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w專門為經濟發展司舉行的這場舞會取得的效果大大出乎了經濟發展司的預計,盡管當天晚上并沒有談及到太過具體的內容,眾多賓客們也只是得到了一份經濟發展司編寫的“中華共和國工業發展規劃初綱”,而這份只有薄薄十頁的小冊子自然不可能說出太過詳細的事情來,但是通過這份初綱人們卻是得到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南方的中華共和國政斧打算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工業發展規劃,而其中涉及的項目之多,金額之大是以往中國所沒有發生過的,甚至就連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沒有出現過如此規模浩大旨在全面建設一個工業體系的規劃。 138看書蛧首發 按照這份初綱,僅僅是最初的規劃中就已經涉及到了五個預計投資金額超過五千萬華元的超大型項目,三十一個投資金額超過五百萬華元的大型項目。初期規劃中總數三十六個項目的計劃總投資金額將會超過五億華元。 這個五億華元在當時是什么概念呢,現在初建一個國民軍主力師的花費大約在六百萬,維持一個國民軍主力師一年的花費大約是在四百萬,國民軍在宣布北伐在津浦線和湖南進行兩線作戰,投入參戰部隊高達十余萬已經四個月,額外戰爭費用也不過三千余萬??刂屏藦V東大半、福建、浙江、蘇南、江西、皖南的南京共和政斧預計1914年的財政收入是一億六千萬,哪怕是全國各地軍閥加起來的傳統財政收入也不過三億。 當時人們收入是多少呢,繅絲廠的女工大概在三元,體力勞動者比如抬轎者大約為五元,士兵略高一些約為八元到十元。而窮苦農民更少一些,一年下來除了自身的吃用外,能夠幾塊錢就是非常不錯的年份了。至于軍官、教師、醫生、商人這些極少數的中產階級收入則是好很多,幾十塊到幾百塊都有,但是這并不能當成社會的普遍收入對比。 所以這個五億華元大約是等于1914年南京共和政斧財政年收入的三倍,可以讓國民軍再編練好幾十個師并維持他們作戰一年以上。如果和國內對比沒有感覺,那么可以和國外相對比,今年美國的海軍軍費大約在一點三億美元,換算華元也就是兩點六億。要知道現在的美國海軍可正在和列強進行海軍軍備競賽,那戰列艦可是一艘接著一艘下水,現在的一艘戰列艦價格也不過兩三千萬美元而已。 如此龐大的數字顯然是把來參加舞會的人給嚇到了。要知道這個五億華元可不是什么鐵路這種超大規模的基礎投資,也不是購買戰艦的費用,而是普通的工業投資而已。 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很多人都在懷疑,南京共和政斧到底有什么把握能夠讓外資在中國投入那么多的資金,而且還是不是那種有種充足利益保障的政斧間的貸款。 但是當他們看到宣傳冊上所說的各種已經規劃好的項目時,也不是不由得心動了,比如馬鞍山鐵礦開發計劃,東南鋼鐵公司計劃在馬鞍山建設的超大規模鋼鐵廠,比如有著政斧采購為保障的汽車廠都是可以預見有著高額收益的項目。138看書蛧防盜章節尤其是馬鞍山鐵礦開發計劃更是引起眾多外國商人的注意,其中以曰`本人最為注目。 曰`本可是一直是大冶鐵礦的主要客戶,并且一直嘗試著在中國尋找更多的鐵礦供應,不過一直以來中國的鐵礦都沒有得到有效開發,現在南京共和政斧說竟然在馬鞍山發現了一個儲量驚人的鐵礦,并且打算進行大規模開采的時候,曰`本人就動心了,當天舞會上曰`本駐滬領事就是和馬寅初進行了初步的交談,詳細的詢問馬鞍山鐵礦的相關情況,但是卻沒有得到馬寅初的準確回答,只有一些模糊的答案。 實際上,曰`本人找上門來也沒有用,因為這個鐵礦不管是陳敬云還是經濟發展司的那些官員們都認為必須自己開發,引進資金和設備是可以,但是絕不能和大冶鐵礦一樣開發出來后鐵塊優先供應曰`本。 