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節
皇帝是疼愛兒子的,可他不會因為一個兒子而不顧其他兒子死活,更不會因為二皇子將皇朝江山斷送了。 二皇子在連番的打擊下,思維倫亂,心也沉入谷底,他知曉,自己這輩子完了,父皇不會對他手下領情的。 “朕雖然對你失望,然朕不會要了你的命兒?!?/br> 皇帝抿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目光在二皇子手上捧著的圣旨上轉了一圈,頗為惋惜的說道:“朕冊封你為太子,并非是哄騙你,今日朕絕了你太子之路,朕也會因為往日對你的看重而后悔!如果不是你愛慕別人的妻子,不是安寧王別有居心,你也不會淪落到今日!” 他故意這么同二皇子說,作為一路走過艱難困苦的帝王,皇帝的心眼比誰都小,同時他也比任何人都要無情……今日二皇子所為讓皇帝失望的同時,深感大丟面子,遂皇帝直接點破二皇子失去皇位的原因,讓二皇子這輩子都生活在痛苦悔恨中。 ”父皇……” “朕三日后會冊封太子,太子既立,諸皇子便得榮養歸隱?!?/br> 皇帝的眼瞼低垂,慢慢的寬茶,“朕看過你上的折子,西北種植樹木,防風沙,這些年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你……冊立太子后,你去西北運作此事,朕希望能早日見到你折子上所寫的,樹木成蔭,梯田成片,河水不再泛濫?!?/br> 西北是皇朝最艱苦的地方,官員選官時,誰也不愿意去西北。 二皇子被皇帝打發出京,他還不如在京城榮養,去了西北,他就別想再從西北返回京城。 西北的軍力,民力,以及糧草都很薄弱,皇帝放他去西北受苦,自然會讓西北的地方官員監視他,二皇子跟本無法憑西北彈丸苦寒之地興風作浪。 二皇子明白,皇帝下了這道口諭,證明他對自己是徹底的失望了,并且加重處罰了糊涂透頂的自己! “父皇,兒臣……兒臣……”二皇子茫然痛苦的眸子濕潤,欲哭無淚,“兒臣……不想去,兒臣想留在京城侍奉您,侍奉母妃,懺悔自己的過錯?!?/br> “不必了,朕有十幾個兒子,不缺兒子侍奉,至于你母妃……”皇帝嘴角微微一勾,“你不是有嫡妻在?讓她留京代你盡孝,撫養你的兒女們,朕格外破例將你放到西北治沙,她們就留在京城為人質!老二,你既然有了悔意,就用你的有用之軀為皇朝做點什么,留下一些利在千秋的功績,如此才不枉朕以前對你的看重?!?/br> ”朕還是很看好你的?!?/br> “父皇……” “朕主意以定,老二,你應該曉得朕的脾氣秉性,朕決定的事情,什么時候變過?“ 二皇子死死的咬著嘴唇,強壓著悲痛,“兒臣,遵旨?!?/br> 如果他再多言,父皇為了江山,沒準會將他圈禁致死。 皇帝淡淡的說道:“你也不用太過怨恨朕,安寧王和謝傾城害了你,算計了你,朕不會輕饒的,你去西北也不能沒人伺候你,你是要謝傾城?還是你府上那群仿冒品?朕可以給你個選擇!” “兒臣……”二皇子擦拭了眼角,低頭道:“兒臣都要!” 皇帝把茶盞放到桌上,沉默了一會,真正惋惜的說道:“老二,你果然知朕甚深,可惜……該像朕的地方,你卻學了個神似,罷了,也是你命該如此?!?/br> “是兒臣讓父皇失望了?!?/br> “失望是有,朕還有別的兒子,有了你的教訓,朕想他們會老實上許多?!?/br> 皇帝抬高聲音問道:“母后可給安寧王行宮刑?” “皇上……太后娘娘護著安寧王殿下,奴才不敢亂來?!?/br> “護著他?” 皇帝眼里閃過一抹的殘忍,嘲諷,“如果母后真的護著他,就不會眼看著他走上歧路去,讓皇弟臨死前求的恩典和苦心付諸東流!不是母后驕縱挑撥,安寧王哪會有今日?當年朕寬恕野心勃勃的皇弟,朕今日不會寬恕廢了朕皇子的安寧王!” “父皇?!倍首用嫒绨准?,宮刑?父皇要對風流倜儻,溫潤如玉的安寧王宮刑?二皇子不是不恨安寧王,他想過親手殺了安寧王,將他挫骨揚灰,但沒想過對安寧王宮刑。 “他既然將嫡妻賣給你,打著奇貨可居的主意,朕看他是不想再做男人了,既然如此,朕索性成全了他!” 皇帝的笑聲陰沉而凄厲,“想要魚目混珠,混淆皇室血脈,讓朕斷子絕孫,朕就讓他再生不出來!老二,你看朕今日殘忍,可你沒有想過,一旦他jian計得逞,你的兄弟都會被他宰掉的,十幾年后,也許他會篡位……并且追封造反謀逆不成的皇弟為皇帝,朕那時若是在地下,也會被再氣死一遍的!朕的皇陵沒準都保不住,因為死人永遠奈何不了活人!” “皇叔當年是謀反篡位?” “母后一直很喜歡皇弟,朕又太過強勢,讓母后對朝政插不上手,遂在母后的鼓動下,皇弟一直對皇位是有野心的,朕那一次差一點死在了皇弟手上,差一點就讓他們得逞了。當年多虧了……哈……曾家人還真是安寧王一脈的死敵?!?/br> “當年救駕的人是你岳父,為安寧王求情的人,也是他!” “朕念在同皇帝一母同胞的情分上,念在權臣當道時,他對朕的幫助,朕以國禮厚葬了他,并且封安寧王為世襲罔替的王爵?!?/br> 皇帝按了按額頭,那段記憶雖然他還沒有忘記,但有些已經模糊了,骨rou相殘的慘劇,皇帝不想再經歷,遂他會嚴格按照祖訓,冊立太子后,便讓諸位皇子榮養。 這段皇族秘辛,誰都不知道,曾柔的父親一直守口如瓶,雖然有些小道消息,但皇帝對安寧王一脈的重寵和信任,讓世人明白安寧王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朕以為曾愛卿會將他的寶貝女兒嫁給安寧王,畢竟他們以前曾經是知己,他一手打破了安寧王的野心,卻也讓皇弟明白,朕得皇位乃天命所歸,其實當時沒有曾愛卿的話,皇弟會死無全尸,也沒有朕對侄子的厚待了?!?/br> “可惜,朕的侄子為了算計你,選擇了謝傾城?!?/br> “萬幸,曾愛卿的女兒,你的嫡妃向朕告狀?!?/br> 皇帝頗有一種宿命的感覺。 “你求娶曾氏時,朕其實是很高興的,你可知曉,你岳父一直是一位奇人,他的才學極好,然朕冷落他,放逐他,是想他向朕低頭,朕也有點不相信他,但他……也是個死心眼,寧可這輩子不施展才華,此生籍籍無名,只守著世襲侯爵的爵位,他也不想再為朕效力,不愿意讓朕的皇弟在地下不安?!?/br> “同他結為親家后,他賣力多了,不再是出工不出力的庸才,他對朕奉上了忠心,看似朕將他打發到江南巡檢,其實他身上另外有密旨。他是朕給自己的太子選的妻族,因為他有先天不足,所以朕不怕將來外戚專權?!?/br> “你的王妃雖然以前平庸了一點,今日看……也許隨了她父親,最是擅長扮豬吃老虎!” 皇帝唇邊掛著一抹笑容,“朕以為你明白朕的苦心,朕當時還很高興來著,可惜……你還是不懂?!?/br> 二皇子傻愣愣的跪著,他自詡狡猾多智,可同父皇一比,他差得不是一點半點,那位一直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岳父是能人?是父皇給未來皇帝選得國丈? 不是他智商不夠用,而是皇室的水太深! “陛下,太后娘娘請您去慈寧宮?!?/br> “朕不去?!?/br> 皇帝舒服的靠著墊子,揚聲道:“給母后傳一句話,若是想讓安寧王活著,最好按照朕的口諭做,若母后想皇弟唯一的血脈也病故了,朕成全她!皇朝律例,無子出國?!?/br> “安寧王將來沒有子嗣,朕會過繼皇孫給他……” “父皇……”二皇子突然插嘴,“您不能將……將兒臣的兒子逸遠過繼給安寧王?!?/br> “這時候想起疼兒子了?” 皇帝嗤笑了一聲:“朕會過繼庶出的皇孫過去,朕雖然惱恨你糊涂,可不會作踐你的嫡子,朕可不想你妻子再來找朕?!?/br> 過繼沒有辦法繼承王爵的庶出皇孫,反倒抬舉了皇孫,安寧王爵位……皇帝也不會再讓這個王爵是世襲罔替的了,可就算是降等襲爵,對庶出皇孫也是難得的機會。 皇帝此舉除了報復安寧王算計二皇子外,同時也在明面上彰顯仁義,收攏曾侯爺等人的忠心,想來安寧王不會將他受宮刑的事情大肆宣揚,皇帝也有辦法讓他閉嘴! 安寧王同謝傾城成親有五六年,一直沒有子嗣,外面的人早就對此議論不休。 