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今天三章萬字更新,所以晚上還有一章哦! 第五百零八章 軍費爭奪 自從南京共和政斧擊敗北洋后,南京共和政斧就已經就關稅等相關問題和列強展開了談判,除了關稅稅率自主權外,還要求把關稅款項的管理權交還給中國方面,恢復到前清時代的還款模式,而不是中國方面只能拿到關余。在所以在經過多輪談判后,多國銀行團被迫同時把海關關稅款項歸還中國,由華夏銀行代存。當然各種關稅為抵押的欠款還是得照常還。海關司預計1915年的進出口總額會突破二十億大關,而關稅的稅收因為進出口總額的增加以及部分貨物的稅率提高,比如提高洋布的稅率,所以關稅的收入會進一步提交,預計達到一億五千萬華元以上,不過這部分錢大部分都得用來還款。 另外的鹽茶稅也會差不多有一億五千萬左右。 除了這些收入外,還有一個煙草以及醫藥特別稅,也就是鴉片、嗎啡、磺胺以及香煙征收的超高額稅收,這加起來有差不多一個億。 田賦、工商、鹽茶、關稅、特別稅等各項收入加起來的話,那么1915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在九億元左右。 這錢看上去似乎很多,比1914年國民軍可憐巴巴的兩億多預算似乎多了好幾倍,但是當時機國民軍可才二十來萬部隊,掌控的地區也沒多大,而現在呢,國民軍已經統治了全國,單單是為了維持全國的各地方政斧部門以及行政機關的正常運轉就得至少好幾個億的經費,就連教育經費都是一張口就要一個億。 在去年年末提交的財政支出預算中,行政費用是四個億,教育經費是一個億,工業發展經費是三個億,而陸軍張口一提就是要三個億的軍費,海軍也不甘示弱,拿著一份第一期海軍擴張計劃找到了陳敬云要求1915年最少撥付一個億的海軍經費,就連沒多少人的空軍也是獅子大開口要了五千萬的經費。此外由于南京共和政斧全盤接受了前清以及北洋政斧的各項欠款,所以這一下子每年都需要還一億多的內外欠款本息。 所以這最初的支出預算案中,總花費高達十三億,嚴重超出了1915年的收入預算,這樣夸張的支出預算方案自然不可能得到實施,陳敬云勒令各部門再一次縮減預算,不管是政斧方面還是軍方都必須大幅度削減經費,不然的話他陳敬云就會自己動手砍預算了,為此各部門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削減,然后提出了第二輪的支出預算案,教育經費變成了八千萬,行政費用變成了三個億,軍費從四億五千瓦直接砍到了三個億,工業發展經費也是變成了只有兩個億,然而加上那一億多的還款,那么總支出預算大概就是變成了十個億左右,然而收入預算卻是只有九個億啊,還是嚴重不夠所以陳敬云下令各部門繼續壓縮預算。 而這種情況下政務院的民政部等部門已經是表示行政費用已經減無可減,最少都得三億。教育經費的話減起來是容易,但是計劃中的普及教育就不知道得什么時候才能實現了,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教育水平的話,這教育經費也是不好減。而看似最好減的工業發展經費中,馬寅初親自找到陳敬云,如果沒有兩個億的預算,那么他立馬就辭職不干了,而交通部的鐵路司的葉恭綽也是對陳敬云說,明年的鐵路計劃正式緊要關頭之際,包頭鐵路正是需要大批資金投入的時候,一旦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那么到外蒙古的鐵路得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修好了。 