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浙海水師另外還下屬崇明鎮守府、大衢山鎮守府、三都澳鎮守府和龍驤軍第一師,其中龍驤軍第一師第一旅駐寧波、第二旅駐嘉興、第三旅駐太倉、師統制部和師直屬團哨駐松江。 負責福建、東寧、潮州沿海及東沙、中沙、南沙并納閩、長島諸海域巡航的閩臺水師下屬第三、第四巡洋艦隊、第五巡航艦隊、第六巡航艦隊、第四信報船隊、第二軍輸船隊、第四軍輸船隊和納閩分遣隊。 其中第三、第四巡洋艦隊與第一、第二巡洋艦隊一樣各編制三個標準巡洋艦分艦隊;第五、第六巡航艦隊則各轄三個標準巡航船分艦隊;第四信報船隊下轄兩個標準信報船分艦隊;第二、第四軍輸船隊各轄三個標準軍輸船分艦隊;納閩分遣隊則由上述各部抽調艦船、人員組成,負責納閩、長島、南沙、中沙等北婆羅洲附近海域巡航任務。 閩臺水師另外還下屬海壇鎮守府、金廈鎮守府、澎湖鎮守府、南澳鎮守府、納閩鎮守府和龍驤軍第三師,其中龍驤軍第三師主要駐扎在東寧地區,另有一個團左右的兵力日常輪戍納閩地區并協助納閩鎮守府、納閩都護府震懾文萊蘇丹國,確保各世襲都總管控制北婆羅洲。 負責廣東、廣南、瓊州、安南、越南、金蘭、占城、真臘、暹羅、呔泥、凌牙門、坤甸等海域巡航的西洋水師是原三洋水師中唯一得以保留原來名字的,其下除下轄的珠江內河艦隊、金蘭艦隊湄公河分艦隊等內河艦隊、分艦隊外,該水師還下轄第五巡洋艦隊、第二巡航艦隊、第三信報船艦隊、第五軍輸船艦隊、第七軍輸船艦隊、金蘭艦隊、海峽艦隊。 其中第五巡洋艦艦隊同樣編制三個標準巡洋艦分艦隊;第二巡航艦隊則下轄四個標準巡航船分艦隊;第三信報船艦隊下轄四個標準信報船分艦隊;第五軍輸船艦隊下轄三個標準軍輸船分艦隊;第七軍輸船艦隊下轄四個標準軍輸船分艦隊;金蘭艦隊因為單獨負責金蘭、占婆至暹羅灣沿海的巡航任務,所以混合編制兩個標準的巡航船分艦隊、一個標準的軍輸船分艦隊和一個標準的信報船分艦隊;海峽艦隊同樣由兩個標準的巡航船分艦隊、一個標準的軍輸船分艦隊和一個標準的信報船分艦隊組成,負責馬六甲以東至蜈蜞嶼間海域巡航任務。 經鄭克臧親手計算,完成改編并補充入相應艦船之后的華夏水師將擁有六十位炮的一等巡洋艦十二只、五十二位炮的二等巡洋艦十八只、四十四位炮的一等巡航船三十八只、三十八位炮的二等巡航船三十二只、二十八位炮的三等巡航船二十六只、十二位火炮的一等信報船五十二只、八位火炮的二等信報船八十只、一萬五千料(900噸級)以上的重型軍輸船五十四只,其余如四位火炮的小型信報船、福船、廣船、鳥船、沙船及槳帆船、槳劃船并走舸、快蟹、長龍等舢板數目數以百計…… 華夏水師尚在接受命令改編,北方清軍便搶先一步行動起來。二月十六日,山東巡撫雅努親自至黃縣役使登萊百姓沿海設置烽火臺;二月十七日,直隸巡撫貝和諾也行文天津、滄州等地知府,勒令工期興建烽燧;由此清廷環繞整個渤海灣的預警機制開始建立。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清登州水師又以四十條漁船搭載二百多水師官兵成功登上南北長山島,接著又從并不存在的夏軍手上成功收復相鄰的廟島、大黑山島等一系列島嶼,初步控制了廟島水道和長山水道。 三月初七,在南北長山島初步建立起烽火瞭望臺和屯兵點的山東清軍繼續北上奪島。結果在付出了“重大”代價之后,成功奪回了空無一人的砣磯島及附屬一些小島,基本建立起對南砣磯水道、高山水道、北砣磯水道的預警。 等到三月十五日,例行巡航的兩艘夏軍信報船駛入渤海海峽的時候,卻詫異的發現,從北城隍島開始,渤??谥T島次第燃起烽火,并且烽火以夏軍瞠目結舌的速度向遼東、山東半島一路擴散,直達夏軍水師官兵視力所不及的遠方。 “清軍這是搞什么鬼?”