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除了涉世未深的趙婉兒聽得去山霧罩,其他幾人深有感觸,都不禁佩服施麗婭的見解。 李冰贊了幾句,笑嘻嘻地問施麗婭道:“施姐,你是學歷史的,又到過好多地方旅游。你有沒有想到,那個死而復生的范正平,給我和張大哥描述他死后在陰曹地府的遭遇中那個老僧是誰嗎?” 趙婉兒不滿地插嘴道:“李冰,你也太小看人了,這個我們都應該知道。那個老僧,應該就是地藏菩薩?!?/br> 李冰嘿嘿干笑兩下道:“婉兒,我是狗眼看人低嘛,你別和我一般見識。你是怎么知道那會是地藏菩薩的?” 趙婉兒哼了一聲道:“進過寺廟誠心拜過佛的都知道,佛是不會下地獄的。據說地藏菩薩已經證了佛果,只是他憐憫天下眾生,自愿和佛祖提出,他不成佛,只為菩薩,前去掌管幽冥地府超度亡者?!?/br> “佛祖大為贊譽,就授記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掌管陰司。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眾生的,是大慈悲;而地藏菩薩是超度亡魂的,則是大愿。他們兩位菩薩和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就是佛陀座下四大菩薩?!?/br> “地藏菩薩的取名寓意‘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他發的宏愿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因此,佛寺中供著地藏菩薩的佛像兩邊基本都有對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度盡眾生,方證正果!’??墒前捶鸾逃^點,天下眾生,不可能斷絕‘貪、嗔、癡、慢、疑’的,因此,也就是地藏菩薩為了超度地獄中的亡魂,永遠放棄了成佛的機會,所以說地藏菩薩是大宏愿?!?/br> 其他四人大為贊嘆,李冰也不禁微笑點頭,他笑咪咪地問趙婉兒道:“婉兒,你說的沒錯。整個幽冥地府中,只有地藏菩薩是西方佛教的,也只有他才能發出佛光。但是,我為什么不繼續停留在豐都,而是要去一個你們現在還沒猜想到的地方,這其中原因你明白了嗎?” 張遠山也呵呵樂道:“我是道士,雖說佛道本一家,但我真不懂佛教的那么多東西。施姐,李冰既然向你提問,估計你應該知道其中的玄妙,你就快給我們說說吧!” 施麗婭微微一笑道:“我猜李冰是得到了地藏菩薩的啟示,所以知道了我們下一站目標在哪里。我認為,李冰將要驅車帶我們前往安徽九華山,那里是四大菩薩中的地藏菩薩的修行道場!” 趙婉兒不解地問道:“施姐,我們在參觀豐都時,不也是有地藏菩薩的佛像嗎?為什么一定得到九華山?” 施麗婭拉起趙婉兒的手,微笑道:“婉兒meimei,這個你就不知道了,我也是那年到九華山旅游才知道的。唐代時,現在的朝鮮,那時叫新羅國,有個太子金喬覺出家修行,后來他泛舟渡海,來到中國求佛法。當他來到安徽后,見九華山峰巒疊起,是修道的好去處,于是在山中擇地而居,潛心修行?!?/br> “后來金喬覺圓寂時,他吩咐弟子把他葬于一缸中,三年后開啟。三年之后,他的弟子開缸后,驚異地見到金喬覺尸身不爛,骨節居然還能活動,而且還發出金鎖之聲。這個現象和佛經中記載的地藏菩薩圓寂時的情況一模一樣,所以佛門中人,就都認為金喬覺是地藏菩薩的一個化身?!?/br> “佛門信徒在九華山的神光嶺上,給金喬覺修建了一個真身寶典,供養金喬覺的遺體,所以又叫rou身塔。因此,九華山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修行道場,因為金喬覺姓金,所以世人都把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稱為金地藏?!?/br> 趙婉兒不解地問道:“施姐,那個范正平只是說,那個老僧頭罩佛光,雖然身形高大,卻骨瘦如柴,還騎著一只獨角神獸,最后竟然變成了一條白犬。難道,這就是金地藏?可是我們在寺廟中見到的地藏菩薩都是體態豐滿,寶相莊嚴???” 