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書迷正在閱讀:沉浮你懷中、穿成逃跑小知青、求求你了!我們這是個戀愛游戲、金絲雀上位手冊、昨夜情、魔物的歡樂生活、偏寵、被迫和帝國元帥聯姻后、浮圖塔、丹青風水畫師
擴軍需要大量的兵器,蕭彧決定在崖州建造一座兵器廠。 龍虎山的鐵礦儲藏豐富,含鐵量高,然而存在著一個大問題,就是太過偏僻。兵器廠不可能建在深山中,不僅限制生產規模,也不便于運輸,蕭彧決定從龍虎山中開出一條車道來。 山高路陡?那便讓這幫水師俘虜去挖,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壯,干這個最合適不過。讓這些精力充沛的俘虜去干重體力活,消耗他們的體力,也便于控制管理。 蕭彧還決定在南嶺挖通一條通往嶺北的要道,將來與蕭祎決戰,總不能全靠船只。待將來一統天下,也便于管控廣州與交州。 要塞易守難攻,不怕蕭祎拿來反制自己。去南嶺開山修路的自然又是水師俘虜。 此外,蕭彧還決定擴修廣交兩州之間的通道,以便加強對交州的控制。 至于原本在崖州挖礦、在廣州境內修水利和道路的交州兵,就可以放回交州繼續鎮守交州了。 交州既已收復,番禺的政令自然也要推行到交州境內,交州屬于邊地,地廣人稀,居民以蠻族為主,環境與條件跟當初的崖州差不多,非常惡劣。 邊民未開化,不服管教,地方統治又過于粗暴,是以經常引起暴動。 蕭彧決定以懷柔政策為主,減稅、興學是要務,接受了漢文化,南越那些邊民才會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 大大小小的事堆積如山,蕭彧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折、寫不完的章程、開不完的朝會,但也還是得一件件來。 等中央機構完全建構起來,并且運轉起來了,到時候應該就會輕松一些吧。蕭彧可不想讓自己累死在任上,他也并不醉心于權力,該放手讓別人去做的,就讓別人去做。 結束完早朝,蕭彧擦了一把汗,抓住后背衣服抖了抖,起身回書房。 天氣太過炎熱,他后背都濕了,純棉衣服還真不太適合夏天穿,一旦出了汗就不易干,粘在身上濕乎乎冷冰冰的,感覺非常不好。 還是絲綢好,輕薄易干,難怪在海外那么暢銷。 今年秋天如不出意外,船隊又要出海了,這一次閔翀不去,由竇七爺和吉山領隊。 這次船隊規模應該要大不少,從去年三月到今年秋天,各大作坊儲備的貨物已經堆積如山了。 蕭彧希望這次能夠大賺一筆,畢竟他目前最大的資金來源還是靠這個,商業稅雖然已經定下來了,但商業活動沒有搞起來,依舊是無稅可收,這個還需要時間才能見效。 他剛折進走廊,便看見了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小的在前頭牽著大的,大的一手扶墻,兩人以蝸牛般的速度挪移著,看見他,小的就喊起來了:“郎君!師父,郎君回來了?!?/br> 蕭彧看見裴凜之,飛奔著跑過來,連木屐都跑掉了:“你怎么起來了?不好好躺著休息?!?/br> 吉海跟在他后面,將被甩飛的木屐撿起來。 裴凜之佝僂著腰,他腹部傷口正在愈合中,不敢直腰,怕抻裂傷口,他看著蕭彧,面上含笑:“今日感覺好多了,便下來走走?!?/br> 阿平趕緊說:“是我扶師父起來的?!?/br> 蕭彧停在他們跟前,抬手摸摸阿平的腦袋:“阿平真能干?!?/br> 然后伸手攙扶著裴凜之的胳膊:“傷口不疼嗎?” “不怎么疼,能忍受。你下朝了?”裴凜之看著蕭彧,自打兩人說破關系后,他臉上時刻都是掛著笑容的,一點都不似從前那個冷酷將軍。 “嗯,你是不是一個人躺著得無聊?去我書房坐吧?!笔拸鲋?,慢慢朝自己的書房走去。 “好?!边@正是裴凜之想要的,哪怕是不能做什么,光看著蕭彧都是好的。 到得書房,蕭彧讓裴凜之躺在貴妃榻上,自己一邊處理奏折,一邊同他說話,說的是今天的政務:“今日朝堂討論了交州刺史的人選,最后定下了李弦?!?/br> 裴凜之說:“李弦在徐聞之戰和交州之戰中均有戰功,用他也算是能服眾?!?/br> 蕭彧則說:“李弦是武將,我有點擔心他行事風格過于粗野,會加深與邊民的矛盾,所以我從朝中挑選了一名文官過去輔佐他,擔任長史。