能夠提前做到對精神領域進行探索,不過是借助了諾亞系統的方便,否則絕對不可能掌握任何精神上的規則,哪怕最簡單的意念cao控物質,那些所謂的氣功大師,不過是借助種種障眼法,如同魔術一般讓普通人感到驚奇和不可思議。只要懂得科學的真正威力,就不會花費心思請他們進行研究的,主流科學界也從未把這些氣功大師們當成一回事,物質世界的規則,他們還沒有那個能力去突破。 實際上在人類各種傳說中早就有過類似概念,陰間,陽世,不過是精神和物質兩重世界的另外一種說法,只不過人類在這方面以往只能和古人幻想飛天一般,只能將陰陽的分別停留在頭腦概念中,缺少投入實踐的能力。 李林本身來自于人類,他不可能拋棄人類這個種族,去直接收服或者帶著諾亞系統去投靠高等文明,直接走兩者結合,將物質科技攀登上高峰,然后同時掌握精神規則。他早在與本源意志的接觸中就有所明悟,只有人類這個種族達到這個宇宙的頂點,作為它的一員,自己才真正有可能融合本源意志,說白了就是將人類的意志成為本源意志的主導,他作為人類意志的主導者,才有可能真正融合本源意志,成為無上主神,掌控整個本源世界,進而不朽。 現在想要對抗這些高等文明,只能繼續借助諾亞系統在精神領域上的便利,實際上之前能夠逃過一劫,就是利用命運之觸這個名符其實的精神領域技能,來讓本源意志對物質宇宙進行干涉,變動了永恒堡壘的位置。如果放到文學作品中,這種現象就是氣運加身,要被說成神通不敵天數的。而實際上,所謂的天數,也不過是精神和物質兩個層次,無數因素的綜合,從最底層的角度來說,并沒有太多玄虛的地方,會感到玄虛只是人們掌握的因素還不夠多。 現在李林想要做到的,經過大量分析,最有價值的就是,掌握本源意志移動永恒堡壘的方法,這是之前可以逃脫的關鍵所在,也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證不被高等文明鎖定的必要條件,掌握這種技術,也就意味著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意味著進退自如,可以隨時進攻或者撤退,不再擔心被鎖定攻擊。 永恒堡壘位于無盡虛空中,盡管李林掌握了不少空間規則,但涉及到移動整個空間這樣的規則,他還遠遠沒有任何頭緒,要知道這在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一個人握著自己頭發將自己提起來,李林自己在永恒堡壘中,又如何做到移動永恒堡壘? 之前本源意志如何做到的這點,李林只是知道對方肯定是通過精神海洋來實現的,就好像將一個島嶼更改位置一般,將永恒堡壘在無盡虛空中的位置進行改動。 但他并不明白其中的細節,更不可能全憑自己消耗精神力做到,永恒堡壘雖然只能算得上一級次元空間,比地球占據的空間都要小得多,但其物質總量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整個主神空間現在的精神力儲備已經消耗殆盡,就算沒有任何消耗,之前儲備的精神力,相比于整個空間龐大的物質總量也只是杯水車薪,完全不可能做到移動那些物質。 當一個次元空間在本源世界的無盡虛空中生成,其位置就固定下來,不會發生漂流和移動,虛空中沒有距離的真正概念,其空間坐標完全是相對于物質世界而言的。一個次元空間的位置變動,只可能發生在它進行擴張,或者消亡的時候,這時候相對于物質宇宙的位置必然發生變動。 為了仔細觀察一個次元空間如何在虛空中進行變動,李林有必要拿大量次元空間做實驗,和以往一樣,在這種實驗中得到收獲。 想要測試是否移動一個次元空間成功,也很簡單,只要確定原本的空間坐標失效,不可能繼續靠那個空間坐標,繼續實現在該次元空間中的空間穿梭就可以了。 在安排好其他人的任務后,他很快就讓天眼選擇了合適的次元空間,去進行次元空間位置坐標變動的觀察,來積累足夠多的第一手資料,這個工作無法假借與其他輪回者完成,因為他們都不能被允許得知這些相關的資料,更不可能理解不停探索次元空間的行為究竟意味著什么,他們只能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認為主神是在不停地磨練他們,進而促進人類的進化,從中挑選出人類中更優秀的品種,來進行工業化的生產和繁衍,就如同人類對糧食作物的育種一樣,這樣比喻雖然讓他們有些心理障礙,不過并非不能接受,畢竟在這個危險之極的宇宙中,如果再過分考慮這些無聊的東西,而拖累人類發展的速度,只會讓人類在未來被無意義地滅亡。 