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從前清時代中國的精鎢產量就位列世界第一,年產量占據了世界年產量的半數以上。而這個數量還只是建立在中國的落后采礦設備,小規模開采上的,如果投入現代化設備,大規模建設鎢礦礦區的話,產量再飆升幾倍占據世界九成以上的產量是沒有問題的。說起中國鎢礦的優勢,幾乎可以從前清時代一直說到二十一世紀,比如三十年代所謂的中德合作計劃中,鎢礦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德國為了從中國得到足夠的鎢礦,可是花了血本的,如果沒有鎢礦那些德械師根本就不會出現,二戰后蘇聯從中國進口的最重要物資也是鎢礦!蘇聯本土以及眾多附屬國中鎢礦資源也不少,但是和中國的鎢礦產量比起來還是不夠看。而冷戰期間由于經濟封鎖,導致美國為首的北約得不到中國的鎢礦,而美國雖然其他資源多到爆,但是就是缺少鎢礦,而那個年代美國為了尋找鎢合金的代替品不知道讓多少科學家傷透了腦筋,最后不得已開發并裝備了大量的了貧鈾裝甲和貧鈾穿甲彈。 總體來說,中國的鎢礦在世界范圍內是極為重要的,而鎢礦又是極為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德國需要的,之前德國也是一直在中國進口鎢礦,每年都會進口數千噸的鎢精礦,這種情況在江西大余縣這個中國最重要的鎢礦產區落入了國民軍手中后也沒有變化。 除了鎢礦外,其他的一些稀有金屬也是德國需要的,不過沒有鎢礦這么重要而已。 說了礦產后就得說一說豬鬃了,這玩意說起來很簡單也很普通,就是豬`毛,準確的說應該是指豬頸部和背脊部生長的五厘米以上的剛毛,這玩意的用途也很單一,那就是做刷子,曰用刷子,油漆刷子,機器刷子之類。那么這么普通的東西為什么說是戰略物資呢?很簡單,因為這東西在現今而言是刷子的唯一原料,并沒有其他的代替品,而刷子別看它而普通啊,工業生產里沒了它肯定也是不行的,尤其是給武器刷漆更是必須的。而更重要的是,豬鬃是中國的傳統出口商品,產量占據全球的幾乎全部產量,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不想讓武器裸奔上戰場,那么就離不開中國的豬鬃,一戰、二戰中都有著豬鬃的身影。 鎢礦和豬鬃就是中國為數不多能夠掌控的幾種戰略物資了!而對于南方共和政斧而言,掌控的鎢礦最為直接,因為這年代的中國鎢精礦基本都在江西大余縣,除了這地方其他就沒了,所以說要利用所謂的工業原料和德國進行貿易的話,那么江西大余縣是一定要控制住的,如果連江西都沒有拿下就談什么對德國供應稀有礦產那就是癡人說夢。至于豬鬃的話,不但南方有,北方也有,德國人能夠從山東乃至上海都得到足夠的豬鬃供應,所以豬鬃頂多是有一些籌碼,但是無法絕對掌控。 而共和政斧外交部按照陳敬云的授意和德國進行商談時,也是著重了原料的供應,甚至主動提出希望向德國借貸用于建設鎢礦,銻礦,錳礦、錫礦等德國需要進口的稀有礦產,另外南方共和政斧將會對轄區的豬鬃生產以及供應體系實行整合,力爭擴大產量并對德國加大供應量。 而共和政斧的這種態度讓德國方面也是改變了以前那些輕視的態度,畢竟擴大稀有金屬等工業原料的來源對德國而言也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所以這很有意思的局面出現了,共和政斧外交部和德國雖然表面上談著粵漢鐵路的事情,但是暗地里還談著關于稀有金屬等戰略物資供應的相關問題。 為了配合外交部的談判,陳敬云迅速指示工商部成立資源司,專職負責國內稀有戰略資源的統一收購、售價以及出售配額等業務。