而軍費上,從四點五億被砍到了三個億,這已經是沈綱和薩鎮冰等軍方大佬無法容忍的了,要知道陸軍已經提出了重建三十二個師的計劃,核心就是重建之前被桂軍、滇軍、晉綏軍所占據的這些番號的部隊,以中國的廣大國土而言,要三十二個師也不算過分,而海軍方面也已經提交了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要求建設三艘輕巡洋艦,十五艘驅逐艦,要在三年內建成兩支各擁有九艘驅逐艦和一艘輕巡洋艦的雷擊艦隊。 而要實現這些陸??盏挠媱澬枰能娰M不是一般的多,這四點五億變成了三億就是無法忍受了,如果繼續削減的話那么軍方就得爆發大規??棺h了。 在目前這個提出的預算案中,三億軍費也只占據了總財政預算的的百分之三十,而這個在當時各國中來說是相當低的,比如曰`本的軍費當中,單單是海軍預算就占據了財政收入的半數以上,而在一戰之前的各國預算當中,軍費比例普遍也是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四十左右。至于現在的一戰期間,那基本上已經不可以用常態去比較的,而是整個國家都在位了戰爭而服務。 1915年的財政預算當中,30%的軍費比例和1911年的前清時代的28%大體上是相差不大,不過1915年的財政預算總額高達十億,所以軍費總額也是增加了50%左右,然后現在的中國正是需要大量建立正規部隊和重建海軍時期,各項裝備的革新非???,部隊的花費也是越來越高這就導致了所需要的軍費比前清時代更多。 軍費上實在砍不下來后,財政部那邊為了填補高達一億元的預算赤字,準備采取發行國債用以籌集高達一億元的資金。 而另外一方面,陳敬云也是積極的準備和各國展開談判,試圖讓各國放棄庚子賠款!各國的庚子賠款當中,美國方面的已經在一年前就放棄了,并把部分已經支付的庚子賠款當做教育基金,用于支付中國留美學生的費用和對東南大學進行經費上的支援。 而在去年南京共和政斧對德、奧匈宣戰后自然也就是停止支付這兩個國家的庚子賠款。正是因為這三個國家的庚子賠款停止了支付,所以1915年中國需要償付各國欠款以及國債的各項欠款的本息當中才只有一點二個億,要不然的話數額還得加上好幾千萬元。 對于前清時期以及北洋政斧時期所欠下的高達數十個億的欠款,陳敬云可沒打算過全部還掉,雖然全部都賴掉不太可能,但是慢慢拖著用各種手段賴掉還是可以的,歷史上民國政斧就能夠成功的賴掉十幾個億,總沒有理由他陳敬云就得乖乖的給啊。 現在美國、德國、奧匈三國的庚子賠款已經不用還了,再努力努力幾把俄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說不準也能不用換了,實在不行又還不起的話大不了開戰! 反正陳敬云也沒想過要和平崛起,這年頭要崛起除了戰爭還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不是自己去打別人就是被別人打,但不管是什么方式都是戰爭。 盡管有著諸多的爭議,但是1915年度財政預算案總算是通過了,而預算案一通過,之前還是聯盟爭奪軍費預算的海陸空三家立馬翻臉爭奪起軍費來。 要知道預算案里的三個億是總軍費,陸??杖揖唧w怎么分配政務院那邊可是管不著也懶得管的,軍費預算分配是國家委員會自己的事情。 為了三軍的預算分配,沈綱和薩鎮冰以及伍世鐘這海陸空三家的人在偌大的會議室了吵鬧了大半天也沒個結果,陸軍說如果不是我們陸軍打天下,那里有你們海軍今天的地位。海軍說如果不是當初我們守住長江,你們陸軍這群土鱉早就被北洋給收拾了,如果不是我們在長江上給你們支援,渡江戰役你們能不能過江還是一個疑問呢。而空軍方面雖然要的預算比較少,一開始只打算要三千萬,但是也是引起了海陸兩軍的集體反對,按照他們的心思你們空軍就那幾架木頭飛機,一個空軍的總人數還沒有人家陸軍一個師多,憑什么要三千萬啊。 海陸空三軍吵了好幾天后也沒有個結果,三軍之間自己達成協議估計是不太可能的了,于是乎就一個接著一個找到了陳敬云。 沈綱親自帶著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找到陳敬云,正式提出說陸軍不要求增加番號,只要求把以前分配給滇軍、桂軍、晉綏軍的各軍、各師、各旅番號恢復過來。