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節
被他們“sao擾”的對象,卡爾·奧斯頓則一個問題都沒有回答,只是身體向后靠在椅背上,面無表情的看著記者們,交握著雙臂,幾根手指還有意無意的互相摸索敲擊著。 在他的左右,坐著三名年輕人,分別是:埃丁·哲科、丹尼斯·奧戈和丹特·邦菲姆·科斯塔·桑托斯。 這場發布會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向媒體和球迷介紹慕尼黑1860的新球員,并且宣布本賽季的引援已經結束,這是大部分有名氣點的俱樂部在每個賽季前都會走的一道程序。 只是在這場與媒體的見面會上,獅隊新成員們的風頭全被他們的未來主帥給“搶”了——絕大部分記者對他們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只是草草的拍了幾張照片,就將全副注意力都放在了卡爾·奧斯頓的身上,那副狂熱的態度不僅沒讓別人感到羨慕,反而讓人瞧著就頭皮發麻。 數十家媒體蜂擁而上,對著卡爾·奧斯頓狂噴口水的樣子把哲科三人給嚇到了,見面會之前,他們原本還期待了一下或許能被媒體關注,然后自己的名氣可以變高一點,但是現在,他們突然對名為“記者”的生物產生了一絲畏懼情緒。 雖然大部分人都會對自己出名了這事感到高興,但成名的代價卻不是每個人都樂意接受的。哲科、奧戈和丹特在此刻都不約而同的想著:如果是自己被這么多記者同時糾纏著問私人生活,那自己的反應會是什么呢?畏懼的不戰而逃?還是對他們繳械投降?這還是在媒體友好對待的前提下,如果記者問出的問題特別刁鉆古怪呢?自己能應付的了么?應該不能吧……到時候又是如何反應?惱怒?生氣?破口大罵? 三人腦電波在一秒鐘內同步:跟媒體打交道,還真是一件非??简炛巧毯秃B的事。唔,日后咱也是要成為球星的(一定?。?,被媒體追逐什么的那是早晚要發生的事兒,不如從現在開始,向主教練奧斯頓先生學學怎么對付媒體? 哲科三人再次不約而同的開始對卡爾·奧斯頓行注目禮,并且從上到下仔細打量,爭取將發型、著裝、姿勢、面部表情全都深深的印刻在腦海里,以便日后回味…… 看著看著他們就有些佩服起來:奧斯頓先生的表情怎么這么冷靜?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很難想象他面前確實站著幾十位不停在問問題的記者。無論這是裝的還是真心的,功力都足夠深厚! 但是幾乎就在三人感慨的同時,卡爾·奧斯頓卻說了句差點將他們嚇哭的話: “今天發布會的主角是坐在我身邊的三位年輕人,你們關注的重點是不是錯了?” 唰!記者們集體扭頭,將刺人的視線凝聚在了哲科三人身上。 奧戈的心臟直接來了一次跳停:mama呀你們能不能不要突然全部把頭扭過來這動靜可真是太嚇人了! “這不公平!”《圖片報》記者畢爾曼抗議道:“你是慕尼黑1860的主教練,我們當然可以問你任何問題!” “是啊,你們可以問?!笨枴W斯頓一臉的平靜:“但是所有跟我私人生活有關的,我也可以選擇不回答?!?/br> “難道您喜歡被我們隨意的亂寫一通?好歹您可以將有關自己的事情辟辟謠吧?!薄赌系乱庵緢蟆放蓙淼挠浾哳H為老成,他問話的方式又委婉,看起來又像是在為卡爾考慮,只是本意還是要從卡爾嘴里套話。 “那好吧,我只告訴你們一件事?!笨栁⑽⑾蚯皟A了傾身,灰藍色的眼眸掃視人群:“我跟安西婭·克蘭斯通不是戀愛關系?!?/br> “嘩!”的一聲,人群炸鍋了?!霸?!”“為什么?”和“奧斯頓先生!”的叫聲此起彼伏,雖然記者們一個比一個喊的嗓門大,但就是因為太吵鬧了,所以誰也聽不清對方到底在說什么。 “梆梆梆!”幾聲巨響在展廳內響起。 鬧成一團的人們抬頭尋找聲源,卻發現剛剛的噪聲是卡爾拿著水杯敲擊話筒傳出來的。 見所有人都不再說話后,卡爾才放下水杯,對著話筒,聲音低沉道:“想繼續追問我個人生活的人可以離開了,我不會再回答任何與此有關的問題。下面,對球隊新賽季事情和新援感興趣的大家,可以繼續提問?!?/br> 記者們互相交換了一下目光,又看了看臺上坐著的表情忐忑,動作拘謹的慕尼黑1860新援——怎么瞅著好像三只大白兔?本來買的就不是什么有名氣的球星了,好歹來點有個性的新人??!最好打架酗酒逛夜店,紋身抽煙打耳洞樣樣精通,那樣才有話題,才有炒作的必要,報紙也好賣嘛…… 一些人看著臺上稚嫩又默默無聞的新人實在是提不起興趣來,幾家大型報紙娛樂版的記者帶頭離開了。 留下的多半是體育記者,今天回去就要趕稿子交差的。 