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趙子津中將道:“我們的情報官員已經確認過了,而且我們也已經收到了德國人的緊急通知,說他們已經啟動政變計劃,請求我們給予配合!” 陳敬云聽到這話后,沒有多想,立即吩咐身邊匆忙趕來的燕井鄺道:“把陳儀、關時杰還有馬寅初等人都叫過來,立即召開緊急戰略會議!” 希特勒死了,這就需要中國對此作出最為及時的反應,不但有軍事上的,還有外交上的。當維茨萊本把希特勒刺殺了后,是需要時間來掌控德國權力的。而現在,陳敬云就要確保維茨萊本等人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控德國的權力。 可以說,德國的政變是否能夠成功,直接關系到今后中國數十年的戰略局勢,所以對于中國來說,這個時候幫助德國是必須的,不但要有外交上的還有要軍事上的幫助。 不用多久,總統府的龐大會議室里,匆忙趕到的軍政要員們都是坐了下來,包括在軍方地位僅次于沈綱的陳儀元帥,包括海軍的頭號大佬關時杰元帥,同時還有空軍元帥伍世鐘,然后還有陸軍參謀部總長郭恒思上將,除了以上四位軍方實權大佬外,還有政斧那邊的政務院院長馬寅初以及外交部總長顧維鈞這兩位。 而和以往戰略會議里不同,這一次除了這些老人外,還有一個年輕人,他就是陳華天,陳華天如今的職位是國家軍事委員會中央委員、參謀部常務次長、陸軍上將銜。但從職位來說,他是沒有資格參與這種共和國最高層面的戰略會議的。但是他今天之所以能夠坐在這里,首次參加共和國最高戰略會議,是因為他的繼承人身份,陳敬云對陳華天的培養是不遺余力的,除了讓他加速在軍方中成長外,也開始讓陳華天接觸最高層次的一些戰略決策,同時也是大力扶持陳華天派系的人員,比如海軍元帥呂健就是陳華天的堅定支持者,如果呂健不是陳華天的支持者,陳敬云也不會如此輕易的晉升他為海軍元帥,為的就是今后讓陳華天能夠更加順利的掌控海軍。 其次當初晉升洪容翰為少將,并且讓洪容翰到歐洲地中海的第七機動艦隊任職也算是其中一項,因為洪容翰乃是陳華天正兒八經的外戚勢力,整個洪氏家族因為洪紫萍的關系,那可是整個中國里陳華天的最堅定支持者。只不過沒有想到洪容翰實在倒霉了點,原本只是一趟鍍金之旅竟然也能夠陣亡,讓陳敬云惋惜不已,更讓陳華天心痛,對于洪容翰而言,陳華天更加重視洪容翰,因為洪容翰成長起來后就會成為他在海軍最得力的臂助,奈何天意弄人。 由于洪容翰的戰死,陳敬云一方面是想要補償洪子泰,另外一方面也是想要重新扶持出一個洪家第三代領軍人物來支持陳華天,所以已經是打算著培養洪志光的次子洪榮慶,此人年方四十三,擔任過野戰軍團長、副師長等職位,去年為了順利晉升少將,加上野戰軍的實權少將職位不多,不是師長就是軍參謀長,而陸軍一大票少將盯著這些位置,他很難直接晉升少將就去擔任師長等少將級別的要職,所以是回國擔任了去了武漢,目前擔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務處副處長,這個職位乃是一個標準的過渡姓職位,沒有什么實權但是卻是少將銜的職位,等過度一段時間后再謀圖少將級別的實權職位,再熬過幾年和其他少將一樣到五十多歲的時候估計就能晉升中將了。 但是洪容翰的戰死,這個洪氏家族的第三代領軍人物殉國后為了保持洪氏家族的繁榮,洪子泰以及洪志光已經開始運作,想要把洪榮慶退出來代替洪容翰的位置。對于洪子泰的安排,心存補償洪子泰以及為了讓洪氏家族在未來能夠有力的支持陳華天上位,所以陳敬云也是默許了這一舉動,不用多久洪榮慶就會被調任到參謀部戰略司任職,不出意外到了明年就會出現野戰部隊實權師長一職,再過三四年就會繼續上升一步為中將。 這些事情很大程度上,陳敬云都是為了給陳華天的上位鋪路,這些事情做了,陳敬云讓陳華天參與最高級別的戰略會議自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不過進會議室前,陳敬云也是親口吩咐了他:“等下要多聽,不要多說!” 第一次參與整個國家戰略層面的會議,陳華天只能是旁聽,要想發言并作出決策,他還要走很長的路。 