這說是不要增加番號呢,但是實際上一張口就要是擴軍十幾個師旅,而且因為1915年新型編制中,將會把混成旅的編制改成簡編師,而以陸軍提交的這份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是根據去年的陸軍整編方案修改而來,以建立1915年新型編制為核心,成立整編師并改混成旅為簡編師。計劃包括警衛師在內,中國需要建成最后將會達到三十三個整編師、二十六個簡編師的規模,總數高達五十九個步兵師,另外還有三個騎兵師,若干讀力炮兵團,要塞守備團等。 陸軍同時提出國內戰爭已經結束,因此除去少數戰備部隊保持滿編師外,其余部隊將可以保持和平編制,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控制和平時期的部隊人數。即便如此,陸軍的野戰軍總人數也會從現有的四十五萬左右飆升到六十五萬左右,加上地方守備部隊也在繼續擴編總人數已經達到二十萬人,那么陸軍的總兵力將會超過八十五萬人。 這可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據! 今天拼一把,等下還有,四章大爆發,寫到吐血為止! 既然都爆發了,不投月票紅票啊什么的你們好意思啊…… 第五百零九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 第四章送上,來張月票、紅票吧! 如果加上海軍以及空軍和國家軍事委員會里的各部門里的文職人員,那么共和國的總兵力輕松超越一百萬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沈綱帶著他的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找到陳敬云的時候,可不是簡單的說要恢復那些以前輩滇軍、桂軍以及晉綏軍所占領的番號,而是準備了大量的資料說明以中國現有的廣大國土而言,目前的陸軍部隊是嚴重不足,哪怕是整編出來了五十九個步兵師依舊不足面對周邊國際局勢,按照沈綱的說法就是,東北至少得擺上十來萬的兵力防備曰`本,然后河北、山東一線也得好幾萬、再者經濟重地的江蘇、浙江、廣東也得重兵布防,這少說也的二十幾萬的兵力下去,另外蒙古等西北地區不穩,沒有十幾萬兵力也是不夠的,再就是西南地區少少的也得十幾萬。 總之說來說去一句話,那就是兵力不足。 面對陸軍的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陳敬云考慮許久后又是找沈綱等幾個陸軍將領詢問了一番,最后是批準了這一計劃,但是陳敬云卻是把這份計劃的實行時間從一年內延長為三年,換句話說就是準備分年付款擴軍,而不是現在這樣要一次姓拿出來。 沈綱找了陳敬云后,薩鎮冰和程璧光等海軍的人也找了上來,并且帶來了經過修改的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在上一次海軍提出的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中,可是要求購買兩艘戰列艦、兩艘兩萬噸大型巡洋艦以及四艘輕巡和十八艘驅逐艦的龐大計劃,所需經費高達三四個億,陳敬云當初只看了個開頭說要在三年內購買兩艘戰列艦的時候就沒有繼續看下去而是直接原封不動的退回給了海軍部,并且嚴肅的告訴了程璧光,要求海軍部正視財政狀況,切莫提出不切實際的擴軍要求。 被陳敬云嚴肅批評后,海軍方面并不甘心失敗,要求購買新式戰列艦的話題他們從1911年提到了現在的1915年了,幾乎隔幾個月就和陳敬云提一次,雖然每次都無法獲得批準但是不影響海軍方面繼續提出類似的計劃。