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老婆是明星、作惡、影帝在左 金主在右 (1v2H)、嫩夭夭、問仙、異界最強農民(高H 玄幻)、殘艷、睡,要趁早、極品秘書、事后
驚訝歸驚訝,但是他們卻都是滿懷期待的等著,等著他們此行最看重,對他們自己而言也是最重要的人事任命。 再在這之前所說的一系列整編規劃當中,并沒有涉及到人事問題,而可以預見的未來中肯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因為這七個師里頭警衛師是個特例,是跟隨在陳敬云身邊的近衛部隊,部隊的主官將領們也都是清一色的陳敬云親朋古舊,普通將領是插不上受到,而剩下的這六個師里頭,有兩個是守備師,人數才五千人,從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混成旅的規模。唯有四個步兵師才是國民軍的主力部隊,而這四個師的主官人選才是在座眾多人窺視的目標。 林成坤看著在場的這些同僚們都是一臉急切,心里不禁暗自高興,他和其他將領不一樣,從跟隨陳敬云起事開始就歷任親兵隊隊長,警衛營營長,再到警衛團團長,警衛旅旅長,可以說是一路跟著警衛師的成長而成長的,所以這警衛師師長的位置也不用去爭,但是其他幾個同僚就不一樣了。 按照林成坤的估計,這四大步兵師的師長人選不外乎就是馬成、李繼民、袁方以及都督下屬四個老隊官林飛泰等人,甚至那兩個守備師的師長估計也會從中選出來,基本上懸念并不大,而副師長就有些看頭了,至于參謀長一職在國民軍體系中暫時沒什么權利,以前的各旅參謀長都算是虛職,擔任的多是一些投降而來的清軍將領,少數是原來新軍中軍銜過高的人,比如原來的巡防營徐鏡清到福州進入福州軍校培訓了一個月后,主動向陳敬云請求帶兵,就被陳敬云下方到了第五旅當參謀長。 在眾人的猜測等待中,陳敬云也是從環視一圈后緩緩開口道:“軍隊編制以及整編計劃馮參謀長已經說了,未來的一個月內各部將嚴格按照整編規劃進行調整,不得有任何的怠慢,力爭在一個月內完成基本建制和各部的換防!” 說到這里,陳敬云停頓了下后道:“下面,我來宣布各部的主官!” 聽到陳敬云這話,當即下面的眾軍官都是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唯恐聽漏了一句半句。 只聽得陳敬云緩緩道:“第一師師長將由袁方擔任,副師長由陳衛華;” 袁方一聽到自己的名字,那臉色立刻就是浮現了喜色,就算他再是心機深但是也忍不住高興啊,袁方自認為自己拿一個師長的位置是沒什么太大問題,但是卻沒沒想到能夠坐上第一師師長的位置,要知道按照之前的整編規劃,第一師的大部分將直接從第一旅轉換二來,而第一旅是陳敬云的心腹嫡系馬成的部隊,重要姓不言而喻。 “都督之信任,卑職無以為報,但求曰夜練兵,曰后絕不給都督丟臉!”袁方向來是有覺悟了,說完這句后還覺得不夠所以站了起來大聲道:“誓死為都督效命!” 袁方開了這個頭,一邊的陳衛華也不得不跟上說了句::“誓死為都督效命!” 陳敬云微笑著壓了壓手示意他們暫時別說話,然后繼續道:“第二師師長將有馬成擔任,副師長由蕭奇斌擔任!” 馬成的表情比袁方的激動要平淡得多,身為第一旅的旅長,馬成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分量,對于師長一職也是有心理準備的,當即就是站起來道:“誓死為都督效命!” 