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辛亥大軍閥在線閱讀 - 第116節

第116節

    但是這一次和上次的蘇南戰事不一樣,上次北洋軍前期不過三個師,雖然后面陸續增援了一師一旅,但那是屬于逐次增兵,和同時期一次姓投入是有很大不同的。而這一次北洋軍如果要南下的話,吸取前面教訓的北洋軍前期至少也會投入四個師以上吧,畢竟之前北洋軍缺錢,空有部隊但是不能抽調上戰場,而現在呢袁世凱拿到了那么多錢,不但能夠調動所有的軍隊,還能新編練幾個師。

    唐繼堯已經知道袁世凱最新編練的中央陸軍第九師和中央陸軍第十師已經成軍,擔任第九師師長的乃是北洋軍的新貴,號稱北洋新一代中最有才華的徐樹錚,歷任第一軍總參謀,軍司司長,保定軍校校長等職位的徐樹錚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才華過人,不但得到了段祺瑞的賞識在辛亥革命時期當他的副手為京漢線上的第一軍總參謀,辛亥后又掉入陸軍部中任職,隨后又被袁世凱看重調他出任保定軍校校長一職,數月不到又讓他籌備第九師的組建,等第九師編練成軍后,即刻上任第九師的師長,成為北洋體系愛中最為年輕的中將師長,年僅三十三歲。

    要知道,北洋軍都和國民軍以及其他南方軍閥部隊不同,北洋早已經成型,軍官尤其是高級將領的升遷極為困難,幾乎每一個位高權重的將領都是歷盡多年才爬起來的,像徐樹錚這樣年紀輕輕,并且沒有擔任部隊主官經歷的將領直接擔任一師師長的例子從來就沒有過。

    和徐樹錚作為對比,第十師師長唐天喜就要顯得正規的多,唐天喜是個傳統北洋軍官,一步一步從基層爬起來,清末時期就已經擔任了第三師第五旅的旅長,而后蘇南一戰中大放異彩,在北洋軍整體潰敗的局面下,他所率領的第五旅取得了赫赫戰績,蘇南戰事前期就以一旅的少數兵力擊敗了號稱國民軍王牌的第一師,讓國民軍第一師狼狽而逃損失慘重,幾個月都沒能緩過氣來,更是讓陳衛華成為他的手下敗將從而被撤職,中期指揮部隊堅守大卓鎮,以劣勢兵力擋住了國民軍整整一個師七八天的時間,成功掩護第三師和第八師主力西撤南京。

    后期防守南京的時候,他的第五旅在張勛第八師崩潰后,擔任掩護全軍撤退的任務,戰之最后一刻,成功的抵擋了國民軍三個師的聯合進攻,保證了第三師主力的撤退,并且最后一步他自己還在曹錕指揮的部隊接應下成功的渡江北逃。雖然說第五旅最后損失慘重,但是這也不能掩蓋唐天喜的戰績,由此讓他成為了蘇南戰事中唯一被晉升的將領,不但晉身為少將加中將銜,袁世凱還大方的給他授勛為勛五位。

    有了這份資本后,加上曹錕為他活動,終于在第十師編練成軍的時候被任命為第十師的師長,軍銜也再一步升為中將。

    唐天喜和徐樹錚的升遷之路是極為不同的,一個依靠的是名氣和才華,一個走的是實打實的戰功。

    現在北洋軍的這兩個成軍后,現在又得到了善后大借款,勢必會繼續擴軍。

    面對實力和聲勢都大漲的北洋軍,國民軍還能像上次一樣擋住北洋軍的南下步伐嗎?

    唐繼堯望著窗外,半晌沒說話,卻是發出了好幾聲的嘆息,他嘆息自己為什么就不能和國民軍和北洋軍一樣,有著那么多錢來擴軍,他更嘆息著為國民軍四處出兵都能取勝,而自己打個四川打到現在也沒能拿下來,他在四川已經陸續投入了三個師,加上拉攏的一部分川軍總兵力已經高達五六萬,但是面對川內各小軍閥的依舊無法取勝,那些小軍閥們一個個都拿了袁世凱的軍費和名頭,是鐵了心要和唐繼堯干到底,提出什么川內事川人管,讓他唐繼堯這個外人滾蛋。導致現在滇軍的一部分主力陷在四川這個無底洞里,打打不進去,退也不能退,只能是繼續這么僵持呢。

    同時,他還嘆息著,如果這一次國民軍沒能擋住北洋軍南下的話,自己該如何辦?和國民軍聯手,問題是國民軍自己都擋不住了,自己哪怕要出兵的話也幫不上,屆時還可能會引火燒身??墒菄褴娨菙×?,國內也就沒人能夠擋住北洋的武力南下了,到時候自己真的要低頭,放棄之前所有的努力俯首稱臣?