另外華夏銀行也是根據陳敬云的指示迅速成立了江余礦業公司,用于發展鎢礦等稀有金屬的生產和查探,這個家礦業公司名為江余礦業的公司剛成立沒兩天,就已經全資收購了江西大余縣的鎢礦礦區。 在外交部還沒有和德國就粵漢鐵路達成協議的時候,雙方就已經就鎢礦達成了協議,德國方面將會對對江余礦業提供高達五百萬馬克,約合兩百五十萬華元的低息商業貸款,而這部分貸款將會全部用于采購德國相關的采礦工業設備,而江余礦業得到這筆投資后將承諾每年向德國出售一定份額的鎢精礦,今年提供一千噸的鎢精礦,明年則是需要提高到兩千五百噸,后年提高到四千噸,相應的貸款也會用鎢精礦來相抵。 也許諸位看到這個數千噸覺得數字很小,海運的話興許一船就運完了,但是這說的是經過提煉后的鎢精礦,現在全球范圍內的鎢精礦年產量也就幾千噸噸,其中中國就占據了半數還多。而這些鎢精礦有多值錢呢,一戰前含鎢酸為百分之六十五的鎢精礦在倫敦、紐約的價格大約為兩三千美元一噸,而一戰爆發后各種礦產資源價格翻倍,到時候一噸鎢精礦就是五六千美元以上,而且到時候德國這樣的國家還有錢買都買不到。 也就是說,這年供應數千噸的鎢精礦供應合同價值已經在數百萬美元以上! 如果一戰爆發后,世界范圍內對各種礦產需求增加,到時候中國的鎢礦產量也能順勢增加到每年向全球供應兩三萬噸鎢精礦的話,一年收入幾千萬美元的外匯不是問題。雖然還比不上生絲這些傳統外貿商品,但是也不少了,況且投入足夠的話,鎢礦的產量是會一年比一年多,而世界上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發展起來也很快。 有了這個鎢礦合同墊底,共和政斧和德國的關系緩和了很多,而且對雙方就粵漢鐵路的談判起到了積極作用。鎢礦合同雖然只是一個五百萬馬克的小合同,和粵漢鐵路這個投資超過上億馬克的大合同而言無法比較,但是卻是起到了一個牽頭的作用。 很快,德國方面就是和共和政斧談成了相關條件,外交部的伍廷芳也是把借款條約拿給了陳敬云看,讓陳敬云做出最后的決斷。 陳敬云翻看著手中這厚重的條約文本,一條一條仔細的看著,于此同時他的桌面上還有其他幾個國家的條件合同,包括美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等國在內都有。 陳敬云看著手中的這份德國合同,心中暗自沉思著。說實話對比其他國家的合同而言,德國的合同并沒有太大的優越姓,甚至有些條件是比較苛刻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吳佩孚的怒氣 以陳敬云現在收到的情況來看,外交部同時和幾家展開談判,其中以美國的條件最為優惠,同時胃口也最大,道爾清已經不止一次的對陳敬云說過,美國的企業有能力讀力承碘兩條鐵路的建設媽咪爹地找上門本書最新章節首發來自書河 現在美國可是陳敬云的宅住和金主,也是列強中唯一支持陳敬云的國家,而基于兩次的援助計劃,陳敬云領導下的國民軍已經和美國親密聯系,不但有著大批軍火是來之于美國,更多的工業設備和技術支持同樣來之于美國,舉個例子就能很好說明國民軍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那就是東南鋼鐵公司盛世恩寵:攜子逃妃這個陳敬云手下最大,規模和產量已經超過了漢陽鐵廠的鋼鐵企業就是美國手把手幫忙建起來的,幾乎從廠房的規劃到煉鋼的設備,再到詳細的煉鋼技術,幾乎全都出自于美國,盡管陳敬云為此付出了大批的資金,但是說回來了那些資金也是美國貸給陳敬云 基于國民軍和美國之間的緊密聯系,所以從一開始陳敬云就是打算把美國拉進來!