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
而家里的幾個孩子也都和趙楚過來見了面,趙楚年紀比葉四娘她們都大,大家都叫他趙五哥,因為他在趙家排行第五,趙楚被安排到以前葉承修沒有成親前住的院子里,由葉承修親自帶了過去。 快過年了,翰林院就散館了,葉承修忙著過年的事宜,主要是外院的,莊子上的莊頭都過來匯報來了,他現在作為少主子,早就該和他們打交道了。 “要是有什么不習慣的,就和我說,不用客氣?!比~承修笑著說道。 趙楚忙道:“多謝葉兄,實在是太麻煩你們了?!?/br> 他這次厚著臉皮過來,也是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了,家里人和事兒太多,因為分家鬧了好幾次,家里的境況一年不如一年,都快要供不起他讀書了,可是他卻知道,如果不繼續讀下去,那么自己一輩子也沒有什么出息。 所以父親就厚著臉皮,給京城這邊寫了一封信,他也厚著臉皮過來了。 其實他祖父對葉家的那點恩情,這些年葉家早就已經還完了,他們心里清楚的很。 也是葉家這邊厚道,不僅沒有說什么,而且還親自去接自己過來了。 他心里感激不盡,想著以后自己如果有朝一日好了,一定會報答葉家的。 只是目前他只能厚著臉皮占葉家的便宜了。 付氏對葉二老爺說道:“這孩子不錯?!?/br> 起碼人家知道感恩,不像有些人,都覺得理所應當,別人幫著他,那是他給別人面子,別人不幫助他,那就是他的仇人,她也不想遇到這樣的人,那真是太膈應人了。 葉二老爺點頭,“倒是和先生的性子有些像了?!彼Mw楚能夠把書讀出來,也好讓九泉之下的先生能夠欣慰,而不是像現在的趙家一樣,亂糟糟的,為了點錢財,就能打起架來。 書香門第真是難得,不好維持,一旦出現青黃不接的時候,那就是不算什么書香門第了。 趙家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那,以后自己的孫子也要好好的,不然他以后不在人世了,看到家里那 個樣,會直接氣得從地下爬上來的! ☆、第182章 巧合了 因為和司徒政已經口頭上有婚約了,所以今年司徒家正式給葉家這邊送了很豐厚的年禮。 以前都是司徒政以個人的名義送過來的,現在是兩個家里在走動。 按說葉四娘和司徒政定了親,雖然是口頭上的,但是葉二老爺他們還沒有那么迂腐,在司徒政送年禮的時候,也讓葉四娘她們過來見人了的。 葉四娘表現的是很正常,不過想著以前二jiejie和二姐夫見面的情形,怎么感覺就那么像呢? 而葉七娘則又一次的要頭暈眼花了。 好久沒有見到司徒政,如今司徒政成熟了不少,長得又比以前要有吸引力多了。 況且知道了,他是楚王的孫子,還是嫡孫。這身份不可謂不尊重,想著葉三娘不過是嫁了榮郡王府里的一個庶子呢,就跟自己得了什么天大的好處一樣,簡直是讓人厭煩。 要是自己能那樣,那豈不是? 葉七娘想的都臉紅了,付家的付永信到現在都沒有回來,以后肯定也是回不來了的,不如就。眼前的這個? 要是有人看葉七娘的表情的話,就可以看得到,她現在是雙臉發紅。 “七jiejie,你是不是生病了啊,發燒了嗎?臉好紅啊?!比~八娘看見了葉七娘的臉,不由的說道。 葉七娘的臉更紅了,只是只能更羞怯,低下了頭。 大家被葉八娘這一聲喊過去,都看向了葉八娘,但是司徒政目不斜視,葉七娘本以為司徒政會過來看自己,所以擺了個自認為很優美的表情。 付氏看著心里一冷,這七娘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擺出這個姿態是為了什么? 她難道不知道?簡直是太不知道羞恥了。 