隨著陳敬云帶著陳華天走入會議室,里頭的幾個人都是站了起來。 陳敬云略微抬手往下壓了壓:“都坐吧!” 當即他就是坐在了主位上,而陳華天則是很自覺的坐在了方桌的最下方。雖然對于陳華天會出現在今天的場合里感覺到奇怪,但是陳敬云要培養陳華天的心思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大多數都是知道這種事情遲早都會到來的。 陳敬云首先開口:“之所以把你們叫過來,是因為德國那邊發生了點事情!”說到這里,在座諸人大多數都已經猜到了什么,來的路上他們就已經猜測過陳敬云為什么要召開緊急會議,理由不會太多,要么是蘇俄和美國對中國開戰,要么就是德國發生了變故。 “根據軍情處的消息,德國國防軍的部分高級將領已經成功發動政變,刺殺了希特勒,目前德國的政變軍官已經是開始接管柏林!” 聽到陳敬云這么說,在座諸人一個個都是露出喜色,他們都是知道軍情處一直都在和德國人聯系,試圖刺殺希特勒進行政變的,但是這種事情能不能成功卻是誰都沒有把握,為此過去的幾個月里中國一直都是在做兩手準備,一方面是等待德國那邊政變成功,另外一方面就是持續對歐洲增兵,以圖政變不成功的時候憑借武力爭奪歐洲戰后的最大利益。 如今希特勒已死,德國國防軍的部分高級將領開始接管德國權力,那么接下來中國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保全德國的元氣,并把德國徹底的綁上中國的戰車,以便讓中國在歐洲獲得一個強力的盟友用來牽制英美蘇三國。 而要達成這個目標,中國所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少! 經過一整夜的緊急會議后,次曰早上中國外交部就是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發布了足以讓諸多人都驚掉下巴的消息! 第一千一十九章 德國亂局(一) 就在德國處于動亂,維茨萊本以及隆美爾等人四處拉攏國防軍高層,并鼓動了駐扎柏林的駐軍發動軍事政變的時候,中國也是在短短數個小時后也是做出了直接官方反應。 政務院外交部發言人在臨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稱:“中國歡迎德國進行改變,并期待能夠和部分開明德國人士一同解決德國亂局,建立世界和平的基礎!” 這種話也許聽在普通人耳中沒有什么,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外交客套話而已,但是它的實際含義遠遠要比它字面意思深刻的多。因為這里頭透露出來了眾多意思,首先就是中國是支持維茨萊本和隆美爾等人發動的軍事政變的,其次中國是希望和他們進行合作,而合作什么呢?這年頭能夠讓中國和德國進行合作的,不外乎就是對抗英美蘇三國了。 中國官方透露出來了這個消息的同時,也通過各種秘密渠道聯絡德國的諸多實權人士,不但積極聯絡德國國防軍隊的海陸空高層將領們,也聯絡德國國內的諸多工商政界人士,甚至和部分不那么堅定的納粹黨高層也進行聯絡。 和這些人聯絡的最為直接目的不外乎就是勸說他們和維茨萊本等人合作,進而和中國合作。 中國對這些人開出的條件是非??犊?,第一個就是保證不追究戰犯的責任!也不追究什么種族大屠殺之類的責任,畢竟德國人之前殺的都是猶太人,而猶太人和中國又沒什么關系,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美國掌控了大量財富的猶太人是中國資本家家們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對手,說是敵人也不為過。再者大屠殺這種事情中國自己也干了不少,前幾年廣大俄羅斯新占領區的西伯利亞,中亞等地方,中國可是屠殺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頑固的伊斯蘭宗教分子以及中亞、疆省、藏省等叫嚷著讀力或者自治的那些人,可是殺的不算少,這樣的情況下陳敬云實在不好意思就此指責德國人。 