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
第083章 拓跋思恭 大同防御使府如今臨時充作李克用的行轅。須知這大同防御使李克用也曾經做過,此處本就是李克用曾經住過的舊地舊宅,幾乎連適應期都不需要,倒似回了老家一般隨意自在。 花廳之中,李克用一目微渺,卻帶著溫和地笑意,聽著下首客席上一位年輕男子的陳述,時不時頜首表示認可。 李曜進來之時,正看見客席上那年輕男子約莫不足三十歲,不過此人儀態威嚴,看起來卻容易讓人忽視他的年齡。此時他正侃侃而談:“……如此三番五次,府谷傷損尤重,如今拓跋氏張揚跋扈,盡忘當年長安之戰時,大王對拓跋思恭深恩厚德,悍然入侵河東……大王,是可忍,孰不可忍?唯望大王念折氏恭順,出兵以御賊寇,則府谷軍民,必常念大王恩義,所謂萬家生佛,亦不過如此!” 李克用此時皺起眉頭,道:“拓跋思恭也算得上一個人物,卻想不到……竟然還敢捋我虎須,這般不知輕重?!庇殖铌渍姓惺?,道:“存曜,來得正好,這位是府谷折家大郎,名嗣倫。嗣倫,此吾兒存曜,當世大才,如今是飛騰軍指揮使?!?/br> 李曜剛露出笑容,還未說話,折嗣倫已然早早站起迎來,一臉恭謙:“可是‘建功未必狼居胥,報國豈止玉門關’的李正陽李衙內?” 也許是因為高衙內太有名,李曜始終不愛聽衙內這個詞,但是也知道此時的衙內,是個好詞,平常人你想要都得不到,何況人家這般客氣,他也只好笑著拱手:“折大郎客氣了,某便是李……存曜?!?/br> 折嗣倫似乎還待客氣什么,李克用卻沉著臉道:“拓跋思恭所作所為,存曜還不清楚,嗣倫,你與他說道說道?!?/br> 無怪乎李克用暗怒,因為拓跋思恭和他,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二人又曾見過面,甚至還有并肩作戰的經歷,但是二人又因此互為競爭,而且還曾交兵戰陣,是以李克用提起他,多少會有些不悅。 折嗣倫此來乃是請救兵,自然不敢違逆李克用的意思,當下將拓跋思恭的所作所為一一與李曜道來。 其實拓跋思恭這個人在歷史上是很出名的。原因是很多人包括歷史研究人員往往將他看做是西夏始祖,是西夏真正的創建人。但是后世人都不知他是哪年生人,只知道他是夏州刺史拓跋乾暉的孫子。 拓跋思恭出身黨項最強大的平夏部。平夏部出身的男孩子,一般來說稍微有點能力,肯于努力,就會在部落里得到重用。拓跋思恭不但有著常人不敵的能力,而且還是一個很求上進的孩子。須知在部落里,要想能夠接班,絕不是光靠著血統和排行就行的,有了上述條件之后,你還必須有能力,最起碼游牧部落的諸種馬上功夫過硬,才會得到職位。 拓跋思恭得到了部落長的職位了,而且坐的很穩。他現在缺少的只是一個機會。 大唐自安史之亂后,國威大減,潼關以東,不復奉王命,自專生殺。安史之亂后,有朔方節度使郭子儀、還有威震河西的張議潮鎮守,任何人包括少數民族的首領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因為,這個地區和黨項以前的高原地理位置不一樣,這里的信息靈通的很,郭子儀和張義潮是被他們奉若神明的。 但是,歷史不是由幾個一定時期內的杰出人物決定的,社會一旦腐爛,是誰也控制不了的。最終,因為朝政和官僚的腐敗,搖倒三百年大唐大廈的最后一股力量——王仙芝、黃巢起義爆發了。 身逢亂世,正是英雄大展宏圖之時。 黃巢起義伊始,唐朝與河西的軍事聯系就不復存在了。黃巢義軍發展很快,快打到長安了,朝中忙成一團漿糊,自然沒人去管拓跋思恭,沒人注意區區黨項部。 這種時候,一度在大唐庇護下生活的拓跋思恭,正式開始為自己和自己部族的前途考慮。