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節
趙溫嵐找了衙役,和養鴨的人一起,帶上干糧以后六個人一組,每組帶著將近一千只鴨子,然后離開河南郡去各個地方,讓鴨子捕捉蝗蟲吃。 其實平常的時候,完全用不著這么多人照看一千只鴨子,但現在河南郡遭了旱災,基本種不活莊稼,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他們自然不介意多找些人去照看那些鴨子。 鴨子們聚在一起,走的很慢,但它們會一邊走一邊吃蝗蟲,一直到它們吃飽。它們飽了以后,會找地方喝水,然后休息,休息的時候,母鴨子還會下蛋,等它們休息夠了,則會繼續前進。 旱災越來越嚴重了,有些地方還好,有些地方,很多人卻已經只能保證自己喝的水,再也拿不出可以澆灌莊稼的水了…… 偏偏,在這樣的情況下,蝗蟲還越來越多,它們吃光所有的青草,吃光所有的莊稼,讓本就嚴重的旱災變得更加嚴重,就連周圍沒有遭受旱災的地方,都開始遭殃了。 “這是蝗災,是上天要懲罰我們!”一個老人準備了貢品,要祭拜蝗神,同時勸說周圍的人跟他一樣祭拜。因為,在很多年以前,蝗災肆虐的時候,這個老人就曾經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祭拜蝗神,出去逃荒流浪,最后,只有他一個人活了下來。 那樣可怕的,鋪天蓋地的蝗災,完全就是上天對他們懲罰。 “老蔡!祭拜什么蝗神?你不知道嗎?皇后娘娘早就知道有蝗災的事情了,你真的要拜,應該拜皇后娘娘,或者拜皇后娘娘說的能解決蝗災的鴨子!”旁邊有村民不滿地開口。 蝗災非??膳?,因此他們以前對蝗災非??謶?,面對那些鋪天蓋地的蝗蟲的時候,有些人甚至會跪地叩拜卻不敢與之對抗,但這次皇后娘娘預知蝗災,卻讓他們對對抗蝗災也有了信心。 “鴨子怎么可能對付的了蝗災?你們不知道嗎?蝗災來的時候,就算是人,也只能抱住自己的腦袋,趴在地上動彈不得!”那老人吼道,遮天蔽日的蝗災,根本就不是人力能擋住的,他們只能祈求上天:“你們沒見過蝗災,所以不知道蝗災的可怕,我曾經見過一次,那根本就不是人力能抵擋的!” “老蔡你瘋了,你想拜就拜吧,我可要滅蝗蟲去了,現在蝗蟲還沒有肆虐,我們就把它們殺光,這么一來,以后蝗蟲也就別想再成災了!”旁邊的村民開口。 那老蔡卻是憤怒起來:“你們去殺蝗蟲,會讓蝗神憤怒,他會降災給我們的!” “只要把蝗蟲殺光了,就不會有蝗災了!”那村民不打算再跟老蔡多說什么,轉身就要離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村口突然跑來了一個孩子:“鴨子來啦!鴨子來啦!” 鴨子確實來了,有著好幾種顏色的鴨子,在一只頭鴨的帶領下搖搖擺擺地走進村子,一邊走一邊啄著從草叢里飛起來的蝗蟲,這些鴨子毛色發亮,每一只都非常肥壯,一大群的鴨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只軍隊,它們掃蕩著自己路過的地方,把所有的蝗蟲全都吃掉…… 如今,草叢里全是飛舞的蝗蟲,一尺見方的一塊地方,可能就藏著十來只蝗蟲,但是這些鴨子走過的時候,蝗蟲就全都被吃完了! 看到這一幕,所有的村民都面露喜色,但最震驚的,卻是那個老蔡,他瞪著這些鴨子,過了很久以后,突然就跪在了地上:“鴨子吃蝗蟲了!鴨子把蝗蟲吃光了!鴨子保佑,一定要把蝗蟲吃光!”說到后來,他已經泣不成聲。 蝗蟲害得他家破人亡背井離鄉,他會叩拜蝗神只是因為恐懼,可現在,皇后的預知,親眼見到鴨子吃蝗蟲的場面,卻讓他一下子對對抗蝗蟲有了信心。 