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種田位極人臣 第78節
這也確實是他粗心了,忘記胡椒在時下的稀有程度,腦子也難免受穿越前,胡椒成了最為普通的調味品所影響思考。 只是這胡椒種子雖到手,但栽種這一塊,韓徹卻沒辦法在柏州進行。 “胡椒喜高熱高濕,栽種還需得擇選氣候炎熱之地?!表n徹便這般對王七郎說道:“如裕州等地,尤為適宜栽種?!?/br> “裕州?”王七郎愣住。 “對,裕州。第一年種植可用種子育苗,待到第二年后便可使用插條發根?!表n徹簡單的講解完一遍后,又把詳細的種植技術寫了一份給王七郎。 “好!我這便派人去裕州栽種胡椒?!蓖跗呃尚老踩艨竦慕舆^種植技術的法子,這般言道。 等到王七郎一走,韓徹又回書房,重新把種植法子書寫了一遍。連同這批胡椒種子還有文書一并安排人快馬送去京城。 半個月后,身體終于康復了些許的老皇帝便收到了韓徹從柏州送來的這份文書。 這一看,老皇帝便看了許久許久,神色也越來越凝重。待到半晌過后,自病重后一直未召見大臣的老皇帝,還命內侍將幾個朝中重臣宣進宮來。 這便也使得這些大臣們再接到傳召時,還生出老皇帝身體是否又不行了的擔憂。 結果一進來,便聽見老皇帝說道:“你們看看韓徹這文書里寫的?!?/br> 眾人看完文書,面色也皆為之一變。 “依你們看,此事可能行?”老皇帝又問道。 “回圣上,若胡椒真能栽種成功,此事確實可行?!币淮蟪剂⒓凑境鰜碚f道。 要知曉胡椒這種作物在古代的金貴程度,并不止局限于哪一個國家,而是能充當金錢在各國進行流通。 朝廷若是能大規模的栽種成功胡椒,不僅從此不再需要耗費大量的銀錢去跟那些蕃地購置,還可以用自己栽種的胡椒去跟有需求的其他國家做交易,換取大量的物資和銀錢回來。 于是其他的幾位大臣便也站出來,紛紛言道此事的可行程度。對于韓徹,這一次他們嘴里也難得的夸贊出不少的好話。 沒辦法,胡椒的栽種對朝廷的財政經濟來說,確實極為要緊。后續栽種過程中,說不定還有需要用到韓徹的地方。 別的不說,在種植上韓徹確實是有些才干的。如那棉花,迄今為止仍屬柏州的產量最高,質量最佳。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前段時間老皇帝病重,震驚了整個朝堂。也讓老皇帝突然“慈父”發作,對太子又再度寵幸了起來。 不少朝臣對此不免紛紛做私下猜測,莫不是圣上這么多年來,心里其實一直最為想要的繼承者,還是太子? 畢竟這位太子哪怕是再不受待見,他也未曾被廢棄??! 注1:出自本草綱目 第95章 亡故 韓徹弄來胡椒,原也沒想著自己一定要去種植。胡椒的栽種環境對溫度有很高的要求,柏州這種寒冷又缺水的地方,根本不可能種植得起來。 不過他也沒有像那些朝臣們所猜想的那樣,想要借助胡椒離開柏州。 柏州這地方確實貧瘠差勁,可韓徹都已經來這任職了,自然便想把這里能建設起來。這兩年多的時間里,韓徹這么一番努力下,如今也算是有了些成果。 所以韓徹在文書中,把胡椒的種植技術寫的十分的詳細。胡椒的種植也并非多難的事,朝廷只需在適宜的氣候區域,再篩選經驗十足的善種植者,是不存在種植不出來的。 至于朝廷最終要將胡椒栽種的事情交給哪方勢力去負責,韓徹其實并不在意的。 于是文書一被送去京城,韓徹便也將這事拋開。 柏州這邊的事務還多得很呢,比如說馬上接近年底,安置那批自贖自身孩童的村莊也已經修建完工。 分配給他們的田地基本也已經開墾出來,官府為了更快做好這些安置準備工作,前段時間可是雇傭了大批量的外來務工者。 