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節
然而他的政策雖好,花費卻大。雖然土地分配不花錢,之前的丈量清查也多由飛騰軍訓導隊監督州府小吏、差役執行,沒有額外花掉多少“行政費用”,但免費提供新安置流民的糧食,以及州府出資為流民建房卻是一大筆硬性開支。好在軍械監如今足夠強大,免費提供洺州一地的流民生產農具也扛得住,否則李曜的洺州州府必然要宣布破產。 然而就算如此,李曜也不得不“公器私用”了一回,挪用了軍械監一筆不菲的收入來填補招攬流民的漏洞。好在這筆錢來路不正,李克用對他又過于放心,居然這兩年多時間沒有想起派人到軍械監查賬,否則定然露陷?!斎?,這個時代的官員一貫缺乏監督,河東軍械監又的確功勛巨大到李克用都不好意思拉下臉去查。 這筆高達百萬貫的巨資是怎么來的呢?其實是李曜利用軍械監暗中販賣了一次軍火。當然李曜不可能把一大批軍械賣給朱溫,那批軍械的買家乃是河中的王重盈。 王重盈是前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兄弟,這哥倆一貫與李克用交好,每年都會用大量的兩池池鹽維持與李克用的盟友關系,之前李克用內政不修卻仍有余力每年擴軍,也正是因為兩池這邊的額外收入。 但是王重盈也不想永遠靠著李克用過日子,他守著這么大的一個大唐聚寶盆,若說心里沒點雄心壯志,只怕誰都不信。于是在看到河東軍械監的巨大產能以及優秀產品之后,他就暗中找上李曜,希望從其手中購買一批軍械——秘密的。 王重盈的算盤打得很簡單,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李曜新入河東不久,又是與家中決裂而入的河東,據說還立下重誓要還本家一筆養育費,那么他必然是需要一大筆錢的。自己這批軍購,總價值高達三百萬貫,不怕李曜不動心。 李曜的確動心了,但卻不是為自己斂財動的心。他現在是有抱負的人——當然說有野心也沒錯——少了什么也不能少了錢,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三百萬貫的軍購,即便李曜擁有大把的免費礦山、樹林,以及產能巨大的軍械監,卻也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總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好在王重盈同志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大大方方展示財力,直接先給了一半——也就是一百五十萬貫,作為“開工費”。 事實上,軍械監經過李曜的一系列改造,生產成本已經降低到這個時代其他工坊不能想象的程度。譬如王重盈訂購的這批價值三百萬貫價軍械,李曜的核心班子經過計算,包括人工在內的生產成本約莫只要六十到七十萬貫,其余全是利潤,這還是“鑒于盟友關系”打了折的。 很顯然,軍火生意在任何時代都是暴利買賣,而越是戰爭多發期,這暴利就越明顯。 李曜很滿意,因為有了一筆巨大的、不必上賬的收入。王重盈也很滿意,以“最優惠”的價格,買到如今最為精良的軍械,何樂而不為?我河中有兩池鹽場,難道還能缺錢么?扯淡。 正因為有這一百五十萬貫巨資的支持,李曜雖然天天上書李克用哭窮,其實實際上招攬流民的工程仍是十分順利。更何況李克用被他天天哭窮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以為洺州久經戰亂的確是太窮了一些,自己又沒撥過款,現在連河東第一理財專家都扛不住了,臉紅之下慌忙叫人給李曜送了三十萬貫過去“應急”。 