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待眾人都站了起來,許胤塡看了看殿內站著的兩名年輕女子,心知這就是母后和皇后看中的皇子妃了,心中疑惑她們究竟出自何家,皇后竟然這么緊張的把她們宣到了慈寧宮,想要皇太后下旨,來個先斬后奏。 “她們一個是陳國公家七小姐,一個是蘇太傅家六小姐,從相貌身份來看,都極配玧兒,所以哀家決定給炆兒指婚?!被侍笮Σ[瞇的看著皇上:“皇上覺得她們如何?” “出自世家大族,定是不錯的?!痹S胤塡點點頭,心中卻在腹誹梁皇后的狡猾。好你一個梁皇后,見到我把你弟弟架空,馬上就想出法子來了,難怪自己方才在選妃的名單里沒看見陳國公府家女兒的名字,原來早就被梁皇后暗地里勾去,人卻領到皇太后這邊來了,就等著皇太后一賜婚,許允炆便穩穩當當的添了兩道助力,自己費盡心機才把梁元山手中的兵權分掉,現在又回到梁皇后手里了! 看了看站在那邊兩位少女,雖然是花一般的年紀,可容貌并不特別出眾,許胤塡裝作不在意般說:“母后,兒子以為炆兒的皇妃,顏色可以生得更美些,先別急著指婚,多看幾家,慢慢挑罷。兒子聽說那光祿寺卿的女兒,才名在外,又美貌異常,也該宣進宮來看看?!?/br> 聽了許胤塡的話,梁皇后幾乎要站不住身子,手藏在闊大的袍袖下邊,微微的顫抖,手心都沁出了汗——皇上可真急智,光祿寺卿的女兒,這真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光祿寺卿掌管著膳食,真是個重要的部門呢!看了看許胤塡一臉的算計,梁皇后定了定心神,突然堅定起來,無論如何,她也不能讓自己的炆兒處于弱勢! 梁皇后挺直了背,很謙恭的對著皇太后行了一禮:“母后,炆兒的親事就全由您費心了,宮里事情多,兒媳不能分太多心思出來,只能厚著臉皮請母后體恤,幫炆兒挑個合適的皇子妃罷?!?/br> 皇太后聽了這話瞇著眼睛笑了,她的笑容仿佛是經過歲月沉積出來一般,淡淡的,卻意味深長的,似乎看一眼就不能忘記,牢牢的烙在了人們的心頭:“皇后自己要注意保重身子,炆兒的事情就交給我這個皇祖母罷!” 梁皇后聽到此話,心放下了一大半,只要是皇太后答應了就好辦,最怕的便是皇上進來插手干預,看著慈寧宮外邊那幾樹如火的石榴,她心里也熱熱的燒得正旺:皇上,若是你定要一意孤行,我梁元媛也絕不會妥協! 皇后走了以后,慈寧宮里的氣氛好像緩和了很多?;侍笮χ突噬险f了幾句家常,又看了看大殿里站著的三個年輕人,感慨著說:“看到他們,方知自己年紀大了,現在比不得以前精神,失眠,多夢,越發的心神不寧,最近背上還長了個大瘡,每天膈著床板兒痛,睡不好自然身子也不好了?!?/br> 許胤塡聽了也是擔心,急急忙忙的問:“母后,可傳了太醫?” 旁邊一個姑姑回話道:“那太醫院的太醫們也來了不少,可都只是開些溫吞方子,太后娘娘吃了也不見有效?;噬?,你可有良醫推薦一二?” 許胤塡皺著眉毛道:“給我看診的那位老神醫醫術倒是極好的,可惜他卻不愿意進宮看診,再說他是男子,也不方便接觸母后鳳體……” 蘇潤珉原在一旁打起精神聽著皇太后和皇上話家常,當聽到這里時,她的心仿佛要跳出來一般,砰砰的響聲自己都能聽到。自己正愁沒有機會得到四皇子的喜愛,若是向皇太后推薦了良醫,他定然會看著他祖母的面子上多看自己一眼。于是,大著膽子,她向前走了一步,跪倒在地:“太后娘娘,皇上,臣女可以推薦一人,保證藥到病除?!?/br> 皇太后聽到這話大喜,急急問道:“此人是誰?” 蘇潤珉盡量壓抑著自己激動的心情,一字一句的回答:“回太后娘娘話,此人便是我九meimei蘇潤璃?!?