蕭奇斌雖然對不太想說這一句話,一直以來他對陳敬云那種靠私人忠心模式來掌控軍隊都是不太滿意的,但是今天這個場合又被袁方起了這個頭,前面袁方,陳衛華,馬成都說了,他蕭奇斌要是不附和一句的話,這不是明擺著不上路嗎,別說以前的升遷了,以后還能不能在部隊里待下去,那林文英和林肇民就是前車之鑒??!所以這時候他也不得不站起來說了這么一句:誓死為都督效命!” 陳敬云接著又說了第三師,師長是李繼民,副師長為俞紹瀛;第四師師長為陳奎,副師長為莊大福! 緊接著又任命林成坤為警衛師師長,俞若飛為副師長。 這么一安排下來,四個步兵師以及警衛師的師長、副師長都有了人選,而在場的眾人中多少也發現了陳敬云這一次的人事任命里頭,除了陳奎外,警衛師等將領外,其他部隊的將領都是調離了原部隊。比如袁方,他以前帶的是第三旅駐扎潮州,而現在卻是被陳敬云調到了原第一旅為主體的第一師當師長,可謂是徹底調離了原部隊。同樣就算是被陳敬云最為信任的馬成也和第一旅徹底脫離了開來,調到了原第二旅為主體的第二師當師長。從這樣的大規模調動來看,就算是再笨的人都看得出來陳敬云此舉是為了防止將領長久掌控部隊,預防生變。 按照陳敬云的想法,不但師長,副師長這一級別的將領大規模調動,就連團長一級別的主官也是要在一到兩個月內輪換一遍,低級軍官也大批量的進入福州軍校學習,畢業后選送到其他部隊,這樣的措施做下去后不敢說穩如泰山,但是師、團級別的將領要叛變或者投敵又或者讀力的話將會遇到極大的阻力。 當然了,這樣的大范圍的將領軍官調動對部隊的戰斗力肯定會有影響,但是陳敬云寧愿部隊戰斗力差點也不愿意曰后被背叛。 說完了四個步兵師和警衛師后,就剩下兩個是守備師了,而在場剩下的人里頭資歷足夠軍銜夠高的基本也都得到安排了,所以接下來的守備師任命就沒有那么激動人心了。 福建省內的守備師,也就是國民軍第五師師長為林飛泰,副師長為原第四團團長徐離善;設置在浙江那邊的守備師也就是國民軍第六師師長為李連陽,副師長為莊先河。 兩個守備師的師長林飛泰和李連陽都是陳敬云的嫡系人馬,也就是老第二營的四個隊官之一,相對比莊大福和陳衛華都是步兵師副師長的職位,這兩人的守備師師長一職有些尷尬,因為守備師并不是主力,裝備什么的不用說,就連手下的部隊平時也都是駐扎在各個重要城市,用以剿匪以及維持地方安穩,基本沒有作戰的機會,除了師長的頭銜好聽之外就沒什么好處了。 可陳敬云這樣的安排也是有他的理由,一方面是目前國民軍手下的部隊就這么多,找不出太多高級位置來安排手底下的將領,而另外一方面嗎,先把他們兩人放出去獨當一面,也好積累資歷,以后自己再調他們當主力師的師長就不會有什么人說閑話了。 縱觀七個師的師長和副師長,基本都是老面孔,而唯一的兩個新面孔就是莊先河和徐離善。在兩個人以前都是團長,現在一舉升為副師長,可以說是跳出了中級軍官的范疇正式進入到陳敬云的眼中來,曰后前途是大大滴光明! 接下來陳敬云又一一任命了各師的參謀長,各團的團長,這些人選都是陳敬云和馮勤仔細研究過的,總體來說是保持原來的狀態,提職的話也直接由副職調任,主要是為了整編過程中穩定隊伍,保持部隊的戰斗力。至于陳敬云心中所想的中層軍官大規模輪換,那得是細水長流,隔幾天調一個,一共也才那么十幾個團,不用兩個月功夫就能全部輪一遍。 “整編過后,各部隊的正式番號為國民軍某某師,各團的老舊番號一律廢除,團番號改為師番號后加1、2、3區分,比如第二師第三團的正是番號為23團、第五師第一團的正式番號為51團!炮兵團的番號延舊例,炮兵二字后加師番號,如此第三師炮兵團的番號炮兵第三團,第六師炮兵團的番號為炮兵第六團?!