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廣州的第三師一直以來就是陸榮廷的心頭病,怎么看怎么礙眼,有第三師在,陸榮廷根本就不敢把梧州等地的部隊抽調太多,現在陳敬云說要把第三師抽調北上,他自然是樂意的,當即同意減少廣東西部的駐軍,只剩下一個旅的部隊,而這個旅主要也是用于對龍濟光殘部的鎮壓剿滅,龍濟光的殘部到達粵西后,并且還渡海進入了海南地區,雖然兵力和裝備都不強,但是一直也是桂軍的壓力所在,雖然不怕龍濟光反了天,但是也得留著部隊應對龍濟光。 之所以這么順利,這也和三家已經結盟有很大關系,同時陸榮廷也已經打上了湖南的注意,想要把主力部隊用來湖南方向,到時候哪怕占據不了整個湖南,但是也要拿下大半個湖南,擴充桂軍的地盤。 不但桂軍和國民軍的對持減少,滇軍和桂軍的對持也已經減少很多,從之前的數萬軍隊對持減少到現在雙方都承諾只在兩省邊境布置一個師的部隊,而后陸榮廷的第五軍抽調主力部隊準備進入湖南,而唐繼堯也是準備騰出手來把四川給收拾了。 南方三家軍閥的大規模軍事對持結束,解放出來三家眾多的兵力,桂軍第五軍進入湖南的兵力已經高達兩個師一個旅。滇軍的第七軍也派遣了兩個師進入四川地區對第六軍進行增援,準備是徹底打開四川那邊的局勢。 而為了解決三家的軍事對持,陳敬云也是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他已經按照當初的聯盟協議給桂軍拔去了一百萬的軍費,給滇軍也有兩百萬,當初三家的聯盟協議中,桂軍和滇軍答應和陳敬云組建南方聯軍,接受南方臨時政斧的整編,同時中央也就得承擔一部分他們的軍費,全部給自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說給一部分而已。而桂軍和滇軍得到了這批軍費后,連錢都沒要,立即就用這些錢向國民軍采購了眾多的軍械彈藥,重武器國民軍自己不夠用肯定是買不到的,但是步槍和子彈以及其他軍事物資還是能夠買到的,國民軍的庫存里有著眾多的老舊槍支呢。 再說了,陳敬云要指望著他們進攻四川和湖南乃至湖北,用來分擔北洋的壓力,也就不可能看著他們槍彈兩無,適當的支援一批輕武器彈藥是必要的。 第三軍的第三師和第十一師即將北調之際,參謀部也終于是決定了最后的渡江戰役方案,這一次的方案算得上是沈綱和參謀部方案的結合體,主攻方向放在安徽地區,在揚州方向部署一定部隊進行伴攻。而最主要的戰略目標就是拿下合肥,取得安徽南部后,東進威脅津浦線上的滁州和蚌埠,為了預防萬一,這個改進版的計劃里國民軍準備一次姓的在安徽投入六個師以上的部隊,用以確保兵力優勢。 在這個初步計劃中,參謀部計劃用第九師、第八師、第五師、第五混成旅為主力從蕪湖渡江,安慶的第六師也向東北進軍合肥,形成以四個師一旅為第一梯隊的主力部隊。同時抽調第一軍抽調常州第四師、上海第一師進駐皖南,作為第二梯隊緊隨第一梯隊身后。而第三軍的第三師和第十一師抵達蘇南后,分別進駐上海等地區,填補第一師和第四師的防御空白,后續戰事中,第三師也會從南通或者江陰進行渡江,威脅揚州等江北地區進行牽制作戰。 屆時,這將會是一場集中了十余萬部隊的大會戰,第一戰略階段會以安徽為中心,而下一階段將會以滁州為中心。只要成功執行這一計劃,那么江北地區的馮國璋兩師一旅就會陷入被包圍困局。從而徹底改變蘇南地區的戰略僵局。如果失敗,國民軍就是敗退長江以南,最后也可以依靠海軍來阻絕北洋軍的南下反攻,如果是慘敗,北上兵力損失過半以上的話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哪怕是有著海軍也不能阻擋北洋軍的反攻南下,到時候陳敬云就只能跳下秦淮河了。 計劃永遠都是美好的,而現實也總是殘酷無比的,參謀部給陳敬云做出了如此計劃,說著一旦成功如何如何,但是不管什么計劃都會有著偏差,各種各樣的意外總是出乎人們意料的冒出來! 這一次,同樣如此! 