李曜收到錢也頗有意外,因為李克用是個不怎么重視內政的主,原以為他不會為此花錢,哪知道這次李克用不知道哪根筋沒搭對,居然真的送錢來了,反倒弄得李曜都不好意思繼續演戲,忙不迭收了神通,不再哭窮,安安心心去搞自己的建設去了。 李克用見李曜拿了錢立刻安分,又聽說洺州收攬流民高達十幾萬,震驚之余欣喜萬分,逢人便說“吾兒文若蕭何、武勝關張,河東之幸也!吾有存曜,何懼朱梁?”弄得一干留在晉陽的養子大將羨慕、嫉妒、恨,不一而足。 成為一州刺史的李曜,也不再是每日呆在軍營,洺州各地都時常見到使君的身影。不同于過去的州府大員,李曜很喜歡“深入群眾”、“下到田間地頭”,三不五時地就帶著親信隨從跑到各處明察暗訪,新分的田地、新開的礦山、新建的水利、新修的城防、新造的民舍……無處沒有李曜留下的足跡。 與此同時,一些為官不正的官員也有不少因此浮出水面,有些甚至被李曜在農舍派人叫來,當場痛斥,勒令改正。甚至還有一名負責某縣流民住宅建設的官員,因為貪污及在購入材料的費用中弄虛作假,被李曜召集當地流民之后當眾斬首,懸其首級于高桿之上,以儆效尤。 洺州官風,為之肅然一清。 晚上應該還有一章,諸君盡興。 第171章 虛驚一場 李曜所熟知的歷史在景福元年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河東與幽、鎮二藩的戰爭結束之后,李存信率河東軍進入魏博,打算穿魏博而至山東,支援“反朱溫帝國主義霸權戰爭”的山東盟友。 在此之前,李存孝與李存信二人都仿佛打了雞血一般,拼死拼活對李匡威與王镕主動發起進攻。雖說他二人完全沒有攜手作戰的意圖,然而由于他們不計代價一波一波不斷的進攻,實際上卻打出了車輪戰的風范,以至于李、王聯軍被連續不停的大戰拖得筋疲力竭,堅守陣地四日之后再也扛不住那發瘋一般的攻勢敗下陣來,繼而被窮追猛打的河東軍從有序撤退打成全軍潰退,最終一潰千里,形成不可挽回的敗局。戰后清點戰果,李存孝上報晉陽說斬首一萬七千,俘虜四千余;李存信更大氣,表示擊敗當面大軍十二萬,斬殺近三萬,只是由于麾下將士深恨賊軍,因而俘虜較少,只有千余人。 李克用并未深究其中真偽,也未曾派人前去調查,只是各自嘉勉一番,賜予厚賞了事。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倒是頗為有趣。李存信按照前約假道魏博,屯兵于莘縣,與朱瑄合勢以抵抗宣武軍。朱溫以為大患,遂遣使離間魏博節度使羅弘信。 朱溫遣使游說魏博節度使羅弘信,道:“克用肆志吞并河朔,還師之日,貴道可憂?!逼畲嫘怕时涍^魏博時,正值大勝李、王,心高氣傲,仗勢欺人的毛病又犯了,縱容部下劫掠魏博居民。羅弘信聞之大怒,遂與朱溫結盟,乃出兵三萬以攻河東軍。李存信淬不及防,大敗之后斂眾而退,丟棄輜重,倉皇逃竄,再次損失兩、三成軍士。 這一日李曜剛從駐蹕山大營出來,忽有探馬飛奔來報,言洺州東南有大軍三四萬人正狂奔而來,疑是汴梁宣武軍趁虛偷城。 李曜吃了一驚,暗道朱溫這廝,哪里不好偷,偏來偷我洺州!我這里才剛剛招募了六千流民,一口吃成胖子讓飛騰軍有了足足八千人,可問題是這么多新兵丟進去,飛騰軍戰斗力絕對是不升反降,這時候跟早有準備的宣武軍打,可不是白給?要知道這批新兵征募才不到一個月,剛剛熟悉軍營生活,各種訓練根本只開了個頭,哪有什么戰斗力? 急歸急,李曜卻仍是當機立斷,飛快重新進了大營,緊急召集諸將,下令道:“嗣恩,你率軍中新兵速速退往城中,以最快速度安排固守。國寶立刻召集飛騰軍老兵,隨我出戰,打宣武軍一個埋伏。他們前來偷城,必不知我軍探馬厲害,已然知曉其意,現在去截殺一陣,雖不能敗敵,卻也可以稍澆其焰?!?