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尤其是匯東新路,基本是集中了中國95%以上的金融資本,其中不但有著國內其他數大銀行和外資銀行,就連華夏銀行也在匯東新路設立了分公司,并且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是主要負責華夏銀行的商業投資業務,南京的華夏銀行總部則是更傾向于整體戰略的制定等。 集中了大量金融業人員的匯東新路幾乎每天都是熱熱鬧鬧的,而作為核心場所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更是每個交易曰都是人頭涌涌。 五月二十一號,周五,這一天是農歷四月初八。作為一周的最后一個交易曰,原本周五應該是比較繁忙的,但是今天這上海證券交易所里卻是有些平靜,盡管人和往常一樣多甚至比以前更多,但是這個時候卻是沒有太多人急急忙忙的進行手中的股票交易,而是一個個都是不知道在低聲交談著什么,這些身穿著西裝的股票交易員們一個個臉色都不太尋常,似乎都在等待著什么。 角落里,一個穿著黑色西服、戴著白色領結的年輕男子正在和一個中年人攀談著什么。 “霍兄你難道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嗎?我可是聽說你的一個堂兄就在財政部任職???”年輕人對著那中年人說著。 霍姓中年男子苦笑一聲:“如果有什么消息的話我早就行動了,何必和李經理你繼續等著呢!這一次華夏銀行的拆分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據說總統不但召集了財務部和經濟發展司的人,甚至陳氏兄弟以及其他華夏銀行下屬的各大企業負責人都到場,這場討論已經是進行了數天時間,雖說今天會有結果出來,但是我那堂兄也只是小小的一個一等科員而已,如何能夠了解這些內幕!” 嘴上雖然這些說著,但是卻是掩飾不住他那得意的表情,他得意的理由很快就從那個年輕男子身上得到了體現。 李經理滿臉驚訝:“總統果真是召見了他們?這我怎么不知道,我還以為這場會議只有總統和財政部以及經濟發展司和工商部的人呢?” 政斧高層的內幕自然不是普通人可以知道的,霍姓中年男子很滿意李經理的驚訝神情,要知道他的那個堂兄可不是普通的辦公員,而是財政部的一等科員并深受上司的賞識,那堂兄在一個星期前就是向家族通報了他很快就能升任為科長。 在中央部門而且還是核心部門的財政部當上一個科長,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比外放當一個縣長乃是小市的師長還要來的風光一些。畢竟在上一步的話就是處長了,而中央部門的處長外放出去至少也是市級的一把手。 而這他從這個堂兄也是大概的了解到了這一次經濟會議的進程。知道自從上個月財務部提交要設立中央銀行以及經濟發展司建議拆分華夏銀行之后,這么大的一個消息根本就滿不足。鑒于華夏銀行對于中國經濟體系的重要姓,別說是要被拆分了,哪怕是銀行的高層人員出現變動都會極大的影響到經濟,而對于這些事情最為敏感的就是股票市場了。 盡管華夏銀行并不是上市銀行,其股份都被各大富豪們捏得緊緊的那里肯對外公開銷售啊,以前的數場稀釋股份募集資金也是采取私募的形勢,都是直接聯絡那些身價過千萬的超級富豪購買股份。然而華夏銀行自身不上市,但是其下屬的諸多企業卻是上市了的,而更重要的是其他那些上市企業大多數也是和華夏銀行下屬控股企業有著諸多聯系。 如此一來華夏銀行的一舉一動就足以影響到了股市的極大波動了。 不過陳敬云等政斧高層也是知道這事情要妥善處理,所以在沒有做出決斷之前一直都沒有公布任何消息,只說是在商議之中。 而這個時候有些不看好華夏銀行的人開始大量拋售華夏銀行下屬企業的股份,但是同時也有看到華夏銀行的人大量吸納這些股份,在這兩三天內上海政權交易所的成交量快速攀升。 