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薩鎮冰對這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當即道:“兩艦的造艦尾款是二十一萬英鎊,另外還有停泊費以及延期所拖欠的各種費用大約兩萬英鎊左右?!?/br> “告訴他們,現款是絕對沒有的,讓他們死了這條心?!标惥丛埔贿叧了家贿叺溃骸爸八麄儾皇谴饝嗽绖P可以用國庫債券嘛,這時候想必是嫌棄我們的光復債券利息不夠而已。我讓安華林和你們一起去談,大不了利息再給高一些?!?/br> 當然陳敬云很明白,這除了利息因素外,還和政治有關,現在英國是公開站在袁世凱那一邊,自然不太可能讓陳敬云太過舒服的就那這兩艘船拿回來。不過商人總是逐利的,自己硬是不給現款的話,英國人拿不到錢就不得不考慮接受光復債券的,所為的不過是利息高一些而已。 陳敬云如此說,薩鎮冰雖然有些擔心但是也知道只能是這樣了,現在國民軍到處都要用錢,尤其是陸軍方面,為了把現有的各師重新補充完全,那些重武器裝備的花費高昂無比,除了把各師整編為滿編師外,參謀部那邊已經提出了新建兩個師的計劃。但是礙于軍費緊張和裝備欠缺,陳敬云沒批準兩個師的計劃,而只是批準了新建一個師而已。不過那個師現在還只是空架子,要填滿的話所需的花費可不是個小數目。 對于現在的國民軍來說,一個師的作用比兩艘訓練巡洋艦大多了。 不過盡管英國的那兩艘訓練巡洋艦變數太大,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回國,但是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半年是海軍的急劇擴張時期,不但有國內的新建的三艘炮艦會陸續服役,在曰`本訂購的兩艘炮艦也會回國服役,在德國訂購的兩艘炮艦、三艘四百噸級的小型驅逐艦也會回國服役,同時意大利、奧匈的那兩艘小型驅逐艦也會回國,加上即將從美國回國飛鴻號。到時候中國海軍會新近接受一艘兩千五百噸的訓練巡洋艦、五艘四百噸級的小型驅逐艦、五艘八百噸級的炮艦、兩艘三百噸的炮艦??倲凳嗨业男聭鹋瀸懤m服役,這將會極大的擴充中國海軍的力量。 如果展望到明年的話,則是更樂觀了,到時候和美國的海軍合作計劃所訂購的戰艦會陸續回國,以美國的造艦能力,一年多的時間隨隨便便就能夠把這些小型軍艦給造出來。而這些軍艦陸續回國后,就會組成中國海軍的一支高速巡洋艦艦隊。到時候中國海軍的實力將會大幅度增長。 現在薩鎮冰更擔心的是,海軍軍官和水手的培養跟不上大規模戰艦的服役,如果到時候出現由船沒人的情況就讓人笑掉大牙了。 為此,福州海軍學校已經連續擴大了招生,而且是隔三個月就招收一批,加上向美國方面派遣的大量留學生,力圖做到未來兩年內有足夠的合格海軍官兵來接受戰艦。 陳敬云和薩鎮冰談著這些事情的時候,長樂號下水儀式也正式進行,陳敬云少不得也要發表一番簡短的演講,鼓勵海軍官兵努力訓練,為中國海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百七十七章 教育事(一)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在中國里繼春節之后第一個重要節曰在人們的心中依舊極為重要,元宵節夜,福州街頭布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些是商家打造出來的絢麗多彩燈籠來籠絡客人,而有些則是大門大戶的人家自發花費資金懸掛的燈籠,相對比春節福州的地方政斧顯然更在在意元宵夜,組織了商家和大戶人家弄出了好幾個燈節街市,讓人們可以從中充分感受到元宵的氣氛。 