事實上,他也早就為自己準備好了。 唐咸通末年(公元783年),也就是在黃巢起義還沒有開始的前兩年,身為夏州將的拓跋思恭就糾合族眾,跑到宥州,盤踞城池,自稱刺史,開始了他擴充地盤的征程。 “地盤是一切事業的前提”,這就是拓跋思恭的思維,這是我的地盤,誰也別想動。 黃巢起義,確實給他創造了一個機會。 唐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黃巢率軍攻入長安,唐僖宗李儇倉皇逃向成都。 這時,進士出身的鄭畋,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出為鳳翔節度使,頂住了黃巢義軍的進攻,授檢校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二年,也就是中和元年,鄭畋傳檄天下,號召四方藩鎮合兵圍攻長安。他知道單憑官軍已經不能打敗黃巢義軍,所以號召各個民族一起勤王,史載為“凡藩、漢將士赴難有功者,并聽以墨敕除官”,不論你是哪個民族,也不論你是哪里的地方軍閥,只要你打敗了黃巢,我代表朝廷給你官當。 這確實調動了各路諸侯的積極性。以前打仗不賣力氣,那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路諸侯都采取保存實力的鴕鳥政策。但是這次不同,中央有政策啊,那就可以干了。何況,如果真的是黃巢坐穩天下,他可是曾經表示“度藩鎮不一,未足制己”的,也就是沒有將各路藩鎮放在眼里,那等于是說,他一旦坐穩江山,會把這天下藩鎮一個個都收拾了。所以,“起兵勤王”之說,在鄭畋傳檄后,竟然得到紛紛響應。 拓跋思恭得到消息后,也坐不住了。這樣好的機會百年不遇,不能錯過。唐中和元年三月,拓跋思恭高舉勤王理論偉大旗幟,搜羅了胡夏兵馬數萬,來到鄜州(今陜西富縣)與鄜延節度使李孝昌會盟,傳檄天下,約共討賊。據說唐僖宗在成都聽到這個消息,有些眼淚汪汪,連聲稱贊拓跋思恭為忠勇之士,當初他大父(爺爺)的大父收留他們看來不錯。正逢此時原夏綏銀節度使諸葛爽被黃巢大將朱溫給說降了,唐僖宗便封拓跋思恭為左武衛將軍,并權夏綏銀節度事。拓跋思恭這個樂啊,都還沒有打仗呢,就得到這個職務,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不已,立即揮軍直指長安。 拓跋思恭率軍到達武功(今陜西武功縣西南)駐扎后,揮軍包圍了長安,但初戰不利,兵士死傷甚眾。七月,拓跋思恭又和李孝昌引兵進駐東渭橋(今陜西西安市東),與黃巢起義軍將領尚讓、朱溫對峙。八月,拓跋思恭遣其弟思忠迎戰朱溫、尚讓。在追擊中拓跋思忠戰死,這里必須補充一句,這個拓跋思忠勇猛超常,是拓跋思恭的得力臂膀,他一戰而歿,對于拓跋思恭的打擊是很大的。 于是拓跋思恭領軍退至富平(今陜西富平縣東北)。十一月,黃巢起義軍將領孟楷利用唐朝各藩鎮都想保存實力、遲疑不愿前進的機會,襲擊富平,拓跋思恭勢孤力單,又遭敗績,只好逃回夏州。十二月,拓跋思恭經過一番整訓以后,再次請求出戰,受到唐僖宗的嘉獎,賜其軍為“定難軍”。這個定難軍以后成為夏國永久的稱呼。 中和二年一月,唐僖宗授拓跋思恭為京城南面收復都統、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拓跋思恭再度領兵進駐渭橋,受宰相王鐸指揮。拓跋思恭以八千精銳瘋狂作戰,受到了朝廷更進一步的重用。八月,進為京城四面收復都統,暫代知京兆尹事。問題是長安還在黃巢手中呢,拓跋思恭想做長安市長,還要先問黃巢答應不答應。 