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節
“在意大利,ac米蘭是技術流的代表,德國球隊那種粗硬鐵血的風范一向不被他們看在眼里,但是這次紅黑軍團遇到的德國對手卻無論是在團體配合,還是控制節奏上都更勝一籌,慕尼黑1860前場那些多樣化的傳球線路、精確的準頭,中后場對米蘭鋒線的完全封鎖……紅黑軍團輸的一點都不冤?!?/br> 《米蘭體育報》更加關注安切洛蒂屁股下的那個位置:《超級杯顯不妙征兆 安帥恐被里皮二替?》 “安切洛蒂在賽后發表言論說米蘭已經盡了全力,不后悔。貝盧斯科尼接受天空電視臺采訪時卻沒提到自己的球隊,只點評了他們的對手,說慕尼黑1860踢的太漂亮了理應獲得勝利,在談論球隊主帥安切洛蒂的時候,貝盧斯科尼斬釘截鐵的說‘不會跟安切洛蒂解約,他理應留下’,但誰都知道政客們的習慣,貝盧斯科尼這樣說,或許正是在暗示相反的意思……” 英國天空體育臺一向是最愛給球員打分的,這次他們也給兩隊球員做了評分,獅隊球員普遍獲得了高分,特別是在比賽中屢屢貢獻兇狠鏟搶和良好調度的中后場球員,得分都在7左右,而第一次為球隊出席重要賽事的萊萬多夫斯基更是獲得了高達8分的首次亮相得分,英國懂球帝們普遍看好他未來的發展。 而ac米蘭方面,球員得分就有些寒酸了:卡卡上半場的表現能有8分,是助米蘭拿下一分的最大功臣,但是下半場的表現一般只能得到6分,中和一下就是7分;下半場替補出場的帕托雖然沒有進球,但因為年輕,又給慕尼黑1860球門制造了一定威脅,所以拿到7分;安切洛蒂最后時刻換上場的吉拉迪諾得分最低,只有五分,而皮爾洛雖然組織調度的不錯,但在對手的圍困中無法順利為自己解圍,最后竟有幾次失誤,傳球也不夠準確,所以得到了令人失望的6分。 除了這幾位標志性人物外,其他多數米蘭球員給媒體留下的印象竟然一點都不深刻,賽后回想起來,完全記不起某名球員在比賽中都做了什么,表現平庸,沒有亮點。 所以現在歐洲超級杯賽后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就是有關ac米蘭的戰術討論,意大利媒體指出:“慕尼黑1860可以用限制皮爾洛的方法擊敗ac米蘭,那么其他的球隊也同樣能夠使用這一套,米蘭必須要做出改變了,不然的話,他們很難在這個賽季的歐冠賽事中走的像去年那么遠?!?/br> 最為興奮的當然就是德國媒體,《踢球者》甚至撰文寫道:《1860打破逢意不勝魔咒捍衛德國足球榮譽!》 所謂“逢意不勝”魔咒,指的是在德國隊和意大利隊的交戰史上,只要在大賽中德意志戰車遭遇亞平寧軍團,前者就要跪給后者——近代足球歷史上,德意兩隊一共交鋒過28場,德國隊輸掉13場、平了8場、勝了7場,進球數比是33比42,猛然一看這樣的戰績好像還不錯,但德國隊戰勝意大利隊那7場比賽全部都是友誼賽,只要遇到大賽,無論是歐洲杯還是世界杯,德國從沒擊敗過意大利。 而在友誼賽中,德國對意獲勝也要追溯到12年以前了:1995年6月,為慶祝瑞士足協成立一百年舉行的友誼賽里,德國隊在蘇黎世以2:0的比分戰勝了意大利。 其實歐洲足壇有逢意不勝習慣的,還有荷蘭和西班牙,甚至這兩個國家比德國還要更夸張——荷蘭有從1978年世界杯將近30年的對意大利大賽不勝歷史,而西班牙則是整整87年,沒錯,自從1920年奧運會以后,西班牙每次在大賽中遇到意大利也要拼命揮舞白旗。 但為什么偏偏德國的“逢意不勝”就鬧到了全世界球迷動不動就要調侃一番的地步?自然是因為德國世界杯。 2006年世界杯在德國本土舉辦,德國隊也雄心滿志,誓要將大力神杯留在這塊土地上,誰曾想他們的美夢卻被意大利隊親手打破——這打擊的沉重程度,差不多就等于在明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沒能拿到金牌數量第一的榮譽,冠軍還是被美國俄羅斯得去了一樣。所以新仇加舊怨,德國球迷從去年以來看意大利足球分外咬牙切齒。 德國球迷太渴望戰勝意大利了,這份渴望已經延續了很多年。 所以雖然獅隊與米蘭之間的交戰和國家隊比賽無關,但因為兩隊陣中各有數名德意國家隊主力球員,所以這場歐洲超級杯賽事還是被炒作成了德國足球和意大利足球的對決,慕尼黑1860的獲勝,更是被德國媒體稱贊為“德國足球打破逢意不勝魔咒的標志性戰役?!?/br> 據說勒夫本人也很后悔沒有親臨路易二世球場觀看這場比賽,但他表示一定會好好研究錄像,或許在以后德國隊對陣意大利隊的時候,會考慮使用慕尼黑1860的戰術。 …… 最近大大出了陣風頭的萊萬多夫斯基日子其實過的很煎熬。 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獄。 