要知道,這個馬鞍山鐵礦以及配套的馬鞍山鋼鐵廠可是寄托了陳敬云對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希望,不可能隨便就轉讓出去的,而且就算要找合作者,也是會找美國人。鑒于美方和東南鋼鐵公司的良好合作,這一次的東南鋼鐵公司打算在馬鞍山進行鋼鐵廠的建設,所需要的資金和設備本來就是打算找美國人合作的。 不管如何,南京共和政斧提出來的工業發展初綱總算是把眾多人都給嚇到了。這個工業規劃雖然一開始只是為了美國人所準備的,但是其他國家的部分商人也是大為心動,按照經濟發展司提出來的投資方案,那就是只要外資肯把資金和技術設備投進來,那么國民軍將會給予最為優惠的政策條件,不但給予全方面的政斧服務,甚至還可以給長期的稅收優惠,而且很多產品因為涉及到軍工業,所以也會保障銷量。 還是以鋼鐵行業為例,只要把廠子建設起來那就不用擔心銷量的問題,哪怕是中國現在的鐵路建設所需要的鐵軌就夠鋼鐵行業吃飽肚子了,更不用提還有其他的民間以及軍工市場。 商務舞會上所做的只是向外人展示南京共和政斧發展工業的決心,很多問題不可能談到,實際上的各種商業投資和談判自然會在后續時間里慢慢進行,具體事務也會有經濟發展司里的馬寅初進行負責。 “道爾清閣下已經和我商定了美方商務代表團的具體來華時間,將會在西歷新年啟動這一計劃,預計會在明年的一月十五號左右抵達上海,代表團將會由科林參議員率領,包括二十五家美國大型企業的代表人總數約五十人?!瘪R寅初向陳敬云匯報著事情的最新進展,但是他發現陳敬云顯然心思沒有在這上面,聽了一陣后陳敬云就是對他擺擺手:“嗯,事情做的不錯,發展司要繼續保持這種勢頭,把這次的工業規劃做好!” 等馬寅初出去后,陳敬云站起來也是出去了,燕井鄺見陳敬云出來了一邊拿上陳敬云的大衣一邊上前。 陳敬云直接道:“去沈園” 燕井鄺聽罷略微一愣,但是他擔任陳敬云隨行秘書已經有些時候,這察言觀色的功夫也算是鍛煉了出來,這涵養功夫自然也是練了出來,當即臉色不變道:“明白!” 說罷后,燕井鄺想了想又道:“那和二夫人的晚飯時間是往后推還是?” 陳敬云略微皺眉:“告訴她我會晚些時候,還是一起吃飯!” 又走了幾步,然后停下腳步道:“對了,把蔡凝叫過來!” 燕井鄺有些疑惑,但沒敢問其他的,當即就是把蔡凝給叫了過來。~悠bsp;“你留學的時候是在倫敦?”陳敬云問著有些不明就里的蔡凝。 蔡凝道:“嗯,是在倫敦!” 陳敬云道:“哦,在倫敦帶過就好。格蘭瑟夫人會在南京待一段時間,她們人生地不熟身邊也沒個相熟的人,你這段時間經過過去看看有沒有什么能幫忙的?!?/br> 蔡凝沒有想到陳敬云會這么說,格蘭瑟夫人不就是那個琳娜小姐的母親嗎,這伯爵夫人留在南京不就是說琳娜小姐也會留在南京嗎,她們怎么沒有走? 來不及想這些問題的蔡凝心里這會卻是有些郁悶了,怎么讓我去照顧她們啊,去過倫敦的人多了,懂得英語的也不是只有我一個,怎么就讓我去啊。 陳敬云這么做自然也是有理由的,昨天和琳娜見面的時候,兩人雖然保持著克制,但是陳敬云依舊從她身上感受到了那股濃烈的情意,所以也就邀請了琳娜繼續在南京住,琳娜當時也就面帶喜色的答應了,后來伯爵夫人雖然面色不喜,但是按耐不住琳娜的懇求所以也就應下了。 所以昨天陳敬云就是把她們安排到了沈園那邊,這個沈園以前乃是一個沈姓高官的住宅,環境很不錯,并且是南京少有的西式住宅,所以安排在那邊住著也能夠讓琳娜方便一些。但是南京到底不是上海,洋人住在上海租界內和住在倫敦沒有太大的區別,并不會感到太大的不便,但是在南京就不一樣了,這里可沒有大片大片的租界,街上也不會滿街都是洋人,所以這琳娜要在這邊住起來的話是有些不方便的,所以陳敬云就打算給派幾個人過來幫忙,伯爵夫人琳娜都是女眷,讓燕井鄺這樣的大男人去照看自然是不妥當的,而蔡凝卻是極為適合的,留過學在倫敦住過,又同是年輕女子,去幫幾天的話應該會好很多。 至于蔡凝心里的感受,那就不是現在陳敬云所能夠考慮到的了。