曾柔的父親為了避嫌,從未同安寧王見過面的,當時皇帝將曾柔賜婚給二皇子時候,曾經很擔心曾侯爺入宮說,曾柔同安寧王有口頭婚約。 好在安寧王癡迷謝傾城,為了她鬧得滿城皆知。 ”如果當時曾愛卿將曾氏嫁給安寧王,朕會徹底的將他高高掛起來,他再有才,朕也不會用!” 皇帝是不會為了一個欣賞的奇才,讓江山不穩定的。 “朕今日同你破例多說了幾句,你可明白朕的心思?” “……” 二皇子深深的低垂下腦袋來,難以壓抑的嗚咽道:”兒臣……兒臣不孝,請父皇保重!“ 終究是皇帝看重的皇子,二皇子曉得這一面只怕是他們父子最后一次相見了,皇帝眼里閃過幾分的無奈和不舍,抬手按了按二皇子的肩頭,“你沒坐到皇位上,自然不懂朕,朕將你放到西北未嘗不是保護你,并非全然是為了讓你受苦!你安分一點……老四,朕會調!教出來的,你和他曾經的過節,遲早有一日會煙消云散?!?/br> “等他坐穩皇位,你就可以從西北回來了?!?/br> “但是老二,朕明白的告訴你,你若是在西北不安分的話……朕沒有你這個兒子,明白嗎?” “是?!?/br> 二皇子忍著痛苦答應下來,到西北他便是再折騰,在不安分也是砧板上的rou。 沒想到最后父皇選擇的人是老四……一向不得寵愛的老四。 二皇子抬頭,父皇一如既往的平靜,神色內斂,若是不知詳情的人,絕對看不出父皇剛逼迫自己的母后親手對最疼愛的孫子受宮刑,自然也看不出,他將馬上就要冊立為太子的兒子,遠遠的打發出京,并且終生父子不再相見! 無情……這就是帝王無情么? 以前二皇子一直認為自己做到的無情,如今他才明白,自己有多么的天真!可笑! 他功敗垂成很冤枉,但又不覺得冤枉,還是他自身修煉不夠,如果沒有謝傾城,他是不是不會落入到這步田地?即便做不了太子,他也可以在京城做個富貴賢王? 雖然皇上很尊重無子的皇后,可在二皇子眼里,根本沒將皇后放在心上過,以為父皇是做做樣子,如果父皇心儀皇后,后宮里又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各色各樣的妃嬪? 謝傾城不是說過么?只要鐘情一人,別的女人都成了路人。 二皇子心底泛起一絲的苦澀,這時候他還想著謝傾城?被她害得不夠? 皇帝道:“您先回府,三日后朕命你離京,你的要求,朕都答應了?!?/br> “父皇,兒臣告退?!?/br> 二皇子三跪九叩后,轉身退出了御書房,他失敗了,但他依然要保留最后的尊嚴和體面,窩窩囊囊的哭求,歇斯底里的發瘋只會讓父皇看不起自己! 他每向宮外走一步,心都在泣血,走出皇宮后,他的靈魂仿佛被萬箭穿透了一般…… “主子?!?/br> “回府!” 二皇子吐血昏厥在隨從的身上。 先一步回府的曾柔聽說二皇子被隨從抬回來,摸了摸逸遠的腦袋,”這書你不必讀了,去看看你父親?!?/br> “母親不去?”逸遠不明白,但也曉得發生了什么大事。 “他不會想此時見到我,逸遠,這幾日你多陪陪你父親?!?/br> “父親要去哪?被皇爺爺派出去京城?” “許是要去很久吧?!?/br> 曾柔眸光深邃,當今皇上才是真正的封建帝王,可惜……沒交上手! …… 二皇子回府后沒見曾柔一面,不知是因為怨恨,怕當面掐死曾柔,還是因為慚愧,無顏面見曾柔,總之在 這三日內,二皇子細心的教導嫡子逸遠。 “以后,你要聽你母親的話?!?/br> “可是謝嬸嬸……” “以后不許你再提她!” 二皇子的臉色難看極了,不是不怨恨曾柔,他更恨謝傾城,因此,他才向皇上要了謝傾城……留她在京城榮養,二皇子豈能甘心? 百姓狀告安寧王王妃無辜仗斃奴婢一案,因為曾柔寫的那張狀紙引爆了京城,隨著安寧王被太后訓斥,并且被削爵為郡王,所有人都曉得,皇上是認真的。 安寧王世襲罔替的爵位被削了降等承襲的王爵,安寧王閉門不出,絲毫不理會關在牢房里受苦的安寧王妃。 謝傾城在監牢里,再沒有了傾國傾城之姿,她并不肯認罪,四皇子自然沒有留手,監牢里折磨人的手段多著呢,短短三日功夫她像是老了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