第一個用于次元空間就是《末世危機》世界,這個世界已經經過了無數個輪回,變得龐大了許多,無論是生化危機,還是隕石末日,抑或冰川期,大洪水,核危機帶來的廢土世界,外星人入侵,各種人類能夠幻想出來的末日危機,基本上已經上演了一遍。 當李林再次降臨這個世界,發現他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烙印已經變得暗淡無比,再有幾次輪回,就會徹底消失,現在他對這個世界的控制已經降低到了極低的程度。 當他進入這個世界后,很快就知道現在這個世界演化的情形。 時代背景是21世紀初,人類仍然以核能,石油,煤炭,太陽能,水,風等能源為主,科技上和同時期的地球時代相比,沒有任何區別。 第四百五十四章殺戮(上) 李林附身在大天使杜勒身上,俯視著整個大地。 他原本的身軀此時正利用最新的科技進行保存著,尤其是大腦組織,動用的新技術,不會造成任何器質性的損傷,很久之前他就可以做到意識脫離軀體,現在更是輕松無比。軀體被保存在整個永恒堡壘中最安全,最嚴密的地方。 相比于他軀體的安全性,此時這個《末世危機》空間中的地球人類,卻將要面臨一場劫難,在不久的將來,一小塊安全的棲息之地,將成為所有人的奢望。 他剛剛接觸這個空間的意志體,已經事先得知了這次人類面對的危機。 一塊不起眼的天外隕石將要降落到地球上,帶來的后果很簡單,那就是所有的昆蟲都會急劇增大。 這種昆蟲巨大化的危機,早在一些電影和小說中被描述過,但當它真正成為現實后,就會讓人知道,小說中描述的慘狀,遠遠不會比上真實中的萬一。 人類就算發展到21世紀的科技,有意或者無意地滅絕了無數種地球生物,甚至很多生物特意去保護,仍然由于族群數量和環境改變沒有逃脫滅絕的命運。但有一些生物人類迫不及待地想要滅絕它們,卻從未做到過,這其中最典型的,也最普通的,就要算蒼蠅、蚊子這些讓人極端厭惡的東西,它們對人類幾乎沒有任何益處,散布疾病,污染環境,不像一些其他許多生物,對人類雖然也有一些害處,但還有一些益處。 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快速的繁殖速度,保證了它們是少數在被人極端厭惡的情況下,還能以人類為食的生物,尤其是蚊子,是少數地球上這個大生物鏈中,雄踞在人類頭頂上的捕食者,當然細菌寄生蟲也算在其中,只不過后者帶有隱蔽性,遠沒有蚊子那么囂張。 當蚊子可以被人一巴掌拍死的時候,已經讓人類無比頭痛,許多手段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只能限制它的危害,當它的體積增加到十幾倍,甚至一百倍,一千倍,像麻雀那么大,數量還是那么多,以人血為食的特性又不會改,那么,在自然界通過食物鏈的限制,重新讓蚊子種族數量恢復平衡之前,人類究竟要死上多少,這個問題,很快就會出現答案。 此時這塊致命的隕石正在慢騰騰地向地球飛來,說它慢是因為與許多墜落到地球上的流星比起來,速度還不到十分之一。 并不是沒有天文觀測站看到這塊隕石的軌跡,但它的體積并不大,放著不管的話,厚厚的大氣層,肯定會在摩擦中,燒掉它大部分的體積,最終只會有極少數碎片隕落到地面,這些碎片將和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無數隕石一樣,毫不出奇,人類從不會專門攔截它們。 李林此時就站在這塊隕石旁邊,他只是淡淡地看著這塊外表毫無特異之處的太空飛行物,只有降臨到地面后,才會被叫做隕石,不過那時候,它會有很多新的名字,“災難之源”之類的,人類在為事物命名上,總是會有很多爭議。 它不緊不慢地向著地球飛去,其運行軌道注定會和地球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