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我靠種田位極人臣 第63節
哪怕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結果對方把價錢一報,當即便讓詢問者驚叫出聲:“什么?一兩六百五十文?” “……”原本鬧哄哄的眾人也因此快速沉默下來,實在是這些棉花織物的作價昂貴程度,讓人有些望而卻步。 好比衣物這塊,時下款式都是長袍狀。西北冬季嚴寒,為了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定然是不能做得太單薄的。一件棉服便需得棉花三四斤以上,以最少三斤來算,作價便至少得要二十多兩銀錢。 平洲這地方的普通老百姓,一家子辛苦勞作一年,扣除吃穿用度后,到頭來也很難存下十兩銀錢。這還得是在年歲好的時候,若碰上年歲差,莫說是存銀錢,能不能掙夠全家的吃用都還是個問題。 圍觀人群里的一些普通老百姓在這種震撼下,不自覺的往后退了幾步。不多久,靠前位置便只剩那些家中有消費能力的人士。他們對于這價錢,卻覺得完全能接受。 作為不差錢的這波人,他們更是早就清楚吉貝的價錢本就不便宜。哪怕是瞧著用料最少的棉鞋,都不知需得多少吉貝花絮才能紡織的出來。 韓徹的目標群體本來也是奔著這些人,于是接到過他提前吩咐的漢子們,開始堆滿笑容的熱情邀請一些穿著不錯的人士親自上手感觸一番:“郎君試過便知,我這些重衾和棉服棉鞋,都絕無半句虛言?!?/br> 待到這些人親自感受一番后,很快便有人決定掏銀錢購買。 再往身上一穿,體驗到棉花極強的保暖效果和上身舒適度后,消息也傳播得更廣泛了些,下午便迎來了一波搶購大熱潮。 在這般搶購下,很快后面再趕來的人就被告知,今日已經售罄。若有需要的話,還請明日再過來。 第二天,來得早的人確實順利買到了東西。但來得晚的人,便再次被告知今日的商品全都已經售罄。 “抱歉抱歉,還請明日早些來?!被镉嬂^續賠笑臉這般言道。 結果等到第三天,因為消息傳播的更廣,體驗過棉花效果的人更多,售罄的時間還要再來得早了一些。 “這會都還不到午時(上午11點),竟全都售罄了?”有客人開始不滿起來。 畢竟這時候能買得起棉紡織品的人,都是家境很不錯的。像這種不差錢的人,大部分時候都是被人捧著敬著的。說實話,他們也還從未體驗過這種,寒冬臘月的天在勾欄臺下搶購貨物,結果還連著兩三天都沒搶到的情況。 僅這三天,伙計賠笑也都賠出豐富經驗來了。 “還請貴客勿要動怒,聽我解釋。實在是會這棉花紡織技藝的匠人不多,我們對貨品的質量也一定要給客人們做足保障……” “這樣,我也不跟你為難。這臺上不是還在做演繹么?你就把這演繹過后制作好的重衾售賣給我吧!”對方便伸手指著勾欄臺上,兩個正在唱著彈棉花歌謠的漢子們,棉花弓弦下也正在彈著的的那床飄著片片棉花絮的半成品棉花被說道。 晚上睡覺的時候,若是能蓋上一床厚實柔軟的棉花被,當真是暖和舒適到了極點。早上醒來,甚至都舍不得離開那溫暖的被窩。 結果他這一說,還沒等伙計回答,身旁比他早來那么一會,同樣剛被告知今日售罄,卻因臺上演繹的故事而沒舍得離去的人便受啟發,當即也喊道:“我比他早來的,若是這演繹臺上的重衾能售賣,也當是售賣予我才對?!?/br> “你是比我早來,但你之前沒說要買??!”前面那人頓時就不樂意了。 “那是我不知曉這臺上的重衾也能售賣??!若我知曉,定然是要買的?!睂Ψ奖阋膊豢贤俗尩幕氐?。 眼見著二人便要起爭執,這時旁邊站著的另一人沉不住氣了,一臉著急的對著伙計說道:“這臺上的棉被我可是最先定的啊,你可不能售賣給其他人?!?/br> 得,前面二人的爭吵因此停滯,不過很快他們二人便又來尋伙計,表示他們要預定今日后面做演繹時彈制好的棉被。 為這事,二人又繼續起了爭執。 因為純手工彈制的棉花被需要耗費的時間較長,再加上配合做宣傳推廣的故事演繹,漢子們一日只能在勾欄臺上彈制出兩床。 “大人,這兩人爭執得可夠久的??!”勾欄對面的那家飯館,也還是演繹當天的那個老位置,這時正從窗戶往樓下對面看的韓老三,便一臉笑嘻嘻的說道。 “這兩三天里,如這般爭吵的場景你都看多少次了,怎的還看不膩??!”