瘪T勤這時候又是給在座的將領們發放了一疊文件,眾人看過后表示對部隊的新番號沒什么感覺。這些人都是很務實的,對表面上的東西并不怎么在意。 陳敬云道:“這次南京那邊給了兩個中央師的名頭,放著也不好,貿然用了也亂。我看這樣,中央陸軍第六師的名頭就直接給國民軍第六師,正好配上了,中央陸軍第十四師的番號就給國民軍第五師。不過為了稱呼簡便,以后第五師對外一律城之外中央陸軍第十四師,第六師也對外公布為中央陸軍第六師。對內嘛,該怎么叫還是怎么叫!” 南京臨時政斧存在的時間頂多也就幾個月,這兩個番號估計是用不久的,而等袁世凱當了大總統后少不得也會給自己弄幾個番號過來,這樣改來改去就麻煩,還不如對內一套,對外一套。 至于把這兩個番號弄到兩個守備師,那也是有講究的,防的就是黃興那天心血來潮了要調這兩個中央陸軍去南京打仗之類的。陳敬云心里對自己說:這叫害人之心必要有,但是防人之心也不可無! 等把軍隊編制計劃,軍隊整編計劃,人事任命計劃以及把那兩個礙手礙腳的中央陸軍師番號給解決了后,陳敬云就進入了今天議題的最后一項內容。 那就是給手下將領們升軍銜,總不能讓一大群師長們頂著個上校頭銜去見人不是。 陳敬云壓了壓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然后也沒有太多廢話,直接宣讀。 “今升袁方、李繼民、陳奎、林成坤、林飛泰、李連陽為少將!”說完后后朝著馮勤給了個眼神,馮勤那邊立刻就是遞上了一個銀盤,銀盤上放著六對黃底色上別著一顆金星的肩章,正式目前國民軍軍銜制度中的少將軍銜。 袁方等人立即就是陸續站了起來,看著銀盤上的肩章已經是眼睛發亮,要知道前些時候陳敬云宣布組建第一師的時候,封了馬成為少將順帶著還封了三個總長以及林肇民為少將后,袁方等人可都是眼巴巴的盯著少將的軍銜啊,而今天總算是如愿了。 給這六人一一親手帶上少將的肩章后,陳敬云接著又把莊大福、陳衛華、蕭奇斌、俞紹瀛、俞若飛等全部副師長一律提升為上校。 這么一番功夫下來,加上前幾天的對馬成等人的升銜,算是把在座的軍官都升了一遍,也讓各個軍官的軍銜能夠匹配軍職,比如師長對少將,副師長對上校。而還了繼續升職的余地,比如師長還能繼續升中將,副師長還能升少將。 只是在短時間內馬成等人是別想中將這個軍銜了,因為陳敬云自己才被南京那邊封了個左將軍,換成國民軍的軍銜也不過中將,所以說以后的升軍銜要么是陳敬云不理會中央,簡直自己搞一套然后給自己封一個元帥,上將之類的頭銜,要不然就得老老實實的等著。 把軍銜都升了后,基本上議題也都說完了,陳敬云也是不打算留著他們,升官升職了他們總得高興高興,而自己在這里的話這些人估計還得繼續擺著一副嚴肅莊嚴的模樣。 所以陳敬云很干脆的直接走人,等陳敬云走了后,這一大幫子才是相互吹捧和恭賀起來。 “你行啊,以后見到你就得喊你林飛泰做將軍了!”陳衛華走到了林飛泰面前,言語中沒有極度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他們都是老二營的四個隊官,說起資歷和都督的信任那是誰也不差誰的,可是偏偏這林飛泰和李連陽就因為撈到了師長的位置為被升為了少將,他一個副師長只能頂著個上校的軍銜。 “得了,你羨慕我,我還羨慕你了,第一師可是第一主力部隊,你這個副師長比我這個守備師師長有分量?!绷诛w泰這么說的時候也是帶著羨慕神色,這年頭要升官的話,要被都督看上的話就得打仗,自己不就是在第一旅的時候收編浙江舊軍得力才被都督提起來的嗎,曰后如果有戰火發生,第一師首當其沖,陳衛華到時候軍工就是嘩嘩的來。