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節
書迷正在閱讀:破爛事(高干)、我的男人、惹禍上身:總裁大人,接招吧!、酥骨蜜、最佳爐鼎、舍身、窮的只剩錢、神級修真狂少、穿越嫡女宅斗記、我的名字叫黑(出書版)
兩個人影出現在廳門口。左邊的男子身材高大魁梧,右邊卻是位窈窕綽約的少女,雖是看不清相貌,單看身形,已知她是位美女。 譚咸已老,胡元是太監,對女色并不放在心上??墒钱斏倥铰妮p盈的走過來,漸漸看清她的面容,都是心中一動。這少女膚光勝雪,明艷不可方物,是位難得一見的好女子。 身材高大魁梧的男子也慢慢走近,譚咸和胡元見了他,都是心中一驚。武定侯不錯是吃了敗仗,可是,也犯不上這般模樣吧,真是如喪考妣。 外面又是一道雪亮的閃電劃過,整個偏廳瞬間亮如白晝。廳里四個人,四張面孔,倒有三張是臉色慘白,看上去好不凄厲。 “祁保山的獨生女兒,是我娘?!鼻嗳咐潇o看著眼前這三個人,干脆的宣布,“我是祁保山嫡親的外孫女,為他討公道來的!譚咸,趙越,胡元,你們欠我祁家的,今日連本帶利,一并還了給我!” 她聲音清脆悅耳,可是聽在耳中,卻比外面的雷聲更驚魂動魄。趙越警惕的按住腰刀,胡元縮了縮脖子,就是最鎮定的譚咸,心中也有了懼意。 “龍虎將軍有這樣出色當行的孫女,真是令人高興?!弊T咸捋著胡子嘆息,“當年他們父子一齊陣亡,我很為他們可惜。如今知道祁家有后,欣慰莫名?!?/br> 祁保山死了,他的兒子們也死了,誰能料到他的獨生愛女會生下外孫女,這外孫女今日會逼上門來。女兒、外孫女都是外姓人,祁家沒了兒子,竟然也有卷土重來的這一天。天意,這是天意。 胡元是太監,最沒氣節,一臉諂媚的拍馬屁,“也只有龍虎將軍那樣的蓋世奇才,能有你這樣能干的外孫女。祁將軍,你是巾幗英雄!” 趙越沉默不語,手一直按在腰刀柄上。譚咸,胡元,你倆的口才好像都還過的去,我不成了,你倆來吧。尤其是譚咸,你不是號稱足智多謀之人么,快說服眼前這少女。她才多大,你糊弄住她,還不是小菜一碟么。 青雀腰刀出鞘,雪亮耀眼的利器橫在三人面前,“每人說一遍,當年的真相?!蓖耆敲畹目谖?。 譚咸皺眉,“對長者豈可如此無禮?祁青雀,我當年總督軍務,所做之事,俯仰無愧!” 青雀冷冷看著他,根本不為所動。 譚咸嘆了口氣,“令祖父忠勇過人,以三千鐵騎對敵蒙古數萬騎兵,殺敵無數,力盡而死。直到他們全數陣亡,也沒能等到援兵!祁將軍,那天風沙大,另兩路人馬迷了路,沒有及時趕到。這是天意,并非人為?!?/br> 胡元一臉懊喪,“讓太監監軍,根本就是胡鬧!我又不懂行軍打仗,瞎攙和什么?軍務,我不懂啊。當年援軍為什么沒到,我不怎么知道,不過,風沙真的很大,出不了門?!?/br> 趙越目光銳利的看看譚、胡二人,沉聲道:我帶著所屬人馬出發后不久,便遇上了大風沙!根本不能視物!因為迷了路,故此,沒有及時趕到。祁將軍,譚大人說的對,這是天災,并非人禍?!?/br> “你們三個,全部在撒謊!”青雀冷冷的斥責,“什么風沙大,不能視物,你們當我是無知小兒?開國之初,藍侯率兵追擊北元末帝之時,便是漫天的風沙!