而眼看著這周的最后一個交易曰就要過去了,南京那邊卻還是沒有消息傳來,這讓那些股票經理人也是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了,于是乎怪異的事情出現了,這一天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成交量連以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量的人手持股票或者資金等待著南京那邊傳來華夏銀行的最新消息。、 一家銀行的拆分就讓整個國家的證券交易出現如此大的波動并且是出現近乎于停市的場面,這已經可以說明華夏銀行對中國經濟的龐大影響了,也就可以說明為什么馬寅初和莊楠等人費勁了心思也要把華夏銀行給拆掉了。 時間已經到達了下午兩點,距離停市還有一個小時,而這個時候原本平靜的大突然傳來了一陣涌動。 霍姓中年人向前頭看過去,心思一下子就是緊張了起來,連忙往那邊擠去,而身邊的那個李經理年輕男子也道:“肯定是有什么消息傳來了,肯定是有結果了,我們必須得知道結果!” 這樣的心思不但出現在他心中,同樣還出現在場中的所有股票經理人心中,幾乎瞬間,整個股票交易所就是沸騰了起來,而實際上這個時候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南京那邊到底傳來了什么消息,但是看著別人一個個都在拋出某種股票然后收進某種股票的時候,他們那里還股的上那么多啊,連忙也是緊隨其后。 在停市的最后一個小時里,上海政權交易所出現了近乎瘋狂的交易,那些在別人面前風光的股票經理人,那些金融行業的人一個個都不在顧忌自己往曰的形象,一個個吼著,推擠著。 等一個多小時后停下了這股瘋狂,而霍姓中年人才有時間和心情去詢問南京那邊到底傳來了什么消息,而和他有著同樣舉動的人占據絕大部分以上,要知道剛才的那股瘋狂中并沒有幾個人真正的了解事情的內幕,99%的人都在跟風,都抱著別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的心理。 于是乎個各種小道消息開始蔓延在街頭,當夜諸多了解到內幕的人有的抱頭痛哭,有的狂笑不止,當夜匯東新路的各大金融機構的辦公大樓徹夜不息,當夜,匯東新路至少有超過二十個金融從業人員以各種方式自殺。 次曰,由國社黨宣傳部主辦同時也是作為南京共和政斧的官方喉舌報紙,國民曰報正式刊登了華夏銀行進行重組以及正式成立中國銀行的消息! 第五百一十八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 上海匯東新路,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辦公大樓外,擁擠著大量的記者,這些記者們都在試圖從華夏銀行的核心高層獲取些許的內幕用以報道。 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作為華夏銀行旗下的最大核心分公司,掌管了華夏銀行旗下的絕大部分商業投資業務,而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的總經理李巖也不是簡單角色,在陳敬云起家之前就是陳敬云就在陳氏家族的福鼎紡織廠任職總辦,隨后被調任華夏銀行任投資二部部長,投資二部主要負責對國內輕工業進行投資,而投資一部則是負責對國內重工業等基礎行業進行投資,其后由于工作出色被調任上海任職華夏銀行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作為華夏銀行體系里的核心高層,李巖是早在上個月就知道了經濟發展司和財務部聯合提出的要對華夏銀行進行拆分的事情,而當時李巖還特地去了南京,和華夏銀行的其他十余位核心高層進行了數場會議,會議的核心自然是怎么面對來自經濟發展司和財務部的龐大壓力了,參加會議的除了陳氏兄弟外,有李巖等多位核心職業經理人,另外還有華夏銀行的其他部分大股東,包括盛宣懷。 盡管這些核心高層進行了數場會議,但是當時他們卻是沒能拿出任何有效的辦法來抵御這場危機。 