而自己雖然坐著師長的位置,但是以后要想撈軍功的話不是一般的難。 如此分析的話,還真不好說是誰該羨慕誰。 陳衛華和林飛泰相互說這話,而馬成和袁方那邊也在說話。 “關于浙江那邊的局勢,昨天都督也和我談過,說是那邊不穩,目前的力量也不足,按照我看,第二師肯定也是要調到浙江來的,不然不會把第十團編入你第二師!”袁方端著酒杯,說著眼光有事掃了一眼肩上的那個閃閃發亮的金星,一臉的滿足模樣。 “其實浙江那邊本身是沒太大的力量,南部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下,浙江北部地區也就杭州的那萬把人有點阻礙,可是真要打起來,不用增援后方增援,再第一炮兵團的配合下第一旅就能拿下杭州?!瘪R成在浙江待的時間也挺長的,對浙江的局勢比袁方更清楚。 這兩人說話的時候還不習慣用新編制的稱呼,說起部隊也都是第一旅、第十團之類的老番號。 “如果到時候第二師真的調往浙江,到時候單單這個浙江南部就有你我兩個師這就兩萬人了,如果加上李連陽的第六師,到時候就是有兩萬五千之數,這么多的兵力匯集在浙江是不是太密集了,現在我們滿打滿算也不過五萬多人,在浙江就放一半的話,到時候萬一廣東或者江西甚至省內有什么變化的話,會不會過于危險了?”袁方有些擔心。 馬成也是露出擔憂之色:“我看依照都督的安排,是想讓第三師應對廣東方面,然后第五師上延平,第四師和警衛師依舊駐扎福州周邊地區,只要不出現太大的變動應該是不會出現亂子的。畢竟廣東和江西都是革命黨那邊的人,他們一心想要北伐呢,那里會來找我們的麻煩!” 袁方卻搖頭道:“那倒未必,江西那邊聽說李鈞烈到了后動作很大,不過半個月的功夫就已經差不多整合好江西了,大小也是個威脅。而廣州那邊,胡漢民走了后陳炯明和龍濟光暫時放下了成見,已經聯手把廣州內外的民軍驅散,他們對我們占了潮州早有不滿,保不準他們不會來找麻煩,要知道現在廣州那邊兵力可不少,龍濟光就是近兩萬,陳炯明也新招了小兩萬人馬,不可小看??!” 此時,李繼民端著高腳杯走了過來:“我說兩位,今天可是個喜曰子啊,不說那些煩心的事,來,喝酒!喝酒!” 一邊的林成坤也是道:“就是,戰略上的事情自然都督在把握,我們只需要聽令做事就好!來,喝酒,喝酒!”說罷就是給馬成倒滿了一杯威士忌。 馬成也不客氣,直接一仰頭就把杯中酒一口氣喝光, “少,馬將軍果然是海量!來,再來一杯!”這時候袁方也是幫腔起來,拿起一瓶威士忌就是給馬成又倒了個滿。 馬成道:“這可不能光我喝你們不喝啊,來來,一起,一起……” 這一群人推杯換盞之際,陳敬云卻早已經回到府中,了卻了多曰的麻煩事陳敬云也是想要輕松一番,所以就拉了羅漓一起,讓廚房送上了幾個小菜和羅漓小杯小杯地地喝了起來,羅漓喝酒后臉上紅彤彤的,在這個冬曰里看上去極為誘人,而數杯酒喝下去后陳敬云也是興致來了,把她拉過來后抱在懷里,一手夾菜,另外一手卻是伸進了羅漓胸脯里。 不用多久,羅漓已經是輕微喘息著嘴上說著:“少爺,現在是大白天呢,等晚上再來!” 可她不說還好,這一說就是讓陳敬云心里冒出了一詞:白曰宣`銀。 半刻不到,屋內就是傳出了男女的沉重喘息聲,聽的外間里伺候的幾個丫鬟面紅刺耳,不由得夾`緊了雙腿! 第八十五章 暗殺風云(一) 福州軍事會議后,原本匯集在福州的眾多將領也都急忙趕赴各地上任,比如袁方去紹興,李連陽去溫州,李繼民去潮州,林飛泰去延平,而馬成則是在福州等著他的部隊主力南下,現在第二師下轄的兩個主力團都還在延平呢,要等到第四師的一個主力團北上接防后才能南下福州,到時候馬成再帶著兩團主力以及部分配屬給第二師的炮兵力量去浙江。 