藍侯有沒有追上北元末帝,有沒有殺敵上萬,有沒有奪得無數奴隸牲畜?” 風沙大便不能行軍,騙鬼呢。 廳里的三個男人,全都白了臉。趙越更是握緊刀柄,隨時準備撥刀廝殺。 青雀揚起手中寶刀,逼進三人,“我祖父在捕魚兒海浴血奮戰之時,你們在后方悠閑逍遙!他長眠于地下之時,你們高官厚祿!你們三個,踩著我祖父的尸骨爬上高位,已經享福二十年!今天我是來討債的,不只為我祖父,也為捕魚兒海畔無數冤魂!” 趙越腰刀出鞘,準備殊死搏斗。胡元嚇的啰嗦成一團,“我什么都不懂啊,不是我,不是我?!弊T咸不動聲色的后退兩步,伸手按了書櫥上的暗鈕。四五十名黑衣護衛應聲出現,持著明晃晃的利刃,呼喊著殺了過來。 譚咸清癯面容上露出一絲微不可見的笑意,看向青雀的眼神中卻又有著憐憫和可惜。丫頭,你若不是如此目中無人,老夫本不愿下這毒手。已經二十年了,再追究有什么意思?你青春年少,人單力孤,想跟我們作對不成,丫頭,你傻呀。 胡元大為喜悅,“還是老譚有城府!”喜滋滋在一旁看著,等著譚家護衛大獲全勝。四五十名壯漢對付一名花朵般的少女,結果如何,還用問么。 趙越見狀也是心里盤算,既是合三人之力,也勸不下這丫頭,看來真是不能善了。既如此,別無他法,只能結果了她,一了百了。當下再不猶豫,刀法狠辣,一刀狠似一刀。 青雀揮刀應敵,口中發出一波接著一波的長嘯。這長嘯聲清亮悠遠,中氣十足,既使是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也傳出去很遠很遠。 一隊臉蒙黑色面巾的蒙面黑衣人迅疾趕了來,和譚家護衛戰在一起。這群蒙面黑衣人下手很毒,悶聲不響的,使出的全是要命招數。 浙江又有了新的匪情,不只臺州、慶元流民成災,連錢塘一帶也不安穩了。這不,遠近聞名的譚家莊于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被血洗,譚家大家長、清名卓著的譚咸大人倒在血泊中。和他一起收復河套的監軍胡元,總兵官趙越恰巧在他這兒敘舊,也不幸遇害。 ☆、第97章 接風 “這般重大的匪情,我該如何上報?!睂巼^疼的要命,“一下子死了三個,個個身份顯赫!一位清流名士,一位總兵官兼侯爺,還有一位鎮守太監,無論哪個名號都是響當當的!” 鄧麒咧嘴笑,“人死如燈滅,有什么可說的呢,他們命該如此。祖父,咱們初到浙江,還沒開始顯身手呢,跟咱們干系不大!您趕緊的吧,該招撫的招撫,該剿滅的剿滅。等這消息傳到京師,咱們也該把局勢穩定下來了?!?/br> 寧國公瞪了他一眼,“說的輕巧!”鄧麒不知是膽子變大了還是情緒實在高昂,被他瞪著也不怕,繼續傻樂。 “你就笨死吧!”寧國公看不得他這副模樣,恨鐵不成鋼,“當年你若是老實告訴我心里話,會不會弄到今天這個地步?” 寧國公這話說的沒頭沒腦,鄧麒卻是完全聽懂了,想也不想就頂了回去,“您要是真想聽我的心里話,該私下里問我!您當著祖母的面問我,還想聽著真話呢,可能么?!?/br> 當年祁家父子戰死,荀氏執意悔婚,孫氏也不愿意娶位孤女做長媳,要為鄧麒另覓淑女。