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難怪,難怪。李飛騰身為大王螟蛉,卻能被大王以郡王車駕載送而歸,看來在大王心目中地位甚是特別啊?!?/br> “那是,人家李飛騰來大王麾下不過年余,從出任掌軍械監到如今被大王準許擴飛騰軍至一千五百,地位那是蹭蹭蹭地往上奔,攔都攔不住哇!某有一堂兄,乃在蓋左仆射家中做事,聽他說,蓋左仆射如今身子不比以往強健了,有一次夜里處置公務之后全身酸痛,曾經嘆道:‘吾若歸去,唯李正陽可繼?!銈冋f,蓋左仆射在我河東,幾乎是總攬政務,他既然這般看重李飛騰,豈能不在大王面前美言?而李飛騰之表現也足夠出彩,實為出外可以為將,守內可以為相之大才,加上年歲又輕,大王焉能不多多拔擢,以為將來輔佐衙內之重臣?” “衙內都還沒定下來,輔佐衙內這話,未免為時尚早吧?” “那可未必,衙內不管定沒定,總有個范圍,如今看來,不是李落落,就是李廷鸞,既然總是大王的兒子,那先在養子里面挑幾個既忠心又有本事的出來,作為將來的輔政之臣,豈非理所當然?” “你又怎知將來的衙內不是李落落就是李廷鸞?他二人比之李存孝、李存信等人,無論資歷還是威望,都差了七八里路!若是他們二人選一人為衙內,大王諸多義子難道心服?此乃取亂之道!” “取亂之道?你也太瞧得上那些假衙內了,就憑他們如今手中的實力,看起來的確不弱,可是就算最有希望的李存信與李存孝二人,真正實力又有多少?” “你說有多少?” “我說?嘿嘿,那某就算給你聽聽。李存信如今是蕃漢馬步軍都校,看似高官得做,駿馬得騎,其實他手中有幾個兵?他真正能調動的人馬還不如剛才過去那位李飛騰,撐死了三百牙兵而已!就憑這點實力,他李存信就算不滿大王選擇了自己的親兒做衙內又如何?靠這三百壯士去攻打節帥王府?做夢去吧!” “呃……那李存孝手中可是有黑鴉軍的……” “黑鴉軍,哈哈,哈哈哈哈!” “你笑什么笑,某說得不對么?難道黑鴉軍換了軍使?” “沒換,的確沒換??墒?,難道黑鴉軍是李存孝一手創建,從一支三百人的牙兵部隊發展成如今這番聲勢來的?錯!黑鴉軍是以大王十五歲時的三百牙兵為基干,經過二十年、無數次征戰才有今天之模樣的!這支軍隊,與其說聽命于軍使,不如說直接聽命于大王!李存孝縱然為軍使,一旦大王傳下鈞令,你道黑鴉軍會跟著李存孝走?笑話!” “啊……這么說來,大王根本沒將兵權下放給他們?” “越是年長、有威望的養子,大王就越不肯給他們兵權,這是很顯然的道理嘛!正因為如此,似李嗣昭、李嗣源、李存曜這些年歲不大,威望不彰,但偏偏能力上佳的養子們,才會真正手握軍權,雖然其手中的兵力未必多么強大,但總好過根本沒有兵權,你說是不是?” “哦,某明白了,原來竟是如此這般,唉,看來這達官貴人也不好當啊?!?/br> “廢話,沒點頭腦能做成大事?某也就是聽得多了,沒事瞎琢磨琢磨,沒準大王想得還更深呢!” “那是,那是。不過這么說來,這李飛騰今后不是前程遠大,飛黃騰達得很了?” “八九不離十吧……話說他這飛騰軍的名字還真不錯,李飛騰,李飛騰,飛黃騰達??!” “對哦,還真有點這個意思!” “哈哈!” “嘿嘿!”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李克用的馬車之上,居然還有火爐,爐上溫著熱酒,閑來無事的李曜便想起了白居易的這首詩,唯一不應景的,是如今正下著大雨,而沒有晚來天欲雪之兆。 “吁……”車夫忽然吆喝一聲,馬車往前一頓,車里的李曜差點將手中的溫酒潑了出來。車外傳來陣陣嘈雜,似乎有很多人在外面議論什么。 李曜拿穩酒杯,問道:“怎么回事?” 車夫在前面答道:“李軍使,前方的路被堵住了?!?/br> 李曜奇道:“大雨侵盆,路怎會被堵???” 車夫也有些莫名其妙,答道:“還未可知,只是這鄭家祠堂門口全是人,不知道在議論些什么?!?/br> 李曜一時好奇心發作,也不答話,掀開車簾往外望去。 此地乃是一座小祠堂,占地不大,只是一個小院大小,李曜平時并沒有注意是哪家的祠堂,此時聽這車夫口氣,才知道主人姓鄭。 祠堂門外果然有很多人,大多打著傘,也偶爾有兩三個沒有打傘,一身上下被大雨淋得濕透的,足有五六十號人,男女老少都有。 李曜看了一眼,喃喃道:“他們似乎在爭論什么,甚至看起來還有些群情激憤,莫非不是來祠堂祭祖,而是出了什么別的事?” 他仔細聽聽,倒也聽出了一個大概,似乎是某個有權勢的大人物說鄭家一位寡婦的兒子偷了他家的鵝吃,那寡婦帶著兒子來祖祠喊冤。 李曜搖頭自語道:“這寡婦也是急火攻心了,喊冤來祖祠有什么用,該去官府才是?!?/br> 他是個不喜歡沒事找事的性子,剛想放下車簾,叫車夫去跟那寡婦說一聲喊冤該去官府,卻聽見人群里有人喊了一聲:“沙陀王來了!那是沙陀王的馬車,大伙兒快走!” 李曜一愣,怎的這些人這般害怕李克用? 就在他一愣之機,眾人已經紛紛掉頭看見他——或者他坐的馬車,然后呼啦啦一下散去大片,只剩一高一矮兩個少年倔強地站在鄭家祖祠門口不肯離開。 李曜微微皺眉,忽然從馬車里拿了一把傘,不急不忙地撐開,跳下車來,朝那二人走去。 那兩名少年見馬車上下來的并非獨目的李克用,而是一名年輕男子,面色有些訝異,正要發問,卻被李曜搶了先:“二位小兄弟,不知這許多鄉親圍在鄭家祠堂所為何事?” 這兩名少年其中一人較小,約莫只有十歲,身材較為瘦弱,長得也頗為斯文,身穿粗布衣衫,年紀雖小,卻有一股書卷味。另一少年則有十六七歲,模樣與他大相徑庭,長得五大三粗不說,眼角處還有一處不明顯的傷疤,雖然比李曜略矮,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破爛爛,可是面對李曜的時候,目光中卻竟然帶著一絲不屑……以及若有若無的仇恨。 那有些書卷味的少年剛要開口,五大三粗的少年卻搶了先,冷笑著說道:“你是何人,為何從沙陀王的馬車上下來?” 李曜身后匆忙跑來的車夫剛剛撐開傘,聽了這句話立刻氣急敗壞道:“哪里來的小賊,如此無禮!此乃節帥大王螟蛉、飛騰軍使、掌軍械監李正陽李軍使!爾等還不上前見過!” 李曜伸手攔住他,道:“某家李存曜,忝為河東軍飛騰軍使,二位小兄弟若知道方才之事是何情由,還請告知?!?/br> 那五大三粗的少年嘴角一撇,冷笑一聲就要說話,旁邊的書卷味小童則攔住他,朝李曜道:“原來是‘建功未必狼居胥,報國豈止玉門關’的李正陽李軍使,小子無知,沖撞貴人,還望軍使海涵?!?/br> 李曜本以為這小童自作主張說話,會引得那刀疤臉少年不悅,哪知道這小童說話之后,那刀疤臉少年居然老老實實閉了嘴。 李曜目光一轉,微微笑道:“小兄弟居然知道某家名號?” 那小童也笑起來,說道:“大河以北,但凡讀書人,若不知李正陽名號,豈非太孤陋寡聞了一些?李軍使傲骨錚錚,連當今天子的不是也敢直言不諱,小子雖然駑鈍,不可不為之叫好?!?/br> 李曜見這童子對答得體,不禁有些驚訝,道:“原來小兄弟也是讀書之人,倒是失敬了?!?