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
第十八章 帝王之夢 一、亂刀分吳三桂之尸骨 吳世璠自殺之后,大周國的勢力便隨之瓦解。清軍將領穆占和都統馬齊先入城,接受線緘等人的投降。 投降清軍的將領還有何進忠、林天擎、黃明等人。除了線緘之外,其他將領的心情并不太好,因為他們也參與了謀擒皇上與國公獻給清軍的行為,所以,他們總覺得皇上與國公的自殺與自己有著關系。 穆占與馬齊先入城后,將凡是參與反清之人都登記入冊,又將方光琮及其兒子方學潛、方學范在軍門之前分尸。 何進忠、林天擎、黃明等人見此慘象,心中對大周國和皇上的內疚感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慶幸。他們慶幸自己及早回了頭,沒有將生命作賭注押上去。 穆占派人將吳世璠的首級割下,帶入京城向康熙帝請功。 康熙帝望著吳世璠那怒目而視的腦袋,不知為什么,他心中并沒有多少因平亂戰功而帶來的多少激情。除了松了口氣之外,他甚至感到有些悲哀。 正在此時,明珠、米翰思、索額圖等人進見康熙??滴醯勰樕降乜粗麄?。 明珠等人見皇上在此大喜之時,臉上并無歡愉之色,感到非常奇怪。 明珠說:“臣等有一事要奏請皇上恩準?!?/br> 康熙帝問:“何事?” 明珠說:“臣等認為吳三桂犯上作亂,離析國家,致使國家戰禍不斷,天下生靈涂炭,須按律行大刑?!?/br> 康熙帝說:“然吳三桂已死在先,如何加之以大刑?” 明珠說:“吳三桂既死,可以離散吳三桂之尸骨的酷刑處罰他!” 康熙帝說:“人既然死了,以酷刑加之又有何用?” 明珠說:“以警天下人之心!” 康熙帝聽說之后,再無言語。 米翰思說:“臣認為還須將吳世璠之首級懸于菜市,讓京城之百姓見之生懼怕之心,從此不敢作亂于國家?!?/br> 索額圖說:“臣認為像馬寶、夏國相、李本深等人的親屬按律也要斬首。而高啟隆、張國柱、巴養元等人應斬首,其妻子兒女應入宮世代為奴!” 康熙帝說:“吳世璠是作亂之魁首,如何處置都不為過,只是那高啟隆等人既然要斬,為何還要將其妻子兒女淪為奴隸呢?” 米翰思說:“對犯上作亂之暴徒,須用重典!否則君主之威何在?” 康熙帝說:“朕只擔心天下人認為朕無仁厚之德?!?/br> 明珠說:“皇上認為失德與失天下相比,孰輕孰重?” 康熙帝說:“此話怎講?” 明珠說:“皇上若對這些暴徒懲治不重,天下之民必不生警覺之心,以為天威易犯。若有強暴之徒,再挑事端,國家豈非又要陷入戰亂之中?故臣等以為須用重典。此事雖會令天下之民眾認為皇上酷政,缺乏仁厚之德,但事過境遷,民眾對皇上之看法必有所改變?!?/br> 康熙帝沉思良久,最后決斷地說:“朕依各位所奏!” 于是,吳世璠的尸首被懸于菜市上。 馬寶、夏國相、李本深、王李清等人的親屬因受株連而被斬首。 高啟隆、張國柱、巴養元等被斬,其妻子兒女入宮,財產收繳國庫。 當民眾得知還要將吳三桂之尸骨用亂刀離析,便紛紛趕來看。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到處都是嬌嬌嫩嫩的草,到處都是剛剛綻開的花。天空中彌漫著草的氣息和花的芳香。 人們圍在吳三桂之墓周圍看掘墓。 陽光鋪灑在人們身上,人們便感覺到陽光的溫暖。 當年看吳三桂登基的老者甲和老者乙也正在人群之中,他們是特意趕來看掘墓的。他們目睹吳三桂在短短幾年內有如此多的沉浮,生出許多感慨。 老者甲說:“真沒想到,昔年之帝王,今日卻成了逆臣賊子!” 老者乙說:“這便是所謂的‘成者王,敗者寇’!” 老者甲說:“依你說,這天下之人本無君臣之分么?” 老者乙說:“正是!” 老者甲說:“如果吳三桂勝了,康熙帝趕下臺,滿人被趕出中國的話,吳三桂便不是逆臣賊子了么?” 老者乙說:“豈止不是賊臣逆子?且是天下之漢人的有功之君!” 老者甲說:“可是,吳三桂偏偏敗了!” 老者乙說:“這便是現實!” 老者甲說:“你覺得吳三桂敗在何處?” 老者乙說:“不知道!” 老者甲說:“按理,他應該取勝??!眨眼間便占據了長江以南的數省?!?/br> 老者乙說:“可是,也是在眨眼之間,他的大周國便煙消云散了!” 老者甲說:“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離析他的尸骨這一幕!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不知是應該慶幸,還是應該悲哀?” 老者乙說:“當然應該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