但是同時呢,他又不能把鐵路全部都交給美國了,不管什么時候平衡這個詞都是很關鍵的,盡管現在陳敬云還在依靠美國的支持,但是也不是說放任著任由美國掌控中國工業和市場所以英國和德國,甚至曰`本的參與就變成很有必要了 經過種種的考量取舍下,陳敬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并且迅速的和各國簽訂了相關的合同 首先是和德國簽訂了借款修筑粵漢鐵路的合同,緊接著就是和美國簽訂了浙贛鐵路修筑合同如此一來兩條鐵路分別給了德國和美國,英國自然是不滿意的,眼見著浙贛鐵路和粵漢鐵路沒辦法得到,就是提出了修筑寧杭線,即從南京向西修筑到蕪湖,然后轉道南下到宣城,然后再到湖州最后抵達終點杭州 這個計劃是屬于臨時提出的,不過由于開發馬鞍山鐵礦的需要,本來陳敬云就是計劃在南京到蕪湖修筑一條鐵路,主要是用于鐵礦運輸,當然也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不過這一段鐵路一百公里不到,而且是地處于平原,他原本是打算自行修筑的 現在英國既然提出來來了,而且還把這段鐵路從蕪湖向南方宣城湖州杭州延伸,那么就變成了將近三百公里長了,而且這樣一來也會和和滬寧鐵路滬杭鐵路形成一個圓形的鐵路網本書最新章節首發來自書河對于這個計劃陳敬云是持歡迎態度的,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地區的的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三角的地區幾乎含擴了現今中國八層以上的輕工業,建設一個密集的圓環鐵路網是可以更大的帶動經濟發展的 不過英國還提出了另外一個延長計劃,那就是從宣城向西修筑,通過黃山景德鎮后抵達江西鷹潭,然后和規劃中的浙贛鐵路交匯重生庶女嫡妻不過陳敬云覺得宣城到鷹潭的計劃和計劃中的浙贛鐵路有重復建設的嫌疑由于路段建設困難,加上宣城黃山景德鎮乃至鷹潭都不是什么重要工業區,為這些地區投資建設鐵路不太劃算 所以陳敬云否決了宣城到鷹潭的延長計劃,只是批準了南京到杭州的鐵路線計劃,不過為了更有效率的對長江三角洲的這個圓環鐵路網進行運營,交通部的鐵路司提出了將滬杭甬鐵路分公司和英國人掌控下的滬寧鐵路局并和規劃建設的寧杭鐵路合并,重新分配股份進行聯合運營 對此英國人并沒有反對,很快就是和中國簽訂了寧杭鐵路的修筑合同,并且由滬杭甬鐵路公司和滬寧鐵路局以及寧杭鐵路局合并組建上海鐵路公司,聯合運營這三段鐵路 如果單從商業利益而言,這次英國的收益是短時間內最快見效的,因為滬寧鐵路的修筑是在平原地形,沒什么難度頂多兩三年時間就能夠通車,而且由于處于長江三角洲,一旦修成后很快就能夠盈利,并且客運量也是極大的,可以遇見的是利益豐厚,贛鐵路和粵漢鐵路雖然投資動輒上億,沿線長達上千公里,可是預期的盈利卻是不如上海鐵路公司的 就連曰`本也沒有落下,浙贛鐵路和粵漢鐵路沒有了,加上也不可能專門為曰`本另外弄一個鐵路規劃出來,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南潯鐵路(九江到南昌)呢,這個南潯鐵路本來向曰`本人借款的,現在只修到了九江到德安段,所以就是準備向曰`本繼續借款一直修到南昌去 九月份的鐵路招標可謂是和各國列強都打了交道,其他各種事情都發生過,但是不管怎么說,這鐵路的合同總算是談成了! 不過這談成的合同也最初的合同也有多不同!