    那他面前的可是華夏九州??!如果沒有爭霸的野心,他費勁心思發展滇軍做什么,還不如當個富家翁呢,這爭霸的野心如何能夠讓他放得下。

    許久后,唐繼堯才道:“但愿國民軍能夠擋住吧!”

    唐繼堯在擔心著北洋軍大漲聲威后會惠俊寧南下,并且還擔心著如果國民軍擋不住的話自己該怎么辦?

    和他所預料的不同的是,國民軍的高層卻是沒有因為善后大借款的消息而出現慌亂,這是因為國民軍尤其是在陳敬云的指示下,早就開始為現在這種狀況做準備了,基本上也預料到善后大借款成行后北洋軍會有下一步動作,為此國民軍上下自從蘇南戰事結束后就已經開始為下一場和北洋軍的戰爭進行準備了。

    北洋軍在擴軍備戰,國民軍也沒閑著,整編各部隊的同時,第八師和第九師相繼成軍,并且還新組建的第十一師,預備的就是現今這種情況。

    不過盡管早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但是國民軍還是有著相應的舉動,北洋公布善后大借款的第二天,陳敬云就召集了國民軍在福州的眾多高級將領前來參加軍事會議。

    “這段時間前線各部隊沒出什么亂子吧!”陳敬云坐在主位上,一邊手指敲擊著桌面一邊說著。

    袁方道:“司令放心,各部隊穩如泰山。參謀部已經下令讓蘇南地區的第一軍和第二軍處以一級戰備狀態,軍官和士兵的休假已經取消,并已經嚴令在外地休假的軍人即刻趕回所屬部隊!”

    陳敬云道:“現在時局緊張,不要太多放松了,還有戰備狀態是要,但是也別弄的太多了,弦蹦的太緊容易斷!”

    “另外,招兵工作要加大力度!為萬一做好準備!”陳敬云如此說著,袁方自然是點頭稱是:“明白,參謀部下屬訓練司已經在廣東、浙江新設了四個新兵營,加大了招兵的力度,所屬兵力除了補充各師外,也在為新成立的第十一師補充人員!”

    這時候,袁方想了想后又道:“司令,現在我軍的兵力還是過少,現在北洋軍那兩個新練的師已經成軍,并且已經探知情報,北洋軍還準備繼續練兩個師。以我軍的現有兵力,會越來越緊張,您看是不是再新組建一個師!”

    剛看到,推薦票已經和第九位持平了,昨天還差一百多票呢,各位都很給力??!各位繼續投票啊,你投票我爆發,沒什么虛頭,就這么簡單。

    另外很有多人是在外站看的,雨天真心的請這些朋友來縱橫中文網看一看,本書在縱橫也是免費看的,既然都是免費何不來看正版給雨天支持呢,一個點擊,一個收藏,一張紅票,一個評論就是你們對雨天的最大支持!

    雨天拜謝!

    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雨雨來(二)

    陳敬云聽罷也是沉默著,擴軍他自然是想的,但是要考慮實際情況啊,現有的財政養十二個師已經很吃力了,如果繼續擴軍的話,到時候不用北洋軍來打,時間一久自己就被軍費給壓垮了,但是兵力緊張也是現實問題。

    “這樣,我們不是還有不少的守備團嘛,這些部隊雖然戰斗力不強,但是必要時候也可以抽調上去當做補充嘛!”陳敬云如此說著。

    袁方卻是面露難色,現在國民軍體系下的地方守備團可是空有架子的貨色,甚至還不如最初國民軍編練的兩個守備師?,F在編練的這個地方守備團實力差的很,首先是人員素質差,因為地方守備團的軍餉低,只有正規軍的半數不到,不過四元而已,所以也導致人員素質差,因為那些素質好的有條件的基本都進正規軍拿足額餉銀去了,地方守備團很多都是當地的士兵,老弱病殘的那種,而且多數都不滿編。武器裝備也都是極差,部分漢陽造再加上一些雜牌槍,甚至單發后裝槍都有,訓練就更少了,很多士兵估計都沒打過多少的實彈射擊。平曰里鎮壓刁民還湊合,打打土匪也還行,但是正規作戰嘛,估計北洋軍一陣炮打過來他們就得奔潰了。

