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節
但雙目聚神,眼睛本有清貴之鳳目,其位置上斜吊,是為jian詐,性情多變,讓人摸不透心思,精于算計。 聞卓也走過來,端詳我們面前的石像,他相學造詣不在我之下,僅看了一眼就意味深長的說,此石像臉瘦長,卻沒有太過明顯的露骨,并非高傲刻薄,也非無福,鼻相直而不歪,準頭雖小卻有rou聚集,鼻孔內收,有此相者中年通達,財源會聚,其心思細密,考慮周全,是為貴格。 我認同的點點頭,目光往下看,面相中更重要的是人中,下巴和耳相,此石像人中深長就不必說了,福繹綿長,又尤其下巴上兜,寬厚,是其穩固扎實的基礎,越是到晚年,地位越是穩固。 這石像的面相下半部,可謂相學中的最上乘,耳相圓潤,不露骨,不外招,偏后貼腦,耳垂奇大,這種耳相的人,縱使身受惡業,每每危機時刻總有貴人得以相扶,能化險為夷,難得的是還不招搖,步步為營,加之其眉長過目,聲名鵲起,為其得天下人信服和敬仰又增添了必要的優勢。 越看我越吃驚,眉頭一皺喃喃自語。 “這面相是帝王之相,身穿帝王服飾站立于皇陵城門口,這……這是朱元璋的容貌!” 聞卓和我的想法一樣,只是不明白既然這里是朱元璋的皇陵,他的石像該坐于龍椅,怎么會站在城門口,而且石像的姿勢也不同尋常,朱元璋一手低垂,一手掌心向上抬起。 似乎是在向來的人索要什么東西。 我側頭才看見石像的旁邊石臺上放著三樣東西。 一枚金光閃閃的金璽,一個銀元寶,最后是一個木制的空碗。 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極其小心的把指尖放在石像攤開的手心,很輕的觸碰,果然那手心輕微的向下移動丁點,不過同時我聽見左后護墻里傳來的弓弦拉動之聲,連忙把手縮了回來。 我重新看看四周,終于明白朱元璋為什么會如此相信這里的機關,那石像的手臂是活動的,如果我沒猜錯,的確是向來這里的人索要一樣東西,而要的應該就是石臺上金璽、元寶和木碗中的其中一樣。 這幾個和大慈恩寺地宮的十斤墜如出一轍,只不過要兇險百倍,放在朱元璋手心的東西只有一樣是正確的,若是選對護墻中的萬箭不會觸發,而石門不攻自破自己就會開啟,但倘若放錯,站在這里的人都會被萬箭穿心射成千瘡百孔的篩子。 而且石門的機關一定和這石像相連,若是強行開啟必定一樣會觸發機關,朱元璋生性多疑這是他的皇陵,在他眼中這里是大明的萬世根本,他寧愿永世沒有人能來到這里,如果能來而且能開啟的也只會是他后世帝王,因為那三件東西中到底什么是正確的,必定會口傳給后世君王。 可惜,朱棣謀朝篡位,朱允炆客死暹羅后,這個秘密就再沒有人能知道,蕭連山看看石臺上那三樣東西,靈光一閃說,既然是三分之一的機會,若是做一點防護措施,比如找兩塊石頭擋在身體兩邊,挨著試不就能躲開萬箭齊發的機關。 我苦笑這搖搖頭,指著石像對蕭連山無力的說。 “你面前是一個只相信自己的帝王,你能想到他當然也能想到,真正是后世君王來這里,一定知道放什么,所以這機關只有一次機會,若是放錯,即便萬箭穿心被你想辦法躲過去,這皇陵也會坍塌,原因很簡單,說明來這里的并不是朱元璋在等的人,既然已經被外人侵入,朱元璋又豈會讓別人安安穩穩的盜墓呢,何況秦一手能把封印的最后一部分法力藏在這里,就足見連他都認為這里萬無一失?!?/br> 蕭連山很失望的點點頭,應該是知道我說的有道理,頹廢的坐到一邊,偏頭看著朱元璋石像沒好氣的說。 “這不是擺明了耍人嘛,知道放什么的朱允炆現在還埋在暹羅,犯錯就是滅頂之災,誰知道該放什么???” 聞卓抿著嘴看了那三樣東西很久,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語,朱元璋放在這里的東西應該都是有意義的,不可能隨隨便便放,如果我們能參悟出朱元璋放這三樣東西的目的,再反推朱元璋到底想要什么其實也不難。 “其他的我不知道,不過我相信應該是木碗?!笔掃B山苦中作樂的笑著不以為然的說。 “為什么你會認為是木碗?”聞卓隨意的問。 “你們想啊,朱元璋是什么出生,乞丐加放牛娃?!笔掃B山指著石像笑著回答?!皼]看這朱重八伸出一只手,別看穿著龍袍戴烏紗,他這樣子就像在乞討,指不定他這皇帝當厭煩了,想著還是返璞歸真當當乞丐也好,既然是要飯的,手里沒碗怎么成啊?!?/br> “萬世根本……朱元璋最后選在這里下葬,除了這里風水大好之外,不難看出朱元璋也是念舊之人,落葉歸根回到他出生的地方?!蔽蚁肓讼胄÷暤恼f?!澳每漳就脒@是他當初的寫照,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br> “蕭連山腦子笨,你該不會也糊涂吧?!甭勛靠扌Σ坏玫目纯次覀??!鞍凑漳銈冞@想法,朱元璋是念舊,那他還穿著龍袍戴著烏紗干什么,他還知道自己是帝王,九五之尊,這里關系大明江山社稷,他自己都知道這里是萬世根本,怎么……這根本就是要飯???” “你才腦子笨呢?!笔掃B山白了聞卓一眼沒好氣的說?!拔乙簿碗S口說說,你有本事,來,你給比劃比劃,這三樣東西你倒是說說都有什么意義?!?/br> 我笑著搖搖頭,坐到蕭連山身邊,回頭看看那三樣東西鄭重其事的說。 “不是這三樣東西有什么意義,是朱元璋要來到這里的后世君王明白一個道理,而這個道理就在這三樣東西之中,朱元璋這個石像伸手討要的或許不是一樣東西,不過我好想多少能猜到一些?!?/br> ☆、第六章 大徹大悟 金璽不用說代表的是權力,元寶應該是財富,至于空碗是什么到現在我還沒想出來,朱元璋的石像伸手,在權力、財富和空碗之間選一樣,看似簡單的三樣東西其實并不簡單。 朱元璋能背負千古罵名誅殺忠臣,看重的無疑是一個權力,他想要千秋萬代已經根深蒂固,只不過事與愿違尸骨未寒就被朱棣謀朝篡位,但是幸好有這葬龍之地風水庇佑,大明江山延續了近三百年。 朱元璋是沒能參悟出那本九天隱龍決的玄學,雖然是贗品,可他身邊那位高人若是真心想幫他,指不定他現在也還活著,朱元璋手段老練他做皇帝這江山還會更穩,所以對于權利的執迷他不輸給任何君王,我就是把這金璽放上去,至少能找出無數個讓我自己都信服的理由。 而元寶是指財帛,朱元璋是坐擁天下的人,天下財帛盡歸他一人之手,說起來他并不缺財,可是從修建明十四陵的初衷看,朱元璋也算是未雨綢繆,可笑的是,他夢想的千秋萬代最后就斷送在缺錢的崇禎手里。 握盡天下財帛,這天下豈不是朱元璋一個人說了算,自古權錢不分家,縱觀明史朱元璋并不是貪財的帝王,不過他卻深知財富對權利支配的重要性,在他手心放元寶也一樣有道理。 至于空碗,我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看了半天,很普通的槐木碗沒有任何蹊蹺和玄機,普普通通尋常人家之物,這沒有鑲金披玉的木碗和皇家陵寢格格不入,我實在想不出存在這里的用意是什么。 蕭連山似懂非懂的點頭,好像我說什么他都點頭,我的推斷有根有據,不過也等于沒說,到最后我頂多也就能猜出這三樣東西其中兩樣的用意,但正確的選什么我還是不敢肯定。 聞卓拍著手中的泥土在旁邊幾乎把我推算出來的全都給推翻。 朱元璋沒有參悟九天隱龍決,又能在這里修建皇陵,就是知道終究難逃生老病死,他在這里等的是誰?是來這里的后世大明帝王,真有人會來,那也只說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江山社稷都不穩了,權利當然也風雨飄渺,這個時候伸個手要象征權利的金璽,那還不是自欺欺人,朱元璋算不上仁君,但名君兩字還擔當的起,斷不會死后搞出掩耳盜鈴毀自己英明的事。 