其實關山比李弦更適合去交州,但我不舍得讓他過去?!?/br> “那是,我手邊怎么也得留一員大將吧?!迸釀C之說。 “給你留著呢。等他押送完水師俘虜,送完交州俘虜,就回番禺來供你差遣?!笔拸f。 裴凜之嘆息:“說到底,咱們還是處于無人可用的境況。我就不明白,蕭祎那樣的人,怎么還有那么多人擁護他,王啟如此,山亨更是如此?!?/br> 蕭彧說:“其實我能理解一些,他們擁護的不是蕭祎,而是他們自己的價值體系,擁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價值觀念,即所謂的儒家正統。哪怕是蕭祎再昏聵無能,也是先帝選定的繼承人,而我,不過是先帝廢黜的太子。于他們而言,我就是這套價值觀念的挑戰者?!?/br> 裴凜之哼了一聲:“一群庸人!” 蕭彧笑著說:“所以道不同不相為謀,也不必強求??倳腥嗽敢鉃槲宜??!?/br> 魚兒送上來酸梅湯給大家解暑。阿平歡喜地抱著茶杯咕咚咕咚喝了起來。蕭彧端了一杯送到裴凜之手里,裴凜之說:“你喝啊?!?/br> 蕭彧說:“我有呢?!?/br> 裴凜之堅持:“你喝一口?!?/br> 蕭彧只好喝了一口,裴凜之才接過來,就著他喝了的繼續喝,完全無視了吉海與魚兒他們的存在。 蕭彧倒是有些面熱,回到桌邊端著酸梅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喝了一口。 裴凜之喝完酸梅湯,問:“北邊就沒人過來嗎?” “也有,很少,一鳴社連辯論賽都開不起來。剛打完仗,很多人都在觀望中。不過王啟的族人倒是過來了不少,這兩日應當會送族中子弟來給我考校。世家子弟想必能有不少才俊吧,到時候分派到各縣鄉去鍛煉?!笔拸f。 裴凜之意外道:“那些世家子弟都沒吃過苦,只怕沒法適應?!?/br> 蕭彧不以為然:“就是沒吃過苦,不知民生疾苦,所以才要派到基層去鍛煉,不然全都是一群空談家。環境都是人去適應的,若是覺得環境不好,就去改造,這才是人最大的能動性?!?/br> 裴凜之注意到蕭彧的衣服后背顏色略有些深,問:“你衣服是不是汗濕了?” 蕭彧說:“嗯,天氣太熱了,易出汗?!?/br> 裴凜之有些心疼他:“太熱的話,就應該叫人給你打扇。府中看來人手不夠,要么選一批侍女吧?!?/br> 蕭彧詫異地看著裴凜之,這話他從前可是從來不提的:“你確定要選?” 裴凜之反問:“你不想選?番禺雖然只是行宮,但也應該遵照宮中的規制來?!?/br> “我認為不必了,我沒想蓄養三宮六院。清洗灑掃的人已經有了,幫忙打下手的也夠了,就不必鋪張浪費了。待以后事務多得忙不過來了,再雇請一些人來?!笔拸f。 蕭彧并不打算征選宮女,自己又沒打算蓄養后宮,選那么多良家女子放在宮中白白耽誤人青春么。 裴凜之說:“既這樣,那便從白沙村中再挑選一些孩子過來吧,都是知根知底的,也無家無室,去哪兒都行,還都上過學,練過武,比找外人更令人放心一些?!?/br> 蕭彧一想也是:“這樣挺好,那給關山寫個信,讓他從家中去挑選一些過來?!?/br> 吉海和魚兒聽到此處,眼睛一亮,太好了,又能見到那些小伙伴了。 第二日,王啟果然帶了一群族中子弟來面圣,順便匯報一下活字印刷術的進度。 前段時間因為突發戰爭,原本早就該完工的活字字模也被迫中止。好在雕工和陶工沒在戰亂中折損,王啟心系此事,不等城中恢復正常,就催促雕工和陶工們開工了。 王啟將一本用麻繩裝訂的書冊呈上來:“陛下,此乃活字印刷術印出的第一本書,請陛下過目?!?/br> “這么快就出來了?王大人費心了?!笔拸浅R馔?,從他開始做活字印刷到現在也不到兩個月,中間還經歷了一場戰爭,看樣子王啟對活字印刷是真的上心。 王啟躬身說:“此乃造福天下讀書人之事,臣理應費心一些?!?/br> “好,好,太好了!”蕭彧看著書本的成品,內心感慨萬千,都說科舉制是打通上下階層流通的渠道,事實上,直到宋朝活字印刷發明之后,這個渠道才算真正打開,因為之前底層百姓根本負擔不起高昂的學習成本。 現在有了活字印刷,那么舊時王謝堂前燕,就真的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第111章 向陽 蕭彧問:“廣州學塾建造進度如何?共有多少學子, 需多少夫子,多少課本?” “起奏陛下,廣州府共建學塾一百七十二所, 大多已經建成。