葉四娘要說不生氣那是不可能的了,雖然知道自己和司徒政的婚事是私底下定下來了,可是內心不知不覺已經把司徒政當成是自己的了,這七娘擺弄這個姿勢,是在挖自己墻角嗎? 她葉四娘可最是討厭挖墻角的人的。 “母親,我是有些不舒服,我先回去歇一會兒成嗎?”葉七娘問道。 付氏沉聲說道:“也好,要不要找大夫過來看看?” “不用,不用,我就是沒有睡好,一會兒休息一陣就好了?!比~七娘趕緊拒絕,是不是生病了,她自然知道。 等司徒政去前面去了,付氏氣得說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簡直是不知所謂?!?/br> 沒想到七娘當著自己的準女婿的面,都能做出這種丑態,讓她覺得心里跟吞了一只蒼蠅一樣。 付mama道:“太太可別生氣了,就是七姑娘再如何又怎樣?老奴看四姑爺一點兒都沒有看過去,她也是白瞎了?!?/br> 付氏點頭,“政哥兒是個好的,不過現在也別叫他四姑爺,還沒有正式定下來,一切都還是未知數,現在叫開了,萬一以后有個什么事兒,那就不好了?!?/br> 付mama忙道:“是老奴說錯話了,以后再也不會了?!?/br> 付氏又問道:“趙楚那邊都好吧?!?/br> “都挺好了,聽老奴家的小子說,這位趙公子讀書特別刻苦,每天都要讀到三更呢?!?/br> 付mama的一個孫子是被撥到了趙楚的院子里,干些雜活。 “這孩子也太用功了些,只是也不能這樣辛苦,不然這身體弄垮了,還有什么用?” 想著以后讓老爺勸一勸,如今也就是老爺的話,他還能聽得進去,別人也不好勸的。 畢竟這是人家用功讀書的,你讓人家別那么辛苦了,那不是在壞人的事兒嗎?、 而葉二老爺就不同了,現在指點指點趙楚的學問,名義上已經是先生了,天地君親師,這老師的話還是要聽的,且也是為了他更好的學問呢。 付氏想起了葉二老爺的打算,覺得還是算了吧,人家這么好的一個小少年,真是要配了七娘,那不是糟蹋人嗎? 就七娘這樣的,真是和趙楚不相配啊。 不過七娘是老爺的女兒,老爺為女兒打算,她這個當嫡母的就不好說什么了。 只是到底覺得為趙楚可惜了,人家只是過來讀書的,難道就要賠了一輩子的好日子? 但是付氏也知道,七娘既然是老爺的女兒,那么她嫁的人家,也可以享受葉二老爺的女婿所帶來的好處,姻親嗎,不就是這么一回事兒? 說不定人家趙楚自己樂意呢,這世上的男人那,真正的是看中姑娘家的就少之又少,多數是看中姑娘家的家世的。 想到這里,付氏更是慶幸那,政哥兒可就是只是看中了自己的姑娘,這就很難得了!以前她還覺得是政哥兒的事兒麻煩,現在倒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了。 過年的時候,太后把秦氏給單獨留下來了,大家都知道司徒政很受太后的喜歡,秦氏作為司徒政的親娘,有這個殊榮,那也是在意料之中,不過很多人還是心里嫉妒的很,覺得怎么自己就沒有個好的兒子或者孫子,哪怕就是有個好的女兒能入了太后的眼呢,這樣自己也能在眾人面前風光風光的。 親事其實不喜歡在宮里留著,誰知道什么時候又發生什么事兒? 不過太后她老人家一直對政哥兒特別好,她這個當娘的,也是感激太后的。 所以恭恭敬敬的留下來,聽從太后的吩咐。 這樣單獨留下來,都是一般有事兒商量的。 “政哥兒今年也都要十八了吧?!碧髥柕?。 “是,今年正正十八歲?!鼻厥瞎暬氐?。 “十八了,不小了,也該要成親了?!碧罄^續說道。 秦氏心里一咯噔,太后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是想給政哥兒說個秦氏?這要是真的被太后隨便指了一個親事,那么不是失信于人嗎? 