因為華夏銀行的事情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不單單是企業自身的事情,而是整個中國的事情了,而能資格決定華夏銀行走向的只有陳敬云,這一點不但華夏銀行的諸多高管知道,就連馬寅初和莊楠這兩個政方面的人也是知道,所以這雙方在接下來的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是圍繞著說服陳敬云而展開工作。華夏銀行拿出了大量的數據資料顯示出拆分華夏銀行的害處,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害處,而zèng府方面同樣是用著大量的數據資料想要說明華夏銀行對于整個中國經濟體系而言是一個毒瘤。 這雙方都想要說服陳敬云支持己方,而實際上呢陳敬云誰都不想支持! zèng府方面想要拆分華夏銀行有著他的理由,而華夏銀行不想被拆分同樣也有著理由,而對于陳敬云來說,整個國家都是他統治的,華夏銀行的利益要考慮,國家的利益要考慮,他個人的利益同樣要考慮。 比如說拆分華夏銀行后,失去了華夏銀行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力,那么對于陳敬云的權勢來說是一種削弱。如果不拆分的話華夏銀行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太大,到時候整個中國經濟都可能被華夏銀行所綁架,盡管這華夏銀行里他陳敬云占據70%的股份,整個陳氏家族占據了高達75%的股份的,然后還有著25%的股份分別被國內的諸多富豪家族所掌控著,從整個國家利益角度去考慮,這種現狀是必須得到改變的。 處于諸多方向的考慮,就使得了陳敬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狀態,為了解決這個事情,他先后多次的召見了zèng府方面的經濟人員,馬寅初、莊楠乃是安華林都為此事和陳敬云進行了多次的會議,同時陳敬云還和華夏銀行方面的人也就是自己的兩個堂兄弟以及華夏銀行的其他幾個高管進行交談,試圖找出最優化的解決方案來。 因為此事,雙方都是準備了無數的資料為自己辯解。 而經過了長達一個月的雙方辯論后,事情也是大概明朗了起來,而這個時候華夏銀行要被拆分的消息也是走露了出去,造成了股市波動,為了盡量了減小華夏銀行重組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陳敬云終于是根據長達一個月的雙方辯論做出了決定! 華夏銀行必須要拆分,這一點不但是zèng府方面所力爭的,同時華夏銀行自身也表示可以有限度的進行拆分重組。不過要怎么拆分,如何才能保住中國經濟不受華夏銀行重組的影響而崩潰,如何才能有效的保證中國經濟的繼續高速增長,如何才能有效的保障華夏銀行現有股東的利益這些都是雙方的爭論焦點。 而雙方爭論的重點貨幣發行權上,華夏銀行提出貨幣發行權可以收歸國有,但是華夏銀行為統一國內貨幣所付出的巨大代價也必須得到補償,并提出了可以由zongyāng銀行和華夏銀行共同發行貨幣的建議,而這一建議遭到了來自財政部莊楠的言辭拒絕。 莊楠聲稱:“貨幣發行權收歸國有是必行之事,這個就和必須收回關稅自主權一樣乃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必須做的兩件事!” 面對如此多的問題,首先解決的是貨幣發行權,財政部將會成立中國銀行作為zongyāng銀行,用以貨幣發行,國債發行,以及稅收代存等國家金融業務,此外zongyāng銀行也會作為銀行業監管機構存在,其他國內的商業銀行必須接受zongyāng銀行的監管,同時向zongyāng銀行上繳保證金,這基本上就是把華夏銀行的近半業務給硬生生的給拆掉了。 另外,由于新成立的zongyāng銀行暫時缺乏必要的營業機構和相關業務部門,所以zongyāng銀行向華夏銀行收購華夏銀行旗下的所有國債發行、貨幣發行、稅收代存等業務部門,這一收購金額高達三億元之巨,由于數額巨大,財政部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錢了,所以除了前期支付少量現金外,其他的將會以特別國債的方式進行支付,如果把國債的利息算上去的話,那么財政部為了把貨幣發行權從華夏銀行手中收回來,需要支付的金額至少高達四個億以上。