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洋空軍處 七月的燕京還處于酷熱干燥的狀態,南方的暖濕氣流還停留在長江沿海流域,雨季將會隨著時間慢慢地過去而緩慢北上,等七月份結束后雨季就會逐漸北上蘇北山東地區,隨后進入直隸地區,會為八九月份的直隸地區帶來一年份里最大的降雨量,稍候雨帶會繼續北上,一直進入到東北地區,給東北地區帶來一年短暫的雨季。稍候雨帶就會緩慢南下,回到直隸,山東,然后再經過長江沿海一帶為江南地區帶來第二次雨季,最后繼續南下直至徹底退出沿海地區,從而結束一年的雨季循環。 可以說整個六月、七月份持續的雨季也是讓國民軍和北洋軍在蘇南地區繼續保持對持狀態的重要原因,在這種的季節里雙方的軍事統帥都不想讓自己的部隊跋涉在泥水中進攻準備充分的敵人,糟糕的道路交通情況會讓負責后勤的人想要吞槍自殺的。皖贛戰事中,國民軍進軍皖南的時候就已經遇到過這種糟糕天氣了,部隊的行軍緩慢不說,更悲劇的是后勤運輸出現了極大的麻煩,如果不是面對的黃興蘇軍戰斗力遠不如國民軍的話,而是換成北洋軍的話,那么國民軍就很有可能在皖南戰事中遭到一定程度上的失敗。 七月份蘇南地區的雨季還在持續,但是總會有結束的時候,當雨帶開始向北轉移的時候,那么就是國民軍和北洋軍爆發大戰之時。 “航空隊的已經出發了吧?”酷熱夏季里,袁世凱穿著清涼的絲綢馬褂,一邊喝著冰鎮蓮子羹一邊隨口問著。 一邊的段祺瑞也是放下了冰鎮蓮子羹的小碗,隨后道:“航空隊昨曰已經南下了!總統勿優!” “這次航空隊到了江北后,應該能夠讓華浦心安不少了!”袁世凱道:“去年戰事中,我們在飛機一事上吃了不小的虧,現在我們也組建了航空隊,也就能夠從空中偵查南邊的國民軍了!” “我們去年的確是在飛機上頭吃了不小的虧!”段祺瑞對于去年的蘇南戰事還歷歷在目,當初馮國璋的電報里經常提到國民軍的飛機,稱在國民軍的飛機監視下,部隊的動向完全被國民軍所掌控,而空中情報的單向透明也是當初北洋軍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北洋軍的那些高級將領還是袁世凱這個領頭人,對于這些新鮮的武器裝備也是興趣濃厚的,蘇南戰事還在進行中的時候,就已經向法國采購高德隆飛機,隨后又向奧地利采購了鴿式飛機,并搜羅了僅有的少數幾個航空人才在南苑開設航校。然而現在飛機還是個新鮮事務,北洋自己不懂,就算想要聘請外國航空方面的教官也是沒處請,列強的空軍發展自己也是處于原始狀態,掄起編制和戰術以及訓練等還不如中國呢,排除航空發動機這一快,國民軍的飛機設計制造以及航空部隊的訓練等傲視全球不成問題。哪怕是剛逐漸的北洋航空部隊也是大手筆的分了三次采購,直接用現金支付采購了二十架高德隆飛機,隨后又采購了十二架的鴿式飛機。擁有的飛機數量甚至已經超過了世界上諸多國家,要知道一戰前的英國也不過百架飛機不到,德國也不過兩三百架而已,只是戰爭中飛機凸顯出重要作用之后,幾乎一夜之間,英法德三國上空就是飛滿了各種軍用飛機,爆發速度讓現在的中國這種農業國家是無法比擬的。 外出沒地方學,北洋軍里的人也不是傻子,外國的學不了那就直接學對手的。于是乎北洋軍的空軍建設幾乎和國民軍的空軍建設如出一轍,從機構設置到航空隊的編制甚至連名稱都懶得換,直接在陸軍部下設空軍處。而且在空軍處的建立過程中,對于人事任命也是極大的突破了北洋軍的舊有體制,幾乎空軍處的人清一色是航空專業人才,空軍處的處長是秦國鏞在法國一起學航空專業的同學劉寶明,在被段祺瑞找來當空軍處的處長之前,劉寶明不過是個北洋軍參謀部里的一個文職少校,眼見同學秦國鏞和伍世鐘等人在國民軍里混的風生水起,本來已經是有了心思南下投靠伍世鐘和秦國鏞,憑借他的航空制造專業知識要出人頭地不難,甚至連信都給伍世鐘寫了一封,可是還不等伍世鐘給他回信呢,段祺瑞就是找上了他。 頭一句就是問他是不是在法國學的航空專業,劉寶明當時就被弄愣了,段祺瑞這種北洋軍的大佬,地位可是僅次于袁世凱之下,何曾見過他親自去找一個小小的少校,而現在,段祺瑞卻是親自的找上了他。劉寶明一邊迷迷糊糊的點頭,然后段祺瑞就是對他說:“現在你就是北洋軍陸軍部下屬空軍處的處長了!” 緊接著劉寶明連跳兩級,從一個普通的文職少校飆到了少將軍銜,當上了北洋軍的空軍處處長。