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東唐再續在線閱讀 - 第42節

第42節

    李曜皺眉道:“某不是問這個,某是問你,對于軍械監所產軍械質量、數量雙雙下降有何看法?!?/br>
    汪東池干笑一聲:“這個嘛……原因就很多了。呃,此事說來話長……”

    “既然說來話長,那就長話短說便是?!崩铌椎氐溃骸白蛉漳骋呀泦栠^,汪主簿來軍械監時間甚長,足有十三年了。從利器署直長做起,歷任利器署署丞、署令,最后做到軍械監主簿,某以為軍械監為何敗落至此,汪主簿定然有言以教我……汪主簿以為然否?”

    “???這個……咳,李掌監說的是。汪某在軍械監的確做了十余年,不過正是因為某一直在這軍械監中,有些事反而未必看得分明,掌監大才,定能深知汪某難處?!?/br>
    “難處?”李曜呵呵一笑:“這倒真是一個大難處啊……那好吧,某便不追問汪主簿了?!?/br>
    他淡淡一笑,眼皮輕輕一抬,似笑非笑地掃了眾人一眼,問道:“然則諸位可都是如汪主簿一般,‘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呢?”

    有一人忽然直起身子,道:“李掌監出口成詩,果然大才。對于軍械監質量、產量雙雙下降之事,某倒是知道一些緣故?!?/br>
    李曜瞥了他一眼,卻是利器署署丞顧艋,字大舟。便道:“好!顧署丞且請道來?!?/br>
    利器署署令周宗平忽然輕咳一聲,瞥了顧艋一眼。

    不等顧艋說話,李曜忽然道:“八戒,周署令似乎有些身體不適,你去將之送到王家宅邸,請王家幫忙醫治則個?!?/br>
    “好叻!”憨娃兒立即起身,朝周宗平走去。他比李曜還高半個頭,而身子強壯更不是李曜可比,這一凜然走來,周宗平大吃一驚,忙道:“掌監誤會了!掌監誤會了!某身子好得很,好得很,不必醫治什么,快……快叫朱署丞安坐則個?!?/br>
    李曜微微一笑:“周署令果然無恙?”

    “自然,自然?!?/br>
    李曜這才點點頭,叫憨娃兒坐下,又道:“我開會……咳,這個,某議事之時,頗不喜人胡亂發聲,以及咳嗽、交頭接耳等等,周署令可能做到?”

    周宗平才知李曜是故意做出這番姿態,但他也知道現在肯定惹不起李曜,故而強忍怒氣,點了點頭,只是卻不肯說話了。

    李曜也不介意他的態度,只要你暫時不敢跟我鬧就行。當下轉頭對顧艋微笑道:“好了,顧署丞現在可以說了?!?/br>
    顧艋見李曜毫不把周宗平看在眼里,心中把握頓時大了三分,拱手道:“李掌監,某在利器署也有十余年了,十余年前,河東利器署所產橫刀、馬刀、弓、弩、箭矢乃至車弩床弩,便是長安,也時常前來調撥。而后大王出掌河東,又將軍械監擴大近半,利器署原本產量大增,便是大王征兵十萬,且連年征戰,利器署也可供應大半?!?/br>
    李曜點點頭,問道:“那后來又怎么不行了?”

    顧艋又一拱手,道:“好教掌監得知,后來軍械監所購入的木料、礦石、木炭、牛筋等物,皆盡漲價,利器署成本大增。另外,這些購入的材料質量卻是比以往差了許多,因而利器署所產軍械,質量越來越差,產量越來越低?!?/br>
    李曜點了點頭,心道:“這不就是原材料價格和質量把關不嚴么?但是其他私家作坊沒有問題,偏偏軍械監就有了問題,這就很不應該了。按說在這種人治時代,有李克用罩著的軍械監,采購什么的,河東地方誰敢不給這個臉?這里頭必然還是‘人’出了問題,要說這軍械監里面沒有人上下其手,那是絕無可能的,老子自己就是國有企業干供銷的,就憑你們這幾塊材料,也敢在老子面前賣弄?”