除了保障這些高層將領的人身安全,不追究他們的戰犯責任外,同時保障他們在新德國政斧當中的權力。 說到底,這場政變是德國國防軍一手策劃的,人家策劃了政變要是在戰后還追究所謂的戰犯責任或者把他們踢出政斧以及軍隊,人家肯定不干啊。 除了以上這條關乎他們個人利益的條件外,中國還對他們保證,中國必將保證德國在戰前領土的完整,任何分割德國的舉動都是中國所無法接受的。 第三條就是中國保證德國不會在戰后受到和一戰結束那樣被軍事制裁,將會保障德國擁有足夠的防守力量。 也就是說,只要德國和中國合作,那么中國就可以還德國一個戰前局面!而這一點是縣級你無數德國人所要追求的,當然他們這必須是和中國徹底結盟的前提下才能獲得,中國需要的是一個依附自己的盟友,而不是想要在歐洲扶持出來一個不受自己控制的德國來。 而中國要讓德國保持戰前局面,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會是巨大的,因為英美蘇三國就算再傻也不會就此答應,一個搞不好,中國就得和他們開戰了。 但是陳敬云已經認定,哪怕是在現在就和英美蘇三國開戰,也不愿意在幾年后或者十幾年后面臨英美蘇三國圍攻而讓自己一手創建的帝國四分五裂。原時空里蘇聯的失敗絕對不能從自己手中重演。 再說了,對于中國來說,現在就和英美蘇開戰,比以后和英美蘇開戰有更大優勢,首先如今中[***]隊實力龐大,擁有二十多艘航空母艦的中國海軍能夠比肩美國海軍,千萬陸軍足以傲視全球,空軍規模絲毫不遜于美國陸軍航空隊,而中國的各種軍事裝備,尤其是坦克以及戰斗機上,都擁有了一定的姓能優勢。 而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那就是,這年頭中國除了強悍的常規軍事力量外,還擁有核彈這個殺手锏,真打起來陳敬云肯定不會顧慮什么,第一時間就會把全部庫存的核彈扔到美國本土,不把整個美國工業毀掉,至少也能讓美國工業遭受重創。 所以盡管中國如今的戰略局勢非常不妙,面臨著被多方夾擊包圍的危險,但是憑借全球第二的工業力量,全球第一的陸軍,和美國海軍半斤八兩的海軍、相當的空軍力量以及充當殺手锏的核彈以及b19戰略轟炸機,至少中國在軍事上就能夠保持不敗之局,甚至還具備一定的優勢。 單挑全球這種事情陳敬云雖然不想也沒有太大信心,但是真到了那個地步陳敬云少不得要學一學希特勒徹底瘋狂一把。 一句話,打就打,誰怕誰??! 如果現在不打,而且又不把德國扶持起來分擔中國的壓力,那么等德國徹底完蛋,過多幾年中國就會很不妙了,就算軍事上在強大也沒有多少用處,就算到時候英美蘇三國聯合起來,把中國排斥在全球經濟體系之外,那也是個非常致命的。 中國打二戰的戰略目標并不是為了獲得多少領土,一方面是需要鞏固中國本土的安全,而另外一方面就是希望獲得全球市場。 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中國不是蘇俄也不是后世里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或者二十一世紀里的朝鮮,中國是一個以工商業為國家基礎標準資本主義國家,政斧存在的最大意思不是叫嚷什么主義,國家和民族之類的,當今政斧以及軍隊存在的唯一目標,就是為國內工商業獲取更多的資源以及市場!任何所謂的政治目的以及亂七八糟的主義偏離了這一點,都必將遭到歷史的無情拋棄。 如果說中國耗費了無數軍費打一場了這場世界大戰,到頭來卻是失去了全球市場,這絕對是國內工商界所不能接受的。對于中國的工商界而言,中國本土以及各控制區的市場雖然已經很大,但是依舊遠遠不足,他們還需要歐洲市場,需要印度市場,需要南北美洲市場,其中的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更是非常重要。 原時空的歷史已經證明,地球是養不起兩個超級大國的,而歷史也同樣證明,關起門自己搞一個全球貿易體系是會餓死人的。 中國如果想要徹底取代美國在戰后超級大國的地位,或者是說要和美國爭奪這個地位,那么有一點是不可獲取的,那就是全球市場。 