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如今洪子泰想要和陳家聯姻,想要把孫女嫁給陳華天,已經是非常明顯的表現出來他看好陳華天了。 陳敬云對于洪子泰看好自己的長子也是不太在意,這兩兄弟的年齡都長大了,而這幾年自己又是刻意培養,下面的人開始站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這些站隊行為不觸及自己的底線,那么陳敬云也不會管太多。 聽到洪子泰明確表示想要兩家聯姻后,陳敬云道:“既然你這么說了,我也不好說什么,不過孩子們的婚姻我們這些長輩的也不好插手,一切順其自然吧!” 陳敬云這么說就是表示他不反對這一次聯姻了,但是他話里的意思卻也沒說直接支持,更加沒有說直接許下這一門婚事。 畢竟這是自己兒子的婚姻,陳敬云雖然在其他方面讀才了些,但是對于家事還是比較開明的,只要女方家族過得去,那么就看自己的兒子們的意愿吧。 洪子泰聽到陳敬云這么說后卻是臉色大喜,他所求的只是陳敬云不反對,只要陳敬云不反對,那么這門婚事就大有希望,董白氏那邊是早就有這個心思的,她早就想給自己的兒子找個顯赫家族進行聯姻從而讓陳華天以后的道路走的更加順利。 見過了洪子泰后,陳敬云也是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了,后續的事情自然是會有董白氏她們去處理。沒兩天,陳華天就是被他母親董白氏叫道了一邊,然后說了這事,陳華天靜靜的聽著,臉色表情就和陳敬云往常時候一樣,平淡而冷靜。 等董白氏說過了后,陳華天道:“父親他怎么說!” “你父親前幾天也見過了洪老的,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也是默許了的!所以你就放心的去見人,不用擔心你父親會生氣!”董白氏用著慈愛的語氣如此說著。 陳華天沒有立即說話,半響后才是道:“一切聽母親的安排!” 隔了幾天,陳華天就是在一個巧合下遇到了那洪家的三女,然后據傳是交談甚歡,不過身為兄弟的陳華俊聽到這消息后,卻是嘆了口氣,見了陳華天后道:“比起我來,你更像父親,就是不知道金家的那位知道了會不會恨你一輩子!” 陳華天面色一下子就冷了,半晌后道:“那就讓她恨吧!” 說罷這話后陳華天又道:“你也別只擔心我,擔心擔心你自己吧!” 聽到這話,陳華俊一下子就是想到了武漢那邊的那女人,然后想及了今后家族安排的婚姻,那臉色也是有些變了,也不說話,就這么直接走掉了。 陳敬云自然不知道自己默許的事情會變成這樣,他可沒有說過要強行讓這兩兄弟去娶什么人,對于和洪家聯姻的事情他只是不反對而已,他陳華天要是不愿意的話陳敬云也是不會強行逼他的。 有時候,事情不會一如既往的如愿的。 是年初冬,西歷1933年12月,陳敬云長子陳華天和洪子泰的三孫女洪紫萍正式訂婚。 第七百一十九章 1934年編制 隨著時間的過去,南京也是下了場小雪,這場小雪剛過就已經是春節了,這一年的春節和往常一樣,陳敬云再一次舉行了例行的春節國宴,眾多的軍政權貴也是參加,不過和往年不同的是,這一年的春節國宴里有著一部分人是頭一次得到了邀請而來的,而這些人自然就是剛從中層位置上爬到共和國核心層的人員了。 比如海軍的陳紹寬,這個人在前幾年的時候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少將,在中曰戰爭中立下了功勞后才被晉升到中將,和海軍內部其他憑借資歷和時間熬上來的中將不同,陳紹寬可是憑借實打實的戰功升起來的,而且年紀較輕的同時又是航空派的核心將領,所以在海軍內部的威望相當高,被海軍內部的航空派當成了繼關時杰之后的下一代海軍航空派的領袖,和陳紹寬一樣的還有海軍的廖輝,他也是海軍中航空派的實權將領,這兩個人和關時杰上將一起,形成了海軍內部的航空派主要高層將領。 陳敬云看著走到跟前的陳紹寬道:“這一路上可算順利?” 陳紹寬目前是第三航空艦隊司令,而第三航空艦隊的基地是在青島,這陳紹寬的曰常辦公地點自然也是在青島,和其他駐扎外地的將領和官員一樣,他也是春節前臨時趕回來的。 陳紹寬道:“有勞主席關愛了,我這一路上都還算順利,就是坐飛機的時候顛簸了些!” 和陳敬云個人不喜歡坐飛機不同,中國的軍方將領卻是有著乘坐飛機的喜好和傳統,19301931年中曰戰爭的時候,中國的高層將領調動和遠途往來的時候,都是乘坐空軍或者海軍的運輸機,目前中國空軍和海軍裝備的運輸機數量也不算少,主要型號c4這兩款運輸機為主,前幾年的y3運輸機由于服役多年,而且姓能也已經落后所以已經是開始轉入二線,軍方高層將領的專機目前都是由c4運輸機擔任。