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書迷正在閱讀:逆行仙途、都市夢探、甜妻來襲,總裁霸道寵、邪神桃花劫、末世穿書文之女配、龍臨異世、相公種田忙:帶著系統去重生、混是一條路、真靈九變、超度
不過很快一旁就站起來一個瘦小黝黑的人,用福建和浙江等地的方言分別向他們問話,還將旁邊貼的一張寫有繁體字的通告,一字一句地讀給他們聽。 這番做派下來,總算讓這些不知所措的投奔者明白了問話的意思所在,一個個將自己的意愿報了上去,不少人是來干活混一口飯吃,當然也少不了亡命徒,就是為了上船入伙,指望著一起發財。 穿越眾的威名顯然還不響亮,現在大概只能算是一個有一定名號的海匪,雖然能夠吸引一些人,不過這里招工的攤子圍的人并不算多。 這處招工的地方,就設在一處似乎是剛剛修葺的土路旁,而不遠處有一片樹林,樹林后面隱約有一排房屋,還有環繞的寨墻,看來是他們剛剛建成的村寨。 很快就輪到了李林。 李林附身的這個道士,身材倒是不矮,至少有一米八左右,在過來投奔的人來說是鶴立雞群,而且穿的一身道士服,也和其他打著赤膊,一身破衣爛衫的人截然不同。 “咦,居然還有一個道士?”那個負責招工的短毛驚訝了一句,顯然他對這個島上能有道士感到稀奇,尤其這個道士居然還會過來投奔,當然更讓他驚訝的是,對方器宇軒昂,有一股子精氣神,是他極少在土著中能夠看到的。 “無量天尊,貧道來此,乃是夜觀天象,發現帝星東移,對此好奇,故特意來此一觀?!崩盍肿隽艘粋€道稽,他當然不在乎什么造反的話,而且這里本來就是海匪窩子,澎湖列島是明末海盜商人海上通商的重要要道之一,而他來之前,一些村民謠傳的顏大王,純粹是以訛傳訛,顏思齊這個海商王,此時還在日本島上,還要幾年才會因為起義失敗來到臺灣墾殖。 此時的澎湖列島,西方殖民者早已插手其中,以荷蘭人為主,也有一些倭寇的據點,更少不了大量海盜,此時的海盜海商往往不分家,他們在此地都有據點。 “我靠,你居然聽得懂我說話,真是稀罕?!蹦莻€穿越眾更是驚訝,他跟隨領導們來到這個時空,已有一段時日,能夠聽懂他們原來普通話的土著人少之又少,只有極少數從北方逃難過來的人才能聽懂,而語言問題,他們還是靠了幾個出身南方的穿越眾一點點靠著培訓土著來解決的,他旁邊那個負責翻譯的就是培訓出來的一個土著。 “哪里哪里,貧道曾經游方華夏諸地,各處方言也是略懂一二?!庇兄到y作為翻譯的李林,自然能夠聽懂各處方言,交流起來也不需要他費心,這對于穿越眾來說,就是一個無法比擬的優勢。 “原來如此,”那個穿越眾不疑有他,不過很快就更加好奇地問道,“等等,你說什么夜觀天象,帝星東移,這是什么玩意?”顯然來自現代的他,是不相信李林這一套的,不過他對李林這種說法也有了一絲好奇,此時可沒有什么土著會認為他們可以爭奪天下。 李林微微一笑,不以為然,略加解釋道,“天行有常,凡朝代更替之前,皆有天象警示,貧道游歷各方,大明四處動亂,帝星暗淡,雖還有半紀之壽,但已是茍延殘喘,而東北方卻出現一帝星,其光日熾,有爭奪天下之相,而中原大地也是帝星四起,呈群蛟在淵之勢,不過成氣候者寥寥,日后天下歸屬,中原逐鹿,吾本以成為定局,不過前段時日,斗轉星移,東南方又出現一帝星,其光如斗,其勢漸成,故貧道不遠千里,渡海而來一觀,查看之下,方才發現此地為帝星興起之地?!?/br> “我靠,你這個道士,還真有兩把刷子,”那個穿越眾臉色一變,他沒想到,一個看似神神叨叨的野道士,居然有這份見識,此時大多數明朝士紳雖然看出國朝不穩,民不聊生,但決計想不到一個關外的野豬皮政權能夠奪了大明的權。 “你且隨我來,”那個穿越眾顯然極為重視,他是知道此事嚴重程度的,于是將一應事宜吩咐跟班去做,自己從木桌后出來,親自引領李林去他們寨中商談。 本來他是想要先找幾個人看住李林,然后先去找人商量,不過這處招工點,只有他一個明白人,其他人都是聽得稀里糊涂,有些聽明白的人甚至嚇得悄悄溜走,顯然他不放心讓這些土著看住李林,以至于不得不親自將李林帶走,免得夜長夢多。 李林聽得那人吩咐隨從將招來的新人先進行檢疫,然后再帶到相應部門分派工作,不由暗暗點頭,想到畢竟是群穿,很多地方想的自然比一個人仔細全面。 對于對方的安排,他自然無所畏懼,這只是他意識占據的一具軀體而已,就算暴露了也無所謂,這些穿越眾不可能想到他的本來身份,頂多以為他也是一個穿越的人罷了。 一路上,兩人聊得還算投機,李林言談便給,又明白現代人的好惡,自然盡撿順耳的講,而借助天眼給的歷史資料,也將古人的身份扮演得絲毫不露。 他得知這個負責招工的穿越眾姓陳,叫陳云路,被打發來干這種毫無技術含量的伙計,看來在穿越眾中也是屬于基本群眾一列的,應該是專長在當前發展階段使用不上。 第三百四十五章新明(中) 行不多時,大約有一刻鐘,兩人就來到村寨,村寨守衛嚴密,寨墻有三米多高,用的木料堅實,外面還挖了壕溝,這不是一個小工程,顯然這些人來到此處已經有不少時日。 寨門口有四個人守衛,寨門里面還有兩座高塔分列兩旁,上面分明有幾個手持現代槍支的人進行守衛,顯然他們對這里的安全非常上心,這個據點應該是一個頗為重要的要塞。 陳云路報了口令暗號,出示了號牌等身份識別之物,才得以帶著李林上前,李林又被驗了一遍,才被允許進入村寨。 “不好意思,這位道長,寨子有規矩,想要見大頭領,需要先清洗沐浴,您進去后還需要先跟我去清潔一番?!边M入村寨之后,陳云路又說了一遍忌諱之處。 李林點頭,他自然明白這些穿越眾的顧慮,本地土著往往攜帶有大量病菌,寄生蟲,甚至很多惡疾,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發生傳染,這對把自己生命看得無比寶貴的穿越眾們來講,不得不防。 實際上這具軀體,李林自己早就動手處理過一番,不會有任何疾病隱患,雖然系統不讓過分動用精神力直接改變物質,不過只是優化一下軀體不會影響到什么,李林對這點還是可以確定的,受限于資料問題,系統有時候給出的信息也不一定完全準確,所以他并不會死板地按照系統要求去做。 接下來就是一番折騰,讓那些早已熟悉的白大褂們做了各種檢測,洗澡,消毒,好在陳云路說了一些話,沒有和其他人一樣被剪成光頭,只是用了消毒劑多洗了幾遍頭發。 …… 在李林進行凈化的時候,陳云路也和其他穿越眾接上頭,將李林的情況報告了上去。 “郝總,今天來了一個道士,我看他不簡單,嘴里說得挺玄虛,而且他居然知道天下大勢,甚至看出我們也是爭奪天下的力量之一,如果不是看他完全就是個古人,我都懷疑他也是一個穿越過來的,現在那人正在做凈化,該怎么處理,就由你們這些領導們處理了?!?/br> “小陳,你先慢點說,將那個人的情況給我再好好說一遍,他從哪里來,都說了什么,一點不要落下,也許這是我們和當地土著擴大交往的一個重要渠道,一個道士雖然看似不起眼,不過他很容易和各地官方接上線,地主士紳中迷信道教的也不少,拉攏好他,對我們下一步工作應該有一定好處?!币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開口說著。 “好吧,郝總,”陳云路很快就把對李林的認識說了一遍,包括對方曾經游歷天下,以及后來聊天中獲得的信息一一說明。 “恩,這些消息都很重要,看來這個人倒是個有見識的人,恐怕和水滸中的入云龍公孫勝是一類人,都對天下大勢有清晰了解,從他現在的態度來看,對我們還頗看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軍師,這倒是個好消息,我們對這個時空并不熟悉,雖然知曉不少歷史知識,但也只能靠現代科技碾壓那些土著軍隊,對他們內部的勢力分布,以及真正的戰略戰術,還真沒有幾個人有實際經驗?!焙驴偮犃T,對如何接待李林,定下基調。 …… 搞完個人衛生后,已經過去大半天,李林再次見到陳云路,而且對方說過大頭領將要見他。 于是在陳云路的帶領下,兩人沿著村寨中央的土路,進入中央的議事廳,一所平房。進門后,內里布置平常,中間是兩張太師椅,兩側各自放置著一排椅子,都是些本地平常貨色,不過用來沏茶的杯子,都是玻璃制品,顯然這是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 除去陳云路之外,議事廳里還有六七個人,從他們面容氣度來看,都是穿越眾無疑,李林環顧一周,然后一抱拳,對著中間那人說道,“貧道張嘯云,見過諸位掌柜?!?/br> “好說好說,張道長,請上座,小陳,給張道長沏茶?!敝虚g那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同樣一拱手,客氣地請到。 陳云路一撇嘴,但還是乖乖地拿起茶壺給李林倒上茶水。 等到李林落座之后,其他幾位穿越眾也各自就座。 穿越眾自然沒有多少禮儀講究,很快那中年人就開口說著。 “聽聞張道長對天下大勢頗有了解,不知可否對吾等一講,也讓我等這些海外遺民了解了解當下時事?!?/br> “好說好說,話說這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林先說了一番俗話,見眾人有人臉上面露不屑,緊接著話頭一轉,“朱明享天下二百五十余年,卻是壽終正寢的時刻到了,天下群雄并起,大明國祚不久,外有建州女真久為禍患,內有天災人禍,民變之禍就在眼前,而大明官僚仍舊醉生夢死,壓榨百姓,朝中諸臣自相攻伐,無人有心整理朝政,今年連壞兩位帝王,帝氣大損,新帝泰昌不足一月即崩,泰昌帝長子雖然繼位,但此子吾師曾遠觀之,私下言與我聽,其并非明主,大明氣數難以挽救,漢家天下不保,吾繼承師命,四處奔走,尋找新主?!?/br> 李林此語一出,驚掉一片眼鏡,眾穿越眾自然對這段歷史下足了功課,今年是公元1620年,大明亡于1644年,還有不過二十多年,這是他們再明白不過的,不過這個時候能夠清晰看出這點的,這個道士當屬第一人,就算他們曾經見過的最有見識的官僚士人,也只是憂心時局動蕩,無一人敢直言明亡者。 “先生果然大才,”郝總恭維了一句,不過如果李林僅僅如此,他也不多看重,畢竟李林說的這些東西,他們這些穿越眾除了那幾個理工科的家伙,哪個不是耳熟能詳,算不得什么。 他還要再考驗一二,于是問道,“那以先生來看,這新主何在?何人又能取得天下?” 李林搖搖頭,“若是貴方不出現,那么新主當出現在關外?!?/br> 幾個穿越眾臉現不豫之色,不過他們自然知道李林此言不虛,無人對此反駁。 “既如此,為何先生不投奔塞外,據吾等聽聞,塞外女真對漢人謀士倒是頗為看重?!?