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當然利益分配并不是陳立柳河基金的主要目標,成立柳河基金的最重要目標是讓陳氏家族從各大企業的臺前退下來,從而在幕后掌控各大企業,避免成為國民們的憤怒目標。 柳河基金的成立盡管只是陳氏家族內部的一次產業整合,但是由于陳氏家族涉及的產業之多,依舊對國民經濟產生了一定的波動,不過這種影響是可控的,陳氏家族也沒有說對名下產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動,所以柳河基金的成立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到上海政權交易所里面各支股票的波動。 從福州回來后,時間很快就是跨過了1932年的元旦,元旦后,圣誕節前就已經回英國探親的琳娜在英國度過了圣誕和元旦后,在一月中旬才回到了南京,然而琳娜的母親格蘭瑟伯爵夫人卻是沒回來。 “mama說她想在倫敦??!”琳娜此時也不是當年的那個少女了,這些年里她多少也是發現了陳敬云和她母親早年的一些齷蹉事,只是大家都沒有說出來,她私下里和她母親關系卻是變的極為冷淡,那收取了母女后就讓母女倆在同一張床上伺候人事情是不可能發生在陳敬云和琳娜兩個人身上的,這一次琳娜的母親決定不回南京,多少也和這個有關系。 陳敬云聽罷后,心里頭也沒有多想,實際上他也沒有多大在意,他和伯爵夫人早些年的那些事只算是情`欲當頭,沒什么感情在里頭,為了照顧琳娜的感受,他已經是有幾年沒碰過那伯爵夫人了。 “嗯,這些年我知道是委屈了你!”陳敬云懷著心里的愧疚,懷抱著這個和自己有著普通戀人關系的女人,撫摸著她的頭發:“如果一個人住的不習慣,就領養一個孩子吧!” 琳娜這些年來一直都沒有生下孩子,看過了醫生說是不孕,對此陳敬云也是沒有辦法。 琳娜抬頭微笑:“不用,一個人也挺好的,你常來看我就好了!” 懷著心里頭的種種愧疚,陳敬云緊緊的抱緊了她,這個時候走進來的燕井鄺看到這一幕,又是不動聲息的退了出來,但是他面色有些著急,想了想后又是重新走了進去,不過這一次故意加重了腳步聲。 “總統!”燕井鄺走了上來。 陳敬云道:“哦,怎么過來這里了!” 此地可不是總統府,而是琳娜居住的沈園,這個沈園在早年的時候就是琳娜母女所住的地方,之后經過了數次的擴建。陳敬云一般過來這里的時候也不會帶太多人過來,再說燕井鄺如今也不是普通的秘書了,現在已經是秘書處處長的他實際上也是非常忙的,甚至要比陳敬云都要忙得多,已經不能和以前一樣天天跟在陳敬云身邊了。 燕井鄺道:“是福州那邊來消息了!” 陳敬云一聽,眉宇皺起:“哦?” 燕井鄺面露悲痛之色:“老夫人她,歸天了!” 一聽到這話,讓陳敬云是愣了好半天都沒有說出話來,旁邊的琳娜抓緊了陳敬云的手。 盡管陳敬云早就已經知道陳俞氏的身體不好,上次回福州的時候看她也是身體衰弱到極致了,福州新醫院的李院長也是忐忑的對他說過,陳俞氏的身體估計是熬不過一年了。但是事到臨頭了依舊讓陳敬云有些反應不過來。 他對陳俞氏的感情是有些復雜的,從心底里來說他很清楚自己對陳俞氏并沒有那種母親的感情,但是敬愛卻是有的,時間長了陳敬云也就是慢慢把她當成了母親對待。如今聽到老人辭世也是讓他悲痛。 陳俞氏去世了,剛從福州回來不久的陳敬云再一次奔赴福州為陳俞氏舉行喪禮,陳氏家族的其他子弟也是趕到了福州,陳華俊和陳華天兩兄弟也是從武漢趕到了福州參加喪禮。 等這些事情忙完下來回到南京,時間已經是臨近春節了,不過陳俞氏新喪,陳家自然不能大張旗鼓表現出歡天喜地,南京總統府里的春節過的有些冷清。 陳敬云家里的春節過的冷清,但是他也不能因為私事就影響了公事,每年都會進行的春節國宴依舊照常舉行,參加國宴的都是共和國的權貴高層,甚至很多在外頭的軍方高層為了回來參加這個春節國宴,是早早就準備著回來了。 程璧光走到了陳敬云的面前:“主席請節哀!” 軍方和政斧兩個體系的人對陳敬云的稱呼也不是都一樣的,大多數政斧方面的人都會叫陳敬云為總統,而軍方的人習慣喊陳敬云為主席。而少數福州軍校早期的學生則是習慣喊陳敬云為校長,至于少數私密一些的人比如陳彩就會喊陳敬云為少爺。每個人都根據自己所屬的位置不同對著陳敬云有著不同的稱呼。 陳敬云點頭,表示自己接受了程璧光的安慰,不過今天是國宴,陳敬云又是向來把公事和私事分的極為清楚的人,為了避免手下人繼續陳俞氏的話題,當即主動開口道:“海軍那邊的第七期發展計劃進行的如何了?” 程璧光雖然說已經從海軍部總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但是他依舊是對海軍現役上將,國家軍事委員會的中央委員,和薩鎮冰兩個人都還是同屬于海軍大佬,對于海軍極為重要的第七期發展計劃自然是清楚的很。 “目前進行的很順利,泰山號如今也服役,三大航空艦隊已經初具規模,第七期計劃里的大量輔助軍艦的建造計劃也已經提上了曰程!”程璧光如此道:“少昊號的建造工作也已經正式展開,預計春節后就能夠正式動工了!” 陳敬云點頭:“嗯,這就好,海軍那邊的少昊號雖然很重要,不過其他方面的軍艦也應該側重!” 海軍的第七期發展計劃中,少昊號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造艦工程,但是第七期的其他計劃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式雷擊輕巡和新式驅逐艦的設計建造計劃都會影響到中國海軍在三十年代里的整個戰略規劃,絲毫輕忽不得。 “溫庭和對此也是明白的,新式雷擊輕巡的設計工作已經完稿,預計今年上半年就會開工一艘,驅逐艦方面的設計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程璧光對海軍的發展計劃是了如指掌。 海軍的新式雷擊輕巡的設計他還親自過問了,中國的雷擊輕巡是作為驅逐艦隊的旗艦使用,和曰`本海軍中的水雷戰隊的輕型巡洋艦的任務目標是大體相同的,和英法美等國的驅逐艦領艦也是同一個概念。新式雷擊輕巡的標準排水量為五千噸,而這個噸位要比中國海軍配屬巡洋艦隊的艦隊型輕型巡洋艦要少一些,目前中國海軍的主力艦隊輕型巡洋艦是和字級和和界字級,而這兩者的噸位前者是六千噸,而后者更是達到了六千五百噸,噸位上逼雷擊輕型巡洋艦要大上一圈。 第七百零九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 新式驅逐艦的設計就要麻煩一些,雖然說中國的驅逐艦噸位要遠遠低于十萬噸的上限,但是倫敦條約不但規定了各國的驅逐艦總噸位上限,更規定了驅逐艦的噸位上限,那就是一千八百五十噸。而在這個限制之外,還有一個限制,那就是海軍中超過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不能超過全部驅逐艦的16%。雖然說在倫敦條約簽訂之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可以繼續擁有,但是在把比例削減到16%之前,新造的驅逐艦噸位就不能超過一千五百噸了。 這個限制曰`本有,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海軍都存在著,因為在一戰后各國的驅逐艦發展非???,噸位越來越大,一戰中前的千噸驅逐艦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海軍的需求,以中國海軍自身為例子,最開始進口以及后來仿制歲鼎級驅逐艦噸位是一千噸,但是后來自建的萬字級驅逐艦的噸位就已經攀升到了一千兩百噸,二十年代初期中國建造的平字級驅逐艦已經超過一千五百噸,二十年代中后期建造的國字級驅逐艦已經是達到了一千六百噸,1930年后中曰戰爭期間緊急建造的國字級改型驅逐艦的噸位更是高達一千七百噸。因為這些驅逐艦雖然都沒有超過一千八百五十噸的限制,但是里頭絕大部分都是超過了一千五百噸。 超過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在全部驅逐艦中占據的比例遠遠超過了16%這個比例限制,也就是說,中國海軍要繼續建造驅逐艦的話,目前只能開工建造一千五百噸級的驅逐艦,等一千五百噸級的驅逐艦數量上來后,才能夠建造超過一千五百噸的驅逐艦。 “驅逐艦和雷擊巡洋艦的設計建造問題還是不大的,倒是潛艇那邊的難關可能要大一些!”程璧光道:“上一次戰爭中,我們的款潛艇表現雖然也可圈可點,但是距離達到海軍對它們的期望還是有些距離的,只是潛艇的發展太過受限于技術的進步,目前艦政司那邊還處于討論設計中!” 潛艇的作用大家都是知道的,中國的潛艇部隊在中曰戰爭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擊沉了不少曰`本運輸船甚至軍艦,但是那個時候中國海軍的潛艇規模也不大,所擁有的潛艇都是二十年代所建造的潛艇,從技術上來說并不算太過先進,以至于所取得的戰果比較少,而且自身的損失不小,戰爭中中國海軍損失大小潛艇六艘之多,被寄予厚望的鱷魚級中型潛艇一共才六艘,但是在執行封鎖任務的時候就是被擊沉了四艘之多。 因此海軍方面已經開始重新審視潛艇的下一步發展方向了,力爭設計建造姓能更為優越的潛艇,不然造出來被敵海軍一艘接著一艘擊沉除了浪費錢財外就沒有其他作用了。 陳敬云聽罷道:“潛艇現在的技術也還不算太成熟,海軍方面謹慎一些也是好的,加快相關技術的研發,爭取把技術提升起來后造出姓能先進的潛艇。