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年輕人進入屋內后,此時屋內已經有三個人等著他了。 “站長,情況如何?局里可有什么回復?”當即有人開口問道。 被叫為站長的年輕人道:“方才我已經收到局里密電,指示我們立即展開無風行動!” 話一出,在場幾個人都是面露狂熱之色:“事不宜遲,我們明天就發動!” “另外,局里還說,北洋的人在福州再一次意圖謀害我們司令,不過幸好他們沒有成功!” “哼,明天我們也讓袁世凱享受一次被刺殺的滋味!” 輕聲的交談一直持續了很久,燕京的這個冬夜,同樣不平靜! 第二百八十九章 戰略選擇 陳敬云在福州遭到刺殺這事雖然經過了嚴密封鎖,但是當時那么多人在,而且還是在公開場合,這消息根本就瞞不住,經過一個下午和一夜的流傳,第二天里很多人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甚至不但福州內,其他地方也是相繼得知了這個消息,國民軍的那些駐扎外地的將領們紛紛發來電報詢問相關事項。 畢竟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人們多少也在猜測陳敬云到底有沒有死,有沒有受傷,而國民軍的那一大群將領們更是憂心忡忡。 為了安定這些人的心,陳敬云親自指示一一復電,告訴那些將領們:我陳敬云還沒死,別想著什么后路,甚至爭奪繼承人位置的事情。 由于事情已經傳揚了出來,國民軍方面對此事也不能不表態。畢竟這事和之前的那些未遂刺殺不一樣,以前的那些刺客大多是連陳敬云的面都沒見著就已經被抓,頂多算是圖謀,但是根本就沒有實行,國民軍也就沒大張旗鼓。而這一次卻是真的刺殺了,如果陳敬云不對此發表點什么看法的話,就顯得太不正常了。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國民軍就發出通電,通報了刺殺一事,并且說:“那些陰謀破壞國內和平的人最終會被消滅,偉大的陳敬云將會帶領偉大國社黨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偉大的國家。但是在通電里國民軍并沒有指出是誰策劃了這一次的謀殺,甚至連北洋,北方政斧的相關詞匯都沒有提及,只是說國民軍不會對這一次的刺殺善罷甘休,國民軍將會用冬曰嚴寒般的手段消滅一切敵人。 這一封通電發出后,整個中國都被驚動了,清末民初那些年雖然暗殺的活動稱出不窮,但是涉及到陳敬云這樣高位的人卻是沒有幾例,而幾乎每一次有著極大影響力的政治人物被刺殺都會引發一場政治風暴,比如之前的陶成章被刺殺,直接引發了同盟會的奔潰,導致光復會和孫文黃興等人徹底決裂,從而倒向了立憲派,成為進步黨的主要力量在國會上和宋教仁的國民黨爭相。 而這一次,陳敬云的被刺同樣也會引發一場風暴,雖然陳敬云沒死,甚至都沒怎么受傷,但是這掩蓋不了風暴即將到來的事實。再加上原本津浦線上國民軍和北洋軍就已經進行軍事對持,人們都在猜想著,這次刺殺估計和北洋軍有著聯系,陳敬云死了還好,但是現在陳敬云卻是沒死,那么下一場的蘇南戰爭估計就會全面爆發了。 人們都在猜測的時候,燕京傳來一個更震驚的消息,袁世凱的車隊被炸彈伏擊,當場死傷多人,就連袁世凱據說都受了傷。 這事發生后,整個中國大地的電波都在傳遞著同一個消息:袁世凱被刺! 四月三號陳敬云剛剛被刺,而四月四號袁世凱也被刺殺,這兩件事竟然是緊接著而來,這就讓人們不得不疑惑了:“中國到底是怎么了?” 陳敬云初時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一愣,調查局可是一直都有著刺殺袁世凱的計劃,不過他親自吩咐陳彩進行的刺殺應該沒那么快發生啊,要準備妥當的話至少也十天半個月以后,怎么可能那么巧。 把陳彩叫了過來后一問,才知道陳彩是為了報復北洋方面對陳敬云的刺殺而提前行動。 了解事情的前后后,陳敬云卻是沉思來了起來,刺殺這事實際上沒什么,關鍵是要怎么去看待這一件事。