/br> “一群茹毛飲血之輩,縱然竊取華夏貴器,亦不過是五胡亂華再現,吾乃華夏正朔,又豈能屈身從胡,大明若是不能維系漢家天下,反了便是,再擇明主,又何必投胡寇爾?!?/br> “此言豈非與先生之前所說矛盾,新主既然出現在關外,又去何方擇明主?” “明主遠在天邊,近在眼前?!?/br> 一群穿越眾啞然失笑,各個心中想著,這莫不是吾等王霸之氣終于發威了。 一直以來,穿越眾們都是靠著利益勾結當地土著,憑借帶來的大批現代機械以及現代輪船,才站穩腳跟,也有人來投效,但來人要么是為了活命,要么是為了分得一份利益,哪有人為了這般大義而來投奔,而且竟然不在他們海匪的身份,來歷不明的根腳,徑直指為明主,這讓他們不可思議的同時,也有一絲竊喜,看來穿越眾們也是有著上天感應的。 “哈哈,先生真是妙人,好好,單憑先生這番話,我等就要好好安排先生,不過我們此處,和其他各處不同,各處職司,都要看個人能力,也要眾人許可才能通過,雖然先生大才,不過此時倒是不大好安排?!焙驴偞笮σ宦?,但他當然不會因為李林吹噓一二,就將對方視為心腹,更不會立刻重用,當成軍師,現代人的思維,仍然讓他謹慎從事,先要判斷清楚來意,然后慢慢在長期試用中確定忠誠,最后才能合理安排。 “這是當然,貧道自然理解,貧道除卻對天下大勢略知一二之外,平日里也懂得一些望聞問切之術,以作日常謀生之用,若是不棄,貧道愿先在貴處做一郎中,待得時局變動,再謀任用?!崩盍肿匀徊恢竿麑Ψ侥軌蝰R上重用自己,只要留在他們旁邊,遲早有機會。 第三百四十六章新明(下) 這一番對話完畢之后,這些穿越眾才將他們的來歷和姓名一一介紹,中間那個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是他們的大頭領,人稱郝仁義,其余諸人姓名各異,都一一見過據他們口中說,自己等人乃是南宋崖山之后,出海避居南洋一島,這許多年來,借著東西各國交通,有了大發展,又聽聞漢人江山動蕩,才起了心思,要重奪天下。 這些人來歷自然是胡編亂造,李林一聽便知,不過他自然不會去揭破,至于他們肯如此坦白目的,顯然是看到自己不是個好忽悠的,和那些懵懂的土著不同,已然看破他們的目的所在。 對方愿意對自己說出這番編造的來歷,他就清楚,若是對方產生了懷疑,就根本不會告知,直接讓人把自己拉出去了,眼下雙方地位不對等,自己通報來歷是應有之情,而對方肯同樣做派,他就清楚自己得到了對方的初步認可,否則若是對方絲毫不信,就根本不會告知這些,直接讓人把自己拉出去,眼下雙方地位不對等,這也是應有之情。 寒暄一陣之后,中年胖子郝仁義才說了對他的正式安排,“張道長既然擅長醫理,不妨先在中醫局棲身,應有待遇我們自然安排妥當,至于日后任用,我們再行商榷,還望道長不要嫌棄?!?/br> “這個自然,諸位頭領如此推心置腹,吾自當盡力?!崩盍贮c頭應下,他現在的本事,連死人都救得活,中醫也罷,西醫也好,自然有的是辦法讓這些人心服口服,不愁影響不了他們的大政方針。 于是一番安排之后,郝仁義便讓和李林稍微熟悉一些的陳云路去安置他。 基本群眾陳云路自然有無不可,反正他現在干的活也都是沒啥技術含量的,于是繼續引領李林到各處辦手續。 李林當然清楚現代辦事流程,對此安之若素,先去了安置辦領下身份號牌,制作得非常精良,當然這是和這個時空的制造水平相比,一個長方形的牌子,用硬紙板制作的,正面寫著姓名,出生年月,居住地,背面寫著工作單位,當前級別等信息。 