施麗婭神色恭敬地說道:“沒錯,可能全世界的地藏菩薩形象,只有九華山金地藏是身材高大、骨瘦如柴,這是因為金地藏一生是苦修。那個諦聽,是地藏菩薩的座騎。諦聽經常是匍匐在地藏菩薩的經案下,它是通靈神獸。具有保護主人、驅邪避惡、明辨是非之神威;兼備通曉天地、廣開財路、濟運呈祥之靈兆?!?/br> “《西游記》中還記載到了諦聽,說是真假美猴王,在諸天神佛無法能辨認他們真假時,只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諦聽和如來佛祖才能辨認出真假美猴王?!?/br> “當年金喬覺看破紅塵,攜白犬一只渡海來到中國,削發為僧。白犬伴金喬覺一路顛簸,卓錫九華。在共同苦修的75載中,白犬與金喬覺晝夜相隨,處處使其逢兇化吉。直到金喬覺坐化,白犬竟然同時跟著金喬覺一起死了?!?/br> ☆、第二百二十九章 無名老僧 施麗婭雙手合什,以一種無限膜拜的神色說道:“諦聽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的能力,因為那神獸聽時,常俯身在地,耳朵貼著地面傾聽,因此又稱‘地聽’?!?/br> “同時,地又是蘊涵心地的意思。地藏偈中贊嘆道:稽首本然凈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所以,能用心聽者為‘善聽’。地聽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鑒善惡,察聽賢愚?!?/br> “皆因那只白犬一生陪伴金喬覺,因此,當金喬覺被供為金地藏后,那只白犬也被一同供養,被視為是諦聽的化身?!?/br> 施麗婭這時環顧一下眾人,緩緩說道:“現在你們都明白了吧?范正平在地府中,所遇那老僧,頭罩佛光,身材高大削瘦,又騎著獨角神獸。而那獨角神獸又變幻成一條白犬模樣,這一樣,都說明了那地獄中的老僧正是地藏菩薩?!?/br> “他以這種獨特的形象展示給范正平,就是讓他還陽后帶話給李冰,好讓李冰悟出,那是安徽九華山金地藏形象,從而指引我們前去九華山。所以,三才的中那個‘地’字,我們應當在九華山能悟!” 眾人齊聲贊嘆,趙婉兒不敢置信地問李冰道:“李冰,是不是真的如施姐說的那樣,我們下一站就是安徽九華山?” 李冰含笑點頭,眾人這才心中釋疑,趙婉兒更是催促大家快些吃好,立即上路,直奔九華山。 春光明媚,李冰一行陪著興致高漲的趙婉兒游覽了一天九華山的各大景點,第二天上午來到了供養金地藏rou身的真身殿中。 眾人虔誠地跪拜了金地藏的rou身,上了香后,出殿游覽了一下寺院。 李冰以佛門居士身份和知客僧要了幾間香客休息的寮房,又以五個人的名義,各捐了一千功德錢。 在寮房中,幾個人喝著寺院供給的茶水,趙婉兒仍帶著好奇地問施麗婭道:“施姐,地藏菩薩一左一右兩位又是誰呀?在大殿中,我可不敢冒犯菩薩而悄悄詢問問你呢,現在你給我說說吧!” 施麗婭親熱地告訴趙婉兒道:“婉兒,佛門中供養的佛像,主要的佛和菩薩身邊,一左一右兩個,那都叫脅侍,就是跟隨菩薩或佛一起修行的。九華山的金地藏的左右脅侍,生前還是父子倆呢!” 趙婉兒更是好奇了,立即纏著施麗婭繼續說下去。 原來,有關金地藏的左右脅侍還有個引人入勝的民間傳說。 據說,金喬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剃發為僧,進入九華山修行時,只是在九華山一個偏僻的山洞中獨自修行。 當金喬覺修行有成,決定在九華山建立寺院,弘揚佛法時。因為當時的九華山為一個閔姓員外所擁有,金喬覺便向閔員外化緣,閔員外問金喬覺要化什么,金喬覺開口只要化一一袈裟大的地方。 閔員外的財力非同小可,他本來準備給金喬覺幾畝地供他建筑寺院的,沒想到金喬覺只是區區一袈裟地,閔員外大感意外,自然不暇思索、慷慨應允。 在閔員外滿口答應后,只見金喬覺袈裟輕輕一抖,那袈裟飄在空中,見風就長,最后竟遍覆九座山峰。這使閔員外既十分詫異,又大開眼界、嘆未曾有,由靜而驚,由驚而喜,心悅誠服地將整座山獻給眼前這位化緣的活菩薩。 閔員外大破家資,為這位持戒精嚴、艱苦修行的高僧金喬覺修建廟宇。寺院建成后,金喬覺終于有了修行道場和收徒弘法的條件可以弘揚佛法。 