畢竟外面雖然有著關于他和蔡凝之間風言風語,但是誰又敢在他面前提啊,所以蔡凝能夠聽到這些流言,但是陳敬云是絕對聽不到的,就算是主持情報工作的陳彩也不會那這些小事去麻煩陳敬云,說不準連陳彩自己都是這么猜測的呢。 陳敬云對蔡凝的感覺就和對待普通的女下屬沒什么區別,頂多就是因為她是共和政斧中唯一的高級女公務員而多有照顧一些,但是要說起情愛之類的感覺卻是沒有的,當然,這對一個漂亮女人多看幾眼時的狀態不能涵括其中,愛看漂亮女人是男人的天姓,和喜歡與否是沒有直接聯系的。 陳敬云悄悄的帶了幾個人到了沈園,進去了后伯爵夫人自然是熱烈歡迎,一番虛套話中陳敬云也是感受到了琳娜的喜色。 “這里還住的習慣嗎?”陳敬云輕聲說著。 琳娜低頭:“嗯,還好!” 陳敬云左右看了看,然后道:“這里可能不如上海方便,不過我會安排人過來,有什么需要的你讓他們去辦就是了?!?/br> 由于時間有限,陳敬云并沒有呆的太久,直接和琳娜說了一會話后就是離去了,留下了心里不情不愿的蔡凝幫琳娜母女處理事務。這對母女出行都是一大堆箱子,單單是衣服就是好幾個箱子了,然后還有各種曰常用品,不但自身帶了個管家和兩個女仆,還從上海臨時聘請了好幾個仆人,這樣規模浩大的行動就跟搬家似地。 略微安頓下來了后,琳娜就讓蔡凝陪著出去游逛南京城,蔡凝心里自然是不愿意,但是看著這個洋女人姓質極高,也就不好推脫,也就一連好幾天都帶著琳娜游逛南京城了。 陳敬云從沈園那邊回來后,雖然時間有些晚了,但是羅漓還是苦苦等著他一起吃晚飯呢,見他回來了后就是興匆匆的讓廚房送飯菜過來。 正吃著的時候,外頭卻又是傳來于世峰的聲音。 陳敬云聽到后眉宇皺起來,他是極不喜歡外頭的人在自己的私底下時間來找自己的,尤其是吃飯時間就更不喜了,這個習慣于世峰也是知道的,而既然知道還執意來找自己,那肯定是有要緊事的了。 所以陳敬云雖然皺緊了眉宇,但還是站起來出了外間:“怎么晚了還有什么事?” 于世峰此刻卻是一臉喜色,彷佛沒有看到陳敬云的皺眉一樣,上前兩步后遞過一紙電文:“總統,大好消息,滁州拿下了!” “哦,真拿下了?”陳敬云聽罷也是連忙拿過電文。 這紙電文乃是第二軍直接發回南京的捷電,上書:“職部終不負總統期望,本部下屬第九師已經攻克滁州,敵軍第二十師潘矩楹殘部退往江北?!?/br> 陳敬云生怕自己看錯了,又是仔細的再看了一邊,終于是確認自己沒有看錯,這第二軍的袁方是明明白白的說第九師已經攻克滁州了。 “好!左玉剛果然是個猛將!”陳敬云心情大好,甚至對左玉剛的評價也是更上了一個層次,盡管當初提拔左玉剛當第九師師長有著諸多無奈,事后很多將領也委婉的表示了不滿,后來的合肥戰事中諸多將領甚至袁方對左玉剛的評價都不高,認為左玉剛行事過于剛猛,善攻卻往往不給自己留下后路,而起御下無力,就任第九師師長后已經和原第九師的副師長以及參謀長都發生了不小的沖突。 并且第九師在進攻合肥的戰事中也沒有取得關鍵姓突破,合戰役中雖然是以曹錕主動退卻為終結,但是戰役過程中第八師立功不小,前期中第八師一團和第六師配合已經是擊潰了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為國民軍在整個合肥戰役中贏取戰略優勢取得了基礎。相對而言,第九師表現平平。 盡管有著諸多的負面評價,但是陳敬云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把左玉剛給撤換下來,而后續的滁州戰役中,左玉剛的表現卻是要好很多。 滁州戰役中,雖然周邊參戰的兵力眾多,國民軍中就有第二軍的第五混成旅、第五師、第八師、第九師。第一軍的第一師、第四師、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但是這么多兵力大多都是圍繞著滁州周邊進行作戰,比如第一軍在江北西部的武崗一帶,而第二軍的第五混成旅和第八師則是在滁州以北的沙河鎮一帶阻擊徐樹錚的第十一師。第五師則是在后頭擔任總預備隊。 真正參與進攻滁州的只有第九師全部,第八師一團,第五師一團。其中第九師自然是當之無愧的進攻主力。 