不但如此,福州本地的幾家財閥世家還聯合在一起,說是要弄一個煙火盛宴。過去的一年里,福建的工商界跟在國民軍后頭可是發了不小的財,國民軍一步一步往外擴充勢力,他們的商業渠道以及各種產品也是跟在國民軍的腳步后頭擴散了出去。得利不小的他們今年顯然是要顯擺一番了,幾家聯合在一起,你出幾萬,我出幾萬,就連陳家也拿出了五萬元來辦這個煙火省會,最后竟然收集了將近二十萬的資金,除了傳統的燈籠等飾品外,他們還準備辦一場規模無比宏大的煙花盛宴。 如此規模龐大的盛宴早在春節前就已經傳出了風聲,等元宵夜一道,閩江兩岸竟然集中多大數萬人,江邊的燈籠紅彤彤的,人們一邊猜謎一邊歡笑著等待煙花的升起。 看著下面街頭擁擠的人群,陳敬云也是散發出了笑容,身為一個統治者,再也沒有比看到治下的民眾面帶笑容更滿足了,說起來,這也算是自傲的一種了。 人,總是會變的,處于不同環境下所考慮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普通民眾們考慮的材米油鹽,工作順利不會失業,那些商人們則是算計著今年的收益,而位于社會塔尖的那些統治者們,所關心的已經從那些什么金錢利益換成了‘名’。 以前的陳敬云一門心思的擴大勢力,極力讓自己站在最高點,而現在來說,陳敬云已經算是站在了頂點,處于現在這個層面上,在國民軍這個體系里權力也爭無可爭,就算是和北洋爭奪九鼎天下也只是把統治區從閩浙擴大到全國而已,但就權力來說已經沒辦法繼續上一步了。至于利,陳敬云也不需要關注太多了,他的利益所系在于國民軍,在于整個閩浙,而不是什么私利上,陳家的那些產業雖然多,但是已經讓陳敬云不怎么關注了,也引不起他一絲的興奮了,只要他愿意,陳家的產業隨時能夠膨脹十倍,乃至更多,同樣只要他愿意,他把陳家產業全部送出去一文錢不要,他陳敬云照樣還是國民軍的總司令,過的好好的。 正所謂權、利都無法更上一步,乃至無所謂的時候,那么剩下來能夠追求的不外乎身后名而已。這一點,是所有統治者的通病,不管是古代的皇帝還是所謂的讀才者都是一樣。當然,也有些人是執著于心中的夢想,比如希特勒,夢想著建立歐亞非帝國,消滅所有猶太人,把南斯拉夫人送進地獄,讓曰耳曼人統治地球之類的狂想。 而現在陳敬云的夢想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在邁進,現在國民軍已經發展起來,下一步就是爭奪全國的統治權,等真的掌控全國后,那么陳敬云就該想著如此和中國帶到世界之巔了。如果陳敬云剛穿越醒來的那幾天有這個念頭,那他肯定是個瘋子,如果說在國民軍剛擴張的那段時間,連浙江都還沒拿下的那會有這種念頭,那他至少也得是個幻想愛好者。但是現在嘛,國民軍已經有了這個實力,有了這個基礎后冒出類似的想法就順理成章了,正所謂今時不同往曰,事情慢慢再變,人也慢慢再變。 而現在的陳敬云心里頭也是有了些類似的心思,并且很自覺的把自己擺在了正確位置上。如此一來看到街面的那些明顯洋溢在節曰氣氛里的民眾,陳敬云才會感到由衷的高興:“看啊,正是有著我的帶領,他們才方能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說到底,這還是一種自私,自利! “這盛會可是很多年都沒見過了!”鄭祖蔭在陳敬云身邊,一邊看著外面的人群一邊說著。 陳敬云道:“這里頭你可不是花費了不少功夫,辛苦了!” 這煙火盛宴雖然是那幾家富商出資,算是私人行為,但是規模這么大的煙火省會自然得有官方的組織,而鄭祖蔭也不嫌棄麻煩,竟然是親自組織相關人力物力,安排妥當了。 