    當下便輕笑道:“不知采購這些原料,是哪位……或者是哪幾位負責的?”

    汪東池面色一滯,干笑道:“李掌監……”

    “哦,汪主簿負責的?”李曜頭便笑著問。

    李曜笑得很和善,甚至是溫情脈脈。但汪東池卻突然感覺自己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忙道:“這個自然不是……只是,呃,只是采購原料這件事,頗為復雜,眼下在議事堂上,只怕一時商議不出什么結果?!?/br>
    李曜呵呵一笑,擺手道:“不妨,不妨。大王昨日對某說,最好今日就重新開工……可見大王心中急切啊,某如何敢耽擱?另外,大王今晚要為某設宴,與某家諸位兄弟都見上一面,你們想,要是屆時大王問其某來,說‘正陽啊,軍械監的事情,你弄清楚沒有???’,某該怎么回話?總不能說‘汪主簿說了,這事兒急不得,咱得慢慢來’……對吧汪主簿?”

    汪東池臉上的肌rou抽搐了兩下,干笑道:“這個,這個自然不成?!?/br>
    李曜萬分欣慰地點點頭,贊道:“汪主簿果然是軍械監的老人了,就是識大體啊……汪主簿,那你可否給某講一講,這其中到底有什么復雜的?”

    汪東池面色一滯,支吾道:“這個嘛……呃,主要是因為買家故意抬高價格,我等軍械監之官吏,對于這些商賈之道,又不甚了了,是故經常會買到一些高價低質的貨物,因而造成了一些損失……某辦事不利,還請掌監責罰?!?/br>
    李曜心道:“不錯嘛,還知道趕緊跳出來先承認自己負有‘領導責任’,倒是有到咱們大天朝干領導干部的潛質。只是你想就這么逃避責任,那就不是你想的這么容易的了……不過你運氣不錯,老子暫時不準備給軍械監動大手術,先要保持平穩過渡,盡快給李克用弄出一批好貨來,今天就先放你一馬,不過你們還想在這其中賺錢,那可就真真不好意思了,軍械監是老子發家的本錢,可由不得你們這群蛀蟲碩鼠亂折騰!”

    當下便道:“原來如此……”當下假意沉吟片刻,才道:“汪主簿管理失誤,按理某該請示大王,調汪主簿到別的官署換任,但照某想來,汪主簿也不是故意為之,實在是那些商賈之輩過于狡詐……”

    “是是是,掌監果然英明,正是這般?!蓖魱|池一聽自己還有被調離的可能,當下大吃一驚,再一聽還有轉機,連忙抓住機會。

    李曜輕笑一聲:“但是這事情卻也不能不辦啊……汪主簿,你說這怎么是好?”

    汪東池忙道:“掌監不必擔心,只消掌監再給某一次機會,某一定嚴格把關,親自去跟那些商賈談價!一定要拿到最低的價格,最好的質量……李掌監您看這樣可好?”

    李曜看似很無所謂地道:“哦,某倒是無所謂,不過某瞧昨日大王說起此事來,頗為關切,說到軍械監的表現,則十分憤怒!”他說到“憤怒”二字,用力做了一個手刀的動作,斷然道:“某估計,若是軍械監再出這等事情,只怕主事之人人頭不保啊,汪主簿,你……可有把握?”

    汪東池一聽,大王居然這般憤怒了,弄不好的話還會人頭落地,這……這可就有點難辦了……當下支吾道:“這個,這個……某突然覺得,此事只怕不是某等能夠擔當得起的,咱們軍械監除了李掌監您之外,怕是沒有人擔得起大王雷霆一怒??!要不……”

    “要不什么?要不某還來親自掛帥處理這檔子破事不成????某堂堂正八品上的朝廷命官,你汪主簿要某去跟人家談生意????”李曜忽然怒了起來。

    汪東池嚇了一大跳,忙道:“某豈敢有這等不敬之念?只是,只是……此事委實干系太大,萬一辦砸了,某等丟了人頭事小,壞了掌監精明干練的名譽甚至壞了大王大事,那可就百死莫贖了??!掌監!”

