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在實時新聞這個領域, 足球的關注率簡直是一騎絕塵。 “城管又打人”“旅游區黑導游亂收費”“回扣藥品價格”三個關鍵詞,這個的熱度加起來,才能將將比上得“足球”,這一個詞。 而每天新聞聯播里, 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 接下來就是提足球的。 再然后,才能輪到國外那些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各地民眾。 一夜之間, 群眾們對于足球的一系列觀念,都在一夜之間得到了顛覆。 足球隊?那簡直就是男神集中營! 這些男神們肌rou有力而不夸張,因為整天在陽光下活動,曬得倍兒黑,倍兒爺們兒。 他們迅速得到了萬千無知少女的追捧。 雖然球星們在穿著西裝的場合一般顯得腦袋小身子大,而且這些人職業習慣,又不管穿什么都下意識采用兩腿叉開站立……時而還重心靈活的上下擺。這個連貫動作是賞心悅目非常好看的,而這個靜止動作……只有“猥瑣”兩個字,可以進行概括形容…… 盡管如此,許多姑娘還是每天到了七點都候在了電視機前,風雨無阻,雙手捧成紅心狀,等著盼著看新聞聯播。理所當然,她們可不是看那些七老八十的國字臉們的。 還有人中毒過甚,居然去看球了!在那滿場眼花繚亂的攝像機的高速奔跑的人群中,苦苦追尋某一個背面號碼。綠的讓人想吐的大背景,清晰的讓人嚇一跳的大汗珠。還有一項統計,據稱,平均每看一場球,視力下降零點零六度。 然而沉迷于此的女同胞,簡直不計其數,還有人向姐妹們分享心得:“簡直好像看a片一樣!” 足球聯賽更是聲勢浩大。 半個賽季過去,沒賣掉的套票,這一天,開門后半小時都賣出去了。 動作慢了一步的都在外面跺腳, 還有人雖然沒買到票,可是想法靈活。他們開始爬圍墻,爬樹。 整個體育場在進行比賽的時候,里里外外圍的好似一只大鳥巢。 更有資本的土豪們, 揮舞著鈔票本去買俱樂部了。 托管在各地足協的瀕臨倒閉的俱樂部,賠本掙吆喝的俱樂部,幾個月發不出工資的俱樂部,迅速得到了起死回生。 有的名氣比較大些的俱樂部,甚至還聯系了不止一家贊助商。 名氣最大的那些大球隊,因為贊助商太多了,盛情難卻,最后一咬牙九都印上了。 球衣前后左右密密麻麻都是贊助商的名字。 背后的這個位置最貴,然后是胸口的,然后是鞋底,最后才是什么腋下鞋幫長筒襪護膝隊長袖標之類的零碎地方。 有的贊助商表示不理解:怎么鞋底這個位置,還這么多錢? 球隊的領隊是這么解釋的: 鞋底這個位置雖然一般情況下不太好被人看到,可是遇到了飛腳鏟人什么的時候,就能看的真真的,還是高清晰慢鏡頭回放…… 等到了聯賽比賽的時候, 兩隊大球隊的球員換了新球衣, 披掛一上陣, 大家幾乎都認不出對方是什么底色的。 綠油油讓人吐的大草地上, 那是一片花里胡哨的, 眼神不好點兒的看上去, 那簡直就是百家衣。 整個足球市場都非常磅礴。 賣地皮的,搞金融的,賣電腦的,賣食用地溝油的……數不清來路的資金 都向著綠茵場揮灑而來。 誰也沒見過這么多錢。 整個足球行業非常受重視, 從前某些政府對于足球是愛搭不理的,甚至球隊奪了冠保了級升了班,也就是扔下一張寫著五塊錢的支票就跑了,派來扔支票的還是政府里的常務副保安。又據說是業務繁忙,反正還坐了二十分鐘就自發的進行了退場。 現在不一樣啊。 現在踢一場球,主席臺,坐的都是本地常委,一個個笑容可掬的。 打贏了立刻到五星酒店去擺慶功宴,沙特王子入住的時候什么檔次,招待球隊的時候,那就是什么檔次。 還有的球員們沒帶駕照被警察攔住了,大家都亮臉:“省長找咱開會去?!?/br> 遇到好心的,還派一輛警車幫著鳴笛開道。 那些原本就在本地有球隊的地區, 那些球隊都立刻從瀕臨餓死變成了瀕臨撐死。 那些原本在本地沒有球隊的地區, 領導揮舞著紅頭文件豪情壯志: 立刻得弄出球隊來!一年升甲級,兩年升超級,三年就奪冠! 政府一路綠燈。 買地皮?可以低價賣!支持球隊,用來建球場! 政策可以立刻傾斜, 球隊資金不足?銀行主動提供貸款! 比賽有了好的結果?那還用說當然是獎勵, 比賽結果不好?這也沒什么。很快就會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趕緊繼續進行扶植。 滿大街的青少年都在踢球, 沒有成為國腳的也沒啥關系, 會踢足球的大家都喜歡, 哪個行當都好就業。 如果有幸成了國腳, 這可太了不得了。 說的粗俗些…… 那就是衣食住行吃喝嫖賭都有人管了, 還是有中毒不那么嚴重的, 提出問題質疑: 足球不能吃不能喝, 捧得這么高行不行呢? 經濟學家論證了: 這是拉動內需! 投到足球這個產業的錢太多了。 四面八方鋪天蓋地洶涌澎湃一潮接一潮一浪接一浪的錢。 就好像三江五湖都被人拎了起來 咕嘟咕嘟向著一只游泳池里灌。 據說北京烤鴨曾經沒有被烤的時候, 就是被人關在籠子里, 然后掰開嘴巴, 往里面填藥材填香料。 現在就是整個足球行業被掰著嘴巴往里面填錢。 甚至還不止這樣。 滿大街熱愛足球的男女老少啊, 任何跟“足球”倆字,能夠沾了一點點邊的……哪怕是足球形狀的炸臭豆腐,都能引起人們的追捧和沖動。 沒有人罵政策,傾向足球的政策都是大好。 大家也顧不上罵, 大家都想著自己立刻變成六歲,作為踢球少年開始訓練做球星, 這個想法不容易實現,于是大家又努力盤算,怎么能趕緊生個六歲踢球少年,訓練做球星…… 削尖腦袋鉆到足球產業里鉆的太多了,人人都想分上那么幾瓢去! 所有已經真正跟“足球”沾了邊的產業, 都有一種豬八戒遇見了米山面山的感覺。 然后簡直開始感嘆: 為什么咱只長了兩只手, 拿不下這么多??! 其實原本的足球產業也是比較繁盛的了。 繼續粗俗一點形容,那就是黑白兩道都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