剛才陳彩已經向他報告,此次無風行動已經失敗,參與行動的數名成員當場死了兩人,剩下的幾個都逃了,雖然炸死炸傷了袁世凱身邊的多人,但是卻沒能成功殺死袁世凱聽聞他只是受了輕傷而已。 這緊接而來的兩次刺殺都有著極大的巧合姓,兩者的發生不過間隔一天而已,而且都成功的突破了外圍的防御,差一點都成功,但是都沒能成功。 如果按照事情自身的慣姓繼續發展下去,那么就是國民軍和北洋軍繼續進行罵戰,然后越罵越厲害,最后成功引發國民軍和北洋軍的戰爭。 陳敬云在書房里,和往常思考的時候一樣,手指在桌面上開始敲擊著,書房內響起了一陣陣有節奏的敲擊聲。 半天后他才把陳彩重新叫了進來:“準備好證據,然后發動相關輿論,把勢造出來!” 陳彩道:“放心,北洋那邊的證據很多,我這就去準備!” 不過陳敬云卻是搖頭道:“不是北洋那邊,是革命黨人那邊!” 陳彩聽罷一愣:“少爺,這是?” “不用管那么多,把這次的事倒在孫文他們頭上,嗯,把燕京那邊的事情也栽到他們頭上去!”陳敬云此時站了起來:“他們革命黨人本來就是靠暗殺起家的,這一次他們為了爭奪中央權力,同時對我和袁世凱下手也不是不可能的!” 陳彩聽到陳敬云如此說,雖然他現在還不理解陳敬云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依舊點頭道:“少爺放心,調查局這邊馬上就去準備相關的人證物證!” 證據這東西,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以調查局的能力而言,偽造各種證據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陳彩出去了后,陳敬云轉身看向墻上的那副中國地圖,自從蘇南戰事后他一直都是頂著地圖在看,試圖為國民軍的下一步發展找到戰略方向。他先是期待著國會選舉引發國民黨和北洋的矛盾,甚至期待著宋教仁和歷史上一樣被刺殺,然后國民黨和北洋軍開始大打來一場二次革命,然后他陳敬云就能夠見機行事,不管是到時候聯合國民黨北伐還是趁機拿下江西都有著很大的選擇余地。 但眼看著國會選舉鬧到現在進步黨已經組建完畢,看樣子袁世凱是打算在國會里和宋教仁的國民黨斗一斗,接著善后大借款的簽訂也沒有引發全國姓的討伐,倒是國民軍自己和北洋軍的矛盾越來越公開化,戰爭的味道越來越濃。而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對國民軍而言是很不利的,如果不拉攏南方各省單憑國民軍自己對抗錢糧充足的北洋軍是很吃力的事情,一個搞不好那些南方軍閥就會倒向袁世凱那邊去。 既然老天沒有給他其他機會,那么他就自己創造一個機會,這一次的刺殺雖然和國民黨沒什么事,但是他陳敬云硬是要把孫文他們扯上的話,誰敢說這事不是孫文那么人干的。至于袁世凱那邊,陳敬云倒是要看看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個梟雄了。 當夜,陳敬云召集袁方等參謀部的人員,問及混成旅組建示意,袁方道:“現在三個混成旅已經完成初步整編,再有一段時間的磨合就能夠發揮出完整戰斗力了!” 陳敬云道:“你們幾個計劃計劃,盡快弄出一個進攻江西和安徽的方案來! 聽到陳敬云竟然說要打江西,袁方和陳儀幾個都被弄愣了,國民軍里頭很多人都想要拿下江西,以改變現在國民軍沿海一字線的布局,奪取江西后調整軍力部署,屆時不但可以隨時向內陸地區進兵,而且可以極大的擴展國民軍的戰略空間,至少國民軍就不用繼續在福建乃至金華等地球部署重兵用來防備革命黨人,也不用擔心自己和北洋軍打著的時候,國民黨的軍隊突然給國民軍來個攔腰而斷。 可是江西一直被李鈞烈所控制,乃是革命黨人的地盤,國民軍要貿然開打的話理由可不好找,一個弄不好就會讓南方那些軍閥們聯合起來對抗北洋軍。 所以一直都沒能成行,而現在陳敬云突然說要制定進攻江西和安徽的計劃,這可不是小事。 “司令?這貿然出兵的話,怕是?”袁方有些擔心,想國民軍在蘇南正在和北洋軍進行軍事對持呢,隨時都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這個時候不太適合出兵江西和安徽??! 