剛開墾出來的荒地肥力是不夠的,除了農家肥的施入做基肥外,韓徹便還讓人在秋季時便往新開墾出來的荒地里栽種苜蓿。 苜蓿除了是一種很好的牧草,它還是最古老的綠肥。其中氮,磷,鉀的能力都很強。能很好的增加土壤里的氮元素,提高地里肥力,促使農作物產量增長,是極好的輪作倒茬作物。同時它還能改良土壤,增加透水性,也是極好的水土保持作物。 農歷十一月初二,官府正式給這些自贖自身的孩童編戶齊民。除此之外,還有把職田的一批佃戶也分配到安置村。 雖說早就知曉這事,但真到這一刻來臨時,佃戶和那群半大的孩子們心頭皆還是涌起了抑制不住的歡喜興奮,以及難以置信。 “這房子和地真的就是我們的了嗎?” “那當然,剛大人都說了,就是給我們的!還給我們牛呢,有牛我就不怕耕不動地了?!?/br> “我,我還沒立過戶……” “我也沒立過戶......” “別怕!大人說了,阿叔阿嬸們會跟我們一起生活的!” “是哦,我怎么忘記這事了?!?/br> 也莫怪他們當中會有人會對此感到彷徨和害怕,便是過去再如何經歷磨難,眼前這些也不過是一群最大也才十五歲的少年。 再小些的,十一二三歲的更是一大片。 若說滿了十五歲的,作為時下的“成年人”那波,勉強具備自己生存的基本能力了。那么這些還未滿十五歲的,便難免讓韓徹為此心生擔憂。 所以這次編戶,便也只是給年滿十五的入冊,其他的人只是定下將要分給他們的房子和田地。 也為了能讓這些人更好的穩定下來,韓徹才會將職田那邊的一批佃戶也一并安排住到了這個安置村里。 官府還會每隔一個月,派遣人過來巡查。 安置村特意選在離職田較近的地方,這樣離府城的距離也就不遠。在治安上也是沒什么太大的擔憂的不說,其實跟他們之前在職田里的生活也沒太大的區別。 只是從給官府種地做工拿固定銀錢,變成了他們給自己耕種。 至于最開始的獨立生活,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這些困難也是不可避免的,人活在這世上,又有哪一個是不難的呢? 京城這邊,柳氏卻又開始為三娘的婚事而著急起來。 沒錯,三娘的婚事又一次沒成功。 前段時間好不容易相看到一個各方面都還算不錯的孫二郎,柳氏原本還滿懷希望的盼著這次能成功,好讓她去柏州忙韓徹的婚事。 結果就在之后的一次宴會見面回來后,三娘突然告知家里人,言道她覺得孫二郎與身邊的小廝有不同尋常之處。 三娘和孫二郎都對雙方表露出滿意,兩邊的家長自然便會做進一步的安排。像兩家設個宴,邀請對方一家過來聚會,或者是同去園林游玩等等。 雖說在聚會或游園設宴時,男女還是分開坐的,但時下風氣還算開放,又是這種公開的場合,男女之間的座位便只是隔開了點距離。 真要用心去看的話,還是能夠大致看清楚的。 “那茶杯才剛被碰到孫二郎身上,我這都還沒反應過來呢!他身邊長跟著的那小廝便受驚成那般模樣了……” 茶杯里的水便是再燙,也就那么點,全灑在孫二郎身上,似這般寒冷的天,也燙不出個什么好歹來。 普通小廝關切自家郎君也絕對表露不出那種情感的,就好比一直跟在韓徹身邊的韓老三。當初韓徹病重,韓老三也曾急到紅眼睛,但也沒有給過三娘這種奇怪的感覺。 那小廝就差沒當場把孫二郎的衣裳扒開,親自瞧一眼才能放心了。 聽完三娘的這一番懷疑,柳氏和大娘當即便變了臉。 只四娘年紀最小,還懵懵懂懂的,但也意識到了這事情的不對勁。 齊五郎只得讓家里人先別著急,他先去暗地里調查一番。這并非不信三娘的話,只是覺得事情還是要弄清楚些的好,免得誤會了對方。 這種事情,若是真的,孫家也知曉,必然會做一番隱藏。若是連孫家也不知曉,那只能說明孫二郎的隱藏手段更好,連自己家里人都未能發覺。 