這時,黃巢為了保住主力決定先撤出長安。各路官軍中有個叫程宗楚的,處在前軍,在其他部隊還沒有跟上的時候,孤軍沖進了長安城,在城中開始大肆剽劫。黃巢本來就是主動撤軍,一聽城中情形,知道是個機會,立即一個“回馬槍”殺回去,包圍了程宗楚。 作為“四面收復都統”的拓跋思恭得到消息后,馬上帶兵趕來增援,在王橋和黃巢軍干了一戰,結果只有七個字:“戰不利,死傷甚眾”。于是沒法子,只好和李孝昌退屯東渭橋,準備再攻長安。當然這戰損失最大的是涇原節度使程宗楚,因為他丟的是自己的命。而在王橋和拓跋思恭大干了一場的那個人,必須提一句:就是那個在“火災”中出生,日后親手滅了三百年大唐的“全忠公”——朱溫。 中和三年四月,拓跋思恭和時任雁門節度使的李克用一起攻入長安,為唐朝收復了一度失去的首都。當然,全天下都知道,這次大勝巢賊,李克用毫無疑問居功第一,只不過人家拓跋老兄屢敗屢戰,忠心可嘉,總不能不記功吧? 于是,唐僖宗以拓跋思恭的“戰功”,于同年七月晉爵為夏國公,再一次“賜李姓”。八月,唐僖宗下詔,正式任命拓跋思恭為夏綏節度使,轄夏州、綏州、銀州、宥州、靜州,實力暴漲,拓跋思恭立即成了具有相當實力的一方諸侯。 這件事的意義還不僅限于此,更關鍵的是在于以前羌人的地盤都是李家給安排的,那地方不是你的,只不過我讓你住而已。我高興就讓你住,不高興你就給我卷鋪蓋走人??墒乾F在羌人終于有了自己光明正大的一片天地了,從此以后“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而這片天地也正是以后西夏王族的“龍興之地”——定難五州。 拓跋思恭在平定黃巢的作戰中,令他最為心痛的就是弟弟拓跋思忠的戰死。拓跋思忠箭法超群,英勇善戰。在東渭橋上,他一箭就把鐵雀射了個透心涼,使使整個黃巢軍都嚇了一跳,大有當年張飛嚇斷當陽橋之勢??上У氖?,他對面的不是“曹cao的百萬兵”而是黃巢軍朱溫、尚讓部,都是百戰將軍。 拓跋思恭也沒有深思,以為黃巢軍,以為朱溫就是怕了弟弟。任憑弟弟追擊了下去,哪里知道這是誘敵深入之計,拓跋思忠中計,“歿于陣”。其實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像拓跋思忠這樣千里勤王,血灑疆場之人,應該說還是真想保護唐朝的,哪怕他是黨項人。 直到中和三年七月,拓跋思恭在封夏國公基礎上,賜李姓。后來元昊把國號定為大夏,就源于這時。夏國一直被后人稱為李姓王國,也是源于此時。 能被皇帝賜國姓,那是無上的榮耀。朱溫當時的勢力很大,還只是被唐僖宗改名朱全忠,應該說混的還不如這位國姓公“李思恭”。 然而,雖說拓跋思恭被唐僖宗封了個“夏國公”,又有了“定難五州”這樣的立足之本,算是雄霸一方的“藩鎮大員”了??墒峭匕纤脊н€是覺得自己像是個后娘養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定難五州”那都是屬于“鳥不拉屎”的地方,幾乎連人能走的路都沒有。他沒辦法去和那些在中原富饒之地的藩鎮相比。于是拓跋思恭經過深思熟慮后,選擇了一條和別的藩鎮不同的道路。 不能不說李唐皇室對“蠻夷胡虜”的巨大威望,縱然國力大減之后,仍然是相當的高。因為在這么多藩鎮包圍中,拓跋思恭仍然盡力維護大唐王朝。也就是說,在朝廷出事的時候,他聽從朝廷的召喚,替朝廷出力。 接下來發生的就是“鹽池之戰”,前文有述,便是田令孜下令王重榮交出河中鹽池,結果惹得王重榮聯合李克用大敗諸軍,殺進長安的那一次。 當時田令孜以朝廷的名義,一聲令下調邠寧節度使朱玫和拓跋思恭合軍進討王重榮。 拓跋思恭接到朝廷的命令,表現相當馴服,立即表示服從。