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陳哲辭官
書迷正在閱讀:色痞逍遙、大神勾搭小透明[重生未來]、重生之一世一花、[ABO]被頂級Alpha圈養以后、重生之軍門商女、染指爵爺之妻太神秘、豪門離婚,綜藝熱戀、逆轉重生1990、男生宿舍np、我的竹馬,不再見
這一日,端午早過了半月多。 村外大楸樹下,小溪邊,望云端在收拾小船。 準備帶家人到附近一處溪水中玩耍。順帶到蓬萊城,看看是不是有消息。畢竟從隆慮遷來這里,如果老大考中,也無人能知會。 長孫高興得很,圍在身邊,像小鳥般歡快,嘁嘁喳喳。 望云端專心弄船,哪里顧得別個。 忽然,長孫跑來喊起:“爺爺,爺爺,有人來了,說是找你的?!?/br> 望云端站起來,撣撣塵土。舉目一看,駭得他三魂出竅。 你道是哪個?居然是衛縣縣令陳哲,就站在跟前。 這可如何是好?望云端被陳縣令堵個正著,無處躲藏,心下焦躁。 哪知道陳縣令到他跟前,衣服也不整,翻身就拜,淚流滿面。 這倒是怪了哈,驚得望云端張嘴結舌。不知道他這是怎么了。 趕忙將縣令老爺扶起,問他情由。竟然是看過寶鏡,發生了一系列事情?,F今辭官不做,到處尋找望兄,想拜師,跟著做販賣。 這么回事啊。遠方貴客來了,還等什么。急忙讓到家中,喊來萇卜曲,一起陪著陳縣令說話。指揮老伴、媳婦們整菜,擺起酒席,為陳縣令遠道而來接風洗塵。 范朱公卻不在家。清明過后,就帶了兒子回老家潭州瀏陽,辦些錫錠,運蓬萊貨賣。往來大約兩個月,此時還不該到家。 他們新建的販望村,村后依著平山,村前就是平山河。順河而下,三十里就是渤海。 酒席擺起,一面用酒,一面聽陳哲講起他的酸楚。 陳哲,字智之,鄭州管城縣人,大歷二年生(即公元767年),四十六歲。家中行六,也稱陳六。貞元十一年明經科及第,時年二十八歲。 輾轉地方,為官十八年,朝中無人,建樹不多,止于衛縣縣令。 自打正月初七寶鏡明示家丑,次日即休了婬妻,辭了主薄,續娶丫鬟田珠。升堂審問陰氏、卜涂賜、萇南鄉、費卦師、王舵等人。 因寶鏡有顯現,他們無法抵賴。陰氏殺人,雖未致死,行為惡劣。判流刑三年,原地戴枷服役,杖七十。 卜涂賜謀人財寶,雖未得逞,性質嚴重。判徒刑二年,原地戴枷服役,杖六十。 萇南鄉忤逆養父,與jian父**合謀,致使萇家遭禍。判徒刑一年,原地戴枷服役,杖五十。 費卦師耍jian弄巧,助紂為虐。判罰沒所得,杖五十。 王舵貪人寶物,搬弄是非。判笞刑,荊條抽臀四十。 案子了解,具狀上呈。 到端午一過,遞交辭呈,以奉孝老父為由,請求返回原籍。得吏部照準,結了職田米,帶了田珠、子女,回了管城縣。 為了生計,終究要有事做。就想起望云端、范朱公、萇卜曲等人做販夫,何不尋找,拜師從商。這就告別家小,往來查訪。 又回到衛縣朝歌城,找到萇春花,看了書信地址,知道了三位遷居蓬萊。 哦,那些惡人得到了判處,還不錯。 萇卜曲聽他說完,不免又一通落淚。畢竟數十年經營的家業家室,就這么煙消云散,心中滋味,實在難過。 就留陳哲逗留,讓他慢慢了解販竹、販昆布的路數。望云端將船弄好,又帶他到了海邊看景,嘗了蓬萊小面。 到了城中,并未發現有長子望高之得中的消息。望云端難免悵惘若失,到了家中,就與老伴商議,準備進京找找兒子。 陳哲以為,無需進京,修一封書信到隆慮老家,自然知道下落。 那就由陳哲代筆吧。連寫兩封,一封寄給隆慮老家人,一封寄給隆慮縣令。