/br> 當蘇潤珉跪下說推薦人給皇太后看病那一剎那間,許允炆心里便沉了沉,他知道蘇潤珉準備推薦誰,也想到了母后說的話:“在你儲君之位未穩前,盡量不要讓蘇小姐進宮,宮中如此危險,你卻暫時沒有保護她的力量,難道你忍心看她涉險?” 望著跪在地上的蘇潤珉,他突然間不再覺得她長得有幾分清麗,而是覺得她很可惡,恨不能把她從地上提起來,扔到大殿外邊去。 作者有話要說:在外邊吃過飯便飛奔賓館,因為怕菇涼們等得著急,想第一時間傳上來,結果回來一看,還是有不少菇涼留言在催了 各種悲催啊,身不由己的痛苦! 這些天估計更文都會在一點以后,上午訂購了v章的菇涼們下午來看更新罷 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閱讀! ☆、平蕪盡處是春山 慈寧宮里邊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聲,那笑聲肆無忌憚,笑得人的心里都在發慌。 “你說什么?你的九meimei蘇潤璃能治好太后娘娘的???”許胤塡好不容易止住笑,看著跪倒在地的蘇潤珉:“她才多大年紀?大周朝可有哪家貴女修行醫術?” 蘇潤珉沒料到皇上會是這般反應,呆在那里不敢說話,心里暗暗罵自己弄巧成拙。 “蘇府六小姐,你竟以為你家九meimei的醫術會比太醫還要好?未免坐井觀天了罷?說不定你那九meimei也就碰巧治好了些頭痛發熱,你卻把她當神醫了,還不快快閉嘴!”許允炆看著父親不相信的模樣,心里舒了一口氣,趕緊接過了話頭:“皇祖母,父皇,兒子還有事情要忙,就先告退了?!?/br> 許胤塡點了點頭,皇太后卻喚住了他:“炆兒,你等等,你帶著這兩位小姐去御花園里轉轉,既然她們以后要成為你的皇子側妃,也該盡地主之誼罷?!?/br> 許允炆無奈的看了看皇太后,覺得她老人家今日也未免太熱情了些,但既然祖母發話,自己也不好頂回去,只得對陳七小姐和蘇六小姐道:“你們跟我來?!被侍笠才闪艘粋€姑姑跟了上去:“安排陳七小姐和蘇六小姐今晚歇在慈寧宮偏殿,你好生在旁邊伺候著?!?/br> 慈寧宮里的人都退散了,大殿里只留下了皇太后和皇上這對母子。 “母后,你一定要把徐國公府和蘇太傅府家的小姐指婚給炆兒?”許胤塡一臉的不贊同:“我希望母后你不要插手這件事?!?/br> “塡兒,你真糊涂!”皇太后厲聲喝道,眼睛里精光四射,早就不復有那種溫柔的表情:“你難道還在惦記著淑妃?你難道還在想著要立她的孩子為太子?” 許胤塡吃驚的看著自己的母親容太后,他原以為自己做得很隱秘,連朝堂里的大臣們都被騙過,以為他會在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之間選擇一個為儲君,所以在他們把目光都投在這三人之間時,他慢慢的在暗地里為熜兒扶持力量,準備找合適的機會來宣布他的決定。然而,母后卻輕輕松松把她那點小心思給看穿了,在她面前,自己好像是一個透明人一般,無可遁形。他沉默著站在那里,沒有否認,只是很倔強的看著容太后。 “你是我十月懷胎生下的孩子,你在想什么,我心里都清楚?!比萏髧@息了一聲:“你以為母后沒有考慮過這事情?可是你看看熜兒,身子弱不說,可有半分當帝王的資本?十五歲了,他只是跟著其它皇子一起讀過幾年書便沒有再去過書房,我派人去看過他,他的興趣全部在做木工活上,他這樣的資質,能當一個好皇上嗎?” “母后,熜兒非常聰明,他只是那日見了一個匠人來撰玉宮修繕,便無師自通,學會了引繩削墨,做出來的家什也異常精美,母后難道不覺得他聰敏異常?若是稍加指點,他定能做個守成明君?!