至于元寶所代表的財帛,他是天子,盡握天下財富,朱元璋修建明十四陵的初衷是囤積財帛以防不時之需,他是打算給后代帝君留下東山再起的資本,這是留給后世帝君的,有人來就是為了取走這明十四陵里面的財富,而絕對不是朱元璋伸手索要財帛。 聞卓的意思很明顯,金璽和元寶應該不是正確的選擇,他和我同樣也卡在那槐木空碗上,也是沒能想出這空碗的含義。 我細細回味聞卓的話,也都有道理,可是各有各的理由,或許除了朱元璋和唯一知道秘密的朱允炆之外,誰也不敢確切的斷定對錯。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惫艊[天一個人坐的地方離我們有些遠,他似乎在刻意和我們保持距離,我懂他的意思,他是沒打算再回來的人,有一種看盡世事的孤單?!澳銈兿氲奶嗔?,一個快要入土的人想的往往是最簡單的?!?/br> 我們的目光移向古嘯天,我下意識再去看看朱元璋的石像,一個知道自己會離世的人心中在想什么,這一點我們是永遠體會不到的,可古嘯天能,世上有一種東西最為可怕,不是知道自己要死,而是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死,那是一種煎熬等待換來的是一切的終止,沒有絲毫的期望和憧憬,我有些能領悟出古嘯天話中的意思。 “你認為朱元璋立下這石像是想表明什么?”我很認真的問。 “你和他都是聰明人,所以你們會想太多?!惫艊[天的目光落在蕭連山的身上?!八宦斆?,可想的卻很直接,朱元璋算計了一輩子,入土的時候還有精力算計太多?” “你……你是說連山最開始就說對了,是空碗?!”我一怔有些茫然的去看古嘯天?!翱胀胗质鞘裁春x?” 古嘯天沉默了片刻不慌不忙的回答,羽兵敗垓下四面楚歌,虞姬不忍拖累于我,為讓我安心突圍拔劍自刎,羽率四十二鐵騎突至烏江,可謂窮途末路,后世之人揣測羽當時心灰意冷欲要自絕,也有人說羽是無顏江東父老不肯過江,世人可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羽當時想什么,又豈是他們能猜到的。 古嘯天答非所問,回憶起往事一臉的惆悵不過表情依舊是無上的驕傲,我相信到現在他還是深信自己從未敗給過任何人,是天意,他輸也是輸給了天意。 你當時在想什么?蕭連山向來對英雄崇敬,何況面前的人敢稱英雄兩字完全當之無愧。 我餓!突然感覺到餓。 你餓了?!蕭連山茫然的張開嘴,古嘯天的回答多少有些讓他失望,我猜想蕭連山在等古嘯天說出豪言壯語,那是只有英雄陌路的時候會說出來的悲壯,可得到的居然是一句餓了。 古嘯天看著對面眼神有些迷離,就如同他此刻就站在千年前的烏江邊。 “我想起江北的米粥和干饃,尋常的家鄉口味,羽戎馬一生征戰無數,殺敵萬千?!惫艊[天一邊說一邊抬起雙手?!疤煜掠鹪皇衷谖?,財富盡為羽所有,美人在懷數之不清,珍饈百味品之不斷,可我到烏江邊才發現,一切其實都敵不過江北那一碗粗茶淡飯,我已經忘記家鄉的味道很久了,甚至也不愿意去想起,其實那才是最真實和寶貴的,若羽能重選一次,愿醉臥山林和虞姬清貧一生?!?/br> 放下!是放下,古嘯天到最后失去所有的那一刻才真正大徹大悟的放下,那不是所有人都能領悟的境界,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 聞卓在口中喃喃自語,然后回頭去看那不起眼的槐木碗,朱元璋何嘗不是和當初的古嘯天一樣,權利也好,財帛也罷,到最后黃土一抹什么也帶不走,朱元璋把皇陵選在鳳陽,除了這里風水之外,還有落葉歸根的意思,看得出他是念舊的人,從一個乞丐出生到最后登九五之尊,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 這槐木碗應該是朱元璋當年乞討所用,如果有后世帝君真來的這里,那只說明大明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否則斷不會開啟太祖皇陵,這是要泄龍氣的是皇陵大忌。 