/br> 史建瑭毫不猶豫,轟然應諾下去召集兵馬,李嗣恩卻略微遲疑了一下,道:“十四兄,你乃洺州之主,豈能輕冒奇險前去狙敵?不如某代兄長前去,兄長領軍固守城中,以鎮中軍?!?/br> 李曜搖頭道:“朱溫此來雖然蹊蹺,但朱溫老兒為人謹慎,既然來了,必有圖謀。你雖勇悍,年紀尚小,若是折在此處,某心中不安?!?/br> 李嗣恩漲紅臉,硬著脖子道:“兄長怎可這般言語?小弟十四從軍,至今五載,何曾落人半步?況且,河東可無李嗣恩,安可無李正陽?” 李曜微微一怔,他自己都不知道李嗣恩是何時變得這般敬重自己的,不過此時他也只是略微一怔,便輕嘆一聲,安慰道:“嗣恩,你莫要誤會,愚兄之意本非說你膽怯。你須得知道,有時候,活下去,比戰死更有勇氣?!彼娎钏枚鞑唤?,卻也不做解釋,反而哈哈一笑,氣質陡然一變,傲然昂首道:“況且,就憑朱溫手底下那幾塊料,難道還能留住我李正陽不成?我要去便去,要走便走,便是此番朱溫老兒親至,也只配……看我揚威,馬后吃灰!” 李嗣恩精神一振,大聲道:“兄長好氣魄!” 李曜立刻接口:“不過畢竟他有四萬大軍,某就算遛狗,也得有個時限,所以你必須馬上進城安排城防,并等某進城。此時別人做,某不放心,唯有你去,才是妥當?!?/br> 李嗣恩一聽這話,果然把頭一揚,毅然道:“兄長放心,小弟定將此事辦得妥妥當當,不負兄長信任。兄長且去溜狗,小弟安排好一切,便在城中設宴,只等兄長前來暢飲!” 李曜笑道:“好,好,好,便是這般說定了?!?/br> 憨娃兒在一邊扭動了一下脖子,甩了甩手,道:“郎……使君,史都虞候已經聚兵完畢,俺們這就出發么?” 李曜看了他一眼,挑眉道:“怎么,你閑得太久,渾身癢癢了?” 憨娃兒點頭喜道:“還是使君知俺,俺這一個多月,光cao這些新兵蛋子,動手都不敢用力,悶出鳥來了!既然朱溫來了,正好割了他的鳥來下酒!” 李曜惡心道:“你哪來的這種嗜好?朱溫那老匹夫向來不檢點,還不知道有病沒病,你居然要割他的鳥下酒,也不怕喝死了?!?/br> 憨娃兒一愣,呆呆道:“俺就是聽下面那些直娘賊的說順口了,隨便這么一說……” 李曜懶得理他,徑直出了大帳,吩咐張光遠和劉河安二人隨李嗣恩領兵進入城內,咄爾和克失畢隨他前去狙敵。憨娃兒不必說,肯定是要跟這他走的。 李曜領兵來到洺州東南的洺水河岸,果然看見遠處有一支軍隊狂奔而來,只是看來這支軍隊情形有些詭異。 李曜剛剛皺眉,史建瑭已經疑惑著道:“軍使,有些不對啊。這支兵雖然旗幟打得是宣武軍的,但他們既然來偷城,沒有多少輜重也就算了,可怎會跑得連陣型都沒了?” 咄爾在一邊聳聳鼻子,道:“沒準朱溫老兒治軍無方,宣武軍就是這副德行呢?再說,也可能是人家的主將想不到俺們軍使出兵這么快,壓根沒想到會有人敢半道截擊,他只怕還打算到了城下再整軍呢?!?/br> 克失畢遲疑道:“朱溫謹慎,當不至于此。說不定來得是其麾下某個冒失鬼?” 李曜不說話,盯著河對岸亂跑的那支軍隊看了半晌,忽然搖頭道:“探馬被騙了,這支軍隊只怕是自家人?!?/br> 眾人各自一愣,一齊望向李曜。 李曜淡淡地道:“這是李都校吃了敗仗,逃到我洺州來了。諸將……準備歡迎咱們的都校將軍吧?!?/br> 第172章 敗軍之將 原來那打著朱溫宣武軍旗號而來的,竟然是李存信! 李曜領軍迎上前去,對面見是自家軍隊,才連忙收了宣武軍的旗幟,換了河東李字大旗出來。 李曜明知對方是誰,卻仍遣憨娃兒上前大喝一聲:“呔!對面的,大旗換來換去,到底是哪家軍兵?某數三聲,若不出來答話……” “將軍且??!未知可是飛騰軍李兵部當面?”對面前鋒中沖出一將,揮著手高聲示意。他是武將,所以不稱李使君而稱李兵部,倒也說得過去,兵部侍郎雖然也得算作是文官,但好歹跟“兵”沾邊不是?