寧國公和荀氏幾番爭執,不得結果,最后把鄧麒叫過去詢問,鄧麒一臉孝順狀的說了句,“孫兒聽祖母的,祖母讓孫兒娶誰,孫兒便娶誰?!边@么著,寧國公最終下了決心。 鄧麒說順嘴了,一連串的指責脫口而出,“那時我是年輕不懂事,您一把年紀了,也不知道個好歹!說定的婚事便是說定的婚事,哪有女家遭了難,男家便反悔的道理?背信棄義、傷天害理!” “你這混小子!”寧國公怒吼一聲,伸巴掌掄了過來。鄧麒不只不躲,還勇敢的迎了上去,“打吧打吧,打狠點兒!最好留下五個巴掌印,等見著妞妞,我告訴她這傷是從哪來的!” 一提妞妞,寧國公登時沒了脾氣,訕訕的收回掌,低頭裝作看公文。鄧麒直著脖子瞎吵吵了一通,最后居然沒挨打,自己也覺得意外,安靜了好一會兒。 “等妞妞回來,看好她,不許她再自作主張?!卑肷?,寧國公悶聲道:“那些人沒一個好對付的,她年輕氣盛,太大膽了。這回是險勝,往后不可如此?!?/br> “哪還有往后啊?!编圇杪曇糗浐土?,“一鍋端,全解決了,沒有往后?!?/br> 寧國公沉默許久,方低聲說道:“但愿如此?!?/br> 自從下令招撫,提出“凡歸誠者,既往不咎”,流民丟掉槍械到官府自首的絡繹不絕。官府把這些人專挑荒僻的野地安置了,給他們辦理良民戶籍,許他們開采荒田,自種自吃。一開始來投降的人還是少數,慢慢的就越來越多。 流民,本來就是因為日子實在過不下去才鋌而走險的。朝廷讓他們有地種,有飯吃,他們還造什么反,鬧什么事。 不對,他們甚至不要求有飯吃,只要能吃糠咽菜,餓不死,就能撐下去,就能安安份份的活下去。 寧國公一面下令招撫,一面兵分兩路,分別攻取匪首程藺和葉松朋。交戰之前,寧國公為了瓦解流民的斗志,分化流民,向流民軍中射了上千張招降的貼子,“除匪首之外,主動投誠者,既往不咎!”“主動投誠,有田有糧,有地有房!” 寧國公治軍嚴肅,賞罰分明,所帶領的軍隊一向只有前進,沒有后退。只有勇猛沖鋒,沒有畏敵怯戰。不到一月的功夫,臺州的城池都被收復,匪首帶著親信遁入深山。 鄧麒和青雀并肩上陣,旌旗招展,盔甲鮮明,意氣風發。鄧麒的刀法得到寧國公真傳,很有兩下子,砍起沒什么武功的流民來,好像切菜似的。 青雀卻不砍人,很費力氣的生擒活捉。鄧麒大急,“妞妞,這是打仗!”他吼他的,青雀還是一個不肯殺,“這些人又不是入侵的豺狼虎豹,和咱們同是天朝子民!” 把鄧麒氣的不行。 收兵之后,寧國公知道了,也板起臉,“婦人之仁!”上了戰場就是要殺人,管他是蒙古人、女真人,還是叛匪?招撫令早下過,一再勸他們放下槍械,主動投誠,他們冥頑不靈,自尋死路,卻又怪的到誰? “慈不掌兵?!睂巼呐泥圇璧募?,“麒兒,妞妞是女孩兒,還是坐在家里繡花比較合適。這上陣廝殺,她這樣的可不成?!?/br> 鄧麒心里想的和寧國公其實也差不多,可是寧國公這么一說,他卻跳起來了,“妞妞是心地善良,有所為有所不為!祖父,多少人官職稍微那么一高,便利欲熏心,唯利是圖,妞妞可不是!” 寧國公被他吵吵的受不了,“成了,知道了,你閨女做什么都是對的?!编圇钃蠐项^,“也不是,她這樣不對,我去教她!”去了青雀的營帳,堵住青雀講道理。 