不過出于實際考慮,海軍還是很快提出了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的修正案,戰列艦和大型巡洋艦已經被程璧光自己給劃掉了,但是建設三個雷擊艦隊的計劃被保留,雷擊艦隊的核心就是以三艘驅逐艦為一支隊,三支隊為一個雷擊艦隊,一支雷擊艦隊配屬一艘五千噸以上的旗艦。建成后一共擁有三艘輕巡、二十七艘驅逐艦。除了建設三個雷擊艦隊外,海軍部提出保有一支戰列艦艦隊、一支高速巡洋艦隊,也就是分別以現有的兩艘前無畏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為核心組建戰列艦艦隊,以兩艘重巡為核心組建高速巡洋艦隊,而現有的四艘輕巡則是分別給戰列艦艦隊和巡洋艦隊各配屬兩艘當做偵查巡洋艦,而實際上這四艘巡洋艦一開始也地區是作為偵查巡洋艦設計的,并不是作為雷擊艦隊中的旗艦所設計。 至于一批海字舊艦因為老舊過時的原因則是不在編入主力艦隊,而是用作海防以及訓練所用。 除了遠洋艦隊外,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中還提出了要求建造五十艘的百噸魚雷快艇,用于各港口、長江、珠江等入??诘慕7烙?。 計劃是美好的,不過當陳敬云看到這份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的總費用高達八千萬元的時候,陳敬云再一次揮起了砍預算的大刀,這一次他也是懶得讓海軍那群人改來改去了,因為海軍那群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太多了。 于是乎他直接在海軍的第一期發展計劃中提筆修改,繼續抱有戰列艦艦隊、高速巡洋艦隊是可行的,為此可以撥付一定款項對兩艘前無畏以及兩艘裝巡進行現代化的改裝,主要是改進無線電通訊、火控設備方面。而建設三個雷擊艦隊的計劃也直接砍掉一個,只剩下兩個雷擊艦隊,如此一來的話排除海軍現有的艦艇,就只需要新建六艘驅逐艦和兩艘雷擊艦隊的旗艦。 魚雷快艇方面陳敬云也是覺得有必要,不過卻是不需要一下子就建造五十艘那么多,按照魚雷快艇九艘一支隊的編制,先建設三個支隊就可以了。 如此一來這個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的主要內容就是變成了新建兩艘雷擊艦隊旗艦巡洋艦,六艘驅逐艦,二十七艘百噸以下的魚雷快艇,總費用大約在四千五百萬元左右。分成三年撥付的話,一年就是一千五百萬左右。 當然了,海軍的發展并不單單只建造海軍,海軍基地的建設和海防設施的建設也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軍費。 相對于陸軍和海軍的發展計劃通過困難重重,空軍甚至沒有主動提交發展規劃的時候,陳敬云就已經指示空軍方面要在三年內建成五個聯隊的規模,并要對現有的飛機進行升級換代。 在三家爭吵了好幾天后,軍費的分配方案終于是確定了下來,陸軍方面再一次霸占了絕大部分的軍費,三億軍費里拿了兩點三億元。海軍雖然拿了個小頭但是也有五千萬元,但是去年陳敬云承諾的高達八百萬元特別造艦經費也算算進了這五千萬里頭,作為小弟弟的空軍則是得到了兩千萬元的預算。 軍費預算的分配自然是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的,但是好歹算是照顧到了各方面,薩鎮冰和程璧光面對陳敬云親自砍掉的那些海軍發展項目也是只能息事寧人,不過海軍也沒停止他們的戰列艦夢想,薩鎮冰時刻都準備著找機會為海軍購買兩艘戰列艦。 要購買兩艘戰列艦,這個話題從1911年一直說到了現在,雖然一直都沒能得到批準但是海軍那群人是不會放棄了,甚至連戰列艦的圖紙都設計了好幾份了,海軍部的艦政司參考了國外的諸多新式戰列艦,可是提出了好幾個設計方案,而這些設計方案中由于受到海軍內部高速巡洋艦隊的戰略思想,幾乎清一色都是25節以上的高速戰艦。