這次大規模的整編計劃中,除了炮兵部隊因為要改成一連改四門制從而更改了炮兵具體編制外,剩余的步兵團并沒有具體的調整,雖說編制中加設了一個迫擊炮連和營屬機炮連但是目前福州兵工廠的迫擊炮還在試生產階段,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裝備,所以步兵團的編制目前是變動不大的。 不過,步兵團下屬的具體編制沒有多少的變化,但是以團為單位的大規模調動卻是同時在進行著。 比如把原來駐扎延平的第二旅兩個團改為第二師21、22團后,陳敬云當天下令這兩個團到達福州接受整訓后開赴浙江和23團(原第五旅第十團)會合,然后第二師就駐扎浙江金華一線。同時第四師派了一個團北上接受延平防務,于此同時第五師(福建守備師、中央陸軍第十四師)將師部駐扎到延平內,擔負福建整個西部地區包括邵武、建寧、汀州在內的防務。 第三師下轄的33團(第十二團)原本駐防福州,和原第四旅、警衛旅一起接受訓練,現在編入第三師后,陳敬云就這個團調往廈門、漳州方向,一方面是靠近第三師潮州師部便于指揮,另外一方面也是接替當地的防務。 第六師(浙江守備師,中央陸軍第六師)下轄的61團(原福建省內四個守備團之一)原本駐防福鼎,但是第六師的任務是駐防浙江東南沿海,加上福鼎還有一個第四師的43團(第十一團),所以這個61團也將被調往溫州。 這初看上去彷佛調動很大,但具有實際意義的還是第二師調入浙江值得關注一些,剩下的部分調動不過是建制以及防區的細微調整。 而從第二師調往浙江的情況來看,很多人都在猜測陳敬云這么做的意義,是不是打算對浙江北部動武之類的。 可是這些基本都是多想了,陳敬云把第二師也調往浙江更多的是防備因素,而防備的對象是北洋軍。雖然說他知道歷史上南北和談是成功了,但是現在陳敬云得到的消息卻是雙方堅持不下,這和談從12月初開始,到現在1月中旬都已經進行了一個半月了,但是半點進展都沒有,有時候陳敬云就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到來影響了歷史。 在這樣的擔憂下,陳敬云很自然的就擔心南北和談失敗的話北洋軍大舉南下,如果真的局勢敗壞的話南京要是一個擋不住,下面可就他陳敬云遭殃了,所以浙江一個師是不夠的,還得加上一個第二師,至于第六師這種地方守備師,陳敬云從來就沒打算過當作戰兵力用,新編的兩個守備師用來打打土匪守備地方還成,真靠他們打夜戰的話根本不靠譜,要知道這些守備師裝備的可都是老舊步槍,連單發毛瑟都有。 而有了兩個師的話,但從兵力和裝備上來看已經超過北洋一個鎮了,即便訓練戰斗力比不上北洋軍,但是以多打少用來防守的話總應該可以吧?就算打不過,陳敬云還留有后手呢,第四師就是他的戰略預備隊,那里出問題就派往那里,就算第四師也不夠用了,他手里還一個保命用的警衛師呢。北洋軍如果真要大軍南下,少不得要帶著警衛師上前線的。 陳敬云生怕自己攪亂了歷史嚴密戒備著,而南京那邊也是老樣子,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讓南京臨時政斧的諸公叫苦連天,尤其是軍費上更是無能為力。 這短短半個月時間里臨時政斧就把湊集的數百萬資金花光了不說,還沒見到什么效果,南京附近的各路民軍雖然被整編為四路大軍二十幾個師但是沒改變他們索要軍餉的現實,沒有軍餉軍費,這些軍隊根本就動不了。 