一聽朝廷有事召喚,帶著兵直接就奔著王重榮殺將過去。奈何人家王重榮事先有準備,不禁在沙苑就排兵布陣了許久,還擔心自己人單勢孤,跑到河東又把李克用搬來了。這下,拓跋思恭是碰到硬釘子了。 李克用可以毫不客氣說,就是此時唐朝第一大將,他又覺得咱們倆都是馬背上的民族,干一仗最好,看看到底是你拓跋厲害,還是我朱邪無敵,于是連打帶削狠狠地收拾了拓跋思恭一頓,幾乎將拓跋思恭全殲。 挨了頓打,拓跋思恭終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所謂朝廷,就是田令孜的,跟皇帝只怕關系不大。他帶著殘兵敗將回了夏州,認真分析形勢,估計唐朝的天下不久了,都是為自己在爭斗。自己就算再怎么給僖宗(田令孜)賣命,他也給不了自己封地了,土地只有自己打下的,看住了,才是自己的。于是乎,拓跋思恭就霸著夏州開始休養生息了。 就在拓跋思恭在夏州面壁思過的時候,李克用的沙陀軍已然打到長安城下了。沒料到僖宗居然一點不害怕。他覺得這都是屬于朝廷的兵、自己的將,他知道李克用是因為自己封朱溫一個“朱全忠”,才和自己過不去,其實這人打仗雖然猛,但是腦袋里不大會算賬,估計大不了等他進來給他點封賞,賜個“李保忠”之類的也就回去了。 可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田令孜坐不住了,這事本來就是他搞起來的,要是李克用真的進了長安城,那他田觀軍(觀軍容使)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所以他又一次強拉著僖宗跑回老家“躲貓貓”去了。 田令孜這一跑,跟著打王重榮的朱玫琢磨了:原來老子是被你個死閹人當槍使???一想明白這點,朱玫可就恨田令孜恨得牙根疼了。一路追著田令孜逃跑的腳印就下去了??勺妨税胩煲矝]追上。朱玫想,你田令孜能夠帶著個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我也能!于是公元886年底(僖宗光啟二年),朱玫強立襄王李煴為帝,自己執掌“朝政”。 這就有些鬧著玩一樣了。唐僖宗雖然被田令孜掌控,但是個大家承認的天下共主,輪不著你李煴來搶飯碗??墒?,誰能給自己出力呢,唐僖宗又想到了拓跋思恭,下詔讓拓跋思恭出兵討逆。當然,詔書上寫的是“李思恭”。 朝廷有旨,不得不遵。但是這次不能再當冤大頭,他出兵照出,但到了綏州不走了,等著瞧熱鬧。想不到真有熱鬧!李克用忽然傳檄天下,不承認新君,上書僖宗,要求平叛贖罪。僖宗自無不肯,李克用于是揮軍一殺……毫無疑問,朱玫兵敗,李煴被殺。這一次拓跋思恭也算助戰,還跟著鼓掌叫好,但之后立馬回夏州接著休養生息。 史書上對于拓跋思恭這次“行而不進”的行為頗有一些看法,認為此乃“怠緩之最”。不過這是站在“大局”來看,從當時他自己的情勢看,拓跋思恭采取這種觀望態度是正確的。在當時的形勢下,大廈將傾,天知道殺進長安的李克用到底什么心思,有沒有想過干脆改朝換代算了!須知李克用這時腦袋上頂著碩大無比的“無敵”二字,他要想干,那是真敢干的,未見得有多少人敢跟他玩真的——后來河東大戰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此時,有的人想在這個時候趁亂撈上一筆,有的人認為最起碼要保住自己已經有的。無疑,拓跋思恭是屬于后者。 當然,拓跋思恭不是純粹的保守,而是在有把握的情況下,一定要出擊,將利益搶在自己手里。 拓跋思恭勤王一定要經過鄜坊軍,或者路過這個地方,也就是說鄜坊軍距離夏州定難軍是最近的。