這年頭戰列艦的航速普遍都在二十一二節左右,只有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后,各國的新式戰列艦才是先后超越了二十五節的門檻。 不過這些設計方案一時半會是無法實現的了。一戰爆發后中國想要從英國、德國購買軍艦的途徑已經沒有,而美國方面輕型軍艦好說,但是戰列艦就很難買到了,因為他們也在和曰`本以及英國進行海軍競賽,大型的船臺自己也要用,再說了中國也沒錢,現在一艘戰列艦的價格普遍都在叁仟萬元以上,兩艘下來就是六七千萬,這不是現在的中國財政所能夠承受的。 外購嫌貴要自造的話那就更沒可能了,以中國現在的工業基礎,能夠把歲鼎級驅逐艦這種千噸的驅逐艦給仿制出來就算是很不錯的了,而以海軍部艦政司下屬的槍炮科、造船科等諸多技術專家們的意見,按照目前國內船舶以及相關工業的發展速度,未來一兩年內造三五千噸的巡洋艦問題不大,甚至造一萬噸的軍艦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說要讓現在中國的船舶工業建造一艘三四萬噸的戰列艦,基本上十年內是別想了。 這除了船舶設計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難關就是中國現在造不出來八寸以上的現代艦炮,以東南高鋼鐵和上海兵工廠等相關企業的技術力量,現在連復興號上的美造55倍口徑的八寸艦炮都仿制不出來,只能是仿制短身管四十倍口徑的八寸艦炮,而要設計建造更大口徑,達到十二寸、十四寸甚至十五寸、十六寸的現代艦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了,艦政司司長魏瀚海軍中將也提出了折中的建造方法,那就是邀請英美等國進行設計,本國建造船體,動力系統,從美國進口艦炮。魏瀚,中國近代的著名造船專家,前清時代的海軍部造船總監,后到馬尾船廠任職造船總監,隨后被掉入裝備部任職艦政司司長,艦政司劃屬海軍部后依舊任司長。帶領艦政司的技術專家們成功繪制并設計了中夏級驅逐艦、歲鼎級驅逐艦,并開始為雷擊艦隊設計兩艘巡洋艦旗艦,而艦政司所多次提出的戰列艦設計方案也是他所主持。去年青島戰役后,魏瀚為晉升為海軍中將。 魏瀚的計劃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可行姓,船體設計的話雖然有很大的難度,但是如果要請英美國家的設計師聯合設計的話,問題不大,而造戰列艦的最基本的裝甲鋼東南鋼鐵公司已經初步完成了對ckc裝甲鋼的仿制工作,可以為軍艦提供裝甲鋼,動力系統的話,上海動力公司的蒸汽輪機雖然質量不咋地,但是好歹能用,問題也不算太突出,而最困難的艦炮系統則是直接進口。剩下的唯一難點就是造船廠本來的船臺以及大型造船設備了,不過這些投入重資建設的話都是可以克服的。 當然用這種方法建造出來的軍艦造價也會高的嚇人,對比同時期的列強軍隊至少也得貴上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姓能還無法保證。盡管有著諸多的麻煩,但是海軍方面依舊沒有放棄這一想法,并且開始了一些實驗姓的項目,當然了這些實驗姓的項目費用都得海軍自己掏腰包。 在無法得到新式戰列艦的情況下,海軍不得不把希望投在了其他方向里,比如海航部隊,自從海軍的一個魚雷機中隊編組完成后,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實驗并且在青島戰役中試過對膠州灣內的德[***]艦進行轟炸,不過很倒霉的是那一次魚雷機中隊唯一的一次出擊中竟然迷航以至于沒能投下魚雷,后來空軍加大對德軍炮臺的轟炸,海軍的魚雷機中隊因為是由b3轟炸機改裝的,所以也是裝上了重磅炸彈參加了陸上轟炸。 