不管這個全球市場是通過外交手段交換而來還是說通過戰爭搶掠而來,它都必須要。 對于今后會出現什么恐怖的后果,作為當今中國文官集團的頭子,歷年來執掌經濟發展司、財政部、現任政務院院長的馬寅初給陳敬云描繪了如此一副藍圖。 “如果我們沒有能夠奪取歐洲市場,而且由于戰后和美國關系破裂導致兩國貿易斷裂的話,將會出現極其嚴重的經濟后果。 首先戰爭結束后的第一年,我國就會爆發嚴重的產能過剩,每年超過三千萬噸的石油將得不到足夠的市場,石油供應嚴重過剩導致石油價格暴跌,屆時國內各大油田的開采出來的石油甚至連成本都賣不到。鋼鐵、水泥等和基礎建設關系密切的產業將會爆發比1929年更為重要的產能過剩危機,進一步拉低國內基礎行業的盈利,石油、鋼鐵、化工等基礎行業的受創將會直接影響到股市的崩潰,并進一步拉低國內民眾的收入水平,而短時間內大量工廠將會被迫關閉,眾多離開土地的工人將會失去他們的工作,不用三年時間,除非采用軍備擴張以及大量建設基礎設施等非常規方法,那么我國的經濟就會迅速倒退到戰前水平?!?/br> 隨著經濟的全面萎縮,不可避免的就會影響軍事以及政治,國民福利的降低導致的民眾搔亂,就極有可能導致原本就不是很歸心的新占領區的讀力訴求更加強烈。 時間一久的話,不用第三次世界大戰,控制了大半個亞洲的中國就得崩潰。 而這種情況是陳敬云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很多人認為,如今中國要進行戰爭是陳敬云的一念之差又或者是所謂的什么意識形態沖突、領土爭端等,實際上這些都是次要的,或者只是一個借口,真正的根本原因是經濟上的沖突。 中國之所以絕對進攻德國,就是為了獲得歐洲市場,如今想要和德國聯合,同樣是為了歐洲市場,其他理由雖然也有,但都是次要的。 為所謂中國在近半年多國內媒體經常提及的戰后利益,最主要的也是指經濟利益,要知道國內一大票的資本家都已經磨拳搽掌,就等著軍隊徹底拿下歐洲,然后帶著自己的商品跟在軍隊后頭占領歐洲市場了。 一片廢墟的歐洲需要多少物資?能夠從這里收獲多少利益?幾十億幾百億那是少的,千億萬億都是有可能的。 要不然國內的一大票資本家們為什么踴躍購買戰爭債券支持對歐洲的遠征啊,不就是為了賺錢嘛。 理由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 諸多的理由和利益,已經導致了中國在德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的退縮,要么是扶持出來一個德國,從政治和軍事上保障戰略安全的同時進而占據歐洲市場,要么就是和英美蘇來一場滅國之戰。 而同樣的,英美蘇三國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多少退步的空間,如今一個中國就讓逼的他們喘不過氣來了,要是再讓中國把德國拉上戰車,那也就不用活了。 這個時候,任何的外交舉動都是沒有用處的,唯一有用的就是軍隊! 幾乎不約而同的,盟軍和蘇軍在七月的十七號,都是發動了攻勢浩大的猛烈進攻! 不說外界反應,卻說德國國內,希特勒剛死沒有幾個小時,維茨萊本聯合隆美爾等國防軍的部分政變高層將領就是掌控了柏林,同時宣布成立德國臨時軍政斧,全面接管德[***]政權力,同時宣布,臨時軍政斧已經和中國達成了臨時停戰協議! 這個消息一公布后,德國諸多領軍在外的高層將領們也是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是要把維茨萊本等人認定是叛國者呢,還是承認并效忠臨時軍政斧? 第一千二十章 為了德國 南斯拉夫北部的某個小鎮里,這里是德國陸軍e集團軍群的臨時指揮部,而此時此刻集團軍群指揮部里一片愁容,諸多將星閃閃的將軍們一個個都是不說話,他們都在等待集團軍群司令亞歷山大?勒爾的決定,是效忠臨時軍政斧還是說有其他什么決定! 而此時亞歷山大?勒爾也是猶豫不決,對于是否效忠臨時軍政斧也是有著諸多顧慮。 他并不是正統的德國人,而且也不是陸軍將領。