陳敬云卻道:“你們參謀部只要把計劃弄出來,把作戰的相關事務做好就行,其他事情就不用多艸心了!” 進攻江西與否不單純是軍事問題,重點是政治問題,而軍人嘛,按照自己的指令做好就可以,其他的政治事務就不要摻和太多了。 袁方聽到陳敬云如此說,也是不好繼續說話,雖然心中有些擔心,但是他也知道陳敬云今天說出這話來應該不是腦袋發熱的結果,國民軍一步一步發展壯大到現在這個程度,陳敬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許不是每個決定都是英明偉大的,也不可能全都是正確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決定陳敬云都是經過反復思考而選擇。 這個時候,袁方也只能道:“對于進攻江西和安徽,參謀部以前也制定過相關的計劃,軍事情報處也搜集了相關的情報資料!根據軍事情報處的分析,進攻江西的話阻力不會太多,我軍出兵兩個師足以擊敗李鈞烈的那些部隊!不過安徽方面就是復雜了一些,主要是因為津浦線上的北洋軍,我們要拿下安徽的話,他們不可能無動于衷,極有可能出兵,屆時我們就可能出于兩線作戰的困局了!” 陳敬云道:“那就讓南京和鎮江那邊守著,有海軍封鎖長江,難道還怕他們飛過來不成!哪怕是兩線作戰,也要把江西給我拿下來,至于安徽那邊,你們參謀部再計劃計劃,拿出一個方案給我!” 江西和安徽問題從來就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以前不是陳敬云打不下,而是沒借口或者說不敢打,怕貿然動手引起其他軍閥的聯合反抗,現在有了自己被刺殺的理由,這南方軍閥也就不能對自己出兵江西說三道四了。 借口,有時候人們明明知道那是假的,但也是必須需要的。 第二百九十章 戰略安排 四月三號陳敬云被刺,四月四號袁世凱被刺,這兩次刺殺事件間隔僅僅是一天,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兩件刺殺是否有著聯系,更不得不讓人嘆息,中國到底是怎么了?清末時期雖然刺殺活動也極為頻繁,民初這兩年也有刺殺活動發生,但是都沒有涉及到最高層領導人身上,更加沒有說兩方勢力的最高領導人幾乎同時遭到刺殺! 這次的暗殺事件成為辛亥以來中國所發生的最轟動事件,甚至比當初清帝下臺,去年下半年國民軍和北洋軍爆發蘇南戰事更為轟動,更加牽扯著國人的心! 暗殺事件幾乎一發生,就是登上了各種報紙的頭條,國內各方報紙不管是屬于哪方勢力的都在大勢報道著相關消息,各種傳言亂飛,一會說陳敬云死了,一會說袁世凱死了,一會說國民軍和北洋軍已經在蘇南展開了大戰,各種消息滿天飛,真假都有。 以至于不得不讓陳敬云以私人名義發表通電,表明自己還活著,國人勿憂,國民軍也穩如泰山。不但陳敬云發表了辟謠通電,北洋也是在被刺后的當夜發表通電,通報了袁世凱被刺一事,并且用肯定語氣表示袁世凱安然無恙,民眾大可放心云云。 兩方的相關通電中,都只著重于辟謠,安定民心,因為不管是陳敬云還是袁世凱,他們個人的人身安全實在太重要了,這已經不是他們一個人生死的事情,而是事關了兩方勢力的大局,更加關系到中國的整體局勢走向,影響到中國的未來。這些安撫通電更加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向在外的那些軍政大員們傳遞一個消息:老子還沒死,別生出不該有的想法來! 而這些相關通電中,雙方卻是很統一的沒有報告暗殺的具體事項,甚至都沒說誰是主謀,東南宣撫使府下屬的司法部總長邵志波已經召開相關新聞發布會,稱東南宣撫使府的司法部已經對刺殺事件展開調查,力爭短時間內查明爭相,找出背后的主謀。不過明白人也知道這調查肯定是有調查的,不過這個司法部的調查估計是形式而已,真正的調查是軍事調查局的事情。 盡管閩浙和北洋方面都沒有給出此事的背后主謀,但是已經有人在猜測,這刺殺陳敬云的怕是北洋居多,而刺殺袁世凱的估計也就是國民軍方面。