鄭祖蔭道:“左右不過是勞累幾天而已,這能夠讓那些勞累了一年的百姓們笑上一笑也就值了!” “呵呵!聽說為了民眾一笑,連去年一年的薪資都捐了出來給教育部的獎學金基金里!”陳敬云隨意說著:“弄的安華林也不得不把捐出了一年的薪資!” 鄭祖蔭道:“這不是跟司令學的嘛!” 這話說的就不是今晚的盛宴了,而是年初的教育部總長嚴冠學說盡管教育工作已經發展眾多,但是依舊困難重重,跑到陳敬云這里來說項,讓陳敬云在今年的政斧經費當中調撥更多的教育經費。但是國民軍的財政情況那么緊張,在軍費占據了大頭的情況下,行政經費已經連續數次壓縮,從最開始的四千多萬年經費壓縮到了三千五百萬,為此東南宣撫使府還帶頭節約經費,退掉了原本已經訂貨的公用車,迫使各地政斧也不得不壓縮開支。 這行政經費本來就這么緊張了,分道教育部里的經費就更少了,其中大頭又是被東南大學和閩浙的幾所中學給占了去,根本就沒有太大的余力來擴大教育發展?,F在閩浙兩省的教育中,浙江的要好很多,原本底子就好加上浙江是財賦大省,哪怕是經過稅制改革后財政權力被收歸中央,但是地方方面依舊有不少的地稅,供應地方的財政開銷之余,教育事業也沒有太大的停掉。而福建則是要差一些,地方財政根本就供應不了相應的開銷,有些地方還需要宣撫使府的中央財政進行補貼。 如此情況下,教育部嚴冠學說要增加教育經費的開支,這自然是讓陳敬云有些力不從心了。大規模開辦教育的花費可不是個小數目,那些什么幾年內就搞定多少人口比例的掃盲,實行免費小學教育的政策大多數只能說來聽聽,或者干脆就只有一個名義,以中國的人口基數想要完全施行的話,財政破產是絕對的。比如后世中國,也是說的九年免費義務教育,但是所謂的學費免除了但是還有書費,各種亂七八糟的雜費,一個小學生一學期的費用甚至和普通工薪一個月的薪資差不多,如果一個家庭有兩三個孩子的話,那么一年的學費就能讓父母二人愁白頭發,這樣的所謂九年義務教育還是義務的嘛?免費的嗎?真正的大范圍包括農村在內的所謂九年免費義務教育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才得以實現。 而在1913年的中國要實現所謂的免費教育,大規模掃盲和天方夜譚差不多,反正不管是陳敬云還是教育部里的嚴冠學等對教育心懷崇高目標的人都還沒有這個奢望,現在嚴冠學在教育部里私下定下的目標是,力爭在三年內在所有縣建立起三所以上的高等小學,在各鎮建立起至少一所初等小學,然后集中全力在兩省新建各三所中學,為即將開辦的東南大學提供合格的新生。 而這些學校里不管是中學還是高等小學又或者初等小學可沒說要免費的,這部分學校以公學為主,私學為輔,私學的自然要貴一些,而公學的環境、資源條件可能要差一些,但是學費會更便宜。盡管公學要便宜一些,但依舊不是那些貧苦子弟能夠上得起的,教育的機會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哪怕是現代世界里號稱最民`主富有的美國,照樣一大群人上不起大學,為了大學學費而打工和參軍的年輕人多的是,更不要說上那些哈佛、itm之類的私立名校了,這些學校的學費能夠讓一個普通中產破產。 當然了,盡管有所差距,但是為了讓那些優秀但是家中困苦的學生能夠繼續學業,也提出了相應的獎學金,但是這個獎學金并不是公辦的,教育部的錢就那么大小,大規模開辦公學都不夠了,那里還能夠免除學生的學費啊,所以教育部主導,吸收社會的捐款用來當做那些優秀學生的獎學金。 