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方舟拍下保存,轉身去了其他教室。 …… 四隊人馬下樓,眼前一晃。 明月勾勒下,燈火通明的巍峨城池在午夜挺立,赫然寫著三字: 中心城。 腕上多了任務環。 準考證上更新了考點:上古大陸·中心城(黃城)。 “這就是上古大陸?” “打開第三層地圖了?” “就這么簡單?” 城外照舊有NPC守衛職守,夜里門已落鑰。 前三隊人馬順著路線圍在公告欄前。 “都吵吵什么?大晚上的就不能安靜點!考試時間都沒到呢!”坐在公告旁的案桌后的監考NPC眼睛都沒睜,臉一翻,背對眾人,后腦勺頂著四隊人灼灼的視線,睡得泰然自若。 直到開考時間,NPC才睜開惺忪睡眼,打著哈欠道:“都排隊過來吧……別爭,別搶。一手交錢,一手領卷?!?/br> “你都快盯成望夫石了?!?/br> 蔣遜扭著脖子張望身后,可消失的樓梯久久不曾再出現。 李杰安撫憂心忡忡的蔣遜。 “別cao心了!咱們誰都有可能出事,就他不可能?!?/br> 說著,拉著蔣遜去買卷子。 考卷按銅價賣,人人有份,各買各區的。 方才跑得滿身是汗的紅魔現在還有點熱意殘留未散,嘩啦啦抖著卷子扇風,抱怨道:“還說什么爭分奪秒,以為是先到先得,結果竟然是人手一份的東西,所以我們這是跑什么?搶什么?” 對這點也開始產生疑惑的李杰翻閱子的手一頓,想到還沒來的方舟,“是不是誤導提示?” 另幾人聳肩,“等方舟出來問問吧!先看看卷子?!?/br> 第60章 建城之部落 “這都是什么玩意和什么玩意?” 山海區數學卷是選擇填空,問題盡都是些: 《山海經》全文約(多少)字數? A,31,000 B,32,650 全書共(多少)卷? A,18 B,22 “山海經據說原本有22卷,32650字,現存18卷,不同版本字數不同?這讓怎么填?”數學題居然還包括,書中記載了多少山?成書于多少年前? 莫不是以為答案都是數字,就都能算在數學題里了? 看一眼旁邊西游區聊齋區數學卷,內容大同小異,也是問字數卷數劫難數鬼神數之類的內容。 李杰繼續往下翻。 思想品德卷考得是文言文,一群ABC被短短不到五十字為難得抓耳撓腮,等再翻到外語考題,更是頭皮都炸了! 考題是巫語翻譯。 見鬼的巫語! 這都不涵蓋在人類語言范圍,還翻譯個鬼? 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雙雙懵逼。 語文卷還稍微人道些。 是填詞接龍。 A木 炎黃BC “什么木?” “《山海經》里好多木,若木、壽木、尋木、建木……” “逆推吧,炎黃……部落?” “若部落、壽部落、尋部落?建部落!填哪個?” “建部落?!币坏缆曇魝鱽?伴隨腳步聲走近。 眾人回首,看到姍姍來遲的方舟,宛如看到救星,紛紛遞筆的遞筆,遞卷的遞卷。 只有蔣遜推開筆卷,先問方舟:“你怎么才來?” 方舟分享了拍下的黑板圖。 是黑板顯露的山海區各科劃出的考試范圍。 語文:自然與人。 數學:地大物博。 外語:靈山開明。 思想品德:三皇五帝。 諾亞幾人對應考題,更是摸不著頭腦。 “自然與人跟‘建部落’三字有什么直接聯系?” 惡補了國學的李杰,還能勉強理解,“跟它的前綴后綴有關——木,植物,自然?炎黃、子孫、人?” “我去,這也可以?那數學怎么說,哪里的地、大、物、博?” 李杰對應數學卷,“地是地點、坐標?大是大???物是物力、物產?博是多、廣?如果語文卷答案是建城,那有些數字是不是往大的選更好?” 刷刷刷答完語數,剩下比較讓人禿頭的外語和思想品德。 外語的十組巫語對應十個人名,亂填瞎蒙肯定不可取,只有從一而終,才能提高正確率,問題是填哪個? 考題范圍的靈山開明,指靈山十巫,開明六巫,其中靈山十巫里還包含了開明里的五巫,選擇范圍不大。 李杰看向方舟。 “外語卷就買了一份?” “一科一份?!?/br> “那除了買卷的人,其他都把整套卷買全?!?/br> 紅魔買卷回來,還有些不解,“這些翻譯即使選對了又有什么用?” 李杰:“城市建設,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巫師都是醫學占卜人才?!?/br> 最后的思想品德是篇短文: 《海內經鯀禹治水》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br> ——詮釋本文的思想中心。 考試范圍是三皇五帝。 方舟反復看了幾遍,也有些費解。 故事很簡單: 鯀沒經過天帝同意,偷了息壤治水,被天帝命人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