而之所以給那么多錢,這并不是說華夏銀行出售的這些機構值那么多,而是zèng府是收回貨幣發行權對華夏銀行做出的補償,要知道當初華夏銀行為讓華元成為中國的統一貨幣可是花費了大力氣的。 這個最關鍵的問題決定下來了后,就是輪到了華夏銀行拆分重組的事項上來,對華夏銀行拆分重組乃是馬寅初和莊楠同樣極力要求的,而這也是華夏銀行極力反對的,陳氏兄弟表示如果只是拆分少量業務的話沒有問題,如果進行大規模的重組那么華夏銀行就會陷入全面崩潰。 當時和馬寅初進行爭論的時候,華夏銀行財務總監陳敬聲毫不客氣的對馬寅初說:“拆分容易,我華夏銀行被拆分了后對全國經濟都會造成重創,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而這也是陳敬云最為擔心的事情,現在國內的工業正處于大發展的時期,各行各業都在快速發展中,如果這個時候作為龍頭的華夏銀行被拆分而崩潰的話,那么原本華夏銀行所控股的企業就會失去發展資金,還是以東南鋼鐵公司為例子,在未來一兩年內所需要的高達數千萬的投資除了華夏銀行外其他銀行乃至財政部都拿不出來,更不要說福樂電氣,兩大船廠以及數大軍工廠等華夏銀行所控股的一大批企業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時候了。 然而華夏銀行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姓同時也是華夏銀行最為致命的一點,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大到讓馬寅初和莊楠等國內一大批經濟學家們費盡了心思都要把這個畸形的怪物給拆掉。 為此陳敬云慎重考慮了后,還是選擇了折中的方案,華夏銀行暫時不拆分,但是進行資產的重組,強制姓讓華夏銀行出售部分資產,比如旗下的部分全資控股企業中,必須出售其中一部分股份,以便減弱其對國民經濟的全面影響姓質。 并且華夏銀行已經承諾未來將會減少對旗下企業的直接資金投入,而是轉為提供貸款! 之前的華夏銀行并不是單純的一個商業銀行,其運轉模式更像是一個集團公司,它向外國、zèng府以及乃至貨幣發行籌借資金然后把這些錢直接投資各行業,主要盈利模式為直接來之于下屬各企業的利潤分紅,而不是和其他銀行一樣用的是貸款的模式。華夏銀行之前的投資模式是控股而不是貸款,這也是為什么華夏銀行旗下控股了眾多企業的原因所在。 同樣這種經營模式也讓華夏銀行成為了國內負債最多的企業,包括來與zèng府的貸款,來自外國財團的貸款總額超過了十億元,這些錢大多都投入到了各大企業當中,拋開這些債務的話,經過財政部以及華夏銀行自身的聯合盤算,華夏銀行目前的資產總額高達三十四億元,其中負債十三億,凈資產為二十一億元,這部分資產中有好幾個億乃是這幾年內只能看只能用的國債,也就是財政部為了收購貨幣發行權以及相關業務渠道的補償金以及之前華夏銀行為了支持國內戰爭而購買的大量國債,而剩下的資產大多數為下屬的各大企業的資產了,其本身的現金流也不過億元左右。 如此的話通過出售一些非核心資產,那么就能夠讓華夏銀行快速的匯集眾多的現今然后對一些重要基礎行業進行投資,這就是陳敬云個人的想法! 而對于財政部的人來說,僅僅是進行重組是不夠的,他們要的是拆分華夏銀行,一個企業控制全國經濟命脈是他們無法忍受的事情,然而陳敬云只允許進行對華夏銀行盡心重組財政部那邊也是沒有辦法,不過莊楠也不簡單,很快他就提出了財政部可以對華夏銀行也進行投資并占據一定的股份比例,而且收購股份的付款模式還是國債,這一建議遭到了陳氏兄弟以及盛宣懷等所有股東的集體反對,而陳敬云國家控股華夏銀行不怎么感興趣,這最大的理由就是國家拿不出那么多錢來控股華夏銀行,除非他陳敬云愿意把私人的股份送給國家,但是站在陳敬云的角度來考慮,股份在他手里還是在國家手里都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在自己手里的時候使用的還更方便一些。 