《圖片報》記者畢爾曼站了起來:“慕尼黑1860的引援工作結束后,官方網站上顯示的一線隊名單里有8名不滿20歲的球員,而在一年以前,你們還被稱作‘老年球隊’,如此大的換血頻率和培養新球員的力度使人不禁想到阿森納的主帥溫格,請問你上任后對球隊的改造是否也有向他學習借鑒的地方呢?” 卡爾看著畢爾曼,嘴角的微笑突然加深了。 畢爾曼心臟亂跳幾下,但他仍盡力表情平靜的回望過去,好似自己問出的只是一個普通至極的問題而已。 但這其實是一個陷阱問題。 溫格是世界名帥,向他學習不是不好,但要看學習的人是誰??柵c弗格森有師徒情誼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而且曼聯馬上就要來到慕尼黑與獅隊進行一場友誼賽,如果卡爾在這時主動坦陳“有向溫格學習”,那么媒體大可起上一個聳動的標題《奧斯頓親言:弗格森不如溫格,后者經驗對我更有幫助》,然后在卡爾與弗格森之間大加挑撥。 而如果卡爾說溫格的經驗對他一點作用都沒起到,媒體又可以說“奧斯頓不愧跟弗格森關系親密,甚至連老頭子的恩怨情仇都一塊兒繼承了下來,瞧他那副態度,壓根就沒把溫格放在眼里!” 良心是什么?節cao又是什么?能吃么?對于絕大部分媒體來說,報紙銷量才是一切。 “足壇中有許多喜歡重用年輕球員,并且取得了極大成功的主教練,他們的經驗無疑是寶貴的財富,對每一名教練都有提示和驚醒作用。比如說阿森納的溫格先生,還有云達不萊梅的托馬斯·沙夫先生,他們在去年奪得了聯賽和杯賽雙冠王,這份成績非常了不起,說實話,新賽季的備戰里關于云達不萊梅的部分,耗去了我很多的精力……” 卡爾滔滔不絕的講述著球隊新賽季的備戰,以及對怎樣應對德甲眾強隊的苦惱,畢爾曼雖說幾次想插話進去,但都找不到很好的時機,而等卡爾結束這段話后,眾多記者腦子里就只記得“云達不萊梅”“多特蒙德”“拜仁慕尼黑”,而把其他的全都忘了。 接下來的幾個尖刻問題也都被卡爾一一擋出,他這幅油鹽不進,水火不侵的模樣著實讓人無可奈何,不少記者都調轉目標,開始柿子撿軟的捏起來。 這下終于輪到丹特、奧戈、哲科三人郁悶了。 記者們言辭犀利,咄咄逼人,問題全面而刁鉆,并且帶著極大的火氣——奧斯頓通體滑溜溜不粘手,對記者們來說這可不是件好事情,他們壓根找不出挑刺的地方,“無冕之王”的尊嚴受到挑戰,只能將炮火對準三名球隊新人發射。 哲科三人不停在內心祈禱:記者你們就繼續纏著奧斯頓先生吧我一點也不好玩千萬別來折磨我…… 可是祈禱一點用都沒有。 這造成了一個直接后果:往后數年內,甭管三人多么出名,只要俱樂部一開放媒體采訪,他們肯定第一時間跳到隊友們身后,嚴嚴實實的把自己給藏起來。 …… 慕尼黑1860的新賽季備戰集訓開始后,卡爾經過教練組的數次商議,在一次隊內會議上,宣布了球隊的新隊長——門將霍夫曼。 哈斯勒退役,蒂瑟轉會,造成更衣室第一、第二隊長的集體缺失,而為了球隊的穩定,新隊長需要任命的越快越好。 卡爾原本有意從中后衛中挑選出一名球員當新隊長。 歐洲有很多球隊的隊長都是由中后衛球員擔任的,比起前場負責進攻的球員,他們更加穩定(防守球員不會因為進不了球而心情沮喪,間接影響到球隊士氣),大局觀更好(位置靠后視野開闊,可以看到全場球員的進攻或防守),輪換較少(保證防守的質量,始終融入主教練戰術),生命周期長(相較前場球員來說,中后衛轉會較少,在球隊呆的時間長更衣室威望自然高)。 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再加上是本國國籍,以及俱樂部青訓出身,那簡直就是一位完美的隊長模版了。比如說巴塞羅那的隊長普約爾,還有曼聯的隊長基恩。 而在慕尼黑1860,滿足以上條件的人卻幾乎沒有,勉強合適的只有兩個:中場球員施瓦茨,門將霍夫曼。 至于其他人,要么太年輕在隊內威望還不夠,要么就是在性格和能力上有不足——實話說挑出來的這兩位卡爾也不是特別滿意。施瓦茨的性格不夠沉穩,經常有些毛毛躁躁的,而霍夫曼呢,則是沉穩有余活潑不足,他有時候甚至太沉默了,隊長雖然說找成熟型的球員比較好,但如果不能跟所有人做到良好溝通的話,也是個遺憾。 最后卡爾還是選擇了霍夫曼。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當他考慮到一種特殊情況:如果慕尼黑1860在比賽時和對方球隊,甚至是主裁判發生了矛盾,那是要一個能夠及時勸阻隊友,遏制住所有不良后果的隊長呢,還是要一個一言不合就帶頭和對方打起來的隊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