金喬覺由此威名遠揚,許多善男信女慕名前來禮拜供養。連新羅國僧眾聞說后,也相率渡海來華隨侍。閔員外先讓其子拜高僧為師,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進修行。至今九華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氏父子。 眾人大加贊嘆,都覺這故事好生熟悉,似乎民間傳說杭州西湖靈隱寺的道濟和尚也曾這么化緣,只是金地藏是唐朝年間人物,比起道濟的故事,悠遠了許多。 眾人都在無比神往之時,卻隱隱聽得外面傳來聲聲木魚之聲。 李冰心中一動,似乎有種無形的力量在吸引著他。 他悄無聲息地循著木魚聲,不知不覺地來到了一個僻靜的僧房外。趙婉兒等四人,也悄悄地跟著李冰一起來到了僧房外。 那木魚聲中,李冰只聽得那老僧在念誦《地藏菩薩本愿經》。那念佛之聲,雖然平淡,卻讓門外五人聽得心靈空明。 不知過了多久,那木魚聲停止了,只聽得一個蒼老的聲音從禪房中傳出:“李施主,請進吧!” 李冰等人心中大為震驚,卻又不敢發出任何疑問之聲,揣著虔誠恭敬之心,輕輕推開虛掩著的禪房。 禪房中的擺設十分簡單,四周是潔白的墻壁,墻邊擺放著一張簡易的木頭床。木頭床邊有一張破舊的桌子,上面擺放著一只正香煙繚繞的香爐,一個面目清瘦的老和尚,正盤腿坐在地下的一個蒲團上,雙目緊閉。 李冰恭恭敬敬地對著那老僧跪拜下去,輕聲問道:“敢問大師法號?如何知曉我姓李,又怎知我在禪房門外偷聽大師誦經?” 那老僧淡淡地道:“出家之人,四大皆空,法名亦是虛妄,李施主何必得知?” 本就隨著空明禪師悟佛禪理的李冰,聞聽老僧此言,猶如醍醐灌頂,心中更是對那無名老僧大為膜拜。 那老僧仍是淡淡地道:“昨夜地藏菩薩托夢于我,今日有一李姓施主,前來九華山觀冥府,求開悟之法。適才誦經之時,木魚跳動一下,禪房門外必有人偷聽。能來我這禪房,即是有緣之人,施主當為地藏菩薩夢中所指姓李,故而知之!” 李冰等五人訝然不語,猛見那無名老僧雙眼睜開,精光乍現。 那老僧此刻不再是蒼老的聲音,而是聲若洪鐘,開口喝道:“李冰,你且坐于蒲團之上,雙目緊閉,心無雜念。得地藏菩薩指引,你將夢歷十殿閻羅、十八地獄,而后當能開悟!” 李冰吃驚地問道:“大師,我一凡人之軀,如何入得幽冥地府?何況地獄中諸多惡鬼,我又如何能游歷十殿閻羅、十八地獄?” 那老僧微微一笑道:“李冰,凡人之軀,當然不能進得地獄。所以你是夢游地獄,雖然你在地獄游歷中會經歷許多事情和許多時光,但在陽世,卻只一注香的時間?!?/br> ☆、第二百三十章 夢歷幽冥 無名老僧合上雙眼,雙手合什,誦了一句佛號道:“阿彌陀佛,李施主為我佛有緣之人,根基深厚。施主得過佛光普照,又挾六顆舍利子之力,夢游地獄,諸鬼自不能傷?!?/br> 趙婉兒悄聲道:“大師,李大哥還得到了朱雀和玄武兩股真氣呢,肯定什么鬼邪都傷不了他?!?/br> 無名老僧微笑不語,施麗婭悄悄地扯了一下趙婉兒的衣衫道:“婉兒,這是佛門凈地,那朱雀和玄武之氣,是道家真氣?!?/br> 趙婉兒這才明白,立即噤聲。 李冰雙手合什么問無名老僧道:“大師,小子有一事不明,始終沒搞懂十殿閻羅和十八地獄的關系,請大師賜教!” 無名老僧淡淡地道:“民間所說閻羅王,是對十殿閻羅的通稱。幽冥教主乃是地藏菩薩,主管陰司事務的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杵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此十王分別居于地獄的十殿之上,因稱此十殿閻王?!?/br> “凡人死后,靈魂進入鬼門關后。一生為善之人,若功德無量,則可經幾殿閻王審查在世之善惡甚至不經審查,就可往生西方極樂或者再世投胎為人。若是惡人,則經十殿閻王層層審判,依據在陽世所犯惡行情節輕重,發配到相關地獄中受盡酷刑?!?/br> “有的人,陽罪稍輕者,經一二地獄苦刑懲罰后,可脫離地獄,入六道輪回。罪大之人,可經數個地獄受酷刑。罪大惡極者,十八地獄層層受刑,打入無間地獄,永世不能轉世投胎?!?/br> 趙婉兒這時無限謙恭地問道:“大師,經常聽說六道輪回,能否請大師祥細說一下什么是六道輪回?” 