/br> “不敢,不敢?!蹦峭诱f道:“李軍使鐵骨錚錚,正直敢言,小子聞名已久。不過常言道聞名不如見面,今日有一事,正可以叫小子見識李軍使大公無私之風采?!?/br> 李曜微微蹙眉,反問道:“大公無私?不知小兄弟所言何事?” 那童子反身一指鄭家祠堂,說道:“這鄭家祠堂之中,有一寡婦鄭張氏,帶著其四歲的兒子鄭小河正在祠堂之中拜祭鄭家先祖。小子聽鄭張氏哭喊,發下毒誓,說要請祖上鑒證清白,只怕有所不忍見之舉動?!?/br> 李曜面色一肅,問道:“何以至此?又為何說要某大公無私?” 那童子語速加快,問道:“河東蕃漢馬步軍都校李存信,可是軍使義兄?” 李曜心頭一動,點頭道:“不錯?!?/br> 那童子盯著李曜的眼睛,平靜地道:“此事便與李都校有關?!?/br> 他一句話說完,旁邊那刀疤臉少年忽然骨骼中發出一陣炒豆子一般的響動。李曜練武已久,立時知道這少年是在防備自己突然暴起傷人。 “愿聞其詳?!崩铌姿坪鹾翢o察覺,只是面色一正,肅然問道。 那童子臉色微微一松,卻仍很嚴肅,露出與他的年紀似乎很不相符的正經神色道:“李存信貴為河東蕃漢馬步軍都校,原該為鎮軍楷模,諸將表率,然則此人之行徑,卻正與之相反。他在北城有一座大宅,在城外有別院三處,良田無數,卻仍不知足。前些日子,他又娶了一房妾室,這妾室不知為何,看中一塊臨山的地,說要在那里建一座新的別院。李存信正寵著這妾室,自然不會拒絕,可他偏偏又不愿意真金白銀來買地,于是便拿出蕃漢馬步軍都校的威風,要將那一大塊地低價買來。那一塊地足有十七八個主,但其余人家迫于他的yin威賣掉了地,鄭張氏卻因為那是鄭家的祖產而不愿出賣。李軍使你說說,原本做買賣就是你情我愿,人家鄭張氏一介寡婦弱女子,卻要撫養一子一女,若是那田產被李存信低價買去,她這一家三口靠什么過活?可李存信卻不管這些,當日雖然礙于眾目睽睽而沒有強行買賣,卻放下狠話,要叫鄭張氏好看?!?/br> 李曜皺起眉頭:“你是說,他竟然對一寡婦放下狠話?” 那童子點了點頭,目露不屑:“他當時說:三日之內,叫你哭都沒地方哭?!?/br> 李曜沉著臉,沒吭聲。 那童子便繼續道:“果然沒到三日,第二日,鄭家附近的李存信別院便傳出消息,說是不見了一只鵝?!?/br> 李曜道:“家大業大,家中仆從難免良莠不齊,出現個把手腳不干凈的,偷了鵝去,也不稀奇?!?/br> “正是如此,然而李存信不這么看?!蹦峭诱f道:“他一口咬定是鄭家的兩個孩子偷了他別院里的鵝吃掉了?!?/br> 李曜心中已經猜到李存信打的什么算盤,此時嘴上卻驚訝道:“他如何這般肯定?” 那童子冷笑道:“這就要問李都校了。不過,他派人去鄭家搜查,還真在鄭家的田地里發現了亂糟糟的鵝毛?!?/br> 李曜訝然道:“莫非真是鄭家的孩子不懂事,偷了鵝去吃了?” 那童子嘆了一聲:“鄭家寡婦鄭張氏百般辯解,說自家孩子雖小,卻自來懂事,從不拿別人一針一線,那鄭家的小姑娘雖只有六歲,卻也生得清秀聰明,一個勁地解釋,并且說明了她帶著弟弟,一整天都沒有出門??赡抢畲嫘诺募移腿绾慰闲?,便逼問鄭小河??蓱z鄭小河一個四歲大的孩子,哪里說得清話,一問他話,他就嚇得大喊:‘吃我,吃我……’這下子那李存信的家仆便有話說了,堅稱鄭小河說的是‘吃鵝,吃鵝’。于是就拉了鄭張氏和小姐弟二人去見官。那縣官哪里敢得罪李存信?當下便判了偷鵝之罪,李存信卻又說,他那鵝乃是絕世逸品,從小吃的精細食糧,到被‘偷’去之時,至少也夠五百貫錢了……縣官便判鄭張氏賠償?!?