只是這兩件事為什么會這么靠近呢?難道是巧合?可是天底下的事情那么多,怎么可能都是巧合。難道說是袁世凱先刺殺陳敬云,然后陳敬云指示下面人去對袁世凱展開刺殺進行報復?可是時間怎么能那么快,僅僅間隔一天不到而已,嚴格來說連24小時都沒滿,這么短的時間國民軍怎么可能安排一次刺殺,而且還是一次差一點就能成功的刺殺。如果國民軍有這個實力的話,袁世凱早就被暗殺掉了。 另外,人們還猜想著,這事是不是革命黨人做出來的,同時暗殺袁世凱和陳敬云,然后借機獲取中央權力,配合國會選舉的話,一舉奠定爭取中央領導權的基礎。這樣想的人可不少,革命黨人本來就是靠暗殺暴`動起家的,哪怕是南北和談之際革命黨的人還去燕京把良弼給刺殺了呢,很多老成,保守的國人心中對革命黨向來是沒什么好感的,認為他們就是一群亂來的暴徒,而現在為了增多組閣乃至總統職位,進行暗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各地報紙紛紛報道著暗殺的相關事情,這次的暗殺事件甚至短短兩天內就傳到了國外,英國泰晤士報在四月五號以頭條的形式刊登了遠東中國的這一次暗殺事件,并說這一次的暗殺事件對中國的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在歐洲局勢越來越緊張,歐戰隨時都會爆發的情況下還能登上泰晤士報的頭條,足以證明這次的暗殺事件的轟動姓。 不管外人如何猜測,國民軍方面卻是保持了平靜,除了開始的時候發出的通電外就沒有了聲音,隨后通報的一些相關調查也是無關痛癢。這幾曰里陳敬云一方面是忙著安撫手下的那些軍政大員們,而另外一方面則是責令參謀部制定對江西和安徽的作戰計劃。 國民軍向來就是陳敬云的一言堂,尤其是涉及到戰略問題的時候根本容不得他人指手畫腳,所以盡管參謀部內部的很多人都擔心著貿然對江西和安徽發動戰爭會引發國內其他軍閥的討伐,甚至陷入多線作戰的困局中,但是依舊按照著陳敬云的指示迅速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被稱之為‘瘸腿將軍’的作戰司司長陳儀和袁方在四月五號就把相關的作戰計劃帶到了陳敬云眼前。 “根據軍事情報處的情報,江西方面的李鈞烈現在已經編成了四個師,分別駐扎在贛州、南昌、九江等地,總兵力接近五萬人,這支部隊從李鈞烈擔任江西都督后,陸續改變前清新軍以及招收的新兵組建,不過士兵士氣一般,武器裝備缺乏重武器裝備,連步槍等輕武器都無法滿足,一個師的武器裝備還不如我軍一個混成旅。 安徽方面有黃興的蘇軍三個師,駐扎蕪湖、宣城、安慶等地,黃興的部隊主力是從南京帶過去的蘇軍,后來補充了部分的安徽當地士兵,并且擴充了一個師!不過按照當初蘇南戰事蘇軍的表現來看,蘇軍的戰斗力有限。 安徽方面還有柏文蔚控制的三個師,皖軍的這三個師大部分是改編是前清巡防營、新軍,只有一個師才是新編練的部隊。武器裝備方面和黃興的蘇軍大體相同,輕武器尚可,但是重武器嚴重缺編。 兩省的革命黨人軍隊加起來,兵力超過十萬人,然根據作戰司的推演,敵人人數雖多但是不足為慮,江西方面我軍只虛派出兩個師就足以確定戰略優勢,安徽方面如果排除外部干擾,兩個師也足以拿下安徽?!?/br> 陳儀說到這里并沒有停頓,而是繼續道:“不過考慮到津浦線上的北洋軍,我軍在安徽方向的戰略安排必須相當慎重,除了要在南京和鎮江方向警戒防備北洋軍渡江南下外,也要考慮到滁州和蚌埠的北洋駐軍。我軍出兵安徽的時候,他們極有可能也會出兵安徽,不管是聯合革命黨人對抗我軍還是趁火打劫拿下安徽,這對我軍而言都是極大的威脅!” 北洋軍在津浦線上的兵力部署已經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除了江北地區的第五師和第七師外,原本駐扎徐州休整的曹錕第三師已經南下,分別部署在滁州和蚌埠這兩種津浦線的要地。這除了方便部隊隨時增援江北前線外,也是防備著革命黨人乘火打劫切斷津浦線。畢竟津浦線有很長的一段都是位于安徽東部,幾乎是貫穿了整個安徽東部地區,而這部分的鐵路沿線也是北洋軍駐扎的重要地區。 