兩名夏軍通報船指揮官用信號旗聊了一會還是不明所以?!白?,回去向上官報告,清軍怕是有大的動作了……” 清軍的確有大的動作了,三月初十,一千外火器營、一千八旗新軍并三千新營制綠營攜武成永固大炮十位并輕型神威將軍炮三十位自京津地區出發,一路東行,僅耗時七天便穿過在他們眼里最危險的遼西走廊抵達盛京。 稍后這股清軍休整三日,于三月二十五日越過鴨綠江進入北朝鮮。 此時北朝鮮僅保有極其貧瘠的咸鏡、平安兩道及黃海道、江原道的一部分,戶籍不足三十萬,兵力不足三萬,只是靠著南朝鮮方面對徹底滅亡北朝鮮會迫使清廷大舉介入的擔心及五千駐平壤清軍對南朝鮮軍的現實威懾才勉強維持下來。好在,占有四道、戶籍百萬、擁軍五萬的南朝鮮方面也有隱憂,出于對華夏方面強迫朝鮮履行約定、渡讓朝鮮王位的擔心,南朝鮮方面其實也不愿意立刻統一了朝鮮,從而為華夏平白做了嫁衣。 正當南朝鮮內部親夏一派與反夏力量還在篤悠悠的重復著過去慣常的黨爭,清軍已經拉開了反擊的序幕。三月三十日,率軍入朝的八旗新軍左翼都統一等公坡爾盆統一指揮新舊八旗及綠營兵八千在平壤誓師、隨后越過大同江,途徑黃州后直撲要津麒麟道。與此同時,為了迷惑在南浦的夏軍,清軍還假意互市,結果夏軍守將還在考慮為數十車遼東巨木搭建倉庫之際,清軍前鋒馬隊以及奪取了麒麟道。 清軍旋即舍棄海州不攻,先奪了禮成江畔的金川郡城,隨即直逼重鎮開城…… 第502章 再戰朝鮮(二) 對于前方突如其來的警訊,漢陽(漢城)方面雖然緊張但卻驚而不懼,這是因為,現今的南朝鮮已經不是昔日那個對外屢戰屢敗的黯柔國家了。這些年南朝鮮花費了大量金錢強軍,靠著華夏的軍售和軍事顧問的指點,已經初步建立起一支職業化的常備軍。雖然因為火器部隊需要平時大量訓練、開銷極大而總體比例不足全軍的五成,遠不能跟夏軍甚至清軍的八旗新軍相比,但至少面對清軍有了一戰之力。 正是基于這份底氣,南朝鮮方面立刻調動兵馬,決心在開城腳下與清軍決戰。 戰前,南朝鮮軍的主力除六千江原道守軍外都集中在京畿道、黃海道一線。其中六千人在黃海道載寧、信川、安岳三郡與八千北朝鮮軍隔載寧江對峙之中;一萬人守備漢陽城;其余二萬八千人分布在開京、廣州、揚州、坡州、驪州、清州、公州、晉州等地。由于散布地域過于廣闊,所以一時難以集中。 為此漢陽方面先調五千漢陽守軍及廣州、揚州、坡州、驪州等處六千守軍急赴開城,與城內二千守軍匯合,其余各部則陸續北進漢陽,視情況投入戰斗。 當然,開城有警的情況,南朝鮮方面也通報了華夏駐朝國信使。但是出于擔心華夏藉此攝取南朝鮮軍的指揮權的考量,也是出于對駐南浦的夏軍水師前哨沒有第一時間通報清軍動向的不滿,更是認定華夏在朝力量象征意義大于實質、實際上不足以參與大戰的緣故,南朝鮮并未要求華夏出兵配合作戰。 華夏武成四年、清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初九,朝、清開豐之戰打響。 是役,清軍參戰兵力八千、配合清軍作戰的北朝鮮軍四千,與之敵對的南朝鮮軍一萬一千余人。從人數上來說,清軍方面占有一定的優勢,不過北朝鮮軍多為無甲的輔軍,做做運輸糧秣、看守營砦的雜活尚可,打仗時除了一千五百余人的弓箭隊還能起一些輔助作用外,基本上就只能在一邊搖旗吶喊以充聲勢。 雖說兵力上七折八扣之后,清軍并不占任何的優勢,但好在其他方面清軍優勢較為明顯,譬如火炮、騎兵等方面。清軍外火器營入朝時一共帶來重型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十位,此戰全部投入;輕型的神威將軍炮三十位,此戰投入其中的二十位;而南朝鮮軍方面只有夏軍制式的二寸火炮二十位,不但射程遠不如對手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威力上更是有遜。