生活上接連不斷傳來的好消息讓他美的冒泡——他的名聲在家鄉徹底傳開了,凡是認識他父母的親戚朋友都打電話來祝賀他在歐洲頂級賽場展露頭角;家鄉最著名的一個連鎖百貨公司,以前只肯請波甲球星做廣告的,昨天也聯系上他的經紀人想要請他做代言了;前女友們和接觸過的女孩也都先先后后的和他通話過,電話里那種“如果你愿意可以約我去慕尼黑玩哦”的曖昧意思表露的再清楚不過。 如果只有上面那些好事發生的話,萊萬多夫斯基現在無疑應該是非常春風得意的,可關鍵是:不!好!的!事!情!跟!著!一!起!來!了! 萊萬多夫斯基最近在訓練場上被隊友們虐的像條狗一樣。 慕尼黑1860近期開展了一項名為“幫助隊友進步!”的活動,義務獻身者所有一線隊球員,被幫助者卻只有一個——羅伯特·萊萬多夫斯基。 這項活動是這么展開的:當球隊一天的正常訓練結束,教練們陸續離開基地后,就會有一名隊友面帶微笑(獰笑?)的走到萊萬多夫斯基面前,“親切”的對他說:“羅伯特,讓我們一起留下來加訓吧,你需要盡快融入到球隊的戰術中去,這樣也好快點獲得首發機會是不是?” 當萊萬多夫斯基第一次被隊友這樣詢問的時候,他立刻為新球隊這種熱情助人的氛圍傾倒了!所以,萊萬多夫斯基不僅一口答應下來,還激動道:“請不要大意的好好訓練我吧!” 于是他的隊友們就真的“好好”的cao練了他一番。 加訓內容基本如下:為了最大程度開發萊萬多夫斯基的體能,長跑一萬米;防守壓力下的控球練習,獅隊中后防球員一字排開,由萊萬一人帶球向前,看他能在隊友毫不留情的拼搶和鏟斷中突破多遠;不間斷的三人組合傳球,各種長傳短傳直塞挑傳,不僅要接的穩當,還要傳的瀟灑;定位球射門練習,由球隊主力門將科赫親自出馬,不練習上三十個絕不放他回家。 其實第一天加訓結束后萊萬多夫斯基就后悔了,他很想對幫助自己訓練的本德兄弟說聲謝謝,再加一句“咱們的訓練就到此為止吧!”,可是本德兄弟不僅沒有給他說這句話的機會,反而拉來了另外一個幫手:科赫!到第三天,變成胡梅爾斯,第四天是丹特和奧戈,第五天是厄齊爾和赫迪拉的雙搭檔…… 就這樣,幫忙的人一直在變,只有被幫忙的萊萬是不變的,一周時間結束后,萊萬天天訓練完不是腿抽筋就是想嘔吐,每次揮別隊友都想在草地上躺到天長地久! 兇殘的加訓背后,萊萬多夫斯基的體能和技術的確在飛速的往上增長,連和隊友一起戰術訓練時也融合的比以前好了,得到了助理教練的好幾次夸獎。 但是這都是他付出無數血與淚換來的好么?而且訓練時間越長,隊友們打包出現的頻率越大,上帝啊,能不能一天一個的來?不要每天都大家一起上??! 萊萬多夫斯基自從在與米蘭的比賽中一球成名后,他原本就容易驕傲的性格變得更加張揚,時不時的就要做一些類似于“神鋒萊萬千里走單騎連過對手11名球員然后迎風怒射將球送入球門”的美好展望。 不過現在,萊萬再也不做那樣虛幻的美夢了,因為他在訓練里連一挑二、一挑三都過不掉,也明白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對手太容易過而是好后衛全是他的隊友、每一個被圣·科赫折磨的前鋒真的都想死!這些道理。 雖然半點證據都沒有,但萊萬多夫斯基就是有種“好像誰都看我不爽?”的感覺。 從小到大,他的直覺都很準。 自己越是累的氣喘吁吁渾身酸軟癱在地上起不來,好像隊友們眼中的笑意就越多? 這是為什么呢? 難道是有錢的西德人比較排外看不起我這種來自東歐的球員? 不對,米西莫維奇和哲科也來自東歐,但他們的人緣就挺好嘛。 上帝眷顧萊萬,不肯讓他為了這個問題想破腦袋,一次偶然的機會,萊萬突然獲知了真相。 這事發生在一次球隊常規訓練后,再次累的像條老狗一樣的萊萬多夫斯基爬去更衣室洗澡,當他在外面隔間里脫衣服的時候,突然聽到了里面兩個正在洗浴中的隊友的談話: “那個波蘭小子白瞎了一副精明的長相,居然傻乎乎的,到現在都還沒開竅啊?!?/br> “他的車還停在老板的旁邊?” “是啊,早上進停車場的時候看的我牙癢癢的,下午的訓練得給他加倍!” “加倍?是不是太狠了?萬一被老板知道了,會不高興的吧?” “咱們是打他了罵他了還是排擠他了?我這是犧牲個人時間幫助隊友進步!老板就算知道了肯定也不會說什么的,我們的行為光明正大,就算那波蘭小子被整趴下了,也是他自己實力不濟,怪不了別人?!?/br> “雖然看他倒霉看的挺開心的,不過這也得有個期限吧?總不能一直都這么對他?!?/br> “誰讓他笨呢!第一天就有人去暗示他了,可他愣是不懂,這能怪誰?” 萊萬多夫斯基在外面聽的恍然大悟:居然是這個原因! 一切的源頭還要從球隊的車庫談起:慕尼黑1860的訓練基地里有兩個停車場,一個距辦公樓比較近供普通職工使用,另一個就建在訓練場外面不遠處,是球隊教練球員們停車的地方。雖然明面上停車場只是一塊大大的地皮,但是在暗地里,卻被球員們悄悄劃分為了幾塊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