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沈瑄拍著柳升的肩膀,舟師任務艱巨,任重道遠,不必急在一時。柳都督身負大才,必有立功之時,本帥看好你! 柳都督激動萬分,連聲道:“是,屬下一定全力以赴!” 走出軍帳,被風一吹才反應過來,他是來請戰的吧?怎么就這么出來了? 軍帳中,沈瑄回到案后,展開孟清和寫來的書信,細細研讀。 張輔等將領候在一旁,表情十分難以形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然是至理名言。同興寧伯交情莫逆,定國公忽悠人的功力也是蹭蹭攀升。 互相瞅瞅,今后同總兵官交流,必須十二萬分的小心,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被帶進溝里。 高皇帝義孫,今上義子,榮封國公,戰功彪炳,身高都比人多一截。 戰場上非人,戰場下一樣秒殺眾人。如此差距,壓根不能激發斗志,而是專門打擊人的。 這樣的人往面前一站,還讓不讓旁人活了? 柳都督同麾下官軍再郁悶,也不能違反將令,只能老實的送人過江,順便饋運軍糧。 好在安南軍善解人意,自動送上了門。江中的五百余船只,正等著為舟師增添戰功。 “令舟師出戰?!?/br> 總兵官將令下達,舟師上下終于迎來了曙光。柳都督親自披甲,令親兵擂鼓,率領麾下向安南水軍發起了進攻。 比戰船數量,舟師處于劣勢。 比戰船大小和火力裝備,安南軍壓根不是明軍的對手。 明軍戰船上已搭載火炮,并備有火銃和大號的弓弩。條件所限,比不上宋時的床弩和神機弩,卻也能將安南人的木質小船鑿出個窟窿。 安南軍還停留在江舟相接,以刀槍和弓箭對敵階段。在明軍的樓船面前,完全不夠看。 船上的安南軍站起身, 接幫戰?更是想都別想。伸長了脖子未必能碰到樓船的船舷。湊過去,基本是被完虐的命。 安南人發揮出了巨大的勇氣,或許是臆想自己刀槍不入,正如黎季牦宣稱召集水陸大軍七百萬,勇猛的向明軍舟師發起挑戰。 對安南人的送死行為,舟師上下舉雙手歡迎。 柳都督一聲令下,樓船側過船身,在安南人不解的目光中,改造過的船身,掀起擋板,數門火炮張開了漆黑的炮口。 火藥被點燃,熾熱的鐵球,帶著燃燒中的火星,呼嘯著砸向安南江舟。 火炮的準頭算不上好,屢屢命中目標,只能歸功于安南江舟過于密集。 船多了,連在一起,想砸不中都很難。 樓船上的明軍忽然發現,自己變成了神射手,發三炮,就能砸沉一艘安南人的江舟。 江舟斷成兩截,瞬間解體。鐵球沉入江中卷起巨大的漩渦,落水的安南軍很快沒了蹤影。 安南人被嚇傻了。他們見識過明軍騎兵和步卒的厲害,卻從沒和明軍舟師較量過。 眼前的一幕,徹底顛覆了安南人對水戰的認知。 原來,仗還可以這么打? 想當年,洪武帝逐鹿中原,在水戰中是個短板,連吃幾次虧,最驚險的一次,差點被陳有諒的水軍送進江里喂魚,提前結束爭霸之路。 定鼎天下之后,痛定思痛,大力發展造船事業,并敕令沿海衛所勤練舟師。 經歷過數十年的發展,明朝的造船技術日趨成熟,造船廠具備了相當規模,舟師愈發精銳。為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沒有洪武帝,就沒有永樂朝。 沒有洪武和永樂時期的積累,哪里有所謂的仁宣盛世。 洪武帝和永樂帝的確好殺,但少了他們的屠刀,何來華夏文明的復興? 北元是不幸的,有朱元璋和朱棣在,草原的猛士們注定只能在夢里追憶往昔的榮耀和大都的繁華。 安南更加不幸,小彩燈和數百瓦的大燈泡比亮度,不是找虐還能是什么? 經歷過洪武,建文,永樂三朝的醞釀,明朝的陸軍領先世界,水軍也不遑多讓。繼對戰倭寇之后,終于在安南亮劍。 炮擊結束,江面上出現了詭異的沉默。 除了江風,幾乎什么聲音都沒有。 