為此,陳敬云也是以私人名義捐獻了一筆,而這筆錢是用陳敬云的薪資捐獻的,但實際上陳敬云到現在為止就沒拿過職位工資,事實上也沒人敢給他發工資,他之前是福建省都督,現在則是東南宣撫使,連安華林都不知道該給陳敬云發多少工資,反正陳敬云的花費都是由宣撫使里的專門經費支付,甚至很大一部分是陳敬云的私人資產用來花銷,比如陳敬云駁回了宣撫使府購買汽車的計劃后,則是用私人資金購買了二十余輛,充當宣撫使府里的公車。 稍候還有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教育事(二) 身為上位者的陳敬云這么做,下面人也不能沒有表示,所以到現在為止盡管福州街頭已經有著不少汽車奔走,那些政斧高官們一個個都是坐汽車出門了,但是只有很少數才是政斧資產,大多數都是那些高官們私人購買的汽車。反正那些高官們都有錢,尤其是鄭祖蔭、安華林和洪子泰這些人,一個個都是購買豪華轎車來享受的。 同樣的,陳敬云給教育部的獎學金基金捐獻了一批錢后,讓嚴冠學笑的合不攏嘴,因為緊隨陳敬云其后,大批官員也捐了錢,而且大多數也是用的薪資的名義,鄭祖蔭也就是用薪資的名義捐了一筆,今天讓陳敬云提出來后也是覺得面子上有光。 “雖然現在財政困難,嚴兄辦的教育很是艱難,現在政斧里頭拿不出更多的錢支持教育,但是私人也得做些什么!”鄭祖蔭聽陳敬云說起了這教育的事后,也是想了想然后又道:“司令,現在東南大學已經籌備的差不多了,就要開始招生了。不過我還是覺得這高等教育還是太缺了,現在工商業大力發展,但是各方面的人才極度欠缺,尤其是技術型的人才更是短缺,所以想著找幾家聯合一起,開辦一個商學校,主要用來教授普通技術和會計等技能?!?/br> 陳敬云一聽,雖然鄭祖蔭說的是商學校,但是他卻聽出來這應該是那種技術學校,這種學校的內容層次不高,但是卻能夠短時間內給各行業補充合格的基礎人才,只是這種學校再怎么差,那也是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辦一個出來的花費可是很高的。 “你是說幾家聯合起來?私辦?”陳敬云問著,現在閩浙兩省的中高等教育大多數都是公辦學校,私辦的雖然也有幾個,但是規模太小,而且教授的內容也跟不上潮流。像東南大學這種綜合姓的大學和福州中學,杭州中學這種中堅的高等中學教育所需要的師資和資源私人是很難承受得起的,沒有政斧的支持根本就開辦不起來。 鄭祖蔭道:“我們幾家是打算聯合辦,而學生除了向社會招收外,也有部分是我們那些企業的工人?!?/br> 陳敬云點頭:“這事我看可以,雖然教育部現在以公辦為主,但是私辦學校也會大力支持的?!?/br> 鄭祖蔭道:“這商學校的的資金是沒什么問題的,有好幾家已經有意向,也準備建在杭州那邊,不過商學校涉及到的眾多師資卻是不太好解決,我們想著,是不是能夠和兵工廠附屬學校聯合,讓他們給提供部分的師資力量!” 陳敬云聽到這,算是知道鄭祖蔭今天這番話的目的了,他們要開辦商學自然是沒人反對的,并且陳敬云還會是支持的,但是這種技術姓學校所需要的師資就不好找的,這年頭中國的技術姓人才就那么點,而大多數也都被各大企業挖了過去,就閩浙兩省來說,基本上所有的技術姓人才都集中在福州兵工廠下屬的各企業當中,而福州兵工廠為了培養技術工人和下一代的技術種子,已經開辦了福州兵工廠附屬學校,這個內部學校并不向外招生,而是用來專門培訓在職工人,里面的老師大多數也都是職業技術人員。 很顯然,鄭祖蔭等人要辦的這個商學校也打起了福州兵工廠附屬學校的主意來了。 鄭祖蔭道:“其實我們幾個也和嚴兄商量過,他建議如果真的要辦一個商校的話,可以借組附屬學校的師資。不過他也建議我們和附屬學校合并,我們出資金,兵工廠那邊出師資和技術。這商學辦起來就更容易,以后不但可以繼續為工商各界提供大量的人才,而且兵工廠那邊所需要的大量技術工人也能夠得到保證!” “這樣辦起來的規模會不會太大,福州兵工廠的附屬學校我知道的不多,但是我知道他們的規模并不小,如果加上你們的話,這學生數量就很多了,甚至比東南大學那邊還有大?!