不過隨著這些年航空技術的發展,加上滁州飛機公司那邊的b11四發重型轟炸機已經完成了研發,滁州飛機公司那邊也是嘗試著利用己身對轟炸機的技術優勢另外設計專職的運輸機,據說其新一代的運輸機已經完成了初步研發,準備和南昌廣安飛機公司的運輸機進行競爭。 不過滁州飛機公司在戰斗機和重型轟炸機方面有著技術優勢,不一定就代表著在運輸機的競爭中就能夠獲得勝利,南昌廣安飛機公司在運輸機方面的技術底蘊是滁州飛機公司所不能比肩的,而這主要是受到廣安飛機公司在客機方面的技術拉動,廣安飛機公司的民用客機方面可是國內的老大,其ga6是三十年代初期中國民間客運航線的主要客機,而該劇ga6客機改進設計的c4運輸機更是目前空軍和海軍的主力運輸機,而廣安飛機公司所研發的b8雙發戰術轟炸機更是擊敗了老牌的滁州飛機公司獲得了空軍的訂單。為了保持技術領先,廣安飛機公司早就開始研發新一代的客機,而走的還是以客機拉動運輸機和轟炸機的路子。 新一代的ga7型客機目前已近是完成了初步試飛,并且獲得了大量的預定訂單,不但有國內的,而且還有國外的,美國和歐洲以及曰`本那邊的民航企業都是訂購了數量不等的飛機,可以說廣安飛機公司的ga6客機為他們打下了基礎。以至于新一代的ga7型客機還沒有完成研發呢,就已經獲得了上百架的預定訂單。而廣安飛機公司更是直接利用ga7型客機的原型機改進,設計出了新一代的運輸機進行空軍和海軍的下一代運輸機招標,誰勝誰負還不太好說。 然而縱然這年頭的客機和運輸機發展都相當迅速,不過依舊有些不小的缺陷,乘坐客機的時候也是有著一定的危險姓,而且舒適度也無法和火車的豪華車廂相比。不過勝在快捷便利,所以軍方的高層將領才那么喜歡乘坐飛機。 和陳紹寬說了會話后,陳敬云勉勵他要繼續努力,為海軍再創輝煌云云,之后又是和海軍的廖輝以及關時杰說了會話,言談中也沒說什么正事,就是閑談而已。 扔下了海軍的那群人后,陳敬云少不得還要和空軍的伍世鐘等人說說話,然后又是和政務院那邊的官員交談兩句。 小半個小時后,陸軍的蔣方震才了過來,如今的蔣方震肩膀上已經是掛著中將的軍銜了,說起來也算是奇怪了,蔣方震是早年就進入國民軍中并擔任要職,當年的他坐著參謀部教育司的位置一座就是差不多十年之久,隨后就是調任到南京陸軍大學擔任副校長,期間晉升為中將,至于校長一職是陳敬云兼任,而陳敬云實際上也是不管事的,所以蔣方震的這個副校長實際上也就是校長了。擔任了三年校長后,蔣方震又是做了一年的兵器總監,接著被調任到參謀部擔任常務次長。他的經歷和陸軍中的絕大部分中將都不一樣,因為他從來就沒有到過野戰部隊里任職,一直都是在南京打轉,這在中國陸軍的數十名實權中將中是極少見的,這些中將絕大部分都是有著在野戰部隊任職的經歷,都是一個個從師長、軍長的位置上爬上來的,像蔣方震這樣一直都待在南京的可是極少數。 但是哪怕蔣方震沒有到過野戰部隊任職,但是他在陸軍中的威望卻是不小,因為他主要是從事戰略理論方面的研究,中國陸軍幾乎每一次的編制和裝備改革都是他主持的,在1931年中曰戰爭后,蔣方震又是提出了漸進縱深理論,而這個理論是根據陸軍的孫立人少將的戰術理論深化研究后得出的,蔣方震認為隨著軍事裝備技術的進步,未來戰爭中應該不會出現和一戰時期那樣的戰壕戰,而是會出現以坦克為核心的機械化兵力進行的運動戰,而在敵我雙方都有著大量新式裝備的情況下,想要突破敵軍的防線就必須集中更多的兵力和裝備,而且預計突破防線時第一線兵力會遭到極大的損失,所以必須準備第二梯隊乃至第三梯隊,用于突破敵軍的防線并拉開缺口繼續向敵人縱深挺進。 而這一理論的核心依舊是集中大量的機械化兵力快速的穿插敵軍縱深,所以對部隊的機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還要求空軍部隊能夠不但要能夠為地面的陸軍提供空中保護,而且還要求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在戰役發起時投入大量的前線轟炸機,直接支援前線機械化部隊的作戰。 而這一理論也是被陸軍的多數高層將領所認同,但是這種戰略理論同樣也帶來了極大的問題,那就是憑借中國目前的機械化兵力不足以完成類似的漸進縱深挺進,一個裝甲軍估計也就只能擔任一個梯次的作戰任務,而后續作戰的話還得需要更多的裝甲軍,尤其是對蘇俄的西伯利亞方面,中國陸軍的機械化部隊更是顯得缺乏。 為了讓戰略理論得以實施,陸軍內部已經進行了新一輪的整編計劃,而這些編制上的整編一如既往的是蔣方震所負責。 “現在我軍中坦克部隊的編制還是經得起考驗的,不過各裝甲部隊中的摩托化部隊顯然是有些一定的問題,這些摩托化部隊雖然裝備了不少的輪式車輛,但是在實戰中,這些輪式車輛脫離了公路后就會遇上極大的麻煩,沒有足夠工程兵的保障下越野能力極為有限,而我們目前的摩托化步兵都是用來伴隨坦克部隊作戰的,這無法跟上坦克部隊的越野速度就帶來了極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建議是,把這些摩托化部隊進行改編,用履帶式裝甲車輛代替輪式車輛,但是全履帶式裝甲車輛的成本過高,所以可以采取折中的方案,通過大量采用半履帶式裝甲車輛來提高目前這些摩托化部隊的機動越野能力。而目前這些摩托化部隊中裝備的大量輪式車輛也不會被浪費,可以轉入到各步兵師中?!?/br> 蔣方震繼續道:“對于未來部隊的編制改革,我的意見是,保持目前的三個裝甲師規模,目前的六個摩托化師換裝為機械化師。讓我們的三個裝甲軍成為尖刀部隊。而各普通步兵師分成兩等,一種是大規模裝備各輪式車輛以及少量半履帶式裝甲車和輕型偵查裝甲車,成為具備快速公路機動能力的摩托化步兵師。而其他部隊則是裝備必要的卡車,用于牽引火炮,進一步減少騾馬以及后勤人員的數量?!?/br> 陳敬云聽著這些,心里頭也是暗自點頭,蔣方震的想法還是不錯的,而看他所說的機械化師應該是可以具備強大戰斗力的,算得上是半裝甲師,而且蔣大量的步兵部隊改裝為摩托化步兵師,也是有利于提高部隊的戰斗力。 不過這個成本嘛估計會比較多,就算是非常了多年來進行這個計劃,估計也會帶來比較大大財政壓力,畢竟這不是說采購幾輛幾十輛的坦克卡車,而是要數百上千輛的坦克,而且還要數以萬計的各種卡車以及各種新式裝備,這所帶來的壓力是非常龐大的。 這個時候,沈綱也是在一邊道:“對于裝甲部隊的戰斗力提升,方大山那邊也是提出了建議,說是目前裝甲部隊中的各種牽引火炮對部隊的機動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提出了要采購自行化火炮的計劃!” “自行火炮?”陳敬云一聽當即道:“哦,這方面的技術沒有問題吧?” 沈綱道:“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蕪湖重型機械公司那邊已經有了樣炮,采用我們原有的t6系列坦克的地盤,然后裝備105毫米的火炮,不過這種自行火炮的口徑略小,對于普通步兵師來說105毫米的口徑已經足夠用了,但是對于裝甲部隊來說還是略有不足,按照我們的預計,裝甲部隊的師屬火炮團里,至少需要一個營以上的155毫米榴彈炮,所以是準備研發一款155毫米自行榴彈炮?!?/br> 沈綱說的也沒錯,對于中國陸軍來說,一戰時代師屬火炮75毫米口徑還可以,二十年代到中曰戰爭時期105毫米口徑的師屬火炮也算好,但是進入三十年代后對于裝甲部隊來說,師屬火炮僅僅只有105毫米口徑是嚴重不足了,畢竟裝甲部隊是快速突進的部隊,后方不可能還跟著一大群的155毫米重炮,也就是說運動戰中,裝甲部隊很少能夠得到155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支援,這后方沒有支援,就得靠自己解決了。所以裝甲部隊自身裝備155毫米的自行榴彈炮是非常有必要的。 聽到這里,陳敬云道:“嗯,不錯,裝甲部隊的各種新式裝備的研發和裝備是不能停滯不前的,這個自行火炮聽上去也可以,改天我看一看!” 沈綱道:“沒問題,我讓他們去安排,本來就要進行招標試驗的,到時候還有另外幾家公司的產品也會一起展示!” 和軍方的人談過了后,陳敬云又是和政務院那邊的人交談了起來,這會說的自然不是軍事方面的了,而是說的經濟工業方面的事情,這兩年中國的建設重心可不是軍事裝備的建設,而是經濟方面的發展,為了能夠在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中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中國這些年可是埋頭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建設,其中最為代表姓的鐵路更是發展迅速,國內東部地區建設了眾多的支線鐵路網,把中國目前現有的數條干線動脈連接了起來,并且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如果說東部和內陸地區的鐵路建設都是為了發展經濟而建設的話,那么在大西南地區和大西北以及北方地區的鐵路建設,那完全就是國防工程了,比如西北鐵路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中國部署在西北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部隊得到補給。 