至于騎兵方面雙方的差距更大,清軍八旗軍舊軍足有二千人的馬隊,而南朝鮮軍在這方面可以說凄慘異常,拼盡全力不過拼湊出三百人的騎軍。 兩軍的軍隊組織上倒是不分仲伯。 清軍方面出戰的外火器營編制大炮營和小炮營各一;八旗新軍編成兩個五百人的鳥銃佐領;三千八旗舊軍則是七個不滿員的佐領,其中每個佐領大約三百馬甲、一百步甲;三千綠營新營分成三個千人規模的游擊營,每個營轄二百名鳥銃手、四百名長槍披甲兵、二百名無甲弓箭手和二百名披甲刀盾兵。 南朝鮮軍則分為營、軍、隊、什等四級。其中一什九人,什長為從九品的別將;五個什為一隊,隊官為從七品正校,隊一級另外還有旗手、號手各一人,全隊四十八人;十個隊編為一軍,軍制使為從四品正領,軍一級另有參謀官、都監官、提調官、訓練官各一人,旗手兩人、鼓手和鑼手各一,制使親衛一什、火夫兩人,合計五百人;十個軍編組為一個營,營總管為從一品正將,此外營一級還有鎮撫使、管理使、都提調使、都訓練使等官員……由于參戰的南朝鮮軍系來自不同駐地、不同營頭,因此軍就成了此戰基本作戰單位。 辰時初刻,清軍率先炮擊南朝鮮軍的陣線,飛舞的實心彈將排列的十分密集的朝鮮軍陣打出一個個凄慘的空洞來。面對清軍熾熱的火力,南朝鮮軍也不甘示弱,用二寸火炮予以回擊,可惜的是,由于雙方之間的距離較遠,因此二寸炮的射擊效果跟清軍輕型神威將軍炮一樣聊勝無有——只有少數倒霉蛋才在極限距離上被跳躍的炮彈杵倒在地。 清軍炮擊約半個時辰,看到南朝鮮軍陣腳松動,于是果斷出擊,由三千綠營新營配合七百八旗舊軍的步甲并攘攜一千余北朝鮮弓箭手緩緩向南朝鮮軍進逼而來,另有二千八旗舊軍的馬甲分成兩隊自兩翼一同逼近。南朝鮮軍遂集中炮火對中央之敵猛轟,與此同時,調動步銃手至兩翼預防清軍馬隊的沖擊。 由于之前的炮擊致使炮膛溫度過熱,南朝鮮軍對中線之敵的炮擊并沒有能持續多久,清軍很快逼近了南朝鮮軍的陣列。隨著一聲令下,清軍綠營新營編制內近六百火銃手射出一排相對整齊的槍彈,當即打倒了近百名南朝鮮軍的排頭兵。 清軍火銃手射擊完畢后原地裝填起來,此時清軍和北朝鮮軍的弓箭手開始沖著對面射箭。如雨點一樣落下的弓箭,再一次給南朝鮮軍造成了不小的失血。要是換成以前,南朝鮮軍已經崩潰了,但此刻他們卻穩穩的cao弓反擊著,只是清軍大多披甲,因此只對正在裝填的清軍鳥銃手、清軍弓箭手以及北朝鮮軍的無甲士卒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趁著對手的弓箭不能給自己造成損傷的機會,八旗舊軍的步甲和綠營新營中的刀盾守、長槍手沖進了南朝鮮軍的陣營,與對面的披甲兵戰成了一團。棉甲、皮甲、札甲對瘊子甲、魚鱗甲,無法說清楚到底是哪一種甲胄的防御力更高,在你來我往的廝殺中,傷者多半是在四肢,但亡者的死狀卻千奇百怪——有被直接砍去首級的、有被暴力破去防御最后被幾根長槍捅入腹中而亡的,也有外表無傷卻活活被重兵刃震死的,更有因為失血過多而最終倒地不起的——不能足一而論…… 看到正面焦灼,雙方傷亡都不小,兩翼的八旗馬隊開始動了。隆隆的馬蹄敲打在地面上,傳來的不僅僅是大地的震動,更是敵對方心跳的加速。然而,南朝鮮軍阻擊的步銃手還是射出了第一枚銃彈,雖然殺傷效果無從計算,但卻也讓自大的清軍明白自己并非任人宰割的魚腩,要想網住自己這條大魚,須得有魚死網破的準備。 不過,對疾駛而來的清軍馬隊而言幸運的是,只有南朝鮮軍中能從容射出第三枚銃彈的步銃手的數量實在太少了,相當一部分缺乏實戰經驗的步銃手甚至連第二發鉛彈都無法順利的擊發出,自然不能對洶涌而來的八旗馬隊造成多大的威脅。 近了,近了,眼看得就要突入南朝鮮軍的陣營了,突然間,混亂的南朝鮮步銃手在某聲的號令下組成奇怪的槍刺陣,唬得清軍胯下的戰馬一個個欲作出躲閃的動作。