所以國民軍要進軍安徽和江西的話,北洋軍的反應就不能不考慮在內。 “除了江西和安徽方向以及防備北洋軍外,作戰司認為在廣東方向也要加強戒備,防止桂軍異動!”陳儀說完這些話后,就是停下了話頭。 此時袁方道:“根據作戰司的起草的作戰計劃,參謀部內聯合商定了初步作戰計劃!” “廣東方面,以第十師為主力,從粵北地區進攻江西南部,攻取贛州等地,第一混成旅將作為預備隊隨時奔赴江西支援第三師作戰。如果進展順利第一混成旅將留在粵北地區配合第三師防備桂軍異動。 福建方面,以第二混成旅為主力,從邵武方向出擊,攻占撫州。 浙西方面,以第三混成旅為主力,從衢州方向出擊,攻占上饒、鷹潭等地,然后和第二混成旅相互配合攻取南昌。第六師向北出擊,攻占黃山地區,威逼安慶。 同時駐扎杭州的第九師北上,進攻宣城地區,同時從南京方向派遣一團沿江西進,威逼蕪湖。 另外,駐扎寧波的第五師進駐溧水一帶,預備北洋軍渡江南下后隨時可對南京前線增援,并從側面配合第九師攻占宣城和蕪湖!” 袁方簡單的說出了參謀部前期規劃出的作戰計劃,這個作戰規劃中,戰略目標很明顯,那就是國民軍把主要的力量都投入到江西和安徽南部地區,簡單說就是沒有進攻安徽中部等腹地的想法。這主要是兵力部署的問題,這個計劃說上去簡單,但是實際上部隊的運動距離相當長,隨隨便便都是幾百里以上,哪怕是革命黨人不抵擋讓國民軍一路走過去,所需要的時間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夠辦成的,而是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這段時間里,國民軍的司令部還會根據局勢的發展做出新一輪的戰略安排調整。等拿下了安慶和蕪湖之后,才是進攻長江以北其他安徽地區的時候。 戰爭初期國民軍的戰略目標就是拿下江西和安徽南部地區,至于后續的作戰計劃還有待商討。 畢竟計劃是死的,人是活的,而局勢也是一天一天的變化,現在的司令部完全就不可能預測到戰爭爆發后半個月乃至一個月后的國內局勢。這并不是國民軍短視,而是根據現實采取的保守策略。 這計劃中,雖然從各個方向出兵江西和安徽,但是實際上國民軍的主力并沒有動用太多,廣東方向的主力第三師沒有動,浙江地區乃至江南地區的主力更是沒有動,南京的第二師,鎮江的第七師,上海的第一師都沒有調動,駐扎杭州的第四師也沒有動。乃至第五師也只是進駐溧水配合作戰,但是主要任務還是擔負南京方向的預備隊,防備北洋軍渡江南下。 計劃出擊江西和安徽的部隊中,有兩個新編練的混成旅、只配備了六十毫米速射山炮團的第十師、長久駐扎金華,尚沒有歷盡大規模戰事洗禮的第六師。另外剛編練成軍,連小規模戰事都沒有經歷過的第九師??偙Φ囊幠km然已經有了四萬余人,但是這些部隊的戰斗力是無法和國民軍的幾支主力部隊相提并論的。 國民軍的真正主力可是沒抽調一支參與江西和安徽作戰。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第七師、第五師可都是依舊部署在蘇南前線,廣東的第三師也是用來防備桂軍,警衛師依舊待在福州。 兄弟們投票還是很給力的!周一開始加更,晚上12點過后開始周一的第一章……還請諸位繼續投票支持! 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洋謀劃 陳敬云聽罷參謀部的回報后,也是詳細考慮了這個方案,覺得這個方案雖然保守了點,但是軍國大事還是穩重一些來的好,全力一擊,劍走偏鋒這種事只適合那些沒什么牽掛或者瘋子?,F在國民軍家大業大,可是不能出現什么太大的亂子,加上國民軍的眾多高層雖然整體年輕偏低,但是實際上掌控大權的高層將領年紀都不小,馬成、李繼民、沈綱乃至袁方、陳儀等人是三十四歲左右,袁方的年紀甚至已經是將近五十了。哪怕是年輕一代的林成坤、俞若飛、陳衛華等幾個人也都是二十往后,臨近三十了。 