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1 鄰鄰:同轔轔,車行聲。 2 白顛:白額,一種良馬。 3 君子:指其丈夫。 4 寺人:官名。 5 阪(bǎn):山坡。漆:漆樹 6 隰(xi):低濕的地方。 7 逝:往。耋(dié):八十歲,此處泛指老人。 【經典原意】 大車轔轔地駛過,白額駿馬拉著車子。沒能看見丈夫,只因寺人沒有傳令。 高坡上有個漆樹園,洼地里有片栗樹林。見到了丈夫,坐在一起高興地彈瑟。今天如果不及時行樂,時光消逝衰老隨即而來。 高坡上有個桑樹林,洼地里有片楊樹林。已經見到了丈夫,坐在一起高興地吹笙。今天如果不及時行樂,轉眼之間就要面對死亡。 【當代闡釋】 愛情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 和諧的婚姻需要許多條件,物質的,精神的。但和諧的婚姻又是簡單的,有時只需要一點點對方的理解與關心。 女子體會到時光飛逝的可怕,很快他們就會變老。找到丈夫尋求安慰,丈夫并沒有因為妻子貌似可笑的念頭而拒絕,他很體貼地和妻子在一起彈瑟吹笙,在音樂的柔和世界里撫平妻子的憂慮。 沒有太多的條件,不需要太多的準備,這些就足夠了。 寬容與理解在婚姻里是最好的黏合劑。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夫妻之間也有抱怨、分歧,甚至吵架,那時被怨氣沖昏了頭腦的人們往往會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如果退一步呢,海闊天空。愛很多時候是因為寬容才被看見?!锻崴股倘恕分信_詞說:“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眱蓚€互相寬容的人往往也會被上天所寬容、賜福。 體貼不是煞有介事的,就像婚后平淡的生活,是細微的,不露聲色的。就像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轟轟烈烈的愛的表達是屬于年輕熱戀時的方式;默默無聞細致入微的體貼關懷就是婚后兩人愛的表達方式。 泰戈爾說:愛情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幸福的確不需要太多的條件。 【文化常識】 歲數的別稱: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豆蔻(kou)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及笄(ji,古代盤頭發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指女子十五歲。 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歲。 古稀是七十歲。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歲。 期頤指一百歲。 【原文】 有狐 有狐綏綏(1),在彼淇梁(2)。心之憂矣,之子無裳。 有狐綏綏, 在彼淇厲(3)。 心之憂矣,之子無帶。 有狐綏綏,在彼淇側。心之憂矣,之子無服。 【注釋】 1綏(sui)綏:獨自慢吞吞地走。 2淇:河名。 梁:橋梁。 3厲:水邊淺灘。 【經典原意】 一只狐貍踽踽獨行,走在淇水的橋頭上。心中真的為你擔憂,擔心你沒有衣裳。 一只狐貍踽踽獨行,走在淇水的淺灘上。心中真的為你擔憂,擔心你沒有衣帶。 一只狐貍踽踽獨行,走在淇水的岸邊。心中真的為你擔憂,擔心你沒有衣衫。 【當代闡釋】 密密縫織的衣服 有個恩愛體貼的妻子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