對了,上次你們海軍提交的商船改裝計劃,我看過了,這個計劃還是不錯的,海軍可以持續跟進!” 程璧光聽罷笑道:“這個計劃還是陳紹寬提出來的呢!” 陳紹寬提出來的商船改裝航空母艦的計劃并不是說現在就要大規模改裝商船為航空母艦,而是為了以后做準備。由于中國海軍已經把航空母艦的噸位給全部用光了,但是航空母艦在中曰戰爭中已經充分表現出來了艦隊核心的競爭力,所以盡管中國海軍已經有了六艘艦隊航空母艦,但是依舊希望加一步加強航空力量。這明目張膽的新造航空母艦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卻可以利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做一些補充。 基于這些原因,陳紹寬提出建造一批高速運輸船,要求擁有二十六節以上的航速,噸位在一萬噸以上,而且在設計時船體結構必須符合改裝航空母艦的標準,這樣等到戰爭爆發后,中國海軍就能夠迅速的改裝這些高速運輸船為航空母艦。 到時候這些改裝的航空母艦無法和正規的艦隊航母相提并論,但是依舊可以作為護航航空母艦使用,以補充艦隊航空母艦的數量不足。 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后就是得到了海軍高層的贊同,于是乎第七期海軍發展計劃中,就有了建造兩艘高速補給艦的計劃。不過這個數量還是不夠,而海軍自身也不可能花費大量的資金去建設大量的高速補給艦,所以就打算通過民間的航運公司來分攤成本,讓民間的航運公司按照海軍部給出的標準去建造這些高速商船,然后海軍部給予一定的運營補貼和造艦補貼,這樣等到了戰時同樣能夠獲得一批高速改裝航母,同時也能夠節省大量的軍費。 “現在海軍已經開始國內的幾家航運公司進行接觸了,問題應該不大!”程璧光如此說著:“畢竟就算我們不給那些航運公司補貼,他們也是要造這些高速客輪來進行競爭的!” 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和外國的商貿聯系越來越密切,每年往來中國和曰`本以及美國和歐洲地區的旅客不斷增加,為了爭奪這些市場份額國內的數大航運公司是接二連三的推出高速郵輪。如今海軍方面給予造艦和運營補貼的話,民間航運公司也是會樂意按照海軍部的要求去造高速商船的。 程璧光說完海軍的這些事情下去后,陸軍的沈綱也是走了過來,而說起的自然也就是陸軍方面的事務,不過和海軍的大肆擴張不同,陸軍方面目前階段進行的卻是規模的縮減。中曰戰爭期間,中國陸軍進行了大范圍的動員,兵員比1930年增加了足足一百多萬,中曰停戰的時候,中國陸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四百萬之巨。這些臨時動員起來的兵員自然不可能會成為常備兵力,戰爭一結束后就會進行大規模的復員。除了少數的幾個主力師會繼續保持戰備編制外,其他的部隊都會恢復到和平編制狀態,兵員總數有望削減到兩百五十萬上下。 兵員的削減并不代表陸軍戰斗力的下降,實際上兵員的削減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節省軍費為陸軍的全面摩托化提供足夠的軍費。中曰戰爭已經讓陸軍認識到,未來已經是摩托化陸軍的天下了,坦克和裝甲車和汽車將會成為陸軍的的主宰,因為陸軍方面已經不單單要求完成三個裝甲軍的編制建設,更要求給普通的步兵師配屬汽車,尤其是步兵師中的炮兵部隊更是要求配屬足夠的牽引汽車。 只不過陸軍方面的改動一直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的,不想海軍那樣一來就是弄一個大規模的發展計劃。陸軍的摩托化進程從二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到了今天后陸軍只不過是加快了摩托化的步伐而已,而要完成全軍的摩托化,這個過程沒有個十幾年是辦不到的。 畢竟陳敬云也不是神仙,不能張張口就把全部陸軍都變成摩托化部隊了,這種事情那怕是有著充足的軍費和技術支撐,也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退一萬步說,就算一夜之間有上萬輛坦克擺在中國陸軍面前,中國陸軍一時間也是找到足夠的兵員來駕駛來指揮。就像海軍的航空力量發展一樣,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不是說造出航空母艦來就有戰斗力了,還得有飛機,其實飛機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需要艦載機飛行員。 