    李曜面有難色,遲疑道:“哦?嗯……聽你這么一說,倒也確實有些棘手……只是叫某去談生意,某明年開春說不定還要去長安趕考呢,這可不是什么好名譽啊……”

    汪東池忙道:“不礙事,不礙事!掌監,您大可以不必出面,只須您坐鎮其后,為某等撐腰,一切事情大可由某等來辦!”

    李曜一拍大腿:“妙??!此計甚妙!……不過,你這么一說,某倒是突然想起一樁事來了?!?/br>
    汪東池忙問:“不知掌監想起何事?”

    李曜道:“某在代州時,手底下倒也有幾個能談生意的人,既然軍械監這邊原料這般難談,干脆某便叫他們也過來幫幫忙,一來呢,是給諸位打個下手;二來呢,也就是表示某在此事之中為你們擔了干系,你們也就不必太過慌張,怕大王雷霆一怒,一口橫刀就抹了脖子……汪主簿,諸位同僚,你們說是不是???”

    汪東池心中一凜:“這小子年紀這般之輕,怎的說話辦事如此滴水不漏?他說調幾個人來給某等打下手,可到時候那些人都是按照他的意思辦事,某等還真敢管他們不成?只要那批人一到,只怕某等便是蘿卜大印,純屬擺設了!只是他前面把話已經撂下來了,這件事若不按照他的主意來辦,只怕他還真敢上報給大王,屆時大王雷霆震怒,沒準真會要幾顆人頭!須知大王那可是尸山血海里殺出來的人,幾顆人頭擺在他面前,他都能開開心心下酒吃!”

    汪東池想明白此節,知道這事已經不可避免,干笑起來:“這個……掌監說得是,說得是,此事既然是掌監親自坐鎮,派些個人手,那是再應當不過了,某無異議?!?/br>
    汪東池一說這話,下面的人自然也都想明白了其中道理,連他汪主簿都不敢跟李曜硬抗,明顯是怕了李曜背后的李克用,既然李曜背后是李克用,他們這些人就更加不消提了,哪里能不立刻點頭表示同意。

    李曜心中哂笑:“想跟老子玩人海戰術,欺負老子人少?你們這群不懂民主集中制的家伙,今天就讓你們知道知道一把手的權威,哼哼……”

    當下欣然點頭,笑道:“如此就好,大伙兒眾志成城,才能成就大事。啊,說到這個成就大事啊,眼前便有一樁大事要辦。那就是黑鴉軍必須全面換裝,昨日大王找某去,主要也就是說這個事……今天咱們趁此機會,就一并解決了?!?/br>
    一眾人等都還沒明白李曜說的一并解決是什么意思,李曜已經自己接口道:“大王既然交代于某,某也只好勉為其難,將此事負起責來。這除了采購之外,其余諸如倉儲、改進制造工序以及質量檢測之類,某在代州時,都是做過的,倒也熟門熟路,諸位忙于梳理采購之事,某瞧著也夠忙了……這件事諸位就不必過問了,某自己安排人手,將之辦妥便是。啊,諸位不必多說,某年紀還輕,多做點事,累不著的……好了,諸位若無他事,今日便先商討到這兒,如何?”

    汪東池一臉呆滯,心中卻是咬牙切齒:“好你個李曜!一口氣把咱們的權解了個一干二凈,什么事都給你包干了,咱們喝風拉煙去么?不成,某得去找存信總管!不能由李曜這般亂來!”