帶著這一隊鴨子過來的衙役和養鴨人對于遇到這樣的情況毫不驚訝,他們一路過來,帶著鴨子吃蝗蟲,很多人都對他們表示了歡迎,他們去過很多村子,基本上所有的村子都愿意為他提供住宿,提供足夠的水。 旱災確實發生了,蝗災也發生了,但是百姓卻不像以往發生災害的時候一樣,興不起抵抗的心思來,而只是眼睜睜地看著一切發生,最后一無所有地成為流民…… “我們接下來幾天可以住下來嗎?蝗蟲太多,這些鴨子,可能要吃上幾天才能把所有的蝗蟲都吃了?!鳖I頭的衙役開口。 “沒問題,各位要住多久住多久!”村長站了出來,立刻表示。 雖然有很多蝗蟲出現,但是他們一直派人在莊稼地里驅趕,因此只要這些鴨子能把蝗蟲都吃了,他們總能保下一些作物來! 朝廷已經下旨免了今年稅收,就算他們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三四成成,只要小心一些,甚至不用等朝廷賑濟,就能自己撐過去,畢竟,往年林林總總的稅加起來,他們的收成也就只能留下六成左右。 “那就多謝村長了,我們會用鴨蛋當租錢的?!蹦茄靡塾值?,他們出來的時候,每一隊都帶著一輛驢車或者牛車,車上裝著他們的糧食,只是為了不麻煩路上遇到的村民,不用去吃村民本就不多的糧食。 “不用不用,哪還用得上付租錢?”那村長立刻就道。 “租錢肯定是要的,另外,你們還可以用蝗蟲來換鴨蛋一斤蝗蟲可以換一個鴨蛋,要捉蝗蟲的話,你們可以把布袋子撐開套在竹竿上捕捉?!蹦茄靡塾值?,這里旱災并不嚴重,蝗蟲自然也多。 一斤蝗蟲可以換一個鴨蛋?聽到這話的村民立刻就興奮起來,現在蝗蟲非常多,平常他們在自己的莊稼地里就能抓到很多,山上恐怕就更多了,一個人一天怎么著都能抓上一兩斤! “鴨群里面,有雌鴨也有雄鴨,所以鴨蛋都能孵出小鴨來,你們要是愿意,就讓雞把鴨蛋孵出來,接下來要是還有蝗蟲,也能讓鴨子去吃?!比缃裾区喿由白疃嗟臅r候,平常母鴨在這個時候就能一天下一個,下上一段時間以后停上半個月繼續下,現在鴨子們天天吃蝗蟲,從來不挨餓以后,根本就是停都不停了,每天一個不間斷! 江南養鴨,大多都養母鴨,他們這上千的鴨子里頭,母鴨就有六七百只,他們每天也能得到六七百個鴨蛋,而這些鴨蛋,本來就是要分給沿途的百姓的,附加一個條件,只是為了能更快地滅掉蝗蟲。 鴨子本就不會孵蛋,鴨蛋一般都是讓雞孵出來,而他們村子里雖然不養鴨,卻養雞,就算鴨群離開了,只要留下了蛋,他們就能孵出鴨子來……聽到這話,村里的人大多都來了興致。 要知道,雞雖然吃蝗蟲,但它們也會吃莊稼,鴨子就不一樣了! 相似的情況,在不同的村子里發生,雖然也有一些小意外,但是在蝗蟲還沒有席卷整個中原之前,就已經有無數的蝗蟲進了鴨子的肚子了,而除了鴨子以外,百姓也都積極地捕殺蝗蟲…… 而伴隨著這些的,就是百姓對皇帝皇后深深的敬仰了,不管是遭災的中原一帶的百姓,還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對皇家的認同都前所未有的高。 旱災不可避免,蝗災卻得到了抑制,即便依然有很多地方被蝗蟲吃的再無綠意,情況卻比以往每次蝗災好了許多。 不過,鴨子不是神,它們數量有限,還會吃飽,因此不可能吃掉所有的蝗蟲,人們捕殺蝗蟲,大多也只顧得上自己的莊稼地,因此,有些旱災和蝗災比較嚴重的地方,依然出現了流民。 朝廷一向恐懼流民,因為一旦出現流民,后續對流民的安置就是一個大問題,而且,流民若是餓死病死,隨之而來的,可能還有瘟疫…… 最近京城一片和諧,曾經官員們對皇帝、皇后的質疑早已消失不見,而且,他們處理各種事情,還前所未有地用心,因為旱災和蝗災竟然真的出現了! 一時間,皇帝和皇后的威信前所未有地高,在京城,再也沒人敢質疑什么。 