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劉宗敏和牛金星嚇得趕忙向皇上叩頭賠罪。 李自成見二位已有知錯之意,卻也不敢蠻逼,便對眾人說:“對吳三桂是戰還是不戰,請大家說說,不必有所保留?!?/br> 眾人開始是七嘴八舌,后來的看法基本趨向一致,認為有必要對吳三桂作戰,以保能安全撤退。 李自成聽了眾人的意見,覺得可行,便在定州布陣,嚴陣以待吳三桂。 吳三桂等自己的隊伍和清兵到齊,便與眾將商討進擊之策。 眾將領一直對自己受到多爾袞的牽制而不得不來追擊李自成心有不滿,只是礙于吳三桂報仇心切而不敢說。同時認為吳軍進京比追李自成更重要,所以,當吳三桂問起時,眾人并不像先時那般活躍。 吳三桂一見如此,便知眾將心意。他對眾將領說:“難道你們以為我不知道進京城比追擊李自成更重要?難道我不懂國仇大于家恨?我不是不肯進京城,扶持東宮,光復明室,而是不能!因為阿濟格率著六萬大軍牽制著我們,一著不慎,我們便有滅頂之災!到那時,別說扶持東宮了,我們連吃飯的本錢也會輸掉?,F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李自成,越早越好!因為只有消滅李自成,多爾袞才沒有理由攔阻我們進京,我們才有可能光復明室!” 眾人一聽,覺得吳三桂的話在理,便紛紛表示要與李自成拼死一戰。 吳三桂見眾人的思想通了,便將如何與李自成決戰部署了一番。 第二日,吳三桂率領大軍直奔定州。 剛剛到了一平原之口,前鋒來報,李自成在前面嚴陣以待。吳三桂聽后一怔,他原以為李自成的農民軍已嚇破了膽,會一味逃命,不可能還會有心思打仗,誰知卻出乎他意料! 吳三桂略一思索,便命令隊伍緩行,等大部隊到齊再說。 不久,大部隊到齊。吳三桂率領眾將官前去觀察。只見平原開闊之處,李自成的隊伍列著方陣。少數人馬在移動著位置,但進退有序,一點也不見慌亂的樣子,顯然是早有決戰的打算。 郭云龍問是否用鐵騎沖擊敵軍,趁亂殲敵? 吳三桂搖搖頭說:“敵軍似乎早有預謀?!比缓笾钢煌麩o際的平原說:“平原四周看似寧靜,實則有伏兵數萬,如果我們的鐵騎去沖擊,只會盡數而滅?!?/br> 郭云龍見平原雖然寧靜,果有伏兵之象,便問吳三桂:“現在怎么辦?” 吳三桂堅定地說:“后退十里?” 郭云龍驚問:“后退十里?難道我們不打李自成了么?” 吳三桂說:“不是不打,而是得另設良策!” 郭云龍說:“末將愚拙,請將軍明示!” 吳三桂說:“先時以為李賊新敗膽虛,盡可斷而殲之。如今見李賊進退有序,想必是早已做好口袋等著我們去鉆?!?/br> 郭云龍聽后覺得有理,只是有些不解,因此問:“將軍命令后退,不怕敵軍趁機追擊我軍么?” 吳三桂說:“正要李賊如此!” 郭云龍問:“那又是何意?” 吳三桂說:“現在敵軍是以逸待勞,以靜制動,而我軍如果進擊的話,剛好中敵之計。因此,我命令大軍后退。如果敵軍趁機追擊,是失彼之長而用彼之短,他所設伏兵無用不說,扎設陣形也失去作用。敵軍的布置是長于防御,卻短于攻擊,因而只要我軍退而亂,敵軍若追擊,必敗無疑!” 郭云龍大喜而道:“謝將軍指教!” 李自成見吳三桂率兵前來,正滿心歡喜。誰知吳三桂卻即時后撤,并不鉆自己的口袋,又好生失望。 劉宗敏要率軍追擊,李自成攔阻了他。劉宗敏問為何不追擊?李自成說,敵軍并非因敗而退,而是想誘我出擊。 劉宗敏便說,好不容易等到個機會,現在錯過了,以后怎么辦? 李自成說,以后再說。 吳三桂率兵后撤,見李自成并不追來,也好生失望。 