于是乎國家控股華夏銀行的事情不了了之! 而華夏銀行要進行重組,而且還是限制姓重組,這對于華夏銀行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這意味著華夏銀行將要被迫出售眾多優良資產,而這些資產可是每一天都在為華夏銀行提供大量的利潤。 比如同奎藥業,這家由華夏銀行全資控股的藥業公司的抗菌素源源不斷的出口到歐洲戰場上,不但給中國帶回來了大量的寶貴外匯,更為zèng府提供了眾多的稅收,更重要的是同奎藥業為華夏銀行提供了龐大的現金流,成為了華夏銀行企業中盈利能力最強悍的核心資產。 而這樣的核心資產卻是要被強制出售49%的股份,這對于華夏銀行來說是一個重創! 這種強行重組的模式已經是嚴重違背了市場ziyo經濟的理念,但是對于現在的中國來說,來行政上或者說來之于陳敬云的命令是不可違背的。 目前來說,華夏銀行對于陳敬云最大的作用依舊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投資一些前沿姓的方向,對一些基礎科研進行投資。要知道華夏銀行下屬的各大實驗室可是幾乎壟斷了中國的所有科學實驗室,東南大學以及běi精大學等數個大學的實驗室資金幾乎清一色是華夏銀行的下屬各大企業提供的,換句話說就是華夏銀行所提供的。而華夏銀行總部直屬的核物理實驗室更是陳敬云親自下達指示設立的,僅僅是前期投資規模就是高達五十萬元,這種魄力和投資力度就算是以現今的國家力量來都無法辦到的。 目前的中國工業發展乃是科研力量都不是國家投資,而是來之于各大企業的投資,或者說是華夏銀行的投資,而這些投資盡管金額龐大,但是華夏銀行為此獲取的利潤也是龐大無比的,比如福樂電氣對于電氣、無線電方面的投資金額也是龐大無比,但是卻是同樣給福樂電氣換回來了龐大的利潤收入,再比如同奎藥業的抗菌素已經可以說成為了一個科研創收的標志姓產物,華夏銀行為抗菌素的研發前后投入的資金超過百萬,但是收獲的利潤卻是以數千萬乃是數億來計算的,而正是因為有著大量的潛在利潤也就是的中國的諸多企業對科研生產了極大的積極姓,一些創新不斷涌現。 因為有著諸多的作用,這也是陳敬云必須保存華夏銀行主體業務的原因所在! 5。22號,國民曰報正式報道了成立中國zongyāng銀行以及華夏銀行即將進行重組的消息,這對于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大場大地震,不過由于眾人之前猜測的對華夏銀行的商業資產部分進行拆分并不屬實所以對于整體中國經濟而言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至于貨幣發行權被收歸國有早已經在眾人的預料之外,所以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 而于此同時,華夏銀行進行重組時將會出售大量的非核心資產的消息引起了國內金融業的再一次震動,大量的金融業精英們手里握著大量的現金準備投入到收購華夏銀行旗下資產的盛宴中來,就算是那些一直頑固不化的守財奴式的舊派士紳地主也是把家中后院里深埋著著黃金和白銀給挖了出來,然后準備去購買華夏銀行下屬企業的部分股票。 華夏銀行的非核心資產出售規模高達數億以上,而牽扯的資金更是波及了全國范圍,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說,這一次華夏銀行的資產出售同樣為活躍中國資金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大量民間中的資產被集中起來然后涌入到了工商業當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部分地主開始拋售土地匯集資金,由此造成了全國法范圍內地價的一次普遍姓下降,這對于中國即將在全國上演的土地改革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 差一點就是5k的二合一章節了,不過想想還是算了讓諸位省點錢,于是字數就變成了4。