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宋小良好似恍然大悟一般,翻手變出一個儲物袋,塞給袁啟,并說出一些如何得到真石的途徑。 袁啟有些吃驚地掂量著手中的真石袋,感覺還很重,他并沒有急著收起,而是盯著宋小良的眼睛問: “小良兄弟出手這么大方,在下感激不盡,日后定會加倍還你?!?/br> 宋小良揮了揮手,大大方方地說: “袁兄,你這么說,就是看不起我。我宋小良雖然年少,但也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道理,此前若不是袁兄搭救,我早就死在那五個人渣手中,哪還有機會回到修真界?這袋真石,就當是小弟報答道兄的大恩,如此我也少了一份人情債,進階到筑基期也會更有希望的。袁兄你就成全小弟一番,別推辭啦?!?/br> “既然小良兄弟這么說,在下就不客氣了?!?/br> 袁啟微微一笑,手上白光一閃,就把真石袋收進儲物袋內。 “袁兄,這真石袋是專門存放真石所用,不能放其他物品,一定要記得哦?!?/br> “多謝小良兄弟提醒?!?/br> “呵呵,好啦,我先去休息了,這些天忙著趕路,還真有點累呢!” 宋小良燦爛一笑,就走進自己房間。 袁啟見對方關上門,臉色突然默然下來。宋小良這么至誠至性的對自己,而自己一路上還在想著怎么鏟除對方,真是太不仗義了。 他不是無情無義的小人,怎能只因一己之私,對這樣一個天性樂觀純真的人下毒手? “算了,我終不是jian惡小人,何必如此計較,再說,我只要謹慎小心,誰也不會知道胡老是因我而死的?!?/br> 好像突然想通了一般,袁啟心中的霧霾一掃而光,一轉身走進房間。 修真界的客房布局,卻是奇怪,有兩個床,一個床很普遍,基本是躺著睡覺的,另一個卻是個圓不隆冬的立體床,罩著紗簾,打開紗簾可以看到里面擺著一個厚厚的圓墊子,里邊的空間只夠人盤腿而坐。 袁啟稍微研究一番,就恍然了,這顯然是為修士準備,可以用來打坐的床啊。 想明白此,他不禁有些好笑,飛身一躍就坐上去,感覺還很舒服。 “咦?這圓墊子好像氣息很濃?” 袁啟感受著絲絲氣流從圓墊子傳來,驚訝不已。 “坐在上邊打坐應該受益不淺吧,看來修真界的客棧還真是為修士們著想?!?/br> 他又自言自語一句,便不在關注這些,而是手一抬,白光閃過,一塊較大塊的真石出現在手心,正是剛才宋小良給他的中級真石。 看著這塊真石,只見其表面光潔溜溜的閃著光澤,絲絲真氣隱隱冒出,很快順著手掌鉆入體內,讓他感覺精神一震。 袁啟心中一動,好奇的左右翻看著: “真石?還真是個好東西,看來以后,還要為這東西奔波了!” 第七十六章 氣根與血氣 [本章字數:2152 最新更新時間:20121227 19:44:03.0] 真石閃過迷人色澤,映射出袁啟精光一亮的雙眼。他又輕掃幾眼,終將其收進真石袋。手又一翻,拿出那本得自抱樸子的《神仙志》。 自從討來這本書冊,袁啟還沒來得及看過,如今有時間,正好可以品讀一番。 時間一點點過去,袁啟臉上時而好奇,時而驚訝,時而喜悅,時而皺眉。此般過去好久,他終將書冊收起,閉上眼睛,腦海中思量不停。 說起來,這本《神仙志》講的基本是關于神仙的奇文異志,其中有寫神仙騰云駕霧、翻云覆雨的,有寫拿著琵琶扇子攻擊怪獸的仙人,還有的是神仙之間互相對戰,成片成片氣波攻擊,照射的日月無光,等等。 如今想來,其實這些所謂的神仙,應該就是修真界的修士,那些騰云駕霧、翻云覆雨功法什么的,應該就是所謂的法術。至于琵琶扇子等,在書中提到是叫法器,但通過從宋小良口中了解,這法器其實在修真界叫做真器。 神仙志最后還寫了幾頁修真文,袁啟稍加一看,不禁有些訝異。 這竟是一段關于氣根與血氣的描述。 按照書上所講,修煉法術,必須要具備氣根,修士的氣根有十種,即從一至十氣根,氣根越多,修煉起來就越難,而十氣根之人,修煉起來就會更吃力的。這就好比灌一瓶水與灌十瓶水,同樣的大小,當然是灌一瓶水更容易,也更快。 十氣根也有個好處,即修煉的法力更為厚重,但盡管如此,時間不等人吶,或許還沒修煉完,就已經撒手人寰了。 不過,雖然氣根越少越容易修煉,但并不代表氣根少,資質就是絕佳的。