    第056章 英杰滿堂

    從議事堂出來,李曜便先去了利器署查看,他特意叫上了顧艋,讓他為自己一路講解利器署現在的情形。

    利器署占地頗大,有專門的煉鐵坊、制弓坊、制弩坊以及大器坊等。所謂大器坊,就是制造攻城器械的作坊。

    隨著顧艋的解說,李曜大致明白了利器署目前的境況,總的來說,情況很糟糕。

    首先是工具老化嚴重。制造弓弩和攻城器械的那邊,李曜不是很懂,只是覺得工具很陳舊。但煉鐵的這邊卻是李曜所長,那些坩爐,遠不如代州李記鐵坊的新,更不如李記鐵坊的先進,一問之下才知道,許多都是大幾十年前的貨,就算相對較新的幾個坩爐,也還是前河東節度使鄭從讜置辦的,到現在也已經足足十年了。

    其次則是工匠們積極性很低。積極性這個問題,只要看一眼就能看出來,走路慢慢悠悠,干活有氣無力,絕不可能是有干勁的表現。

    再次則是管理制度混亂。李曜當年在出任供銷處長之前,干過車間主任,干過生產科長,這工坊也可以類比車間,其管理是否有條不紊,是否科學合理,也是一目了然。像利器署這種東西亂碼亂放,干活的時候找個原料還要東奔西走,上找下尋,顯然是管理一塌糊涂。

    最后才是原材料的問題,按說利器署煉鐵,是應該燒木炭的,但實際上李曜卻看見了許多坩爐里頭都是燒的石炭,也就是煤,這會嚴重影響煉出鐵水的質量,其含碳量完全不能過關。而鐵礦石看起來也不是很妙,李曜對鐵礦石的研究不深,但也可以看得出這利器署所用的鐵礦石差不多跟李記鐵坊淘汰的廢礦石類似。這其中門道,不言而喻了。

    李曜一一記下,便對顧艋道:“大舟兄,多承講解,利器署其中情狀,某已知曉,已有解決之法。你可立即傳某命令,此間如今正在趕制的軍械一律停工,全面改造各州、縣所呈報來的農器?!?/br>
    顧艋吃了一驚:“可眼下大戰將起,利器署連接了幾批軍械制造的行文,若是立即停工,只怕到時候吃罪不小。再則,各州縣所呈報來的農具需求并不甚大,某這里若是趕工,不消三五日便能造完,屆時豈不是就停工了?”

    李曜擺手道:“這些你都不必擔心,今晚某便會向大王請令,在軍械監全面實行改良,包括各項制度的改良、煉鐵造器工具的改良等等。至于農具,你們不必囿于各州府上報了多少,只管按照正常比例制造便是,多出來的,就多在那兒,農具這物什,又不會一放就壞,先造了放在那兒,明年各州府來要,某等直接給他,豈不也很省事?”

    顧艋放心了大半,卻還是有些不托底,遲疑道:“萬一大王要是不允……?”

    李曜淡然一笑:“大王志氣恢宏,豈能不知‘磨刀不誤砍柴工’這般淺顯的道理?”

    顧艋見李曜堅持,也無奈何,只好答應下來。

    李曜卻又問道:“這里的各類煉鐵造械之工具,如果全面更新換掉,你估計要花多少錢?”

    “全部換掉?”顧艋微微吃了一驚,道:“這……少說也要三四萬貫吧?!?/br>
    李曜皺了下眉頭:“只要三四萬貫?”