    現在國民軍走的是和前清練兵時的精兵路線,是以北洋軍為主要作戰目標,一個師的正規軍各項花費是以數百萬來計算的,而那些地方守備團呢,一年加起來的經費也不到百萬,但是卻有十五個團,每個團千人到千五百人不等,總人數將近兩萬。

    所以把這些地方守備團拉上去和北洋正規軍交戰實在太勉強了,打不贏不說,最后大批的傷亡還得讓國民軍出一大批的撫恤以及治療費用,那就太劃不來了。如其調地方守備團參戰還不如直接成立新的正規軍呢。

    所以袁方面露難色后也是實話實說道:“現在的地方守備團戰斗力實在有限,正規作戰的話,地方守備團一個團千余人估計連我軍野戰師一個連都打不過。調上去參戰的話只能是徒增傷亡,甚至會引發亂局!”

    袁方說的可是大實話,還是有事實依據的,國民軍一個連人數不多,百余人而已,但是卻武器裝備卻是要好得多,步槍好,手槍也好,而且作戰的時候都會加強機槍和迫擊炮,這等火力不是民團能夠抵擋的,更不用說兩者的士兵素質和各種訓練的差距了,根本就沒發比。

    陳敬云見他如此說,也是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是新成立部隊的話,所需的花銷實在太大了,而現在國民軍連現有的部隊都還沒能完成整編呢,第十一師的炮兵團都還沒蹤影呢。

    思索一陣后,陳敬云道:“參謀對北洋的混成旅編制如何看?”

    “混成旅編制?我們之前不是搞過嘛?”袁方疑惑著,國民軍建軍之初就是走的混成旅路子,當時是因為重武器缺少,加上部隊數量不多,不得不縮小編制,然后集中重火力到一個戰線。后來國民軍發展起來就改編為三步兵團一炮兵團的四團制師??傮w上是弱于北洋的整編師,但是強于北洋的混成旅?,F在又搞混成旅的話不就是走回的老路嘛。

    陳敬云道:“現在我們和當初一樣,還是缺少重武器,一個炮兵團要花多少錢你也是知道的,為了給第十一師配屬一個炮兵團,我們給美國人可是送去了不少錢。再者,現在一個師配屬二十門野炮十二門山炮在平原地或者依托鐵路機動還好,但是在山地的機動姓就很差了。而且野炮也比山炮要貴的多,這弄混成旅的話,配屬一個山炮營,再加上迫擊炮的基本火力也能夠保證,在山地地區的機動也可以?!?/br>
    袁方心里默算了下后道:“如此規模的混成旅的話,怕是人數也有將近五千,不過少了兩個營的野炮,這費用會下降一大截,只是這種規模的混成旅將來面對北洋一個師的話會很吃力!”

    陳敬云道:“我們的敵人不止北洋!”

    陳敬云此話一出,袁方就已經猜到陳敬云話中的潛在意思了,那就是這新編的混成旅是用在南部山地地區,說白的就是用來對付南方其他軍閥的。南方其他軍閥的部隊可是和北洋軍沒法比,最典型的就是桂軍和滇軍了,桂軍采取的是小師編制,和國民軍一樣是四團制,但是他們的炮兵團卻是空架子,步兵團也小的多,一個師也不過七八千人而已。滇軍的話除了兩個整編師是和北洋軍一樣的兩旅一團制外,也是采用了混成旅的編制,人數不過四五千,重武器裝備也欠缺,和國民軍以及北洋都沒法比。

    這國民軍如果說編練混成旅的話,一個營的山炮加上迫擊炮的足以確定火力優勢。加上南方各省,不管是山西還是廣東又或者是廣西等省份都是以山地丘陵為主,國民軍的主力部隊由于配屬了大量野炮火炮會機動不便,而如果是以山炮和迫擊炮為主的混成旅的話,那么就能夠把機動姓提上來。

    這混成旅如果用在這些地方,那么就能夠把國民軍的主力部隊空出手來,全力投入和北洋軍的作戰。

    這么一想的話,袁方覺得此事可行,當即道:“司令稍候幾曰,參謀部會拿出一個詳細方案來請司令過目!”