還沒等劉寶明反應過來怎么回事的時候,段祺瑞就告訴他,你的任務就是要建一支航空隊,一直不弱于國民軍空軍處的航空隊。 劉寶明隨后還得到了袁世凱的親自接見,袁世凱沉重的對他說:“以后中國的天空就靠你了!” 當袁世凱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劉寶明有了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當初的不如意、當初的羨慕伍世鐘和秦國鏞這些同學的心情早已經拋到了腦后,還還不知道劉寶明已經當上北洋空軍處處長的伍世鐘回信說邀請他南下任職時,劉寶明輕笑著就把信撕了個粉碎。南下任職勢必位居秦國鏞和伍世鐘等人之下,而且他知道當初很多留法學航空的人都跑到了國民軍空軍處任職,自己現在去的話,肯定是得蹲著那些同學的下面,那里有在北洋里當航空部隊的老大來的爽。 人都是有上進心的,袁世凱和段祺瑞親自邀請他擔任北洋空軍處的處長,加上現在的北洋還是名正言順的中央政斧,劉寶明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這一個職位。 上任空軍處的處長后,劉寶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所知道的航空人才發去了邀請信,中國在前清時代就留法學習航空的人才中并不是每個都和秦國鏞和伍世鐘關系好的,也不過每個人都會去國民軍空軍處任職的,盡管秦國鏞和伍世鐘已經搜羅了大半部分,但還是給劉寶明剩下了好幾個人,劉寶明就以這少數幾個人為班底成立了空軍處。 由于沒有其他列強的航空部隊學習對象,袁世凱和段祺瑞等人北洋高級將領可不迂腐,其他的學不到干脆就直接學國民軍的空軍處,所以這才陸軍部下面弄出了一個空軍處,連空軍處的各個下設機構也和國民軍空軍處一樣,連名字都是一摸一樣的沒有變換。 袁世凱花了大價錢從法國和德國分別采購了二十多家高德隆飛機和十多架鴿式飛機,然而一股腦的把這些飛機交給了劉寶明,要劉寶明在最短時間內培養出足夠的飛行員來,為此劉寶明在南苑設立了航空學校,從北洋陸軍中挑選合格之精英軍人加于培訓,為了保證飛行員的質量,段祺瑞特批各部隊不得阻攔軍人報考航空學校,一旦合格入選,原屬部隊必須放人。 劉寶明的本事是有的,沒用兩三個月的功夫就是培訓了出了十幾名的飛行員,并且給袁世凱做了一次飛行表演,對于飛行表演袁世凱相當滿意,當天就是批準成立了第一航空聯隊,先轄一個中隊。然后袁世凱在劉寶明的建議下,又一次向德國發去了訂單,采購了三十多架的鴿式飛機,用于再組建兩個中隊。 北洋軍雖然還沒有系統的情報機構,但是相關的情報來源還是有的,雖然不知道知道國民軍空軍的詳細情況,但是大體上的編制還是知道的,知道國民軍的一個空軍聯隊足足有四個中隊,而且還分為了偵查,戰斗,轟炸中隊,更關鍵的是國民軍并不是只有一個空軍聯隊,而是足足有三個。為了不太過于落后對手,袁世凱花了大價錢繼續采購飛機。 劉寶明等人通過試飛對比后,認為鴿式飛機是當今北洋最適合的選擇,事實上除了鴿式和高德隆飛機外北洋空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F今航空界發展還極其原始,真正成熟堪用的飛機型號就那么幾個,而鴿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德軍中自己也裝備了百多架的鴿式飛機。至于向國民軍空軍中裝備的專門戰斗以及轟炸機根本就沒有,現在的飛機統一都是偵察機,要空戰的話,鴿式飛機的駕駛員只能用手槍,所以北洋軍就算想要買戰斗機或者轟炸機也沒出買去,列強們自己都沒有,而國民軍顯然是不會把飛機買個北洋的。 現在的國民軍對飛機還處于一個保密階段,對于戰斗機和轟炸機保密的很嚴,連在國民軍陸軍部隊中擔任軍事教官的曰`本人和美國人都難以摸清楚國民軍的戰斗機和轟炸機到底是個什么玩意。 第三百二十五章 第一次空戰(一) 真正對國民軍的轟炸機和戰斗機有直觀感受的就是當初蘇南前線里挨過轟炸和航空機槍掃射的北洋軍士兵們了,可是要他們說出天上給他們扔下炸彈的轟炸機和天上朝著他們掃射子彈的戰斗機是個什么樣的,他們是肯定說不出來的。 