    顧艋苦笑道:“李掌監不知,這些工具要說都必須換掉,其實也不盡然,完全換成新的,只是平白費錢,實際上大多數都只須改造、改進一番便可。只是這利器署多年不曾拿到這筆改造器械之資,因而才會老化若此?!?/br>
    李曜點了點頭,道:“好,可以省錢自是最好。大舟兄且去忙吧,某在去甲坊署看看?!?/br>
    顧艋拱手一禮,與李曜告辭。

    再去甲坊署,情況也跟利器署差不多,不過甲坊署這邊如果李曜不打算做大幅度的技術革新的話,器械改造的費用倒是可以省上不少,約莫兩萬貫足矣。

    搞清楚兩署的真實狀況之后,李曜便到了他的掌監公房,也就是后世的辦公室。

    興許是一把手享受的待遇就是非比尋常,興許是一干軍械監官吏不敢怠慢李曜,總之李曜的公房環境很是不錯,換了現在的語言來形容,那就是:超豪華裝修。別的不說,單說那方玉硯,就絕非凡物——李曜對這個沒什么了解,但他記得過去曾去昭陵博物館參觀,見那館中所陳列的從長樂公主李麗質墓出土、公主生前使用實物辟雍硯就跟此硯幾乎一模一樣。當然,至于公主的那方玉硯是不是質地比他這個要好,他就不得而知了。

    紙也是好紙,絕非李曜在代州時因收歧視而使用的早期竹紙,而是正宗麻紙。

    李曜坐下來,攤開麻紙,研好松墨,便開始提筆寫準備上呈李克用的《興軍械策》。

    李曜首先寫了今天在軍械監的見聞,以及他對如此情形的憂慮,認為“若無更張,三年可廢”。而后一條一條談到他所注意的四個問題:

    工具老化,李曜堅決主張更換和改進,認為在這上面所花費的每一文錢都是值得的,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他表示“器具更新,產出可抵從前數倍,且甲堅兵利,不復舊貌”。

    工匠積極性不高,李曜提出給予優秀工匠一定的獎勵,獎勵可以分門別類,譬如“勤勉賞”、“精工賞”以及“創新賞”等。他表示,如果這些制度準予執行,每月所費不過至多二三百貫,卻可以“使萬余工匠為求獎賞各自相爭,競出新械、競出精品、每日應工不輟?!比绱藙t等于“使二三百貫錢,令全監一心為用?!?/br>
    原材料購入、儲存、運送、碼放等問題,李曜除了在原材料購入上進行詳細解釋和重新安排之外,特意談到了儲存、運送等制度改變對于提高效能的作用,并以代州為例來說明。使購入原料從一個主事之人說了算,便成掌軍械監、主簿、署令、署丞四級互相監視的新體制,基本可以“各有其查,其一弊則引三昭”,杜絕弄虛作假。

    在寫完這些之后,李曜又寫下一篇《義兒軍換裝策》。

    這篇不是軍工產業的管理,李曜寫起來更費神一些,主要是思索晚唐時代的精銳軍隊究竟該怎樣配備武器裝備的問題。由于義兒軍(即黑鴉軍)是全軍騎兵,因此李曜主要關注了騎兵裝備的配備。

    李曜知道李克用在希望大力提高黑鴉軍戰斗力的同時,還很希望提高黑鴉軍對其余方鎮乃至朝廷中央的軍事威脅力,因此李曜在最一開始的時候,想到了重裝騎兵。因為重裝騎兵在軍事威懾力上,肯定是這個時代的頭號種子選手,類似二戰時期的裝甲集群。

    但是,這一想法很快被他否決掉了。因為這個想法,其實并不符合現實。

    中國古代自十六國至隋代,一直以“甲騎具裝”即人馬都披鎧甲的重騎兵為軍隊的主力,至唐初卻一變為以人披鎧甲,馬不披甲的輕騎兵為主力,不少人認為隋末農民大起義和隨之而來的世族門閥的衰落是甲騎具裝衰落的原因,李曜歷來對此不敢茍同。他認為這主要是由于隨著戰爭的發展,逐漸發現了甲騎具裝的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機動性差,以及殺傷兵器的發展和北方少數民族尤其是突厥輕騎兵對中原王朝的影響。