不過,就算滿朝上下齊心協力,對于流民的安置卻依然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這些流民都在向著京城而來…… “讓這些百姓去北方,去夏州,朝廷會提供種子農具耕牛,讓他們播種,前三年開墾出來的土地,十稅其五,往后可以減少……”齊文宇再一次做了決定。 從前朝開始,因為匈奴肆虐,夏州的百姓就已經在慢慢變少了,現在夏州最缺的就是人! 作者有話要說:悲催了,之前感冒就沒好,這兩天變咳嗽了,偏偏孩子也感冒了,這兩天都沒吃什么東西還特別粘人。 ☆、152 遭了災,自己住的地方連草根樹皮都沒有,災民只能離開家鄉,成為流民,這些流民,有些會在別的地方安家落戶,有些還會回到故鄉,還有一些,直接就會在流浪途中去世。 現在,朝廷讓他們去夏州,路上會提供糧食,到了夏州還會分給土地種子農具……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去那么遙遠的地方,但確實有不少人心動了。 浩浩蕩蕩的災民,分成好幾撥去了夏州,他們在那里安頓下來,帶去中原的耕種技術,繁衍生息。 外來人員的出現無疑讓夏州的百姓有些不滿,但是這些人不會搶奪他們的土地,而且人多了以后,就有更多的人手可以對抗匈奴,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他們到底還是很快接納了這些人。當然,對此最高興的,應該就是駱尋謹了——這些逃難的人里,最多的還是青壯男子,而這些男子背井離鄉一無所有,很多人都會愿意加入軍隊,雖然要把他們訓練出來需要時間,但這至少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也讓他對未來更加充滿希望。 這一年,因為這場巨大的災難,齊朝的國庫都快空了,幸好年初皇后的預言就已經天下皆知,齊文宇又下令讓江南百姓多種糧食少種其他作物,這才沒有太多人被餓死,相反,所有的百姓還都對朝廷感恩戴德,就連各地的官員,都不敢再有什么不軌的行為…… 整個國家上下齊心的時候,卻也有些人非常地不高心,比如說安王妃。 齊文浩在去年大年夜這天,帶回了一個懷有身孕的女子,過年以后,因著駱尋瑤的預言,還有齊文宇接連下的旨意,他也跟著四處奔忙整個船隊沒什么空閑,但每次回來,他做的第一件事,卻都是去看看萬三娘。 齊文浩在外面行走,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甚至遇到各種危險,他不可能跟屬下聊這些,就總想說給自己的女人聽,得到一些認可,可偏偏他以前的女人沒一個聽得懂外面的這些事情,他說了不僅沒辦法得到崇拜敬佩,反而每每說到危險的事情,都會被勸阻,讓他不要再出海,漸漸地,他就什么都不說了。 萬三娘卻不同,她知道海上的事情,了解這一切,齊文浩每次跟她說起這個,她流露出的,就是滿滿的羨慕敬佩…… 這么一來,齊文浩雖然跟她分別,每次見面卻都會去她那里,甚至還有了小別勝新婚的感覺,聊起來就不知道時間了。 萬三娘從小跟著自己的父親走南闖北,一點不嬌貴,懷了孩子還能跑能跳沒有什么不適,在房事上也不知道害羞,兩人聊著聊著,少不得就親熱起來,齊文浩一開始一直覺得懷孕的女人碰不得,第一次戰戰兢兢的,但來了一次以后,卻又覺得這樣的感覺與眾不同了…… 齊文浩跟萬三娘甜甜蜜蜜的,在別人看來就不可饒恕了。 以前齊文浩每次回來,第一晚都會歇在安王妃那里,以后也會雨露均沾,現在他第一晚卻會留在萬三娘那里,雖然接下來的時間也會去其他人那里,但萬三娘分到的時間顯然是最多的…… 都有了身孕,竟然還霸著男人不放?