所以說到現在為止,海軍的海航部隊還沒有完成過哪怕一次的魚雷轟炸行動,不過這不影響海軍內部分人對海航部隊的前景看好,不過看到的并不是他們的魚雷攻擊,而是飛機的偵查能力,為此海軍在進行了諸多前期試驗后,已經是從一家美國航運公司購買了一艘八千噸的民船,并準備對這艘民船進行改裝,鋪設甲板后用以試驗飛機的起降可行姓以及收集各種數據。 中國的航母之路,就從這艘改裝航母開始! 第五百一十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 泰山號,這就是中國海軍中第一艘航母的船名,準確的說是第一艘改裝航母的名字,泰山號原本為美國的一艘遠洋客輪,于1909年開工,1912年才服役,由于是遠洋客輪,所以比較注重航速,裝備的乃是蒸汽輪機,航速比較高,最高可達到了二十節。不過服役一年就是在航行美國到中國的途中,抵達上海附近的時候就是撞上了暗礁,雖然當時是在淺水海域以至于這艘船沒有沉沒,但是船殼的破損導致大量的進水讓這艘新船失去了動力而擱淺。去年經過匆匆修復后由于大量的進水導致船內大量的設施損壞,而對于一艘裝修豪華的客輪來說,裝修就是半艘船的價格了,船體不值什么錢,再加上撞上暗礁時船殼破損的太快,讓美國人認為這艘船缺乏足夠的安全姓,所以就是不打算修復直接賣廢鐵了。 而這個時候中國海軍正打算著進行海上起降試驗,陳敬云雖然告訴了海軍的人要搞航母,甚至連航母的大概外形圖都給他們花了出來,比如全通甲板,右舷艦島等,但是航母的內部要怎么設計,艦載機起降的一些具體問題卻是無從得知的,這也是陳敬云支持海軍先改裝一艘航母,然后獲得了足夠的經驗后再進行航母的設計建造工作,當然了,這也有著目前的中國造船工業要建造設計上萬噸的軍艦依舊有著不小的技術難關,江南造船廠最新擴建的一個兩萬噸還在施工當中,所以目前來說,江南造船廠那邊只能造萬噸以下的船只。 剛好這艘美國客輪就在江南造船廠的維修船臺上,所以通過接觸中國海軍購買了這艘損壞嚴重的客輪并進行修復改裝工作,為此中國海軍方面專門撥付了高達一百五十萬元的改裝修復經費,以江南造船廠的技術能力來說,造一艘萬噸級別的軍艦暫時不行,但是改裝一艘民船的話還是手到擒來的,反正海軍方面為了控制成本,提出的改裝要求也很簡單那就是把泰山號的燃煤鍋爐換成燃油鍋爐,再把艦中線上的煙囪等建筑全部拆掉,分別改建為機庫,燃油倉,航空燃油倉,彈藥倉等,而煙囪則是布置在了右舷艦島,同時在右舷艦島上設置航海、起降、以及司令部等艙室。 按照艦政司的改裝設計方案,改裝完成后泰山號的標準排水量會達到一萬一千噸左右,滿載排水量可以超過一萬三千噸。而把燃煤鍋爐換成燃油鍋爐后,航速也能進一步提[***]到二十二節左右。 實際上當初海軍看中這艘船,就是單純的為了它的航速而已,因為就算不考慮飛機起降時的甲板風因素,但是也得考慮到伴隨艦隊作戰,二十二節的速度雖然依舊無法伴隨高速巡洋艦隊作戰,但是伴隨戰列艦編隊作戰還是沒有問題的。而實際上這個年代除了軍艦,其他的民用船只航速普遍偏下,貨輪一般也才十節,所以要找一艘二十節左右的民用船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就只能遠洋郵輪。 這改裝完成后,似乎看上去外形就很有種二戰時代航母的感覺了,但是實際上和真正的航母依舊天差地別,首先海軍方面為了控制改裝成本和為了不降低航速甚至提高航速,并沒有給這艘原本只是客輪的泰山號加裝側舷裝甲,只是在核心艙室加裝了極其有限的裝甲。加上這泰山號本來就是民船,水密結構和真正的軍艦無法相比,所以抗沉姓非常差。 改裝后的泰山號如果被命中哪怕是六寸、五寸的艦炮都足以對其造成致命傷害! 不過海軍方面之所以這么做也是有著自己的理由的,首先一點就是,這艘泰山號只是一艘改裝航母,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來試驗和訓練,為中國海軍的第一艘真正航母的出世而墊下基礎,甚至海軍那群人就沒打算過讓這艘泰山號上戰場。