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夷
“我爹他沒有自理能力的?!鳖欓L庚拎著自己的小包裹,站在門口看著前來接自己的叔侄二人,說道。 顧霖一大清早目睹了自己這個苦命侄兒被趕出家門的一幕,心情有些復雜,嘆息道:“你放心,我會安排好人照顧你爹的?!?/br> 顧長庚微微松了口氣,轉身朝著緊閉的院門大喊,“爹,你真的不跟我走嗎?或者我們都留下?” “不走,不留!”里面傳來顧柏冷硬的聲音。 顧長庚懂他的意思,他不會跟自己走,而自己也不要留下。 心里略有些惆悵,在固執這一塊,真的沒人比得上顧柏。 這一世,十四載,顧長庚沒有離開清河縣的主要原因就是照顧顧柏,但他不能永遠留在這里,他還要去找自己的道侶,現在趁著這個機會,出去看一看也好,說實話,顧長庚對這個世界的狀況不過一知半解,甚至不清楚當今皇帝是誰,只知國號為楚,北有游民,南有兇蠻,東有沙匪,西有???。 當初開國帝王建國也不容易,后面連續出了幾個能君,才讓大楚漸漸穩定下來,如今四方雖仍有摩擦,但基本都是小打小鬧。 當今皇帝愛好墨筆丹青,登基之后,大肆提拔文官,再加上各地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武士失去了用武之地,大楚文風逐漸濃厚。 不少目光長遠的勛貴王侯,都選擇與書香門第的清流世家聯姻,好讓自己的子孫后代走上文士之路后能有人幫襯。 靖遠侯府就是這樣,這些年迎娶過府的基本都是三品以上文官家的嫡女。顧長庚的大伯顧郴今年三十又八,十三歲定親,成親卻是拖到了二十二歲,無他,只因女方年幼,足足比顧郴小了七歲,顧郴為了等她及笄,硬生生成了這個時代的大齡未婚男青年。 但因為女方家世清貴,父親更是當朝太傅,真正的天子之師。顧郴再不爽也只能忍著,甚至不敢在成親之前納妾收通房丫鬟。 不過幸好,女方過門之后頭一年就懷孕了,還一舉得男,總算讓顧郴他娘安了心,他爹也正式上書請封顧郴的世子之位,因為曾經救駕,上任帝皇特賜靖遠侯府三代不降爵的榮光,顧郴是第二代。 幾年之后,老靖遠侯因為年輕時征戰在外,耗損了身子,一場風寒就去世了,顧郴也理所應當地成了新的靖遠侯,接替了老爹的位置。而顧柏還留在顧家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后面又過了幾年才知道自己老爹已經駕鶴西去的事實。 顧郴的嫡長子名顧長澤,今年十六,長相能力都沒的挑,唯有一點,讓現任靖遠侯夫人魏氏擔憂不已。 他的婚事。 因為當年顧郴成親晚,顧長澤出生的時候,他那一輩的孩子都五六歲了,娶妻比自己小五六歲正常,大一兩歲也能接受,可大了超過三歲就不太好了。 故,顧長澤十歲之后,他娘就cao碎了心,不斷地翻京城有名媒婆的小冊子,開宴會找人打聽,就希望找一個家室相當年紀相當的兒媳婦。 最終,找是找到了,各方面都非常好,唯有一點,性別不對。 不過性別不對也不是大問題,大楚禮法并非不許男妻的存在,歷代皇后都有過男后,何況侯府呢。況且有男妻的人家,后院總是要平靜一些,一是男妻無法生子,一般不會阻止丈夫納妾,二來男子終究是男子,少與女子爭風吃醋。 找到的這人名謝明夷,比顧長澤小兩歲,最重要的是家世好,母親是忠親王府的嫡女,父親是江南謝家的嫡長子,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前不久因解決了地方私鹽流通一案,圣上特下旨將其調來京都,現任御史臺大夫,正三品大員。 魏氏這就上了心,參加宴會時拐彎抹角的打聽,其他幾位夫人也是人精,看出魏氏的意思就不著痕跡地將情況透露給她。 其中一位夫人是謝明夷母親的手帕交,回去后就將這件事告訴了謝夫人。 謝明夷是早產兒,自小身子弱,他母親也擔心他日后娶妻麻煩,聽好友這般說道,頓時動了心思,心想自己兒子體弱多病,大夫也說此生恐難有子嗣,索性嫁與男子,抱養一個孩子記在名下,往后也能享受天倫之樂。 這一來二去,兩位當家主母都有意結親,靖遠侯和謝大人也阻止不了,就眼睜睜看著她們互相交換了兩個孩子的庚帖,下了禮,定了親。 本來這門親事魏氏滿意得很,然而兩年前,謝明夷十二歲的時候,謝家夫婦回江南祭祖,路上遇見了盜匪,雙雙斃命,僅留謝明夷一人,被忠親王府接過來撫養。 謝明夷身上的價值瞬間消失了一大半,再加上整個忠親王府除了謝明夷外祖父——忠親王本人之外,沒什么人待見他,這也就造成了謝明夷府中尷尬的處境。 忠親王已經七十多了,也保不了謝明夷幾年,可以說忠親王一死,謝明夷就徹底孤苦無依了。 這樣的情況下,靖遠侯府怎么可能還愿意娶謝明夷當自家世子的男妻呢? 但悔婚也要有個章法,無緣無故的悔婚是要招人口舌的,傳到圣上耳朵里也不好聽,所以這次魏氏就想趁著老夫人六十大壽,邀請忠親王府的人過來,商量一下將這件事徹底解決。 * 忠親王府那邊的人怎么想,尚且不知,只說顧長庚這邊,坐著馬車一路顛簸離開了清河縣,看著馬車外流動的景色逐漸陌生,顧長庚倒還真的生出幾分不舍之情。 “聽你父親喚你長庚,卻不知是哪個庚字?”顧霖見小侄兒表情惆悵,想他應是第一次離家不習慣,對未知有些恐懼,便想與他聊聊。 顧長庚挑了挑眉,答道:“戊己庚辛的庚?!?/br> 聽到這個答案,顧霖倒是有些詫異,不由坐直身體問道:“你對天干地支有了解?”長庚侄兒不是沒讀過書嗎? “略懂一二?!?/br> “那你能與三叔說說嗎?”顧霖有了幾分興趣。 顧長庚雙手靠在腦后,瞥了他一眼,說道:“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br> 正準備側耳傾聽的顧霖,聽到這個簡短的答復,遲遲等不到下文,忍不住問道:“沒了?” “你還想知道什么?”顧長庚懶散的模樣根本看不出之前的悶悶不樂。 顧霖作為六元及第的狀元,也有一般讀書人的愛好,譬如,好為人師,“天干地支的來源,歷法紀年的算法,以及對應的生辰八字,可知?” “不知?!鳖欓L庚眨了眨眼,深覺這個三叔有毛病,自己又不是算命的,干嘛要學天干地支的計算? 顧霖見他不知,意料之中卻還是有些失望,他是一個真正愛好讀書的人,游記雜書,話本野傳,他都有涉獵,可惜家里的兩個侄兒雖說有讀書的天賦,卻都只鉆營科舉考查的部分書籍,無關之書皆被認為無用之物,平時想帶著他們讀讀其他書,增長些見聞,卻總是被大哥大嫂阻止。 好不容易又來了個侄兒,雖然這個年紀再讀書有些遲了,但大器晚成的人也不是沒有。 振作起來,顧霖繼續問道,“長庚侄兒,你可知你名字的意思?” 顧長庚換了個姿勢,讓自己坐得更舒服一點,“知道啊,長庚,又被稱為啟明,天上的一顆星星?!?/br> “沒錯,長庚星又被叫做啟明星,于日出之前升起的晨星,有啟發智慧,指引方向之寓意?!鳖櫫刭潎@道,“可見二哥給你取這個名字,是對你抱有重望啊?!?/br> 顧長庚雙目放空,他才不信老爹給他取這個名字,是對自己抱有期待呢,他猜,是因為自己生于庚午年,直接取了“庚”字,配上字輩“長”字,就成了自己的名字。 說起來,自己之前也叫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太巧了? 顧霖繼續說道:“你們這一輩,長澤,長青,長庚,還數你的名字取得最好?!?/br> 一旁的顧長青實在忍不住了,嚷嚷道:“三叔,你夸堂弟就夸他,干嘛拿我名字做筏子啊,我和大哥的名字也是有寓意的好嗎?” “什么寓意?”顧長庚問。 “我哥長澤,意為君子如水,溫潤而澤,配上‘長’字,又多了一重福澤綿綿的寓意?!鳖欓L青傲然道,“至于我,長青,意為青蔥茂林,郁郁生機,再加上,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我父以‘青’字作為我名,便是希望我將來能超越他!” 顧霖額角跳了跳,直接給了他一個暴栗,罵道:“你就瞎編!” “我沒瞎編!”顧長青抱頭委屈道。 “你的名字是我取的,有什么寓意我能不知道嗎?” 顧長青一聽,又有了精神,忙問道:“啊,三叔,原來我名字是你取的啊,那到底是什么寓意???” “沒寓意!”顧霖沒好氣地說。 “哦?!鳖欓L青喪氣。 這個年代,一般的勛貴世家給次子取名都是往小了取,怕因為名字過于貴重,搶了嫡長子的福分,將來兄弟鬩墻。 長青?原是長輕才對。 他不忍侄兒背上這樣的名字,就提議說取諧音“青”字。 就連他自己,不也如此嗎? 顧郴出生時,算命先生批命,說靖遠侯府這一輩皆為火命,但火命之人易燥易怒,所以名字里反而不能有火,木溫和寧靜,且木生火,故取名當有木。 大哥顧郴,“郴”字做勇敢、頂天立地之意,望他能撐起靖遠侯府。 而自己顧霖,“霖”字意為連綿大雨,恩澤草木,只是希望他將來能扶持兄長,在侯府的恩澤下,吃飽喝足就行。 至于顧柏,就更不用提了,顧郴兄弟兩最起碼都是雙木,到了他,只有一木了,取松柏堅韌高潔之意,只希望他能做一個不爭不搶的君子吧。 顧霖想,長庚侄兒名字這般好,去了府中,恐有人不滿啊。 一時,顧霖也沒心思與侄兒談心了,馬車里氣氛一下子沉悶起來。 顧長庚倒是不以為意,他留了五十兩放在傻爹的枕頭下,剩下的錢財都買了一些草藥,準備進行一次藥浴。 這次藥浴之后,他的經脈就能徹底打通,生出劍氣了。 有了劍氣,他就能以劍氣為引,撬開自己的須彌洞天。 雖然在天雷的摧殘下,他的儲物戒都被毀了,但他元神綁定的須彌洞天還是在的,只不過一直藏于虛空之中,沒有靈氣和修為,只能勉強感應到。 須彌洞天一直都是他的道侶打理,具體有哪些東西,他也不是很清楚,但唯有一點,顧長庚很在意,他的本命劍——霜無,也在洞天里。 最后一道天雷劈下之前,顧長庚看到霜無快碎了,索性將之收入洞天,以身擋雷,當然,妄想以身擋雷的結果就是身死道消。 誰知道最后一道天雷比前面九百九十八道加起來還恐怖???!顧長庚憤憤不已。 ※※※※※※※※※※※※※※※※※※※※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