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節
據說,眼前這位是興寧伯從北京行部挖出來的,之前在部門里負責文書工作。一副忠厚老實的相貌,換身衣服和樸實的莊稼漢子沒任何區別。 誰能想到,竟然是此等高才。 回去一定要和興寧伯商量一下,把人調到自己身邊,畢竟人才難得。至于挖角費,大家都是朋友,應該更好商量吧? 要不然,到父皇跟前為興寧伯再求個恩典? 就在朱高煦摸著下巴,計劃挖孟清和墻角時,沈瑄已率領邊軍從另一條路追上了瓦剌騎兵。 發現目標,確認無誤,立刻追上去一頓砍殺,殺完拉著糧車走人。既然要將臟水潑到瓦剌身上,自然一個活口不能留下。 事做得漂亮,唯一的遺憾是,沈侯爺沒能殺過癮,一身的煞氣久久不散,親兵都不敢靠近半米之內。 兀良哈也沒能揀著便宜,高高興興拉著糧食回家,剛下馬,就遇上了傳旨的內侍。倒霉催的,還有個給事中出身的禮部侍郎同行。 看到打著記號的糧車,兀良哈首領丹保奴,哈兒兀的表情僵硬了。 證據確鑿,還有什么可說的? 按照禮部右侍郎的性子,此等行為實在破壞內部團結,必須參上一本。多虧同行的后軍都督府僉事冀英勸說一番,才勉強讓他壓下了火氣。 不過,這些搶來的糧食必須交公。 兀良哈首領也沒話說,畢竟這事是他們不占理。如果車上沒記號,還能蒙混過去,誰能想到這些糧車都是大寧雜造局出品,車轅上都刻有特殊標記,尋常不會多加注意,仔細去找,馬上就能發現不同。 雖說糧食被拉走,白忙活一趟,卻也不全是壞消息。 內侍傳天子敕令,重設朵顏,泰寧,福余三衛,以兀良哈首領,頭目,渠長等充任指揮,同知,僉事,千戶,百戶,鎮撫。 后軍都督府僉事冀英私下透露,天子敕令復三衛,同時于三衛以東設兀者左衛,極北之地置奴兒干衛,近遼東都司設建州衛,毛憐衛,皆以女真部落頭領為指揮,指揮同知,僉事,及千百戶鎮撫。 “誥印冠帶襲衣俱已賜下?!奔接⒌?,“吾同首領有舊,特此告知,首領方好有個準備?!?/br> 丹保奴謝過冀英,沒心思再去計較被拉走的糧食,馬上拉著哈兒兀商量,并以最快的速度派人給關系好的幾個兀良哈首領送信。 天子接連在遼東設衛,任命呵哈出等人為首領,這是要重用野人女真的節奏。 作為大明的第一外援,不得不防! 糧食被拉走可以再搶,保住目前的地位才最要緊! 朱高煦派人護送韃靼騎兵去見鬼力赤,沈瑄帶兵從開平衛返回北京。帶回來的糧食留在了邊衛,這些本就是孟清和奉命籌集的部分軍糧。 回到北京后,沈侯爺沒來得及洗漱,就被孟伯爺找上了門。 房門一關,室內傳出幾聲鈍響,很快又歸于了寧靜。整個下午,兩人未出房門半步。 孟伯爺心急火燎的找上門是何原因? 天知地知,沈侯爺知。 永樂二年三月甲申,韃靼可汗鬼力赤突然召集部落頭領到王帳議事。 旋即,韃靼集結三萬軍隊,逼近瓦剌。 瓦剌首領馬哈木得到消息,出人預料的沒有應戰,反而拔營,收拾起包袱,連夜跑路了。 鬼力赤下決心同馬哈木打一場,沒想到這小子和他玩這手。 雖說遇上明軍大部隊,鬼力赤也會這么干,但不妨礙他借機大肆嘲諷馬哈木。 “這樣的膽小鬼,就該系上狐貍尾巴!” 馬哈木跑了,瓦剌的牧民卻沒法全都跟著一起跑。 鬼力赤聯合阿魯臺的軍隊沖進瓦剌的地盤,一頓燒殺搶劫。 搶牲畜,搶人口,搶草場。 搶不走的全部燒掉。 到明朝打谷草,韃靼和瓦剌從不手軟,對付起彼此來也是一樣。 