朱元璋是在用這槐木碗警示后世帝君,打江山難,坐擁江山更難,一旦江山易手剩下的就只有這曾經要飯的碗。 聞卓說完感激的對古嘯天笑笑,都說英雄陌路,看來只有英雄才能體會英雄心中所想,聞卓拿起槐木空碗走到石像面前,回頭看看我們,眼神很堅定,不過也沒有絕對的把握,那一眼的意思無非是想傳遞,若是錯了這里就是我們幾個埋骨之地,古嘯天把目光從遠處收了回來,恢復了從容和淡泊沒有丁點擔憂的埋著頭,蕭連山不以為然的點頭。 聞卓見我也沒說話,慢慢把木碗往石像的手中放去。 “等一下!” 我若有所思的叫停聞卓,看著朱元璋的石像意味深長的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朱元璋一輩子都在算計,臨死大徹大悟也說的過去,可是他已經習慣了算計人,怎么能知道他死之前不會故伎重演。 聞卓把手收了回來,詫異的問我難道不是木碗,我搖搖頭皺著眉頭回答,我總感覺沒那么簡單,我接過聞卓手中的木碗來回走了幾步。 “我們是怎么找到這里的?” “朱元璋留在童子釣文硯中的線索?!笔掃B山大為不解的回答。 是里面那四個字,你來了麼。 我口中反復念叨著這四個字,這是城隍廟匾額上的字,朱元璋是提示我們找到和他至關重要的城隍廟,我們因此才會找到這里,問題是朱元璋為什么會留下這四個字,這線索也太簡單,稍微知道朱元璋經歷的人都能想到,難道朱元璋就不擔心其他人也會找到這里。 朱元璋特意選在他出生的地方下葬,生于斯死于斯,他的確有落葉歸根的意思,可朱元璋留下的四個字卻和城隍廟有關。 你來了麼,這是橫批。 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 朱元璋留下這四個字,或許真正的意圖在這對聯上,在世他風光無限,只手遮天殺伐無數,到死…… 我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展開,到死朱元璋才明白他種的惡遲早都要還,即便他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下到幽冥也難逃懲罰。 是懺悔! 我眼睛一亮大聲說出來,古嘯天說的沒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元璋在臨死之前大徹大悟,陽世作惡,到了陰間也要償還,他是在警示后世帝君,只所以來這里,說明大明江山社稷不穩,君不正會危急江山。 ☆、第七章 曠世寶庫 權勢富貴如浮萍,過眼云煙鏡花水月,我回頭看看城墻前面的那條護城河,口中一邊喃喃自語一邊走過去,蹲下身子用槐木碗盛滿清水。 “朱元璋靠這碗從乞丐登上九五之尊,一碗能裝下天下,也能裝滿一碗清水,可人心……人心是裝不滿不的,貪婪和欲望永遠無法填平?!蔽衣酒鹕砜粗种械耐敫锌f千的說?!爸煸霸邙P陽城樓留下萬世根本,我一直都理解錯了,不是這皇陵是大明的萬世根基,是這碗中盛滿的水,明鏡于心若是止水,宛如人心應是清可見底,心中坦蕩為仁君,那才是真正的立國之根本?!?/br> 我重重嘆了口氣,像那石像走去,手里穩穩端著盛滿水的槐木碗。 “你來了麼,這是朱元璋在警示后世帝君,若是暴戾殺伐治天下,就猶如朱元璋自己那樣的話,他不是在皇陵等著開啟的帝君,是在幽冥地府!朱元璋就是前車之鑒?!?/br> 我說完都沒去征求聞卓他們的意見,很沉穩和自信的把手中槐木碗放在了石像的手心,手臂慢慢下沉,耳邊傳來從左右護墻機關中發出的弓弦拉動身,箭已在弦而且是萬箭齊發,我很平靜的抬頭,那聲響漸漸消失在這寬敞的地宮中。 轟??! 