孫文等人還讓黃興整合軍隊準備北伐,但是黃興對此根本無能為力,軍事調動的命令好說,戰略規劃也好說,但是臨時政斧不給各師發放軍餉,補充槍支彈藥,根本就不能讓他們上線前作戰。黃興讓鎮江都督林述慶擔任臨淮總司令,率部北上以壓縮徐州一線,可是軍需供應困難,槍支彈藥奇缺,根本就無法動彈只能繼續在臨淮、清江一帶待命,說是待命呢,其實也就是占地盤,搜刮軍費,畢竟南京陸軍部不給軍餉,林述慶手下這么多大頭兵也得吃飯不是。 如此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很有趣的局面,南京臨時政斧陸軍部把南京周邊的部隊整編成了二十多個師,但是能夠拿軍餉的只有少數幾個,真正聽從命令并且得到補給的也只有黃興手下的11、12師,剩下的不是軍械奇缺就是人員短缺,真要打起來估計也只能看戲。 如果說以前黃興是因為看到了南方軍隊勢力太差無力北伐而生出和談的心思,那么現在黃興還是抱著同樣的理由。而孫文在剛剛回國擔任臨時大總統之際,可謂是意氣風發一心想要北伐,甚至全然不管不顧陶成章等光復會人的反對,由此造成同盟會和光復會的矛盾加大,以至于雙方徹底決裂。 而當孫文當了大半個月臨時大總統后,面對南京臨時政斧的職員們,各國的外交人員以及士紳們,臉上的笑容雖然依舊但是那股深深地疲憊卻是無時無刻都在表達這他對局勢的無能為力。 南京臨時政斧的財政問題就像一把利劍一樣,正在緩慢插入心臟,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利劍就越來越靠近心臟,最后引發徹底崩潰。 如此巨大的壓力下,孫文終于是承認革命不但需要精神,還需要錢。為了錢不惜和曰本借款,甚至以私人的名義找人借等等各種辦法都來。此時,曰本方面還依照著代理人計劃,一方面給予陳敬云扶持而另外一方面對南京臨時政斧加以扶持,雖說對南京方面沒有樂觀態度,但是曰本依舊用商業交往等私人名義陸續給南京臨時政斧提供了近千萬的貸款。 即便如此,南京臨時政斧的財政問題也得不到根本姓的解決,究其原因,是因為南京臨時政斧雖然被各省表面上承認,但是實際上只是一個代表會議而已,包括蔡鍔、陸榮廷甚至廣東的陳炯明都對這個南京臨時政斧沒什么信心和認同感,這也包括陳敬云在內,各省的稅款基本都自己截留自用,也都編練著自己的省內部隊。對南京方面除了發發幾封通電表示下自己對南北和談的關注外,基本就沒下文了。 從實際姓而言,南京臨時政斧只是一個南方各省推出來的表面政斧,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統一政斧,并不具備實際意義,在南方各省的實權都督眼中,臨時政斧就是用來南北和談的。軍隊嘛,陳敬云和蔡鍔甚至廣東的陳炯明都沒想過靠南京方面,而是自己練自己的兵。南京臨時政斧的實際權威只局限于南京方圓百里以內,或許百里還不到。 這樣造成的實際情況下,一個空有名頭的南京臨時政斧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來對抗北洋。 這個問題黃興早就看明白了,光復會的人也早就看明白了,到了后來孫文也看明白了。 等到了一月下旬的時候,南京臨時政斧內包括孫文在內的諸公已經達成一致。那就是和談。而且是真正的和談,不再是像前些時候那樣名為拖拖拉攏。當然了,為了給和談制造聲勢,同時為了準備袁世凱不答應和談,北伐的準備還是要繼續做下去。 等南京這幫人明白過來的時候,陶成章卻死了! 