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知道!” 一旁侍立的青衣尚溪木然無語地聽著這兩人的對話,覺得兩只都是不靠普的。 與溫良分別后,如翠姑娘帶著青衣在一名小太監的帶領下往太后的重華宮而去。壽禮在方才進宮時已經交給了等候在那里接應的太監了,他們會將禮物一齊統一送到重華宮去。 宮內張燈結彩,一派喜氣的氛圍。 來到重華宮時,遠遠地便聽到里頭傳來的笑鬧聲。而此時一起到達重華宮的并不只有如翠姑娘,還有旁的兩個命婦。守在宮殿前的宮女見到她們,施了一禮后便進去通報,很快地便出來傳她們進去。 如翠姑娘來的時候人不多不少剛好卡在一個時間點來,而且身邊還有兩個伴,理應來說不起眼才對。但奈何溫良這第一美男的名聲太盛,加之她傳奇一樣的身份華麗大變身,使得在場的宮妃宮娥及命婦們對她好奇得要緊,聽到宮人來報時,紛紛將頭轉了過來女,目光如炷地盯著她,想瞧瞧到底她有什么特別的,讓溫子修那等絕世無雙的男人排除萬難娶她為妻。 那隨著如翠一同來的兩位夫人見殿內那么多的目光注視,頓時緊張了,連動作都有些僵硬。如翠姑娘也被一殿的人看得有些緊張,一個不留神時身旁一起走的一個夫人走得快了點,一腳踩上了她的裙擺。如翠姑娘腳步微頓,想也不想地伸手一拉,那位夫人在眾目睽睽下直接摔了個跟頭,一頭的金飾都歪了。 “……” 殿內一片安靜,半晌不知道是誰笑出聲,然后像是感染一樣,整個大殿的人臉上都帶上了笑意海,不過卻沒有笑出聲來,也算是給那摔倒的夫人一個面子。 如翠也嚇了一大跳,趕緊和那些宮女一起將那夫人揣扶了起來。不過那夫人估計丟了這么大的面子,根本不領情,暗地里將她的手拍掉,惡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臉上一片羞惱。 這時,太后關切的聲音傳來:“左侍郎夫人沒事吧?來人,快讓左侍郎夫人坐下歇息?!?/br> 左侍郎夫人柳眉微蹙,在宮女的揣扶中一副虛弱無比的表情,勉強地笑道:“太后娘娘,臣婦沒事,只是心口有些疼罷了國,溫夫人真是好生勇猛的力氣?!甭曇衾锊挥X帶了些許嘲弄。 聞言,在場的人取笑的對象換了一個,但見如翠姑娘仿佛沒有感覺似的,朝那左侍郎夫人笑了笑,脆聲道:“謝謝左侍郎夫人夸獎,我就是力氣大了點,大夫說女子有力氣是好事兒,才不會一下子就被風吹飄了,這十月的秋風可不是大了點兒嘛?!闭f著,露出一個喜俏的笑容,真的挺討喜的。 “……” 這臉皮也特厚了,不是拐了個彎地諷刺她瘦弱又要趕著上前去自找罪受嘛。 見左侍郎夫人無話可說,如翠姑娘又道:“太后娘娘,請恕臣婦無狀,并不知道左侍郎夫人踩著臣婦的衣服才害得她摔了這一跤?!?/br> 這情形殿內的人也看得分明,雖然不知道左侍郎夫人那時是是無心還是有意的,但這事發生還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按正常的情況,不是一般被踩著的人才會摔倒么?怎么現在這情況反了,反而是踩人的摔了個跟頭? 太后聽罷,只得將此事當成個意外事故,讓人將左侍郎夫人扶到一旁坐下。 左侍郎夫人在眾人似笑非笑的目光下羞得滿臉通紅,但又不好在這種時候借口身體不適避開不然臉丟得更大了,只能硬著頭皮在一旁坐下,心里連吃了某人的想法也有了,只能恨恨地絞著帕子,在心中詛咒某個幸運的丫環。 經過這一突然的意外,如翠姑娘也沒有那般的緊張了,和另外一個夫人一起上前給太后請安。 太后沒有叫起,淡淡地看著她,眼里帶著銳利的打量。 兩人保持著屈膝行禮的姿勢,如翠姑娘訓練有素,并不覺得累,反而是另一個都統夫人隨著時間的流逝腿肚子有些發抖了,暗暗后悔自己當時干嘛聽左侍郎夫人的話等著這溫夫人一起過來,現在好了,一個想要絆人不成反而摔了個跟頭,一個現在陪著一起行禮受罪,有點得不償失。 等打量夠了,太后娘娘方慢悠悠地叫起賜坐,不過見想要給苦頭吃的人面色如常另一個無辜的卻臉色微白,太后心中有些不滿,感覺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特沒成就感。 “太后娘娘,您瞧,這溫夫人看起來嫩生生的,但也是個幸運的伶俐人,莫怪……”說著,那說話的夫人掩著唇一笑。 殿內的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可不是幸運嘛,不然能一個丫環出身的女子能嫁予鎮國公之子么? 對于殿內之人的諷刺,如翠姑娘早就有心里準備,并沒有多大的生氣,目光一溜,便看到太后下首不遠處坐在幾個王妃里頭的肅王妃,見她一臉擔憂地看著自己,忙回了個笑容。 ☆、第 20 章 接下來的一切,在二翠姑娘眼里便是一群光鮮亮麗的女人趕著上前奉承著一個老太太,順便用她來作伐子女,時不時地暗刺幾下好讓老太太高興。 