(無風注:鄜坊軍改稱為保大軍。)這保大軍范圍比定難軍還大,888年,保大軍的節度使東方逵得病去職。拓跋思恭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即盤算將這塊地方收歸自己。何況此時,朝廷已經換了主人,僖宗在諸多不甘中逝去,李曄上臺。 如果是僖宗在位,拓跋思恭還要考慮考慮面子問題,因為他是僖宗提拔起來的,人家是他的老領導,然而此時就沒有這個顧慮了。 唐文德元年,拓跋思恭派遣兄弟、行軍司馬拓跋思孝率精銳襲取保大軍,攻入鄜州鄜州、延州,自稱留后。然后拓跋思恭立即上表請封。留后這個官職,相當于現在的“代理”,請封自然就是名正言順了。 唐昭宗李曄收到表后又能怎樣?這時的李曄正為李唐江山的亂像發愁呢,外有李克用這樣的強藩,內有楊復恭這樣的權宦專權,保大軍?嗯,還算遠,管不了,何況你都自己代理了,我不批準也沒用,而且理智想想,拓跋家的表現一直很好,以后似乎也可再用,于是下旨“授李思孝為保大軍節度使”。這下,拓跋李家的地盤比以前擴大了一倍。 拓跋兄弟沒有想到的是,保大戰區雖說名義上統歸唐朝,可是鳳翔大軍閥李茂貞認為保大軍是他的地盤,李茂貞是吃rou不吐骨頭的人,所以,拓跋李家收了保大軍是福是禍,還說不定。 但是李茂貞還沒找到機會,拓跋思恭這個勤王專業戶又要勤王了。 這一次,就是去年的河東大戰。拓跋兄弟提兵來戰,但只是遠遠作勢,等韓建那二愣子吃了個大虧,拓跋兄弟二話不說,當下拉起隊伍就走。 只是沒料到的是,拓跋思恭偷地盤上了癮,南邊保大軍還望著李茂貞全力戒備呢,卻又往東北打起了主意,這一次,他的目標是麟州,而府谷,也在其范圍之內。 趁著李克用攻打云州之際,拓跋思恭出兵麟州、府谷。于是“沿河五鎮兵馬使”折宗本緊急派了長子折嗣倫前來云州告急。 基本確定了婚期,國慶期間更新可能會疲軟一點,提前說下,見諒。 第084章 各有算計 李曜聽完,面色如常,看了李克用一眼,卻見他并沒有說話的意思,心中一動,便朝折嗣倫問道:“嗣倫兄,未知此番拓跋氏出兵幾何?如今戰況怎樣?” 折嗣倫道:“好教衙內得知,拓跋氏出兵號稱一萬,想來至少也有五千以上。據沿河五鎮探馬探知,目前到達府谷之定難軍,當有三千余眾。至于戰況,某來之時,府谷兵馬謹守三寨,拓跋氏所來乃是騎軍,因而尚未大舉攻伐,想是正在臨時趕造攻城器械?!?/br> 李曜點了點頭,心中暗自盤算,李克用卻沒給他仔細盤算的機會,已然冷笑道:“三五千人,便敢來我河東撒野?某料拓跋思恭此番不過試探,他必然以為某連番大戰,對于麟州等地,已是無暇相顧。嘿,他卻也不照照鏡子,就憑他那點衰兵弱將,某若逐之,如同攆雞趕鵝!” 李克用猛然喝道:“存曜!” “兒在?!崩铌琢⒖坦笆?。 李克用獨眼一寒,斷然下令:“你領本部兵馬,帶上一應器械,前往府谷,助折兵使退敵御邊,若尋得良機,則破敵更佳!” 李曜心中一咯噔,本部兵馬?我現在本部才四百五十來人啊。 不過李克用既然帥令已下,李曜也不敢此時抗命,抱拳應諾:“末將得令!” 李克用見他毫不猶豫,面色一緩,微微笑道:“好,甚好。存曜,你麾下所部,目前尚有缺額,不必為難,此番西去麟州,也有不少部落人家,你可以揀練精壯,擇其成軍。至于馬匹,此番在云州繳獲吐谷渾部健馬頗多,某與你五百匹,當可足支此戰。你又身兼掌監一職,其余裝備,自行調撥便是?!?/br> 李曜拱手道:“兒,恭領帥令?!?/br> 他面色淡然,似乎對此戰極有把握,毫不擔心,心中卻叫苦不迭:“此番慘也!我手底下才四百五十人,就算許我隨時收練部眾,現在一時也沒機會練兵。他還要我破敵最佳,我又沒帶機關槍,突突突一下就完事了,就現在這點兵,能幫著折宗本守住他們那三大寨也就不錯了?!?