韓徹笑問道。 “嘿嘿,我瞧著心里頭就高興的很?!表n老三樂呵呵道。 棉花織物售賣得價錢這般高,賣一件便能得不少銀錢,照理來說,應該是要越快把它們賣出去越好。 純手工制作的速度確實也不夠快,但別忘了,韓徹可是提前兩個多月便開始籌備紡織的事情了。 他們這次過來時,更是帶了一批數量并不少的貨品。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如對面樓下所看到的那樣,韓徹在故意給它搞饑餓營銷。 沒辦法,頭一年的種子不夠,如今便只有韓徹在職田栽種了這數十畝的棉花得到的產量,放在目前這個對棉質衣物最為渴求的季節,宣傳又到位的情況下,若真放開了去賣,怕是韓徹直接售賣棉花,都能被那群不差錢的人快速一搶而空。 奈何韓徹還要為來年在柏州推廣種植棉花的百姓考慮,他就必須用今年的棉花做足鉤子,勾得人越多越好,才能把棉花的名聲傳播的更廣。 這樣等到來年,韓徹便不需要再像今年這般,尋求衛刺史的幫助,在平洲費耗費心力去做宣傳推廣了。而是那些對棉花有著強烈需求的人,主動跑到他們柏州來求購。 在平洲又繼續待了兩日,職責在身,實在沒法在外面待太久的韓徹便準備帶上這五日售賣的銀錢折返回柏州。 接下里售賣的事情便交給韓老三帶領一干衙役管轄。 韓老三前幾年跟著韓徹在安南也算是鍛煉出來了幾分,再加上早前的棉花地景觀欣賞宣傳,平洲有點身份的都知曉此次棉花售賣后的柏州官府背景,韓徹也不擔心有人敢明目張膽的惡意來找事。 只這棉花高昂的作價,平洲上層階級的追捧搶購,肯定還是會引來背后不少有心人的垂涎惦記。 比如韓徹這幾日在平洲,空閑時候也會去各商鋪轉轉。便打探到售賣蕃貨的鋪子,最近天天有人在打探購買棉花種子。這些人分明也是準備來年大量種植棉花的,不過韓徹卻并不擔心。 畢竟想是一回事,能不能成功辦成事情又是一回事。要知曉在還未開始大規模種植時,棉花種子的總量擺在那,即便他們再如何耗費精力去折騰,來年也種植不出多少畝的地。最后能得到的那點棉花產量,也不可能會對來年柏州百姓的售賣造成什么影響。 說到底,這些人也不過是搭上韓徹弄出來的這條順風船,掙得一筆銀錢罷了,也就不需要去在意。 在這種情況下,幾日后返回到柏州刺史府的韓徹,給轄下三個縣城下發了一條消息。他將要給柏州所有農戶按戶籍分發來年的棉花苗株。 這消息一被傳出去,震驚到了所有的聽聞者。 “那般昂貴的作物,竟全都免費給那些個農戶去種嗎?”不久前,耗費了不少銀錢才購置了一些棉花種子回來的商戶甚為震驚道。 “何止!那韓刺史還言道,怕頭一年種植,柏州百姓不懂得技巧,到時候會由府城派人去各縣城的職田先做什么育苗。待到苗長出來了后,再讓那些百姓拿戶籍過去領取?!焙糜迅袊@道。 商戶:“……” 這哪里是什么官老爺啊,合該叫他財神爺! 第76章 彈劾 就在平洲棉花織物火爆售賣的時候,柏州這邊冬季一到,百姓們也在跟去年一般,進行著冬季蔬菜種植的售賣。 在今年剛入深秋時,韓徹就讓人去到平洲,跟去年購置了不少冬季蔬菜的一些飯館酒肆談合作,做直接供應。運輸這一塊交由三個縣衙協助組織當地百姓解決,今年也不再做散賣,只做大批量批發,在售賣價錢上自然也會做出讓利。 對于這時候的百姓來說,最難的還是在于貨品的運輸。 不止是運輸時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有運輸途中可能會遇到的麻煩和危險。另外,在售賣過程中的也不可避免會出現欺壓坑騙等問題。 尤其是強權欺壓。 在古代這種封建社會里,強者欺凌弱者的事屢見不鮮。越是貧窮落后的地方,這方面的問題便也越嚴重。 好比之前的柏州,一些強勢的放貸人甚至都敢直接強搶孩童。誰又敢保證,一些人不會因為利益,對那些種植冬季蔬菜的百姓強權欺壓。 韓徹要杜絕這事,便需得讓衙門成為百姓的靠山,讓背地里的一些人不敢生出爪牙。 在今年的冬季蔬菜售賣環節里,柏州百姓每日于天亮之前,把剛采摘下來的鮮嫩蔬菜拿到村里正家中進行挑選過稱,登記上具體的數目。 里正這邊則把各家收來的合格蔬菜裝上衙門出借的馬車上。再由縣衙派遣過來駐村的衙役,組織帶領村中一批強壯的漢子快速運輸到平洲府城來。 