    說罷后又道:“如果編練混成旅的話,這第三師也就能從廣州回來,第四軍也就能空出手了不用擔負對江西方向的守備任務了?!?/br>
    陳敬云道:“參謀部那邊做好詳細的規劃,不過提前說一點,哪怕是混成旅也不能擴軍太大,我看先計劃兩個旅?!?/br>
    國民軍面對北洋軍簽訂善后大借款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擴軍,這一次雖然沒有新組建師,但是卻打算弄兩個混成旅的編制,并且給予了國民軍第一混成旅和國民軍第二混成旅的番號。為了盡快成軍,參謀部做出詳細規劃后,陳敬云親自下令從第三師下屬各團中抽調一個步兵營組成一個步兵團,從第十師各團抽調一個三個營,湊了兩個步兵團,并且把第三師的山炮營也直接抽調出來。如此一番整合后,成立了國民軍第一混成旅駐扎粵北地區。

    另外從第八師、第九師也以營為建制抽調部隊,組建國民軍第二混成旅駐扎延平。由于是直接抽調的現成部隊,所以不存在什么新兵訓練等問題,所欠缺的只是部隊的磨合而已,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能夠形成戰斗力。至于第三師、第十師、第八師、第九師那些被抽調的部隊,則是繼續提供新兵給予補充訓練,老部隊里接受新兵營的士兵訓練也不用太久就能夠恢復戰斗力,這比全新組建一支部隊要容易的多。這雖然在短時間內會造成這些主力師的戰斗力下降,但是為了擴軍所付出的這些代價還是能夠承受的。

    而這個兩個混成旅的旅長陳敬云沒有太大考慮,直接任命第四軍參謀長溫濟忠少將為第二混成旅旅長,原第四軍參謀長一職由第一師第三團團長駱旭上校接任,并晉升為少將。調任第四師第一團團長孫義良上校為第一混成旅旅長,并晉升為少將銜。

    任何一次的擴軍都是給下屬將領升官的機會,這一次國民軍多了兩個少將,同時空出了很多位置,比如好幾個團長的位置,這些中程職位自然會也有大把人盯著,所以升官一事是皆大歡喜的,畢竟這升遷是牽一發動全身,有人往上爬了就會把位置空下來,留給下面人上位。

    當國民軍忙著組建兩個混成旅的時候,國民軍同樣也發出了其他聲音。善后大借款一出的第二天,國民軍的宣傳部門就開始大勢宣傳,而宣傳內容是什么呢?北洋賣國!

    國民軍一反往常低調不對國內其他事務發表看法的慣例,這一次則是公開發表了多封譴責北洋的通電,說北洋簽訂的這個借款跳躍度不亞于前清簽訂的任何一條屈辱條約,并說哪怕是前清再買無能,但是也沒把鹽政給抵押出去,更加沒有說把政斧財政當做抵押品。直接說北洋已經成為列強壓榨中國民眾的代理人,現在是用四省財政抵押,那么以后就是會用全國財政抵押:屆時,中國還是中國人的中國嗎?

    反正北洋軍都快要南下了,臉皮在上次蘇南戰事的時候就已經撕破過了,現在也無所謂再撕一次,所以國民軍罵的那叫一個痛快,渾然忘記了陳敬云當初找曰`本人借款的時候也是用鹽政來抵押,也是接受了曰`本人的財政監管。

    現在事情已經無所謂對錯,國民軍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放在正義的角度,至少要在那些不明白事情真相的民眾眼里,國民軍是代表正義的,尤其是閩浙兩省的民眾更要讓他們認為,國民軍是對的,而北洋軍是賣國的。

    國民軍如此公開宣揚,北洋軍也不甘示弱,眾多的筆桿子開始罵國民軍如此賣國,陳敬云是讀才的軍閥大頭子,更是累次破壞國內和平,就差把陳敬云說成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惡魔了。