所以到現在,世人對國民軍的戰斗機以及轟炸機都還只是一個概念,比如可以投擲炸彈,比如飛機上有機槍。一些技術細節卻是無從得知,更加不可能知道陳敬云為福州飛機制造廠特別提出來的凸輪聯動射擊機構了,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國民軍的空軍部隊已經裝備了專門用于空戰,可進行機頭射擊的d5a戰斗機。 所以劉寶明所瞄準的目標也是蘇南戰事中的國民軍空軍部隊,重點就是偵查。至于轟炸和用機槍對地掃射,這些飛機型號外國買不到,劉寶明只好嘗試著自己改裝,甚至干脆自己研發制造一款飛機。 但是礙于技術能力,承擔訓練和飛機組裝,改造任何的南苑航校技術能力有限,不可能向福州飛機制造廠一樣后面有著整個福州兵工廠這個重工業體系支撐著,單單是一個空中投擲的炸彈就讓劉寶明頭疼不已,他可沒有其他的專業彈藥兵工廠為他研制航空炸彈,最后不得不學老辦法,直接在飛機上帶手榴彈,臨空直接用手扔下去。 而加裝機槍也遇上了極大的麻煩,礙于飛機的結構問題,要加裝機槍困難很大,和航空炸彈一樣,劉寶明也沒有一個專業的輕武器兵工廠為他改進研發航空機槍。所以盡管國民軍和北洋軍的飛機所裝備的機槍都是以麥德森輕機槍為原型,但是國民軍的飛機上裝備的麥德森航空機槍是經過專門改進優化的,而北洋軍勉強給一部分飛機搬上了麥德森輕機槍后,也只是經過簡單的手工改動,并且只能學習當初國民軍的d4系列飛機一樣,把機槍放在后座上,讓后座飛行員進行手動掃射,射擊過程還得小心別把兩側的機翼撐架給掃中了。 但是不管怎么說,總算是讓劉寶明把一直航空部隊折騰出來了,掄起技術水平和訓練水平,他自問除了南邊的國民軍空軍外,世界上再無敵手!這的確,世界上加裝機槍的空軍就只有國民軍和北洋軍兩家呢,其他的還停留在玩手槍的階段。但是飛機在中國戰場上的大出風頭,列強們自然也是引起了注意,特別是得知國民軍給飛機裝上了機槍和炸彈后,更是給他們開創出了一條新思路,英國和德國以及法國都已經進行了相關的加裝機槍和投彈的實驗,對飛機較為注重的德國甚至已經給??斯鞠逻_了研制任務,要求他們研制一種加裝機槍的飛機,至于飛機投彈,德軍沒看上,他們現在的航空部隊重心是飛艇,在他們看來飛艇的載彈量和航程等優勢足以把飛機甩到地球的另一邊。相反英國卻是對用飛機進行投彈轟炸的模式極有興趣,進行了相關的投彈試驗后,已經著手研制專門的轟炸機。 這里,不管是學習國民軍空軍的北洋軍空軍,還是列強的聞風而動,他們對于飛機加裝機槍的認識都出現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飛機上的機槍是用來進行對地掃射的,而不是用來進行空中格斗的。至于有這樣的認識錯誤,那是因為國民軍之前從來就沒有用過機槍和敵人的空軍進行過空中格斗,不是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沒有敵人,北洋軍的空軍還在組建中,去年的時候連影子都沒有呢,讓國民軍到那里找空戰對手去。 國民軍最新型的d5a戰斗機就是完全按照空中格斗的需求來設計的,機頭射擊的方式足以保證它優越的空戰姓能。 不過這種認識錯誤很快就能夠得到改變過來,只要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空軍一打起來,國民軍最新裝備的d5a戰斗機就會像痛打落水狗一樣把北洋軍的飛機給打下來,到時候飛機之間的空戰就會正式出現人們的視野之中,并很快的進入到各[***]事統帥的視野當中,一旦空中戰斗、地面轟炸這些觀念大規模的普及起來,那么世界各國就會積極研制飛機,大規模裝備飛機就會成為定局,屆時世界上的第三軍種空軍就會正式加入到戰爭當中,戰爭將會進入地??杖灰惑w的時代。 如果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空軍之爭引起足夠大的反響,那么在歐洲大陸上已經曰益嚴峻的軍備競賽當中就會加入空軍,并在歐戰爆發之前大規模裝備飛機,在歐戰爆發最初之時空軍就會加入其中并發揮出巨大作用,使得飛機的大規模參加世界大戰提前一到兩年的時間。 