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然而,幫助我的,替我解圍的竟然是那個衣衫不整,不拘禮法的簡憲和,他詢問:“周都督怎知他身份卑微?莫非周都督有通天本事,知我劉營內密不成?何況,自古英雄出少年,都督還是莫要拘于禮法得好?!?/br> “呵呵?!辈灰詾橐?,周瑜悠然審視了一遍簡雍,啟唇相譏,“那大約就是因為有簡先生這般不拘禮法的人,這小公子這般年歲仍舊不分尊卑?!?/br> 簡雍怒,若不是劉備一個眼神示意,他鐵定要拍案而起。但是,外交者就是外交者,即便被如此羞辱依舊是從容辭令,“各有各的規矩,各有各的痛楚,你我同為盟友,何必相互刁難?” 周瑜見好就收,當即附和,“簡先生說得是,是瑜欠思量了?!?/br> 孫權也隨之唱起白臉,“豫州莫要見怪,公瑾與子布失言,我定會好生責罰?!?/br> “吳侯言重?!惫傲斯笆?,劉備不好再多做責難,“我方也有錯處?!?/br> 如此,雙方重歸于好,依舊是言笑宴宴的樣子。不過,雙方也皆是清楚,此番,我方略輸一籌。 自吳侯府出來,我的面色頗是不好,陰沉著,挫敗著,雷雨聚集。 見狀,孫乾好心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寬慰道:“如此情形見識多了就好,無須放在心上?!?/br> 我撇嘴,好奇,“孫先生之前也曾如此?” 他笑,“遠比這羞辱人得多?!?/br> 我默,心想日后還有更多的磨礪等著我。果然,理論到實踐,比我想得遠要艱難。 聞聲,劉備回首,凌厲地看了我一眼。我本想,他定是又要責備我了,遂縮了縮脖子,下意識地低下頭,卻不料,他只淡淡地說了句:“此番落敗,不是你的錯?!?/br> 我怔愣,隨后悲為喜,有幾許釋然。 但是,劉備哪有這么好心,轉而,又是一句,“辭令過激,尺度不準,若不是吳侯大度,早將你誅罰,往后,還需多多拿捏?!?/br> “諾?!?/br> 也不知是為什么,自昨夜被劉備一番教訓后,我對他就多了些許敬畏。不過,非是臣子對主公的敬畏,而是學生對老師的那種。 明明,我已不是學生很多年了。 誰說女子不如男 吳侯府前,我同劉備告假,言曰,有些私事需在宴饗之前處理,還請主公應允。劉備不惶多問,看了我一眼后,嘆我知錯能改得倒是快,便對我揮揮手,讓我離去。卻是趙云在我離去前,關懷地問了句,“你在江東人生地不熟,可需帶上幾人,以備不測?” 我拒絕,一面同他致謝,一面告知,我只是去會見親眷,非是做什么危險之事,委實不需帶人。 所謂親眷,即是指孔明身在江東的至親,我的伯嫂,諸葛瑾夫婦。原本,我假扮入吳,身份微妙,怎么都不該去面見他們。但是,身為劉營謀士,需以主公利益為重,不可因小廢大,所以,除了今夜的宴饗,日后還有很多我不得不出席的場合,自是難免會遇見諸葛瑾。如此,待到那時,兩相對峙,百口莫辯,倒不如先發制人,防患于未然。 此舉自然惹得趙云質疑,不停同我確認,我真的認為這般妥當? 我頷首,將其中厲害言明,反問,除此還有什么法子?總歸不能讓我每每都為了躲避諸葛瑾而藏匿于驛館吧。 他沉吟,微微嘆息,感慨也只能如此了,便轉而叮囑我謹慎,莫要因公廢私,與諸葛瑾結下仇怨。到時,孔明難做,我必也是傷心非常。 感激于此,我笑道,“多謝你能真心待我,不管,是受義父所托,還是別的,我都切切實實地對劉營有了歸屬之感?!辈凰浦?,那般尷尬難堪,格格不入的模樣。 