根據他們的說法,這只是臨時使用的證件,正式證件需要居住一定時間才能辦理,這點任何外來投奔者都毫無例外。 緊接著又安排了臨時住房,是一排平房中的一個單間,不是獨門獨院,隔壁還有不少同樣的土著,不過看起來都是有一些技能的人。 再最后才是評定技術等級,這個過程據陳云路來講,時間比較長,個人先口述自己的技能,他們做基本登記,然后根據個人的技能安排工作之后,數個星期之后才會給出最后評定,這段時間就相當于試用期,這個試用期過后,真正的待遇等級才能下來,到時候如何分派房屋,飲食衣物等等各種待遇,就要看這個試用期的表現。 至于其他各項事宜,還包括每日晚上學習穿越眾的語言文字,生活習慣等等,總之其目的就是盡量讓來人融入他們的社會生活,進行改造。 這一系列流程下來,李林還是頗為認可的,其中包含了身份甄別,價值估定,反間,衛生檢疫,教育培訓等等必要手段,這一番流程走下來,只要過個半年,凡是堅持下來的投奔者,基本上都是穿越眾可以利用的勞力了。 顯然這些流程,年輕人,小孩更容易適應,他們可塑性更強,這從這些人招收的對象就能看出來,凡是年齡在十五之下的,基本上不做什么淘汰措施,除非重病難以醫治者,否則統統接納。 陳云路帶著李林辦完初步程序,天已經黑了,又領著他去食堂吃了晚飯,食堂免費供應的晚飯是糙米飯加上一條咸魚,還有一份湯。不過陳云路畢竟是穿越眾,他開了一個單間,弄了小灶,精米白飯,時令蔬菜,還有難以一見的豬rou,還算可口。 “不好意思,張道長,你的待遇正式下來之后,還要先委屈一下,只能先和外面的人一樣伙食,好在管飽”陳云路當然不怎么看重李林,在他看來,對方無非是一個好做驚人之語的道士而已,就算對天下大勢頗有了解,對他們而言也算不得大用,除非對方還有其他價值。 所以他口中也沒多少尊敬的,只是按照現代人的習慣,平等相待而已,斷沒有古代禮賢下士的做法,更不會像劉備見了諸葛亮一般,還要三顧茅廬。 “出家人餐風飲露也是常事,能吃飽便是上等,還要多謝小哥這番款待,吾自當盡力,”李林對此自然心態平和,現代人可不同古人,他們全看利益和價值,沒有利益和價值,皇帝在他們眼里也和乞丐無異。 吃完飯,陳云路將李林送回宿舍,最后告知明天再帶他去上工,也就是中醫局,兩人客套一番,便分手了。 李林也沒心思和自己的鄰居串門,雖然有人好奇來了一個新鄰居,不過天色已晚,大多數人還是熄燈睡覺,沒有人過來聊天。 李林躺在硬木板床上,將一身新發的短衫褲襪脫去,赤身睡去。他的道士服因為太過破舊,清理衛生時就換掉了,日后還要找個裁縫重做一套。 第二日一早,陳云路果然按時將李林送到中醫局。 中醫局位于村寨的東南方,是一個大院子,里面有十幾間平房,寬敞的院內劃分了大大小小的格子區域,分別晾曬著不同的草藥,進去之后,迎面就是一股濃重的中藥味道。 陳云路帶著李林來到中間一處平房內,里面大貓小貓兩三只,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正在一處寬大的木桌后面坐著,正在那里埋頭翻著一本厚厚的書籍,還在一旁坐著筆記,一看樣式就是現代版本的。 還有幾個人分別整理著文案,看來是草藥的進出情況。 “老謝,領導們分派了一個懂中醫的,這位是張嘯云,原來是位走南闖北的道長,懂得一些醫術,他先在你這里上工,三星期后,你填個鑒定書給大頭領送過去?!标愒坡放牧伺哪莻€年輕人的桌子,不客氣地說著。 “哦,那敢情好,我們都是趕鴨子上架,那幫搞西醫的,現在沒有化工提供支持,還在只能靠著帶來的那些藥物維持,這點人還行,人一多,只能先靠中成藥頂著,我好不容易找到幾個方子,能夠治療一些時疫,”那個姓謝的年輕人起身說著,看向李林。 “這位道長,您先把自己擅長哪些給我講講,我也好安排一二?!?/br> 陳云路知道這謝姓年輕人就是這個性格,見他把自己拋在一旁也不以為意,隨口說了句,掉頭就走,不再停留,他事情也不少,雖然都是雜事,但現在能用的土著太少,脫不開身。 陳云路自顧自走后,兩人就開始繼續閑聊開來。 “唉,我這個地方,現在是清水衙門,光靠一些中成藥頂著,真正看病救人都得靠那幫子西醫的,”姓謝的年輕人發了一通牢sao,然后一拍腦袋,口中道歉,“不好意思,張道長,我忘記自我介紹了,鄙人姓謝,謝無痕,沒有表字,我們那里的習俗和貴地不同?!?/br> “好說,好說,貧道俗名張嘯云,道號清虛,自幼跟隨家師修道,一身本領乃是師傳,對醫術也頗有研究,走南闖北,頭疼腦熱再所難免,何況混跡升斗小民之間,有一技傍身也能維持生計?!崩盍挚蜌獾鼗氐?。 “那清虛道長,不知道對我華夏醫術有多少了解?”謝無痕自然對土著有著心理優勢,不過秉承目前需要拉攏土著人的政策,加上現代人的習慣,語氣里還是平等相待。 “這個,古人的《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千金方》等,以及明大家李東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有所涉獵,閑暇之時研究一二,也頗積累了幾個驗方?!?/br> “這個,可否讓在下一觀?”謝無痕不是古人,待得脫口而出,才覺得不妥,古代這種藥方往往是醫生傳家之本,外人難得一見,尤其是有效的驗方,更是視若珍寶。 “實在不好意思,是在下魯莽了,不過若是先生愿意奉獻,只要有效,我等自然會奉上報酬,絕不吝嗇?!?/br> 謝無痕自然知道一個驗方的價值,往往能夠救人性命,尤其是在缺醫少藥的古代,何況他們穿越眾的醫藥儲備是用一點少一點,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提供給土著人使用,但土著人又是他們將來的主要勞動力,軍力,這種情況下,在化工業攀上科技樹可以廣泛制備的中成藥就成了他們必需之物。 “毋須如此,吾既然投效,自然要有所奉獻,這三個方子,分別可治感冒風寒,時疫瘟癥,外傷腫脹高熱,”李林一一道來,他提供的這些東西,自然是讓天眼收集出來的,將包含可以治療這些疾病有效成分的中藥篩選出來,綜合到一起,然后以一定方式使用,就可以達到西藥的效果,所謂的驗方實際上大多如此,古人雖然不明治病道理,但都是經過多次臨床嘗試,才發現這些草藥可以治病,其實就是這些草藥含有某些成分可以針對這些疾病,都是極其寶貴的實踐經驗。 謝無痕對李林說的方子從未聽聞過,但并不妨礙他理解里面一些熟悉的藥物,的確有效,心下不由地對這個莫名而來的土著多了幾分看重,若真是有效,那可解決了大問題。 第三百四十七章天命(上) 如此數周過去,李林憑借豐富的中醫知識,對各種草藥精準的識別,以及憑借一手獨到的針灸手段,治愈了大量生病的土著,穿越眾自然還是信賴他們自己帶來的醫藥以及大夫,對他這種傳統醫生還是敬謝不敏的,只有那些實在照看不過來的土著才送到這里,不過就算這樣,數量也是眾多,畢竟那個時代,都不會少了病人,醫生這碗飯,雖然非常辛苦,但從古到今,就沒有被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