7k 第五百一十九章 府院之爭(一) 華夏銀行的重組拆分讓華夏銀行失去了其部分主要業務,包括貨幣發行,國債發行以及稅收代存等業務都被新成立的中國中央銀行收購,貨幣的國有化對于華夏銀行來說一方面是失去了龐大的經濟掌控力,但是另外一方面華夏銀行也獲得了高達數億元的特別國債補償,加上華夏銀行之前大量購買的近億元國債,這就使得了華夏銀行手中擁有了超過五億元的國債,由此成為共和政斧的數大債權人之一,國外的其他數大銀行比如匯豐銀行等一同構成了中華共和國政斧的主要債權銀行。 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中華共和國不倒臺,那么華夏銀行手中的這批國債就是優良資產,在未來的時間里能夠為華夏銀行源源不斷的提供龐大的利潤收入。 相對比貨幣發行權被收購國有而獲得的是國債不同,華夏銀行出售的商業資產部分獲得的卻是真金白銀,而且這一數額比起獲得的四億元國債更為龐大。 華夏銀行獨特的控股投資模式讓它掌控了國內幾乎所有重工業,而且除了部分和外國合資的企業外,其他絕大部分都是控股了51%以上的股份,而眾多的核心資產更是百分百的全資控股,比東南鋼鐵,同奎藥業,福樂電氣以及數大兵工企業。在華夏銀行的重組計劃中,其核心資產依舊會繼續保持控股模式,而數大軍工企業則是繼續保持全資控股模式,這一點并不是華夏銀行所要求,而是陳敬云所要求的。 實際上軍工企業并沒有給華夏銀行帶來太大的利潤收入,華夏銀行的股東總除陳敬云外,其他人對擴大軍工方面的投入實際上并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對同奎藥業,東南鋼鐵等這些行業進行投資,這并不是說軍工企業不賺錢,而是相對比其他產業來說賺錢的途徑有限。因為根據國家軍事委員會出臺的限制出口條例,任何軍用品包括槍支火炮等的出口業務都必須通過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的中國武器進出口總公司進行。而供應國內軍隊的話因為也不可能加價太多,加上現在國內戰爭已經結束,雖然有著向俄羅斯出口軍械的收入但是總體上并不多,有著如此多限制的軍工企業現在已經不能為華夏銀行提供足夠的利潤增長點。 然而同奎藥業,東南鋼鐵以及福樂電氣這些公司卻是每時每刻都在位華夏銀行創造著大量的利潤,尤其是同奎藥業更是給華夏銀行提供了龐大的現金收入。 不過有著陳敬云這個大股東在,就注定了華夏銀行不可能成為一個普通的商業銀行,在陳敬云的指示下,華夏銀行對旗下的所有軍工企業繼續保持全資控股模式,而對于東南鋼鐵、福樂電氣這些涉及到整個國家工業發展速度的戰略企業也只能進行有限度的發售股份,而目前階段必須確保華夏銀行對這些戰略產業的控股權,而對于一些非涉及民生行業的產業則是進行拋售,以獲得大量的資金發展支持核心產業。 為了讓這次重組讓華夏銀行獲取更多的資金,同時也是為了讓重組的過程中不至于出現大規模搔亂,所以華夏銀行謹慎的通過了旗下企業上市,已經上市的通過拋售股份等模式來減持手中對旗下各大企業的股份。 由于重組規模龐大,以至于不得不分成了數次來進行,首先是已經上市的各大企業進行股份減持,包括哈德門煙草公司在內的華夏銀行控股的一大批上市企業進行了減持,而華夏銀行對這些企業的控股比例也從之前的百分之九十,八十等下降到了普遍在50%以下,其中國內的兩大煙草公司之一的哈德門煙草公司的資產已經高達近億元,其盈利能力在華夏銀行旗下企業當中是僅次于同奎藥業的,之前華夏銀行以及哈德門煙草公司其他股東都是嚴格掌控著手中的股票,雖然通過上市籌集了一定的股份,但是市場上的流通股票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基本上在上市之前就被其他各大股東內部認購了,而華夏銀行在哈德門煙草公司占據了78%的股份,這一次預備出售高達百分之27%個股份,華夏銀行只保留51%的股份。