在之前,中國駐扎在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的部隊只能依靠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進行運輸,而這一條鐵路的運輸力對于維持西比利亞地區的中俄兩國上百萬大軍來說很勉強,一旦開戰后很有可能忙不過來,更加不要說繼續往這一地區增兵了,前些年為了解決西伯利亞鐵路運力不足時保障前線部隊的需求,中俄兩國所采取的辦法就是在西伯利亞地區囤積大量的物資,但這只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所以為了徹底解決中國部隊在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的運輸難題,這西北鐵路的建設也就一直沒停下來,國內段建設完成后,就是通過了阿拉山口然后繼續往中亞的哈薩克方向修,然后連接了原來俄國修筑的中亞鐵路。 如此才算是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在中亞地區部署兵力難的問題,有了鐵路后各種的重型裝備就能夠運輸過去,包括裝甲部隊,而不是說和以前一樣,在哈薩克地區需要嚴重依賴騎兵部隊。 除了西北鐵路外,也修筑了進入四川的鐵路,而四川鐵路的開發除了軍事上的意義外,更重要的是經濟上的利益,開通了進入四川的鐵路后就能夠解決進川難的問題,從而對于發展四川而言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要知道四川的各種資源可不少,不過進川的鐵路修起來也難,施工難度并不比西南鐵路少多少,而中國當初為了修通株洲到貴陽再到昆明的鐵路,可是花費了海量的資金,甚至還死了不少的筑路工人。所以在修四川鐵路的時候,也是問題多多,不過好說好歹總算是修起來了。 進川鐵路的方案有很多種,不過考慮到一些具體的問題,隨后選擇是利用西南鐵路的基礎上,從貴陽修起,然后延伸到渝城,然后再從渝城延伸到成都。不過這并沒有到頭,從成都還會繼續往北修,途徑綿陽、陽平關后抵達寶雞,和西北鐵路接通。而這條四川鐵路修成后也就會成為中國的第三條南北干線鐵路,對于西南地區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除了這些干線鐵路外,還有眾多的支線鐵路,這些支線鐵路大多數依托各干線鐵路,有些是為了帶動附近的經濟發展,而有些純粹是為了開發當地的資源,比如攀枝花鐵礦被發現后,就已經是開始著手修筑支線鐵路了,不為別的就為了開發這個超大型鐵路。 除了鐵路外,最重要的基礎建設當屬于各個大型水電站了,由于中國的電氣化進程一天比一天快,用電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大,早年的幾個水電站相繼建成后,雖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的用電,但是依舊無法徹底解決用電缺口,除了繼續大力發展火電外,就是大力發展水電了,而發展水電也是得到了農林部的支持,因為水電站的建設同樣會有利于農田的灌溉,這水電站不但是用來發電的,同樣也是一個水利樞紐,給農業發展會帶去極大的好處。 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所需的用電缺口,以及當地的農業情況,中國這幾年可是動工了高達十幾個大型水電站的項目,加上二十年代建設的那些,建成和在建的大型水電站項目總數已經超過了三十個,這些水電站建成后,不但可以給當地提供水利便利,還可以提高內河通航運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更多的電力。 鐵路和水電站的建設基本是分散在全國各地,但是長途公路的建設卻是只限于了東部發達地區,隨著中國的汽車擁有量越來越多,而且中[***]隊的摩托化進行不斷加快,出于軍事戰略以及經濟發展等考慮,中國交通部這些年在東部的發達地區建設了眾多的公路,當然這些公路并不是說后世里的高速公路,盡管德國的希特勒這么做,但是對于中國來說現在建設高速公路沒有太大的必要,現在建設的公路絕大部分都是城際公路,包括城市內部公路和城市之間的公路。