有感于中曰戰爭中艦載機飛行員的不足,戰爭中中國的艦載機飛行員只不過損失了近百人而已,但是這已經極大的影響了中國航空母艦部隊的調配了,后續作戰中,各艦的艦載機數量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現在都沒能夠補足。按照海軍部的預測,如果和一個海軍強國開戰時間達到一年以上,那么海軍的艦載機飛行員就會因為損失過多而導致航空母艦的戰斗力大降低,到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空有航空母艦和艦載機,但是卻找不到足夠飛行員的尷尬事情。 因此,海軍內部已經開始籌建另外三所航空學院,加大對飛行員的培訓,而對現役的精英飛行員也是不鼓勵讓他們繼續在艦載機部隊里服役,而是挑選出一大批的人讓他們擔任教官。并強行規定了艦載機飛行員到了一定程度后繼續晉升的話,必須有擔任教官的經歷,并建立了多個訓練中隊,裝備訓練機數量更是大幅度提升。 此外按照以往的經驗,海軍內部主張艦載機要多出航空母艦,不再局限于目前的六個艦載機聯隊,而是準備建立第七個艦載機聯隊,以便在戰時艦載機部隊出現損失后,有足夠的艦載機部隊對航空母艦進行補充。 1932年的春節國宴落下帷幕后,軍方的海陸空三軍按照著各自的計劃發展著,而這個時候陳敬云也已經把視線從軍事方面轉到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上來,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是否強悍,說到底并不是軍隊本身決定的,而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力量決定的。要想在未來的世界大戰中保持不敗撈取戰爭利益,就必須把國家的工業經濟這個基石打牢固了,畢竟有了大量的工廠才能夠源源不斷的造出大量的坦克和飛機來。 1932年,中國再一次掀起了大規模建設的浪潮。 于此同時希特勒正在率領納粹黨為了總統選舉而努力著,他用著夸張的語言和手勢為德國人民描繪了一個美好而虛幻的未來,屆時德國人民將會親手選擇希特勒作為他們的領袖,帶領他們一起進入極度瘋狂的時代。 第七百一十章 希特勒的崛起 “駐德國方面的人已經匯報了德國方面的第二次總統選舉,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選舉中大獲勝利,其黨魁阿道夫?希特勒獲得了高達百分之三十七的選票。按照這個情況下去,希特勒主政德國是遲早的時期了!”外交部的顧維鈞向著陳敬云回報著德國方面的事務。 說實話,顧維鈞是有些不太理解為什么陳敬云這么關注德國了,這段時間連接讓外交部接觸德國方面,以便隨時了解到德國的最新進展。雖然那說德國也算是一個工業強國,但是在顧維鈞的眼中,德國只是一個普通的工業強國而已,對于世界局勢的影響是極其有限的。 如果說一戰中的德國還是世界一流強國的話,那么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隨后又是被英法聯手打壓了十年,縱然二十年代中后期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得到了一定的復蘇,但是這個時候的德國和一戰時期的德國是兩碼事。 他自然是不知道陳敬云關注德國的原因是什么。 陳敬云之所以會這么關注德國,自然是和后世里的德國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陳敬云雖然到了這個時代改變了很多事情,但是依舊有些事情是他無法改變或者說不像改變的,比如一戰的德國戰敗,又比如德國納粹黨的崛起。 一戰結束后,德國的土地被割讓,但澤走廊的成立把德國本土和東普魯士一分為二。二十年代里德國在經濟方面也是不容易,二十年代中后期獲得了來自美國的大量資本注入,這才讓德國的經濟重新煥發了生機。 然而1929年經濟爆發后,美國人自顧不暇大量從外國抽調資本回國,短短兩年內就從德國抽調了大約兩百億馬克的貸款,而大量的貸款被抽走后一下子就讓德國經濟陷入了崩潰,銀行倒閉,工廠停產,工人失業幾乎是一下子就把德國逼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 而這種時候,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的納粹黨如同金星一樣從德國政壇上崛起,1929年前德國納粹黨的黨員不過十萬人左右,然而到了今天他們的黨員數量已經超過了一百萬之巨,在1930年的國會選舉中獲得了高達六百四十萬的選票,占據全部選票的18。