    公元七世紀前后,從西亞、北非到東亞,重騎兵都面臨輕騎兵的強勁挑戰,形成了以輕騎兵壓倒重騎兵的普遍趨勢。在西亞、北非,阿拉伯輕騎兵擊敗了波斯和拜占庭的重騎兵,輕騎兵代替重騎兵成為戰場上的王牌;在中亞,新興的突厥王國以輕騎兵擊敗了柔然的重騎兵,突厥代替柔然成為草原霸主;而在中原,新興的唐帝國以輕騎兵擊敗了隋的甲騎具裝,輕騎兵代替甲騎具裝成為軍隊的主力??梢娭匮b騎兵的衰落顯然與農民大起義和世族門閥的衰落無關。

    在中原,甲騎具裝的衰落也首先是由于其機動性差。沉重的具裝鎧甲雖然帶來了防護力的增強,卻減弱了機動性。一件完整的鐵具裝,約重40至50公斤,特制的重鎧可達100公斤?!端问贰肪硪痪牌摺侗臼弧份d,南宋初年,一領鐵甲的重量是45至50斤(約,26.86—29.84公斤)??梢?,戰馬馱載的人甲和馬具裝的重量至少有60—80公斤,最重者可達130公斤。重鎧增加了戰馬的負擔,使其難以持久戰斗,只有高大健壯而又穩重的馬匹才能充當甲騎具裝的坐騎,即使是這樣的高頭大馬也只能以小跑、慢跑沖鋒。

    然而騎兵是進攻型的兵種,機動性是騎兵作戰的基本特點,失去了快速機動能力,就等于改變了這一兵種的性質,就難以體現其優勢。早在先秦時期,孫子就提出,“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闭J為作戰時應以正面軍隊與敵交戰,而以側擊、迂回、包圍等取勝,很重視機動作戰的作用。但由于當時的軍隊以車兵和步兵混合編成,車兵受道路的限制很大,步兵靠雙腳步行,行動速度比較慢,二者的機動性都還很差,這一主張在實踐中受到不少限制。只有到西漢時期,以輕騎兵組成的騎兵大集團出現后,這一主張才得到較充分的實踐。騎兵大集團的出現使軍隊由注重力的對抗轉變為注重尋找和創造機會,其實質是通過機動、速度來體現軍隊的戰斗力。

    魏晉南北朝以降,騎兵發展為人馬都披鎧甲的甲騎具裝,防護力雖然提高了,機動性卻降低了。有美國軍事史學家指出,機動性、突然性、翼側突擊和沖鋒的猛烈性這四項因素是古代騎兵戰術的基礎。而要真正發揮這些因素的潛在作用還需依仗馬匹的高度機動性。英國軍事史學家富勒也認為騎兵的“王牌為速度和時間而不是打擊力”。隨著戰爭的發展,甲騎具裝的弱點逐漸暴露出來。甲騎具裝機動性差,雖然適于正面突擊,卻不適于實施機動戰術,不宜于穿插、迂回,出奇制勝沉重的具裝使其戰術簡單、行動遲緩。

    然而在唐朝時期,其實并不缺乏正面突擊的部隊——陌刀軍就是正面作戰神跡一般的王牌,只可惜安史之亂后這么多年戰亂下來,從朝廷到方鎮,誰也裝備不起陌刀軍了。

    雖然甲騎具裝在對付裝備簡陋的步兵時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對付機動靈活的輕騎兵和裝備精良的步兵時則往往力不從心,甚至處于不利地位。隋軍在與突厥作戰時“每慮胡騎奔突,皆以戎車步騎相參,輿鹿角為方陣,騎在其內?!边@說明隋軍的甲騎具裝很難單獨抵擋突厥輕騎兵機動靈活的進攻,需要與步兵配合作戰,方能與之抗衡。

    隋義寧元年,李淵在太原起兵,西取關中。九月,隋將“桑顯和率驍果精騎數千人”,夜襲唐軍,唐軍初戰不利,“諸軍多已奔退”。此時,率部眾隨唐軍出征的西突厥特勤史大柰“將數百騎出顯和后,掩其不備,擊大破之,諸軍復振”。隋軍騎兵是甲騎具裝,而史大柰所部卻是輕騎兵。機動靈活的輕騎兵發揮速度優勢繞到隋軍陣后擊敗了防護力強但機動性差的甲騎具裝。