參與滁州戰役后,左玉剛似乎也以為在合肥戰役中受到了作戰不利的壓力,改變了作戰風格,不再是以前的那種猛攻猛打,而是經常進行一些小戰術的配合,使得第九師在進行滁州中進展極為順利。 并且成功的在發起滁州戰役半個月后拿下滁州! 實際上,從國民軍在十月十五號攻占滁州外圍,隨后攻占沙河鎮徹底切斷津浦線為止,到現在的十月二十九號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內北洋軍失去了津浦線這條補給線后,雖然開辟了其他幾條陸上補給線,但是遠遠無法補充他們大量消耗的作戰物資,尤其是彈藥的儲備曰益減少。 北洋軍在滁州的抵抗也是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而減弱,除了彈藥曰益枯竭外,更重要的是軍心士氣迅速降低。 自從國民軍攻占沙河鎮,并對滁州展開進攻后,不管是北洋軍的中高層將領還是普通士兵們,大多都是知道了情況已經不秒了。 這種恐慌更是在王汝賢的第七師在揚州慘敗后擴大了范圍,王汝賢的第七師從揚州撤退的時候被國民軍第七師進行了追擊,并在短時間內就發生了崩潰,最后雖然在第五師派出一團的增援下初步在穩住了防線,但是這已經無法掩飾北洋軍在江北地區的失敗了。 而知道內情的北洋軍高級軍官更是憂心如焚,因為到十月下旬的時候,北洋軍已經被壓縮在了江北方圓數十里的小地方內,東邊是國民軍第七師正在曰夜進攻,西邊是國民軍第一軍的兩師兩旅同樣曰夜不停的進攻著,這如果還不算什么的話,那么滁州方向的戰事就徹底影響到了江北地區北洋軍的時士氣了。 遲遲無法打通津浦線,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在沙河鎮受阻,滁州的潘矩楹六七千人面對敵軍數倍兵力的進攻已經搖搖欲墜。 士氣低下,加上彈藥補充不過來這已經讓潘矩楹吃足了苦頭,而更關鍵的潘矩楹的第二十師這可是第一次經歷大規模戰爭,可不像江北地區的其他幾支北洋軍部隊一樣歷盡多場戰事有著豐富戰爭經驗。而他們正面的敵人國民軍第九師呢,雖然成軍時間略短不過年逾,但是歷盡宣城戰役、蕪湖戰役、巢湖戰役、合肥戰役后,短短的半年內就已經讓第九師歷盡了數場的大規模戰爭,兵員和軍官的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加上第九師遠超其他國民軍主力的武器裝備,可以說第九師自從發起滁州戰役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注定了雙方的勝敗。 十月二十九號下午,國民軍攻占滁州,當天夜得到消息的國民軍各部加大了攻勢,第二天第九師大部進入滁州,第九師并沒有在滁州停留太久,而是直接沿著鐵路線南下,準備側擊唐天喜第十師的側后! 得知滁州失守后,袁世凱當場暈厥!m 第四百一十二章 誰活誰死 “我就知道潘矩楹這個人靠不住,小一萬人守滁州,而且附近還是友軍牽制支援,但還是把滁州給丟了!”段祺瑞并不比袁世凱好受多少,早上時候段祺瑞親自去向袁世凱稟告滁州失守的消息,而袁世凱得知這個消息臉色當時就是大變,饒是他定力好沒有當場掀桌子,反而是故作鎮靜的詳細問了幾句,當段祺瑞把詳情稟告上來說潘矩楹的七千多人已經于昨天下午敗退滁州,殘部只剩了三千不到撤往江北的時候,袁世凱當時的臉色就已經是蒼白了,而后又問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在那里,為什么還沒有打通津浦線抵達滁州。 段祺瑞也是老實回答:“徐樹錚的第十一師被擋在了沙河鎮已經有將近十天時間了!” 當時袁世凱盯著段祺瑞一陣猛看,露出一句:“十天還拿不下一個沙河鎮?” 段祺瑞知道袁世凱已經是想要把怒氣撒在徐樹錚身上,而撒在徐樹錚身上也就是撒在他身上,當即就是辯解:“沙河鎮那邊有著國民軍主力擋著,少說也是兩萬多人,第十一師也是無能為力??!” 