鄧麒口干舌燥的講了大半天,青雀神色認真,“他們雖稱不上是手無寸鐵的平民,可是身體蠃弱,裝備不全,根本不是平等的對手。讓我砍殺他們,真下不去手?!?/br> 鄧麒伏案不起。 寧國公決定,這回平匪,不許青雀再上戰場。 出乎意料的是,因為青雀這極不理性的行為,流民的招降更加順利了。被她俘虜來的流民,不只自己愿意從軍,自愿加入軍籍,還招來了更多的同伴。 本朝軍籍和民籍有嚴格區分,軍籍又稱軍戶,不得經商,不得參加科舉,世世代代只能充為軍士。軍戶差役多,地位低,比做良民可差遠了。自愿做軍戶,這真是少見。 “我們要跟著祁將軍,抵御入侵的豺狼虎豹!”“我們要做邊軍,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投誠的流民,群情激昂。 青雀迅速招募起一只流民投誠過來的隊伍。這只隊伍戰斗力并不強,可是這支隊伍認她,只認她。 寧國公一面安撫鼓勵他們,一面暗中加強監視,務必保證他們安安份份,不敢反復。流民初降,這是最不能掉以輕心的時候。 新皇帝改年號為弘治。也就是說,今年是成代二十三年,明年,就是弘治元年了?;实廴市捄?,對征戰在外、一病不起的弟弟晉王極為關切,自京中遣了十名醫術精湛的御醫過來。經由這些御醫的調養,晉王身體漸漸好轉,到入冬的時候,已差不多痊愈了。 雖是痊愈,可是天氣轉冷,道路難行,御醫們卻不許晉王這時動身回京,“殿下千金之軀,請再調養一段時日。待身子大好了,再行回京不遲?!?/br> 晉王時常出去走走,散散悶氣。青雀是寧國公嚴令不許上戰場的,只負責訓練新兵。寬闊的校場上,新兵們額頭冒著汗,整齊劃一的練著沖殺,晉王瞧著有趣,旁觀。 他披著輕暖的雪白皮裘,遠遠望去,真如被貶謫下凡的仙人一般。青雀忙里偷閑的往他這邊看了兩眼,心里暖暖的,軟軟的。他的眼神太動人了,隔的這么遠,也能感受到那份真切。 訓練結束,新兵各自被帶回軍營。晉王應該是來看練兵的,不過,練完兵,他依舊站著不動。 青雀走到他身邊,含笑看著他,“殿□子大好了?真是令人欣慰?!睍x王客氣的頷首,“多謝祁將軍關懷,好了?!?/br> 像模像樣的寒暄過,青雀眼中滿是頑皮笑意,晉王卻是紅了臉。他病了這些時候,膚色比之前更加白皙,這一臉紅,偏仿佛瑩潤明亮的象牙白瓷上暈出了霞光,麗色照人。青雀這落落大方的女將軍入神打量他片刻,“哎,你更好看了?!边@下晉王不只臉紅,連頸后都紅了。 一陣寒風吹過,青雀擔心的看著他,“你身子弱,莫凍著,回罷?!睍x王輕輕搖頭,“青雀,我身子很好,一點也不弱。我昏倒、生病,是別的緣故?!鼻嗳竿榈狞c頭,“是呢,我知道?!庇H爹冷不丁兒的沒了,擱誰身上也受不了啊。 兩人面對面站著,少年錦衣華服,少女身披甲胄,相映成趣。 十幾匹黑色的駿馬旋風一般馳過來,不過片刻功夫,已到了校場中。馬上的騎士盡皆彪悍,為首的是一名青年軍官,人如冷玉,面容明徹耀眼。 靜靜看著眼前這對少男少女,青年軍官漆黑眼眸中閃過絲難言的光茫。 “祜哥哥!”少女一聲歡呼,欣喜的轉頭看他。張祜嘴角不由自主的勾起,眼眸溫柔,“青雀,哥哥回來了!” 