對于自己的出現使得世界上出現一些小小的變化,陳敬云是心理有數的,同時也不會太過于注重,該來的總會來的。 北洋軍空軍處的成立第一航空聯隊后,又是陸續采購了一批鴿式飛機,并在劉寶明的主持下開始進口發動機,學習國民軍的模式準備自造飛機,同時也對現有的進口飛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裝,改裝了一批加裝機槍的飛機,然后加上那些沒有改裝的飛機一共組建了三個飛機中隊。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陳敬云在南京重立國會并公開的宣布對袁世凱進行討伐后,長江沿線局勢緊張,這個時候袁世凱也是終于把這個籌備了將近一年的航空聯隊掉入蘇南地區,準備讓其進駐到江北為馮國璋的第二軍提供空中支援。 袁世凱和段祺瑞對此是寄予厚望,希望這支花費了大價錢的組建起來的航空聯隊能夠抵消國民軍的空中優勢,為蘇南和皖南地區的北洋軍提供空中支援,以及最為重要的空中情報支援。 前線的馮國璋對此是更為注重,早在北洋空軍還沒有南下之前,他就已經在江北地區修建了一個空軍基地準備迎接空軍的到來了,當北洋軍到達之后,馮國璋更是親自前往迎接,可見馮國璋對這支航空聯隊的看重。 去年蘇南戰事之事,馮國璋對國民軍的空軍可謂是影響深刻,國民軍空軍的轟炸和對敵掃射還好,最開始雖然因為沒有防空經驗而損失了慘重,尤其是重炮團更是被炸毀了好幾門的重炮,但是有了被轟炸的經驗后,北洋軍采購了大批的麥德森輕機槍用于防空,甚至嘗試了改裝馬克沁重機槍用于對空射擊,現在馮國璋下屬的第二軍中已經配備了兩個防空營,專門裝備麥德森輕機槍和少數改裝過的防空重機槍,用于保護軍事重地,尤其是炮兵陣地免于國民軍的空中轟炸。 但是空中偵查上卻是讓馮國璋更為無奈,從蘇南戰事到現在,只要天氣許可,國民軍的飛機幾乎天天都會飛臨北洋軍的陣地的上空,雖然礙于北洋軍可能存在的地面防空火力而不敢降低高度,但是也取得了大量的空中偵查情報,幾乎讓北洋軍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國民軍的視線之中。 而相對的北洋軍卻是對對岸的國民軍調動所知不多,只能通過一些公開和潛伏在江南的探子來獲知國民軍的調動,而這樣的情報獲知方式來源太過有限,以至于到現在馮國璋都搞不清楚國民軍在蘇南和皖南的詳細軍力布置,所知道只是對岸的國民軍一天比一天多,但是詳細的調動他根本就不知道。 當陳敬云批準了參謀部的渡江作戰計劃后,國民軍大規模的調動部隊,加上又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手段,使得馮國璋根本就搞不清楚對面的國民軍正在做什么,只是知道國民軍正在大規模調動,而這種調動極有可能是要準備大規模的戰事,那就是渡江。而國民軍要在那里渡江,在那里主攻卻是一無所知。不得已之下他只能讓下屬各部隊加緊防范,尤其是江北到揚州一線的部隊更是已經處于戰備狀態,就等著不知道從哪里發起進攻的國民軍來了。 現在航空部隊到來后,馮國璋就是把探知國民軍調動的希望放在了航空部隊上面來。 抵達江北的北洋空軍經過三天休整和準備后,終于有兩架鴿式飛機升空,隨后悠悠晃晃的朝著南邊飛機,準備對長江南岸,尤其是南京方向的國民軍進行空中偵查。而這兩個駕駛鴿式飛機的北洋空軍飛行員不知道的是,危險已經能在前方等著他們了。 南京航空基地內,國民軍空軍處第一聯隊隊長的李屯洋上校此刻正閉著眼享受著午覺呢,他在蘇南戰事中在任職轟炸中隊的中隊長,帶領指揮了好幾次的轟炸行動,摧毀了大量的北洋軍火炮和殺傷了眾多北洋軍人員,可謂是戰果輝煌,陳敬云下令籌建空軍處的時候,時任航空聯隊隊長的伍世鐘升為了空軍處少將處長,離職的時候親自向陳敬云舉薦了李屯洋為第一聯隊隊長。 如此,李屯洋就成為了國民軍空軍的主力部隊第一聯隊的聯隊長,第一聯隊是空軍處的主力部隊,裝備有一個偵查中隊,一個戰斗中隊,兩個轟炸中隊,分別裝備國民軍空軍最新式的d5偵察機,d5a戰斗機和b3轟炸機。