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沈某了解?!?/br> 見沈瑄的確不在意,三保才接著說道:“王爺讓咱家給千戶帶個話,之前的事,王爺都知道了,一定不讓千戶白受了這份委屈?!?/br> “王爺厚愛,瑄無以為報!” “王爺視千戶為子侄,千戶可千萬別這么說,那才是辜負了王爺的一番心意?!鳖D了頓,話鋒一轉,“千戶手下可是有個姓孟的百戶?” “確有?!?/br> 三保笑道:“孟百戶忠義之名已傳至王爺耳中。不知孟百戶現在何處?咱家也想見上一見?!?/br> 聽到三保的話,沈瑄拿起劉大夫放在桌上的瓷瓶,摩挲著瓶身,臉上看不出太多的感情色彩,黑色的雙眼卻益發深邃。 “千戶?” 片刻,沈瑄已收起瓷瓶,開口說道:“來人!” 三堂廂房內,正捧著一碗熱湯的孟清和,聽到來人傳話,險些被嗆到。 “燕王派來的人,要見我?” 小蝦米,終于能蹦跶起來了? 孟清和連忙整理好武官服,跟著長隨到了二堂,先是向沈千戶行禮,然后將目光轉向坐在一旁的三保。 這身衣服和王聽事的一樣,宦官? 初見孟清和,三保也不免有些驚訝。印象中,敢出言頂撞都指揮,硬挨十五軍棍的,就算不是彪形大漢,也不該是這個樣吧?這樣的身板,真能扛得住邊塞的冷風? 再驚訝也不能擺在臉上,否則可就是掃沈千戶的面子。 “可是孟百戶當前?咱家三保,是燕王府聽事,在燕王身邊伺候?!?/br> 三保? 宦官? 燕王府的? 孟清和一個機靈,目光灼灼,不只是三保,連沈瑄都覺得不太對勁。 “百戶為何如此看咱家?” “敢問聽事可是姓鄭?” “咱家姓馬?!?/br> 姓馬?仔細想想,似乎鄭和的本姓就是馬? “卑職斗膽,馬聽事可愛好航海?” 三保被問得愣住了,大行皇帝有令,除了運糧的海船,非得朝廷允許片板不得下海。疏通運河之后,運糧的海船數量都已減少。他區區一個王府宦官,愛好航海?宋忠的軍棍莫非是打到了孟百戶的腦袋上? “孟百戶何出此言?” “好奇,一時好奇?!泵锨搴陀樞σ宦?,“還請馬聽事見諒?!?/br> “孟百戶言重了?!比PΦ?,“咱家可沒坐過海船,咱家自小就有個毛病,暈船?!?/br> 暈船? 明朝的大航海家,率領艦隊威震諸國,七下西洋的鄭和,暈船? 孟清和突然覺得,這世界很是玄幻。 不過,穿越這種事都能出現,航海家暈船,貌似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 “馬聽事,”孟清和忍了幾忍,到底沒忍住,“暈船不是病,努力一下,還是能夠克服的?!?/br> 表情很真摯,語氣很誠懇,動作很到位。 就是,場合不太對。 三保:“……”那頓軍棍果然還是砸到孟百戶的頭上了吧? 沈瑄默默轉過頭,肩膀可疑的抖動了兩下。 必須敬佩三保的專業精神和職業水準,哪怕被孟清和幾句話弄得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懷疑對方腦袋被棍子砸了,仍不忘將燕王一番勉勵的話告知對方。 孟百戶也沒真的糊涂,當即抹著眼淚,感激涕零,恨不能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拍著胸口再度表決心,力度好似沒掌握好,扯動了背后的傷,臉色頓時煞白。 “孟百戶真乃忠義之士!” 三保感嘆,孟清和蒼白著臉,狠心多捶了自己兩下,差點沒把肺給捶出來。九十九步邁出去了,不差最后一步,表演必須到位! 沈千戶再次默然,轉頭,抖肩。 當夜,三保一行下榻西城千戶所。 孟清和帶著幾張圖紙,走到了沈瑄辦公的廂房門前。 本想先作出成品,不料高福跑了幾次雜造局都被拒絕。孟清和退而求其次,不用鐵只用木頭,做個樣子貨出來總成吧? 雜造局大使仍是一口回絕,同武器沾邊的絕對不行!木頭也不行! 賺點外塊沒關系,但在可能觸犯朝廷法令的原則性問題上,雜造局大使堅守底線,沒將孟百戶和高總旗上報已經算客氣了。 