他實際上奧地利人,出生在羅馬尼亞,父親是奧地利海軍上校,而且他本人還跟隨俄羅斯母親信奉東正教,一戰時期曾經在奧匈帝國服役而且官職中校,隨后轉入空軍,等德奧合并的時候成為了德國空軍中將,德國進攻巴爾干半島期間他積功升遷為空軍上將,隨后不用多久更是進一步高升為空軍一級上將,出人意料之外的擔任了陸軍e集團軍群的司令,這由空軍將領擔任陸軍指揮官的事情,可以說是非常罕見的,也就只有二戰中的德國才有可能出現這么奇葩的事情。放在中國里,如果有空軍將領要去陸軍任職,要么直接轉換軍種,要么滾蛋,絕對不可能出現一個空軍上將率領一個陸軍集團軍的事情。 說起來亞歷山大?勒爾也算倒霉,他率領的德國e集團軍全面負責希臘、南斯拉夫的戰事,然后在希臘戰役中,他的e集團軍損失慘重,隨后退守南斯拉夫也被殲滅了大量部隊,到如今,他手底下已經是一群殘兵敗將,兵力雖然還有十多萬但是已經遠遠無法和鼎盛時期擁有齊裝滿員二十多個師的實力相比,更加重要的是,大量重武器的缺乏導致他們在對抗中國第九集團軍進攻的時候根本無能為力,最后連接丟失南斯拉夫諸多重要城市,現在已經是被迫退到了南斯拉夫的北部山區,在再退一步就是奧地利了。 而就在這種慘淡的情況下,柏林那邊卻是發生了軍事政變,希特勒被刺殺,維茨萊本和隆美爾等國防軍高層將領發起政變,控制了柏林并成立臨時軍政斧。 這讓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德國更加破敗不堪了。 “閣下,剛才中國人又發來了電報!”一片愁容的會議室里門被推開,一個是上校走了進來,隨即遞給了勒爾一紙電報。 勒爾看過了電報后:“這些中國人這倒是是什么說法?難道他們以及和柏林那邊達成了什么協議了嗎?” 電報被傳了下去,多位將領一個個是輪換看了起來,電報是中國陸軍第九集團軍司令杜巖鵬上將署名發來的,電報稱德國如今已經發生了政變,而中國對此是歡迎并接受的,同時希望亞歷山大?勒爾的部隊應該順應德國大局,效忠臨時軍政斧。最后不可避免來了句威脅:如果將軍執意要為納粹效忠到底,那么三個小時候將會迎來最為猛烈的攻擊! 杜巖鵬的電報,實際上就是中國對維茨萊本等人最大的支持,任何的外交語言都是虛的,只有軍事上的威脅才是最現實的,為了讓維茨萊本盡快的掌控德國權力,陳敬云不惜命令歐洲遠征軍的將領們,必要時候可以通過軍事威脅來逼迫他們接受維茨萊本等人的領導,如果堅決不從就發起猛烈的攻擊,越過南斯拉夫進入奧地利。 不用多久,勒爾又是接到了一封柏林臨時軍政斧的電報,電報中稱,臨時軍政斧已經和中國達成了臨時協議,從現在開始,德國的所有軍事力量停止一切和中國人的戰斗,并命令亞歷山大?勒爾率領e集團軍群奔赴意大利北部地區,增援意大利北部戰斗的c集團軍群。德國c集團軍群,并不是當年進攻蘇俄的時候那個c集團軍群,而是1943年重新建立的c集團軍群,原本負責意大利以及法國地中海沿海的防務,盟軍登陸意大利南部后,主要任務就是抵抗盟軍從意大利方向的進攻。這個c集團軍群也是目前是德軍在意大利北部的唯一一大規模抵抗部隊,原本還有部分g集團軍群的部隊配合他們作戰的,但是盟軍在法國登陸后,g集團軍的部隊已經是被全數從意大利北部抽調走,急速奔赴法國準備抵抗盟軍。 所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c集團軍群雖然打的沒有e集團軍那么慘,但是也是節節敗退,只能依靠意大利北部的丘陵山區地來抵抗。 如果亞歷山大?勒爾的e集團軍能夠增援他們話,守住意大利北部也就更有把握了。 但是以上這些軍事調動實際上讓亞歷山大?勒爾更為在意的就是,臨時軍政斧竟然說已經和中國達成了停戰協議?這怎么可能? 要知道過去的數年來,德國為了拉攏中國不知道花費了多少精力,但是卻是一直都沒有成功,最后中國還是和英美蘇三國一起對德國發起了進攻,如今柏林臨時軍政斧竟然說和中國達成了臨時停戰協議,這在亞歷山大等人聽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雖然是軍方高級將領了,但是也很難理解中國的整體戰略部署的,不管是進攻德國還是說幫助德國,實際上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大體的定論,陳敬云對德國宣戰之前就已經在考慮未來該如何幫助德國了。 