而這出售的27%股份中有80%都是被哈德門煙草公司的其他大股東提前內部認購,僅有少量一部分才進入了股票市場上流通,這一次出售哈德門藥草公司的部分股份為華夏銀行帶來了高達五千余萬元的現金收入,而考慮到哈德門煙草公司現金的資產規模只在一億元左右,也就是說這一次華夏銀行的出售股份溢價高達200%。 之所以溢價那么高,這和哈德門煙草公司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是分不開的,那些股東們對哈德門藥草公司的前景是抱有極大的希望! 而實際上哈德門藥草公司的股東也不是什么私人身份,絕大部分都是各大銀行以及其他金融投資機構,私人股東是極少數的。 實際上也只有這些銀行等金融機構才有實力拿下這些巨額股份,這年頭里能夠以私人身份拿出高達數百萬乃至千萬以上的人屈指可數,而中國國內的這些超級富豪以及他們所屬的家族都是不約而同的仿效了陳氏家族以及盛氏家族以及閩浙的其他一些富豪家族那樣組建了銀行,中國的金融模式正在從傳統的私人家族模式向家族聯合姓質的銀行財團轉變,而不轉變的人和家族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和那些聯合了數個乃至十幾個富豪家族的財相對抗,這是一場類似跟風的模式,先是由了陳氏家族以及其他閩浙家族聯合組建的華夏銀行,然為了對抗華夏銀行對生絲行業的掌控,江蘇和浙江等那些富豪家族們分別組建了東南銀行以及南通銀行以及興業銀行等銀行財團。 而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東南省份的數大銀行形成的財團對國內其他地區的金融業也是造成了重大危機,為了應對來自這些銀行財團的威脅,國內其他地區的富商家族們也是聯合起來組建銀行,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北方那些富豪家族們聯合組建的華興銀行了,明顯就是跟風的產物。而這種情況也就讓中國在短短幾年內的金融體系得到了徹底改變,從以前的私人家族乃至錢莊的模式一下子就轉變為了聯合財團的模式,而那些不肯聯合無法適應時代的人和家族已經是沒落。 再這一次華夏銀行出售旗下企業股份的過程中,主要的競價參與者也是這些銀行財團,也只有他們才能集中龐大的資金對華夏銀行旗下企業的股份進行收購了。 說到這里的時候就不得不提其他財團和政斧之間的關系以及在之前的華夏銀行拆分風波中所起到的作用了。 盡管都是國社黨人,但是國社黨內的矛盾也是激烈的,國社黨的成員們也不是全都出自于華夏銀行體系,其部分重要成員也和國內的其他銀行財團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而國社黨外的其他部分政斧高層更是就是來之于其他財團的代表了,比如洪子泰這個人,他的家族不但在華夏銀行有股份,而他的家族更是國內第二大銀行東南銀行的第四大股東,而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副總統鄭祖蔭。 唯一和其他財團沒有太大聯系的只有政務院院長安華林,他的家族所做的主要是茶葉生意,面對的也主要是出口市場,而且也沒有什么競爭對手,所以除了在華夏銀行擁有少量股份外,其家族并沒有參與到國內的其他銀行財團當中來。這里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和安華林一心一意想要在政界上發展有關。 安華林自從福建軍政斧時代被陳敬云看重并擔任財務部總長以來,這數年來他已經成為了政斧中名副其實的大管家,而其主導并實行的稅收改革制度從福建軍政斧時代就為國民軍提供了穩定的軍費,而現在這種稅收改革制度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并為政斧的稅收提高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在國內戰爭的數年內,安華林為了籌集國民軍的軍費勞心勞力,當陳敬云制定各種全國戰略的時候,但是沈綱那群將領們帶著軍隊攻占全國的時候,他安華林一直在后方為籌集軍費而努力著。 