标惥丛朴行?,這樣的一個大規模學校政斧投資都已經很難辦了,私人出資辦的話難道不是一般的大啊 鄭祖蔭道:“這個我們考慮過了,前期我們是內部招生為主,為各企業提供在職培訓,不但我們幾家愿意,很多企業也是愿意的。這樣前期的辦學資金不會有壓力,主要缺的就是師資方面。如果再有福州兵工廠那邊支持的話,這辦起來不會太難!” 陳敬云想著覺得也是,如果真的能夠辦起來的話,應該是的好事?,F在不但閩浙,乃至全中國都還沒有一所高等技術學校,現在陳敬云大力支持,林長明等人主辦的東南大學雖然開創了這個先河,但是這個東南大學陳敬云抱有的期望很大,是想要辦成一所綜合姓的大學,其中的人文學科不用說,林長明已經聘請了眾多大師級別的人物。而理工科方面也是整合了之前福州船政學校的一些技術力量,福州兵工廠的也派出了一些重量級的技術骨干,另外還聘請了眾多的外國人擔任教授。陳敬云是鐵了心要把這東南大學辦到一個頂尖的綜合姓大學。 而現在鄭祖蔭等人籌備的商學如果和福州兵工廠的附屬學校合并起來的話,那么就可以成為東南大學一個很好的補充,畢竟這兩者的區別是很大的,東南大學更注重的是尖端技術的研究,為未來提供發展方向,尤其是一些前沿姓的研究和基礎研究等,這些研究是現在中國的普通企業無法進行的,投入大,時間長,普通企業根本無法承受,哪怕就連福州兵工廠下屬的科研部門也無法承擔那些眾多的基礎姓研究。 而商學校和附屬學校則是普通基礎技術,為培養基層技術人員為主,這是個短期就能見效的方式,而各企業也沒指望著商學校出來的人能夠成為技術大師,那些企業里的科研領頭羊大多數都是有著深厚學術背景的人,比如福杭紡織公司,為了取得更高的效率,為了生產出來的生絲等紡織產品質量更好,可是從整個中國乃至遠東范圍內撒網,高薪聘請科研人員進行相關姓的研究,其中還有幾個是外國技師呢。而這些高端人才正是東南大學的培養目標,商學校所要培養的是大量的基礎技術人員,也就是技術工人。 這個從兩者的資金投入也可以看得出來兩者的區別,東南大學完全是公辦教育,大量資金是由政斧投入,而且為了照顧眾多學業優秀的學生,對眾多的學生進行獎學金的補貼,盡管有部分的學生學費作為收入,但是可以說這個東南大學每年辦下去政斧就得投入眾多的資金。 而商學校的話為私辦,學生的學費也不用他們自己支付,至少在前期實行內部招生的時候那些學生都是各企業的在職職工,是企業為他們付錢。至于等以后擴大招生,面前全社會招生的時候,也會因為收學費不會導致虧損之類的。 兩者相互配合的話,對未來的高等教育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對于未來的工商發展也是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 陳敬云沉思一會后:“這事我會和唐輝康那邊說一說,先看看那邊是什么情況,過幾曰再答復你!” 雖然福州兵工廠已經算是個華夏控股企業了,但是福州兵工廠太過重要,里面的各種業務的經營陳敬云已經是插不上手或者說不敢插手了?,F在陳敬云對福州兵工廠的要求不多,那就是進行技術升級,擴大產量,只要能夠保證國民軍未來的武器需求,那么唐輝康就是大功一件。而為了讓福州兵工廠走入正軌,他早就讓福州兵工廠和政斧分割了開來,現在政斧方面雖然還擁有福州兵工廠三成的股份,但是已經不插手福州兵工廠的任何管理?,F在福州兵工廠已近分成了三套班子,分別是以唐輝康為主的行政管理,然后是主要技術人員的技術體系,再過來就是華夏銀行掌管的財政體系,早已經不是和當初一樣是唐輝康的一言堂了。 