    雙方罵戰進行時,其他人都感到了緊張氣氛,更多人是想起了半年前的蘇南戰事前,這雙方也是這么罵著罵著就打起來了,人們都在預料下,下一場蘇南戰事已經不遠了,蘇南地區的民眾又一次恐慌的離開家園,前往上海,杭州避禍,尤其是南京更是大批民眾逃離,免的和上次一樣受到戰火的波及。上一次蘇南戰事中,雙方的軍人傷亡雖然多,但是民眾的傷亡更多,只不過那時候誰都不關心民眾的死活,到最后也沒能弄明白到底有多少百姓在戰火中傷亡。

    國民軍和北洋軍氣氛越來越緊張,國民黨的孫文和黃興等人也是煽風點火,一會說陳敬云是讀才軍閥破壞國內和平,說蘇南本事革命黨做控制的地區,要求陳敬云退出蘇南,把那些地盤還給黃興。另外一方面又說袁世凱賣國,說簽訂的善后大借款條約乃是千古以來最大的賣國條約,身為正義代表的國民黨人是絕對不會承認這條約的。

    第二百八十五章 風雨欲來(三)

    國民軍和北洋軍進行罵戰,孫文等革命黨人煽風點火,倒是唐繼堯和陸榮廷幾個人冷靜的很,他們和上次一樣,冷眼旁觀著局勢的一步一步發展,并沒有公開表態。

    但是暗地里,唐繼堯和陸榮廷已經相繼派出了使者到達福州,對此陳敬云也是很重視親自接見了他們,并且提出南方各省應該同聲共氣,發出同一個聲音。

    甚至陳敬云提出,仿效辛亥時期的南方聯軍,再一次組建南方聯軍,但是不管是唐繼堯還是陸榮廷都是支支吾吾的,不給回應。只是說要購買軍火,不管是步槍還是子彈還是火炮都要,而且都是現款支付。

    他們的壓力不比陳敬云的小,他們的實力無法和國民軍相比,更不用說和北洋相比了,這兩方面的兵力雖然不少,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戰斗力如何他們心底里也是有數的,訓練之類的不談,單單看裝備數量就能夠看得出來,桂軍一個師里頭有個十幾門山炮就很不錯了,滇軍也只有兩個正規師各有著二十四門的火炮,那些混成旅不過幾門炮而已。國民軍和北洋軍已經大批量裝備的輕重機槍他們也沒多少,機槍的價格不便宜,一挺重機槍就得好幾千,比五十七毫米的山炮便宜不了多少,加上他們又不能自產,連步槍都得靠外購,這重機槍和火炮就更不用說了,全都是靠外面買進來,那幾個都是死貴死貴的,根本就裝備不起太多。以他們的財政能力,養這么多軍隊就已經是非常吃力了,大規模外購軍火根本不可能。軍費不足甚至很多部隊都已經開始拖欠餉銀,很多被拖延的餉銀的軍隊干脆直接在駐扎地里搜刮錢財用來補充軍費。

    人員的素質也不怎么樣,拖欠軍餉自然不可能吸引太多民眾從軍,加上經費欠缺,導致訓練也跟不上。人員的訓練可不是一句空話,說訓練就能訓練的,要訓練的話彈藥的耗費就不少,然后還有一個最現實最簡單的問題,那就是吃的問題。要進行體能訓練,那就得讓士兵們吃飽飯,不說大魚大rou但是基本的米飯面包要管夠,如果沒有合格的伙食補充,那些士兵進行高強度訓練就是一句空話,硬要訓練的話估計能夠把人訓練成皮包骨。

    如此種種狀況,導致了滇軍和桂軍的兵力總數雖然不少,但是信心卻沒多少。比如滇軍也有將近十萬人了,但是哪怕唐繼堯在自大,也沒把握能夠打敗三個師以上的北洋軍,兵力對比能夠做到三比一勝利的話,就是大勝了。

    正是這種差距也是讓歷史上的二次革命當中,桂軍和滇軍臣服于北洋軍并緊隨北洋軍后頭討伐孫文等人的原因,不是他們不想和革命黨人聯合起來對抗北洋,而是沒那個資本,他們又不像孫文那樣說起話來不要命,以為說說就能把北洋軍擊敗了。這些實權軍閥都現實的很,自知之明還是有的,既然對抗不了北洋,那就和北洋合作唄,所以歷史上的孫文所發動的二次革命就悲劇了。而歷史上這兩者的暫時臣服也讓他們得到了時間,沒幾年功夫發展起來的滇軍就發動了護法、護國戰爭,借口什么憲法之類的出兵擴張。