痹S胤塡提到了許允熜便是一臉笑容,想到他做出來的那些精致的木器,更是驚嘆他的聰慧。 “皇上,你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些。即算你說他聰敏,可他的家世擺在那里!他的生母淑妃不過是一個知府的女兒,現兒全家流放在西北,誰能扶持熜兒坐穩這江山?梁國公府、魏國公府、徐國公府、鎮國將軍府,誰又會支持熜兒?”皇太后越說越急,一想到若是真的立了許允熜為東宮太子,說不定立刻就有內亂,她更是緊張了:“母后想了又想,炆兒本是我心疼的孫兒,他母后出身梁國公府,梁國公娶的是徐國公府嫡出的小姐,梁皇后的meimei嫁給了瑞王的兒子,鎮國將軍府不消說也會全力支持炆兒的,所以四大家族里,炆兒占了三成,他這皇位若是再坐不穩,那也是天不佑我大周了!” 許胤塡聽著容太后這番分析,也知道皇太后是打定主意要站在皇后這邊,心里很是不高興,淡淡的說了句:“既然母后已經拿定主意,那兒子也沒什么好說的了?!?/br> 看著許胤塡走出大殿的背影,容太后的身子垮了下來,她緊緊的握住椅子的扶手,眼里流出一行清淚:“塡兒,你為了那個淑妃,難道就忍心看到內亂勃發,天下生靈涂炭嗎?” 可是沒有人回答她,大殿里空蕩蕩的,黑色水磨地面一片冰冷,只能照見她自己孤單的身影,多少年了,她一直是這么孤孤單單的坐在這里! 潤璃卻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會因為蘇潤珉想討好賣乖而傳到了皇太后和皇后的耳朵里,此刻她正心亂如麻的跟在許允馨身后,騎著馬一路狂奔去了北門之外。 目送著蘇潤珉坐上那輛裝飾豪華的馬車絕塵而去,潤璃有些感慨世事無常,原來在杭州府的時候看著蘇潤珉,還是一副無知狂妄的模樣,沒想到進了京以后,她就逐漸的發跡了,先是成為了大房的嫡女,現在竟然入宮候選去了! 祖母用了不少方法想阻止她入宮,可終究還是沒有成功,這讓她不得不有些懷疑蘇潤珉有做娘娘的命,畢竟小時候就有相士批過她的八字,說是大富大貴之命。再看看旁邊的蘇潤玨,雖然她的身份也發生了改變,可卻還是不如蘇潤珉這般出盡風頭,方才蘇潤玨看著那輛馬車的神情,足以證明她心里正在憤恨不已。 跟在蘇老太太身后往回走,四月的春風吹在身上已經沒有了寒冷的感覺,如有人用手輕輕撫摸著你的臉,很溫暖,很柔軟,慶瑞堂的香樟樹更繁茂了,巨大的樹冠亭亭而立,像一把極闊大的傘。 “蘇九,蘇九!”正站在樹下發愣,見許允馨由管事mama陪著朝她走了過來。 “咦,你今日怎么來了?”潤璃很是開心,自從李清芬出嫁,含芳小筑便冷冷清清,不復有往日的熱鬧,看到許允馨過府來玩,心中自然高興。 “我是來拉你出去的!”許允馨大步走到她身邊,在她耳邊說:“是我表哥要走了,他叫我喊你去北門為他送行!” 突然之間感覺到心空掉了一大塊:梁伯韜要走了?他走到哪里去? 許允馨塞了一封信在她手里:“你先慢慢看,我去慶瑞堂向老太君報備下?!?/br> 展開信紙,里邊沒有寫很多字,只是簡單的告訴了一下潤璃他離開的原因。 璃兒:因被皇上撤職,我決定跟著鎮國將軍去西北歷練兩年。我會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不再靠祖蔭不再靠父母,靠自己拼出一份前程來。璃兒,等著我,等你及笄以后,我自然會遣人來向你提親。今日突然接到軍隊開拔的消息,沒辦法來蘇府見你,若是老太君同意你出府,請來北門為我送行。 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