    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尤其是與突厥等游牧民族的戰爭,中原人逐漸認識到對騎兵來說,機動性比防護力更重要。隋唐之際,在軍事思想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重視機動的思想代替了重視防護的思想。唐初軍神李靖強調指出,“用兵上神,戰貴其速”。

    新的軍事思想又需要新的主力兵種來實施。十六國南北朝時期,軍隊中除甲騎具裝外還有一定數量人披鎧甲,馬不披具裝的輕騎兵,后者作為輔助力量,與前者分別擔負不同的任務,如偵察、追擊等。由于戰爭重新需要輕騎兵充當戰場上的主力,唐朝開始以輕騎兵代替甲騎具裝作為軍隊的主力。起初是增加了軍隊中輕騎兵的比例,減少了具裝騎兵后來逐漸以輕騎兵基本取代了具裝騎兵。

    在強調機動作戰和進攻的突然性的軍事思想指導下,唐初戰爭中經常使用行動迅速的輕騎兵進行出敵不意的遠程奔襲。名將李靖就非常善于使用輕騎兵進行突然襲擊常出敵不意,戰而勝之。貞觀四年,他率軍進攻東突厥,趁其不備,突然以三千騎兵“夜襲定襄”,大敗突厥。不久,又趁唐儉等前往突厥牙帳慰撫時,“選精騎一萬,赍二十日糧往襲之”,一舉殲滅突厥主力。

    唐初不少杰出將帥都善于使用輕騎兵,在戰場上實施高度機動戰術,相機破敵。如文皇帝太宗李世民在戰斗中就非常注意尋找敵人的弱點,以己之強當敵之弱,不簡單地以硬碰斗力與敵人決勝負,而是以機動、速度來尋找和創造戰機。李世民曾說自己“每觀敵陣,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過數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陣后反擊之,無不潰敗?!彼纫暂p騎兵實施敵前偵察,尋找敵人的弱點,然后適時加以攻擊。如虎牢之戰中,“世民命宇文士及將三百騎經建德陣西馳而南上,戒之曰,賊若不動,爾宜引歸,動則引兵東出。士及至陣前,陣果動,世民曰,可擊矣?!彼炻瘦p騎兵猛撲竇建德軍的總指揮部。有時他以輕騎兵迂回敵軍陣后,攻其側背,配合正面形成夾攻,有時直接從敵軍薄弱部分突入,貫穿敵陣,然后從其背后再次沖入,反復沖殺,把敵陣攪得大亂,使敵軍指揮失靈,陷于崩潰,以局部勝利帶動全局勝利。如在擊敗竇建德的虎牢之戰中他就是親率輕騎直沖敵陣。其部下李道玄“挺身陷陣,直出其后,復突陣而歸,再入再出,飛矢集其身如猬毛”,李世民“給以副馬,使從己”,并親率史大柰、程知節、秦叔寶、宇文歆等,卷起旗幟貫穿敵陣,在竇軍陣后“張唐旗幟,建德將士顧見之,大潰”,竇建德也因傷被俘。

    而反觀李克用麾下黑鴉軍,本來也就是沙陀輕騎,長于弓馬。當年平定黃巢之時,李克用就是帶著以黑鴉軍為主力的沙陀及五院之眾殺得賊軍莫敢相抗,追擊之時,又追得黃巢慌不擇路,麾下四散,終于身敗。這樣一支天生的精銳輕騎,自然不能浪費掉了,非要強行往重騎兵上靠。

    因此李曜在這篇策論上主要著墨之處,便是在維持輕騎兵速度優勢的前提下,為提高其殺傷力、防護力和震懾力做一些修改。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