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種田位極人臣 第128節
幾人紛紛這般感慨著,待到宴會散去后,大家還又都約到了一起,朝最近的茶鋪趕了過去。 在茶鋪老板這里,將各品類的芽葉茶都做了一番品嘗和夸贊后,大家更是都分別購買了好些回去。 沒隔多久,他們便也在家中辦起了宴會,邀請親朋好友來家中品鑒新茶。 之后更是在京城不少文人雅士都跑去購置品嘗,且皆言道滋味不錯,并還對芽葉茶下面的紅茶和綠茶做了不少的點評,甚至近來還有那等對生活很是講究的,開始品評起具體的產地和工藝技術來。 隨著這些贊賞和點評出來,一時間在內地售賣芽葉茶的茶商們越來越多,產茶區的茶農們見著如此的好賣,能賺取到不少的銀錢,也變得積極參與到生產中去。 第159章 松弛 韓徹之所以大力推行芽葉茶,就是為了增多茶葉的品類,從而擴展腹引這方面的茶葉市場。 從發酵程度上來說,歸屬于黑茶類的茯茶,由于是借助了外界微生物力量的后發酵茶,是所有茶品類里面發酵最為徹底的。 其次,便是全發酵類的紅茶。 紅茶之后還有半發酵的烏龍茶、微發酵類的黃茶和白茶。 至于綠茶,則屬于不發酵茶。 綠茶因為未發酵,所以用熱水沖泡后,舒展開來的茶葉還會鮮嫩到如剛采摘下來一般模樣。 且在功效上,芽葉茶不僅符合物資豐富的內地人對茶葉的需求,其清醇淡雅的口感,也完美的符合了時下上層階級的審美和喜愛。 因著這才是第一年真正在市場上進行推廣售賣,產量還不多。價錢便比原來所流行的茯茶和餅茶都要來得昂貴不少,購買的人卻是眾多。 高價便也意味著利潤空間足夠豐厚,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說,腹茶這部分的市場因為不會影響到茶馬交易,相關的制度也是可以放松弛些的。 茶商們于是再次受利益所吸引,使得腹引這部分因為新品類芽葉茶的流行,茶葉市場銷量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茶商們積極的銷售推動下,芽葉茶不僅在京城廣受歡迎和好評,其他地區也是如此。 這樣一來,茶葉在售賣這方便,就開始形成了兩大分類。 一類便是專門售賣給游民民族的邊銷茶,以過去所流行的茯茶和餅茶為主。 另一類便是在內地市場新流行起來的芽葉茶,也被茶商們稱其為腹茶。 至于邊銷茶這部分的市場,為了盡可能的避免“在邊者少而易行,在內者多而常滯”的不合理分配(1),所導致出來的矛盾,以及將會對整個茶葉民生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韓徹也根據朝廷目前的狀況,做了些許的放開。 在剛一放開的時候,韓徹還特意帶著韓老三去到了京城所在的榷貨務。 要知曉,邊茶銷售市場向來利益豐厚。 這次難得放開了一定的份額,就使得二人只需坐在遠處的馬車上,就能清楚的瞧見時不時有京城那些較為有實力的茶商,拿著銀錢或金帛等實物在那里排著長隊等候交納。 “大人,這才第一日,便引來了這么多的茶商!”看著榷貨務府門前絡繹不絕的人群,還有附近停滿了一大片的馬車,韓老三忍不住咋舌。 韓徹聽聞了,笑著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保?) “可這些茶商不會影響平州那邊的茶馬交易嗎?”韓老三有點憂心。 雖從未做過官,處理過政務的韓老三,因為幾乎每天跟隨在韓徹身邊,見識可是遠比一般的小官吏還多。 