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劉宗周自授書給多鐸的使者以后,便粒米不沾,滴水不入,只等待死。后又覺得自己的死應該警醒后人,便寫下絕命詞: “信國不可為,偷生豈能久?止水與疊山,只爭死先后。若云袁奉高,時地皆非偶。得正而斃矣,庶幾全所受?!?/br> 劉宗周的學生見先生餓得奄奄一息了,便哭著問他:“先生可有未了之事?” 劉宗周說:“他無所事,孤忠耿耿?!比缓笥置顚W生說,“汝停我于山,當于三年后葬?!?/br> 學生問他為什么這樣? 劉宗周說:“先帝梓宮尚未落土,示致喪三年之義?!?/br> 閏六月初六,劉宗周命令全家人扶起他,并穿戴一新,肅容端坐。過一會兒向北叩頭,以示君主之義。 初七日,劉宗周命令學生取來筆墨,書寫“魯”字。 初八,劉宗周氣絕身亡,但人雖死,雙目卻炯炯有神,到了入殮之時,也沒閉上。 劉宗周因為不與滿人并立而絕食致死的事頓時傳遍了江浙一帶。眾人猜想到劉宗周所書“魯”字肯定是指要大家擁立魯王,共抗清兵。 魯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孫,世封兗州。北京淪陷后,移居于浙江的臺州。南京淪陷后,魯王又由臺州遷到紹興。 劉宗周的義舉激起了兵部尚書張國維、朱大典,吏部員外郎錢肅樂,行人張煌言,諸生王羽等心中的憤慨,他們立志要舉起反清的大旗。聽說劉宗周臨死之前書寫“魯”字,便一致擁立魯王。魯王即監國位,改年號為魯監國元年。 魯王被擁立之后,寧波,定??偙踔?、右浦游擊張名振等以海軍響應,并以錢塘江東岸為防線堅守。 由于魯王為人頗孚眾望,加之當時群龍無首,所以各地的反清復明的仁人志士均投到了魯王的旗幟之下。 一六四五年七月,睿親王多爾袞再次宣布剃發易服的命令之后,激起了神州大地上的漢人心中的憤慨。漢人認為這是讓他們忘記祖先,是奇恥大辱,處處升起反清情緒,起而抗清之人紛紛: 給事中陳子龍,吏部主事夏允彝等起兵松江。 兵部主事吳易,舉人孫兆奎起兵吳江。 行人盧象觀則奉宗室之子瑞昌王起兵宜興。 中書葛麟,主事王朝升奉宗室之子通成王起兵太湖。 主事荊本徹,員外郎沈廷揚起兵崇明島。 副總兵王佐才起兵昆山,典吏閻應元、陳明遇起兵江陰。 僉都御吏金聲與邱祖德、尹民興、吳應箕起兵徽州寧國。 清朝順治皇帝見處處都是興兵反清復明的浪潮,便慌了手腳。順治皇帝問計于多爾袞,多爾袞歷來奉行的是高壓政策??扇缃穹辞尻犖榇似鸨朔?,壓不勝壓,多爾袞心里也沒有了主意。 順治皇帝在心中有些怪多爾袞,心想,如不是聽了多爾袞的主意讓吳三桂出鎮錦州,此時調動起來也極方便。然而,此時肯定不行,自己剛讓吳三桂去錦州,立刻又調他回來,豈不會助長他的驕橫之氣?順治皇帝心里除了調撥吳三桂前去鎮壓之法,便再無主意。 多爾袞也在苦苦思索。他知道調動吳三桂去鎮壓是最佳選擇,但此路不通。 多爾袞腦中劃過一道靈光,突然想起一個人來。對!對付漢人,最有辦法的莫過于洪承疇。多爾袞向順治皇帝舉薦洪承疇。 順治皇帝半信半疑,因為他并未與洪承疇打過太多的交道,但多爾袞既然舉薦他,便打算姑且一試。 順治皇帝便下旨召見洪承疇。 洪承疇走進殿門,見多爾袞也在場,知是有軍國大事相商。心里琢磨一下,便有了主意。 順治皇帝將形勢告訴了洪承疇,并問計于他。 洪承疇用余光看了看多爾袞,見多爾袞微微點點頭,才侃侃而談起來:“現在各處抗清雖然形勢嚴重,實則外強中干?!?/br> 順治問:“為何外強中干?” 洪承疇說:“除了幾個主要人物之外,其余大多是處于懷疑與觀望之中?!?/br> 順治問:“照愛卿所說,是不能派兵去鎮壓么?” 洪承疇說:“正是。眾人本在觀望之中,若去鎮壓,恰恰將他們推到了敵對立場,這于大清國不利!” 順治問:“依洪愛卿之意,該如何處置?” 洪承疇說:“依臣之見,我以皇上的名義去招撫江南各省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同時,調遣滿洲大兵前去約束。一打一拉,保準能將其平息?!?/br> 多爾袞聽了,心里不得不嘆服。 順治皇帝問多爾袞意下如何,多爾袞認為可行。 于是,順治皇帝授予洪承疇尚方寶劍。 洪承疇領了皇上的尚方寶劍游說于大江南北。果然不出他所料:各地反抗清朝的情緒雖然很高漲,但愿意真刀真槍地干的卻很少。經過洪承疇的勸說,各地的抗清運動便紛紛土崩瓦解。 一六四六年,魯王見大勢已去,不得不在張名振的保護下,離開紹興。 魯王在登上駛往廈門的輪船時,仰天長嘆道:“漢人之情緒,為何沸也匆匆,冷也匆匆?” 二、父親鄭芝龍投降清廷,兒子鄭成功效忠明室 一六四五年六月,多鐸瓦解了南京的福王朝廷,即弘光政權。其朝廷之中的官員蘇觀生、鄭鴻達等人保護著唐王聿鍵進入福建,依附在鄭鴻達的哥哥鄭芝龍之下,并于一六四五年閏六月,也就是魯王監國的同一時刻,稱帝于福州。建元隆武。 鄭芝龍是福建人,父親做過泉州庫吏。蔡善繼做泉州太守時,府治后衙與州庫僅隔一街,相距很近。鄭芝龍十歲時,戲投石子,誤中了蔡善繼的額頭。蔡善繼把他抓住,本想治治他,但見他的姿容秀麗,認為他將來必成大富大貴之人,便笑著對鄭芝龍說:“俗話說刑不上大夫,法不治貴人?!比缓髮⑺帕?。 幾年之后,鄭芝龍與其弟芝虎流入海島顏振泉黨中為盜。由于鄭芝龍聰明伶俐,對海盜之事立刻了如指掌,其見識也常常超過一般海盜。后來顏振泉死了,海盜群龍無首,鄭芝龍便被海盜推為頭領。 鄭芝龍做了盜首之后,使海盜的力量迅速加強??v橫海上,所向披靡,官兵也拿他沒有辦法。 福建巡撫熊文燦便設法招儀,后來,鄭芝龍便降到熊文燦門下。崇禎年間,鄭芝龍管領東南海上商船。凡商船非得鄭氏令旗,不能在海上來往。而要取得令旗,每船須交納三千金。于是,鄭芝龍成為富蓋一方的大富豪。 鄭鴻達將唐王聿鍵引至他的門下,本是想靠他的財力做成反清復明的大業。鄭芝龍起初也是這么想,覺得如果能幫助隆武帝收復大明江山,自己便是有功之臣,功名利祿自然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