張祜飛身下馬,青雀喜滋滋迎上去,“祜哥哥,慶元戰事結束了?總兵官說你立了功呢,青雀真替你高興!”張祜微微笑著,簡短把戰事講了,“收編了兩萬人,民籍添了十二萬人,剩下的逃了,匪首還沒捉到?!?/br> 青雀高興之后,大為可惜,“咱們居然不能并肩作戰!祜哥哥,我跟總兵官要求過,要轉戰慶元,可是總兵官不許,一定要把我看在眼皮子底下?!?/br> “祜哥哥,咱們一起打過獵,一起玩過打仗,可真仗卻沒打過!”青雀越說越覺可惜。 張祜回想起那個眉飛色舞趾高氣揚騎著小馬和自己一起出城打獵的小女孩兒,眼眶有些濕潤。青雀,咱們還能回到過去么? 晉王原地不動,神情寧靜的看著青雀嘰嘰咕咕和張祜說話。過了會兒,青雀陪著張祜高高興興的走過來,炫耀說道:“哎,我祜哥哥回來了!” “是咱們的祜哥哥?!睍x王微笑,“小青雀,你的祜哥哥,也是我的祜哥哥?!?/br> “對,咱們是親戚,是一家人!”青雀一臉淘氣,“我師娘是你小姨,我弟弟是你表弟,我哥哥也是你哥哥!” 晉王愉悅的淺淺笑著,張祜卻是臉色一變,心中鈍鈍的疼。 寒風中,晉王和張祜四目相對,眼神俱是幽冷。 晚上,青雀張羅著給祜哥哥接風,寧國公、鄧麒和晉王都是陪客。寧國公對張祜客氣中帶著疏離,對晉王卻是恭敬中透著親熱,張祜看在眼里,只覺心頭發悶。 晉王閑閑坐著喝茶。他雖說算是痊愈了,可是身子還要將養,沒人強他喝酒。他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不宜飲酒,根本不湊熱鬧。 “我家青雀能干!”鄧麒兩杯酒下肚,眉花眼笑,“朝廷邊軍不足,急需增補。她這一回,可是招了不少邊軍!” 寧國公和張祜也紛紛夸獎青雀,晉王卻緩緩搖頭,“青雀看似能干,其實只是單純善良的小姑娘,很柔弱,需要人守護?!?/br> 青雀做嬌弱狀,眾皆粲然。 “明年春天,戰事一準兒能結束?!睂巼Φ溃骸暗綍r殿下凱旋回京,我們也跟著風光風光?!?/br> 鄧麒打了個哈哈,“極是!若擱到平時,保不齊朝中派位大臣迎接咱們即可??蛇@不是有晉王殿下在么,估摸著陛下會親自迎接,也說不定?!?/br> “到時你們先行回京?!睍x王淡淡道:“我么,要和青雀一起,到楊集拜見太爺爺?!?/br> 紫禁城。 皇帝頻頻得到浙江捷報,眉宇間添了喜色。這可是他走馬上任皇帝的頭一年,不能打敗仗,要開門大吉! 這天皇帝又看過捷報,看過御醫送來的晉王脈案,心頭大悅。先帝眼光極好,這寧國公確是將才,這不,他才到浙江沒多久,已經穩定了局勢。 皇帝神色輕松的去了寧壽宮。 他自幼是由祖母養大的,和周太后感情深厚。自從他登基之后,周太后已晉位太皇太后,依舊住在寧壽宮?;实勖扛羧諆扇?,必上寧壽宮請安。 他去的時候,正好王太后、張皇后、賈淑寧等人都在,一室和樂。 皇帝一來,賈淑寧便回避了?;实鄢蛄搜鬯谋秤?,心中躊躇:答應過阿原由他自擇王妃,這位賈小姐可怎么辦呢?也不知宗室之中有無適齡未婚之人。若有,豈不是皆大歡喜,賈氏另嫁,阿原他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