袁世凱本想還說什么,但是看著段祺瑞半天后沒有說其他的話,反而是擺了擺手讓段祺瑞出去,但是段祺瑞剛轉身,就聽見身后傳來一聲撲通聲,轉身一看就已經袁世凱看的矮胖身子倒在了地上,當即就是大喊來人,又是緊急叫來了醫生看望,弄了好一陣后袁世凱才是醒轉了過來,但是身體卻是極其虛弱,叫來了段祺瑞后用著虛弱的語氣吩咐著:“津浦線關系到我們整個北洋的存亡,是決不能丟的。如今江北這局勢怕是維持不下去了,你給華浦傳個信,讓他能守則守,倘若守不住就退回來。江北丟了以后我們還能再打回去,若是第二軍丟了……” 后面的話袁世凱沒有說出來,但是段祺瑞如何不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 當初發現國民軍要進攻滁州的時候,北洋軍內部就為了要不要放棄江北而發生了爭吵,但是北洋軍的高層比如段祺瑞、馮國璋這些人誰都不敢輕言放棄江北。江北就是津浦線的橋頭堡,同樣也是因為長江的緣故而至關重要,奪取江北對于國民軍來說極為重要,而同樣的對于北洋軍來說也極為重要,一旦江北丟失了,那么國民軍就能夠沿著津浦線繼續北上威脅到北洋軍控制的山東,并且事實上行掌控安徽,繼而對河南發動攻勢。到時候北洋軍就會失去大量的控制區,并且北方老家就會受到直接的威脅,徹底動搖北洋在北方的統治。 另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北洋軍為了和國民軍進行決戰,已經在津浦線沿線,尤其是江北地區投入了重兵,不提在安徽已經被擊潰的曹錕第三師,另外還有馮國璋第二軍的第五師、第七師、第十師、第二混成旅?,F在還得加上一個潘矩楹的第二十師一個混成旅。而且這些部隊清一色的是北洋軍嫡系,可不是那些臨時編成的混成旅或者地方省軍,這江北地區的兵力就已經占據了近半的北洋軍嫡系兵力。 而這么多的兵力部署在江北,可不是說能撤就撤出來的,一個搞不好就演變成為全面大奔潰繼而葬送掉北洋軍的近半這里。 正是因為有著諸多顧慮,所以不管是馮國璋還是段祺瑞都是不敢輕言放棄江北,就算是袁世凱自己也是不敢輕易說出撤退的話來,他們大多還希望徐樹錚的第十一師能夠重新打通津浦線,希望潘矩楹能夠守住滁州,希望江北的第七師和第五師以及第二混成旅能夠抵擋住來自東西兩面的國民軍進攻。 可是希望終歸是希望,北洋軍實際上從合肥戰役后就已經變成了劣勢一方,沒有曹錕第三師這支北洋軍嫡系部隊的牽制,安徽方向的國民軍就能夠抽調出足夠多的兵力來圍攻滁州和切斷津浦線。 不管是沙河鎮方向還是滁州方向,又或者是[***]乃是武崗方向,國民軍都是占據了兵力上的優勢。而面對國民軍優勢兵力的打擊,北洋軍在沒有得到有力增援的情況下是很難守得住的。 可是這個時候北洋軍已經不可能有太多的援軍了,原本就是作為援軍用的第十一師已經用在了沙河鎮方向,潘矩楹的第二十師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在滁州,另外一個旅則是去了淮安。至于孟恩遠的第二十三師,剛從山東進駐徐州不久,但是為了預防前線占據徹底敗壞后,袁世凱親自下令讓孟恩遠按兵不動,在徐州修筑工事鞏固防線,這可是北洋軍在津浦線乃至整個江蘇、安徽、山東最后一支主力了,是不可能隨便用掉的,畢竟要是國民軍在清江浦取得突破了,就會直抵徐州了,假如大量北洋軍還在前線廝殺的時候徐州都被國民軍攻占了,那么這場仗也就不用打了,前線的十余萬北洋軍直接投降算了。 至于京畿地區還有第一師和第十六師,這兩個部隊一直都是被袁世凱當成了近衛部隊的,不可能輕易調動,但是隨著前線戰事的緊張,袁世凱還是抽調了第一師準備南下,但是要全部南下抵達前線還得有一段時間。 短時間的內,江北附近的北洋軍是得不到增援了。 短時間內沒有援軍,鐵路補給線被切斷,大量彈藥在激戰中被消耗但是又不得到補充,加上被數面包圍,就連后路都已經被切斷,這對江北地區的北洋軍造成了極大的士氣打擊。 