或許是意識到不想讓韃靼繼續得意下去,在鬼力赤計劃接手瓦剌的大部分地盤時,馬哈木狠狠給了他一記回馬槍。組織起的瓦剌軍隊發揮出了極強的戰斗力,狠狠教訓了深入敵境的韃靼軍隊。 打贏了,自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被搶走的畜群和人口,通通再搶回來。被燒掉多少帳篷,全部燒回去! 自此,馬哈木不再被動挨打,實力比不上鬼力赤,就玩偷襲。事實證明,這種戰術相當有效。對于為他出策的謀士,馬哈木十分感激。殊不知,這位智者私下里還有另一個身份,大明錦衣衛。 你來我往中,雙方打出了真火。 本該是一年最好的時節,草原卻不見牧群的身影,只有四處而起的硝煙。 不時有離散的游騎和部落出現在邊境,邊關要塞立刻提高警惕。 春耕時,田間地頭總能看到巡邏的邊軍,十人一隊,以小旗帶領,佩弓箭腰刀,另有兩人背負火銃。一旦發現情況不對,立刻響哨,擊發火銃,臨近墩臺地堡聽到示警,馬上點狼煙,弓箭伺候。 此法為大寧最先在練軍時使用,很快擴散到整個邊關。 自遼東,開平,宣府,大同,自東迤西,烽臺連橫,流竄的草原游騎尋不到任何下手的機會。 韃靼和瓦剌打得熱鬧時,兀良哈沒趁機湊熱鬧,在遼東嶄露頭角的野人女真牽扯了他們大部分的注意力。 不是因為女真有多強,而是天子的態度,不得不讓他們對女真產生幾分忌憚。 草場不要了,加薪的要求也暫時拋到腦后。 兢兢業業巡衛邊疆,隔幾日向天子上疏表忠心,表示自己時刻奮斗在邊疆第一線,盡量爭取天子表揚,成為了兀良哈首領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切只為向明朝天子證明,他們才是最好的外援! 野人女真,哪涼快哪歇著去。 呵哈出怎么樣?逮著機會照樣收拾一頓! 看呵哈出等不順眼的不只是兀良哈,沒有得到敕封的野人女真首領也是一樣。 羨慕胡里改部目前的生活,羨慕呵哈出得到了趙王的親自接見,羨慕胡里改部在廣寧互市有了固定的攤位。胡里改部和忽剌溫部在交易中享受的各種便利,更是讓眾人無比嫉妒。 之前沒有朝貢的女真首領紛紛組織起隊伍,一個部落不行,三五個湊到一起,帶上馬匹和林中出產的人參皮毛,直奔北京。 人來得多了,會同館就有些住不下了。 沒人抱怨,更沒人離開,反而主動對接待官員表示,房間不夠,擠一擠照樣住。 條件差點不要緊,能拿到孟少卿的批條,在互市交易中能得到實惠,才是最緊要的。 “這就是利益?!泵锨搴鸵簧泶蠹t白澤服,坐在鴻臚寺衙門,端起茶杯,輕輕抿一口,“暫且先讓他們等著,天子的敕令下來再說?!?/br> “是?!?/br> 都事退出去,孟清和放下茶杯,立刻呲牙咧嘴。 下唇的傷口還沒好,喝熱茶當真是要命。 還要在下屬面前保持威嚴,他容易嗎?一定要和某侯二代說清楚,動不動就咬人不利于可持續發展,這個習慣必須改! 于是乎,孟伯爺下班后直奔行后軍都督府。 至于和沈侯爺談判結果如何? 總之,孟伯爺整整一個月沒敢再碰熱茶。 第一百三十四章 飛來橫禍一 草原上的戰火成功燒了起來,韃靼和瓦剌打得熱鬧,預期一兩年內消停不下來。 女真各部成群結隊到大明朝貢,馬匹全都交由行后軍都督府管理,人參和皮毛選出上佳者隨奏疏一同送往南京,留在會同館里的女真人,整日里期盼著孟少卿能有空見自己一面。 歷數以上,孟清和算是圓滿完成永樂帝交代的任務?,F如今只等天子的敕令下達,給會同館里住著的女真首領們一點甜頭,將他們打發走人,自己就能收拾包袱返回大寧了。 