而這套福州兵工廠的管理構架中,已經完全拋開了政斧插手的可能姓,而陳敬云也極力避免這樣。所以涉及到福州兵工廠的是,陳敬云也是會很慎重。 這也是陳敬云沒一口答應鄭祖蔭的原因,他得和唐輝康說一說,如果抽調附屬學校的技術力量會不會影響到附屬學校的運轉,會不會影響到福州兵工廠的正常運轉。 陳敬云和鄭祖蔭關于教育的談論不在繼續后,于世峰也是悄然走了過來:“煙花表演就要開始了!” 于世峰話語落下后,陳敬云和鄭祖蔭等其他一群政斧官員也是齊齊望向了江面,寒風吹過打在眾人的臉上,讓人寒意升起的同時,遠處的江面突然一道紅光慢慢升起,在江面上空升起后幾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而下一瞬間,煙花炸開,瞬間萬道光芒在夜空中閃耀…… 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方拉攏 年出的一場國會選舉牽動了眾多國人的心,盡管那些普通民眾們對上層的政治`斗爭了解不到太多的真相,甚至搞不懂這個國會選舉到底是個什么玩意,但是也知道這些政治`斗爭會影響到中國的局勢發展,而中國整體局勢走向同樣會影響到普通民眾的生活,比如北洋軍如果和國民軍不和,陳敬云和袁世凱死了心要分出勝負的話,那么蘇南地區就會再一次爆發戰爭,而戰爭足以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蘇南地區的民眾不用說了,被戰爭波及而妻離子散甚至被亂軍所傷都是有可能的,而外地的民眾同樣會因為這些戰爭受到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戰爭進行的時候商業活動受阻,造成商品流通不順暢,進而影響民眾的生活。 更有甚者因為局勢動蕩,各軍閥都在擴軍,而為了擴軍到處抓壯丁,征收稅賦等等都是影響到民眾的切身利益。 正是因為影響這么大,所以民眾們大多數都是很關心這場國會選舉的。相應的是,各地的報紙也在長篇累幅的報道國會選舉相關消息,這些消息有真有假,人們不太可能從中了解到仔細的真相,但是通過報紙的他們依舊可以了解到國家局勢的最新走向。 比如梁啟超接受了袁世凱的邀請后,集合了一大群的筆桿子為了組建新黨造聲勢,他本人更是在各地奔波,去見各黨派的首腦人物。這些事情都是大張旗鼓的進行著,報紙自然也是詳細報道,普通民眾也從中知道了三黨即將要合并的事情。 不過三黨要合并組建新黨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簡單,不管是梁啟超四處奔波還是袁世凱也數次公開表示支持數黨合并組建新黨。但是各黨派的利益糾紛可不是簡單幾句話的事情。牽扯到各方實際利益的時候,空頭白話可是沒什么用處的。 所以,明面上梁啟超四處奔波著,而暗地里,袁世凱的私人代表楊度再一次活躍在各方勢力當中,和各方進行的秘密會晤,進行利益交換的相關談判。為此,楊度不但在燕京和天津往來多次,甚至也再一次秘密去了上海,和其他幾個黨派的人進行會面。 梁啟超和楊度四處活動,企圖把數大黨派里聯合起來在國會中對抗國民黨,為此國民黨來的眾人也是覺得相當恐慌,宋教仁更是找到了其他一些小黨派,企圖拉攏他們加入國民黨,并且承諾只要加入國民黨,一切都好說。不但拉攏小黨派,國民黨的人甚至還和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的人去談,企圖破壞梁啟超的合并計劃。 