因為修鐵路的風聲傳出來后,一些談判的內幕也是被傳了出去,當民眾得知共和政斧是準備直接吸納外國資本進入到鐵路公司,并交付數十年運營權后,眾多報紙對共和政斧的鐵路政策開罵,并且說這個計劃比當年的盧漢鐵路借款都還要苛刻,當年好歹還是借款,鐵路運營權雖然被比利時代管,但是人家也只是拿百分之二十的盈利而已,當然了,運營虧本了人家肯定是不管的,只能是中國承碟魂戰天即便如此情況下,那時候清廷也是被國內的輿論壓力逼迫的籌集重資提前還清了貸款,把運營權給拿了回來 不得已之下,南方共和政斧不得不放棄了這種方法!采取了傳統的鐵路借款方式,那就是由政斧出面借款,并支付利息,規定數十年不等的本息償還期限,并以鐵路財產為擔保,工程由指定公司承包,修筑完后在還清本息前給予百分之二十的盈利但是所謂代理權卻是被取消了 代理權這個東西太過敏感,一說出去就是被罵賣國賊的! 但是人家投入那么多資金肯定也是需要保證了,所以代理權沒有了,鐵路司那邊就用了另外一個名詞:監管權!即對鐵路運營和財務狀況進行監管 不用多久,上海鐵路公司浙贛鐵路公司粵漢鐵路公司就是悄然成立了,這些中外合資的公司很快就是開戰了鐵路修筑的前期工作,此乃后話暫且不提 當陳敬云忙著鐵路一事的時候,其他的事情也沒有停下腳步來等著他,尤其是國內的軍事行動一直在持續 湖南戰事中,國民軍和桂軍聯手已經拿下來衡陽,并且正在向北部延伸,于此同時國民軍在醴陵持續和北洋軍激戰中 在安徽,國民軍第二軍的主力已經在九月下旬已經對合肥展開更大規模的攻勢,第九師已經把戰線突進到了合肥的核心地帶在滁州和江北一線的西部地區,國民軍第一師和第四師正在和北洋軍第十師和第二混成旅交戰 這數個戰線都爆發了猛烈的戰事,讓國民軍和北洋軍雙方都傷亡不鞋前線進攻合肥的第八師在持續發動了小半個月的進攻后損失了小兩千人,作為預備隊的第五師已經投入一個團增援第八師了,而合肥里的曹錕也好不到那里去,猛烈的激戰下部隊傷亡極大,尤其是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部隊,更是傷亡極大,而且是發生了小規模的崩潰黑暗帝王嗜血后全文閱讀 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的和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第三師不一樣,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第三師主要是原來的投誠皖軍但是這個安徽省陸軍第一師卻不是,前身乃是倪嗣沖在皖北地區的部隊,辛亥革命時期倪嗣沖率軍進入皖北,隨后被袁世凱任命為皖北鎮守使,不久后北洋軍進攻安徽,曹錕第三師入住安徽后整編安徽省內地方軍,倪嗣沖的部隊也被整編為了安徽省陸軍第一師,倪嗣沖的部隊算得上是北洋旁支,所以雖然被編為了省軍但是各方面比安徽省其他兩個師都要好不少,戰斗力和武器裝備也要好上一些 這個安徽省陸軍第一師雖然不如曹錕的第三師這種北洋嫡系強,但是也不弱所以安徽省陸軍第一師和北洋第三師聯合作戰固守安徽的時候,給國民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要不然第八師也不會短時間內傷亡眾多 不過第八師固然傷亡大,但是第八師正面的安徽省陸軍第一師更慘,小三千人已經都不見了,如果不是曹錕給倪嗣沖臨時補充了一個補充團的新兵壯丁的話,估計倪嗣沖手下小七千人都湊不齊了 倪嗣沖手下部隊傷亡不鞋曹錕手下的北洋嫡系第三師也不輕松,他們所面對的乃是第二軍的主力第九師,第三師此時雖然整合了第五旅,又有著吳佩孚這樣的悍將指揮,手下兵力還有著以前調配來的部分安徽省地方部隊,在兵力上也有上萬人,但是面對第九師的猛攻任舊是力不從心,尤其是炮兵力量慢慢損失之后打的更是艱難 打的這么艱難自然也就讓很多人生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曹公,現在我們在合肥打的那么難,可他徐樹錚在做什么,都那么長時間了還汪在蚌埠,卑職聽說他根本就沒有南下增援我們的意思!”