像這次放出一定邊引的份額,韓老三立即便想到了這些茶商們被允許在如平州這等西北或西南邊境地區售賣茶葉,會不會影響到朝廷跟各外藩或胡人的茶馬交易。 “阿三,過去朝廷全面管控鹽業,然而私鹽可曾得到真正的禁止?”韓徹就問道。 “……”韓老三瞬間便被問住了。 因為在過去朝廷可以說是各方面嚴格管控鹽業的情況下,鹽商販賣私鹽的事情非但沒能得到想要的禁止,反而還因為鹽業市場未能做到全面良好的流通。在百姓對鹽的需求量越發增大,被重利誘惑下的商人,就會開始想盡各種辦法,鉆朝廷的漏洞,對地方官府行賄賂勾結,最終導致各地私鹽泛濫,對朝廷鹽業上的財政收入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你再想想過去的百姓,吃的又是何等昂貴的食鹽?!表n徹便還又繼續問道。 這下子,韓老三是一點話都說不出來了。 因為朝廷為著茶馬互市的成功,短期內極致嚴苛,關系還不大。若長久下去這么實施的話,平州等邊境地方不放開一定數額的茶引,那么當地的百姓,不僅將要吃高價茶,更有可能還會如過去那些偏僻地方的百姓出現鹽荒一般,而出現茶荒。 韓徹想到這里,也忍不住嘆氣:“堵不如疏,疏不如引?!?/br> 鹽業是這樣,茶業也是如此。 如果朝廷像過去管控鹽業一樣的,時間久了后,邊境茶荒一出,茶商們是必定也會想出辦法,進行茶葉私販的行為。 因為再如何嚴格的制度,在足夠豐厚的利益面前,都不可能被徹底遏制。 等到茶商們私販茶葉行為增多起來,何止是對茶馬交易會造成影響,對朝廷的整個茶葉財政收入,也必然會跟之前的鹽業一樣,致使虧損良多。 不過話再說回來,只要朝廷對戰馬的需求還在,也需要利用茶葉對邊境各藩國實施牽制管控,就不可能對榷茶制度松弛太多。 所以韓徹在這之前幾個月的時間里,他便加緊了對茶葉有著大量必要民生需求的,緊鄰各藩國或胡人的西南或西北邊境的各個府城的茶葉市場,派人做了密切的關注。 相關的情報信息和數據,也都被盡可能的傳遞到了韓徹手中。 再對這些情報里的信息和數據做出核算,韓徹就能對平州這等邊境之地的茶引放開數目,做出相匹配的調整。 這樣,便使其既能調控好官商之間的矛盾,也能控制住邊境的茶葉市場,還要再借助商人解決一部分的軍糧運輸問題。 “大人,我明白了?!甭犕觏n徹的這一番簡單講解,韓老三這才算是明白過來。 韓徹見他如此,就又笑著說道:“阿三,你別忘了,茶馬司易馬的茶價都是要低于官價的?!?/br> “對哦!”韓老三恍然。 要知曉茶商想要獲得茶葉專賣,還需得先向朝廷繳納稅收。 這一來一去,茶商想要獲得足夠的利潤,給出的價錢就絕對會遠高于茶馬司能給到各藩國或胡人時的茶葉價錢不少。 然而虧本的買賣,哪個商人愿意去做??! 至于私茶販賣等行為,也就自然會隨之大幅度減少,使得朝廷對邊境地區的茶葉流通反而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接著,再又看了會邊引放開一定份額的茶引,榷貨務今日的大致情況后,韓徹便匆匆帶著韓老三回家去了。 也一如韓徹所預料的一般,這一舉措也大大調動了茶商們的積極性。 這一日,王七郎從洮州所設置的茶葉榷務場里走出來的時候,饒是行商多年的他,這會眉梢間也能看出幾分喜悅之色。 “可是成了?”待王七郎帶著人一回到王家在洮州置辦的宅院,早已等候多時的王父忙問道。 “成了!我們王家這次獲得了五百道?!蓖跗呃缮跏歉吲d道。 “五百道!”王父震驚:“那豈不是有十萬斤的茶葉?” “是邊引吧?”王父這時候又趕忙問了一句。 王七郎一臉笑容的點頭:“是邊引!” 在場的王家眾人聞言,也不由得各個面露出驚喜的神色。 