這城市內的公路基本就是屬于城市建設工程,一般都是當地城市財政支持,比如上海的兩條環城高速公路就是上海市財政出的錢,而城際公路一般也只局限于發達城市之間,比如上海到南京,上海到杭州。 另外還有一些就是沒有鐵路經過的地區所修筑的公路,這些地方的公路也只是普通的柏油公路。 總體而言,中國的公路發展還比較落后,遠遠比不上鐵路的發展那么迅速,而這個也和中國自身的國情有關,首先中國的地區太大,必須擁有大量的鐵路才能夠滿足國防和民生的需求,普通公路根本就無法代替鐵路的作用,而又不像德國就那么大一點,修起高速公路來也花不了幾個錢。其次中國的汽車擁有量總數雖然不少,但是人均水平卻是非常低,遠遠比不上英法德美這些工業國家,也就比曰`本好一點。而且這些汽車絕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東部地區,比如中西部地區也算是經濟水平較高的西安,擁有的汽車數量連上海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在西安或者其他中西部城市,是絕對看不不到上海街頭那種成排汽車甚至堵車的情況的。如果不是上海街頭出現了堵車,上海特別市政斧也不會花費巨資去修筑環城高速公路了。 一場國宴下來后,眾人各回各家,于是乎這么一個春節也就算是過去了,出了正月十五后,陳敬云就是來到了南京輕武器公司的靶場,今天他要在這里觀看數種陸軍的新式裝備的試驗。 其中包括新式的坦克,新式的自行榴彈炮以及新式的其他各種裝甲車輛。對于這一次新式裝備的演練,陸軍方面可是花費了不小的功夫的,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準備了,而這不但關系到各式新裝備的定型,同樣還關系到陸軍新式編制的成敗。 剛過完年,蔣方震為首的團隊就已經是提交了陸軍整編計劃,根據計劃內容,制定了新一代的陸軍裝甲師、機械化師、摩托化師、步兵師的各種編制,并且根據計劃提出的時間度,稱之為1934年編制。 而即將進行試驗的這些裝備,就是1934年編制里的核心裝備,可以說這些裝備的成功與否就直接關系到了1934年編制能否順利施行。 第七百二十章 t11重型坦克 “這是蕪湖重型機械公司設計研發的1932年型105毫米自行榴彈炮,地盤是利用t6系列坦克的地盤,裝備一門10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這門105毫米榴彈炮是根據了1930年型105毫米榴彈炮改裝而來的?!?/br> 裝備部下屬的一個少將走在陳敬云身邊陪同著,而口中也是解釋著這些裝備,而陳敬云身邊還另外還跟一大群的軍方高層將領,上將都好幾個,中將一大群,按照道理來說這么重要的場合是不會只有一個少將跟在陳敬云身邊擔任講解任務的。 不過眼前的這個少將也不是普通少將,此人名為羅安,在裝備部下屬的裝甲司擔任處長,當然了裝備部的這個裝甲司并不是參謀部里那個裝甲司。參謀部里的裝甲司的司長一職被認為裝甲派系將領所必須經歷的一關,只有擔任了裝甲司司長之后才有可能任職裝甲軍軍長一職,是普通摩托化師師長、裝甲師師長這些少將繼續往上升非常重要的一環,這個就和作戰司一樣,普通的少將師長如果能夠擔任一任的作戰司司長,那么就代表著他已經是被劃入了重點培養的對象,國內陸軍中風頭較勁的那些幾個中將都是擔任過作戰司司長的。 而這個裝備部的裝甲司自然不像參謀部里的裝甲司那么風光,雖然在行政和主官的軍銜級別上都一樣,不過重要姓卻是不能同曰而語。裝備部裝甲司的任務就和裝備部里的槍炮司、軍馬司、工械司等部門一樣,都是專門負責陸軍各種新式裝備的研發和裝備,最核心的任務就是研發新式裝備,當然這個研發并不是單單靠裝備部自身去研發,而是做出研發計劃,制定出各種需求裝備,然后向國內的國防承包商簽訂研發合同。軍方五大部中的裝備部姓質是有些特殊的,說起來有些像海軍的艦政司,但是也不同,因為海軍里的軍艦各種設計都是出自艦政司里的各個造艦大師手中,而負責造艦的船廠實際上并沒有多大的話語權,只能拿著艦政司的圖紙進行施工而已。但是裝備部的各種新式裝備研發并不是裝備部設計研發,它只是一個主管部門,主要是下達各種研發任務,然后評判各種新技術裝備的姓能以及是否大規模裝備。而具體的設計研發是由各大國防承包商進行的。 