吳佩孚一臉黑線的對著曹錕說著,口中更是對徐樹錚破口大罵:“這個人不就是仗著段總長嗎,我們直接把實情捅到大總統那里去,我看他怎么辦!” 曹錕聽到這樣的話也是沉默不語! 第三百九十三章 保存實力 自從七月份陳敬云在南京公然重開國會,成立大元帥府之后并宣布正式北伐之后,國民軍和北洋軍之間的戰爭就已經是全面爆發,最先點燃戰火的乃是湖南地區,國民軍第四軍已經伙同陸榮廷之桂軍第五軍一師一旅和唐繼堯之滇軍第七軍的一師共同進攻湖南地區。 而在整個七月份,蘇南和安徽地區的北洋軍和國民軍都在進行著大決戰前的準備,國民軍準備發動渡江攻占安徽進而切斷津浦線,而北洋軍則是同樣打算從皖南渡江攻占蕪湖后,越過長江天塹而揮軍蘇南。不過國民軍先一步完成了北上之準備,并率先發動了渡江戰役,隨后在八月份雙方圍繞著巢湖進行了長達二十天的激戰,戰線蔓延方圓近百里,激烈的戰事也繞過雙方損失慘重,巢湖的失守讓北洋軍第三師下屬讀力旅和安徽省陸軍第三師被成建制的消滅。國民軍里的各部隊加起來也有好幾千人的傷亡,第五混成旅一度喪失進攻的戰斗力而不得不留在巢湖進行休整。 等八月份過去后,國民軍繼續北上,而這個時候雙方也是圍繞著合肥進行了下一輪的激戰,為了守住合肥,曹錕把手中的所有剩余兵力都是集中到了合肥周邊,包括了北洋軍第三師下屬的第五旅、第六旅、第三炮兵團、第三騎兵團以及師部其余直屬兵力,另外還有安徽省陸軍第一師、第二師,整體兵力達到了兩萬五千余人。 曹錕把這些部隊大體上分為了三個部分,一個是肥西方向的張鴻奎之第六旅四千余人和胡萬濤之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六千余人,在他們的正面乃是國民軍第六師。雖然說在肥西方向表面上兵力有上萬人,但是實際卻是實力最弱的一個方向,胡萬濤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一路從安慶敗退到肥西,可以說是一路被國民軍追著打,兵力損失眾多不說而且軍心不穩,士氣大跌,如果不是有北洋軍第三師的張鴻奎第六旅四千多人撐著的話,胡萬濤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早就奔潰了。 所以這一路,表面上是有一萬兵力擋著,但是實際上也就是第六旅的四千多人能用。 “張兄今天又來討要彈藥了,說是前線的彈藥消耗極大!”第三師的參謀長蕭耀南也是一臉的苦色。 曹錕道:“他那邊打的苦了些,需要多一些的彈藥也是應該的!不過肥西那邊現在的情況確定了嗎?到底是一個師還是兩個師的國民軍?” 蕭耀南道:“前些時候我們得到的回報一直都是說有兩個國民軍師的,不過這些消息都是胡萬濤那邊報上來的,算不得數。這段時間第六旅那邊已經和肥西方向的國民軍交手多次,已經是把他們的番號摸出來了,的確是國民軍第六師。不過暫時沒有發現第二支國民軍師的番號!” 這時候,一邊的吳佩孚也道:“我看應該是只有一個師了,國民軍那邊的編制我們也是知道一二的,一個師就是一萬人左右,武器裝備也不比我們這些老北洋的差多少,從前端時候安徽省陸軍第二師的戰績來看,對方應該是只有一個師了,不然胡萬濤也不能一路轉進回到肥西了!” 吳佩孚身為前線指揮官已經和國民軍多次交戰,不管是去年的蘇南之戰還是不久前的巢湖戰事還是說現在正在進行當中的合肥戰事,他都是親臨前線率軍作戰,對于國民軍的戰斗力還是有所了解的。 “對方只有一個師,讓張兄小心一些,再拖個十天半個月不成問題!”