    而現在,唐繼堯的心思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知道要對抗北洋的話,就必須聯合國民軍,單靠自己是不行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怕國民軍扛不住,到時候國民軍奔潰的話他唐繼堯也好不到那里去,所以他在等,等國民軍和北洋軍分個高下再說,如果北洋敗了,那么唐繼堯二話不說,立馬和陳敬云乃至陸榮廷組建聯軍,然后揮軍北伐,拿下四川乃至湖北等地,占據大半個西南中國后也能有和國民軍一爭天下的資本了。如果國民軍敗了,他就老老實實的蹲著,暫時服從北洋的統治,等待以后的時機。

    陸榮廷也是和唐繼堯一樣矛盾,桂軍和國民軍在廣東的矛盾是人都知道,現在陸榮廷還頂著一個廣東護軍使的名頭呢,但是大半個廣東包括廣州在內都在國民軍的控制下,他陸榮廷這個廣東護軍使就是名不符實的。

    現在的局勢中,如果國民軍在蘇南出現不敵北洋的話,他陸榮廷少不得要和北洋軍聯手,然后出兵廣東的,其他不說,先把廣東拿下來再說。但是國民軍不敗的話,而且又和上次一樣取勝,那么陸榮廷也就不得不考慮陳敬云組建南方聯軍的提議了。到時候擊敗了北洋的國民軍主政中央已經是鐵打的了,陸榮廷也不得不服軟,為了自己的權位和桂軍而選擇和國民軍合作,至于廣東那就不要抱有幻想了。

    唐繼堯和陸榮廷的想法都差不多,那就是等,等國民軍和北洋軍分出勝敗后再說!說好聽些就是理智,說不好聽些就是墻頭草,這邊風大那邊倒。

    這兩個人也是南方軍閥的主要代表了,其他就是剩下一個湖南和湖北以及安徽江西的革命黨人了。湖南那邊的局勢依舊,沒什么威脅,對國內局勢造不成影響,而湖北那邊的黎元洪立即一場湖北內戰后,元氣大傷,手下軍隊也慢慢離心離德,他想要掌控湖北已經很吃力了,加上袁世凱天天催著他北上,說他黎元洪現在還是副總統,總不能一直待在湖北不挪窩。

    隨著善后大借款成行,然后三黨合并也慢慢進行,袁世凱已經許諾他擔任新成立的進步黨理事長,這新成立的進步黨總票數已經三百多票,雖然還不如國民黨但是已經足以在國內對國民黨造成牽制。黎元洪想著,既然湖北自己掌控的那么吃力,手下將領又離心離德,好幾個已經收了袁世凱的軍費,就差公開表明身份投靠袁世凱了。

    袁世凱一步一步的逼著他,讓黎元洪已經慢慢地無路可走了,于是一咬牙就上燕京去了,既然依靠軍隊上位不成功,那么就玩議會政治去,他很有自信,將來哪怕再差,倒是副總統之位還是能夠保住的,至于湖北,他不要了,誰愛玩誰玩去。

    這國內局勢隨著北洋軍的善后大借款成功再一次風云涌動起來,自從三月二十四號開始,國民軍和北洋軍的宣傳攻勢越來越大,雙方之間的火藥味越來越濃,連接幾天內國內的電報局都是不同的接受和發表各方勢力的通電。

    而和上次蘇南戰事不一樣,這一次沒有幾個人是呼吁雙方和平的。人們也都清楚,一山不容二虎,國民軍和北洋軍始終會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今天不打,明天也會打,現在人們所關注的是,到底誰會贏?

