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節
索額圖問:“皇上為何事苦惱?” 康熙帝說:“朕總覺得對楊素蘊參劾吳三桂之事處理得太草率?!彼黝~圖是他目前最值得信任的侍衛,所以他對索額圖,不想隱瞞什么。 索額圖說:“皇上為何有這感覺呢?” 康熙帝說:“朕覺得楊素蘊沒錯!可鰲拜他們偏偏不問事實真相!不治吳三桂之罪也罷了,為何還要反詰楊素蘊呢?” 索額圖嘆口氣說:“也許是因為平西王的勢力太大了吧!” 康熙帝說:“他勢力再大,也是臣。朕是君,朕用得著怕他么?” 索額圖一時不知如何向康熙帝解釋了,便故意岔開話題問:“那孝莊皇太后是怎么說的呢?” 康熙帝說:“皇太后也說吳三桂撈錢是件好事呢?!?/br> 索額圖想不出皇太后此話的用意何在,于是也陷入了沉思。索額圖從小跟著父親,后來入宮當了康熙帝的侍衛,宮中之事他見過不少,且常常是些讓人想不明白的事。 康熙帝說:“要是朕親政就好了!” 索額圖望著稚氣未脫的皇上,心里涌動著酸楚,突然聯想到皇上終究要長大,終究要親政,心里便好受起來。于是,極有興趣地問:“皇上若親政,首要之事做什么?” 康熙帝斬釘截鐵地說:“撤藩!” 索額圖聞之一驚,急忙朝四周看了看,發現無人,心里才踏實起來。然后小心翼翼地問:“皇上為何要撤藩?” 康熙帝作古正經地說:“三藩耗資巨大,弄得宮中也捉襟見肘。不撤藩,朕這個皇上沒法當?!?/br> 索額圖心里笑了,又問:“還有其他原因么?” 康熙帝想了想說:“藩王在自己所轄地內,愚弄民眾,欺壓百姓,橫征暴斂,巧取豪奪,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若不撤藩,天下不安?!?/br> 索額圖的眼里涌出了淚花。若不是親耳聽到,他怎么也不會相信這是個十幾歲的孩子說的話。 康熙帝見索額圖不開言,以為自己說錯了,便小心翼翼地問索額圖:“朕說錯了么?” 索額圖連忙點頭說:“沒錯!沒錯!” 康熙帝便舒心地笑起來。突然,他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認真地說:“你別總是問朕怎么治國,你也得給朕出出主意,你說吧,你認為朕當皇上后,還應該做什么?” 索額圖羞澀地說:“我能有什么主意呢?” 康熙帝便像個大人似的說:“沒關系,你隨便說,朕恕你無罪便是!” 索額圖便認真地思索起來,然后鄭重其事地說:“奴才認為,撤除三藩,統一國家,確實為第一件大事?!?/br> 康熙帝問:“說說你的理由?!?/br> 索額圖說:“三藩不撤除,國家的錢財就會被耗費盡,皇上便無錢來辦其他大事?!?/br> 康熙帝問:“你認為朕還應該辦哪些大事?” 索額圖說:“治河!” 康熙帝問:“什么河?” 索額圖說:“黃河與淮河!” 康熙帝說:“說說你的理由?!?/br> 索額圖想了想說:“先說黃河吧。黃河之水,裹沙而行。水合則流急而沙隨水去,水分則流緩沙停。于是,河底日高。等到暴雨時節,必然泛濫成災。首當其沖的是黃河兩岸的黎民百姓。多年來都是這樣,只要洪水一來,黃河水便越堤而過,破壞著百姓的家園,沖毀了百姓的莊稼,使百姓無糧可食無家可歸!” 康熙帝見索額圖說得動情,自己聽得也非常感動,淚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索額圖似乎沒顧著康熙帝的情態,仍然往下說:“加之黃河與淮河,運河交織于蘇北一隅,黃淮泛濫,倒灌入運,使運河阻塞,南北的交通運輸便會斷絕?!?/br> 康熙帝點點頭稱贊索額圖說:“你說得有理!朕親政后,一定要治理黃河與淮河?!?/br> 索額圖見康熙帝作古正經地向自己表態,雖說沒看到現實,但他仍然受到極大的鼓舞!于是他又說:“臣認為皇上如果親政,還應整理漕運!” 康熙帝問:“你說的是漕運?” 索額圖點點頭說:“是的?!?/br> 康熙帝不知漕運之中的奇巧,便問:“為何?” 索額圖說:“因為漕運是我大清的命脈!” 康熙帝問:“有這么重要?” 索額圖說:“正是!” 康熙帝說:“你能說得具體些么?” 索額圖說:“我大清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北京,因此,北京是機構集中、人員集中的地方。但是,北京物資匱乏,需要南方接濟。而漕運便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比如說,朝廷每年要從南方各省運輸四百萬石漕糧到北京,以解決糧食方面的缺口。如果漕運方面出現問題,糧食等物資運不到北京,就立即會引起混亂和恐慌,嚴重的話,甚至會動搖大清的基業!” 康熙帝聽到這里,心里急了,問:“怎樣才能搞好漕運呢?” 索額圖說:“分兩個方面來治理整頓,一是天災,二是人禍?!?/br> 康熙帝問:“什么是天災?” 索額圖說:“臣剛才所說的黃淮泛濫也會殃及漕運。因為供漕運用的運河與黃河、淮河有交集之處,若黃淮兩河漲水,便會倒流到運河中,致使漕運癱瘓?!?/br> 康熙帝說:“那治理黃淮還有利于漕運了?” 索額圖說:“正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