一聲巨響在我們面前傳來,緊閉的城門在我們目光的注視下緩緩升起,我看見蕭連山緊張的表情漸漸疏忽,變成興奮的震驚。 城門升起的時候我們才看清楚,那是一道有兩米多寬的巨石,整塊的巨石做成的墓門人為之力根本沒有辦法開啟,一條甬道露在我們面前,我目測在開啟的城門前方十米處又是另一道石門,同樣也在緩緩升起,這條甬道一直通向地宮皇陵的深處,每開啟一道厚重的石門,我們才能前行幾步,這樣的石門不多不少一共剛好九道,從兩邊的機關看,就算有人僥幸躲過第一道城門,強行撬開墓門,但后面的這八道石門想要完全開啟恐怕需要的人力難以計算,而且每一道石門若是強行開啟這地宮皇陵都會在頃刻間坍塌。 甬道的兩邊有凹槽,里面是照明用的魚油,聞卓點燃后,火道一直向前延伸,直到最后一道石門慢慢升到最高出,我們走進去那刻,幾乎每一個人都伸出手去遮擋眼睛。 金碧輝煌。 真正的金碧輝煌,那耀眼的金光讓我們眼睛都無法睜開,我見識過大爺海明十四陵里面那些多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財富,可如今站在這里,我只能說那些寶藏和我們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簡直不值一提。 金磚鋪設成的路面在火光下折射著奪目的金光,蕭連山張著口,然后不確定的用手搓揉著眼睛,在關于明十四陵的傳聞中,歷代帝王會將大明每年一層國庫財帛存放于此,我之前沒有想過這到底該有多少財富,在看到大爺海的寶藏后,深信那就是大明帝國的舉國寶藏,現在才明白,那依舊是朱元璋瞞天過海掩人耳目的把戲。 這里才是真正的明十四陵,大爺海里的財富只不過是真正明十四陵的冰山一角,我們站在門口觸目所及都是價值連城的珍寶,火道到現在還在蔓延,很遠很遠的地方我還能看見搖曳的火光,恐怕沒有比這里更加奢華的皇陵,只要是火光所及的地方,全是耀眼的金光。 蕭連山剛往前走了一步就滑到在地,他起身的時候,手里抓著一把珠子,鵝卵般大小渾圓天成,蕭連山拿在手中不知道是什么,我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苦笑。 九麟程瑞盤上那九條麒麟口中所銜的夜明珠算是稀世珍寶,九顆夜明珠每一顆都價值連城,不過也只有蕭連山手中的一半大小,他手里抓著一大把,就這樣隨意的散落在地上。 我們在一種極其震驚的心情下緩緩向前走去,這里雖然寬敞可一切都堆放的井然有序,像一座座矮山般堆砌成的箱子,由于年代久遠有些已經殘破腐爛,最下面的完全變形,應該是承受不住重量,從殘破的箱體看進去,一箱箱全裝滿金塊,這樣的矮山就聳立在金磚鋪設的甬道兩邊多不勝數。 除了金塊還有滿箱的珠寶玉器,琳瑯滿目,大多都因為箱體腐朽后散落在地上,看上去就如同用珠寶堆砌成的山,令人震撼不已,開始的時候還分類擺放,我們往里面走應該是存放的財寶太多,已經無暇顧及擺放的問題,全都是隨意的堆砌在一起,漸漸通往前方金磚鋪設的甬道完全被數之不清的寶藏所覆蓋,我們一腳踩下去,小腿都沒在各種各樣的寶藏之中,在這偌大的寶庫里我們完全迷失了方向,因為從任何一個地方看過去,觸目所及除了金光剩下的還是金光。 “哥……你,你把這里送給我?!”蕭連山蠕動喉結瞠目結舌的說。 “都說了你日后會富可敵國,你現在該相信了吧?!蔽业恍ε闹绨蚧卮?。 “我……我一個人哪兒能用的完??!”蕭連山臉上除了驚訝外還寫著煩心。 “你就偷著樂吧,幸好千玲不在,若是讓她知道,呵呵?!蔽覔蠐项^哭笑不得的回答?!蚌缯f我沒財運,找到一處寶藏就會毀掉一處,還好,這里可能是我最后找的一處寶藏了,你好好留著,都說了你打斷手腳三代都吃喝不盡,我看應該不止,你蕭家就是代代出敗家子,想把這里敗干凈也是件頭痛的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