無奈,孟清和只能暫時讓高?;厝?,絞盡腦汁將圖紙重新畫過。 他這次想做的東西,同簡單的木刺不同,需要專業的工匠才能辦到。如果不是只知道外形,不了解內部構造,他絕不會讓高福去碰一鼻子灰。 拿出成品是不可能了,只能直接把圖紙送上去,希望沈千戶能慧眼識珠。 天色漸晚,廂房里已燃起了燈火。 孟清和深吸一口氣,握緊了手中的幾張圖紙。 軍棍挨了,投名狀遞了,名字也在燕王跟前掛過號了。必須讓沈瑄認為他可用,有大用。想成功,一點風險不冒是根本不可能的。 廂房內,沈瑄換上了一身藍色的便服,沒有戴幞頭,一頭黑發松松系了根絹帶,如黑綢般披在肩頭,發梢仿佛帶著未干的水汽。 孟清和第一次看到沈瑄這個樣子。 燈下美人,皎然如璧。 著實是,說不出的驚艷。 咬了一下嘴唇,孟清和單膝跪地,“標下見過千戶?!?/br> 沈瑄放下筆,黑色的雙眼掃過孟清和的發頂,帶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起來吧?!?/br> “謝千戶!” 孟清和站起身,沒有多廢話,直接將圖紙送上,“千戶,還請過目?!?/br> 沈瑄挑起一邊的眉毛,接過圖紙,只是一眼,神情就是一變。 一尊形似火銃,卻又類炮的火器,赫然于紙上。 兩只鋼爪釘緊釘地面,形似蹲伏的猛虎。 “這是?” “回千戶,此為火炮,名為虎蹲?!?/br> 北平,燕王府內 朱棣看著從京城送來的密信,冷冷一笑。 黃口小兒,無能書生,能奈他何? 南京城文華殿內,年輕的建文帝坐在案后,看著從北平發來的奏疏,一時間竟沒了主意。 燕王要進京? 可能嗎? 將視線轉向立在殿中的齊泰黃子澄等人,往日提及藩王無不雄才大論,似彈指間便能定鼎江山,今日卻都啞了嗓子,默不作聲。 建文帝突然感到了一絲冷意,從朔北而來,帶著邊塞的風雪,仿佛能凍住滿朝文武,凍住整個南京城。 第三十七章 不怕死的孟百戶 三保一行在開平衛停留兩日,趕在燕王入京之前啟程返回北平。 與來時不同,宋忠雖未親自出面,手下都指揮余瑱等人卻一改之前傲慢,親自將三保一行送出城門。在城門口遇上沈瑄,破天荒給了個笑臉。 歸其原因,是同燕王即將入京有關。 這尊大佛離開北平,南京的建文帝坐立不安,吃飯都不香,開平衛的宋忠等人卻是松了一口氣。 燕王不在北平,簡直像搬開了壓在眾人頭頂的一座大山,腰不彎了,背挺直了,說話的聲音都提高了不少。至于被泰山壓頂的建文帝和朝中一干同僚……宋忠等人下意識的轉頭,緘默不語。 大家也是為了完成皇帝下達的命令,皇帝一向仁厚,寬宏大量,肯定是可以理解的……吧? 城門前,三保對沈瑄和余瑱都是一副笑臉,可說話時,還是能窺出親疏遠近。 沈千戶是自己人,面子里子都需做到。 至于宋忠和余瑱等人,現下客氣,等燕王從南京回來,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三保笑著同余瑱等人告辭,面向沈瑄時,輕輕拂過袖口,沈瑄會意,“聽事一路順風?!?/br> “沈千戶也安心養傷,王爺那里咱家自會回話?!?/br> 說話時故意看了一眼余瑱,表情未變,目光卻著實的刺人。余指揮干笑一聲,不待解釋,三保已躍身上馬,動作干凈利落,帶著一股颯爽的帥氣。 宦官,也是可以爺們的。 孟清和已到城頭當值,看到三保上馬的動作,不出意外的被閃了一下眼。 不愧是未來的大航海家,名留青史的鄭和,雖然,這名航海家暈船。 邊塞三月,仍是大雪連降,不見一絲春意。 目送燕王府一行人離開,余瑱收起臉上的笑,冷哼一聲,道:“沈千戶果真本事了得?!?/br> “卑職謝都指揮夸獎?!?/br> 余瑱:“……”他是夸他嗎? “都指揮可還有吩咐?卑職今日需到城外巡邏,不敢延誤?!?/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