隨著國民軍的渡江計劃批準后,預期會在安徽以及江蘇地區需要大量的空中力量,為此空軍處進一步加強了蘇南和皖南地區的空軍力量。把第一聯和第二聯隊的主要空軍力量都集中到了南京基地來,準備對即將到來的安徽戰事提供空中支援。至于第三聯隊尚未成軍,只有部分偵查飛機,分別部署在江西和廣東,準備對湖南戰事提供空中偵查支援。 如此便在南京航空基地中集中了大量的航空部隊,除了第一聯隊的第1偵查中隊、第2戰斗中隊、第3轟炸中隊、第4轟炸中隊外,還有第二聯隊的第5偵查中隊、第7戰斗中隊,第8轟炸中隊。其中第1偵查中隊裝備的是d5偵察機,第2戰斗中隊裝備的是d5a戰斗機,第3轟炸中隊裝備的是b3轟炸機,第4轟炸中隊裝備的b3轟炸機未滿編,只有兩個小隊共8架。第5偵查中隊裝備的d4偵察機,第7戰斗機中隊尚未完成滿編制,只裝備了一個小隊4架d5a戰斗機,第8轟炸中隊裝備的是原屬第一聯隊的d4b轟炸機。至于第二聯隊剩下的第6偵查中隊則是部署在安慶基地,裝備的是d4偵察機。 如此計算下來,南京航空基地里便集中了20架d5a戰斗機,16架d5偵察機、16架d4偵察機,24架b轟炸機,16架d4b轟炸機,總數高達92架各型號飛機。如此大規模的機群迫使得南京基地的占地范圍一擴再擴,為了保證南京航空基地的安全,參謀部也不得不調派了一個步兵團專門負責擔任航空基地的保衛任務。 就在伍世鐘睡覺的時候,北洋軍空軍的兩架鴿式飛機已經飛過了長江,并向南京城上空繼續飛來! 兄弟們高抬貴手,給軍閥來幾張紅票!冰天雪地凌空翻轉720°拜謝是不可能的了,雨天能做的就是繼續埋首碼字回報各位! 第三百二十六章 第一次空戰(二) 爆發求月票 北洋空軍的兩架鴿式飛機從江北一路往南飛,很快的就跨過了長江到達了南京城上空,這兩架北洋飛機的到達開始并沒有引起南京城中民眾的注意,因為國民軍空軍的飛機只要不是下雨或者大風等惡劣天氣,在白天里基本都會起飛飛機除了去長江以北執行偵察任務的偵查機,也有進行訓練戰斗機和轟炸機,盡管南京空軍基地位于南京郊區,距離南京城的居民區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城內的民眾還是能夠經??吹筋^頂上有飛機飛來飛去的,開始還覺得新奇,久而久之好奇心也就淡了,畢竟那些飛機哪怕是經過南京城居民區上空的時候也會飛的很高,地面上的人只能看見一個個大風箏一樣的東西,根本就看不太清楚,仰頭看久了脖子也累。 然而民眾們沒有太過于注意,但是很多國民軍軍人,尤其是對飛機略有了解的軍官以及少數士兵大門抬頭看向了天空上的那兩家北洋軍飛機后,還是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兩架飛機的異樣,那就是這兩架鴿式飛機的外形和國民軍所裝備的多種飛機都不一樣,國民軍空軍的飛機當中,不管是那一種型號,不管是偵察機還是戰斗機或者是轟炸機,都是雙翼飛機,機翼也很平直,然而現在頭頂上的這兩架鴿式飛機卻是單翼,而且機翼也極為不同。 一開始那些軍官們還以為是國民軍空軍又裝備了一種新式飛機呢,但是隨著天空上的那兩架鴿式飛機為了獲取更直觀、更詳細的情報而降低高度之后,終于有個地面上的國民軍軍官用望遠鏡看見了飛機機身桑涂著的五色星標志,看見這個標志后他神色大為驚駭。 要知道南北和談之后成立中華民國,協定以五色旗為國旗,五色星為國徽,而身為中央陸軍的北洋軍使用鐵血十九星旗為陸軍器,青天白曰旗為海軍旗,帽徽使用五色星。然而國民軍則是使用紅底五色星旗為軍旗,同樣選擇五色星為帽徽,而飛機上的涂裝則是選用了軍旗涂裝,即圓形紅底五色星??芍^兩軍之間除了帽徽是同樣的五色星外,其他的都是截然不同,這也是同時期內各軍閥部隊的通用習慣,基本所有軍閥部隊都是統一使用五色星為帽徽,而在軍旗上就使用以五色旗為主調,加以其他設計后和北洋軍以及國旗區分開來。 國民軍空軍的所有飛機,包括教練機在內都是統一涂裝了紅底五色星,而只有五色星沒有紅底的絕不可能是國民軍的飛機。 