對此如翠姑娘表示毫無壓力,因為她們說得太隱晦了,二翠姑娘淡定地眨巴了下眼睛,一副我聽不懂你們說什么的表情,讓那些夫人們心里也有些郁悶,不知道她是裝傻呢還是真傻,那憨然無辜的模樣可真是氣人。 殿內的命婦們自然聽見了一些風聲,聽說太后娘娘先前是為養在膝下的大公主相中鎮國公之子為駙馬的,誰知半路殺出一個程殺金,而且這個程咬金的身份實在是太低了,于是在世人眼里,堂堂的皇家公主竟然輸給了一個丫環,讓太后娘娘心里憤怒不已。 眾所周知,溫良雖是鎮國公之子,但小時候也好歹是在宮里住過一段時日,可是肅王曾經的伴讀溫子靖之弟,與肅王關系好得就像兄弟(父子)一樣。太后娘娘念著往日的情份及鎮國公的面子,加上皇帝都不吭聲了,所以再大的氣也只能忍著沒有向溫良發,倒是鎮國公夫人被招進宮里受了不少的罵。 可是不能對溫良發難不代表不能對新上任的溫夫人二翠姑娘發威,這會兒太后明顯是想落溫夫人的面子,在場一些夫人們也是很給面子地附和的??梢哉f,在場的那些處于二十六七歲以下的夫人們中,可是有大半的是曾經對京城第一美男兼鎮國公嫡子有過幻想的,只是隨著年齡增長,某位美男一直未回京,對他再癡心的女人也爭不過年華漸逝,最后只能黯然嫁予他人為婦。而就在她們徹底地死心時,溫良卻回來了,風華依舊,卻娶了個無論家世還是品貌都不如她們的女人,自然讓人心里像扎入了一根刺一樣的難受,若是她們晚生幾年,估計現在的溫夫人的位置就是她們了。如此只能徒然嘆一聲君生我已老! 心里不舒服,加上有意討好太后,所以一時間殿內暗潮洶涌。 不過這種氣氛也只是維持了一會兒,看情況差不多了,一旁裝乖很久的肅王妃適時地插話,一開口太后娘娘的臉色便僵硬了下,然后含怒地瞪了眼總是不討她歡心的媳婦一眼,見她一臉無辜地陪笑著,太后娘娘怒氣一下子就挑起來了,可正要生氣時,卻瞄見肅王妃懷里正瞅著自己的小孫女楚楚,小包子那張嚴肅得像她老子的臉蛋兒太有殺傷力了,太后娘娘的火氣嗵的一下滅了。 氣氛又一陣和樂融融。 肅王妃知道自家小包子對太后娘娘而言是個大殺器,于是將小包子推了出去,讓她去纏太后賣萌,一時間殿內的話題又轉移到了肅王家的小包子身上,眾位夫人看著那張與肅王一模一樣的臉蛋,心里壓力山大,只能言不由衷地說著討好的話兒,倒也讓太后娘娘舒心不少數,可見對肅王家的小郡主,太后娘娘還是很待見的。 直到晚宴之前,如翠姑娘都沒能找時機與肅王妃敘下話,這讓她心頭有些遺憾。 時間差不多時,自有宮人過來提醒,命婦們識趣地跪拜離開重華宮朝御花園而去,而太后稍會與皇帝皇后及后宮的妃嬪一同前往御花園。而這次太后的壽宴便在御花園舉行。 正是華燈初上之時,宮人把宮燈點了起來,整個皇城一片燈火輝煌,更顯皇家尊貴。御花園里,打扮得體的宮女們捧著各種精致美食美酒在人群中穿梭,園中除了一群身穿各色朝服的王公貴族及朝中官員外,還有不少的未婚男女,各種打扮得頗為出彩,有點相親的意味兒。 雖然是太后的壽辰,但在這樣場合,最是容易拉關系兼讓養在深閨中的貴女們露露面,好讓那些青年才俊知道哪家有女初長成。若是相對眼了,又是場極有考究的政治聯姻。 嗯,換句話說,這也是一場變相的相親大會,不過是借了太后壽辰之名罷了。沒事愛折騰的太后也是樂見于這種情況,每年她的壽辰過后不久,聽見傳出哪兩家結了秦晉之好時,都會樂呵呵的。 人漸漸來得差不多時,在一翻攀談后,眾人皆依據身份地位入了坐。 如翠到來的時候,見到溫良正與兩位穿著皇子服飾的少年說話,許是聽到聲音,便含笑望來,發現他瞧見自己后,如翠姑娘趕忙揮了下手,見他招手示意自己過去,如翠便帶著青衣走了過來。 “大皇子、二皇子,這是內人夏氏?!睖亓紝晌簧倌杲榻B道,也點明了兩位皇子的身份。 如翠姑娘上前行禮,給兩位皇子請安:“臣婦見過大皇子、二皇子?!?/br> 大皇子和二皇子還是少年之齡,雖然面容較為稚嫩,但已顯皇家風范,兩位皇子皆遺傳了皇室的好基因,俊美天成,氣質皎然如華,舉手投足矜貴優雅。不過這些美好的外在條件在溫良的光華下,便顯得有如明珠旁的螢火之光,完完全全被其天生出眾的霽然光華完全遮掩,顯得有些黯然失色。 兩位皇子笑著叫了起,也恭敬地拱手叫了聲“師母”——溫良是皇帝欽點的皇子師傅,所有皇子見他時必須行禮問候,而作為溫夫人,如翠姑娘也一下子榮登皇子們的師母,被兩位皇子恭恭敬敬地叫著“師母”,如翠姑娘一瞬間可以感覺到在場的女眷們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 兩位皇子暗地里打量了下傳聞中的溫夫人,目光晦澀,面上卻不顯,再與溫良寒暄幾句,便告辭離開。 見時間差不多了,溫良也帶著如翠到相應的位置坐下,同時不忘記關心一下她重華宮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