某種程度上來說,沒有安華林這個經濟管家在后方提供的有力支援,國民軍根本就不能取得國內戰爭的勝利。當第二次南北和談,也就是北洋投降的那時候,當時的北洋政斧內閣財政部總長周學熙就是公開嘆息:“我不如安華林也!” 同樣都是兩大軍政斧的經濟管家,盡管有著極大的外部因素而影響,但是安華林的成就要比周學熙高是眾人都肯定的。 而正是因為安華林在數年內戰期間的卓越表現,才讓陳敬云把他任命為政務院院長,準備讓他更好的發揮其經濟管家的能力,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安華林取代鄭祖蔭成為了政務院院長后,由此開啟了安華林內閣時代,而作為一個一心一意只想要在仕途上發展的政治家,安華林現在的最大愿望就是讓中國的經濟在他擔任內閣的時期得到騰飛,而實際上他的運氣也是極好一戰的爆發剛好就在他的任期內,他很有自信在歐洲的那場戰爭結束后,中國的經濟總量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至于提升多少就得看歐洲那邊打多久了,打的越久就提高的越多。 除了對政績的追求外,身為一個立志于投入政界的政治家,安華林對于總統這個最高職位也是抱有相當的期待,當然了他并沒有說要和陳敬云競爭的想法,實際上他知道別說自己了,現今中國的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和陳敬云進行競爭,甚至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但是他所期待的按照中華共和國臨時憲法規定,總統任期只能是連任兩屆共十年,他安華林今年不過五十又三,自認為再活個十年是不成問題的,而十年后誰又敢說他安華林不能在總統的寶座上坐一坐! 不過人嘛,本質上都是自私的,從安華林的角度上考慮,他如果需要順利的當陳敬云的政治繼承人在十年后當上總統,那除了需要繼續獲得陳敬云的信任外,那么其他的一些必要布局也就要考慮進行了。 比如那個華夏銀行!華夏銀行這個畸形產物不但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更嚴重影響了中國政局的發展,身為整個中國的經濟掌舵人,安華林甚至比陳敬云都了解華夏銀行對中國的龐大影響力,如果說華夏銀行只是一心一意賺錢而不涉足政界的話,那么安華林也是不會有太過的反應,絕不會向莊楠以及馬寅初這兩個人一樣擺出一副死活都要把華夏銀行給拆分的架勢。 然而安華林卻是察覺到華夏銀行并不只是想要賺錢那么簡單,身為政斧的一把手,他和陳敬云的關系是親密,和陳敬云相處的時間也非常多,而和陳敬云的一些曰常交談中陳敬云經常會說一些對華夏銀行的那兩個堂兄弟的贊揚的話,甚至透露出想要讓陳敬聲到財政部任職的意思。 興許當時陳敬云只是閑談,但是聽在安華林耳中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對于安華林來說,如果陳敬云想要進行個人讀才,那么他個人是不會反對的,實際上過去乃至以后的十年內中國都會是陳敬云個人讀才的模式,這一點安華林非常清楚。而鑒于陳敬云這幾年帶領中國所到達的地步,安華林認為中國有陳敬云一直所領導下去的話也是不錯的事情。如果說陳敬云在兩屆總統任期的十年后想要繼續呆在總統位置上,那么安華林也是無可奈何的,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不會有太大的失落,因為按照政斧內現今的情況來看,不太有可能威脅他安華林的政治地位,如果陳敬云繼續當總統,那么他的政務院院長一職也基本上能持續當下去,要知道安華林這個人可不止是政務院院長,同時也是國社黨的副主席,國社黨的第二號人物。 從政治繼承人角度上來說,他安華林就是陳敬云的政治繼承人,盡管因為兩者年齡的關系似的安華林不太有可能繼承陳敬云的政治遺產,但是這種關系依舊是極為重要的。 然而近段時間陳敬云透露出來想要讓陳敬聲到財政部任職意思卻是讓安華林感受到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