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回殿下,正是?!?/br> “路上一切可還順利?” “回殿下,一切都好。王爺令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務必在皇后殿下千秋節前抵達京城?!?/br> “哦?!敝旄哽蔹c點頭,“你見過興寧伯,興寧伯可說了些什么?” “興寧伯并未多言,吩咐卑職一路照看好馬車,切莫令人打開箱蓋。王爺下令卑職,進京后一切遵照趙王殿下吩咐?!?/br> 朱高煦走到一輛馬車前,拍了拍木箱,幾聲悶響,“你不知道箱子里都裝了些什么?” “回殿下,卑職不知?!?/br> “真不知?” “不知?!?/br> 朱高燧嘖了一聲,不再追問,“孤要進宮,汪長史同孤一起?!?/br> “卑職遵命?!?/br> 華蓋殿中,永樂帝正宴請番邦朝貢使臣。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又有部分船只回航,帶回大量的香料,珍珠,珊瑚,寶石,空青等物,還有第二批西洋朝貢的使臣,其中有爪哇麻喏八歇國東王孛令達哈派遣的使臣,以及呂宋,三佛齊等國的朝貢隊伍。 丁千戶也隨船歸來,他找到了能治療瘧疾的藥物,是不是興寧伯所言,尚不能確定。為避免出錯,丁千戶下令移栽十余樹苗,砍斷兩棵成樹,一同帶回。 船隊中人見丁千戶帶頭砍樹,紛紛效仿。 當地居民得知明朝船隊要砍樹,不白砍,花錢買,都拎起工具前來“幫忙”。 “尋常的林木不要?!?/br> 丁千戶伐木是為尋找藥材,船隊中的商人卻看到了商機。 朝廷造船,需要大量的木材,建造房屋,家具,都需要木材。 成功的商人,永遠不缺少發現利益的雙眼。有人在爪哇,蘇門答臘和呂宋島上發現了大量適合用于造船和制造高檔家具的木材,計算過伐木運送回國的損耗路費,對比能賣出的價錢,立刻雙眼放金光,發財了,這下要發大財了! 船隊行到福建,遇上了到大明朝貢的日本和琉球船隊。 巍峨如山的海船行過,單帆的小船幾乎可以用瘦骨伶仃來形容。 呂宋等國的使臣登岸之后,同樣被明朝的強盛震撼。 本來還打著各種算盤,此刻完全拋到了腦后。一只耗子妄想在老虎面前抖威風,不是“二傻”兩字能夠形容。 海船回到大明,帶回的奇珍異寶和番邦使臣比之前多出一倍有余。 使臣隊伍抵達南京,入住會同館,獻上方物,朝拜上國之后,永樂帝很是高興,在華蓋殿設宴,款待眾人。即將返回安南的陳王子,不久前抵達的暹羅,真臘,韃靼使臣也有幸列席。 原本,趙王趕在這個時候進宮面圣并不合適,但在侯顯稟報之后,永樂帝卻沒發火,放下酒杯,道:“高煦送來的?” “奴婢聽聞,是大寧雜造局……” 侯顯的聲音越來越低,朱棣臉上的笑意卻越來越濃??聪蜃谙率椎陌材详愅踝雍透鞣钍钩?,笑意多少有些滲人。 “陛下?” “叫高燧挑選三十名精通火器的親衛,召錦衣衛金吾衛到武樓前戍衛清場,朕有好東西要請諸位使臣一觀?!?/br> “奴婢遵命?!?/br> 永樂四年初的這場宮宴,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史官記載,宴中,天子幸武樓前,覽北疆進獻火器。 佛郎機炮一門,鳥銃三十支。 上言:“公諸同好?!?/br> 武樓前,炮聲裂空,銃機聲如炒豆,連擊而不炸。 后有騎兵cao演,馬上刀光如電,砍伐木人,不過瞬息。 上拊掌大笑,言:“善!可一觀?!?/br> 諸外邦使臣皆瞠目恍然,久而不語。 有安南陳氏當陛叩拜,言上國之威無遠拂界。望陛下天地父母曲垂恩顧,終保余齡。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其后,琉球,暹羅,爪哇,呂宋,真臘等國使臣,亦皆頓首叩拜,仰上國之威。 或許是覺得這樣還不夠詳實,史官在末尾,以看似順帶,實則重點提及的筆法指出,眾人頓首之時,安南胡氏,韃靼,日本使臣兀立。 別人下拜,這幾位站著沒動,這是很不好的行為。嚴重點說,是對大明的挑釁! 天子炫耀武力,其他人都服了,這幾位不服? 很好,那就真刀真槍的試一試! 安南胡氏等,注定要成為茶幾上的悲劇,沒有任何翻身的可能。 后世有人翻閱史料,驚奇的發現,史官記載的的順序,恰恰是安南等國家地區悲劇的排列順序。如果在中間加入一個瓦剌,就更完美了。 按照孟清和的理解,永樂帝是屬帝王蟹的,別人不惹他都要揮幾下鉗子,敢當面撩龍須子,不是故意找死還能是什么? 