秦氏也顧不得那些別的了,忙說道:“太后說的是,我們這也一直很著急,也恨不得立刻就讓他成親生子呢,只是前幾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不過現在倒是有了人家了?!?/br> 太后一聽,說道:“這事兒我怎么不知道?好歹是政哥兒的大事兒,哀家對政哥兒可是和親孫子都一樣了!” 明顯的太后是生氣了,秦氏卻道:“因為對方還沒有及笄,所以我們只是雙方家長口頭約定了,不過這定親的信物也送過去了,就是太后您賞妾身的那對羊脂玉手鐲,等今年對方的姑娘及笄了,我們就正式提親!” 因為秦氏是政哥兒的母親,太后還是和顏悅色,問道:“那你們給政哥兒說的是哪一家的姑娘?如果不好,哀家是不依的?!?/br> 事到如今,也沒有什么不可以說的了,何況葉家的四姑娘也是挺好的,與其太后給政哥兒找個不知根知底的,還不如就拼上一拼,直接說了得了。 “是葉家二房的四姑娘,她父親是吏部侍郎!”秦氏正色說道。 太后一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原來是她啊,這可真是巧了!” 聽到太后笑了,秦氏倒是松了一口氣了。 “本來哀家還想做這個媒的,沒想到你們兩口子倒是手快,這么快就把人給定下來了!那姑娘真不錯,哀家在避暑山莊和她相處了一段日子,是個很好的姑娘,和政哥兒合適般配了,哀家知道她今年是要及笄,所以就想著問問你呢,哀家也好保個媒,沒想到這兩處合到一處了,果然是他們兩個有緣分那?!?/br> 對于上次葉四娘的事兒,太后是覺得挺對不起葉四娘的,不過那做壞事的畢竟是自己的孫女,她不可能為了別人而去懲罰自己的孫女,最后找了些人頂罪了。 不過她以前就是有撮合葉四娘和司徒政的心思,覺得他們兩個挺般配的,這不就趁著過年的時候,把秦氏找來,說這件事兒,也好讓她們有個準備。 誰知道大家的眼光是一樣的,這真是太巧合了! 秦氏一聽也笑了,“太后娘娘有先見之明,看人也是及準的,這次我們更是得了一個好兒媳了,原來是政哥兒和葉家的三爺是好友,妾身也見過葉家四姑娘幾次,覺得很是不錯,以前是她年紀小,妾身就沒有提,現在年紀大了,生怕這么好的姑娘被人搶了,所以就先下手為強了,要是找知道太后您老人家有這個意思,那我們還著什么急啊,只等著太后您賜婚就好了?!?/br> 太后聽了越發高興,給出承諾,“沒事兒,這事兒就是先下手為強的,到時候,等葉家四姑娘及笄了,哀家會給他們兩個體面,親自下懿旨的?!?/br> 趙太后一直覺得有些對不住葉四娘,所以想給她個體面。 一般御賜的婚事,對女方那可是極其有面子的,而男方家里更是不好怠慢的。 ☆、第183章 新人勝 這也是真的有些喜歡葉四娘這個姑娘,不然就太后這個身份,就是一點兒交代都不給你,看你能怎么辦。 秦氏是高高興興的從宮里出來的,司徒煌在宮門口等的心焦,生怕又出什么幺蛾子。 不過見到妻子是笑著出來的,就放心了不少。 “發生了什么事兒?”司徒煌沒有嬉皮笑臉的問。 秦氏道:“先上車再說?!?/br> 司徒煌就沒有騎馬了,跟著妻子上了馬車。 然后秦氏就把自己在宮里發生的事兒告訴了丈夫。 “你說這事兒是不是很巧?沒想到太后她老人家也是這個意思,咱們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你說太后當初把四娘給叫到身邊,是不是那時候就有那個意思? 不然怎么會單獨就對四娘那樣呢?這都是天意,是個好兆頭?!鼻厥嫌X得大過年的聽到這個事兒,真是好事兒。 況且,以前太后那樣對四娘,也就合情合理起來了! 司徒煌忙問道:“你不是說趙太夫人家里也是想娶了四娘家去嗎?怎么太后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