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節
站起身,孟清和熟練遞過紅封,道:“勞煩白公公?!?/br> 白彥回接過,順手塞進袖子里,笑道:“咱家還要到新城侯府宣旨,國公爺伯爺留步?!?/br> “白公公慢走?!?/br> 送走了白彥回,孟清和看向沈瑄,“國公爺,這下怎么辦?” “十二郎所指為何?” 沈瑄挑眉,無辜狀。 孟清和氣結。 都學成國公裝病了,在他面前裝傻? 沈瑄揮手,示意親衛退下,房門關上,俯身捏了一下孟清和耳垂,“十二郎不必擔憂,不是中軍便無礙?!?/br> “國公爺之前不是說,功勞過甚?”捂著耳朵,孟清和眨眼。 沈瑄沒有馬上為孟清和解惑,而是將人拉到懷中,輕輕撫過他的頸項,掃過桌上的藥碗,“今日的藥,十二郎還沒用?” “……”這有必然聯系嗎? “十二郎先用藥,瑄再為十二郎講明,可好?” “……”能說不好嗎? 孟清和撇嘴,想起身,背后的手臂卻更緊了些。 瞪眼,不讓他起來,怎么喝藥? “無妨?!?/br> 沈瑄輕笑,端起藥碗,送到唇邊,含了半口,托起孟清和的下巴,拇指擦過唇緣,哺進了他的口中。 整碗藥喝完,孟清和竟沒覺得苦,反倒是耳根發熱,腦袋差點成了一團漿糊。 自靖難以來,這是第幾次? 想了兩秒,脖子紅了。 “十二郎?!?/br> 低沉的聲音流過耳際,孟清和無意識的應了一聲。 “有言功高蓋主?!?/br> 孟清和打了個激靈,瞬間清醒。 “更有言,過猶不及?!?/br> “過猶不及?” “瑄雖數次立功,當下卻非急流勇退之時?!?/br> “國公爺只是試探?”借此向天子表明立場? “是?!鄙颥u啄了一下孟清和的額頭,“十二郎聰慧?!?/br> 摸摸額頭,孟清和默然。比起經歷過洪武年政治斗爭,又是在永樂帝身邊長大的侯二代,他的那點心思完全不夠看。 “再者,”沈瑄頓了頓,垂首,溫熱的氣息拂過孟清和頸側,“瑄不欲再同十二郎分別,相思數月之久?!?/br> 轟! 孟伯爺滿臉通紅,頭冒熱氣,三花聚頂。 侯二代如此了得,當真hold不住。 兩相對比,究竟誰才是大明土著?! 永樂六年八月,明軍整裝待發,時刻準備進軍草原。 瓦剌突然先明朝一步,率兵攻打韃靼。 雙方在唐努山下交鋒,瓦剌首領馬哈木親率三千騎兵,打敗了阿魯臺的鐵桿郭爾羅斯部,殺死三百余韃靼騎兵,砍下人頭,燒毀帳篷,放言同本雅失里和阿魯臺勢不兩立。 消息傳到明廷,朱棣立刻下旨封馬哈木為順寧王,賜金印襲衣,賞金五十兩,銀一百兩,寶鈔五百錠,茶磚十斤,胡椒十斤,絹兩百匹。支援瓦剌糧食一千石,鐵器五百件。明擺著告訴瓦剌,明朝正準備收拾韃靼,本雅失里和阿魯臺蹦跶不了幾天了。想多撈些好處,就放心大膽的向前沖吧。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雖說瓦剌稱不上是明朝的朋友,但拉一個打一個,臨時團結過后收拾,永樂帝用得行當熟練,且屢試不爽。 此時的韃靼已是腹背受敵,按理說,但凡有點腦子,就該加緊跑路,找地方藏起來。事實卻證明,沒有最蠢,只有更蠢。擁立本雅失里,是阿魯臺平生最嚴重的錯誤。 跑路期間,本雅失里不只截殺瓦剌隊伍,還把一支到草原上交易的兀良哈商隊給搶了。 本雅失里炫耀戰利品,阿魯臺當場吐血。 這廝究竟長沒長腦袋? 肩膀上頂著的是石頭嗎?! 兀良哈被惹怒了,遣人進京向永樂帝告狀,“陛下,要為臣做主??!” 壯漢們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請求立刻出兵,滅了丫的。 孟清和剛巧進宮授課,第一時間獲悉此事,也有點傻眼。 先是大明,再是瓦剌,然后是兀良哈。能得罪的一個沒落,全得罪一遍。 韃靼實在英勇,本雅失里簡直太有性格,完全是狂奔在作死的大路上,打死不回頭。 