目前已有五千六百四十七名學子報名,初略估計需夫子三百人左右。課本數量待八月報名截止期后才能確定?!蓖鯁⒄f。 蕭彧又問:“到九月開學,尚有三個月時間, 交州能否完成學塾統計與修建?” 王啟略一遲疑:“問題應當也不大。只是頭一批學子數量恐不會多?!?/br> 蕭彧說:“如此也可, 便勞煩王大人去安排了?!?/br> “臣遵旨!” 蕭彧看著站在王啟身后的一排王家子弟,說:“這些都是愛卿族中才???” 王啟回頭看了一眼:“正是。請陛下考校?!?/br> 蕭彧看著那群人,一共九個人, 從十幾歲到三十幾的都有, 都一表人才,不由得笑道:“王家子弟果然都是芝蘭玉樹,歡迎你們來番禺??稍敢庠谖页行Я??” 年紀最大的一個上前跪拜:“王家子弟愿為陛下效力?!?/br> 蕭彧笑著說:“不用跪拜,起來吧。尚書大人應當也與你們說過我這里的規矩了, 我不喜這些禮儀。都說說自己喜好與擅長, 從前在京中可有任職?” 蕭彧并不問他們九品中正的品階,只問他們的喜好與特長, 有什么工作經驗。 這些人除了年紀最大的王霖擔任過著作郎外,余者皆未出仕,王啟算是身居高位了,可見太原王氏在安國也不怎么得勢。 蕭彧說:“正好, 我朝中正缺著作郎, 便由王霖來擔任吧,歸禮部管。其他幾個便都由王大人安排去學塾先擔任夫子吧, 待明年三月選拔考試時再與其他學子一并考校?!敝骼杀闶鞘饭?。 這個結果不僅令王家子弟十分意外, 也令王啟很意外, 他以為朝中如此缺人,他王家子弟都是才俊,隨便都能撈個官做,沒想到蕭彧竟然讓他們直接去當夫子。 王啟也不好說什么,只得說:“臣領旨?!?/br> 王啟帶著族中子弟離開的時候,蕭彧說:“王大人留步?!?/br> 等其他人都離開之后,蕭彧才說:“王大人是否有些疑惑,我為何讓你族中子弟去當夫子?” 王啟低下頭:“臣不敢妄測圣意?!?/br> 蕭彧說:“王家子弟都是才俊,然世家子弟自小錦衣玉食,不知真實的民間生活,所以我想讓他們都先去學塾中體驗一番廣州民生,如此才能真正為民做主。望王大人安撫好子弟情緒?!?/br> “陛下深謀遠慮,臣佩服不已。臣會謹遵圣意,安排子弟去各地學塾擔任夫子?!蓖鯁⑿睦锲鋵嵰灿悬c兒高興,他族中子弟都自視頗高,來番禺后,皆有一種城里人下鄉的優越感,連他這個族叔都不怎么放在眼中,如今蕭彧要打磨這些人的銳氣,可不是個好機會。 王啟出了府,族中的子弟都在門外等著他,一個膽子大的問:“五叔,這陛下是什么意思?不是讓我們去做官呢?” 王啟說:“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讓你們去學塾當夫子,明春參加選拔考試,再統一安排官職?!?/br> “我們還要考試?我們都中正過了?!?/br> “那是那邊中正的,我們這邊不認?!?/br> 另一個說:“我是先帝的時候就中正的,他不認那位,總要認先帝吧?!?/br> 王啟說:“先帝的也不認。兩邊的規矩不一樣,來了這邊,就得按照這邊的規矩來。上車吧?!?/br> 等上了車,話題又繼續起來,一個:“我不想去當什么夫子,等明年直接考試吧?!?/br> 王啟施施然道:“陛下已經發話了,說你們初來乍到,不了解廣州的風物人情與民生現狀,讓您們去做幾個月夫子體驗一下,以后才能做個好官。做夫子還有額外的好處,我手下的禮部侍郎謝從,一個寒門子弟,從前就在崖州當夫子,陛下器重他,直接提拔為侍郎了。你們也好好把握機會,陛下是有大才之人,定然不會屈居在這小小一隅?,F在百業待興,又當用人之際,可不是你們的好機會?” 王霖說:“五哥今日所說的活字印刷,真是陛下親自設計的嗎?”他是這幫子弟中唯一與王啟同輩的。 “是陛下的主意,讓工匠去做的。你們昨日看到的脂玉白,也是陛下在崖州的作坊所造。陛下遠比你們認為的有才干?!蓖鯁⑹谴蛐难劾锱宸拸?。 “陛下倒是喜歡些奇技yin巧的東西,沒準他會很欣賞三哥呢?!苯型醮ǖ氖畮讱q少年道。 一個人接話:“得了吧,三哥成天就知道搗鼓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樣都派不上用場。你想讓他去行宮拆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