/br> 李曜睜大眼睛:“這鵝能吃五百貫錢的食糧?” 那童子冷笑起來:“他說吃了,那便吃了,別人說什么,那縣官能信么?” 李曜面上怒色一閃:“那后來呢?” “后來?后來鄭張氏自然不可能賠得起,就算賣了鄭家祖上的地,也只是杯水車薪。于是,她便帶了鄭小河來祖祠,說要請祖上鑒證?!?/br> 李曜怒氣上沖,說道:“這等明顯的誣陷,祖上如何能鑒證?某來還她一個公道!走,隨某進去看看!” 那童子面色一喜,說道:“李軍使果然人如其名,小子佩服!” 他身邊那刀疤臉少年這時也放下防備,朝李曜點點頭:“小道子看人果然比俺準,看起來你的確是個好人——雖然俺沒有聽過你的什么名頭?!?/br> 李曜笑了一笑,立刻恢復嚴肅模樣,快步往鄭家祠堂里走去。 就在他剛剛走到祠堂院門之時,祠堂里頭忽然發出一聲小兒凄厲的慘叫,李曜心頭一驚,口中道:“不好!”當下顧不得別的,拔腿就往祠堂里跑去。 映入他眼簾的一幕,是一個披頭散發的婦人手持菜刀,刀上鮮血淋漓,她的身旁躺著一個一動不動的孩子,那孩子衣服被解開,小肚子被一刀破開,腸子流了一地。 李曜怒吼一聲:“鄭張氏!你瘋了嗎!那是你自己的兒子,就算他年紀小不懂事偷了一只鵝,這他媽又算得了什么過錯!你竟然殺了你自己的孩子!你……你瘋了!” 可李曜的怒吼,鄭張氏卻似乎聞所未聞,她抓起孩子的腸子仔細看了看,忽然凄厲地大哭:“祖宗??!我的兒沒有偷鵝,他腸子里全是麥糊糊,沒有rou??!祖宗!” ps:看來狀態的恢復不是那么快的……唉,抱歉了。 第122章 其中緣由 李曜只覺得全身發涼,他身后的一高一矮兩個少年也驚呆了,同時失聲。李曜顧不得心頭的震驚和不忍,猛地發力沖到鄭張氏身邊,一把推開她,怒吼:“你失心瘋了嗎!”說著,顧不得理會這個瘋女人,卻去看那孩子。 孩子已經完全氣絕,只有兩只眼睛還睜得老大,那本該失神的眸子里,竟然還殘留著驚恐和不解。 他應該驚恐,當母親手里的菜刀劃破他稚嫩的肚子…… 他應該不解,對他最無私的母親為何會這般殘忍地對他,對自己的孩子…… 看著他逐漸失去神采的眼睛,李曜的雙目終于忍不住模糊起來。他憤怒,他也不解,他憤怒一個母親居然會對自己的兒子如此殘忍,他不解,是什么樣的絕望才能讓一個母親做出這樣天人公憤的事來! 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怒斥質問,鄭張氏已經凄然一笑,雙手反持菜刀,用力往心口一插! 李曜遽然變色,閃電般地出手打偏了鄭張氏的雙手,但鄭張氏的動作實在太快,而李曜畢竟完全沒有料到她會有此一舉,這一下雖然將鄭張氏的手打偏,那菜刀仍然插進了鄭張氏的身體,只是從心口插向了右胸偏上的部位。 “你做什么!死就能解決問題嗎???”李曜吼道。 鄭張氏似乎沒有感覺到疼痛,只是大口地喘了口氣,目光有些散亂地看了李曜一眼,凄然道:“他要地,還要奴家……奴生是鄭家的人,死……死也是鄭家……的鬼,咳咳!奴家死了,兒子也活不了……小花,小花會針線……她最乖,最……聰明,不會……死……” 李曜見她的目光完全失去焦點,知道不妙,剛要不顧男女之防扶住她,鄭張氏卻已經一仰頭,直接倒了下去。 “鄭張氏!鄭張氏!”李曜一伸手,卻又停住。 他是戰場上殺過好幾次的人,看到鄭張氏的傷口便知道她已經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