吳佩孚謹慎的說著,想要指望第六旅區區四千人擊潰對方一個主力師是不太可能的,不過要守住拖半個月的時候還是可以辦到的。 “現在我們的難題是東邊,尤其是國民軍第九師的攻勢太猛,我部傷亡甚重??!再這么拖下去恐怕不用三五天我那第五旅就得奔潰了!”吳佩孚顯然更擔心自己 合肥守軍里第二部分就是合肥東部的吳佩孚之第五旅以及第三師的剩余直屬兵力加起來約有七千余人,在他們的正面乃是國民軍第九師。吳佩孚在巢湖戰事中已經在蔡家崗和第九師打過一仗,那時候他的兵力處于絕對劣勢自然是迅速撤退了,但是僅僅是短暫的接觸也讓他對敵軍第九師的強大火力有了直觀的了解。 “這個國民軍第九師和我們以前所知道的國民軍主力師是完全不一樣的,按照這段時間我們和他們的交戰來看,他們的炮兵力量已經不下于我們第三師的炮兵團,而且從爆炸的威力來看可能是有大口徑的四寸以上口徑火炮。不過江北那邊返回的情報說,國民軍的那個讀力炮兵團還部署在江北并沒有轉移,極有可能是國民軍新建成的第二個重炮營?!眳桥彐谝膊皇巧裣?,雖然知道國民軍中有著中小口徑的迫擊炮,但是還沒有聯想到國民軍還有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擊炮。 吳佩孚繼續道:“除了炮兵力量比尋常國民軍部隊大外,他們下面的機槍火力也超過尋常國民軍,甚至也超過了我們,三天前我部下屬一個營在進攻敵軍第九師一個陣地時,對方僅有一部三百余人防守,但是卻有至少兩挺重機槍和十余挺輕機槍。這種情況是其他國民軍所沒有的,據我所知倪兄正面的敵軍第八師一個營六七百人中也不過三五挺輕重機槍。除了他們的機槍外,他們的那種小炮裝備的也很多,按照我看一個營里頭至少也有五六門以上了?!?/br> 蕭耀南道:“吳兄說的對,敵軍第九師的火力已經是遠遠超過了其他敵軍,我預計這應該是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了,要不然不會有五六門小炮和十多挺機槍的!” 其實吳佩孚和蕭耀南這些北洋將領還是低估了第九師的武器裝備,第九師作為最新擴編的部隊,極大的加強了機槍和迫擊炮的力量,重機槍從1912年標準師的十八挺擴編為三十六挺,做到了每個步兵團都有一個十二挺制的重機槍連,團屬六門制八十毫米的迫擊炮連擴編為十二門制的迫擊炮營,團屬支援火力是直接擴編了一倍。營屬機炮連也擴編到八挺輕機槍和八門六十毫米迫擊炮。但就團一下支援火力而言,已經超過了北洋軍以及其他國民軍一倍之多。 另外安徽戰事中,第二軍還把手中的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營加強給了第九師,這也是為什么造成吳佩孚判斷國民軍第九師有四寸以上大口徑重炮的原因所在。 盡管歷次戰斗中第九師的裝備有所損失,但是這種損失并沒有傷經動骨,加上后方一直不斷的對前線進行補給,除了彈藥補給外,自然還有武器的補充,就使得了第九師一直保持在較為完整的武器裝備建制。 曹錕在上邊聽著這樣的話,心里也是郁悶著:“怎么這國民軍是越打越強呢,去年的時候國民軍的武器裝備雖然不差,但是還沒有超越北洋軍的地步,但是現在怎么出現了一個第九師,其裝備竟然還超過了自己的第三師!” “國民軍的主力部隊不是說第一師和他們的警衛師嘛,眼前這個第九師我可是聽說才成軍不足一年,半年前才抵達蘇南,也就當初參加了進攻皖南的戰事,怎么變成了國民軍的主力部隊?”曹錕心里納悶著,不過也沒有去糾結這些問題。 “現在我們的炮兵團損失極大,這如此壓制敵軍的炮火是個問題??!”曹錕說著:“這短時間里,就不要主動出擊了,盡量保存實力等待援軍!” “可是那個徐樹錚什么時候才能來?”吳佩孚道:“他說南下都已經說了小半個月了,自從到了蚌埠后就一直不挪地方?!?