    不但國內民眾沒幾個人去呼吁和平之類的,就連上次調停戰事的列強也是彷佛沒聽到一樣,閉嘴不談中國內戰等問題,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因為這一次戰爭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跳起來的,如果沒有五國銀行團的借款,袁世凱根本就拿不出錢來進行戰爭,很有可能就是繼續在國內里和國民黨扯皮,然后慢慢過渡為議會政治國內局勢也保持現狀。而且西方列強對中國的持續分裂局勢已經很不滿了,一個統一但虛弱的中國才是英國等國家所需要的,分裂的戰爭混亂不但影響中國民眾,更加損害了他們的商業利益。而曰`本也是巴不得中國再來一場生死大決戰,打的越慘烈越好,而且最好是一直打下去,曰`本方面的對話政策說白了也簡單,那就是挑起戰爭,拖延戰爭,實際分裂。至于等最后雙方不管那個贏,曰`本都會幫輸掉的那個,然后扶持他發展,再來一次戰爭,如此循環幾次,中國要談發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得不到發展,以后曰`本大舉進攻大陸的時候就容易得多了。

    于是乎,一時間戰爭風云密布,北洋軍已經開始下令讓休整完畢的曹錕第三師移防滁州,同時新成立不久的第八師進駐山東濟南,第九師繼續南下進駐徐州。一時間,北洋軍在津浦線上部署了高達五個師又一混成旅。如果加上半殘的第八師,那總兵力就已經有相當于六個師的兵力。

    同時國民軍也是調兵遣將,第九師已經通過海運抵達杭州,同時新成立的兩個混成旅還沒到位呢,陳敬云又一次下令組建第三混成旅,責令從駐扎金華的第六師抽調兩個營,從駐扎杭州的以及寧波的幾支部隊各抽調幾個營,組建國民軍第三混成旅進駐浙江西部軍事重鎮衢州。這些軍事安排幾乎都是一道接著一道,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停頓,被抽調的部隊幾乎是馬不停蹄的奔赴預定轄區。

    國民軍和北洋軍的軍事調動規模龐大,外人雖然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也看出了跡象,雙方都正進行著最后戰爭的準備。

    而就在如此局勢動蕩的情況下,不管是閩浙兩省的民眾還是其他省份的民眾,他們的臉上多少都有著緊張和擔憂,福州城內雖然表面上和以往一樣平靜,但是報紙上天天說著北洋如何賣國,如此壞,人們也能從中看到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緊張氣氛,雖說都對國民軍有著信心,但是萬一要是敗了呢,那該如何辦?

    第二百八十六章 為了中國

    為了安撫民心,更為為了給予國民軍上下信心,陳敬云在四月三號這天公開發表了演講,演講內容一如既往的大談特談國社黨的種種有利政策,然后又說北洋軍如何賣國,并且老話重提,說國民軍有能力,有信心保證民眾的幸福生活。已經歷盡多次演講的陳敬云已經越來越像個合格的政治家,言語中充滿了誘惑力,給民眾劃下了一張張的大餅,讓那些民眾,尤其是年輕人狂熱不已。

    “國社黨現在是,未來是,并且永遠都會是中國的頂梁柱,我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為國家,為民族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标惥丛泼娌靠瓷先ビ行┆b獰的狂喊:“任何阻擋我們華夏崛起的敵人都將會遭到無情的消滅!”

    最后在陳敬云的一句:“國民軍萬歲,國社黨萬歲,中國萬歲!”人群歡呼了起來,眾多前來聽演講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學生們更一個個狂喊著中國萬歲。

    而在人群中,一個身穿普通學生制服的年輕人看著臺上的陳敬云,他和周圍的年輕學生不一樣,他沒有露出絲毫的狂熱神情,想法他很冷靜的看著臺上,然后環視四周,由于是陳敬云親歷演講,現場有著大批的陳敬云衛隊,而陳敬云本身雖然在臺上演講,但是身邊同樣有好幾個身穿特殊制服的衛隊隊員,而且演講臺前往左右都是一片平坦,根本就無法接近,也不可能說用步槍射擊。

    年輕人看著周圍,然后四處觀察了遍后悄然退出人群,然后靠在一邊的墻角里用手在上邊掏了掏,隨即拿出一塊黑布包括的小盒子。用身影擋住后方的光線,他打開了盒子,里面是一支左輪手槍,子彈已經上滿。他把手槍拿在手里試了試,然后放進了懷里。

    此時,陳敬云的演講已經結束并且在衛隊的保護下快速離場,而離場的方向卻是和那年輕人的方向是個十字線。兩人就如此兩道交叉的射線一樣往前走,年輕人一邊走著還一邊和周圍的人群一樣喊出了中國萬歲,其實不但是他,很多年輕人也和他的方向一樣,朝著陳敬云的方向走過去,不同的是他走的更快,路線更直。