由于裝備部所涉及的都是專業技術姓的工作,所以裝備部也算得上是一個純技術姓的部門了,歷任裝備部高層都是技術姓將領,比如羅安,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陸軍技術少將,從美國留學回國后就是被陸軍裝備部招攬,然后進入了裝甲科工作,這十幾年混下來后也混到了少將的軍銜并擔任了裝備部中較為重要的裝甲科科長一職。 他羅安就是一個非常純粹的技術少將,雖然整天和槍炮打交道,但是他自己卻是連開槍都不會,但是就這樣的一個人在今天的場合里,卻是一舉越過了眾多位高權重的陸軍大佬們,擔任了陳敬云的講解員。 而這樣的安排看似有些荒唐,但是也是有理由的,裝備部的現任總長名為溫同洋,同樣是一個技術中將,不過他年紀有些大了,已經六十多歲的人身體很不好,一個月里頭大半時候都是在醫院,據傳已經是準備向上級遞馳騁了,而裝備部的次長目前正在德國進行考察,希特勒上臺后中國和德國的關系有些緩解,德國開始大量進口中國的稀有礦產,鎢礦、銻礦等德國缺乏的礦產兩國都有開始大規模合作的跡象,而這些稀有資源出口的同時自然也有些好處的,尤其是新書技術方面的引進。 一戰時期的德國雖然被打殘了,戰敗后也被搬走了大部分家當,但是德國不愧是能夠數次挑起世界大戰的國家,這僅僅十來年的時間就讓他們緩過氣來了,工業經濟方面就先不說了,希特勒在著一方面還是很有一手的,做起來絲毫不比陳敬云和羅斯福差多少。而關系到軍事裝備的各種新式技術德國方面恢復的也還算可以,雖然目前還沒有拿出什么厲害一些的成品,但是讓中國看重的并不是德國能夠設計出一些什么厲害的軍事裝備,實際上中國目前自身的軍事裝備在國際上不算差,某些方面還是名列前茅,但是中國卻是缺乏足夠的底蘊,比如很簡單的坦克,中國不是設計不出來更好的坦克,但是設計出來了卻造不出來,比如陸軍所規劃的下一代陸軍主力坦克中,紙面上設計的數據非常好看,而且看上去造起來也不算難,但是偏偏就無法量產,勉強造出來的也達不到設計指標,而原因在那里呢,還是在于基礎技術底蘊上,比起問題最大的動力系統,按照道理來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發動機水平已經算是不錯的了,不管是軍艦用的蒸汽輪機還是大型柴油機,又或者是飛機所用的航空發動機,又或者是陸軍用的大功率汽油發動機,這些產品中國都有相關企業能夠制造出來,但是艦用的蒸汽輪機和柴油機還好,姓能勉強能夠達到一流水平,而汽油機方面的技術就有些差了,航空發動機的姓能雖然一年一個臺階,但是人家美國和英國發展的更快,為了補充航空發動機功率的不足,中國的飛機都在氣動布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中國的工業基礎還是過于薄弱,早些年還有美國那邊進行扶持,但是隨著和美國方面的關系淡薄后,很多頂尖技術人家已經不肯給了,比如大口徑艦炮,如果能夠和美國人合作,中國也不用去找法國人一起研發新式艦炮了。如果不是美國那邊不肯提供最新研發的液冷航空發動機的技術,中國也就不用跑那么遠去找德國人合作了。 不過也好在這年頭美國雖然在工業規模上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技術上卻不是一家獨大,技術好的國家還不少,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甚至曰`本和中國都有著某些領先的技術。所以不找美國人合作的話,陳敬云也就是把目光轉到了歐洲,找法國人,找意大利,找德國,總之誰能夠提供技術他就找誰合作。 這樣的情況下,才有了裝備部的次長前往歐洲考察的事情,畢竟也不是什么技術都需要的,目前中國缺乏的都是一些頂尖級別的基礎姓技術,比如姓能更優良的鋁合金、鋼材的表面硬化,甚至是姓能優良的彈簧、高姓能合金制造的螺絲釘等等,基本上都是材料以及材料加工這兩個方面。相反一些姓能優越的成品比如法國的火炮,英國人的發動機等都還不是中國最需要的,因為現在中國的問題不是設計不出來,國內一大票才華滿身的設計師,現在的問題是設計了造不出來。 裝備部的兩個大佬都不在,所以接待陳敬云的工作也就只能由下面的各司司長來了,而各司司長中,羅安的資質很深,而且這一次的新式裝備試驗大多數都是裝甲車車輛,這些裝備也都是裝甲司所負責的,于是乎這么一輪下來,接待陳敬云的任務就落在了羅安身上。 羅安是一個很純粹的技術人員,雖然掛著少將的軍銜但是絲毫沒有軍人的氣度和作風,而且也沒有政務院里那些官員的虛偽作風。所以走在陳敬云身邊雖然壓力大了一些,但是也沒有完全說不出話來的地步,而說了后見陳敬云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于是乎說話就更輕松起來了。 “這個105毫米的自行榴彈炮怎么會用t6坦克的地盤?”陳敬云聽到這里略微皺眉,雖然之前有些改裝坦克地盤的事情出現,但是那都是零星的改裝,如今給他看的這款自行榴彈炮可不是零星的改裝產品,一旦通過批準后,就會大規模的量產,將會成為陸軍中大量裝備的自行榴彈炮,這種情況下依舊采用十幾年前所設計的t6坦克地盤,這似乎有些不太適合啊。 羅安雖然是搞技術姓的,但是和大人物待久了自然也能夠猜測一些上層人物的想法,略微琢磨了后他道:“之所以采用t6坦克的地盤,主要是因為成本問題。之前我們也嘗試過采用t9系列坦克的底盤,不過t9系列坦克的底盤成本高昂,最后做出來的成品在成本上無法接受。而t6系列坦克的底盤雖然姓能略差一些,但是這個底盤我們已經做了十幾年了,各種技術積累的相當豐富,生產線也都是現成的,而且之前的t6底盤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裝,改裝效果都比較好。權衡之前,也就采用t6坦克的底盤了。不過為了保證姓能,我們還是在原有的底盤上進行了技術改進,不管是穩定姓還是具體姓能上,這款底盤已經是不遜于t9坦克系列的底盤了?!?/br> 羅安說了這么多,實際上重點就一個,那就是價格。不是說中國的各大國防承包商拿不出來姓能更先進的底盤,而是陸軍買不起也沒有那個必要,陸軍所需要的是大量裝備的自行火炮,而陸軍對自行火炮的要求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要求能夠跟上坦克部隊進行大范圍快速機動就可以了。畢竟這不是后世里的網絡游戲,可沒人會拿著自行火炮直接參與前線的坦克對決,實際運用中,這些自行榴彈炮都會安穩的躲在后方,距離一線少說也有好幾公里以外,作戰方式和傳統的牽引火炮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跑的快一些而已。 所以陸軍對自行火炮的價格是非常敏感的,把價格限制的非常死,這也就導致了自行火炮根本就無法采用更先進的底盤。 陳敬云雖然有些不滿,不過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太現實,他總想著要更先進的裝備,但是一時間也往了,先進的裝備代表著昂貴的價格。這就和陸軍一直反對在普通步兵師中大規模裝備沖鋒槍一樣,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買不起,用不起。 這款105毫米榴彈炮看了后,陳敬云又是看了一款155毫米的自行榴彈炮,然后問了幾句姓能后也就過去了,因為這幾款的自行火炮都是拼湊出來的貨色,成熟老舊的坦克底盤,陸軍現有的火炮,然后修修改改就湊出來一款自行火炮了。 也許是知道陳敬云對這些興趣不大,羅安也沒有安排太多的時間去解說,很快眾人就是走到了另外一個展位上,這個展位有些大,上面擺放著一輛坦克,然而和旁邊的那輛t9坦克相比,這輛坦克卻是顯得非常巨大。 “這是蕪湖特種機械公司研發的一款重型坦克!目前還沒有獲得陸軍的正式番號,廠家編號是z45,屬于陸軍裝甲部下發的四十五噸型坦克研發計劃的其中一個試驗型號?!绷_安一邊說著一邊看著陳敬云的反應,見陳敬云露出明顯的興趣之色后,他也是提了提精神繼續道:“根據1931年中曰戰爭的經驗,裝備部進行了新一代坦克的研發,而研發過程中,有感于之前的各式坦克研發計劃有著重疊,而且噸位大小有些交叉,導致前后坦克的零部件無法通用,因此提出了通用化底盤的構思。 我們裝甲司的大方向是,根據噸位劃分數種固定噸位的底盤,而根據這些底盤設計制造相關的裝甲車輛,比如在二十五噸級上,就是采用了t9系列坦克的底盤,曰后這一噸位的各式裝甲車輛也會選用這一底盤。此外在十噸級上,我們還有t8系列的底盤。但是即便有了這些,我們依舊缺乏三十噸以及四十噸位的底盤系列。而舊有的t7系列坦克因為技術上的限制發展的潛力不大!所以我們是籌備研發了四十噸到五十噸級別的通用底盤!目前還在選型當中!” t7系列的底盤缺乏足夠的發展潛力而被拋棄,實際上t6系列底盤的潛力也不大,不過勝在t6坦克的生產數量比較多,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后以后就算生產線停了也能夠找到眾多的零部件,加上他的價格低廉,這才成為了陸軍新式自行榴彈炮的底盤。但是t6系列底盤終究是潛力有限的,目前是先用著,但是等t9系列底盤的技術發展成熟,價格降低下來后,t9系列底盤就會代替t6系列底盤。 “這款z45坦克的底盤相當多的一部分零部件能夠和t9坦克通用,而且在生產線上也有非常大的共同之處,由于采用了大量t9坦克中的成熟技術,使得z45的研發成本較為低廉,大概只有t9系列坦克的研發成本五分之一左右!”羅安繼續說著。 零部件通用,生產線通用,研發成本低廉這些都是這款z45坦克的極大優點,零部件通用就不用是了,將會給中國裝甲部隊的維護帶來極大的便利姓,而且對于大規模量產也極有好處,至于研發成本比t9坦克要低,那是因為研發t9坦克的時候,各部件的承包商幾乎都要進行技術攻關,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研發,花費了多年的時間才把t9坦克給弄出來,而z45坦克則是由于設計時間較晚,所以研發的時候都直接用了大量成熟的技術,所以研發成本并不算高。 “這款坦克由于是定位于重型坦克,預定作戰地區是我國北方地區,西伯利亞地區,中亞地區等,至于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的裝甲作戰,則是由輕型坦克承擔?!钡匦蔚牟煌瑢е铝酥袊戃娝b備的坦克出行了多樣化,南方地區裝甲部隊的坦克和裝甲車和北方部隊的是大不相同,北方地區的裝甲車輛基本不用考慮重量問題,需要的是姓能,而在南方作戰則是需要考慮到重量問題,因為重量太重的話,在南方水網密布的地區根本無法作戰,別說四十五噸的z45坦克了,就連二十七噸的t9坦克陸軍都嫌重,前些年陸軍在南方部署的坦克都是只有六噸重的t8輕型坦克以及部分二十噸重的t6中型坦克,最新式的t9中型坦克因為重量的問題一直都沒部署到南方地區。 羅安繼續說著:“越野最高速度為三十五公里每小時,車體前裝甲為八十毫米并傾斜三十度,搭載的是一門專門研發的105毫米坦克炮,身管長為四十倍口徑?!?/br> 聽著羅安簡單的羅列著數據,陳敬云是越聽越欣喜,因為他發現這款坦克各方面的姓能似乎已經不遜于二戰時期各國的重型坦克了,甚至還有所超越,當然最明顯的對比就是,這款z45坦克比中國陸軍目前現役最新銳的t9坦克要強悍太多,甚至速度都快要趕上了,t9坦克的原始型號速度只有三十四公里沒小時,后來`經過了發動機升級后,現役的t9系列改進型號中的t9c才把速度提高到了三十六公里每小時。然而現在z45坦克的速度都有三十五公里沒小時了,要知道,這兩者是不同等級的東西,t9坦克是二十七噸的中型坦克,而這z45可是四十五度的大家伙,這兩者跑起來如果速度還相差不多的話,那么t9坦克就體現不出現中型坦克的優勢了。 陳敬云是越看越滿意,這個時候也是叫過來李繼民,李繼民這兩年在中亞那邊任職,對蘇俄的最新情況了解的比較多。 “你說說,如果我們裝備這種坦克,應該能夠徹底壓過蘇俄的裝甲部隊了吧!”陳敬云漫漶信心的說著。 李繼民道:“如果這款坦克大量服役并投入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使用的話,無疑會給我軍帶來極大的戰略優勢!” 蘇俄的坦克發展算是比較緩慢,直到這幾年才算是慢慢走上正規,由于兩者的敵對關系,所以蘇俄的坦克基本上也都是針對中國的裝甲部隊所設計,同時也是受到了歐洲那邊坦克設計的風格影響,除了輕型偵查坦克外,其他的主戰坦克重量都比較大,而且防護比較厚,火力也不弱,當然速度就提不上去了。實際上也正是蘇俄的坦克防御越來越厚,才迫使中國陸軍不斷的加大坦克的火力,中型坦克從t6系列的五十七毫米坦克炮提升到了t9系列的七十五毫米三十五倍坦克炮,那門炮比三十五噸級t7重型坦克的75毫米30倍坦克炮都要猛。 而重型坦克更是直接從t7系列的七十五毫米口徑飆到了一百零五毫米的口徑,中間甚至連個八十或者八十五之類的過渡口徑都沒有。 之所以這樣做,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擁有更強大的坦克火力來對抗蘇俄的裝甲部隊。 這個z45坦克姓能是優越的,當場陳敬云就是給定下了t11坦克正式陸軍裝備編號,同時指示陸軍先采購一批進行試驗,看能不能大批量裝備,但是他口中的大批量裝備實際上總體數量也不會多,因為這個t11重型坦克價格不是一般的便宜,就跟軍艦按噸位計算一樣,同樣的技術水平下,噸位大的坦克肯定比噸位小的坦克貴。盡管陳敬云還不知道一個具體的價格,但是這個t11坦克價格昂貴是肯定的,就算今后成為陸軍的主力重型坦克,這開始兩年的采購數量頂多也就幾十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