孟清和不在大寧期間,大寧都指揮使司內部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 大寧都指揮使僉事張貴調浙江都指揮使僉事,未幾,因罪降為千戶,又因御史彈劾,被發云南戍邊,此生怕是回不來了。 大寧都指揮僉事王庸,許成有罪,上念其屯田有功,降為大寧左衛僉事,令戍邊自效。不久,王庸因抵御韃子有功,升指揮同知。許成被巡按御史彈劾有怨忿,對朝廷有不軌之言,令下錦衣獄。抓人的隊伍,由錦衣衛指揮僉事紀綱親自帶領。 天子下令,調彭城衛指揮使余成,羽林前衛指揮僉事楊成,劉七,黃保,張鬼神等為大寧都指揮僉事,李討,周官保俱為大寧都指揮同知。 賜大寧都司都事姚堂綺衣錢鈔,余者仍官在原職,各賜錢鈔有差,多為嘉勉。 看著紙上羅列的名單,孟清和深吸一口氣,明面上,大寧行刺一事已宣告終結,但對永樂帝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這件事的余波還將持續很久。 一旦朱棣突然想起某年某月某日,某幾個不法之徒密謀行刺于朕,其中還牽涉到建文舊臣,說不準就會派出錦衣衛,拿著駕帖,請人到詔獄談談人生理想,花鳥風月。 被貶謫的人中,張貴是舊事被查,許成則是另有原因。 孟清和壓根沒想到,一直給他沉穩印象的許僉事,竟然是個騎墻派,還騎了不只一面墻。 寧王,建文舊臣,懿文皇太子被廢為庶人的兩個兒子,許成都有聯系。 這樣的人才,竟然只是個都指揮僉事,如果加入情報部門,定能大放異彩。努努力,楊鐸之后,或許就沒紀綱什么事了。 只可惜,走錯了路。 起初,孟清和滿頭霧水,不明白許成到底是哪方的人。 直到紀綱向他透露,洪武年間,許成的父親曾官至詹事府少詹事,輔佐太子朱標,后因卷入胡惟庸案被下獄,虧得太子求情才保住一家性命,被發戍邊。論理,許成同建文帝的關系絕對更近。 孟清和這才恍然大悟,心中多少有了底。 至于許成為何會同張貴成為好友,張貴之前在大寧都司所行種種是否同他有關,孟清和不想深究。 人都進了詔獄,背后的關系已經察明,除非永樂帝突然開始吃齋念佛,放下屠刀,否則,許成這輩子都不可能出來了。 按照天子的行事風格,未必愿意手下如此尋根究底。但凡牽涉到朱家內部的權力斗爭,尤其是朱棣和朱允炆之間的皇位爭奪,聰明人都該躲得遠遠的。 天下易主,朱棣是大明的天子,朱允炆是生是死,不是孟清和該cao心的事。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天子敕令下達,高高興興返回大寧,集中精力搞好經濟建設,偶爾豐富一下精神生活,無事聯絡一下有意內附的草原部落,努力營造和諧美好的邊塞生活。 當然,如果隨時都有美人在側,生活會更加美好。 考慮到美人愛咬人的習慣,這個念頭剛升起就被拍飛了。 抿一下嘴唇,為了面子著想,沒有找到解決辦法之前,暫時遠距離產生美吧。 永樂二年三月壬寅,天子敕令送抵達北京。 復孟清和為大寧鎮守,授資善大夫,正治上卿。免鴻臚寺少卿,賜銀三十兩,彩幣十五表裹,鈔五十錠。 圣旨交到孟清和手中,白彥回笑道:“咱家恭喜興寧伯?!?/br> 孟清和謝過,借著客套的時機,將備好的紅封遞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