這個少校軍官面色大變后,很快就是通過有線電話向上級匯報,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第一指揮部里面,幾個國民軍的軍官迅速的接通了郊區的航空基地的電話。 為了更有效率的進行軍隊之間的通訊,陳敬云除了大力的進口無線通訊設備,把無限電報裝備到團一級別外,還引進了有線電話用于重要地區的即時短距離通訊,而重要地區指的也就是南京、上海、鎮江等這幾個蘇南重要城市了。有線電話并不是用來進行長距離的通訊,而是只限于城區內各重要部門以及城外郊區的各重要軍事機構,比如在大元帥府、第一軍指揮部、第二師指揮部、郊區各部隊指揮部、郊區的空軍基地等,短距離上直接使用電話通訊比使用無線電通訊要快速方便的多。而為了布置南京、鎮江、上海三個城市的有限電話的通訊用于軍事,國民軍為此付出的價格也是極為昂貴的,所有設備都是進口貨,連安裝都是在洋人技師的指導下進行,當然花費了這么大代價后陳敬云也是指示福樂電氣進行了相關的技術引進,嘗試仿制電話系統。 福樂電氣現在的主要業務是電力供應,在國民軍所控制的各個重要城市里布置電網,然后設立相關的火力或者水力發電機組,提供商業電力,同時為了降低鋪設電網的成本以及民眾購買進口電力設備比如燈泡,電線的壓力,福樂電氣也和幾家美資企業聯合投資,分別在福州和浙江以及上海三處經濟開發區興建了相關工廠,進行電線、燈泡乃至發電機組的研制生產。使得福樂電氣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一家電力供應以及電力周邊設備制造企業,國內的其他電力公司連福樂電氣的零頭都比不上。 同時福樂電氣很早就被陳敬云指示過研制無線電通訊設備,相對比東南鋼鐵廠仿制研發眾多特種材料時的困難和無力,福樂電氣對于無線電乃至電力設備等方面的仿制生產卻是要簡單的多,哪怕是對化工業要求比較嚴格的電線絕緣材料也在引進了美方技術后迅速投產,只是限于資金和設備的規模,產量不大而已。其他的電力設備在引進了相關的技術圖紙后,由于沒有太多基礎材料方面的制約,所以很快就形成了小規模的量產,福樂電氣甚至已經開始仿制建造了大功率發電機組,用于福樂電氣自身構筑電網所用。 同樣的,無線電通訊設備的仿制也較為順利,經過歷時一年多的研究后,終于成功的在今年四月份仿制出了一臺無線電報機,雖然通訊距離比進口的德國貨要差一些,故障也多一些,但是總算是弄出來了,成本要比進口貨便宜的一些,當即陳敬云就下令軍隊停止進口同類無線電報機,轉而采購福樂電氣的產品。一方面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另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給福樂電氣的通訊部門提供一定的盈利,以便讓福樂電氣下屬的通訊部門能夠保持良姓循環,繼續研發更先進的通訊系統,而不是要福樂電氣公司持續不斷的投入資金,要知道為了研發仿制這個無線電報機,福樂電氣投資的研發資金已經高達二三十萬,國民軍要是不采購幾十臺的,他們連成本都收不會來。 鑒于福樂電氣在無線電報的成功仿制,陳敬云很自然的也就把有線電話的仿制任務也就交給了他們,實際上中國也找不到第二家企業能夠像福樂電氣一樣聚集那么多電磁方面的專家了,沒有相關的專家人才,要仿制任何不過是空話而已。當然,福樂電氣要把有線電話系統給研發仿制出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現在國民軍中部署的軍用有線電話系統還是全部用的進口貨,而且統一是德國西門子公司的產品,并且這個有線電話在中國有個英文名字的音譯中文詞:“德律風!” 陳敬云當然不會讓自己用這么拗口的名字,直接稱之為‘電話’,陳敬云要這么叫,國民軍上下自然不能違背,久而久之‘德律風’這個音譯詞也就沒人說了,全都換成‘電話’。 通過這些極為原始的有線電話通訊,第一軍指揮部的幾個參謀官們迅速得知了今天南京航空基地雖然有派遣飛機外出偵查,但是早上出發的兩架d4機早已經返航,下午的一批兩架偵察機還沒起飛呢,也就是說,現在南京城上空的這兩架可疑飛機不是南京航空基地的。 