不過他們二人本就是貼身主仆,這種身份也是最不易引人懷疑的。 但瞞得緊也有瞞得緊的好處,那就是他們身邊的人也并不知曉兩人的這種關系,在被詢問時,才能打探出更多的真實消息。 于是齊五郎便只能找人跟孫二郎院子里的其他仆從套近乎,結果得到的果然就是那小廝比孫二郎大三歲,打小就跟著孫二郎一起長大,將孫二郎伺候的很是精細的話。 待小廝長大了些后,孫二郎的一切飲食起居,更無一不是他在cao持負責。 詢問那小廝具體是如何精細伺候孫二郎時,那仆從便言道,好比孫二郎的衣物基本就全是那小廝親自清洗的。 孫家人都只當這小廝是盡心盡責,畢竟他們這么多年來所見到的便是這小廝如何精細的伺候孫二郎的,可齊五郎他們這些外人聽著就立即覺得不對勁。 三娘聽聞完這些,不禁只覺得頭皮都跟著發麻起來。 孫家又不是沒有專門漿洗衣物的婦人,如這般伺候精細到連衣物都舍不得給其他人漿洗的小廝,說他沒什么特別的原因才怪呢! 要知道這些衣物里面,可還包含了孫二郎的貼身褻褲等。 “無事,阿母再給你尋更好的?!绷弦矚饧?,但她更擔心三娘。 大娘也忙寬慰道:“還好還好,咱們也算是發現的早。其實我瞧著那孫二郎,也不怎么樣……” 好在三娘確實算得上是內心比較強大的女郎,說到底她跟那孫二郎也就是在家里人的安排下見過幾次面而已,覺得他各方面表現出來的還算不錯,但要說有多深的感情自是不可能的。 在跟孫家把相看的事作罷后,這事便也很快在三娘這里翻篇。 結果就在柳氏和大娘都更為著急替三娘找尋新的相看對象時,突然傳來太子病重不好的消息。 按理說,太子比老皇帝年輕,身體應該是要好過他的。想那老皇帝,前不久還病重的那般厲害,最終不也扛過來了? 可奈何上有父親的厭惡和打壓,下有兄弟們的各種算計。以至于雖然沒有被廢,但這個所謂的儲君做的,卻使得這九年多來,太子過的一直都是擔驚受怕的生活。 太子這一病倒,病勢便格外的兇狠。 到底是自己的兒子,因權利上的爭奪,過去的厭惡是真,打壓也是真,可老皇帝到底還是未曾真想要太子的命過。 在眼見著太子可能真要不行了,老皇帝的慈父之心便全被勾出來了。 于是原來爭斗得極為激烈的朝臣們偃旗息鼓起來,不停算計的兄弟們也變得友愛關切了起來。 先不說太子很可能就要沒了,自然對他們這些的威脅便也解除。再者眼下老皇帝正是在為太子病重擔憂,展露出他少有的父愛時,誰這個時候再跳出來,無異于自尋死路。 最后的結果也不出大家所預料的那樣,不管太醫是如何的盡心搶治,各種珍稀藥材又是如何流水一樣的送入太子府,在農歷十二月十六這天,太子到底還是徹底閉眼。 太子這一死,對老皇帝的打擊可不小。 老皇帝悲痛欲絕,一時傷心過度,導致才剛好轉沒多久的身體,便也跟著一病不起。 朝堂上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格外緊張微妙起來,連帶著京城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城內各種娛樂場所紛紛停業,世家大族們也盡可能的減少出門的機會。 三娘的相看安排,哪怕柳氏再如何著急,都也得跟著暫時停歇。 但這還不是最讓柳氏著急的:“我聽聞圣上的身體也越發不好了……” 太子這一沒了,對老皇帝的打擊可不小。 “到底是自己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誰心里能好過?!贝竽镆矅@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