他更加不知道,維茨萊本等人發動軍事政變,其中中國可是出了不少力氣,如今政變一成功,中國自然就會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赤裸裸的支持維茨萊本等人了。 為了拉攏并打消那些軍方高層將領們的顧慮,維茨萊本等人又是給在外頭的各方將領發去了電報,并提及了德國臨時軍政斧已經和中國達成了戰略合作的協議,中國不但不會成為我們的敵人,而且還會成為我們最為堅定的盟友,不用多久就能夠結束戰爭,而且還能夠保持德國戰前的領土和地位。 這些條件在大部分高層國防軍將領看來,是具有極大吸引力的。 臨時軍政斧剛成立沒有多久,就有多位高級將領宣布效忠臨時軍政斧,當得知多位高級將領都相繼效忠臨時政斧后,加上中國第九集團軍已經是磨拳搽掌,這不效忠的話,柏林的維茨萊本奈何不了他,但是中國人的第九集團軍估計就打過來了。 所以亞歷山大也是下了最后的決定,為了德國不至于在戰后被瓜分,聯合中國是最好同時也是唯一辦法,當下定了決心后的亞歷山大也是果斷,當即就是宣布效忠臨時軍政斧,于此同時他也是按照德國臨時軍政斧的命令,率領部隊立即奔赴意大利北部地區。 至于說奧地利的門戶暴露在中國第九集團軍面前,已經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 因為很多德國將領都是接到了同一個命令,那就是對盟軍和蘇軍進行堅決的抵抗,以最大程度的努力來迫使英美蘇三國進行停戰談判。 當天晚間,正在伊朗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外交部次長郭泰祺奉陳敬云的親自指示,緊急率領代表團乘坐專機奔赴南斯拉夫北部城市薩格勒布,在那里他將要和德國臨時軍政斧的代表人員進行正式的會談。郭泰祺,乃是中國新生代的外交家之一,中國早期的外交家以林長明、施肇基等人為主,后期就是顧維鈞執掌外交部長達十余年之久。而第二梯隊的外交家而言,1940屆內閣的外交部次長秦拓麟算得上是一個,其人由務實而聞名,不過姓格上卻是不太合陳敬云的胃口,而且前幾年和陳華俊走的太久,所以1945年換屆的時候,陳敬云就是把他撤了下來,換上了同樣是第二梯隊比較出色的郭泰祺。其人和秦拓麟一樣,都有著長期擔任駐歐美國家大使的經歷,在1940年屆內閣中擔任外交部歐洲司司長,把他提起來擔任外交部次長,主要還是為了配合顧維鈞的工作,主攻歐洲外交。 次曰,薩格勒布郊區的中國空軍野戰機場里,已經有諸多人等候著了,大部分都是中國的軍方人員,也有少數德國人,不用多時,天空中就是出現了數個黑點,幾個較小的黑點是中國空軍的護航戰斗機f12,而較大的一架則是德國代表團的專機,這架容克運輸機降落后,德國代表團的人就是走下了飛機。而不用多久,天空中再一次出現了數個黑點,而同樣是有著數架護航的f12戰斗機,但是率先降落的卻是一架巨大無比的ga8客機。 ga8客機,這款中國政斧大量采購,同時也只服役于中國政斧機隊的客機可以說是中國曝光了最高的大型飛機了。龐大無比的機體每一次出現在外國機場的時候,都能夠引起外國人的目瞪口呆。 而對于這種能夠彰顯國力的舉動也就使得了中國的外交人員出訪的時候更加喜歡乘坐ga8客機,這幾年來,隨著中國的外交代表團,ga8客機的身影幾乎遍布全球,德國柏林、法國巴黎、蘇俄的莫斯科、英國倫敦甚至美國的華盛頓,都有著ga8客機停留的身影。 而ga8客機也是和中國的外交官員們一次次的登上各大報紙的頭條,ga8客機的出名甚至導致了中國的部分民航公司也采購了少量ga8客機,作為遠程客機使用,當然受限于ga8的昂貴價格以及比ga9客機都要昂貴的維護費用,那票價也不是一般的高,能夠乘坐的大多數都是公司高管等人。 這個時代的中國,往往ga8的出現就是代表了中國外交家的出現,而每一次出現都是代表著會簽訂重大的國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