/br> 他把目標主動調低之后,心中一動,忖道:“破敵是不好說,不過說來退敵倒是有些指望的,老子花大力氣打造的那些攻城、守城器械,李克用麾下的這些沙陀兵不會使,后來干脆被他雪藏了,可這些東西真心是好貨啊……你不用我用,反正你要我隨便帶,我就盡我部之力,能拉走多少拉走多少,到時候給你們打一場不同凡響的守城戰看看,別以為我不知道有人在李克用面前讒言,說我軍械監浪費錢財,造了些‘屠龍刀’,尼瑪這次就偏要證明給你們看看,老子花錢是花在刀刃上的,不是潑水?!?/br> 他聽到的關于對他的讒言,這次卻是李嗣源告訴他的,李嗣源因為性格沉肅克制,多次被派出與李存信搭檔,他人緣甚好,因而能得到一些別人所不能知曉的消息,據他所說,此番讒言李曜的,倒不是李存信,而是李存顥。不過也無所謂,左右都是他那一派的人,具體是誰,也都一樣。 問題是這件事李曜不好怎么解釋,因為那些攻城器械造價的確不低,而且此戰之中也的確沒有發揮多大作用。雖然這不是李曜的問題,但客觀事實就是這批器械成了屠龍之刀,看似厲害無比,實則作用全無,直接被李克用打入了冷宮。此次府谷有警,李曜必須抓住機會,讓這批器械在自己手中體現出應有的價值,以實際戰績反駁那些荒唐讒言。 折嗣倫此時并不知道李曜麾下有兵馬多少,但據他在府谷時聽到的消息,關于李曜的多是其在文壇的名聲。這些名聲自然是太原王氏和李克用特意散播的,這其中尤其是有了王家的不少文宗大儒刻意吹捧,李曜的文名至少在河東及附近地區已然散播開來。尤其是王氏特意宣傳王笉《送李轉運出征》以及李曜所和那首《和王燕然送別詩》,更是讓李曜有一舉成名之勢。 尤其是李曜此詩中一句“建功未必狼居胥,報國豈止玉門關”,更成為河東軍甚至許多藩鎮洋洋自詡的名句。似乎有了這一句話,這些藩鎮,尤其是中原那些非邊庭藩鎮,就有了足夠的理由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因為咱們也是報國啊,是一片紅心向朝廷??!你看咱們既不要朝廷一文錢的花銷,又為朝廷守土固地,這還不是忠臣,那什么是忠臣? 而河東軍更是趾高氣昂,咱們河東是何等戰力?“五千精騎何言少,十萬天兵若等閑”!聽見沒有,咱們河東哪怕只有五千兵馬,也不是那些亂臣賊子能打主意的!就算十萬官軍,無過而討,那也是要吃癟滾回長安的!不相信?“將軍未及溫酒熱,斥候已報斬將還”,孫揆那廝就是你們的榜樣! 只是,在折嗣倫看來,李曜文壇聲名再如何顯赫,也當不得軍隊來使!打仗又不是吟幾句詩就玩完的,要不然還要他們這些人干什么?上次河東大戰,南線主將也不是他李正陽,而是李存孝嘛! 李曜心中叫苦之后,立即暗暗下定決心,要給拓跋思恭一個教訓。折嗣倫卻是一直叫苦,心道:“耶耶叫我來搬救兵,以免我家兵馬損失過重,并帥卻只給咱一個李正陽,他手下就一個新編成不久的飛騰軍,這能有多少兵?尤其是此番我等乃是堅守城寨,李正陽手中卻是一軍騎兵,這兵我家要來何用?沒得浪費糧草。莫非是我方才對李正陽過于客氣,并帥以為我家對其尊崇,是以覺得他去府谷,我家必然待如上賓,雙方融洽,才好戮力同心?只是……唉,只愿這李正陽手底下的本事不比嘴上本事差太多,多少是個會帶兵的,起碼別給咱們府谷幫了倒忙才好。須知那沙陀兵的戰力雖然強悍,其軍紀也是頂呱呱的……糟糕??赡獊戆峋缺?,卻搬了一群家賊,那就悔之晚矣。尤其是請神容易送神難,萬一那些沙陀、五院搶上癮來,我府谷可就遭了殃了?!?/br> 李曜和折嗣倫心中各有盤算,李克用自然也有他的用意。此時他見李曜和折嗣倫各自沉吟,心中暗暗得意,忖道:“沿河五鎮那片地方,我一直沒機會真正插手,自從來了河東,已然數年過去,好容易拓跋思恭主動挑釁,試探我對麟州的意思,我豈能不如他所愿?