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深入調查發現,在去年,方舟就曾去當地公安局報案稱,收到臨摹他字跡寫出的信件,內容預測了《諾亞方舟》的上架過程。不過因為案情過于無頭緒,最終只當作惡作劇處理,方舟也在警察的勸說下,放棄繼續追究。但在今年二月,方舟接二連三收到來歷不明的信件?!?/br> 話到這里,常秘書指向大屏幕。 “現在,讓我們看一下圍繞《諾亞方舟》展開調查的關聯圖?!?/br> 只見屏幕上《諾亞方舟》C位出境,頭頂游戲主腦“小諾亞”:《日本沉沒2029》制片人。 周身飄滿提取的印象詞,諸如:來意不善開啟資料片投遞災難、神通廣大cao縱生死毀家滅國、黑科技跨越現有科技進程、無所不知活動內容為玩家量身定制等詞,環成一圈罩頂。 同時身披整齊羅列的關鍵詞。 左手側是創世公司,腳踩其主導的砝碼事件、送命題事件、乘客失聯事件、日本沉沒事件、殺人蟹事件數項。右手側是碩大的【蔣】字,還關聯了兩個分支: 標注為日本沉沒活動策劃人的蔣競澤。 與相貌相仿、人工智能天才、《諾亞方舟》資深研究者三個印象詞環身的蔣騁,名字特別加粗顯示。 常秘書點了點蔣騁與創世公司間貫穿左右、橫跨眾起事件的弧線上,有個不知能否劃等的問號。 在弧線越過小諾亞頭頂的位置,還有一行小字:唯一能與《諾亞方舟》系統主腦小諾亞對話的玩家。 “原本我們的調查側重在蔣騁與創世公司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直到方舟進入視野?!?/br> 屏幕上添加了最新關鍵詞【方舟】,環繞兩字分別有兩個信息詞。 其一:神秘來信。 “接二連三的信件內容還未可知,但從第一封預言游戲上架過程的信來合理推測,很可能也與游戲相關。而游戲公測當日,方舟隨信獲贈一臺游戲艙也能佐證這一點?!?/br> 常秘書在此停頓,“這一臺游戲艙既沒有購買記錄又抹除掉了運輸配送記錄。東市反恐辦走訪相關運輸、配送人員調查發現,這臺艙并非出自當地倉庫,而是直接由創世公司直發,單獨飄洋過海,通過當地派送員配送給方舟,隨同第二封神秘信件。我們完全有理由懷疑,這臺艙是由神秘寄信人送給方舟。那么寄信并贈艙的是誰?” 常秘書點著小諾亞與創世公司兩詞。 施施然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個神秘人與創世公司屬于同一陣營,甚至可能就是游戲幕后主腦。因此,才能解釋為什么它能完全洞悉游戲上市計劃?!?/br> 在與會者陷入思索而交頭接耳之際。 位于頂端的小諾亞身上飛出一條弧線,連接新登臺的關鍵詞“神秘來信”,上標打著問號的數學等號。 但常秘書先按下不提,進入下一個詞。 其二:邀請碼。 “根據鄭某的敘述,工作室申請邀請碼的軍人涉及百萬眾,在2月28日晚十一點,因為外來搶碼者的干預而沒能完成最后一千名額的搶碼工作。情況與深網懸賞數額與商城商品庫存都吻合。已經可以據此推測,在游戲商城上架邀請碼的中國商人就是方舟?!?/br> 常秘書敲著邀請碼旁浮現的“深網”兩字。 “深網賬號注冊時的IP地址就在創世公司,再一次印證神秘人與創世公司的關系。那么問題來了:這個與諾亞方舟息息相關的神秘人,為什么偏偏要給方舟寄信?到底是怎樣產生的交集才獨獨只對方舟格外特殊?而這位人生履歷上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方舟身上到底藏有什么秘密?” “方舟、方舟……” 有人念叨著這兩字,目光突然滑向《諾亞方舟》。 難道只是名字上的巧合? “……看來已經有人想到了?!?/br> 常秘書再次點向屏幕。 只見蔣字下多出一個分支:因告白方舟而進入視野的蔣遜。 “縱觀方舟人生履歷,有深入交集的人不多,假設這里面有人知曉《諾亞方舟》的事并提醒方舟,最有可能的就屬暗戀方舟的蔣遜。而蔣遜留學期間的英文名正好就是Noah,顯然余情未了?!?/br> 蔣遜名上飛出一道弧線連至神秘來信,同樣是打著問號的數學等號。 “這位Noah,恰恰對應方舟,又是《諾亞方舟》職業玩家,同時是重點監測對象蔣騁的哥哥,似乎有很大的嫌疑?但調查他的求學經歷,逃課、打游戲、拉幫結派、年級吊車尾……嗯,雖然完全是一位問題學生,但并沒有發現反社會的傾向。也不具備研發或cao控《諾亞方舟》的能力與格局,使事情顯得撲朔迷離……” 隨著常秘書敲擊屏幕,帶走蔣騁身上的加粗,飛入方舟身上。 偌大方舟兩字黑粗黑粗,格外顯眼。 能與之媲美的只有C位出道的《諾亞方舟》。 “方舟與Noah、小諾亞、《諾亞方舟》到底只是因為名字上的重合而疑鄰竊斧讓人覺得可疑,還是真得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這點要等我們拿到那幾封神秘信件,或許才能進一步分析?!?/br> 常秘書最后道: “案件已移交東市反恐辦下的專案組,當局剛剛簽發搜查令,組員將立即前往方舟家中搜查信件,羈押嫌犯?!?/br> 第41章 論如何集主腦寵愛于一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