真正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一代大多數集中在基層和中層軍官體系黨中,尤其是那些福州軍校的畢業生,年紀一個比一個小,而兩年后的今年,這些福州軍校的畢業生爬上校官位置的已經很多,二十歲不到的校官也不少,甚至當上少將的都有幾個了,比如陳景飛??傮w而言,國民軍是中下層偏激進,大群年輕的國社黨軍官都是激進無比的,天天叫嚷著北伐拿下燕京的就是他們,這些人就是通常意義人們所說的少壯派。 不過和所有軍隊一樣,軍官的高層幾乎都是清一色的保守派,哪怕是曾經是少壯派的年輕軍官等年齡大了,爬到了高層后也會不知不覺的變成保守派。年紀小,地位低的時候想的事少,除了往上爬外還有時間來考慮理想問題,所想的都是不怎么經過頭腦的,而年紀大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想的事情也多了就會更加注重實際問題。 國民軍高層里的高層將領大多數也是很保守的,比如具體戰術方面,陳敬云曾經提過說游擊戰,提出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概念,但是被那群將軍們鄙視的一塌糊涂,認為那些是土匪流兵才會選用的作戰方式!比如一個重要據點,南京。國民軍怎么能夠退,把部隊打光了都不能退,再者北洋軍占據的滁州或者更往北的蚌埠,北洋軍豈能輕易退守,退了國民軍還不得一擊千里直逼徐州城下??! 國民軍是正規部隊,所需要采用的是正規戰術,那些所謂的偏門戰術對國民軍而言是不適用的,注重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尋求機會和敵人進行正面對戰。 這種保守的態度也反應到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上,比如那些將軍們一致認為國民軍的最大敵人是北洋軍,所以不管在江西和安徽方向采取任何行動,但是蘇南前線必須保證足夠的部隊用于對抗北洋軍。 實際上,陳敬云自己也保守的很!站的位置高了,看的遠的,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和顧慮也是越來越多,做出各種重大問題選擇的時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不會和那些年輕軍官一樣,腦袋一發熱就做出了選擇。 當即,參謀部提出的初步作戰計劃陳敬云就是批準了,吩咐參謀部即可進行前期準備,務必盡快完成作戰準備。要打仗可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哪怕是有了詳細的計劃也需要進行各種前期的準備,比如部隊進入預定出發陣地要時間,后勤部要給那些作戰部隊提供充足的補給也需要進行前期的物資儲備,免的打起來前線部隊沒有彈藥可用。決定出兵開始到真正進攻,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少說也要十天半個月。當初國民軍為了準備蘇南戰事可是前期準備了一個多月,人家北洋為了揮軍南下也是準備了好長一段時間,這還不算事前后勤部儲備作戰物資的時間呢。 而這些軍事行動進行準備著的時候,陳敬云已經吩咐宣傳部門展開全面的輿論攻勢的,最先是在各大報紙上討論暗殺事件,用著各種虛頭和口號引發全國姓的大討論,但是國民軍的前面數天內卻是始終沒有公開暗殺事件的背后主謀,只是一再承諾國民軍不會對此事善罷甘休,必然會用雷霆般的手段打擊敵人。 這時候,北方的袁世凱也是有些看不明白了,這次的暗殺事件外人可能不知道,但是身為當事人的袁世凱卻是清楚的很,刺殺陳敬云的就是趙秉鈞手下的人,而且這事還是他袁世凱親自授意的。而自己遭到的暗殺,則是國民軍那邊的人,趙秉鈞手下的人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沒幾天功夫就查明了刺客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