他抿抿唇,先是默然,隨后,歉疚笑起,“我非圣賢,以往,多是幫襯著親近之人,察她之苦,怨你心狠。但是,此今突然抽身,公平看待,才恍覺你比她或許還要悲苦得多,至少,劉營是她的家,所有家臣侍者皆是向著她,體察她。而你,除了軍師,便是一無所有?!?/br> 我莞爾,故作輕松地自嘲,“被你說得,我都要覺得自己可憐了?!?/br> 他笑,無奈于我的故作姿態,搖搖首,接著又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同我致謝,讓我著實羞愧,明明是我有愧于你,卻被你弄得好似我對你有恩一般。如此以德報怨,我怎么也該真誠同你說聲抱歉?!?/br> 我捂眼,面頰羞紅,不好意思地擺手,“別說了,我都該心虛了?!蔽液芮宄?,我沒有趙云說得那么好,但是,聽到那些話,終究還是忍不住地有些哽咽。 “好,我不說了?!彼№鴱潖?,冷淡的面容難得地流露出幾許暖意,抬首,望望天際,“天色也不早了,你快去快回吧,不然趕不上晚宴又該挨罰了?!?/br> 我“嗯”,想起那推后的杖刑就覺得后背涼嗖嗖的。 隨即,作別趙云,到街集上雇了輛馬車,徑直往諸葛府駛去。 不巧,此時諸葛瑾不在,說是為孫權喚去,商議政事。 我遺憾,幾番思慮之下,便想即使不能同諸葛瑾面議身份之事,托王氏轉告也好。這般,就算晚宴相遇,諸葛瑾也不會過于驚訝。 于是,我自稱王氏好友,勞門僮入內通報。至于名姓身份,我隨手捏來,自稱越英,襄陽人士。希望,王氏聽此可以會意,與我見上一面。 而王氏沒有讓我失望,在門僮入內后的不久就親自出門相迎。 她看到我,頗為驚訝,卻依舊滿溢著欣喜,拉著我,一邊命下人備上香茗糕點,一邊詢問:“你怎么將自己打扮成這般?” 我笑,稍稍與她保持距離,以防自己的男子身份給她惹來麻煩,答:“此事進去再說吧?!?/br> 她頷首,似乎已從我的話語和裝扮中猜出些什么,未再多問的領著我進府,將我帶至前堂。 起先,她未說別話,只泛泛地詢問了我們的近況。我一一作答,不緊不慢,還娓娓道來了諸葛均投主的事,言,我也曾將諸葛瑾所做的犧牲告知于他,但,他依舊堅定。 王氏惋惜,卻也知曉這樣的結局是注定的,畢竟,這些年一直陪伴在諸葛均身邊的,照顧他成人的皆是孔明而非諸葛瑾。 雖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說諸葛瑾與他們錯失了太多的兄弟之情,是無論怎樣偉大的犧牲都無法填平的。 對此,我也莫之奈何,唯有竭盡所能地寬慰她,“不過,他們到底是親兄弟,血濃于水,永遠也不會丟棄任一的?!?/br> 王氏搖首,嘆了幾嘆后,試探性地問道:“前番,孔明出使江東時發生的事,你還不知曉吧?” 我頓了頓,疑惑,“何事?” 孔明出使江東,我恰流落曹營,對于其間諸事自是一無所知。即便隨后歸來,朝夕相伴,也未曾過問,一來,隨軍出征,流言蜚語弄得我無暇j□j;二來,我并不認為有過問的必要,孔明做事,素來完美。 可,如今聽得王氏所言,似乎此間發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子瑜他……”王氏啟唇,初言罷三字便被送茶點進來的婢女打斷。默然地看著她們將茶點置放好,她冷淡地下命道:“你們都出去吧,沒有我的命令不用進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