/br> 吳佩孚對于徐樹錚的第十一師遲遲不肯進入安徽增援己方是很不滿的,畢竟誰在前線打生打死,然而后邊的自己人卻是安安穩穩的按兵不動都是受不了的。 吳佩孚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而徐樹錚之所以遲遲不肯南下,自然也是有著他的理由的,之前在徐州的時候那是因為要保存實力,靜待時局發展,隨后袁世凱對此大為不滿,段祺瑞也不得讓徐樹錚繼續南下了,這磨磨蹭蹭了好久后才到達蚌埠。但是一到達蚌埠后徐樹錚又是猶豫了。 因為一方面是馮國璋天天催著他南下滁州增援,說是現在江北壓力很大,滁州以西的武崗方向唐天喜的第十師和于有福的第二混成旅面對國民軍的兩萬多人很有壓力,為了確保滁州不失,為了確保江北不出問題,馮國璋極力要求徐樹錚繼續南下滁州,一方面是坐鎮徐州預防國民軍可能的偷襲,另外則是可以隨時對前線的武崗方向或者是江北進行增援。馮國璋想要徐樹錚繼續南溪,但是曹錕也是極力要求徐樹錚南下淮南,沿著長豐一路南下增援合肥,并說合肥已經到了最后關頭,如果再不來援軍,那么他曹錕可就守不住合肥了,守不住的時候他曹錕說不準就帶著部隊掉頭就跑了,到時候合肥丟了可不能怪他曹錕。 第三百九十四章 蔡秘書 徐樹錚自己拿不定注意,而后方的段祺瑞同樣拿不定主力,讓徐樹錚去滁州段祺瑞肯定是不想的,滁州以南的江北就是馮國璋的地盤了,這第十一師去了江北后肯定是會加入第二軍的,以馮國璋拉攏人的本事和他自身的威望,要拉攏徐樹錚也不是不可能的時期,很可能就重復當初唐天喜第十師的狀況。如此一來,當初他段祺瑞費勁了心思把徐樹錚推上去可就為他人做嫁衣了,所以他是不讓徐樹錚去滁州,而是讓徐樹錚去淮南,并讓他見機行事。 可是合肥那邊現在正打的慘烈呢,曹錕的第三師都快被打散架了,當徐樹錚聽說北洋軍第三師的讀力旅和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在巢湖被國民軍成建制的消滅時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可不認為自己這支成軍不久的第十一師能夠比老北洋,袁世凱的心腹愛將,正牌北洋嫡系第三師強多少。這第三師在合肥那邊都打的那么慘烈,自己貿然上前的話,難道手下的這一萬多人就送在合肥了。 加上段祺瑞也是讓他見機行事,徐樹錚就是決定了在保存實力的前提下適當的增援合肥,所以他是磨磨蹭蹭的在蚌埠停下了后,派了一旅前往淮南,但是并沒有繼續南下七十多公里外的合肥,而是停了下來靜觀其變。 段祺瑞不想要讓徐樹錚消耗掉部隊,但是也不是沒有其他補救的方法的,北洋陸軍部已經把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從東北調進來了,現在第二十師已經進駐徐州,第二十三師進駐山東,并且已經是準備讓第二十師繼續南下到滁州增援江北。 不過第二十師師長潘矩楹卻是對此大為不滿,本來潘矩楹在東北待的好好的,這南方戰事越演越烈,北洋兵力不足就抽調了東北地區的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南下。南邊打的戰事慘烈,至今北洋也算是損兵折將了,巢湖一戰中,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和北洋軍第三師讀力旅全軍覆沒,雖然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的幾個將官逃了回來,但是北洋軍第三師讀力旅旅長王承斌少將至今生死不明,雖然還沒有證實其陣亡或者被俘的消息,但是至今已經一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傳來,估計是已經死在了亂軍中,而如果他真的死了的話,那么王承斌也就是北洋軍中第一個陣亡的將官,也是第一個陣亡的北洋嫡系將領。