沒被火炮擊中的安南人變得畏縮不前,勇氣似乎隨著江風一起飛了,距離明軍舟師較遠的安南人,甚至起了臨陣脫逃的念頭。 “弓弩手!” 令旗揮舞,樓船讓開江面,更多的戰船逼近,船上的明軍五人一組,cao控巨弩。 伴隨著絞弦聲,一支支利箭,如雨幕般穿空而過。 轟! 弩箭鑿穿江舟,數個倒霉的安南人來不及躲閃,一同被釘在了船板上。 比起火炮,弓弩的準頭不知強了幾倍。 驚慌,恐懼,絕望。 各種情緒在安南水軍中蔓延。 “不要慌,迎戰!” 安南軍中的將領揮舞著長刀,接連殺死兩名嚇瘋的士卒,不起一點作用。只是增添了安南士卒的恐懼,甚至有安南士卒直接從船上跳入水中,妄圖游到江邊逃跑。其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樓船上的令旗再次揮舞,弓弩停止射擊,江面上響起了進攻的戰鼓聲。 咚!咚!咚! 船艙里的水手喊著號子,用力踏著腳板。 沉重的戰鼓和自胸腔中發出的聲音,帶給了安南人最大的恐懼。 樓船開始加速。 “沖船!” 柳升站在船板上,玄色鎧甲,大紅斗篷,銀色長槍,面容剛毅。 舟師中的明軍發出了震耳的吼聲。 “殺!” 攜著驚天的戰意,樓船狠狠撞翻了兩艘安南江舟,柳都督親自搭弓,一箭射中敵軍將領阮磊。 江舟之上,提著長劍大喊大叫,不射他射誰? 捂著被射穿的脖頸,阮磊倒退數步,跌入江中。 他的死,只是開始。 岸邊,明軍列陣,架起的火炮和弓弩手嚴陣以待,截斷了安南人的退路。 安南人打不過明軍舟師,想跑都不可能了。 沈瑄放下千里眼,張輔沐晟等將領也面帶輕松。 一場毫無懸念的戰斗,無需費力猜測結果。 “柳升堪稱將才?!蔽髌胶钽尻傻?,“平江伯手下有此等能人,吾竟不知?!?/br> 豐城侯李彬道:“沐將軍麾下一樣臥虎藏龍,連日觀戰,我等無不佩服?!?/br> “李參將過譽?!便尻尚χ鴶[手。 正說話間,江上的安南軍已折損過半,未同明軍舟師接戰的舟船,紛紛調頭逃跑。 沐晟等人不再多言,立刻下令火炮填裝,弓弩手列陣。 “放!” 江上的賊船,一艘也休想走脫! 今日的魯江,注定被安南人的鮮血染紅。 數日后,征討安南大軍的戰報傳至憑祥,不提孟清和,朱能都吃了一驚。 五百賊舟,俘虜十余艘,余下的都沉如了江中、戰中,賊將阮元子,阮磊,阮劣被殺,黃世岡,彤文杰,馮宗實,莫鐵,范鞋,阮利等百余人被擒。 舟師斬首萬余,溺死賊軍無算。 讀完戰報,半晌,孟清和才問出一句,“這么說,就抓了一百多俘虜,其他的……”都結果了? 朱能沒接話,把戰報重新遞給孟清和,示意他再看。 孟清和這才發現,剛才漏看了幾個字。 被抓的一百多賊將,也在戰后斬首示眾。 所以說,這場水戰,除了十幾艘船,一個俘虜都沒有? 瞪圓了眼睛,他從來不知道,明軍舟師是如此的……兇悍? 如果說遇上明軍步卒騎兵,是搭上了去閻羅殿的列車,遇上明軍舟師,明顯是由列車升級到高鐵。 已經不是死不死的問題,而是想慢點死都相當難。 放下戰報,深吸一口氣,遇上這樣的軍隊,安南人算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霉。 敢和永樂帝叫板的黎季牦,勇氣著實可嘉! 惹誰不好,偏偏去惹朱老四,明擺著找死啊。 當日,舟師的戰報隨朱能的奏疏一同快馬遞送京城。 孟清和一直猶豫是否將換糧所得利潤如實上報,看過舟師的戰報,頭頂的壓力頓時飛了。 比起征討大軍的戰績,不過是多賺了些利潤,算得了什么? 有言官彈劾欺君,也找不到他頭上。又有成國公打包票,還有什么可猶豫的? 上報,必須如實上報! 奏疏和戰報送出,孟清和的工作積極性更高。憑祥一縣的交易,陸續擴展到整個思明府。臨近的太平府,南寧府也因而獲益。欽州和歸順州等地,陸續有土司和邊民結隊到安南尋找發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