更何況此時敗績,敗軍見了自家兵馬,李曜不救是說不過去的,可人家如果只當自己是一州刺史,只管保境安民,對他們拒不接納,那就麻煩大了。 憨娃兒那一根筋的腦袋哪里會想這么多?更何況李曜本無不接納之意,根本沒給憨娃兒交代這種可能,憨娃兒自然直接回答:“俺家使君正是!你等何人,速速報上名來,免得吃打!” 那將領心中暗罵,嘴上卻大聲道:“某等乃是河東蕃漢馬步軍都校李存信將軍麾下所部,此番在魏州,因羅弘信背信棄義,偷襲某等,至有損失,敗退于此。如今既到洺州,還請李兵部容某等進城休整一二,再去與羅弘信廝殺,早晚必報此仇!” 憨娃兒哈哈一笑,大聲道:“俺家使君神機妙算,早知是你們吃了敗仗,特來相迎!不過俺家使君說了,城中如今正在翻修大改,容不下這數萬大軍。好在城西有一處老營,為歷年屯兵之所,爾等可自去暫??!” 那將領一聽不能進城,心中有些不安,但這事他做不得主,只好抱拳道:“某僅小校,做不得主,且容某報與都校,再作計較!” 憨娃兒嘿嘿一笑:“俺也做不了主,不過俺家使君既然說了,那便是這般定了。老營便在城西,你等愛去便去,不去拉倒!”說完掉頭回到陣前,問李曜道:“使君,俺沒說錯什么吧?” 李曜哂然一笑:“未曾說錯,城中好容易有了些生氣,若教他們進城,必然生亂。李存信敗軍之將不足言勇,某料他也不敢強行進城。國寶,你領軍回駐蹕山,某且回城安排城防……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李存信此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某如此待他,萬一他橫下心來狗急跳墻,也不能叫他毀了我這些日子以來的心血。你在駐蹕山也當小心,萬一有警,可以游擊疲敵,不必前來救援。如今洺州城防堅固,倒也不怕李存信亂來?!?/br> 史建瑭點頭道:“使君所言極是,某料李存信此刻必然惱怒,不過就算他真個不要命了,連洺州都敢強入,他麾下這些人未必也如他一般失去理智,洺州又有使君親自坐鎮,斷然萬無一失,某并不擔心?!?/br> 李曜點點頭,又交代了幾點,史建瑭便在馬上一抱拳:“使君保重,末將去也?!?/br> 當下史建瑭領主力返回駐蹕山,李曜在憨娃兒所領牙兵護衛下也飛馬趕回洺州城。 卻說李存信在中軍好不容易整肅了陣型,便聽說了李曜的安排,這位河東蕃漢馬步軍都校氣得咬牙切齒:“李存曜得一洺州,便是這般張狂!某乃蕃漢馬步軍都校,他區區一個軍使,陣前相遇,竟敢不來拜見!” 他身邊站著一人,身量高大,容貌雄偉,雖只冠弱之年,卻是英氣勃勃,只是此時臉色有些陰郁,聽了李存信的話,他只悶聲道:“李正陽從軍雖只二三載,卻從未吃過敗仗,心氣高點也不奇怪。只是如今某軍中輜重遺失,軍糧緊缺,到那洺州老營住下之后,難道刨草根、剝樹皮去吃么?” 李存信見他說話,收斂了一下怒氣,沉吟道:“某自不受李存曜待見,落落你卻不然,沒奈何,只怕得是你遣人去找李存曜弄些糧食來應急了?!?/br> 原來此子不是別人,正是李克用長子李落落。 李落落微微皺眉一下,仍是答應下來,道:“但叫軍中兒郎能吃飽,某舍一次臉面有當如何?不必遣使,某親自去罷,料想正陽必難推辭?!?/br> 旁邊走出一員將領,約莫四十許年歲,容貌方正,不怒自威,他蹙眉道:“李正陽為人謹慎,欲使我等將兵駐于城西老營,未嘗不是為城中治安方靖而計,某觀他之為人,當不至如此輕視我等?!?/br> 又一員年輕將領走出來,對他拱手道:“鎮遠公所言甚是,某觀李正陽為人方正而周全,非是這等氣量狹小之輩?!痹瓉砟侵心陮㈩I卻是周德威。 李存信嘆道:“鎮遠公、廷鸞賢弟,非是某背后論人,如今李正陽逐客令已下,只差沒叫我等連夜便走了,再說這些,也是無用?!?/br> 這年輕將領不是別人,卻是李克用次子李廷鸞。