為了節省運輸方面的成本,對于一些戶籍數不夠多的小村莊,便還可以把相鄰最近的兩個村莊合并到一起。 每次售賣完畢后,當即便由駐村衙役做監督,里正按照之前登記的具體數目給村民們分賬。 在這方面,為了杜絕銀錢累計過多后會誘發的一系列問題。韓徹寧可弄得麻煩些,也嚴令必須做到一賣一分賬,堅決不允許出現拖欠百姓銀錢的行為。 當然對于轄下縣衙所派出去的人手和車馬,一律由府城這邊做補貼。而這份補貼給各衙門的銀錢,韓徹靠的便是這次的棉花售賣。 府城這邊把銀錢補貼到位,縣衙就沒了負擔。對于那些駐村衙役來說,“加班”有高補貼,他們便也都很愿意去辦這份差事。 只是這么一來,便等于韓徹又一次斬斷了閆家的財路。 “官府這么做,讓我們還怎么去售賣?”閆四郎黑著張臉,咬牙切齒道。 閆家今年的放貸生意可謂是跌入了谷底,甚至這沒了生意不算,因著去找買家贖人的事,他們還往里面損失了一大筆銀錢。 于是閆家只能把主意打到冬季蔬菜種植上。 原以為只要把這冬季蔬菜的種植技藝弄到手,以他們這種專門的生意人,不論是在渠道還是人脈上,定然都會比衙門組織百姓去平洲售賣,要來得更方便許多。 結果,官府又來這一出。 那些個百姓去年在府城學了一整個冬季的蔬菜種植,技術比他們這種后面才打探的肯定要好。更別說種植期間,韓徹還又派遣人過去做技術指導。 如此大規模的種植,產量上比他們多。又以村為集體去做統一運輸和售賣,節省各項成本后,作價便也能比他們便宜不少。 “二叔!我實在是忍不下去了!”未能等到閆家主答復,閆四郎又吼道。 “你這急躁的性子,真就是說你千萬次,都學不會改善?!遍Z家主瞥了他一眼,皺眉道。 “二叔!”閆四郎又急又氣。 “我之前讓你派人去盯著的,衙門在平洲的棉花織物買賣,沒給我掉鏈子吧?”閆家主突然問道。 “二叔放心,昨日還有人過來跟我匯報這事?!遍Z四郎愣了下,不懂為何突然調轉話題。 “最近生意如何?”閆家主又問。 “還能如何?如今只那韓徹一人手中有這等稀罕好物,生意別提有多火爆了!”閆四郎極其的氣不順道。 “韓徹此人卻是有幾分掙錢的本事,不怪他當初獲罪被流放發配至安南,還能再度翻身?!遍Z家主手指輕輕敲打著桌子,感嘆道:“一兩棉花便是六百五十文……嘖,我還從未見過哪種生意賺取銀錢如他這般輕松的?!?/br> “似他這般,又如何能不招人垂涎?!?nbsp;閆家主說著,此時微瞇起的眼睛里,正凝聚著狠戾的光芒。 作為當家人,閆家主內里的兇狠程度,其實比之閆四郎更甚。畢竟不論是心腸還是手段,但凡哪一樣狠毒程度不夠,都不可能帶領閆家在柏州的人口買賣這行里面,做到如今這般最大的規模。 對閆家主來說,韓徹一來便壞他好事,斷他財路,更是一朝便毀去他閆家數十年的根基,他又怎會不懷恨在心。 自古財帛動人心。 韓徹的刺史身份確實能讓他在平洲,尤其是柏州,沒人敢輕易對他下手。但這身份可用來保護,也可用來攻擊。 農歷十二月初五的朝會上,果然便有一大臣站了出來,參了韓徹一本。言道他作為柏州刺史,卻公然在平洲集市上行那商賈之事。 這大臣還振振有詞說道那些棉花織物,既然是有這么好的保暖舒適效果,就該讓天下的黎民都受益??身n徹仗權謀私,只為一己之私,將它售賣出六百五十文一兩的天價! “臣懇請圣上重治韓徹,將吉貝收繳朝廷,造福天下百姓!”最后這位大臣,還大義凜然道。 “臣懇請圣上重治韓徹,將吉貝收繳朝廷,造福天下百姓!”在他后面,很快又有好幾位大臣站了出來。 但馬上也有其他大臣站了出來,言道韓徹售賣的乃是種植在他職田里的作物。若售賣這些作物也要被彈劾,被參奏的話,那在場的不少大臣怕是都跑不掉。 畢竟時下對外放的地方官,還有一些衙門都有分發職田補貼俸祿或是辦公經費,這些職田里的作物售賣更是經過朝廷允許的。 也莫說是職田,這些個大臣誰家還能沒個莊子,沒點土地?這些個大臣敢說自家從未往外售賣過? 作為時下階級最高的這一層人士,他們家中的莊子和土地里種植出來的大量作物,光只是一家子吃用,是絕對吃用不完的。 “那韓徹一兩棉花便要售賣六百五十文,如何能拿來相提并論!”有大臣便立即以“高價”這點,極力做反駁道。 老皇帝安靜的坐在上方的龍椅上,又又又一次的看著朝臣們因韓徹而爭執的熟悉場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