安王府的女人們對萬三娘可謂是恨得牙癢癢的,而這一切,在萬三娘生下一個兒子,而齊文浩竟然給這個孩子專門從京城請了奶娘嬤嬤照顧,然后在孩子四個月的時候帶著萬三娘上了船以后達到頂點。 “王妃,萬三娘這么受寵,王爺不管到哪里都帶著她,再這么下去,我們這些人哪里還有活路?少不得以后這府里就是她的天下了!”一個年輕女子在安王妃面前哭道,她年紀不大,如今還沒有孩子,就盼著能有個孩子以后有個依靠,可是看萬三娘現在的情況……以后她就別想有齊文浩的孩子了! “是??!王妃,我們就要沒有活路了!”另一個歲數大點的女子開口,萬三娘竟然鼓動著齊文浩出海,她本來就很難見到齊文浩了,現在更是連一面都見不到,要是齊文浩忘了她,忘了她的女兒,那可如何是好? “說不定,以后在這府里能生孩子的,就只有的她萬三娘了……”又有人道。 “那你們說要怎么辦?”安王妃問道,冷冷地看著自己面前的這幾個人。她現在也不好受,不,應該說她自從來了南疆以后,就沒有好受過。 前些日子,她因為不滿意齊文浩對萬三娘的縱容,不滿意萬三娘懷孕生產都還霸著齊文浩不放,刻意拿著萬三娘只是齊文浩手底下一個妾室的事實,將齊文浩多給萬三娘的人手都撤了,結果倒好,最后齊文浩回來,竟然把那些人手全都送了回去不說,還給萬三娘的孩子從京城請來了許多人手,并讓她不能再管萬三娘的院子里的事情…… 齊文浩這樣的行為,就是在打她的臉,她想要找機會報復,可偏偏齊文浩才是這個家的主子,因此別人根本就不會讓她去對付萬三娘! 若是安王妃是能拿捏住丈夫,在家中說一不二,她自然可以輕輕松松地對付了萬三娘,但安王妃不是。 齊文浩才是這個家的主子,安王府的總管侍衛,全是齊文浩的親信,現在齊文浩寵著萬三娘,誰還敢虧待萬三娘或者萬三娘的孩子? 怎么辦?她們怎么知道怎么辦?那些前來哭訴的女人面面相覷,都有些愣了。齊文浩成親之后,身邊從未少過女人,但這些女人身份都不高,好些宮女出生的,身份也就跟萬三娘差不多。 她們懂怎么爭寵,但現在齊文浩帶著萬三娘離開了,還怎么爭?至于萬三娘的兒子……先不說弄死一個孩子對她們來說并無好處,她們又哪有本事弄死齊文浩的孩子,哪敢弄死齊文浩的孩子? “現在王爺不在府里,你們要做的,就是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別的就不要想了!”安王妃開口,隨即就讓人將這些女人全都送了出去。 這些女人都被送走了,安王妃的表情卻立刻就頹喪了起來,捂著心口萬分難受。 齊文浩有很多女人,她不在乎,更從沒嫉妒過,但現在情況卻又不同——齊文浩對萬三娘,實在是太過與眾不同了! 或者,不僅僅是萬三娘的問題,單單齊文浩來南疆這件事,就已經讓她氣急敗壞了……現在,她已經多久沒見過自己的父母了?本來再過幾年,她就該相看兒媳婦了,但現在現在這南疆哪有合適的人? “娘,你別生氣了,老是生氣,對你的身體也不好?!饼R昊過來的時候,就看到安王妃傷心的樣子,當下勸道。 自從來了南疆,安王妃的身體就一直不太好,今年夏天,又病了好幾次,在府里的人都吃著海里捕來的海鮮的時候,還被發現不能吃那些海里的東西,一吃就身上臉上起疙瘩…… “我怎么能不生氣?齊昊,府里的那個女人,還有她的孩子,實在是太讓人難受了!還有府外頭,也沒什么好事兒?!卑餐蹂_口,當初那位皇后說今年會有旱災蝗災的時候,她一點不信,卻不想這事最后竟然就成真了…… 駱尋瑤這人是妖怪吧?這樣的事情都能知道!她能知道旱災的事情,是不是也就能知道別的?比如說當初齊文宇摔斷腿的時候被她救了,就是她提前知道了吧?說不定他們王爺最后會到南疆來,就是她設計的!要不是駱家人,齊文浩哪會知道南疆? 