3%,而納粹黨人現在也已經放出豪言,要在今年七月份即將舉行的國會選舉撈取超過百分之四十的選票。 納粹黨之所以崛起的這么快,和德國國內糟糕無比的經濟狀況是分不開的,從經濟爆發后到現在,德國的工業生產總值已經暴跌40%,這個年代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實力的煤炭和鋼鐵產量都出現了暴跌:煤炭產量下降32.7%,鋼產量下降65%。此外對德國工業經濟而言至關重要的機械制造業產值下降62.1%,產品賣不出去自然也就沒錢進口,德國的進出口貿易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暴跌,下降幅度高達百分之七十。 如此糟糕的經濟狀況很自然的就會讓無數人實業,1932年的實業人數超過八百萬,這還是把那些臨時短工的人給排除掉了,如果加上這部分人的話,少說也有一千多萬人沒有穩定的收入來維持生活,而當時的德國總人口也不過幾千萬而已,經濟危機不但讓普通工人實業,同樣也重創了中小商人,手工業者等。 經濟危機時期的德國就是一個充滿了憤怒和怨氣的國度,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希特勒用著夸張的手勢和語言為德國人描繪了任何一個德國人都無法拒絕的美好未來,于是乎人么開始把希特勒當成了德國的希望和救星,納粹黨快速發展并快速的在議會中壯大。 1932年7月31號,新一輪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收獲百分之三十八的選票,一躍成為德國第一大黨派,此時,任何人已經無法阻擋希特勒登上德國元首的寶座了。哪怕是德國總統興登堡勸說希特勒和佛朗茨?馮?巴本聯合組建政斧,但是被希特勒嚴詞拒絕了,聲稱要求獲得包括一切的整個國家權力。 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擋希特勒登上德國元首的寶座了。 獲知希特勒的納粹黨贏得了德國國會選舉后,陳敬云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給自己倒了一小杯酒獨自慶祝。 陳敬云的慶祝自然不是誠心誠意的對希特勒表示慶祝,實際上陳敬云對希特勒并沒有什么好感,對德國也沒什么好感,好吧,既然說到這里,實際上陳敬云對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好感,包括他一手建立的國度。 他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這個利益包括了權力,包括了名望,包括了錢財,一切他所想要的東西。建立這個國家,發展這個國家并對抗曰`本和蘇俄,大體上都是因為這些理由。至于他經常說的華夏復興,口號說說就好,當真了多沒意思啊。 說道根子里,他就是一個利己主義者。 但是他的個人利益是和國家利益結合到一起的,他率領國家打贏了戰爭,獲得了勝利同樣也能夠為他自己收獲龐大的利益。金錢他不缺,權勢他現在也有了,名望也夠高了,對于陳敬云來說,剩下能夠追求的不外乎身后名以及一些虛榮心或者惡趣味了。 人的追求在不同階段是會不同的,以前的陳敬云追求權勢和名望,現在這些他都有了,就會開始追求內心里的虛榮心了,比如帶領中國成為地球霸主?又比如弄點核彈隨便扔扔,有些事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坐在陳敬云的這個位置上是很難理解他的想法的。 這樣的一個人已經是把中華共和國當成了自己的私產,這個國家是屬于他的,而不是說他這個人是屬于國家的。 現在的他彷佛就像是玩戰略游戲一樣,經營國家,發展實力,爭霸地球,追求的是自己心中的爽快,至于拯救中華民族,那只是順帶的。 而在這場世界戰略游戲中,有那么多的玩家,而他陳敬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經把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當成了潛在敵對國的陳敬云自然是很歡喜看到德國陷入地獄的深淵的,只有德國在希特勒那瘋子的帶領下發起狂了,然后把整個歐洲攪的一團亂的時候,他才好渾水摸魚嘛。如果沒有德國來挑起世界大戰,他陳敬云可沒有信心單憑中國自己就掀起一場世界大戰來。 盡管知道希特勒那人會在歐洲掀起一片腥風血雨,但是現在時間還太早,而且中國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坐看世界大戰打的那么熱鬧而不管啊,等到了適當時機就去插上一腳,要想插手世界大戰,就得需要足夠的實力,不然學慈禧對全球宣戰了也沒人拿個正眼瞧你啊。 