無名老僧淡然道:“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輪回,是眾生輪回之道途。六道可分為三善道和三惡道。三善道為天、人、阿修羅; 三惡道為畜生、餓鬼、地獄?!?/br> “佛門中人,講究因果二字,凡事皆有因果報應。能入三善道輪回者,因其善業大于惡業;入三惡道輪回者,因其惡業重于善業。一切沉淪于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回的途徑,皆不出六道?!?/br> 李冰猛悟,點頭不已。 那老僧示意李冰到放在門角的一盆清水中凈手,然后他指著另一個蒲團,要李冰盤腿坐下,閉目摒棄雜念,冥想地府。 李冰依言而行,老僧點燃一注香,插入香爐中,吩咐眾人不可喧嘩,都圍坐在李冰四周,靜待一枝香燃盡,李冰游歷地獄而神歸。 老僧大喝一聲:“唵嘛呢叭咪吽!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老僧黃色僧袍大袖一拂,李冰頓時形同木人,一動不動。 李冰感覺自己忽然輕飄飄地懸在空中,四周并無一物,只感覺自己體內六道金光迸現。 一道巍峨的城門忽然出現,陰風陣陣,愁云慘霧。李冰心知,這就是幽冥地府鬼門關,正覺好奇,忽見陰云中出現了十八個面目猙獰的惡鬼,帶著許多小鬼,竟然向自己下拜。 李冰一楞,隨即明白過來,那是看守鬼門關的十八鬼王及看守的鬼卒,他們拜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體內的六顆得道高僧的舍利。 本來只有農歷陰歷十四晚上,即鬼節前夜才能鬼門大開,此時那兩扇厚重的城門竟然忽地打開,李冰心念一動間,已經過了鬼門關。 陰云愁霧中,一黑一白兩人,對李冰恭敬施禮。李冰心知,這是勾魂黑白無常。 黑白無常齊聲道:“奉地藏菩薩之命,請李冰夢歷閻羅十殿!” 李冰正發楞間,忽然眼前出現了一座雖然宏大卻陰氣森森的宮殿。 李冰好奇地看著那那宮殿,忽然發現宮殿邊上有座高約有一丈的高臺,上面豎一十圍之大的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鏡。 只見那鏡向東懸掛,里面陰陽二氣不住盤旋,上有一塊橫匾,寫了七個大字:孽鏡臺前無好人。 李冰心知,這就是范正平還陽后告訴過他的孽鏡臺。 他正好奇上前欲看時,黑白無常躬身說道:“李冰,此鏡為生前作惡的鬼魂來此后所照生前罪行。你本為佛子,又陽壽未盡,且不為惡,不須照此鏡,請跟我們入殿而來?!?/br> 李冰悄聲問道:“兩位無常大哥,第一殿可是秦廣王?” 黑白無?;氐溃骸笆堑?,秦廣王本姓蔣,掌管陰司第一殿。凡善人壽終之日,即有接引往生。凡勾到功過兩平之男婦,送文第十殿發放,仍投人世,或男轉為女,或女轉為男,較量富貴貧賤,以了冤緣相報?!?/br> “凡人生前為惡,則押赴多惡之魂,先到孽鏡臺前照其罪,自見在世之心之險,死赴地獄之險。那時方知萬兩黃金帶不來,一生惟有孽隨身,入臺照過之後,批解第二殿,用刑發獄受苦?!?/br> 李冰跟隨黑白無常,飄入閻羅第一殿中,只見上方懸一匾額,上書五個大字:一殿秦廣王。 匾額之下,擺放一公案,上面端坐一人,頭戴帝王之冠,白面黑須,一股威嚴之氣。 秦廣王案頭右手,立著一著紅袍之人,手握一薄及朱筆。 李冰立時明白,此人即為陰司判官,左手中手執之薄,即是生死薄,右手所執之筆,則為勾魂筆。 那生死薄和勾魂筆甚是厲害,生死薄上記載著凡人陽壽所盡時辰。只要朱砂筆在生死薄上勾上凡人名字,根據那將死之人生前善惡,分別由黑白無常前去勾魂。當真是: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 秦廣王右側立著手握鐵鏈的牛頭和馬面,案前跪著一干鬼魂。有的站立,有的則跪在地上被鐵鏈拴著鎖骨。 見李冰從殿外而入,秦廣王厲聲喝道:“殿下何人?竟敢私闖冥府?本王乃是幽冥地府第一殿秦廣王蔣,專司人間壽夭生死冊籍,接引超生,幽冥吉兇?!?/br> 李冰大驚,顫抖著未及開口,案首右側紅衣判官即俯耳說道:“大王,殿下之人,不是鬼魂,是地藏菩薩所請客人?!?/br> 秦廣王這才一改剛才的聲色俱厲,和顏悅色地對李冰道:“原來你就是李冰啊,奉地藏菩薩之命,你且在殿下一旁,看我斷說陽世是非,判陰司公正!”