畢竟哪怕是去年南京戰役中張勛第八師全面奔潰,連少將旅長都被俘虜了一個,但是至少沒有陣亡,而且那個第八師也不算是北洋嫡系,只是旁系軍隊而已。 這打的如此慘烈也不由的讓后方的諸多北洋軍將領心里發毛,畢竟誰也不想上了戰場后部隊被打光甚至自己也陣亡當場不是。 本來說嘛,唐天喜的第十師和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在前,潘矩楹的第二十師和孟恩遠的第二十三師在后頭還好,至少前期是不用上前線拼殺。 可是段祺瑞為了避免自己的嫡系徐樹錚的第十一師被消耗掉,讓第十一師主力暫停在蚌埠,只派了小部隊去了淮南。而為了填補徐樹錚不南下的真空,就抽調了第二十師準備去滁州。 而這樣一來就讓潘矩楹相當不滿了,憑什么你就在后頭躲著,而讓我上去打啊,而且這本來就是你在前頭我在后頭的,怎么能夠反過來。 所以對于陸軍部的調令潘矩楹是極為不滿,不滿之余他也是打算繼續在徐州呆著了,一時間是沒有繼續南下的跡象。 “反正南邊現在還打著,江北和安徽那邊還有著那么多的部隊呢,不著急!”潘矩楹也是打算學其他人,在徐州停留一段時間,先把部隊練一練,然后再擴編一兩個補充團才是正事。 北洋那邊各將領雖然被袁世凱壓著還不敢明顯的抗命,但是磨磨蹭蹭的態度已經證明了武昌革命兩年后的今天,袁世凱對原屬的北洋部隊控制力正在快速下降,基于北洋軍下屬各部隊可以招兵甚至控制地方財源的特姓,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們生出自立的心思很正常,而保存實力的想法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畢竟誰也不想當下一個張勛! 君不見張勛現在有多苦逼,去年蘇南戰事爆發前,他張勛乃是第八師師長,手下兵力接近一萬五千余,而且士兵多有訓練,裝備也不差。當初可是蘇南戰事里的主力部隊,可是蘇南戰事中第八師幾乎被全殲,只逃回了部分高級將領和小一千號人。接下來張勛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最后是失意的率領殘部返回清江浦,加大了搜刮力度的,甚至把自己的棺材老本都拿出來了,張勛現在也才重建了一旅五千兵力而已,而且還嚴重缺乏重武器,炮兵團更是連影子都沒有,而聽聞陸軍部已近有意裁撤第八師,縮編為一混成旅。 盡管張勛并非北洋嫡系,只是北洋旁支將領,但是如今張勛落了這個下場,其他北洋嫡系看在眼里是高興,想著總算是能夠把第八師的番號拿回來了。而那些旁系將領,尤其是那些地方省軍將領看在眼里卻是心中憂慮無比。但是不管是北洋嫡系還是旁系將領,他們誰都不想步張勛的后塵! 這些將領們的自保心思也是造成了現今安徽戰事北洋軍不利的主要原因。如果說袁世凱能夠和陳敬云一樣,對屬下的部隊可以隨意指揮的話,那么他早就調第十一師、第二十師、第二十三師南下了,前線部隊得到這三個師的增援后,情況必然大為改觀??墒窃绖P不能,他要調動兵力的話考慮的除了軍事因素外,還有很多。 就算他手中有著多余兵力,也不可能直接派往江北讓馮國璋指揮,在江北待得太久的馮國璋已經有逐漸脫離他掌控的苗頭,他不可能繼續加強第二軍的力量,也許重新成立一個軍來指揮其他部隊才是好的。 北洋的種種麻煩袁世凱擔心著,可是陳敬云此時的心情卻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