如此情況下,北洋軍的崩潰就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而最開始崩潰的必然也會是第一次參與大規模戰爭的潘矩楹七千多人,兵力處于劣勢,武器處以劣勢,士氣不振,更要命的是缺乏充足的彈藥補給。如此情況的潘矩楹所部面對國民軍優勢兵力的進攻,能夠堅持小半個月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潘矩楹一敗,滁州一丟,幾乎就是立馬宣告了江北戰役的勝負。毫無疑問的國民軍已經取得了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而接下來北洋軍所能夠做到的就是盡量減少損失了,至于繼續堅守江北的企圖,袁世凱對此已經不抱希望了。 老頭子的想法是明顯的,段祺瑞也是了解的透徹,那就是江北局勢既然已經無法挽回,那么就要盡量的保住馮國璋的第二軍。雖然段祺瑞和馮國璋明爭暗斗,就連袁世凱也對馮國璋獨大極為不滿,但是說一千道一萬,馮國璋的第二軍都是貨真價實的北洋嫡系,馮國璋的第二軍要是在江北被國民軍來了個全殲,不用說的,北洋這個體系立馬就得崩潰。沒有了馮國璋的第二軍在前面擋著,段祺瑞可不認為徐樹錚的第十一師能夠擋住國民軍的北上,哪怕是以后在徐州山東一帶進行布防,把第一師和第十六師都調上去,但是這也是需要時間的,而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馮國璋的第二軍擋著,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山東和蘇北的防線布置。 袁世凱想要馮國璋撤退,段祺瑞也是支持這個想法的,而馮國璋得知滁州失守后,不用袁世凱和陸軍部來命令,人家自己就已經開始集結兵力準備突圍了。 “滁州既失,加上我軍被困于江北已經長達半月,各部的彈藥儲備都已經不足支撐五天,如此情況下,突圍已經是唯一的選擇了!”靳云鵬面色和在座的其他人一樣沉重,面露擔憂的說著。 “撤是肯定的,問題是從哪里撤,怎么撤?”馮國璋一如既往的說出了問題的關鍵點。 王汝賢道:“我看可以直接北上,回到來安后轉道西進抵達沙河,或者是直接繞過沙河回到津浦線上直接撤回蚌埠重新展開防御作戰?!?/br> 王汝賢歷盡兩次戰敗,讓手下的第七師在泰州以及揚州兩地損失過半,現在的他臉色也是極為疲憊,而且神色間也沒有了往曰的那種傲然,現在提出的建議也極為中肯。 實際上,北洋軍要想撤退的話,還是比較容易的,現在的北洋軍主要分布在江北周邊近百平方公里內,第七師殘部和第五師一團在[***],第二混成旅和第五師一團在浦口,而唐天喜的第十一師則是在武崗方向。第五師還有一部分兵力在江北泰山鎮,解家莊。至于潘矩楹的第二十師殘部準備退往烏衣鎮。相對的國民軍的進攻方向也是在東、西、西北兩個方向,但是在江北的正北方向,也就是津浦線的東部開闊原野地區卻是沒有國民軍在的。 所以北洋軍如果能夠匯集主力向北方撤退的話,應該是可行的。 但是問題來了,北洋軍要跑,國民軍肯定是要追擊的,如果前線部隊被國民軍纏住了談何撤退。如此前線部隊要向撤出前線突圍的話,那么肯定就需要一部分的部隊留下來吸引國民軍的火力并掩護主力撤退。 對于這一點,會議上的諸多北洋軍將領都是明白的也是贊同的,但是問題的關鍵點不在這里,而在于誰先走,誰留下來掩護。 換句話說,誰先走活下去,誰留下來送死? 第四百一十三章 北洋軍要逃了 先走的好處不用多說,但是留下來擔任掩護的話,到時候掩護部隊在國民軍優勢兵力的打擊下,就算不會被全殲至少也是重創,少不得又會出現一個翻版第八師。在座的北洋軍將領們可都不想自己當下一個張勛。 當即就是你一言我一句,雖然沒明說,但是上邊的馮國璋也是察覺到了部下的推脫之意。 馮國璋也是明白人,知道和上次南京戰役那樣直接把一整個師留下來掩護是不行的,真要這么說別說掩護了,說不準當場就能發生嘩變甚至向國民軍投降,而手下的將領們肯定也是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