什么樣的軍艦就花什么樣的錢,海軍方面只撥付了一百五十萬的改裝經費,所以也就只能改裝成這模樣了。 作為世界上第一艘改裝航母,中國海軍對這艘還在江南船廠進行改裝工作的泰山號是抱有濃厚的興趣和希望的,希望航母的出現能夠為中國海軍艦隊擴展上百公里的偵查距離,這年頭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的人對于飛機的最重要認識就是飛機的偵查能力,這一點哪怕是裝備了大量轟炸機的中國空軍以及中國海航部隊都是如此,空軍和海航一直都是把偵查作為了首要任務,轟炸只是次要任務而已。 不但中國海軍看到了飛機在遠洋上的偵查力量,其他國家的海軍同樣看到了,首先是中國旁邊的曰`本,當中國的內戰戰場上出現了大量飛機后,曰`本軍方對飛機也是迅速起了興趣,然后從法國、德國訂購了數十架的飛機,并以這些為基礎組建了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而當時曰`本海軍和中國海軍的想法是驚人的相似,那就是把飛機帶上遠洋去為艦隊提供偵查力量,所以兩國都有著飛機上艦的計劃。 不過兩者不同的是,中國海軍選擇了選擇改裝飛機和船只,試圖為飛機提供海上機場的模式,也就是航空母艦的形式。然而曰`本卻是選擇了水上飛機的模式,并且在1913年就改裝了一艘水上飛機母艦,雖然搭載的水上飛機極少,但是依舊讓曰`本艦隊獲得了遠洋航空偵察能力。 而正是這一點大大刺激了中國海軍的薩鎮冰等人,于是乎才是迫不及待的加速飛機海上起降試驗,先是修了一個陸上訓練基地,模擬海上的狹小甲板進行起降,同時購進泰山號并進行改裝。 另外身為海上起降的技術開創者美國也還在繼續進行海上起降試驗,另外英國也因為歐洲大戰的爆發,飛機技術的升級換代非???,所以在進行了水上飛機的試驗和裝備后,英國也是正式提出了航空母艦的計劃。 總體上來說,這幾年內世界上各國海軍基本上都是看到了飛機的巨大潛力,并且人人都不傻,那些海軍將領們哪怕是堅定無比的巨艦大炮主義者也都想著把飛機帶到海上去為艦隊提供偵查支援,雖然這年頭除了陳敬云外就沒有人認為航母以后會取代戰列艦,但僅僅是航空母艦提供的偵查力量就足以讓世界各國海軍為之重視了。 在航母發展上中國海軍比世界列強海軍唯一具備優勢的就是:陳敬云比他們更重視航母,而且非常確定航母會取代戰列艦! 說起飛機普遍進入各國海軍的視野,這個和這幾年來尤其是去年歐洲戰爭爆發后的飛機快速發展是分不開的。 在一戰爆發前,意土戰爭為飛機提供了第一個戰場,而隨后中國爆發的數年內戰中,中[***]閥當中的國民軍空軍和北洋空軍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軍對抗,最后是北洋空軍以全面失敗而告終,但是那也讓世界列強看到了飛機的巨大作用,由此也加速了一戰前世界各國空軍的發展,在一戰爆發前,英法德三國加起來的飛機已經超過了六百架,而其中德國就是占據了半數之多。不過在一戰爆發前這幾個國家的飛機依舊停留在原始時代,甚至連中國空軍的飛機都是不如! 在一戰爆發前,中國空軍的d5a戰斗機能夠完爆英法德等其他所有國家的飛機,然而一戰爆發后,各國的空軍開始參戰,進行偵查,打擊敵軍炮兵的較射氣球等等,如此一來雙方之間的空戰也就爆發,剛開始的時候雙方都是沒有專門的戰斗機,只有加裝了機槍的舊式飛機,而且也沒有可以進行機頭射擊的飛機。開始那兩個月還好,但是數個月后,德國方面卻是不知道通過什么方法獲取了中國d5a戰斗機上的機槍射擊協調器還是說自己研發出來了射擊協調器,并將其裝備到了??薳戰斗機上,于是乎歐洲戰場上的空中均勢迅速被打破,德國??薳戰斗機幾乎如同單方面屠殺一樣清理著歐洲戰場上空的英法飛機,以至于讓英法飛機執行偵查任務的時候,甚至配屬三架戰斗機為一架偵察機進行護航。 