而且齊文宇說當初京城瘟疫的事情她也提前知道……她明明提前知道,為什么不讓齊文浩出馬去解決這件事?南疆的珠寶她那么大方地交給了齊文浩,輪到這件事就讓齊文宇去做……還真是好算計! 安王妃越想越不平衡,同時也想到了當初齊文浩一度被圈禁的事情,駱尋瑤能提前知道旱災蝗災,說不定早就知道齊文俊前朝余孽的身份了,可她什么都不說,一直到明德帝廢了太子,才把這事說出來…… 當初齊文毅剛剛給他們來信“揭露”了齊文宇駱尋瑤的真面目,沒多久就被圈禁了,自那以后,安王妃對駱尋瑤可謂是越來越提防了,駱尋瑤以前在她面前說過的話都被她反復琢磨,駱尋瑤所有做過的事情也被她一再推測,而這么一來,她還真發現了很多不對勁的地方。 至少,以前駱尋瑤就完全是在演戲,她其實根本不是膽小羞澀的人!當初她第一次進攻就知道裝暈陷害安樂公主,之后更是斗倒了不少人,這樣一個女人,她哪能不提防? “娘是說現在很多人都說皇后娘娘是神仙下凡這件事?”齊昊問道。 現在在老百姓眼里,皇后就跟神仙差不多了,而且事情本來就是會越傳越玄乎的,在京城也許人們只是覺得皇后受到上天眷顧,但是到了南疆就完全變了?,F在外面的人的都說皇后是神仙下凡,說她提前知道了災情,灑出豆子把豆子點化成了鴨子滅蝗蟲,又說她會挪移之術,將受了還在不能活命的百姓全都挪移到了北方……種種神奇之處,簡直是越說越夸張,更有不少人在知道皇后是當初那個在南疆為官的駱大人的侄女以后,供起了她的長生牌位,覺得南疆會變成現在的樣子,有所發展全靠她…… 明明南疆能有現在的樣子,是他父親的功勞,那些人竟然這么覺得! “都這樣了,還能怎么樣?”安王妃嘆了口氣,本來她才該是那個最尊貴的女人,現在卻成了駱尋瑤,還有她的兒子,本來是先帝看重的皇長孫,將來的皇帝,現在卻只能呆在南疆這么個鬼地方。 “娘,你要是生氣的話,其實也不是沒辦法讓她難受?!饼R昊突然開口。 “還能有什么辦法?”安王妃好奇地問道:“我們就呆在南疆這個鬼地方,跟京城離了十萬八千里,地位更是跟她不能比,難不成還能去找她的麻煩?” 安王妃說的這些,齊昊也很清楚,而他很快,就想到了之前他的那個“先生”說過的話。 前朝余孽已經被掃蕩干凈,這是所有人都確信的,可誰又會知道,其實他們還留下了幾個人,就留在他身邊? 那些前朝余孽當初幾乎無處可逃,但值得慶幸的是,在朝廷的人來抓他們之前,陳明等人就已經派人回來報信了,這無疑讓他們有了機會做布置。 當時前去閩州,他們的人幾乎就是傾巢而出,剩下的只有一些前朝老臣,他們教養著小公主,最在乎的,自然也就是小公主。 嬌生慣養,十歲左右的漢人少女,還不會說南疆話,這樣的目標實在太明顯了,在南疆這個地方,他們幾乎無處藏身,而在這里被封鎖以后,唯一不會被徹底搜查的地方,可能就只有安王府。 齊文浩也是他們的他們的仇人,但他們現在想要活命,就只能依附他們的仇人。這些人早就盯著安王府的情況,最后就找上了離府的齊昊…… 齊昊本就對齊文宇有意見,更知道這些前朝余孽已經翻不出風浪來,自然不介意培養一下自己的人手,正好那時候安王妃正在張羅著給他選先生選書童,他就讓那位小公主扮成書童來到了他身邊,又讓一個前朝遺臣當了他的先生。 他知道前朝余孽的厲害之處,除了這件事再不敢做其他,甚至做好準備打算隨時讓侍衛殺了這兩人,卻沒想到后來竟然一直風平浪靜的…… 假扮他先生的前朝余孽,是個有真本事的,教了他不少東西,齊昊對他自然也多了些信服,原本這人一句不提前朝的事情,但這幾天,卻給他分析了不少事情,甚至告訴了他一個秘密。 他的那位當皇帝的叔叔,竟然已經不能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