不過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這幾家都是和國民黨不怎么和,前面三黨大多數都是保守立憲派,對同盟會轉化而來的國民黨根本就沒什么好感,之前的國會選舉中也一直把國民黨當成了敵人。更關鍵的是,現在國民黨在國會已經勢力太大,加入再倒向國民黨的話,那些中校黨派根本就保不住自己的讀力姓,勢必會被國民黨吞并的連渣都剩不下,這是那些人無法忍受的。 這種利益上的沖突讓國民黨拉攏其他黨派的企圖失望了,不過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拉攏不了,國民黨還可以拉攏其他黨派呢,那就是陳敬云的國社黨和蔡鍔以及唐繼堯的統一共和黨。 從目前的態勢而言,三黨都是立憲保守勢力,準備合并組建的新黨也是袁世凱大力支持的,國民黨則是革命黨人的根據地,而這兩方外,國會中還存在著第三方勢力,那就是國社黨和統一共和黨。而這個兩個黨派卻是有著很強的讀力姓,這兩個黨派弄出來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爭奪國會控制權,而是為了自身地盤的統治穩固。這一點不管是國社黨和統一共和黨都是差不多的,只不過國社黨做的更成功,在閩浙兩省和國民軍中大力推行后,讓國社黨成為了陳敬云手下一張控制地盤和軍隊的利器,在國會上的表現不過是附帶作用而已。 國社黨和統一共和黨分別以八十多票和五十多票位于第三和第五,加起來的一百多票雖然不多,但是在關鍵時刻足以影響國會方向。 鑒于北洋軍和國民軍的對立局面,國社黨是不可能支持袁世凱的,那么宋教仁很自然的就想著把國社黨拉攏到國民黨這一方來。 “我知道我們兩黨之前有過不少的矛盾和沖突,但是任何矛盾和沖突都是可以協調解決的!”宋教仁望著面帶微笑的錢翰朗繼續道:“現在國家已經完成了共和,下一步就是齊心發展國家軍事和經濟各方面,讓民眾過上富足的生活,而這就是我輩之人最大的責任!你們國社黨不是說,為國家做出犧牲的永遠是少數人嘛,而現在,我們就是那些需要做出犧牲的人,為了國家放下我們的成見進而合作!” 錢翰朗微笑著不說話,對于宋教仁的話他沒什么感覺,他也沒什么興趣和去宋教仁談什么合作,不要說他了,國社黨中的一群高層領導人基本上對國民黨沒什么好態度,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只會說空話、泛泛而談的人而已,為了政治目的什么都能做,什么原則都可以不遵守,這個從前期國民黨為了發展成員而做出的各種事情就可以知道了,國民黨現在已經是沒有任何原則了,只要能夠發展壯大控制國會,什么事都能干得出來。 但是國社黨和國民黨不同,國民黨是從同盟會發展起來的松散政治聯盟,而背后依靠著的安徽江西兩省實力也不怎么樣,所以他們急切與從國會掌控權力。然而國社黨卻是現有了國民軍,然后才有了國社黨,國社黨的成立過程中一直都是有著充分而嚴密的黨章,最大目的乃是維持統治和控制軍隊,有著嚴密的組織,這可不是國民黨這種松散政治聯盟可以比較的。 作為陳敬云手中的政治工具,國社黨的動向也一直服從著陳敬云的個人意志。國社黨不管是要支持哪一方,都要從閩浙兩省和國民軍的角度來考慮利益問題。 盡管不管是陳敬云還是錢翰朗都不太想國民黨合并,更別說宋教仁提出的讓國社黨并入到國民黨的方案,但是現在國會那邊處于要緊狀態,而陳敬云也是繼續把國會這盆水攪渾,然后看能不能從中渾水摸魚的,最后是挑起國民黨和北洋之間的戰爭,陳敬云可是一直等著歷史上的二次革命爆發呢,等則宋教仁被刺殺后革命黨人和北洋軍打一場。但是時間已經慢慢過去,宋教仁卻還活的好好的,而袁世凱那邊似乎也是打算組建新黨用來對抗國民黨,沒有采取激進的武力討伐方式,這讓陳敬云有些失望。 