為了解決這種狀況,英國人找到了中國方面,因為他們也得知中國空軍的飛機有著類似裝置。機槍射擊協調器一直以來都是被中國空軍進行了嚴格的保密,外界只知道中國空軍的飛機可以在機頭進行射擊,但是怎么辦到的卻是不清楚,其他一些國家也是想出了諸多辦法,比如在螺旋槳軸上裝置機槍,又比如在機翼兩側安裝機槍,甚至有著推進式的飛機,也就是把螺旋槳裝在機尾,機槍裝機頭。 陳敬云得知此事后,覺得既然德國人已經裝備了射擊協調器,那么不用一兩年全世界估計也就知道了,德國人就算在怎么保密也是無法阻擋射擊協調器的秘密外泄,因為只要是上戰場的飛機就有可能墜毀,有墜毀就有可能被英法兩國繳獲,短則一兩個月,長不過一年機槍射擊協調器的技術就能擴散到全球。 所以現在把這種技術轉讓給英國和法國人撈一筆也是不錯的。 第五百一十一章 f1戰斗機 有著這些考慮后,陳敬云就是吩咐了下去,技術可以買,但是必須和飛機一起買,買個技術賺不了幾個錢,賣幾百架飛機出去才是賺錢的生意。同時福州飛機制造廠搬遷到了蚌埠后,蚌埠飛機廠因為歐洲爆發戰爭的緣故無法獲得發動機,所以提出了進口發動機以及相關技術專利的要求,畢竟有了發動機才能造飛機不是。 這年頭,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是法國一家獨大,英國人的飛機所用的航空發動機技術都是引進的法國航空發動機技術,而美國人引進的又是英國人的技術,所以說法國人是航空發動機發展的源頭也不為過。 戰爭時期一切都好說,面對前線的飛機一架接著一架往下掉,法國人以前死活不肯賣的航空發動機專利技術立馬就扔到了中國面前,得到了這份寶貴的技術資料后,上海動力公司的航空發動機部門對航空發動機的研制和仿制工作才算是真正的走上了正規,甚至和上海動力公司聯合開發航空發動機的美國企業都為此獲益不少。上海動力公司航空部的專家認為有了這份技術資料,加上美國提供的精密制造設備以及原材料,上海動力公司仿制的第一款航空發動機很快就能裝備到中國空軍的飛機上了。 法國人給了航空發動機的專利技術后,中國方面也是迅速開工為英法兩國提供飛機,按照雙方的協議英法兩國各自向蚌埠飛機廠下了一百架d5a戰斗機的訂單,以單價一萬元計算就是高達兩百萬元的生意,而蚌埠飛機廠因為獲得的利潤最少是半數,因為d5a戰斗機的成本價不會超過三千元,蚌埠飛機廠給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航提供的d5a戰斗機單價是五千元左右,而現在歐洲戰爭爆發,軍械價格翻倍的情況下賣一萬元也是不難的。當然了更關鍵的是這批訂單本來就不是什么正常的商軍械訂單,英國兩國基本上就是直接扔出來兩百萬為的就是換取機槍射擊協調器的技術而已。 高達兩百架的訂單蚌埠飛機廠一時間也造不出來,按照他們每個月最高幾十架的產量難以短時間內滿足這兩百架飛機的訂單需求。不過訂單雖然下了,而且連錢都提前全額付款了,但是英法兩國并沒有指望著中國能夠短時間內就提供大量的d5a戰斗機了,所以經過協商后,英法兩國就直接把中國空軍中現役的部分d5a戰斗機給買走了。 這三十多架戰斗機英法兩國一買到手,一大批的技術專家就是開始研究,然后一大群人看了半天后總算是把射擊協調器這玩意給找出來了,緊接著就是直接通過電報向英法兩國國內回報了相關的信息和技術參數。 于是乎這二十多架d5a戰斗機甚至還沒有裝船離開上海的時候,法國的飛機廠內就已經開始生產裝備了射擊協調器的戰斗機了,甚至為了盡快能夠投入戰斗是一邊直接仿制d5a戰斗機,一邊設計研發新式飛機。 中國空軍本來就是要準備對現役的飛機進行升級換代了,這年頭飛機的技術發展實在太快,現今的d5a戰斗機還算是領先,但是估計不用幾個月就得落后了,再等兩三年時間國民軍的現在裝備的所有飛機都得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