無論中與不中,肯定都會有消息。有了回信,再做打算。 轉眼又過了兩月,就到了七月中旬。天熱得要命,整天就是坐在大樹下乘涼。 萇卜曲今年只打算冬臘月販賣一趟海帶和帶魚,中間純粹休息。 范朱公回到販望村??此臉幼?,這趟生意還不錯。錫錠辦了八百斤,從瀏陽一路貨賣,到蓬萊只剩百斤。 這天,老范沒事,早早弄些酒菜。叫齊大哥望云端、三弟萇卜曲,一并叫上陳哲,熱鬧喝酒,談些典故。 正說著,外面有牙門快馬來到。說是望高之到了登州府,刺史大人留下飲宴,特來請義父過去赴宴。 誰的義父?這到底是怎么個說法? 快馬也不甚了了,只好到了再說。 望云端、望照之父子急忙別過幾位,從販望村出來。隨快馬來的還有兩匹馬,父子二人騎上,跟隨快馬,飛奔刺史府。 到了登州刺史府,的確要比縣署氣派。 中軸依次過了照壁、大門、二門、戒石坊,再過大堂、二堂、三堂??磧蛇?,依左文右武排列,鱗次櫛比。前部東列吏戶禮、西列兵刑工。后部左首長史、右首司馬。 過了外牙,就是后邸,花園、箭亭錯落有致。 遠看假山之巔,古松之下,一處箭亭中,坐著兩人。刺史不認得,兒子一眼就看見了。 望高之忙不迭從箭亭下來,接住父親大人和二弟,父子們相擁成泣。說著別后思念,慢慢到了箭亭之上。 與刺史見禮,就要一起坐下。卻見刺史向望云端深深一揖:“義子姬考擊參加義父大人?!?/br> 這可把望云端給驚到了,忙問這是從何說起,怎敢如此僭越。 刺史扶著他,笑道:“義父培養出一個超絕豪杰,本刺史與高之弟在長安城義結金蘭。事出突然,為能先行稟告,還望義父恕罪?!?/br> 原來是高之在長安結義的兄長,后文詳敘。 看這登州刺史,姓姬名杵,字考擊。三十七歲。單于大都護府云中都護府大同人也。德宗朝貞元十六年(即公元800年)庚辰科進士,輾轉四五個縣州,到現在居官已十三個春秋。 他便裝長袍,花白須發。目若朗星,皓齒朱唇。五綹長髯,身材高拔。隆額高鼻,威嚴之相。坐如鐘,站如松,有大將之風。 高之與刺史說得熱鬧。望云端與照之無甚可說,簡單吃了,退席下來,在這后邸中轉悠,看花看草看古木。 越一個時辰,高之向刺史哥哥告辭。父子三人出來刺史府,到了登州街面。雇請一輛馬車,往販望村而來。 于路攀談,已知高之明經及第,現在是守選。至于何時授職,等上三五七載,能參加吏部銓試,順利授職算是好的。朝中無人,寒門子弟,等到更久,不是什么稀奇事。 那就往吏部送錢吧。這樣倒好,能快點授職,也要等空缺。唉,這官不做也罷。跟老爹一起販賣貨物,發家生子,也不是不行。 父子三人與趕馬車的一路好聊。談笑間,約略半個時辰,到了平山之下的販望村。 長子望高之,以字行,名凌通。德宗朝貞元三年丁卯生(即公歷787年),屬兔,二十六歲。十七歲娶妻李氏,十八歲得子。 長孫乳名九州,德宗朝貞元二十一年乙酉生,屬雞,也已八歲。長孫出世之后,高之致力于科考游學,長媳未再生育。 次子望照之,照之也是他的字,名準通。比高之小三歲。也是十八歲娶妻王氏。 長子一路說得怪熱鬧,老爹心中卻打下了三個問號。第一,科考結束這么久,為何不給家里來個消息?第二,這次到登州緣何跟刺史姬大人坐在一起?第三,到底跟媳婦一起還生不生孩子? 到了門首,九州早就在這里張望,飛也似的跑來,撲入爹爹懷中。父子兩個相擁而泣。 九州飛跑入內,發聲喊:“爹爹回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