因為真正決定修煉資質的不是氣根,而是血氣,全稱叫做真血之氣。 每個修士體內都有屬于自己的血氣。按照資質優劣,血氣可分為三種,依次是神血之氣,天血之氣和地血之氣。 神血之氣是修煉最佳的血氣資質,但在修士中所占比例卻不多,僅次之的天血之氣雖然比不上神血之氣,但卻是修士中最多的血氣,至于地血之氣所占比重也并不多的。 由此可見,擁有一氣根又是神血之氣的修士,基本上都是難得一見的修煉天才,無論修煉,還是跨越瓶頸、提升等級,都比其他人容易很多。最讓人無奈的是,擁有十氣根的地血之氣修士,基本這種人卡在凡人與修士之間,除非發生點奇跡,否則想得成大道,可就難了。 袁啟了解之后,曾一陣恍然,雖然自己擁有神血之氣,但卻是罕見的十氣根,可見自己雖然占有好的資質,卻沒有一個好的氣根,也算是扯平了。 此外,每種血氣又會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屬性,再行區分。只不過,這五屬性區分,卻是與修煉速度沒什么關系的,主要是在修煉功法上有所不同。比如,火血氣和土血氣,比較適合修煉強大的攻擊型法術,金木水血氣適合修煉閃防較強的防御型法術。 雖然血氣有這么多劃分,但也有一大弊處,即血氣不是固定之物,它可以通過一定途徑進行轉移交換。也就是說,一個神血之氣的修士和一個地血之氣的修士,若通過一定途徑,將自身的血氣進行交換后,那么原來的血氣就會轉移到對方身上。此外,還可以通過一定暴力手段將血氣抽出,融化到自己體內。 然而,在修士中都有一個潛移默化的共識,任何修士間倘若采用暴力手段轉移神血之氣,都會遭受天譴。 是什么天譴,書中并沒有細說,袁啟想到此前胡老三和南華對自己進行抽血驗氣之事,好像并沒有遭到天譴,難道是因為自己還不是修士的原因? 想不明白,他也懶得再想。雖然有天譴之說,但他也不敢妄自撤去隱氣訣,畢竟這個世界什么人都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自己必須要謹慎小心才是。 有一點,袁啟還是有些不太明白,這樣一本寫有修真文的書冊是如何落入抱樸子之手的?難道是因為他所在的清虛門,距離霧雨山較勁,有修士曾經上門指教過? 畢竟道士和修士還是有一點聯系,也許真的有修士贈送給他們東西。他想起比武大會時,雨墨塵和抱樸子的談話,以及后來送給對方的丹藥,不禁有些豁然。 接下來,他不再關注書冊一事,而是又將近幾天接收的修真界知識,與之前所了解的一并消化吸收之后,便運起凡陽訣,閉目打坐。 接下來的兩日,宋小良帶著他去逛了許多地方,袁啟只要有疑問,宋小良就會將自己所知盡量告與袁啟,勢必做到他全部清楚。 這日將近傍晚,二人從客棧外走進來,找了一處空余的桌子坐下,叫了飯菜,袁啟便誠懇的問: “小良兄弟,你剛才說那個雷云豹,乃是一級真獸,相當于練氣期七層的水平,但資質卻是不行,難道這真獸也跟人一樣有高低之分?” “袁兄說的不錯,真獸雖然沒有氣根,但卻跟修士一樣有血氣之分,也會分為金木水火土五個屬性,火土屬性的真獸側重攻擊,金木水屬性真獸側重防御。一個主人可以培養多只真獸,但哪個主人不想培養一只有神血之氣的真獸,畢竟這種真獸資質好,培養出來也能成為自己的一大助力嘛?!?/br> “真獸既然具有神血之氣,那能不能將血氣轉移到人身上?” “袁兄問的好,真獸的血氣不能跟人相互轉移,畢竟人是人,獸是獸,不能人獸不分的,但若真獸是與你同一屬性血氣,那就可以當本命真獸來培養??梢酝ㄟ^修煉一氣造化訣,讓真獸與你合為一體,到時候對戰時,就相當于把兩者的能力合一,發揮出更強的能力。哎,說到這些,我又想起死的那只白羽鳥,那可是辛苦幾年培養的本命真獸,真是可惜,哎!” 宋小良先是興高采烈的解釋著,后來卻唉聲嘆氣不已。 “一氣造化訣?” 袁啟喃喃叨念一句,正要問哪里有這門口訣。對面突然走來一個容貌極其冷峻的灰衣中年人。 “小良,你在這里做什么?嘆什么氣?” 宋小良正在津津有味的吃著東西,聽到這話,不禁一激靈,但很快就緩過來,站起身看向來人,笑嘻嘻地說道: “爹,您怎么來了?” 