第二百零八章 興寧伯授課 八月的南京城,連日不見一滴雨水,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樣的天氣,穿著公服外出行走,滋味別提多難受。 太祖高皇帝規定,無雨,官員不許撐傘。 城內不許,宮內更不許。 頂著炎炎烈日,孟清和步行至文華殿,汗水很快浸透了中衣??匆谎蹐糖谥械拇鬂h將軍,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一身公服都讓他熱得受不了,幾十斤的甲胄套在身上,昂首挺胸站在太陽下,當真威武,也著實的遭罪。 到了文華殿,孟清和臉色通紅,汗水沿著臉頰滑落,緋紅的公服,背部一片暗色。 暖閣外伺候的宦官躬身,推開緊閉的房門。 一股涼風徐徐吹來,孟清和瞬間精神一振,邁步走進室內,好似又活了一回。 暖閣內,四個冰盆擺在角落,七八名宦官輪流搖動著木扇。隨著扇葉轉動,涼風不斷驅走炎熱,暖閣內外幾乎成了兩個世界。 難怪要關門了。 長舒一口氣,不再如之前一般熱得難受,煩躁的心情逐漸平靜。 “少保?!?/br> 朱瞻壑一身大紅常服,正在研究桌案上的寶船模型,見到孟清和,立刻起身問好。 “世子安好?!?/br> 宦官送上巾帕,孟清和擦過手臉,衣服卻沒法換,只能忍著。 今日聽課的只有朱瞻壑。 天子即將北巡,漢王和趙王奉命隨扈,正忙著各項準備。朱瞻基另有課程,兩排擺放的四張大案,只坐著一個認真聽講的三頭身。 “上次所講,世子可還記得?” “記得?!敝煺佰贮c頭,拿起一本書冊,封面的字很是霸道。翻開,內里的每張書頁都繪有縮小版的輿圖,輿圖上有府州縣等標注,“少保所講,我都記住了?!?/br> 這本冊子是孟清和專門為朱瞻壑編撰,書頁上的輿圖由兵部郎中所繪,封面上的題字出自漢王之手。 朱高煦一筆狂草極得朱棣真髓,霸道張揚,非尋常人可以書就。 換句話說,相當考驗人的審美觀。 孟清和取出另一本書冊,同樣繪制有輿圖,標注卻是空白。 “下官斗膽,考一考世子,可好?” 朱瞻壑立刻挺起小胸脯,“請少保賜教?!?/br> 很自信,很好! 孟清和點頭,雖然不是天生教書育人的材料,又是被趕鴨子上架,但有朱瞻壑這樣的學生,滿足感和成就感也是非凡。他多少能體會道衍強收徒的心情了。 自我感覺良好,自夸? 孟伯爺甩頭,事實勝于雄辯,他有這個資本。 隨意翻到一頁,孟清和問道:“世子可能說出這幅輿圖是我大明何處?” “是遼東!”胖乎乎的小手點在紙上,“這里是遼東都司!” 朱瞻壑小臉泛紅,雙眼發亮,分明在說,求表揚! “正確,世子聰慧?!泵锨搴托Φ?,隨即又問,“這里是何處?” “宣府!”朱瞻壑回答得很快,“父王在這里種田!” “……”該表揚嗎?總覺得哪里不對。 “少保?” “咳!”孟清和咳嗽一聲,又翻過一頁,“此處,世子可知?” “順天?!敝煺佰执鸬酶?,“皇祖父曾就藩此地,還要遷都?!?/br> 接連問了幾處,朱瞻壑都答了上來。 一問一答間,孟清和又教給朱瞻壑許多地理知識,穿插著民間故事,不會讓朱瞻壑舉得枯燥,更不會讓他厭倦學習。 “遼東之地有女真,分為諸多部落,多耐寒蠻勇,擅騎射漁獵。歸附我朝后,互通貿易,按期朝貢。世子養的兩頭虎崽即是毛憐衛女真進獻?!?/br> “女真很善戰?比兀良哈如何?” “現今自不能相比,然今后之事誰能斷言?如前元,不也敗于太祖高皇帝之手?世子當知,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br> 孟清和的聲音溫和,對朱瞻壑的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解答。遇到回答不出的,不會隨意搪塞,直接表示,“世子可向漢王殿下請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