李克用此番也真是痛下本錢,兩個成年的兒子悉數出場,其中給予鍛煉之意,瞎子都看得出來。只是這一來,對李存信的信任之重,壓力之大,卻也是顯而易見的。至于說李存信縱容兵士以至于發生搶劫,參與其中的是不是也有如李落落的鐵林軍在內,因而李存信礙于情面不好管理,那也難說得很。 總而言之,這幾支隨便一支來此都不應該大敗的王牌軍合在一起卻吃了個大敗仗,這個帳是只能記在李存信頭上了。 李存信這句話說出來,諸將頓時一靜,氣氛有些異常。就在此時,卻有一名傳令兵縱馬前來,大聲道:“報!洺州李使君遣使前來,說已在城中備好水酒,欲為諸位將軍壓驚洗塵。李使君還說,他已經安排了兩支車隊往洺州老營送去了糧食、帳篷等物,請諸位將軍速速各遣親信前往查收?!?/br> 周德威一聽,哈哈一笑,道:“某言李正陽不至那般莽撞自負,如今看來,確未錯料?!?/br> 李廷鸞也笑了笑,道:“鎮遠公法眼如炬?!?/br> 李落落見了,也露出笑容,道:“看來,某倒是不必上門苦求了?!?/br> 唯獨李存信笑得勉強,言不由衷地道:“正陽既有這般安排,那是最好?!?/br> 沒奈何,李存信也只好安排麾下率軍前往洺州老營駐扎,周德威與李落落、李廷鸞兄弟等主要將領各自安排了人去交接查收李曜送去的物資之后,也各自帶著十余名親兵,與李存信一同往洺州城去了。 不多時到了洺州城外,李曜已然領著親衛牙兵迎于城門之外。李存信咬牙上去與李曜相見,卻不料李曜老遠便道:“大兄辛苦了。羅弘信背盟偷襲一時,小弟已然知之,方才已經上書大王,為大兄與諸位將軍分辨,相信大王明了之后,必不見責,還請諸位放心?!?/br> 眾人聽后,都是一愣。李廷鸞反應最快,稍稍一頓便搶先說道:“勞正陽兄長費心了,此番我等失利,心中俱是不甘,還請兄長容我等在洺州稍作休整,再圖攻滅魏博,以消心頭之恨!” 李落落聽了,連忙也道:“不錯不錯,正是如此。此番失利,實出于意外,那羅弘信老jian巨猾,早與朱溫有了勾結,故而佯裝友好,引我等入甕,繼而忽然翻臉,敗我等于不備……此非戰之罪也。如今正陽明察秋毫之末,上書為我等說明緣由,實乃君子大義之風,一俟平定魏博,將來晉陽再見,免不得要請正陽暢飲一番為謝!還請正陽屆時切勿推辭啊……” 李存信心中雖有些疑惑,但此時也只好擠出笑臉,朝李曜道:“十四弟歷來深為大王器重,有你這一說,想來大王必然深明其中緣故,只是……十四弟以為,大王會當如何?” 李曜看了一眼,只有周德威一人不發一言,余者皆稱此事錯在羅弘信,不踏平魏博,他們是誓不甘休的。 而事實上剛才周德威見到李曜的時候還面帶笑容,此時卻忽然這般神情,李曜哪里還不知道他心中對這一說法不以為然?只是如果不這么說,那么不光李存信有罪,諸將也都逃不過罪責。李落落和李廷鸞二人乃是有希望繼承大王基業之人,誰肯背上這個罪名?因此,周德威固然不悅,卻也只能管好自己的嘴巴,管不得人家,以免犯了眾怒。 想明白這些,李曜便笑了起來,笑得那叫一個和藹可親,邊笑邊道:“諸位兄弟所言甚是,某雖身在洺州,卻也已經知悉前方軍情一二,此事不論如何,最終還是壞在羅弘信頭上。此人此前一直裝模作樣,使得某等也為其所惑,因而有些麻痹大意,致有今日之禍。不過以某之見,大王不太喜歡我等推托敷衍,此事畢竟是出了岔子,損失不小,若是無人承擔……某恐大王必怒……” 眾人一聽,都下意識朝李存信望去。 李存信心中大怒:“你們這些沒長卵子的混賬東西,老子要不是不好管你們,哪里能氣得羅弘信狗急跳墻?這下子要找替死鬼了,就都朝老子看來了?直娘賊!直娘賊?。?!” 第173章 主仆之議 明燭之下,李克用瞇著獨眼,聽劉夫人念完手中信函,半晌未曾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