未曾想到,王七郎還用著興奮的語氣,在那又補充道:“還是大引!” “你說什么?不是小引,是大引?當真是五百道大引么?”王父這下子被震驚到,甚至一度覺得自己出現了幻聽。 時下在對榷茶制度實施的按引征稅中,是以引為計量單位。其中引還分大小,如一小引就是兩百斤,而一大引則是四百斤。 一道就是一引的意思,所以王家這次真正獲得的專賣份額,實際應該是二十萬斤。 雖說王家想要拿到這批茶,就需要給朝廷向西北邊境按要求比例運輸相對應的軍糧,但之所以朝廷會制定這樣的政策,正是因為茶葉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所以茶葉份額能獲取得越多,意味著王家能賺取的就越多。且這還是邊引,利潤這塊可比腹引要來得更為豐厚。 頓時,王家族人一個個也不由得喜上眉梢了起來。 “怎會有這么多?” “我原想著,能有個兩百道便不錯了?!?/br> “是呢,我也萬沒想竟能有這般多.......” 于是也就有王家人詢問了:“官府為何這次能給予咱們這么多道???” 面對族人們一個個興奮又帶著些疑惑的詢問,王七郎便一臉暢意的告知大家:“官府言道,此次批下的五百道里,有三百道的份額,是因著咱們王家商行之前協助官府辦事所嘉賞的?!?/br> 所以像這一次,除了王家,當時協助官府去草原跟那些游牧民族做茶葉宣傳推廣的其他商行,但凡是也來競標茶商的,同樣也做了份額上的嘉賞。 注1:出自嘉靖三十一年四川巡撫的題奏 注2:《六韜引諺》 第160章 牽制 說是嘉賞,但份額之所以能給出的比招商的還多,也是因為韓徹實施的還有購買民間服務的意圖。 韓徹之前就和皇帝提議過的,從南方運茶至西北邊境茶馬司路途遙遠,若全數由朝廷來負責,耗費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朝廷這次便規定,茶商想要中標多少道邊引,就需得給朝廷往西北或西南的茶馬司運輸同等重量的茶葉過去。 于是,為著能早些完成官府的任務,順利拿到份額所允許的在平州的茶葉專賣權,王家開始跟洮州的茶園大量購買起茶葉來。 為了鼓勵茶農的生產積極性,朝廷肯定要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 并且相比較對茶商實施的各方面都有著嚴格的制度來說,普通的茶農們便只需要接受官府的登記在冊,在當地就能被允許其自主買賣的。 那么官府要如何遏制住私茶販賣?這就需要借助到茶引了。 比如這一次,王七郎就是先在洮州的茶葉榷務場按茶量繳納稅收,先獲得茶引,再拿著茶引去茶園去買茶。 待到茶園核驗完茶引后,就會按照上面所登記的茶葉品類和數量,將其售賣給王七郎。 王七郎這次在洮州茶葉榷務場納稅時,除了購買了一直都受歡迎的邊茶,還要了一些芽葉茶。 再加上要給官府運輸的那五百道大引,此次王家一共需要運輸一千道大引,也就是四十萬斤的茶葉去平州。 不過能在布帛絲綢這門行當里經營到王家商行這種程度的,實力絕對是不用擔心的。像王家的大本營不僅就在西北平州那邊,在南方和大草原也有足夠的關系網。 之后,在接下來的整個運輸過程中,王家還需要將茶引交給地方掌印官隨時查驗。 沒有茶引,就會被定為私茶。 未在茶引上面所登記的允許其售賣的區域范圍內便進行銷售,就會被認定為私賣,這些全都是要被判重罪的。 就這般一路長途跋涉的經過重重查驗,王家商行終于將這共計一千道大引的茶葉運輸到了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