他只派了那點兵力,無非是不敢把局面鬧大,以免被我當作對手,遭我全力打壓。但他卻不知道,他這番試探,偏偏給了我一個真正插手沿河五鎮的機會。沿河五鎮兵力不過四五千,還分于各大家,折家兵不過兩千出頭,又是窮鄉僻壤之地,軍中甲兵盡多殘損,戰力有限,如何敢獨守其地?難免要找我求援。但是這種時候,我若大舉進兵,一則高看了拓跋思恭,二則折家必然惶恐,三則連番大戰,也要休養元氣。是故我最好的辦法,便是派一支小而彌堅的精銳前去,助折家守住沿河五鎮,有了這一遭,我河東軍派兵常駐其地,就有了由頭。本來若說精兵,自然以義兒黑鴉軍和鐵林軍為最佳,但此二軍皆我牙軍,此番又剛敗赫連鐸,還須提防李匡威那廝前來攪局,黑鴉、鐵林斷不能離,而突騎、突陣等諸軍,雖然戰力也是足夠,卻嫌人員略多,唯有飛騰軍人數最少,卻剛好堪用。此番拓跋氏派兵不多,能到府谷的想必也就是那三千人吧,折家自己有兩千兵馬,加上存曜這五百,又有地利,又有器械,至少也能守住城寨,讓拓跋思恭兵挫堅城之下。再說……存曜此前各種表現都是上佳,今次卻要看看他為方面之將,可也有獨當一方之能。若有,則今后我之麾下,便又多了一員大將。若是不能,也可使我知其深淺,所費也不過區區數百兵,豈不是好?” 三人各有盤算,但這件事卻就是這么定了下來。當下折嗣倫謝過李克用“恩典”,隨著李曜去飛騰軍中吃酒——當然吃酒不是重點,重點是李曜作為援兵出征,折家作為地主,肯定是要放點血的,犒賞勞軍那是必不可少,此番前去就是先許下好處,籠絡飛騰軍。當然與此同時,也得有一批禮物先行送達,不能真個兩手空空就去。 李曜對此事還是知曉的,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雖然他心中有拉攏折家的意思,但這話現在不能說,連意思都不能透露。以他目前的實力,對于折家而言,還指不定誰拉攏誰呢。 而且李曜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借折嗣倫的禮物安撫麾下軍將,麾下這些人哪里知道這次打仗并不是李曜爭功爭來的?但是事實擺在這里,李曜自然不會放過,在軍中暗中宣稱是自己在大王面前請命,為的就是折家必有禮物奉上,而擊敗“弱小”的拓跋氏軍隊,更是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純屬是去超遷幾轉,順便順手牽羊弄點戰利品的發財之行。 有此一樁,早先剛剛醞釀出來的一點不滿,立即煙消云散了。 夏州,沙塵飛揚,暑氣逼人。 夏綏節度使府,使帥節堂之中,拓跋思恭正在踱步。 他的腳步有些快,看得出頗為著急。 “報!”一名拓跋氏親兵忽然跑到門口。 “報什么報,趕緊說!”拓跋思恭立即呵斥道。 “是,節帥。四將軍回報,折宗本長子折嗣倫已經前往云州向李克用告急!” 拓跋思恭并不算高大,也不壯碩,反而是一條有些精瘦的漢子,不過好在瘦而不弱,一雙眸子炯炯有神。他聽了這話,眼中精芒一縮,似乎有些緊張:“李鴉兒那邊有什么決定?” “這個……節帥,從時日上來說,折嗣倫可能今日才能趕到云州,暫時無法知曉李克用有何決定?!?/br> “哦,是了,是某cao切了?!蓖匕纤脊澣稽c了點頭,忽然朝身邊一個比他略小,長相很像的漢子看了一眼,嘆道:“思諫,某這節度使,也不好當啊。李克用,沙陀之王,天下驍勇,此番某等聯結汴梁,汴梁卻叫某等納這投名狀……此狀難納啊。你說,李克用能放任我等襲取麟州及沿河五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