郭云龍問吳三桂怎么辦? 吳三桂說,我料定敵軍今夜劫我軍營,到時,只要我軍依計而行,必大敗李賊。 當夜,吳三桂讓眾兵士隱藏在軍營之外。 到了后半夜,李自成果然率兵前來劫營。吳三桂一聲令下,吳軍與清兵從四面八方圍住了農民軍。農民軍只好與敵人展開血戰。 戰至天亮,農民軍損失慘重,李自成也負了傷。眼看著農民軍再無退路,李自成只得率兵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奔固關方向而去。 吳三桂立即率兵,窮追不舍。 李自成不敢停留,又往山西方向逃去。 吳三桂率兵追至固關,見敵軍已遠去,只得在此駐扎下來,暫時休整。 三、多爾袞趁機率兵占領了京城 自從依洪承疇之計,派一萬騎兵增援阿濟格,懾迫吳三桂放棄進京而去追殺李自成以來,多爾袞一直處于惴惴不安之中。因為,按照他對吳三桂的理解,他覺得吳三桂不會輕易屈服阿濟格的懾迫而放棄恢復明廷的大業。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吳三桂確實奔西追李自成去了。這令多爾袞興奮不已,他覺得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只要自己此時能占據北京城,何愁明廷不滅,又何愁清朝占領中原之夢不成? 多爾袞興奮之余,又有些沮喪。因為他覺得北京城既為明廷故都,有數百年根基,自己即便占有了京城,也未必能夠使漢人依附于清朝,但他絕不想因此而影響自己進京的計劃,于是他召集眾人來商量。 多爾袞將眾人畢集于自己的軍營之中,然后認真地巡視一圈,輕言細語地說:“吳三桂已率兵追李自成去了,我想問各位,我們的下一步棋該如何走?” 洪承疇聽了,心里暗驚:完了,大明廷徹底完了。雖說他已歸降清朝多年,但他畢竟是明廷的故臣,多多少少對明廷尚有一些依戀之情。那日為多爾袞設計,他只是因為屈服于多爾袞之yin威,之后,他便心存僥幸心理,總認為吳三桂不會因為家仇而放棄國恨,忘記恢復明廷之大業。不想事情恰恰如此!這不能不讓洪承疇驚懼。 坐于帥位之上的多爾袞早就注意到了洪承疇的失態,知道他心里還存有一絲戀舊之情,本來他覺得可以理解,但聯想到此計又是洪承疇出的,多爾袞心里對洪承疇充滿了鄙視。因此,他故意對洪承疇說:“洪大人歷來都是心懷韜略,我想問你我們下一步該如何做?” 洪承疇沒有想到多爾袞竟然會指名道姓地要自己說,他的頭腦本來還因為先前聽到的消息而出現空白,現在由多爾袞問及此事,他一時無法回旋,脫口而出:“進京!”說完之后,他便后悔了。這樣一來,豈不將大明廷推入真正的深淵么? 多爾袞見洪承疇那種誠惶誠恐無所適從的樣子,心里有一些快感,不知為什么,他覺得自己既喜歡利用又非常鄙視洪承疇之類的人。從洪承疇的表情上,多爾袞可以判斷出他是處于一種痛苦與恐懼交合的混沌之中。他進一步以極威嚴的語氣問:“進京之后怎么辦?” 洪承疇沒有料到多爾袞窮追不舍,又見他滿臉嚴肅,便有些慌亂了,結結巴巴地說:“這個,臣子說不上來?!?/br> 多爾袞知道洪承疇心機狡詐,沒有不知道的可能,便滿臉殺氣地繼續恐嚇他:“洪大人歷來都是滿腹心機一肚韜略之人,今日怎么會說出此言?難道洪大人心里有什么顧忌不成?” 洪承疇聽了后,以為多爾袞懷疑自己心懷異志,便趕忙跪下來說:“小人雖肝腦涂地,亦難報大王恩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