或許是覺得作死的力度不夠,在陳天平被明軍護送回到安南時,胡氏設伏兵,當著明軍和明朝使節的面,把陳天平咔嚓了。 咔嚓掉不算,仗著熟悉地形,安南攔截住了明軍,把陳天平的尸首搶回去,千刀萬剮,大張旗鼓昭告天下,“這人是冒充的!根本不是陳氏王族!殺他是為了正義!” 明軍尚未行動,被蒙在鼓里的阮景真暈過去了,被抬回家之后,連夜收拾包袱,帶著家人跑到占城,尋求政治避難。 附近地界,只有占城和大明的關系還不錯,世仇什么的,都可以暫時拋下,保住全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阮景真一邊帶著家人跑路,一邊淚灑途中,胡氏自己找死,拖累旁人算哪般?自己還為胡一元出謀劃策,出個x的策! 朱棣自然震怒,下達了軍隊動員令,小樣的,不收拾你,不知道馬王爺有三只眼! 聞聽消息,孟清和愣了半晌,如此拼命飛奔在找死的大道上,果真是沒有最找死,只有更找死?不過能找死到這種境界,著實是少見。 “伯爺?” “沒事?!泵锨搴头畔码妨?,手抵在唇邊,咳嗽一聲,“朝廷要調兵,去都司送個信,也好讓朱指揮有個準備?!?/br> “遵令!” 高福離開后,孟清和又陷入了沉思。 朝廷調集邊軍發兵安南,沈瑄會不會去? 琢磨半晌,實在拿不準,提筆寫了一封信,令人快馬送去順天,隨即召來丁千戶和供奉在府內的良醫,如果沈瑄方便來大寧,準備好的藥直接給他就行。如果不方便,就要給宣府和開原送信了。 不等沈瑄回信,朝廷又有敕令送到。 “召興寧伯回京?!?/br> 回京? 孟清和捧著敕令,頭暈。 這次攻打安南,難不成他也有份? 第一百六十五章 歸京 接到永樂帝敕令,孟清和立刻前往大寧都指揮使司,將手頭未完成的工作做了相關安排。 “雜造局的火器工坊,劉僉事一定不能放松。遇到麻煩,可以拿著本官的帖子拜訪兵仗局的白公公?!?/br> “卑職遵命?!?/br> “春耕的事情,馬同知和徐僉事多費心。 “是?!?/br> “朝廷調三千守軍,其后或仍有敕令下達,本官此次進京,先帶一千五百兵卒,余下按定期出發即可?!?/br> “是?!?/br> “此行未知歸期,夏季互市,諸位需當盡心,有兀良哈首領,遼東軍民指揮使司上下前來,也當盡心安排。若有草原部落歸附,可報知順天,聽從定國公之令。定國公若南下,報知魏國公。更有未定之事,漢王在,則快馬飛馳宣府,趙王歸藩,便報之開原?!?/br> “屬下聽令?!?/br> “余下之事,諸位可自定。另,朝廷有意設大寧布政使司,若接到敕令,當以禮相迎?!痹挼竭@里,孟清和頓了頓,略微壓低了聲音,“若是來者不善,故意找麻煩,也無需忍氣吞聲。陛下設大寧布政使司是為政令通行,諸位該怎么做,心里有數就成?!?/br> 朱旺等人坐在堂中,沉吟片刻,明白了孟清和話中所指。 在大寧設立布政使司,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不是忌諱大寧都指揮使司專權,更不是為了下絆子。 朝廷派來的官員,實干派則好,有其他心思,腳沒站穩就想挑起事端,不必客氣,下馬威絆腳繩,挖坑下黑腳,換著來。 “大寧能有今日,全仰仗上下一心?!?/br> 大寧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來幫忙便罷,來找麻煩的,立著來,橫著送走! 永樂帝要遷都北京,大寧開原廣寧三地,儼然成為了皇帝手里的錢袋子,大寧更是重中之重。 敢朝皇帝的錢袋子下手,收拾掐起來,絕對是挖坑填土無壓力。 有背景如何。大腿粗得過皇帝? 何況,孟清和講得明白,不是誰來都要埋坑里,只有那些不干實事,使鬼蜮伎倆的,才是下手的目標。人扔坑里埋上,說不定還會遭到表揚。 與孟清和共事至今,大寧都司上下,說話辦事都受到了一定影響。 大步朝前走時,都會留意一下前方是不是有石頭硌腳,塊小,一腳踢開,塊大,找人一起搬。 親密無間說不上,聯手排除外來的干擾因素,卻符合都司上下的共同利益。 天子的意思,沒人能夠違背。 分出布政之權沒問題。打著朝廷的幌子踩線過界,堅決不行。 一顆外來的老鼠屎,企圖壞了一鍋的鮮湯,癡心妄想! 必須一爪子拍死! “伯爺放心,下官等定當盡心竭力,報效天子,守土衛邊?!?/br> 孟清和頷首道:“如此,本官便可放心南下?!?/br> “伯爺此行,可要將火器隊帶上?” “帶著?!泵锨搴偷?,“組建火器隊本為守邊之用,漢王已經知曉,且本官已上疏朝廷,應當無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