陶成章和孫文的矛盾由來已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早些年的時候就發生過多次爭吵,辛亥回國后由于共和大局已成,光復會和同盟會之間的正統之爭更是達到了最為激烈的程度,在政治上光復會推舉章炳麟取代孫文,意圖謀取大總統職位,在軍事以及其他實權位置上,陶成章前期發動各種力量準備推翻陳其美的上海都督之位,后來又和陳其美爭奪浙江都督之位。 陶成章因為和孫文關系不和,同時又威脅到陳其美謀取浙江都督一位,加上光復會和同盟會之間劇烈的黨派斗爭,使得陳其美終于是忍不住派出了殺手意圖行刺陶成章,企圖從根本上解決浙江都督之爭。 早在十四號那天陶成章就被刺客行刺過一次,不過那次陶成章命大,只是手臂受了點傷,而兩個刺客也被當場打死,其中一個叫蔣志清,另外一個叫王竹卿。而這次未成的刺殺也引起了軒然大波,就連遠在福州的陳敬云在看到報紙上說陶成章被刺殺后也覺得不可思議。 這陶成章可是光復會的領袖人物,而且要刺殺他的人里頭竟然還是同盟會的人,幾乎瞬間里就引爆了火藥桶。光復會和同盟會開始大罵,不但在報紙上罵,就連現實里見到了也經??匆娺@種事情的爆發。 這還不算呢,就在這個火藥桶被引發的時候,在二十二號那天陶成章再一次被行刺!這一次陶成章沒有上次的好運氣了,刺客一人一槍一發子彈就把陶成章給爆了頭,更關鍵的是竟然還讓那刺客給跑了,這等事情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刺客演義傳。 這下好了,原本雙方就已經鬧得紛紛揚揚了,這會又來一場刺殺,同盟會和光復會的矛盾立即爆發,光復會甚至正式宣布和同盟會決裂,要自己組建一個政黨,并堅決反對孫文當大總統,南北和談還沒結束,光復會就已經準備彈劾孫文把他這個臨時大總統拉下臺了。 第八十五章續 暗殺風云(二) 陶成章被刺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光復會和同盟會正是決裂并公開宣揚要彈劾孫文,同時支持章炳麟當大總統,南京局勢瞬間變得動蕩不安,原本就讓財政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南京臨時政斧對此更是無能為力,別說準備北伐了,能不能繼續維持現狀都是個問題。 對此,孫文等人讓伍廷芳等和談代表進一步放松各種條件,盡快達成和談。北洋代表唐紹儀也按照袁世凱的吩咐積極和談,并迅速的就一系列問題達成了雙方的決議。但是和談的雙方還有很重要的一條沒有解決,那就是清帝的退位問題。南方自然是堅決要求清帝退位的,如果北邊不答應的話那么和談就無從談起,到時候就算南方各省有意見但是依舊會組成聯軍北伐??傊宓弁宋贿@一點上,不管是孫文還是黃興或是宋教仁,甚至是各省都督陳敬云,蔡鍔之流幾乎都一口咬定要清帝退位,如果不退位的話就繼續北伐,打到燕京把溥儀拉下皇帝的寶座。 對于清帝退位這點上,袁世凱也是想的,并且一直在為此努力。從這一點上來說,袁世凱和南方革命黨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想要拉清帝拉下馬來,至于后續的權力斗爭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能混為一談。 袁世凱同意,也就代表著北洋軍同意,也代表著北中國的士紳富商階層的同意。按照這樣說來,南北和談應該是沒有什么分歧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