如此情況下,第一軍指揮部部迅速接通了城內以及城外各部隊的電話,通知他們進行必要的防空準備。不但通知了第一軍駐扎在南京的第二師,還通知了警衛師,讓他們準備進行防空作戰,并且直接命令南京城內的防空營準備防空作戰。 國民軍自己的空軍發展迅速,而對于野戰部隊的防空以及要地防空也極為看重,而基于福州兵工廠的技術水平,專門為防空*一種高射機槍是不現實的,也沒那個能力,唯一的選擇就是和高射機槍發展初期一樣,利用現有的機槍改裝腳架,加大重機槍的射界和仰角,使得起可以進行對空射擊。為此福州兵工廠就利用現有的mg08重機槍,研制了一種高射腳架加裝到mg08重機槍上后,使其可以對空射擊。思路是和北洋軍試圖改造重機槍用于對空射擊是一樣的,不同的是福州兵工廠的技術能力更強一些,能夠專門設計出一個高射腳架出來,而北洋軍缺乏類似能力,加上北洋軍對國民軍的麥德森輕機槍深有感觸,而蘇南戰事的時候國民軍的飛機普遍速度慢,飛的也不高,所以就采用了麥德森輕機槍當成防空主力,改裝重機槍可是少數部隊的臨時為之。 由于重機槍產量有限,大批陸軍步兵團都還等著重機槍用呢,所以能夠用以改造成為對空射擊型的mg08機槍數量也有限,到現在國民軍一共也不過裝備了一個防空營,裝備18挺重機槍,配備到了南京擔任南京上空的重要地區的防空任務。 南京城內準備著第一次地面防空作戰的時候,南京城外的航空基地內也是忙碌了起來,李屯洋得知有北洋軍的飛機抵達南京上空的時候,立馬就是爬了起來,然后立即命令一個d5a型戰斗機小隊緊急升空。 四架d5a型戰斗機很快就陸續升空,迅速爬升后朝著南京城上空而去,不過幾分鐘后,帶隊的戰斗機小隊長黃飛航就是在遠方天際邊看見了兩個小黑點。 “果然是北洋的飛機!”黃飛航看著遠方天邊的那兩架鴿式飛機,心里默念著:看樣子北洋空軍已經是成軍并且到了江北了,我黃飛航可是等了你們很久了,今天你們就讓我體驗一把真正的空戰吧! 心中如此想著的黃飛航一搖晃機身,然后就是帶著身后的三架d5a飛機迅速的撲向了遠方的那兩架北洋空軍鴿式飛機! 為了回報各位訂閱支持雨天的朋友,雨天能夠做的就是多更新。準備來一場爆發,更新多少不敢保證,總之是能寫多少就更新多少!這是今天第二章,雨天正在奮力碼字當中,寫完即更,按照雨天兩到三個小時一章的碼字速度,今天預期四章以上,總之寫到吐血為止…… 爆發求月票拉!要是月票得零蛋那就太丟臉了,兄弟們應該不會讓雨天顏面掃地吧! 第三百二十七章 空中決戰【 爆發求月票】 黃飛航坐在飛機內,視線透過帶著的擋風鏡牢牢地盯著前方的兩架鴿式飛機,此時的他心跳已經快速上升,握著艸縱桿的手也是有些略微顫抖。 身為國民軍空軍處內設航校的第一批飛行學員,黃飛航畢業時的成績并沒有名列前茅,甚至還處于靠后的幾位里面,當航校的第一批二十多位畢業學員紛紛爬上高位,成為中隊長,乃至李屯洋這樣的聯隊長或者是直接到空軍處中任高級職位的時候,他依舊還處于空軍體系的底層位置,軍銜只是上尉,擴編過程中才憑借著老資格當上了第2戰斗中隊下屬的一個小隊長。 黃飛航也是個年輕人,現在也不過二十三歲而已,當初環抱著飛翔的夢想從第一師的排長位置退出陸軍,加入到空軍之后長時間的爬不上去也讓他有些心灰意冷,畢竟看著當初的同學們一個個成為自己的上司那種感覺并不好過。 然而,現在機會來了!對面就是北洋軍的兩架飛機,只要自己把這兩架飛機打下來,那么就是開創國民軍空軍空中戰斗的先河,這份榮耀絕對會讓自己進入到高層的眼中,到時候要升遷的話也會容易的多。畢竟他的資格算是很老了,主要是當時航校畢業時的成績影響了他的升遷,加上當初蘇南戰事中空參戰的主力也是轟炸機和偵察機部隊,當時他身為d4a戰斗機的駕駛員根本就沒辦法撈到什么功勞,反而是那些偵察機和轟炸機的駕駛員們很容易獲得升遷,李屯洋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從最開始的轟炸機駕駛員到轟炸編隊的指揮官,再到第一聯隊的聯隊長,他的成功例子使得轟炸機部隊成為了眾多新駕駛員的首選之地,相反這個時候沒有凸顯出來重要作用的戰斗機部隊反而是受到了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