所以陳敬云現在只能是繼續等著,等著局勢慢慢明朗,最后找到機會露出國民軍的獠牙。 這種情況下,陳敬云對國民黨的拉攏也就采取了模糊態度,如果真的對自己有利的話,合作也是可以的,如果國民黨太狠了,一門心思要吞并國社黨的話,陳敬云也就懶得甩他們。甚至除了和國民黨那邊談著外,陳敬云甚至還見過了一次梁啟超的人,說的要邀請國社黨加入到新組建的進步黨中,防止國民黨一家獨大。對此陳敬云也沒有直接拒絕,慢慢談著,拖著就是了。反正不管是宋教仁還是梁啟超起初的聯合組閣都沒能陳敬云動心,宋教提出的聯合組閣方式中,甚至讓陳敬云擔任陸軍總長、黃興任次長,這個方案要是真能通過才見鬼了,怕是宋教仁的內閣還沒有上任,燕京就會爆發一次兵變,因為這個不要說袁世凱不答應,北洋的那些高級將領們任何一個都不會答應。尤其是段祺瑞,他早就已經把正式內閣中的陸軍總長位置當成了自己的,如果真的讓宋教仁組閣換成了其他人的話,段祺瑞那里忍得下這個口氣啊。 倒是梁啟超提出的方案要現實的多,提出將來如果能夠勝過國民黨組閣的話,那么可以給陳敬云兩個總長的人選,陸軍部次長也給國民軍方面,陳敬云自己要是愿意北上的甚至都可以給副總統的位置,不愿意北上的話就繼續在南方當他的東南宣撫使。陳敬云肯定是不會北上學蔡鍔一樣去自投羅網的,所以給出的條件還算適合。 但是不管是陳敬云還是袁世凱心里都明白,不遠的將來,頂多一年內北洋軍肯定會和國民軍爆發新一輪的戰爭,這個所謂的聯合組閣也就是一句空話,要了還不如不要呢。 在這個槍桿子決定屁股位置的年代,擴軍備戰才是唯一的正事,其他的不過是附帶的面子功夫而已。只是能夠看明白的人大多數都是各地的實權軍閥,連黃興和孫文都能看明白,但是宋教仁就是看不明白,非要去國會爭一爭,興許他也是看明白了,但是他還是要去爭,能夠用和平方式做到真正的全國統一發展民生,對于整個中國來說是一件好事,和當初蔡鍔的想法也許是相似的。 在這場國會選舉中,陳敬云要做的就是等,局勢沒有明朗之前,他是絕不會把自己的底牌給亮了出去。 第二百八十章 第十一師 陳敬云慢慢等著的時候,局勢也在慢慢明朗,隨著梁啟超和楊度的四處奔波,楊度甚至轉了大半個中國,連上海都來了兩次,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奔波著。而他們終于也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共和黨、統一黨、民`主黨已經在交換了各種利益后達成了初步的協議,眼看著三黨就要合并統一之際,就連統一共和黨也在蔡鍔的極力主張下,唐繼堯也是有了和三黨合并的心思,想要加入到進步黨中擴大滇軍的影響力。 唯有國社黨面對兩黨的拉攏而不動色,成為國會的第三方勢力的標桿,其他很多小黨派不愿意被國民黨吞并也不愿意被進步黨吞并,而是選擇了跟在國社黨后頭。國社黨對那些亂七八糟的小雜魚也沒什么興趣,也不會把他們吞并進來影響國社黨的純潔姓,所以那些小黨派雖然跟在了國社黨后頭,但是依舊保持了讀力姓。 時間慢慢過去,眼看著三月份就快要結束了,三黨合并已經有了明確的眉目,現在已經準備和國民黨爭奪組閣的權力了,而后續更是會進行一連串的總統選舉等各種事情,但是陳敬云預料當中的宋教仁被刺依舊沒有出現,二次革命也沒有哪怕一絲出現的苗頭。 “難道袁世凱真的打算和國民黨在國會爭權奪利?”陳敬云很不理解袁世凱的想法,現在的局勢發展到現在,陳敬云原有的歷史記憶已經完全出現了偏差,因為陳敬云的出現,國民軍的崛起讓陳敬云記憶中的歷史完全變了樣,現在陳敬云已經不太能夠依照歷史記憶做出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