然而八旗馬隊并不是不能步戰的蒙古騎兵,看到戰馬不受控制,于是這些八旗馬甲順勢下馬,試圖籍著身上的重甲,以步戰撕開南朝鮮軍的防線。 “射擊!”槍陣內圈的什長們急速的呼叫著,隨著他們的吼聲,幾根步銃次第打響,打倒了幾個冒進的馬甲,但卻不能阻止更多的馬甲涌入已經破損的槍陣。 “關外八旗還是能打的?!痹谇Ю镧R里望見這一幕的清軍總帥坡爾盆欣慰的笑了笑,旋即命令道?!白屖O碌谋背r軍出擊,對,把聲勢鬧大一點?!?/br> 咆哮而來的北朝鮮軍盡管只有千余人,但卻是壓斷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看到清軍又有大股力量投入的南朝鮮軍主帥、兵曹參判權九山終于承受不住壓力,下令全軍撤退。萬余前一刻還在苦戰之中的南朝鮮軍一下子兵敗如山倒,所有人都丟盔卸甲、拋棄手上的兵刃步銃匆匆向開城方向遁去,幸好開城守軍看到形勢不妙立刻出城做阻擊狀,這才使得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清軍撤軍而去…… 最終南朝鮮軍以傷亡三千余人、丟失價值五十萬銀貫以上的軍械物資的結果輸掉了開豐之役。清軍雖然大獲全勝,并虜獲夏軍制式二寸炮在內的大宗戰利品,但是同樣損失綠營及八旗舊軍近千多人、北朝鮮輔軍近千人,已經沒有繼續攻打開城進而威脅漢陽的能力,只得帶著戰利品回轉大同江一線休整并等待北京調撥更多的援軍到來。 開豐之戰的失利,雖然造成了南朝鮮軍的士氣萎靡,但是其根本并未遭到重創。因此南朝鮮方面雖然緊急向華夏求援,并將剛剛到手以及尚未到手的日本賠款一股腦的托付給華夏以求購必要的軍械軍火,但依舊沒有向華夏請兵的意愿。 對此,華夏方面心知肚明,駐朝鮮國信使蔡乃恩為此向中樞上書道:“觀虜兵之行動,頗有以朝鮮為砥礪之企圖,而朝鮮既無亡國之憂,便不愿我朝涉入(其)內政外軍,但長此以往,恐(朝鮮)不能負擔,我朝仍應有隨時介入之準備……” 第503章 再戰朝鮮(三) “不是剛剛才替貴國招募了三千浪士嘛,怎么,現在又要再招募六千人了?”土井越中守瞠目結舌的看著面前的戴叔庸,幕府雖然樂見華夏把造成日本國內動蕩的浪士都帶出過去,但三千加六千就是近萬了,這不能不讓幕府擔心華夏的根本用意來?!斑@數量也太大了,恐怕幕府那邊不太可能同意的?!?/br> “這個本使也知道,”戴同儉似笑非笑的看著對方,之前招募浪士時的熱鬧讓他對再招募六千人充滿了信心?!暗钦心既毡救耸莾蓢图s中議定的,本官只是請幕府幫這個忙,若是幕府有意推脫的話,其實本使這邊也能自行cao辦?!?/br> 這番話讓土井越中守的臉上陰晴不定起來,于是他據理力爭道:“戴大人,和約上的確規定華夏商人可以雇傭日本人出入日本,可沒有說讓日本人為華夏征戰呢?!?/br> “出了日本國,幕府還能管得了那么多嘛?”戴叔庸反問道?!霸僬f了,我們給了合理的報酬不是,五百石在日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若不要他們用命去搏,哪又那么輕巧的給他們?!贝魍瑑€沖著臉色不悅的土井越中守淡淡一笑?!胺判?,我朝是不會那這些浪士來干有害幕府的勾當的?!贝魇逵菇忉尩??!俺r方面最近戰事又頻繁起來了,我朝不能不未雨綢繆啊?!?/br> “這些浪士將用于朝鮮嘛?”土井瞇起眼想了想?!耙擦T,本官就再向幕府進言,以幫助戴大人完成招募的任務,不過,下官有個條件?!蓖辆币暣魍瑑€的雙眼?!斑@些浪士既然離開了日本,希望不要讓他們再回來了?!?/br> 戴叔庸大笑起來:“這事好辦,只是除了這六千,恐怕到時候還要再招募一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