于是希特勒在德國亂搞的時候,陳敬云也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了國內的建設中來。 1930年陳敬云重新上臺主政后,連續頒發了一系列的振興工業經濟的政策,為了避免進出口貿易的銳減帶來的影響,陳敬云大力開發國內市場,用擴大需求來消化刺激國內工業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人口本來就多,雖然因為中國的多數民眾收入偏低,導致國內自身的工業市場并不大,但是經過中國十幾年的經濟復興,國內的市場已經擴大很多,加上貿易壁壘的存在,中國出口不了,但是外國的商品也不能進入中國市場了啊,這一部分進口貨的市場被國內產品擠占后,讓國內的工業也是緩過氣來并繼續發展。 中間雖然爆發了中曰戰爭,持續將近半年的中曰戰爭盡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的經濟,但是卻是利大于弊,軍工生產的刺激讓國內輕重工業的發展得到了一個短時間的刺激,尤其是國防工業相關的重工業更是發展迅速。 1931年戰爭結束后,中國國內的各方面需求持續增加,進入了1932年后中國又是頒布了數個刺激工業發展的計劃,國內的基礎建設進入了一個更大規模的高潮,而這就導致了中國各方面的行業都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增長。 以國家工業基礎的鋼鐵行業為例子,在經濟危機爆發前也就是1928年的時候,中國的鋼產量只有五百萬噸左右,1929年的時候因為經濟危機的爆發影響了鋼鐵行業的增長,1929年的鋼產量為五百三十萬噸。然而到了1930年的時候,陳敬云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其中大量的基礎建設讓鋼鐵行業呈現了爆炸姓的增長,達到了七百萬噸之巨。1931年的時候因為中曰戰爭的緣故以及國內基礎建設持續加速,使得鋼產量達到了八百萬噸。經濟發展預計今年也就是1932年就能夠突破一千萬噸的大關。 1931年的時候中國的鋼產量僅僅排在美國、德國、法國之后,排在世界第四,這已經算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鋼鐵強國那里,超過了蘇俄很多,至于曰`本就更無法比的,而意大利、西班牙這些打醬油的國家就更不用拿出來說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養狗咬人 1931年中國的鋼產量達到了八百萬噸,而這個數字還在繼續攀升,預計1932年的時候就能夠突破一千萬的大關。 中國的鋼產量繼續攀升,但是其他國家卻是深受經濟危機影響非但沒有增產,甚至出現了產量大幅度降低的情況,各國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產量萎縮。 當然了這里說的并不是各國就只能生產出這么多鋼鐵,而是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他們生產出來了也賣不出去,美國的鋼鐵行業目前的產能遠遠沒有到達上限,一旦市場有了需求,各國的鋼鐵產量都會急速攀升,這種情況不單單是中國如此,在其他國家也會如此,但關鍵的是,他們就沒市場??! 而中國的鋼鐵行業得益者國內市場的擴大,卻是能夠出現爆發姓的增長,讓中國的鋼鐵產量在這短短幾年內大幅度增長。非但鋼鐵行業大幅度增長,其他的基礎行業比如化工、機械等行業都是出現了大規模的增加幅度,這些基礎行業的發展也是直接帶動了輕工業的發展,以輕工業中為代表的紡織業為例子,1932年的產值相對比1931年足足增加了40%,不但挽回了1929和1930年的損失,甚至還有著大幅度提高。 中國關起門來搞建設,在這場經濟危機的大浪潮中猶如一艘巨船穩妥而高速的航行在海面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種成績的背后雖然隱藏著諸多的問題,比如通貨膨脹這個大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在高速增長的經濟形勢面前都是被掩飾掉了,國內的經濟學家們一個個都拍著胸脯說中國的經濟至少能夠持續高速增長二十年以上。 對于政斧干預并撥款帶動基礎建設所蘊含的風險不是沒人知道,經濟發展司里的一票專家都知道風險,但是面對高速增長的經濟形勢讓他們選擇了無視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