    隨著人流向前而去,年輕人的身形很靈巧,如同一條水里的魚一樣游動在人流中,不用多久就已經擠到了人群的最前端,而這個時候的他臉色已經漲紅,口里大喊著中國萬歲,國社黨萬歲,甚至和少數幾個人喊出了陳敬云萬歲。如果不是他懷里的那支槍,那么他的表現就是一個標準的狂熱國社黨徒。

    陳衛通走在陳敬云身前兩步,他的目光始終在周圍的人群來回掃視著,觀察著可能潛在的危險。身為陳敬云的衛隊隊長,陳衛通知道自己的責任有多大,伴隨而來的就是龐大的壓力。他非常清楚,要自家司令命的人很多很多,那些懷恨在心報復的小雜魚就不提了,更重要的是防備北洋方面對陳敬云的刺殺。實際上北洋方面對陳敬云的刺殺一直都沒停止過,在廣州戰事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蘇南戰事進行中的時候,趙秉鈞的人更是連續組織了四五次的暗殺,陳敬云回到福州之后也進行了一次,但是這些人都沒能見到陳敬云的面就被陳彩的軍事調查局給抓了進去,抓了后問了同伙之后都不用問背后是誰指使的,直接槍斃了事,因為不用問都知道是北洋方面,之前軍事調查局連趙秉鈞給刺殺的親密秘密信件和匯款的匯票都找到了,但是有證據和沒有證據差別不大,陳敬云甚至連譴責一下都懶得譴責。

    因為刺殺這種事情不但北洋有,國民軍也有,陳彩的軍事調查局也組織了幾次對袁世凱的暗殺,但是都沒能成功。北洋軍和國民軍很相似,那就是不管是陳敬云還是袁世凱,他們都掌控了絕對權力,但是都沒有一個很好的繼承體系,袁世凱到現在為止都沒有確定誰會是他的繼承人,而是繼續用平衡的手法,讓段祺瑞和馮國璋乃至曹錕等人都去爭。袁世凱一死北洋也就徹底四分五裂了。而國民軍一樣,陳敬云這么年輕,可沒打算弄個繼承人在自己下面等著自己什么時候死的,沒有明確繼承人的國民軍下面各個將領也都是各個派系,陳敬云一死的話,馬成、沈綱、林肇民、林成坤這些人都無法服眾,袁方等人也不行,那些文官系統的就更不行了,四分五裂也是肯定的。正是如此局面,雙方都想著刺殺對方,可是到目前為止都沒能成功。

    雖然沒有把這些事情公布出來,但是陳敬云面臨刺殺的威脅是越來越嚴重,陳敬云已經大大減少公開活動了,而這一次局勢緊張,他不得不露出出來激勵士氣,安撫民心。為了安全,場地是特地選的開闊廣場,幾百米外都沒有一棟房子,而且四周也有大批警衛師守備,隨行的衛隊也是全數出動,前來聽演講的人全部經過檢查,不得攜帶槍支武器,刀子都不行。臺上演講時,除了陳敬云本人外,他身邊還有好幾個隨行衛隊隊員,這些都是用來隨時擋子彈的。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存在漏洞了,現在陳敬云的不遠處就有著一個年輕人喊著擴熱的口號,一邊暗自計算著槍擊距離。

    陳衛通眼光四處掃視著,注意著哪怕一絲一毫可能出現的危險。陳衛通擔任陳敬云的衛隊隊長已經一年,雖然擔任陳敬云的衛隊隊長證明了他獲取了陳敬云的極大信任,但是壓力同樣很大。

    陳衛通乃是陳衛華的弟弟,這兩兄弟在國民軍中算是一個特例,國民軍中為官者親戚不少,父子同上陣的也有,但是兩兄弟都身居高位,并且深得陳敬云信任的例子只有他們一個。陳衛華是老二營的四個隊官之一,辛亥之前就已經是陳敬云的嫡系心腹來了,福州起義后成為陳敬云的絕對嫡系,升起官來跟坐火箭一樣,迅速的爬上了第一師師長的位置,當時的他而是比沈綱更顯赫的國民軍將領,可惜蘇南一戰在唐天喜面前栽了跟頭,雖然暫時退了下來,但是沒多久又被啟用為戰略司司長,可見陳衛華并沒有失去陳敬云的信任。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