第七十七章 冷漠與熱切 [本章字數:2561 最新更新時間:20121227 17:27:36.0] “哼,我還不是擔心你,若不是有感應珠,怎能找到這里?” 灰衣中年人哼了一聲,話語雖冷,但卻透著一股關懷。 “嘿嘿,讓爹擔心了?!?/br> 宋小良搔著腦勺,憨聲笑道。 “這位是?” 灰衣中年人看著袁啟,卻是問宋小良,語氣依然生冷,眼中也充滿警惕之色。只因以他筑基初期的修為卻一點都看不透對方的氣息,難免不讓他有所狐疑的。 “爹您是不知道啊,我在凡人界時差點栽了,多虧這位袁啟袁兄出手相救,才得以幸免。不過,孩兒的本命真獸白羽鳥卻沒有保存下來,這也是剛才孩兒嘆氣的原因?!?/br> 宋小良先是感激的看著袁啟,但在說到后邊一句話時,聲音卻明顯低下去許多,有些小心翼翼地注視著中年人,生怕對方責罵自己。 袁啟見宋小良并沒說自己與胡老的關系,提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他之前因為不放心,已經稍加提醒過宋小良一番,讓他盡量不要跟別人說自己和胡老的關系,當時宋小良拍著胸脯保證不會說,現在看來,這小子還是挺講信用的。 “哦,如此說來,還真要感謝閣下救犬子一命的。這里有一袋中級真石,就算對閣下的報答?!?/br> 中年人并沒有多加追問的意思,而是語氣稍緩,拿出一袋真石放在桌上,宋小良剛要說自己已經給過袁啟一袋真石了,那中年人竟不讓他說話,厲聲訓斥道: “一個人出門在外,也不知道長點心眼,白羽鳥死就死了,自己沒事就好,若是有個三長兩短,被別人算計,你都沒地方哭去,速跟我走?!?/br> 中年人的話語含沙射影,表面是在責備宋小良,其實卻有點說給袁啟聽,這讓袁啟不禁眉頭一皺。 “爹,我明天還要去南陽府大集轉轉。別著急嘛,再待一日好不好?” 宋小良焦急的央求起來。 “不行,你現在要趕快回去筑基,你大伯為這事都問了我幾次?!?/br> 中年人一聲令下,不待宋小良再說什么,就拽著宋小良向外走。 宋小良吱吱唔唔,回頭看著袁啟,道: “袁兄,那個,我就先走一步了啊,以后有事可以上蓮花觀找我?!?/br> 袁啟站起身,沖著宋小良微微一抱拳,表示感謝。 那中年人卻道: “誰會在乎你這一個小小蓮花觀弟子,別磨叨了,快點走?!?/br> 二人終于出了客棧,袁啟拿過桌子上的真石袋,發起呆。 片刻后,他不禁啞然一笑: “世人本就冷漠,我又何必在意?!?/br> 說完,他收起真石袋,拿起桌上的酒杯,就喝下一口,說起來,這修真界的酒水,倒是極為特別,其中散發著濃密的真氣,飯菜雖然都很清淡,但卻很是可口,想來也是對修煉極有益處的。 他聽宋小良講,練氣期的修士尚不能辟谷,起碼隔三差五的還要吃些東西,而若是進入筑基期,基本上就能達到辟谷狀態,能吃則吃,不吃也不會餓死??v觀整個客棧,基本在吃吃喝喝的,不是練氣期修士,就是凡人。 “這位道友,不是本界修士吧?難道來自凡人界?” 袁啟吃著正盡興,腦袋里尚在盤算著什么,卻有一老一少兩人走到桌前坐下,跟他打起招呼。 袁啟心頭一震,抬起頭,看著這一老一小。 說話的是個穿紫色衣衫,帶著一頂帽子的老者。此時,他坐在袁啟對面,笑呵呵的看著袁啟,不住的捋著花白山羊胡。 那個小的看著也有十八 九歲,卻是與老者一樣帶著一頂帽子,穿著紫衫,但眼睛卻機靈靈的在袁啟身上亂轉個不停,好像極其不老實的模樣。 不過,袁啟如今早已從宋小良那里學會望氣術。眼中光芒一閃,就看清二人竟然都是練氣期十層,身具四氣根的天血之氣修士。 雖然不知老者如何判斷出自己來自凡人界的,但他并沒有過于驚惶,而是不動聲色的問: “道友如何得知在下是來自凡人界?” “呵呵,道友隱藏氣息,老夫雖然看不出道友修為,但老夫的眼睛與他人不同,可以看出道友周身隱現與真氣場不同的異界之氣??磥淼烙巡艁磉@里沒有多久呀?” “哦?道友的眼睛倒真是稀奇,在下的確才進入修真界幾天而已?!?/br> 袁啟心中一稟,沒想到世上還有這種靠眼睛就能看穿氣息的奇人,自己還真是不能太大意,當下只是隨口說了一句,便靜靜的看著老者,看他要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